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病毒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疫情-2024鲜版
国外形势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 反弹,病毒变异也增加了 防控难度。
总体趋势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和防 控措施的加强,全球疫情 有望逐步得到控制。
5
幼儿园疫情防控重要性
保护幼儿健康
幼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是病毒易感人群之一,加 强疫情防控对于保护幼儿 健康至关重要。
。
推广分餐制和错峰就餐,减少 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 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我防护
意识和能力。
2024/3/28
24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目标设定
继续加强入园检测和日常健康监测工 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
推广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活动相结合 的教学模式,减少人员聚集,保障教 学质量。
期待在新的学期里,孩子们能 够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 成长。
26
感谢观看
THANKS
2024/3/28
27
让幼儿模仿示范动作,确保他们 掌握正确的佩戴口罩和洗手方法
。
2024/3/28
13
增强幼儿免疫力建议
0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 间。
2024/3/28
02
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等营养素。
03
04
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户 外游戏、体操等,增强 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024/3/28
18
05
家校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2024/3/28
19
家长在家庭中如何配合学校工作
2024/3/28
遵守学校防疫规定
家长应严格遵守学校发布的防疫规定,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 持社交距离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课病毒课件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发挥作用,将病 毒的核酸物质注入大肠杆菌体内,而 病毒的外壳最后被弃在外面
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 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 旅程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病毒与人类的(De)关系
1、使人、动植物致病
2、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预防病毒病 3、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人(Ren)类对病毒的利用: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人类对病毒的利(Li)用:
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 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在细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融剂,例如 仙台病毒
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
/gb/lives/viruses/index.html 中国科谱博览 病毒馆
4、基因工程方面:转基因、基因 治疗等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正常叶 病叶
1886年,一位德国科学家把(Ba)烟草花叶病 毒植株上的汁液注射到健康的烟草植株上。 结果,健康的烟草植株很快也感染上了花 叶病。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任何细菌。那 么,这种导致烟草植株患病的致病因子 是什(Shi)么呢?当时人们并不清楚。
最大的动物痘病毒 (Poxviruses)大小达300-
450nm×170-260nm 最长的如丝状病毒科 (Filoviridae)病毒粒 子大小为80nm×79014000nm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比一比:
比较动物细胞(Bao)、植物细胞(Bao)、病 毒 三者结构的区别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A
B
开学第一课病毒绘本故事课件
也许你以为这是一片空白。
大家一定要敬畏自然, 不吃野味,保护环境, 共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谢谢您的支持,欢迎下载我的其他原创儿童绘本故事:
节日和生肖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春节的来历》中英双语 《绘本故事:我是一匹马,我想对你说》 《绘本故事:羊年羊生肖的来历》 《绘本故事:猴年猴说》 《清明节来历的绘本》 《五一劳动节来历的儿童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五一劳动节的100支玫瑰》 《六一绘本:最美的六一儿童节》 《端午节绘本:端午节儿童乐园》 《中秋绘本:嫦娥奔月》 中秋绘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绘本故事:圣诞节的来历》 《圣诞节童谣美绘本》 《圣诞节简笔画涂色大全》 《节气绘本:我的冬至节》 《春节童谣美绘本》 《春节留守儿童绘本:下雪本》
图形极简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小星星交朋友》 《绘本故事:三角形的烦恼》 《绘本故事:小黑和小白的故事》 《绘本故事:孤单的小黑点》 《绘本故事:小铅爱画画》
春夏秋冬的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画春天》 《绘本故事:下雨天》 《绘本故事:秋天的梦》 《绘本故事:秋天的翅膀》 《绘本故事:下雪了》 《绘本故事:这就是冬天,那就是春天》 《绘——注:本儿童绘本只在线发布电子版,无纸质图书
开学第一课病毒绘本故事课件 《我是病毒》
独立儿童故事写作者——李浩然
开学第一课向孩子清晰讲述什么是病毒,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我们要怎么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童童爸的原创儿童绘本 领取精品原创绘本、也和我一起来创作绘本吧!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疫情健康教案三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疫情健康教案三篇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疫情健康教案一一、教学背景:这个特殊漫长的寒假里,一直呆在家里的小宝贝们一定会有很多疑惑和不安吧?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并不能理解成人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破坏了孩子们的秩序感,引起了他们的不安。
应该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同时注意不将焦虑和不安情绪传导给孩子。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孩子了解病毒,告诉孩子怎样保护自己,科学认识和对抗病毒,建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从而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念,成为健康小卫士,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尽一份力!二、教学目标:1.科普新冠状病毒常识及其危害。
2.知道病毒的危害,学会做好自我防护。
3.用自己的方式向一线工作人员送上自己的祝福,学会感恩身边的人三、教学重点:愿意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掌握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四、教学准备:儿歌、图片,对新冠状病毒有一定了解。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漫长的寒假教师或家长引发思考:这个寒假大家都被关在家里了,大街上空荡荡的,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发言(1、2、3、4....)解答疑惑:原来是新型冠状病毒迅速传播到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染,我们每个人才待在家里减少出门。
(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在人说话、打喷嚏、咳嗽、吐痰的时候会产生飞沫,感染者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
(2)为了打败新冠病毒我们做了什么呢?学生发言,主要是在家做了什么?家人做了什么?教师小结:对的,我们很多小朋友说不要出门,有的说要勤洗手,有的说要多锻炼身体你们都说得很好,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做法有哪些呢?3、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做法(1)在家正确做法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清新,这样可以对人体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
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感冒期间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多喝水:水能够湿润喉咙,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垃圾,增强免疫力。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
“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又称“分子生物”。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
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
简单理解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
的微生物。一般为球状病毒、杆状病毒和蝌蚪状病毒。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
病毒特征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
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 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 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
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 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其 主要特点是:
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 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 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 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 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 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 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
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 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 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 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 毒、天花病毒、HⅣ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Ⅳ)、烈性病毒(狂 犬病毒)。
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班会主要从三个部分给学生普及防疫知识。
一、认识新冠肺炎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2、什么是新冠肺炎。
3、新冠肺炎的传染是什么。
4、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5、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个人防护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3、做好通风和清洁。
4、正确佩戴口罩。
5、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6、住校学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7、在学校就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8、课间休息时应注意什么。
9、应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三、健康防护知识1、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2、注意事项。
3、用完的口罩怎么处理。
4、如何正确洗手。
5、注意隐身健康卫生。
6、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护自检。
7、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8、勤给常用物品消毒。
在此期间,老师们还播放了一些疫情期间的感人视频,钟南山、李兰娟、明、黄文军等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此时此刻,班会中已经融入了感动、钦佩、爱国、敬仰、热情等等情怀。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共同携手,对抗疫情,努力学习,为初中生活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争做有用之才。
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 :2021 年春节,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侵袭了全国,针对延退开学期间学生无法正常到校集中上课的现实问题,为积极帮助解决大家对延迟开学后学习生活的焦虑,本着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组织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防控疫情,我们在一起》: 3 月 ----日上午: ----班级全体学生:为网络直播教学打下基础,在这特殊的时期,让我们每个人都尽好自己的职责,防控疫情,从我做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1、一起学习《传染病防治法》 ,共同开启《开学第一课》2、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怎么做?3、增强心理免疫力,减缓负面情绪,从容面对不确定性。
病毒课件[1]
6、猩红热
•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 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 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 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 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 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 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 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 是关键。
5、风疹
•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 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 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 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 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 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 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 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 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 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 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 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 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 安静休息。
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 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 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课: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病毒个体及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4、腮腺炎、水痘、等疾病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5、人们生病有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第二课:细菌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5、通过搜集资料,我们知道细菌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基本形态。
第三课:馒头发霉了1、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2、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第四课:食用菌1、2、蘑菇是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和地下菌丝组成。
3、识别毒蘑菇的方法: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4、我们平时常吃的蘑菇、银耳、木耳都属于食用菌。
第五课:蜡烛的变化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第一课病毒我想研究的问题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探究与体验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流感、狂犬病、麻疹2菌丝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2.小法官..1错;2对;3对;4错;5错3.我会选..1C;2B;3B;4C二、生活中的科学..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3.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三、探究能力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四、反思回顾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愉快..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二.细菌我想研究的问题1.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2.细菌有什么特点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探究与体验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我的收获: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3腐生细菌472次 108次三、馒头发霉了我想研究的问题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我的方案:取四片同样的馒头;分别标上1.2.3.4号;将1.3号馒头分别滴上水;2.4号不滴水;用4个透明塑料袋分别密封好4片馒头;将1.2号放在温度较高的阳台上;3.4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每天按时观察;把观察的现象和出现的部位记录下来..我的发现: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如何防止物品发霉我的交流:许多食品、衣物、日常用品等;如果不妥善保管就会发霉坏掉造成损失..我的发现:为了防止食品、衣物等易发霉的物品;应该放在通风降温的地方;用防腐剂真空包装等方法防止发霉..我的收获1、有食物、衣物、日常用品2、真菌3、真菌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4、患病;有益的2、生活中的科学..真菌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你知道有哪些有利的一面:利用真菌制作食品、调料、药品等有害的一面:会使人类或其它生物患病四、食用菌我想研究的问题2、蘑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如何区别有毒蘑菇4、你知道的食用菌有哪些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蘑菇的生活环境我的交流:蘑菇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我的发现:蘑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蘑菇的结构特点..我的方案:观察我们常见的蘑菇..我的发现: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我的收获1.填一填(1)孢子2菌丝3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4阴暗、潮湿5银耳、木耳、猴头、平菇、金针菇2.生活中的科学..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答:一看颜色;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流感、狂犬病、麻疹2青霉、曲霉酵母菌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2.小法官1错2对3对4错5错3.我会选1C2B3B4C二、生活中的科学1.这些根瘤是根瘤菌;他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2.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3.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服发霉..三、探究能力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四、反思回顾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是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的..很小伙伴合作解决问题很愉快..2.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五、蜡烛的变化我想研究的问题2、怎样做面塑或泥塑蜡烛的变化我的猜想:蜡烛加热后会有变化..我的方案:取一根蜡烛;点燃后会有烟..我的记录:蜡烛点燃的现象:蜡烛燃烧时会产生烟..蜡烛加热的现象:蜡烛加热后;不仅形状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了新的物质..我的发现:蜡烛加热只是形态发生变化;蜡烛燃烧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我的收获1、填一填..1形态纸折叠铁熔化2形态新物质木块燃烧3面粉馒头形态新物质2、小法官1对 2对3、生活中的科学面塑和泥塑只改变了形态;鸡蛋放入醋不仅改变了形态;还会产生新的物质..六、食盐和水泥我想研究的问题2、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食盐的变化我的猜想:溶解的食盐还能变成食盐..我的方案:取一个烧杯放入适量的水和食盐进行均匀搅拌;倒入铁盘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铁盘里的溶液又变回了食盐..水泥的变化..我的猜想:水泥加入水就变成了固体..我的方案:取适量的水泥放入盘中;加入水搅拌;变成固体状..我的记录:水泥加入水后变成固体状..我的发现:水泥加入水后变成固体状;不能再变回水泥..我的收获1、填一填..1可逆变化2不可逆变化2、小法官..1对2对3对3、我会选..1C2B七.铁生锈我想研究的问题1.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2.铁为什么会生锈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我的猜想:铁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锈我的方案:取三个同样的铁钉;分别放入水中、空气中和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注意观察变化..我的发现:铁生锈的必须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我的记录二我的发现:铁生锈的必须条件是酸或碱或盐..我的收获:1.1酸、碱、盐2对、错、对八、牛奶的变化观察与思考我想研究的问题2、为什么不能空腹喝牛奶观察实验我的猜想:牛奶与一些食品放在一起会变味道..我的方案:把牛奶和糖放在一起;尝试会变甜..我的记录:我的发现:有的颜色变了;有的味道变了..我的收获1、填一填..(1)不能空腹、过期的不要喝(2)酸性;醋、柠檬汁2、小法官(1)√ 2√ 3×3、生活中的科学(1)牛奶营养丰富;在保温瓶内存放过久;瓶内温度逐渐下降;降到适当温度时;细菌会大量繁殖;3~4小时后牛奶就会酸败变质;喝了容易、或..(2)牛奶中的蛋白质需经过胃与小肠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在小肠吸收;而空腹喝奶时很快;蛋白质还来不及吸收即被排到大肠;不但造成了营养的浪费;而且蛋白质还会在大肠内腐败成为有毒的物质..空腹喝牛奶;也会因没有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致使牛奶中的蛋白质“被迫”转化为热能;而起不到营养滋补的作用..拓展与应用早、晚是喝奶的最佳时机;早餐时喝奶;给一天的活力提供充分的营养保证;晚上喝牛奶;不但有助于睡眠;而且有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份的吸收..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小法官..√√√×××2、选一选A C CB A B二、生活中的科学1、刷油漆;涂机油2、第一步没有生成新物质;第二步生成了新的物质..三、探究能力生活中有哪些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四、反思回顾1、铁容易生锈的环境有潮湿..2、十一、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想研究的问题2、汽车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2、快速抽取纸片;鸡蛋会怎样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快速抽取鸡蛋下面的纸片;鸡蛋状态的变化我的猜想抽出纸片时;鸡蛋会掉进杯子内我的方案:快速抽取纸片;观察实验现象我的发现:鸡蛋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掉进被子里行驶中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木块状态的变化我的猜想:车上的木块会向前倾倒下来我的方案:用小车、木块来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我的发现:车上的木块会向前倾倒下来我的收获3、填一填(1)坐在向前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在汽车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的向前倾斜..因为乘客在汽车刹车一刹那间身体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2)当没有外力作用时;静止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的性质..(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着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有惯性..8、小法官3、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错4、汽车开始行使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斜..错5、跳远运动中;运动员跳出去是因为惯性的原因..对(2)我会选(3)一摞象棋;以极快的速度打击中间的一个棋子;整摞棋子会倾倒..(4)泼水的时候;因为惯性水才能脱离水盆我的发现: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存在差异我的收获1、移动、转动、滚动、摆动、孤立多种简单2、摆动移动3、滚动转动移动十三、动物的运动2动物都是怎么样运动的3动物在水中和陆地运动有什么不同4动物用什么器官运动我的交流: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我的交流:鱼、虾、青蛙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我的发现: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以游泳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我的交流:马、牛、鸡、鸭等家禽都靠四肢在地上行走奔跑;毛毛虫、蛇等爬行动物靠蠕动..我的发现:在陆地环境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包括奔跑、行走、跳跃、爬行、蠕动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我的交流:蝴蝶;鸟;虫靠翅膀飞行..我的发现: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马在慢步走、小跑、奔跑时四肢运动情况我的交流:马在慢步走、奔跑、小跑时四肢的运动让其前进..我的发现: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方式我的交流:鸭子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行走..我的发现: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我的收获1游泳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在陆地上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2对角线换步法3飞行游泳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大小2静止的运动的3距离时间4摆动滚动转动移动5惯性6爬行2小法官1B C2A3B4A二、生活中的科学1.答:以船为参照物;水;沿岸的景物是运动的坐在船里的人是静止的2答:青蛙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的运动方式是爬行整理单位:郑山街道小学教研室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14课白天与黑夜我想研究的问题2.白天与黑夜一样长吗观察实验我的交流:地球始终在转动;昼夜不停..我的发现:地球的自转;我们往往不大容易能感觉到..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猜想:由于地球的转动我的方案:做模拟实验我的记录:用地球仪和一盏亮着的灯;来做模拟实验..我的发现: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更替..我的收获..1.地球2.哥白尼3.自转4. 24 地球的自转15.昼夜与生物我想研究的问题2.有哪些生物喜欢夜晚活动呢探究与体验收集自己一天中身体活动的各项数据..我的发现:我们的心跳、呼吸和呼吸随着昼夜交替发生了变化..昼夜更替对植物有没有影响我的猜想:一定有..我的方案:观察并记录植物开花的时间我的发现:牵牛花的开放闭合和时间有很大关系..我的收获:1林勒阿斯不同的2规律规律我会选BDEF AC16.四季更替我想研究的问题2.四季为什么要循环探究与体验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我的交流:形成了春夏秋冬我的发现:春夏秋冬;不断循环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我的猜想:是由于地球的公转我的方案:用地球仪和一盏灯来模拟四季的形成..我的记录:由于地轴的倾斜角度始终不变;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所以;太阳的倾斜角度始终在有规律的变化;这就形成了寒来暑往..我的收获1.公转倾斜倾斜角度 1年公转周期2地球的公转17.弯弯的月亮我想研究的问题2.什么是上弦月探究与体验我的猜想:由于月球的转动我的方案:做模拟实验..模拟地球、太阳、月球的转动..我的记录:把太阳贴在黑板上..每一个人都是地球;月球绕着我们的脑袋转动..太阳是点亮的一盏灯..我发现:月相是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我的收获:1.月相2.卫星地球一个月3.太阳光地球月球面向背向部分小法官1×2√我会选C18日食和月食我想研究的问题2.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探究与体验我的猜想:日食绝不是被天狗之类的东西给吃掉的..我的方案:利用三球仪模拟日食的形成我的发现:发生日食时;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我的猜想:月食也绝不是被天狗之类的东西给吃掉的..我的方案:利用三球仪模拟日食的形成我的发生:月食时;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我的收获:地球 ; 太阳 ; 月球;太阳;地球; 地球;地球 ; 地球..19登上月球我想研究的问题2.月球适合人类生存吗3.怎样才能登上月球呢 4登月球难不难观察实验:我的交流:月球离地球很遥远;月球不适合地球生存..我的发现:月球不适合人类生存..我的交流: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很缓慢;因为月球太遥远..我的发现:是人类对地球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的交流:至少应该准备足够的氧气、水和食物..我的发现:即使准备得很充分;一开始一定也很艰难..我的收获:1.380000 地球 492不平明亮阴暗3很大 120℃——180℃4 空气液态水生物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月球的公转2 规律昼夜更替规律3. 西东东4 伽利略小法官1.×2√3×4×我会选1BA 2 CA 3C 4A二.生活中的科学1.白天活动:燕子喜鹊羚羊斑马夜间活动:猫头鹰老鼠蝙蝠蟋蟀2.可以..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可以推算出农历的..3春中;夏长;秋收;冬藏..第五单元20蚯蚓找家我想研究的问题2.蚯蚓怎样生活呢观察实验:我的猜想:蚯蚓喜欢长在潮湿的地方我的方案:阴凉处阳光照到之处两处相隔很近两处都放四条蚯蚓我的发现:蚯蚓喜欢阴暗我的猜想:蚯蚓喜欢潮湿我的方案:一堆湿土一堆干土各有四只蚯蚓我的发现:蚯蚓喜欢潮湿我的收获:1 阴暗潮湿2 环境里阳光温度水分3 北极熊雨骆驼毒箭蛙相互依存我会选1B2A3D21变色龙我想研究的问题2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观察实验青蛙:保护色乌贼:保护色毒箭蛙:警戒色竹节虫:拟态我的发现:动物保护自己方式很多..我的收获:1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水里的鱼用保护色法我会选1A2B3A4C22植物向哪里生长我想研究的问题2植物怎样生长 3地球上共有多少种植物 4植物可以分为几部分观察实验:我的猜想:植物具有向光性我的方案:把一株植物用箱子罩起来;只留一个小孔我的记录:我的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植物向地性模拟实验我的猜想:把玉米种子贴在培养皿里;玉米尖都向着中间;再竖起来我的记录:植物向水性模拟实验我的猜想:植物具有向水性我的方案:土壤一半湿润;一半干燥我的发现:植物具有向水性我的收获:1向地性2向光性3向水性4向肥性5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小法官1×2√我会选1B2A23密切联系着的生物界我想研究的问题2生物之间为什么会有联系呢 3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4动物和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实验:我的交流:其他生物肯定会有变化我的发现:甚至会有不少物种会随着消失我的交流:用一种动物来抑制另一种生物我的发现:这种方法最科学..我的收获:1 食物链 2食物网生物界3 植物食肉动物4 草→蚱蜢→青蛙→蛇→老鹰小法官1.×2.√我会选:1.B2.B24珍惜动植物我想研究的问题2珍稀动植物为什么越来越来少观察实验我的交流:是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我的发现:再不保护;很多动植物都会灭绝我的交流:建立自然保护区我的发现:保护动植物的措施越来越多..我的收获:1.大熊猫扬子鳄大鲵麋鹿2.银杉水杉金花茶桫椤3. 10004.金花茶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小法官1√2√3×4×我会选1.D2.C25生物的启示我想研究的问题2生物能给我们什么帮助观察实验:我的发现:圆筒纸承受能力强..我的记录:我的发现:生物给人带来很多启示我的收获:1.仿生2.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我会选1A2B3A单元活动我的收获1.潮湿阴暗2.植物食肉动物3.结构功能4.环境保护色小法官1√ 2√ 3√ 4× 5× 6× 7√ 8× 9√ 10√我会选1A 2B 3C 4B二、生活中的科学1.答:因为向阳的枝叶得到的阳光多;光合作用多;就生长快;就茂盛.. 2.答;引来毛毛虫的天敌;如麻雀、喜鹊;百灵鸟等..。
2024年度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疫情健康教案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强调
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任何 患者或疑似患者等。
幼儿园等教育机构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等措施,确保孩子们的 健康安全。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们的防护工作。
REPORTING
2024/2/3
23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01
每日摄入多种蔬菜,深 色蔬菜应占1/2,保证充 足的维生素、矿物质摄 入。
2024/2/3
0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 摄入200-350克的新鲜 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 果。
03
适量摄入鱼、禽、蛋、 瘦肉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增强身体抵抗力。
3
打招呼与自我介绍
老师向学生们热情地 打招呼,并简单介绍 自己。
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 ,让学生们更快地熟 悉彼此,缓解紧张情 绪。
2024/2/3
邀请学生们轮流进行 自我介绍,包括姓名 、年龄、爱好等。
4
询问学生对新冠病毒了解程度
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了解他们 对新冠病毒的认知程度。
2024/2/3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或家人朋 友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受。
针对学生们的回答,老师进行 适当的补充和纠正,确保信息 的准确性。
5
引出课程主题和目的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和目的,即学习新冠病毒疫情健
康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强调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尤 其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024/2/3
6
PART 02
28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2/3
2024年度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教案(通用2024)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个人防护、社交距离、疫苗接种等。
心理健康与应对压力
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方法。
2024/3/24
24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程度。
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严格遵守 预防措施。
心理压力与应对
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及采 取的应对方法。
2024/3/24
5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避免聚集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 少飞沫传播的风险,保持社交距离可以降低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勤洗手可以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避 免聚集可以减少疫情爆发的风险。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可以减少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勤洗手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接触传播,避免聚集可以减少疫情爆发的风险。这些措施的执行对于保护个 人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及时反馈孩子情况
若孩子出现身体不适或疑似症状,家长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配合 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家长可自愿加入学校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协助学校开展各项防控 工作。
21
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助力孩子成长
1 2
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保持乐观心态,与孩子共同面对疫情挑战 ,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2024/3/24
25
未来可能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病毒变异与疫苗更新
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及时更新 疫苗以应对新的挑战。
2024/3/24
长期防控与经济复苏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病毒
病毒是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的?
在生活中,我们该养成 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 有效减少病毒的感染?
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血液、饮 食和蚊虫等途径进行传播。
想一想?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甲型肝炎病毒
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艾 滋 病 病 毒
返回
生命的渴望
艾滋病
流感病毒
埃博拉病毒
与艾滋病毒是同一等级的病毒,人类尚 无有效的根治办法。病毒感染人后在体内迅 速扩散、袭击各个器官,病人最后因广泛内 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埃博拉病毒
在医治的男孩
SARS
由冠状病 毒引起的严重 急性呼吸道感 染综合症。
病毒颗粒
病毒会导致人类患病,病毒都是有害的吗?
❖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
在基因工程中,小
小的病毒能帮大忙。
科学家能够让某些 病毒携带动植物的
我国生产的部分基因 工程疫苗和药物
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的细胞,来达到转
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有益方面
有益方面
流行性感冒 糖尿病 艾滋病 狂犬病 脑溢血 麻疹 脊髓灰质炎
第一章
2020/3/10
1.病毒的发现过程? 2.病毒的种类?
3.病毒的形态结构? 4.病毒的生活方式?
烟草正常叶(左)和烟草花病叶(右)
伊万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 科学家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 病病毒的滤过性
Chamberland氏滤器
根据寄主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又叫噬菌体
病毒的特征和形状
病毒的身体极为微小,只有在电子显 微镜下才能看到它。
电 子 显 微 镜
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生物第一课病毒第二课细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第四课食用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五课蜡烛的变化第六课食盐和水泥第七课铁生锈(两课时)第八课牛奶的变化(两课时)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第十课时距离和时间第十一课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第十二课物体的运动方式第十三课动物的运动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十四课白天和黑夜第十五课昼夜与生物第十六课四季更替第十七课弯弯的月亮第十八课日食和月食第十九课登上月球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十课蚯蚓找家第二十一课变色龙第二十二课时植物向哪里长(两课时)第二十三课时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第二十四课时珍稀动植物第二十五课生物的启示第一单元微小生物第一课病毒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能积极地参与评议,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认识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传染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二、学习重点:学生认识搜集整理资料认识病毒病了解病毒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的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的认识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对评议的理解。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材料:课前搜集病毒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调查、了解由病毒感染的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资料、科学记录表。
教师准备:病毒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如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繁殖特点等)、由病毒感染的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资料。
五、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通过自己身边关于服用糖丸、是否患过水痘、腮腺炎等类似的病毒传染的疾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及预防措施。
2024年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教案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一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来源、传播途径和症状。
2.培养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疫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2.个人防护方法3.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教学难点:1.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理解2.个人防护方法的正确应用3.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的培养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宣传海报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PPT课件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和相关数据,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新冠病毒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10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和症状。
2.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特点。
三、个人防护方法(10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2.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学习正确的防护方法。
四、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5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包括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等。
2.通过宣传海报,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利用PPT课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提问:你们对新冠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发学生思考。
六、课后作业(5分钟)1.利用PPT课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教学视频和宣传海报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方法和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个人防护方法”。
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够保护家人和周围的人,从而有效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链。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教案)病毒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它既神秘又可怕。
那么,什么是病毒呢?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以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为基础,设计了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认识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培养学生具备自我保护、预防病毒感染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1. 知道病毒的定义及特点;2. 理解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病毒的复制过程;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准备】1. 幻灯片;2. 视频资料;3. 实验设备:显微镜;4. 课堂讲义和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幻灯片展示一张包含各种微生物图片的PPT,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通过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都有哪些种类?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讲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病毒是生物还是物质?病毒有没有细胞?2. 通过案例和实例,讲解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比如讲解感冒、流感等常见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提醒学生要注意避免接触病毒。
三、实验观察(15分钟)1. 准备一些常见的病毒细胞标本,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状和结构。
2.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病毒标本进行观察,并填写实验观察记录表。
引导学生观察病毒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病毒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1. 病毒有细胞吗?2. 病毒细胞是如何复制的?3. 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哪些?五、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与病毒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记录重要信息。
视频内容可以涉及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如艾滋病、SARS等。
六、知识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分发课堂讲义和活动手册,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练习和思考。
2. 设计一个小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病毒?病毒有什么特点?b) 病毒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影响?如何预防病毒感染?七、小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所学到的关于病毒的知识。
六年级《科学》第一课-病毒
由冠状病 毒引起的严重 急性呼吸道感 染综合症。
病毒颗粒
1.病毒的发现过程?
2.病毒的种类?
3.病毒的结构? 4.病毒的生活方式?
烟草正常叶(左)和烟草花病叶(右)
相关链接
——病毒的发现
19世纪末,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 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 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 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 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 由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引起 的,他把这种生物叫做 “滤过性病毒”,就是我 们所说的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 科学家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 病病毒的滤过性
Chamberland氏滤器
病毒的特征和形状
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显 微镜下才能看到它。
电 子 显 微 镜
病毒是一类
(没有细胞结构) 的特殊生物!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 + 内部遗传物质
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 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根据寄主的不毒
细菌病毒 又叫噬菌体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导致人类患病
病 毒 对 人 类
有害
导致动物患病 导致植物患病 …… 研制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 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的疾病
有益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病虫害 利用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叶和花 变色,创造新的花卉品种
D.HIV病毒
D.噬菌体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D ) A.个体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5、病毒的生殖方式是( A.一分为二的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笔记知识点整理
微小的生物(微生物)第一课病毒1.结构: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2.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3.大小:极其微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4.生存环境: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5.分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如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如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如大肠杆菌噬菌体,葡萄球菌噬菌体流感、禽流感、狂犬病、乙肝、艾滋病、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7、病毒对人类的益处:生产疫苗、特效杀虫剂8、如何预防疾病?①勤洗手,勤换衣物②及时接种疫苗③经常开窗通风④不吃三无食品第二课细菌1、结构: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2、大小: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3、分类:细菌根据形状不同,可分成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螺旋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旋菌)4、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益处:生产沼气生物制药食品发酵(制作酸奶、醋、味精)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促进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腐生细菌)害处:使人患病,使食品变质5、细菌特点:适应能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6、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课馒头发霉了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实验变量。
2、馒头容易发霉的条件:温暖、潮湿3、防止馒头发霉的方法:①真空包装②低温保存③太阳暴晒④放干燥剂4、霉菌(能使衣服、食品发霉)、酵母菌(用来发酵面包、酱油、酒)、蘑菇(味道鲜美的食用菌)等都是真菌。
真菌有细胞结构。
第四课食用菌1、蘑菇结构:蘑菇分为菌盖、菌褶(zhě)、菌柄、菌丝、地下菌丝(吸收营养)其中,用来繁殖的孢子存在于菌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病毒1、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共同组成生物大军。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腮腺炎、水痘、麻疹、流感、狂犬病等。
3、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1)接种疫苗(2)加强消毒4、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在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5、病毒的特点?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6、病毒可以分为三类: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7、判断○1病毒能够独立生存。
()○2预防病毒感染可以先注射疫苗。
()○3病毒感染会引起传染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第二课细菌1、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它们无处不在。
2、细菌按其基本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菌的特点?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细菌与人类的关系?A、可以用于食品加工B、可以用于生物制药C、可以使人患病D、可以提供燃料E、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5、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6、判断○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的繁殖速度很慢。
()○3细菌会促使动物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最终消失掉。
()○4夏天,鲜肉容易腐烂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5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于人类有百害无一利。
()7、选择○1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腐生细菌B、致病菌C、病毒○2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
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3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害的是()A、甲烷菌B、乳酸菌C、软腐病细菌○4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环境下,分裂一次只需()A、2~3分钟B、2~3小时C、20~30分钟○5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A、草履虫B、病毒C、细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1、食物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2、真军事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3、真菌的种类很多,如: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
4、判断霉菌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真菌。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
()○3将馒头放入冰箱就不会霉变。
()○4真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它们。
()○5衣物上的“毛”、灵芝、蘑菇都是真菌。
()第四课食用菌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2、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很多,如(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3、()()()()()()()()都属于食用菌。
4、蘑菇生活在()()的环境中。
5、蘑菇结构图()()()()()()。
6、判断○1蘑菇是一种真菌。
()○2蘑菇颜色越鲜艳,味道越鲜美。
()○3雨后的清晨更容易采到蘑菇。
()○4无毒蘑菇的分泌物通常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
()○5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7、选择○1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A、细菌B、霉菌C、真菌○2在蘑菇的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A、菌盖B、菌柄C、菌褶第五课蜡烛的变化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2、根据物体的变化方式进行分类A、捏橡皮泥B、弯折铁丝C、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D、划着火柴E、打碎玻璃F、纸燃烧G、糖融化H、布制成衣服I、折叠纸玩具K铁生锈3、判断A、蜡烛燃烧,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B、木块燃烧后,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产生新的物质。
()C、泥塑或面塑,只是改变了泥后面的形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D、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往往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E、干燥的麦粒被煮熟后,形态不会发生变化。
()4、选择○1下列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纸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面塑○2下列变化中,只有物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A、铁生锈B、制作成纸杯C、水泥做成地砖○3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金属热胀冷缩B、煤炭燃烧C、纸折叠第六课食盐和水泥1、可逆变化物体变化根据能否恢复原状可分为不可逆变化2、食盐、白糖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可以通过蒸发水分,使其恢复到原状,这类变化叫做(可逆变化)3、玻璃等物质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水泥等物质在发生变化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4、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5、判断A、把食盐放在水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见了。
()B、在一定的温度下,谁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
()C、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6、实验: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器材:食盐、水、火柴、小勺、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玻璃棒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蒸发皿内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第七课铁生锈1、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铁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碱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3、生活中很多方法多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抹油)、(涂油漆)4、判断A、铁放时间长了就会生锈。
()B、水是容易使铁生锈的物质之一。
()C、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
()D、铁用盐水浸泡之后就不会生锈。
()实验一:实验二:5、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例子?○1给轴承涂油○2脸盆加瓷○3车圈镀铬○4铅笔盒涂油漆第八课牛奶的变化1、牛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水)。
2、判断A、牛奶的营养很丰富,早上起床后不用吃饭,只要喝杯牛奶就可以了。
()B、牛奶不宜和酸的东西一块吃。
()C、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既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D、牛奶煮的时间越长越好。
()E、牛奶中含有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
()F、和牛奶相比,酸奶中的营养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3、生活小常识A、不要喝生奶,喝鲜奶要加热消毒,以防止病从口入。
B、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最好喝牛奶前先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从宏观上讲,自然界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因此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5、坐在向前进的船上,你会看到岸上的柳树向(后)运动,这是以(船)参照物。
6、正在行驶的车内,以(大路)为参照物,(车内的人)在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的人)静止的。
7、选择○1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只子弹。
下面的观点正确的是()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的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差不多。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3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一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觉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船B、乙船C、一定的运动D、都有可能8、解释下列现象○1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答:下降电梯上的人,以正在下降的电梯为参照物,则墙是向上运动的。
○2物体的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飞舞的蝴蝶、奔驰的骏马、家住在绿茵场上的足球健儿,它们都在运动。
请你思考: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公寓、树木、桥梁、山岭等,它们是否也在运动?答: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它们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3坐在行驶的火车上,我是静止的,路边的树也是静止的,为什么感觉却是我在前进,树在飞快地后退呢?答:以前进的火车为参照物,则坐车人相对于火车来说是静止的,路边的树是飞快的后退。
第10课距离和时间1、在相同的时间内,走过的距离长,速度(快),走过的距离短,速度(慢)。
2、运动员从相同的起点、在同一时间起跑,(用的时间少的)速度快。
3、当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时间越长,经过的距离越(长),时间越短,经过的距离越(短)。
4、如果从家到学校,以10分钟走1000米的速度共走了5分钟,则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
5、选择○1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汽车的速度约为(),飞机的速度约为(),子弹的初速度约为()。
A、20千米/小时B、1000千米/小时C、110千米/小时D、3000千米/小时○2一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A、确定的B、相对的6、科学与生活○1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怎样比较谁跑的快?答案一:从相同的起点、在同一时间起跑,看相同的时间内谁跑的距离远。
答案二:从相同的起点、在同一时间起跑,看谁先跑到终点。
○2物体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怎样?答:当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时间越长,经过的距离越长,时间越短,经过的距离越短。
第11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
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2、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3、选择○1下列关于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它们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