为什么说宋代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艺术形态发展探讨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艺术形态发展探讨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艺术形态发展探讨说唱音乐是以说唱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

相对戏曲艺术而言,说唱音乐对人数需求并不大,一个人也可以进行说唱表演,说唱表演家同时利用说、唱、演三种形式就能将任何故事展现给观众。

一、起源说唱音乐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开始萌芽。

唐朝时期变文的出现代表了说唱音乐正式形成。

说唱音乐形式在宋代日益成熟,经历元明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清朝的时候达到了鼎盛时期。

清代的说唱音乐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并产生了无数个曲种。

实际上在中古时期,我国民间就有说书讲史的习俗,这就是说唱艺术最初的表现形式,例如战国时代荀子的《成相篇》。

说唱音乐的本质就是以边说边唱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这种方式在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被延续和使用。

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说唱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用一千七百多文字展现了封建制度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在正文开始前还有专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概过程的小序。

几千年来说唱音乐最大的特点仍然是说唱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唐代的说唱艺术一定时期下社会的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唐代时期政治清明,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扩大,此时佛教文化在民间的宣传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佛教传播人士为了让普通市民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佛经佛理,创造出了变文。

变文主要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佛理,并以边讲边唱的形式加入一些民间故事或佛教故事。

变文不只是代表我国说唱艺术正式形成的标志,它对我国文学史也具有重大意义,奠定了说唱文学的文体基础。

变文主要将散文和韵文结合,以散文讲故事,以韵文来唱故事。

变文的韵文部分的唱法一般为侧吟平断。

唐朝还存在大量记载僧侣讲唱佛经变文的文献资料。

三、宋代说唱艺术宋代时期贸易自由,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集镇。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作者:王俊德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24期摘要:宋金杂剧在演出时所采用的音乐类型主要为宋教坊中所记载的十八调四十大曲。

音乐体制由于受诸宫调等说唱艺术的影响,主要是以大曲、法曲这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形式,后逐渐转变为以演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而歌舞也逐渐成为了杂剧演出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得戏曲最终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接近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本质特征了。

关键词:宋金杂剧; ;音乐体制; ;戏曲中图分类号:J617.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50-03一、宋金杂剧的音乐类型中国戏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先秦时期就已萌芽的戏曲的各种因素,一直到宋金时期才得以初步形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因此,可以说,宋金杂剧是我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宋金杂剧较唐代的“参军戏”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名目繁多的行当,积累了大量剧目,而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唱、念、舞、科范、音乐等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演出格局,同时有一些演出也改变了过去那种“纯以谐谑为主”的演出形式。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条明确指出“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

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

那么,宋金杂剧的音乐主要音乐类型有哪些呢?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载:“向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作杂剧本子,葛守诚撰四十大曲”[1]。

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也有相同的记载:“词山曲海,千生万熟。

三千小令,四十大曲”[2]。

据王国维先生考订和《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十七》记载,宋初教坊十八调四十大曲:其中正宫调、道调宫、仙吕宫、黄钟宫、歇指调、林钟商、双调各有三种曲子,中吕宫、南吕宫、越调、大石调、小石调、中吕调、南吕调、仙吕调、般涉调各有两种曲子,黄钟羽一种曲,正平调,无大曲,小曲无定数。

潘子嘉 - 浅谈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发展史

潘子嘉 - 浅谈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发展史浙江丽水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潘子嘉摘要:宋代是中国说唱音乐趋于成熟并继而勃起的最早时期。

虽然两汉时期已发现击鼓说书俑,唐代佛寺也有说唱变文留存,但在民间大规模地出现音乐表演比重较大、以说唱传统故事独立谋生的职业艺人,还是在宋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乐调系说唱艺术作品,也都产生在此时期。

陆游诗《小舟游近村》第三首描述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情况,就是宋代说唱艺术普及城乡的客观写照。

宋元时期的说唱艺术包括许多特点不同的曲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乐调系品种是“唱赚”、“鼓子词”和“诸宫调”。

这些曲种所演唱的内容,主要是铁骑战争故事和民间爱情传说。

关键词:中国古代;说唱音乐;发展史“唱赚”名称的来源,据说是由“令人正堪美听,不觉已至尾声”的使人“误赚”之义得来(耐得翁《都城纪胜》)。

这种说唱音乐艺术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称为“缠令”,由若干曲调前加引子后留尾声而成。

这种结构形式在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可以找到实例,如其中的【越调上平西缠令】——【斗鹌鹑】——【青山口】——【雪里梅】——【尾】等曲子组成的套曲,就是缠令形式的曲式结构。

另一种称为“缠达”,由引子加上两个轮流重复演唱的曲调而成。

如《西厢记诸宫调》中有一段由【六幺实催】——【六幺遍】——【咍咍〔hai咳〕令】——【瑞莲儿】——【咍咍令】——【瑞莲儿】——【尾】等曲子组成的套曲,就是缠达形式的曲式结构。

伴奏乐器用鼓、板、笛。

宋《事林广记》中的一幅《唱赚图》,描绘的就是这种说唱音乐形式。

说唱音乐新曲种和地方戏曲新声腔的大量涌现,是明清时代音乐总体构成的另一大特点。

明清说唱音乐曲种名目繁多,称呼各别,遍布全国各地,综合归纳后大致可以划分为弹词、鼓词、牌子曲、道情、琴书等几大类。

弹词类说唱艺术因用琵琶、三弦等弹弦乐器作为特定伴奏乐器而得名,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方各省,其中以苏州弹词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

浅谈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

浅谈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

浅谈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摘要:说唱音乐品种丰富,独具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

说唱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自己发展特征的形式出现。

本文主要通过时间顺序,简要的说明了说唱音乐在每个历史时期代表自己发展特征的形式以及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说唱音乐;历史沿革一、唐代的说唱音乐——变文说唱音乐在唐代正式形成,其标志是寺院里的变文讲唱。

变文讲唱在许多记载中称“俗讲”,主要在中晚唐时期盛行在长安大寺院里,是僧侣们讲经时穿插讲唱的佛经故事或世俗故事。

变文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文体为后世的讲唱文学所继承。

唐代早期的变文和南北朝“唱导”一样,是以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的讲经形式民间说唱形式相结合来演绎佛经神变故事的。

它首先出现于佛寺禅门,是把佛教经典艺术化、形象化的产物。

僧人为了使深奥的佛理经义通俗化,逐渐加进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内容,还出现了专门讲唱故事的俗讲僧。

到了中晚唐时期,长安城内许多寺庙经常进行俗讲,盛况空前。

除俗讲僧外,当时还出现了以转唱变文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又进而创作出许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大大增加了变文的民间性、故事性和现实性。

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特别是传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唐初传奇张鷟的《游仙窟》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便与变文散韵夹杂、唱白并用的形式基本一致;而且描写细致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也接近变文的风格。

中唐是传奇繁荣的时期,也是俗讲、转变、说话盛行的时期。

此外,从唐代传奇到宋、元以后的话本、拟话本等白话小说,它们那种长篇铺陈叙事的表现手法,也是跟变文相通的。

变文对后代的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讲唱文学和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有些变文,如《维摩诘经讲经文》、《八相押座文》,颇类似于戏曲的脚本 , 它们那种讲唱间杂的形式 , 与戏曲的唱白体式已很接近。

浅谈“说唱音乐”到作为曲艺的发展历程

浅谈“说唱音乐”到作为曲艺的发展历程

浅谈“说唱音乐”到作为曲艺的发展历程作者:姚培培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1期【摘要】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说唱艺术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表达人们内心所想的、反映生活现实的一种艺术体裁,是由我国各民族以及民族内部各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民族特色、语言文化汇集而成的说唱艺术,种类数以千计,形式各有千秋,为传统音乐文化积攒无数,也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风味十足,从周代到明清时期,说唱音乐以它独树一帜的魅力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国粹的一部分,令人叹为观止,它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都值得充分肯定。

【关键词】传统曲艺;说唱音乐;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J120.9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36-01一、曲艺曲艺根据其时代发展、艺术特征、地域特点、表演形式等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

据统计,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的各种曲艺曲种仍有400种左右,如山东评书、相声、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等,其表演的艺术手法分为说、唱、演、评、噱、学等。

曲艺的特征就是边说边唱,“说、唱”是曲艺的主要艺术表现方式,以通俗的口语说唱故事为载体,其语言押韵适合说唱,且活泼生动,易于上口,常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为主;其表演大多以一人或几人共同说演或说唱,偶尔有乐器伴奏。

二、说唱艺术的历史变迁(一)时代演变过程从时间发展的历程来说,说唱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古有“诵诗、说书、讲史”的记载,这种形式是说唱艺术的萌芽,但尚未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到唐代年间形成雏形,主要以寺院里的变文讲唱为标志。

据记载,变文讲唱又称为“俗讲”,指在大寺院里的僧侣讲经时所穿插的佛经故事或世俗故事,变文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除了变文讲唱以外,还有民间文人、艺人的“说书”,他们浸染于不被当时所看重的民间市井文化之中,加上当时在社会底层兴起的一些原型为民歌的“曲子”,两者结合后就比民歌更具艺术性。

清末转型时期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

清末转型时期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

清末转型时期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作者:李永贞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32期摘要:清末,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剧院的逐步建立、交通运输的日益改善等客观影响,促使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比以往更为迅速的发展。

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大体上都陆续程度成型,例如主要流传在北方各省的“鼓词类”曲种;主要流传于长江流域的“弹词类”;主要流传于黄河以北的“牌子曲”类和“琴书”类。

关键词:转型时期;说唱音乐;发展谈清末说唱音乐,先要从宋代说起。

宋代是中国说唱音乐趋于成熟并继而勃起的最早时期。

虽然两汉时期已发现击鼓说书俑,唐代佛寺也有说唱变文留存,但在民间大规模地出现音乐表演比重较大、以说唱传统故事独立谋生的职业艺人,还是在宋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乐调系说唱艺术作品,也都产生在此时期。

陆游诗《小舟游近村》第三首描述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情况,就是宋代说唱艺术普及城乡的客观写照。

宋元时期的说唱艺术包括许多特点不同的曲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乐调系品种是"唱赚"、"鼓子词"和"诸宫调"。

这些曲种所演唱的内容,主要是铁骑战争故事和民间爱情传说。

清末我国传统音乐进一步发展,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大体上都陆续程度成型,例如主要流传在北方各省的“鼓词类”曲种,如山东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以及东北大鼓等;主要流传于长江流域的“弹词类”、刘传玉两湖地区的“道情渔鼓类”、主要流传于黄河以北的“牌子曲”类和“琴书”类以及“清音小曲”类。

其中以较早进城的“北京单弦”和“山东大鼓”,以及在晚清以来享誉曲艺界的“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和“河南坠子”的影响较为突出。

北京单弦,源自清初满族子弟,自编自唱以自娱的“子弟书”,或自弹三弦,或唱者边唱边击八角鼓、另一人操三弦伴奏。

为什么说宋代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为什么说宋代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为什么说宋代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状态,至唐代说唱音乐形式的完全确立。

北宋时,伴随艺术商品化的出现,说唱音乐步入历史上第一个高潮阶段,至此说唱音乐迅速成长并大放异彩。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广泛流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新形式,较为重要的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等。

其中诸宫调是众多说唱艺术中较为大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体制宏大,由若干套曲、支曲单唱等几种曲式单元组成,音乐丰富,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初缠令及流行的俗曲,是我国说唱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亦可以说诸宫调是宋元说唱音乐发展成熟的标志。

其对后世说唱、戏曲音乐的发展长生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与之前相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产生了许多新的说唱艺术形式,音乐形式、演出形式也日渐完善,且在伴奏乐器上也加入了新的种类,受到广大群众和士大夫基层的普遍喜好。

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商业资本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促使了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加速了音乐文化的发展,市民音乐的兴盛也丰富了说唱音乐的内容。

说唱音乐在宋元时期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产生了鼓子词、诸宫调、陶真等新的艺术形式,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留下大量优秀的作品。

为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进一步扩大流行奠定了基础。

从音乐史角度看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从音乐史角度看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从音乐史角度看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与演变【摘要】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

可以说不了解中国说唱音乐,就不可能了解中国音乐的深层美学含义和全面把握中国音乐的整体面貌。

因此,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说唱音乐,本文从先秦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时期对说唱音乐的发展、演变做以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说唱;成相;俗讲;变文说唱也称“曲艺”,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以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体裁,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

我国的说唱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经历了萌发、生成、发展、变化、再发展的曲折过程。

最初是在先秦时期,出现了古代神话故事、寓言、笑话、叙事民间歌曲等,并且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体现出了具有情节描写和人物对话的叙述性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就其学术繁荣、士贤辈出而言,只有古代希腊群哲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宫廷已有了为君王娱乐的乐人“倡优”和“瞽蒙”,并产生了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成相”。

“成相”原是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古时人们在进行舂米时,常常伴随杵声而歌唱,称之为“相”,《成相篇》是荀子模拟民间音乐形式而填的一首长诗,《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成相杂辞”是当时的一种曲艺形式。

东汉时的“说书俑”、“说唱俑”以及“小说”、“杂说”男性俳优表演等等,都具有了说唱之雏形。

汉代民间艺人称优人、俳优,他们擅长讲唱民间故事,多带滑稽讽刺意味。

“乐府”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汉乐府中大量的叙事性民歌,更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都是以第三者身份叙述故事的,其唱词以五字句贯通,偶而加进七、九字等句式,与现代唱词非常接近。

佛教的讲经活动和道教的诵经活动此时也十分活跃,并且对中国的说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说唱伎艺方面,宋朝影响尤为深远。

在宋代,说唱伎艺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形态,广义的说唱伎艺包括说书、弹词、评话、评曲等等。

这些文化形态在宋代得到空前的繁荣,也创造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

说书说书是说唱伎艺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之一。

宋朝时期,说书艺术的繁荣有目共睹。

这是与宋代文化品味有密切关系的。

宋代文化十分遵循规范的“士大夫礼仪”和“文化艺术”,所以说书艺术深入人心。

不同于唐代的语言狂妄和鲜明,宋代说书艺术更加平实,而且越来越注重艺术表现。

宋代说书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技巧,具有更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著名的说书艺术家有徐渭、龚自珍、李清照等。

弹词弹词又称唱词、说词,是一种注重音乐唱腔的通俗唱段。

这种文艺形态来源于俗人。

“唱词艺人”之所以受到正式文化赞赏,是因为宋代文人需要普及自己的文化思想,并与大众建立联系。

弹词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表演形式,演唱者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说唱歌、说故事、吟诗等等。

宋代弹词艺人有王令、张栻、高起等。

评话评话是评弹(说唱艺一种)的一种,用南曲和弹词的方式将故事改编成评话的形式。

评话艺术可以追溯到北宋,但是最早真正流传起来的是南宋庆元批评铁冠楼。

南宋时期,评话艺术已趋成熟。

南宋评话艺人注重音乐、话本和歌曲的琢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著名的评话艺人有严羽、金冶、胡文仪等。

评曲评曲又称曲评、伶官(说唱艺一种),是一种通过唱、说、打和舞来表达故事的文化形态。

评曲的艺术模式总体是唱词和说白两个部分。

属于“唱说兼备、旁白独特”的表现形态。

评曲艺术是南宋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秀格局,香港《大公报》的相关文章称,评曲是中原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南宋的艺术中,评曲是戏剧发展、传统文化演变的新兴趋势,它发扬了“兼容并包”的文化艺术精神。

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

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

当代音乐2020年第1期MODERNMUSIC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李㊀沫[摘㊀要]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ꎬ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道: 华夏民族之文化ꎬ历数千载之演进ꎬ造极于赵宋之世ꎮ [1]宋朝力促儒学复兴ꎬ前期社会(北宋)稳定ꎬ政治开明ꎬ科技㊁经济㊁文化发展迅速ꎬ规模空前ꎮ本文通过对宋代市井文化背景下衍生而成的民间音乐的研究ꎬ剖析其繁荣背后的历史成因与发展轨迹ꎮ即:宫廷音乐的衰亡与世俗音乐的繁荣发展ꎮ[关键词]宋代市井ꎻ民间音乐ꎻ历史成因[中图分类号]J60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1-0066-02[收稿日期]2019-09-27[作者简介]李㊀沫(1982 ㊀)ꎬ女ꎬ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副教授㊁艺术指导系主任ꎮ(沈阳㊀110000)㊀㊀晚唐时期ꎬ藩镇割据愈演愈烈ꎮ9世纪末ꎬ一些藩镇势力借助黄巢起义的契机ꎬ纷纷宣布独立ꎬ 五代 十国 的建立ꎬ结束了晚唐的统治ꎮ在持续近50多年的混战局面之后ꎬ公元960年ꎬ宋太祖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ꎬ宋朝(北宋)建立ꎮ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ꎬ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道: 华夏民族之文化ꎬ历数千载之演进ꎬ造极于赵宋之世ꎮ [2]宋朝力促儒学复兴ꎬ前期社会(北宋)稳定ꎬ政治开明ꎬ科技㊁经济㊁文化发展迅速ꎬ规模空前ꎮ由于北宋时期结束了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ꎬ加之宋朝皇帝相对开明的统治ꎬ使社会安定富足ꎬ百姓得以休养生息ꎮ据史料记载ꎬ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城市从唐代的十多个增加到四十多个ꎮ其中开封㊁洛阳㊁杭州㊁扬州㊁应天(今河南商丘)㊁泉州等地都是当时著名的繁华都市ꎮ咸平三年(宋真宗年号ꎬ1000年)北宋GDP为265.5亿美元ꎬ占据世界比重的22 7%ꎬ人口数量从太平兴国五年(宋太宗赵匡胤年号ꎬ公元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宋徽宗年号ꎬ1124年)的12600万之众ꎮ正是经济的相对繁荣ꎬ使百姓生活较为充裕ꎬ从而在此基础上ꎬ使作为城市附庸的市井音乐娱乐活动得以发展繁荣ꎬ随即形成了宋朝特有的市井音乐文化生活ꎮ一㊁宫廷音乐由盛而衰ꎬ原有价值被取代唐朝时期宫廷音乐代表了中国历史宫廷音乐的最高成就ꎬ这与唐朝盛极一时的国力与经济实力密不可分ꎮ然而ꎬ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ꎬ使往昔的宫廷音乐盛极而衰ꎬ不复从前ꎮ到了北宋时期ꎬ其宫廷音乐审美倾向也因皇帝提倡节俭朴素的统治理念而越发趋于短小精致ꎮ例如:唐代大曲在北宋时期已不再演奏全套曲目ꎬ仅截取其中一段或几段进行表演ꎬ而这种表演方式则被称为 摘遍 [3]ꎮ至南宋时期ꎬ掌管与从事宫廷音乐的机构 教坊ꎬ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内外交困而被废止ꎬ虽然后来重新建立ꎬ但最终还是被废止无用ꎮ至此ꎬ宫廷音乐再不复从前唐朝之往日辉煌ꎬ而作为宫廷音乐标志的教坊则在此后失去其真正价值ꎬ甚至在明朝时期一度沦为官妓场所ꎮ与教坊境遇相对的是乐器独奏与合奏等纯器乐的盛行ꎬ并体现高超的演奏技巧ꎮ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宋朝皇帝以强调汉族音乐文化的正统地位与影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ꎮ因此ꎬ宋朝(北宋)皇帝自宋太宗至宋徽宗ꎬ均崇尚古琴音乐文化之风ꎬ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雅乐复古的倾向ꎮ二㊁市井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宋朝宫廷音乐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百姓娱乐为主流的民间音乐的繁荣发展ꎮ五代十国连年征战ꎬ加之北宋新帝提倡节俭朴素之审美风尚ꎬ使得大批乐工ꎬ乐技流落民间ꎬ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市井民间音乐文化的异军突起ꎬ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宋代的音乐文化现象ꎮ其主要特点ꎬ表现为以下几点:1.与唐朝相比ꎬ宋朝的宫廷音乐提倡内容形式的短小精练ꎬ表演音乐惯用 摘遍 形式ꎬ不再演奏规模宏大ꎬ结构冗长的音乐作品ꎮ教坊被废后ꎬ朝廷甚至在需要音乐活动时ꎬ临时凑集乐工或从民间雇用乐人ꎬ稍做训练加以表演ꎮ由于宫廷音乐形制的大肆削减ꎬ造成演绎人员的不660断流失遣散ꎬ宫廷乐技纷纷迫于生计ꎬ流落于民间演绎场所ꎬ客观上提升了民间音乐的水平与水准ꎬ为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ꎮ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ꎬ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市井音乐文化逐渐成为宋代音乐的主流文化ꎮ2.在北宋汴京城里ꎬ有瓦子及大小勾栏50余座ꎮ民间音乐的演绎多存在于此ꎬ成为市民百姓的重要集市场所ꎮ瓦子又称 勾栏 瓦肆 ꎮ勾栏[4]ꎬ又作勾阑或构栏ꎬ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ꎬ相当于现在的戏院ꎬ也是宋朝城市主要演绎场所ꎮ 勾栏 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ꎬ专指集市瓦舍里的演出棚子ꎮ 瓦肆 取 来时瓦合ꎬ去时瓦解ꎬ易聚易散 之意ꎬ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ꎬ说书ꎬ卖艺ꎬ杂耍ꎬ还有妓馆等都云集于此ꎮ尽管 勾栏 瓦舍 空前繁盛ꎬ但由于其居在市井ꎬ为三教九流会集之地ꎬ因此ꎬ并不被当时的皇室官宦阶层所接受ꎬ宋代官宦一般禁止进入ꎮ即便如此ꎬ城市阶层依然对 勾栏 瓦肆 趋之若鹜ꎮ一方面ꎬ在勾栏中表演ꎬ可以不避风雨酷暑ꎬ观众只须付费即可入场观看ꎬ不必在乎阶层身份ꎬ可以尽情 有目共赏 ꎬ因此ꎬ城中大小 勾栏 比比皆是ꎬ这些演绎场所的需求与固定为民间职业艺人的活动创造了条件ꎻ另一方面ꎬ由于演出需求量巨大ꎬ使得音乐表演㊁创作㊁组织等系列活动形成较为完整的商业产业链条ꎬ这样以追求利润为动力的商业竞争ꎬ又刺激了民间艺人的技艺水平与创新能力ꎮ3.职业艺人与专业行会的形成确立了民间音乐的成熟ꎮ由于 勾栏 瓦肆 等固定演绎场所的确立ꎬ为职业艺人的形成创造了便利的条件ꎮ因此ꎬ当时的职业艺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代表ꎮ如:孔三传的 诸宫调 ꎬ任小三的 杖头傀儡 ꎬ徐婆惜的 小唱 ꎬ王京奴的 嘌唱 ꎬ等等ꎮ这些技艺高超的艺人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市民ꎬ手工业者ꎬ商贾官家子弟等前来观看ꎬ最终形成了 耍闹去处ꎬ通宵不辍 的城市景观ꎮ据记载ꎬ在徽宗生日之时ꎬ还有民间艺人进入宫廷表演ꎬ可见当时民间音乐之盛行ꎮ随着市井音乐文化的固定与盛行ꎬ这些 勾栏 艺人们以专业分类ꎬ形成了自己的行会团体组织 社 ꎬ又称 社会 ꎮ宋朝的 社 很发达ꎬ据宋代笔记«东京梦华录»«繁胜录»等文献记录ꎬ这些分门别类的 社 在当时就有上百种之多ꎮ如:演出杂剧的 绯绿社 ꎬ演出说唱的 遏云社 ꎬ表演皮影戏的 绘革社 ꎬ表演说书的 雄辩社 ꎬ等等ꎮ除此之外ꎬ还有各类有关其他生产劳动的 社 应有尽有ꎬ甚至喜欢文身的 社 叫 锦体社 ꎬ剃头的师傅也可组建 净发社 ꎬ等等 这些社团的组织与建立ꎬ为职业民间艺人提供了较为专业的表演平台ꎬ使他们的专业创作与表演在行业团体中得到有效的交流与提高ꎮ㊀㊀三㊁民间音乐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主流自宋朝开始ꎬ民间音乐逐渐发展成熟ꎬ而南宋时期戏曲音乐的产生与其后的发展壮大ꎬ则逐步改写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ꎬ使具有娱乐性的世俗音乐从此登上中国音乐历史的舞台ꎬ成为音乐文化的主流形态ꎮ宋朝时期ꎬ我国民间艺术进入相对繁盛的阶段ꎬ艺术形式多样且表现技法高超纯熟ꎮ其中ꎬ说唱艺术趋于成熟ꎬ留存于世的艺术形式有鼓子词㊁诸宫调㊁货郎儿㊁陶真和崖词等等ꎮ歌曲艺术方面ꎬ则造诣较高ꎮ具体为曲子㊁嘌唱㊁小唱㊁唱赚等等ꎮ其中宋代曲子拥有大量曲牌与词作名家ꎮ以词曲相兼而知名的作者有:姜夔㊁柳永㊁张炎等人ꎮ戏曲音乐有宋杂剧与南戏ꎮ而宋杂剧为流行于宋代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ꎬ其表演形式以歌唱与说白交替出现而贯通全剧ꎻ南戏则是流行于宋代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ꎬ虽然其出现晚于宋杂剧ꎬ但因文献作品留存考证已为成熟的戏曲形式ꎬ被后世公认为是中国戏曲艺术正式确立的标志ꎮ结㊀语宋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重要的历史时期ꎮ其中ꎬ北宋音乐倡导以 歌舞伎乐 为代表的 中古伎乐 ꎮ南宋音乐则提倡 音乐世俗化 及以 戏曲曲艺 为代表的 近世俗乐 ꎮ两宋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中皆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ꎮ除前文提到民间音乐发展繁荣之外ꎬ宋朝社会在音乐精神理念与文化思想方面ꎬ皆有不俗的文献成果ꎬ其留存于世的作品为世人所瞩目:王灼的«碧鸡漫志»㊁陈畅的«乐书»㊁张谈的«词源»以及燕南芝庵的«唱论»等著作皆为中国音乐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ꎮ从勾栏㊁瓦肆的兴盛ꎬ到人文思想的贡献ꎮ宋朝繁盛丰富的民间音乐ꎬ人文环境的形成都与当时宋朝(两宋)的商业繁荣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ꎮ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ꎬ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ꎮ各类店铺有6000多家ꎬ是当时重要的商业首府ꎮ而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ꎬ人口最多时曾达到120多万ꎮ其内外贸更是非常发达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ꎮ与后世的明朝相比ꎬ宋朝并不抑制工商业的发展ꎬ商人的地位普遍提高ꎬ以商人为代表的新兴的市民阶层对音乐文化等精神娱乐消费的需求量巨大ꎻ加之宋朝后来为顺应城市发展ꎬ不再实行宵禁ꎬ因而宋人夜生活相当自由丰富ꎬ在此环境下ꎬ使得符合庞大市民阶层审美娱乐的民间音乐得以生根发芽ꎬ繁荣兴盛ꎮ注释:[1][2]张㊀明.宅心仁厚[J].民间文学(故事)ꎬ2018(05):15. [3]沈㊀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ꎬ2003:36. [4]张延凌.北宋时期勾栏杂剧«目连救母杂剧»考略[J].芒种ꎬ2013(02):243 244.(责任编辑:张洪全)760李㊀沫: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

浅析宋朝音乐的发展流变

浅析宋朝音乐的发展流变

浅析宋朝音乐的发展流变作者:李峰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7期引言宋朝的音乐形式最典型的是曲调,这些曲调是由歌舞大曲和词调音乐演变而来的,其实这些曲调是唐、宋乐调的总汇融合。

在宋朝的音乐中杂剧、唱赚、诸宫调,歌曲到傀儡戏,都涵盏着歌舞大曲中强调的音乐曲调。

这种曲调的表达很有个性,宋朝的曲调很多都是直接音乐了歌舞大曲的一部分通过稍微的改变而为己所用。

还有一部分曲调是在参考歌舞大曲的同时,经过加工和再创作形成比较独立但有依附于歌舞大曲的音乐形式。

在宋朝的曲调中各式各样的音乐形式都有歌舞大曲曲调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宋朝曲调的发展个性.宋时代的音乐发展演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音乐要素的发展和伎艺素养的发展。

其中音乐要素最重要的事词调和曲牌而伎艺素养表现在唱赚和戏文。

一、宋朝音乐要素的演进1、词调词调在宋朝的发展可以展现整个宋朝音乐的发展,其中很多宋朝的音乐形式都采用了各种宋词形式作为其歌唱的用词部分.其中再加上特有的音乐形式就形成了宋朝特有的词调。

宋朝的词调里有一种当时很流行的形式就是说唱,说唱形式需要有大量的词作为其歌词部分,而且还要配上大量的曲调。

这些束朝说唱音乐需要的大量词来自宋朝很多流行的诗词。

“如‘京本通俗小说》中《西山一窟鬼》、‘碾玉观音》等篇所选用的《念奴娇》、《鹤鸽天》、《蝶恋花》等,都是宋朝流行的长短句词调。

”“’其实有些词语过于文饰不太适合当时词调采用,所以就出现了民间的词调,如民间流传的《草堂诗余》就是既通俗又适于当时词调演唱的一本书.很适合当时艺人的表演。

2、曲牌束朝音乐中,曲牌的发展也是显著的,它的演奏方式影响到当时宋朝整个的戏曲音乐。

其中有一种流行于北宋宫廷中的曲牌只用单一的一种节奏,而且在一曲曲牌中会重复使用一种节奏;还有一种曲子发展的比较快,而且有了比较复杂的结构,运用了不同的曲子,其中唱赚最典型。

唱赚的最典型发展是将不同风格的曲子按照特定的顺序组台起来.这样听起来比较复杂优美。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

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作者:梁二豪来源:《当代音乐》2019年第06期[摘要]宋代,说唱类音乐空前发展,各类说唱类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受到大众尤其是市民的喜爱和追求。

本文拟以“宋人对说唱艺术的影响”为角度,探究宋时不同人群对说唱艺术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

本文从宫廷、文人、说唱伎艺人和普通市民等人群对说唱的影响以及对于说唱类艺术为代表的民间俗乐的心态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说唱;人群;影响;心态[中圖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144-03一、宫;廷宫廷是指当权者,尤其是指皇族。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对民间俗乐都是既爱又恨。

从个人情感上,他们喜欢民间俗乐,但从为统治服务的角度上,他们又严厉打击,甚至在古代社会文化环境空前宽松的宋代也不例外。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当权者对一事物的喜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事物的发展。

《墨子·兼爱》“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1]。

当政者的兴趣爱好容易受到下面人的追捧,从而形成一种风尚,而当政者反对当下某一流行事物时,此事物也会受到打击。

宋时辽国的音乐流传到了宋地,宋人称之为“蕃乐”或“蕃曲”。

蕃曲在宋地流传甚广。

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宣和五年京师人多歌蕃曲’先君尝言,宣和间客京师,时街巷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异国朝》《四国朝》《六国朝》《蛮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时士大夫亦歌之……”[2]。

蕃乐由于当时不受当权者的喜爱,因而被禁止。

《能改斋漫录》记载“崇宁大观以来内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断’。

至政和初,有旨立赏钱百五千;若用鼓板改作蕃曲子,并著北服之类,并禁止支赏。

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第改名太平鼓”。

[3]朝廷不但禁止蕃乐,还以利诱之。

又《能改斋漫录》“政和三年六月,尚书省言:‘今来以降新月。

其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悉行禁止’”。

宋代说唱艺术研究

宋代说唱艺术研究

宋代说唱艺术研究宋代说唱音乐研究作者:张军内容摘要:宋代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使得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

宋代百戏盛况空前,说唱艺术臻于高潮。

据文献记载推断,宋代百戏中明确是说唱艺术的至少有:讲史、说三分、五代史、小说、商谜、合生、说诨话、说经、诸宫调、学像生、学乡谈、叫果子、唱耍令、唱赚、小唱等多种。

其中以诸宫调唱赚最为出名。

这些艺术形式都对后来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宋代说唱音乐诸宫调唱赚宋代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使得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流行于不同文化的市民之间的文化活动,开始不满足于在零散的场地里表演,再加上许多城市中出现了勾栏、瓦舍这样的专业演艺场所,在这一时期里,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说唱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艺术家们,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说唱作品。

所以我们说,宋代才是中过说唱音乐真正开始发展的一个时代。

到后来的元明清时期,说唱音乐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成为一门汇合了文学诗歌、音乐和表演与一身的艺术形式。

在这一时期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说唱艺术,主要代表有以下几种。

一、诸宫调相传由宋代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

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写到:“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

”诸宫调的歌唱部分由多种宫调不同的曲牌所构成,有单个曲牌的只曲;有由一个曲牌的双叠或多叠加上尾声而形成的短套曲;以及由属于同一个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接而成的套曲;这些曲式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到一起,并间以说白,说唱民间故事。

宋时伴奏乐器主要用:鼓、板、笛;金元时用锣、界方、拍板和笛伴奏,也有用弦乐伴奏的。

这种长短句的歌唱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引、慢、近、拍、令等等词牌形式。

在填词的手法上已经有了“摊破”、“减字”、“偷声”等。

现存最完整的诸宫调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其他不太完整的部分曲牌的曲谱则保存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调》中。

诸宫调体制宏大,音乐丰富,标志着我国说唱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戏曲、说唱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影响到说唱音乐鼓词。

浅析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方面因素

浅析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方面因素

浅析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方面因素刘小雨【摘要】宋代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是少有的开明的朝代,也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音乐形态有着很大的变化,即从以宫廷音乐为主转换到以以市民音乐为主;以少数人的欣赏范围扩大到更加广泛的人群,音乐呈现出新的面貌,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性质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戏曲和说唱为主的多种民间音乐形式迅速发展,隋唐以来的曲子在宋代广为传唱,直接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器乐在宋元时期有重要的发展;宋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为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北宋陈旸的《乐书》、沈括的《梦溪笔谈》等,在宋代音乐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宋代音乐的繁荣发展来探究音乐繁荣背后的诸多因素,主要从宋代统治阶级的政治背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级思想和文化交流以及音乐发展的客观规律几个方面对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剖析.【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宋代;市民音乐;宫廷音乐;多样性;思想文化;客观规律【作者】刘小雨【作者单位】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促使了市民音乐的繁荣,主要表现在说唱、戏曲、乐器与器乐、民歌、歌舞等方面。

其中城市中娱乐场所的瓦子的出现成为音乐演出的载体,带动了音乐以艺术的蓬勃发展。

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结合音乐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宋代的说唱是瓦市勾栏中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说唱种类主要有陶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使宋代说唱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戏曲在我国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戏剧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我国戏曲艺术的确立可说在宋代,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始于南宋的南戏,而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始于北宋的杂剧。

宋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北宋杂剧、南戏、院本等。

作品如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王焕》等。

宋代的戏曲为我国后来的戏曲艺术做好了基础,元代便形成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宋元时期戏曲音乐的发展自考论述题

宋元时期戏曲音乐的发展自考论述题

宋元时期戏曲音乐的发展自考论述题为什么说宋元戏曲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宋元时期,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戏曲音乐得以继续发展。

比如城市的瓦子勾栏、茶楼、酒肆、歌馆等处是表演戏曲音乐的重要场所。

其次,这种音乐形式变得越来越普及,从城镇到乡村、从宫廷到官府、从文人士大夫到普通市民,戏曲音乐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适应各个阶层的不同需要,许多大型的长篇戏曲音乐以其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是宋元戏曲音乐由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音乐经历了许多的转型和变革,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唐宋音乐的特点和变革、影响因素以及文化转型等几个方面来浅议唐宋音乐文化的转型。

唐宋音乐的特点和变革唐宋时期的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音乐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音乐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在唐代音乐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

唐代音乐风靡一时,其曲调优美、韵律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宋代,音乐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使得音乐更加动人、感人。

从唐到宋,音乐在曲调、韵律、情感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时期。

在唐宋时期,音乐的表演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革。

在唐代,音乐主要以宫廷乐队和宴会音乐为主,而到了宋代,则逐渐出现了更多的音乐表演形式,如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

这些新的音乐表演形式使得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唐宋音乐的特点之一是民族性。

在唐宋时期,音乐呈现出了更加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曲调、节奏、情感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曲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节奏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情感也更加细腻动人。

这些特点使得唐宋音乐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影响因素唐宋时期,中国的音乐发生了许多的变革和转型,这些变革和转型的发生主要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变革的影响。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给了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社会的变革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也带动了音乐的发展和变革。

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音乐和文化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印度音乐、波斯音乐、中亚音乐等。

这些外来音乐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音乐更加多元化,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音乐文化转型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名家、乐理书籍的出现,为唐宋时期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唐宋时期的音乐文化转型,在弘扬原有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外来文化,形成独特的音乐文化形态。

一、唐宋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主要以宫廷音乐为核心,歌舞音乐成为主流。

这一时期的音乐大量吸收了东方和中亚音乐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流传最广的是中亚古代庶民音乐加上当时中国音乐曲子编制的规律,对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代的宫廷音乐主要为雅乐,通过乐器演奏表达不同情感。

同时,唐代的院坊乐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如李白、白居易等。

宋代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突破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理论作品。

宋代的音乐发展,注重表达情感,以五音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宋代的音乐也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曲式和风格,如诗词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

此时期,中国的音乐文化逐步走向成熟。

1. 影响的传统文化唐代是吸取中亚音乐文化的时期,而在宋代,更多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宋代的音乐不仅包括音乐本身,还涉及到了诗、书、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宋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延续了唐代的音乐传统,但又融入了其他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2. 求新求异的思潮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文人墨客及有识之士追求改革,大力倡导新文人、新诗、新画、新音乐及新风俗,对于传统的音乐有了新的要求。

这种求新求异的思潮,促进了唐宋音乐文化的转型。

中亚音乐文化在唐代传入中国,成为唐朝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音乐的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国际文化特色,吸收了中亚和东方民族文化的影响。

而在宋代,受到南北朝和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影响,音乐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总之,唐宋音乐文化的转型,是一个相对缓慢而又持续不断的过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唐宋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音乐风格和传统的转型时期。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主要从音乐风格的变化和乐器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唐宋时期音乐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唐代,音乐风格以雅乐为主,雅乐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以礼乐之道为基础,音乐内容庄重典雅。

而随着宋代的到来,音乐风格逐渐趋于丰富多样。

宋代时期,南宋文人墨客开始追求自然与生活的表达,音乐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宋代音乐以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并存为特点,其中宫廷音乐更加灵活多样,民间音乐更加朴实自然。

这种音乐风格的变化反映了唐宋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的变革。

唐宋时期乐器的发展也对音乐文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代时期,乐器已经比较成熟,有琵琶、笛子、箫等各种乐器。

而宋代则进一步丰富了乐器的种类,并引入了许多新乐器。

横笛、扬琴等乐器开始在宫廷音乐中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了乐器演奏的技巧和音乐风格。

宋代也出现了弹拨乐器的较大规模应用,琵琶、扬琴等乐器成为当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的发展促进了唐宋音乐文化的转型,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宋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音乐风格的变化和乐器的发展成为这一转型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唐代雅乐与宋代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乐器的发展则为音乐演奏和创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

唐宋音乐文化转型的成功,既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变革,也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动和传承。

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世乐坛的基础,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1)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1)

摘要: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古代声乐艺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秦汉以后,宋元以前这段时期,歌唱和舞蹈进入了空前的合作,大型歌舞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主流。

宋元以后,戏曲、曲艺艺术兴起,且逐渐占据了歌唱艺术主流,尽管如此,宋元以后民歌和艺术歌曲同样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明清的民歌极为丰富。

因此,我们把秦汉以后,明清以前这个时期划分为“古歌舞时代”和“戏曲时代”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关键词:封建社会古歌舞时代戏曲时代一、古歌舞时代——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日渐成熟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先秦时期,出现空前的“文景之治”,这时的音乐也进入空前繁荣的景象。

短暂秦朝统一,结束了中国奴隶制,将历史推入了封建社会。

汉武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声乐、民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当时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中集聚音乐家达1000余人,专门从事民歌收集和歌曲创作,演奏和乐器制作。

当时乐府中的李延年[1]就是著名的作曲家。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乐府”时期就进入正规化、专业化的轨道。

(1)秦汉时期的声乐艺术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声乐艺术的主要形式是大型歌舞。

在汉代的歌唱领域,当时兴起了一种叫“相和歌”的歌唱形式。

“相和歌”开始产生于民间,是没有伴奏的歌谣。

后来发展成一人唱、三人和的演唱形式,再后来发展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复杂形式,它不反要求一人唱、众人和,还加入了乐器伴奏,且要求唱的人不定期要敲打一伴节奏乐器。

“相和歌”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构成了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

这是一种大型的声乐歌舞套曲。

当时相和大曲有15种。

“相和大曲”已经具备了三段式的歌舞曲的基本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的声乐作品,演唱形式到此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西汉时期著名的歌唱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从“相和歌”、“相和大曲”的演唱形式看他们是当时比较大型的声乐艺术形式,“执节”者其实已起到了合唱指挥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宋代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状态,至唐代说唱音乐形式的完全确立。

北宋时,伴随艺术商品化的出现,说唱音乐步入历史上第一个高潮阶段,至此说唱音乐迅速成长并大放异彩。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广泛流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新形式,较为重要的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等。

其中诸宫调是众多说唱艺术中较为大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体制宏大,由若干套曲、支曲单唱等几种曲式单元组成,音乐丰富,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初缠令及流行的俗曲,是我国说唱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亦可以说诸宫调是宋元说唱音乐发展成熟的标志。

其对后世说唱、戏曲音乐的发展长生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与之前相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产生了许多新的说唱艺术形式,音乐形式、演出形式也日渐完善,且在伴奏乐器上也加入了新的种类,受到广大群众和士大夫基层的普遍喜好。

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商业资本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促使了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加速了音乐文化的发展,市民音乐的兴盛也丰富了说唱音乐的内容。

说唱音乐在宋元时期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产生了鼓子词、诸宫调、陶真等新的艺术形式,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留下大量优秀的作品。

为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进一步扩大流行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