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共48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凤凰网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2007年05月25日 22:39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0条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
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
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
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
四是从2002年4月开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简称“5号文”),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
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
为此,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
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
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以及葛洲坝[1.16%资金研报]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
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
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四川、重庆)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介绍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介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九次变革,其中先后两次成立水利电力部、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目前正酝酿着第十次变革:在电力发展上先后提出“电力是先行工业”,“电力是先行官”,“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和电力工业要适应超前发展等指导方针。
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3.3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管理体制(1949-1978年)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期(1949-1955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
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现状
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电力交易与调度; 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 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
务合作等业务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底,经营范围为广东、 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负责投资、建设和经 营管理南方电网。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现状
近年来的电力体制改革概括为四个阶段:
198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集资办电阶段,目的在于根除 缺电和拉闸限电现象,解决最基本的电力短缺问题。
90年代初至1997年,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实行企业改制和现 代企业管理。
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至2001年,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 网”试点。
火电包袱较小的中电投集团显然走在了最前面。 2014年,该集团清洁能源比重达到38.47%,居五 大发电之首。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069.9万千瓦; 风电装机容量652.37万千瓦;燃气装机容量378.1 万千瓦。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日前表示,2015 年该集团投资重点依然是清洁能源,预计到2015年 年底,集团公司总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其中,水 电2210千瓦,核电52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 1100万千瓦,气电、IGCC等440万千瓦,清洁能源 比重提高到40%。
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53.9亿元。
2010年7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首次入选世 界500强企业。此后,2011年、2012年、 2013年、2014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均连续 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把集团公 司建设成经营型、控股型,市场化、集团化、 现代化、国际化,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盈利 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知名能源公司。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凤凰网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2007年05月25日22:39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0条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
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
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
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
四是从2002年4月开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简称“5号文”),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
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
为此,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
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
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以及葛洲坝[1.16%?资金?研报]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
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
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四川、重庆)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
(4)加快水电和风电的发展,在此期间长江三峡开工建设,为发展 风电,国家制订了优惠措施及采风计划;
(5)取消一切乱加价、乱收费,从 1998 年 9 月开始,经国务院批准 停止执行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电价外加价和一切乱加价、乱收费,特别是 降低了农村过高的电价;
(6)按发电项目经营期核定平均上网电价,原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规 范了发电项目电价的管理,解决了新建电厂上网电价高的问题;目前存在 的问题是销售电价水平和交叉补贴严重的问题,还有老电厂国有资产流失 问题。
(7)为实现减员增效,保持社会稳定,电力企业普遍兴办了多经企 业,安置下岗职工及职工家属子弟。现在多经企业职工约 80 万人,其中 主业转移约 30 万人。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阶段
从 1997 年至 2000 年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二阶段——深入阶段,实 施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和竞争上岗试点。1997 年 1 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中国电力行业开始走上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中国电力行业开始迈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1998 年 3 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权移交 国家经贸委,在中央全面开始实现政企分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 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1999 年,省、市、 自治区政企分开工作开始,到 2000 年底全国已有近 2/3 的省级电力行业 实现了政企分开。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开始纠正第一阶段出现的一些弊病: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凤凰网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2007年05月25日22:39凤凰网财经【??】?【】?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
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
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
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
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
四是从2002年4月开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简称“5号文”),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
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
为此,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
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
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以及[%??]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
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
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四川、重庆)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
新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资产占内地电力资产总额%。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ppt 48张)
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问题
自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务院电力建设与 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电力工业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深化电力体制改 革迫在眉睫。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
1电力垄断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2输配分开目标未实现; 3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煤电联动调控失灵; 4主辅分离基本上没有进展;
电力法律法规的颁布 1994年颁布《电力法》,使中国电力企业 有法可依,并且明确了电网经营企业的性 质,要求实现同网、同质、同价。从法律 的角度确定电的经营具有企业性质。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于1993年正式颁发 。要求上网的发电厂必须签定并网协议、 购电协议、调度协议,强调了电网运行必 须实行统一调度。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装机 500kV变电 500kV线路 负荷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中 西北
20011年9月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 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河北、吉林、上海等14个省(区、市) 公司所属辅业单位重组而成,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资产总额1960亿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沿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 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步进行。但由于 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属性,逐步出现了电 力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全国经济 体制改革总体要求的突出问题。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2、市场化的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不同发展时期,我 国进行了一系列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 模式的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缺电形势下的集资办电(1985-1997) (2)政企分开的改革探索(1997-2002) (3)厂网分开改革(2002至今)
电力改革历程
第二小题历史: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虽然发电量和装机容量都增长迅猛,但电力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虽然发电环节引入有限竞争,但投资主体还是国有为主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目的:形成规范高效竞争和公正的电力体系,逐步向市场化管理体制过度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电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能确立的关键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市场交易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形成合格的购电主体。
而没有形成合格购电主体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赋予购电人购电选择权,没有在开放发电侧市场的基础上,开放购电侧市场,因而无法形成多买多卖、自主交易的市场机制。
不放开购电侧市场,限制购电人对电力产品的自由选择权,即使开放了发电侧市场,最多只能形成多对一的买方垄断的市场交易格局。
由于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交易机制,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政府对电力工业在电量、电价、投资等诸多方面采取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关键环节:打破垄断电力垄断的几种表现形式1.行业垄断。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水力、煤炭、石油等资源是公共资源,它的开发能给社会以外部效益,而市场交易不可能把一个项目的外部效益考虑进去。
因此,为了避免市场交易造成对资源的不适当分配,要求对能产生外部效益的活动由政府用公共资金来承担和控制。
政府承认电力市场中的垄断公司,把电力工业看成是在长期发展中能“自我完善”、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允许其独家垄断市场,并由政府发给执照作为一定供电区内特许的垄断经营者。
同时,要求电力公司为供电区内所有的用户服务,且电价应受政府的审查,使其获取的利润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等等。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其它部门的参与受到限制,就是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受到限制的。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一、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30年1979年2月,水利电力部撤销,电力工业部成立。
1982年3月,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再度合并为水利电力部。
1984年12月,中央、国务院领导就组建"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利用外资办电、加快电力建设作出批示。
1985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等部门《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集资办电政策正式推出。
1987年9月,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改革与发展"二十字方针"。
1988年4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水利电力部撤销,组建能源部。
1988年10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立。
1991年,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组建。
1999年11月,该公司实行厂网分开,其电网部分资产重组后,改制为国家电力公司的分公司--国电南方公司。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同月,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五大跨省电网组建电力企业集团。
1993年3月,能源部等7个部委撤销,组建电力工业部等6个部委。
1994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华能发电、华能国际电力、山东国际电源和北京大唐4家电力企业作为首批到海外上市的预选企业。
8月起,4家公司陆续在纽约和香港上市。
1995年12月,八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并自1996年4月1日正式施行。
1996年6月,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
1998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停止执行买用电权等有关规定的意见》,这标志长达20年的电力短缺局面基本结束。
199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请示"的通知,"两改一同价"正式启动。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一览
2005年2月全国《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机构的职责,监管措施,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2005 新定价机制实施2005年3月全国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
标志着我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
2006 煤电二次联动2006年6月全国第二次煤电联动,火力电企电价调整,各区域上调幅度不同,在1.5%-5%之间。
2007 19号文件颁布国务院又于2007年颁布《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7)19号〕,强调电改需根据5号文精神,责令各部委着力推进。
2008 7-8月电价两次上调2008年7月和8月全国电价两次上调,上网电价平均涨4.14分,销售电价平均涨2.61分,缓解了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的电企亏损。
2009 电改首入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全国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深化电价改革。
“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2009 电价执行报告发布2009年9月14日全国电监会发布《2008年度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
我国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良好,但政策执行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2009 交易价格管理通知出台2009年10月全国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 中电建、中能建成立2011年9月29日,两大电力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了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
历时近9年的电力行业主辅分离告一段落。
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电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市场的不完善和瓶颈,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改革是解决产能过剩,提高电力行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从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角度来探讨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前景。
一、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
2002年,我国国务院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这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方案中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建立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机制,实行“输配电分离”政策,推进电力企业的改革,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电力市场也不断发展。
在电力供给方面,我国的电力产能迅速扩张,电力输出能力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在电力市场规模方面,我国的电力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
截至2020年底,全国电力市场已开放60多个省市自治区,电力市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二、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建立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机制。
我国通过实行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市场化交易方式,降低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成本。
同时,各省市也在探索建立个性化的市场化交易机制。
2.加强电力市场监管。
我国加大了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对电力市场的定价和收费的监管,反垄断措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推动电力企业改革。
我国电力企业改革包括电力企业内部机制和电力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双重改革。
清理和规范电力市场,推动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展望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前景随着市场的不断加强和不断深入的改革,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具体来说,我国电力市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展绿色能源。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 经济师}02年第 7 20 期
●经 济观察
我 国 电力市场化 改革 的 回顾 与展 望
●张 卓
摘
办法:
要: 文章 对我 国电力市场 化 的改革 历程 进行 了回顾与
分析 , 时 对 今 后 实 施 新 的 改 革 方 案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解 决 同 关 键 词 : 力 市 场 化 改 革 历 程 竞 争 电 中图分类 号 : TM7 文 献 标 识 码 : 3 A 文章编号 :0 4—4 1 (0 2 0 —0 5 2 10 9 4 20 )7 5 —0力 , 在 已 进 入 r 一 个 关 现 键 的 阶 段 。 在 这 个 阶 段 , 顾 和 总 结 过 去 的 经 验 教 训 , 对 以 回 并 后 的进 一步改 革进行思 考很有必 要。 电 力 改 革 历 程 般认为 ,9 7年国家 电力公 二 ( 19 J简称 国电或 国电公 司 ) 的 成 是 中 国 电 力 市 场 化 改 革 的 序 幕 。 原 电 力 部 在 以 一 套 人 马 、 两 块 牌 子 和 闰 电 公 司共 问运 行 一 年之 后 正 式 撤 销 , 家 电力 公 国 司 正式 继 承 了原 电 力 部 下 属 的 五 大 区 域 集 团 公 司 、 个 省 公 刮 七 和华能 、 洲 坝两 个直 属 集 团 , 资 产达 78 葛 总 5 2亿 元 , 全 国 发 在 电 装 机 容 量 和集 电 两 块 分 别 } 了 4 % 和 7 % 的 份 额 。 据 5 0 国电公 司作 为行 业 内最 大 的 占据 主体 地 位 的公 司 和 中国 实行 电力工业改 革的阶段性 产物 , r 照原 电力 部部 署 的改 除 按 争方 向 逐 步 完 成 公 司化 改 制 、 现 政 企 分 开 外 , 承 担 了 协 助 实 还 有 芙 部 门 继 续 推 进 电 力 工 业 改 革 的 重 仟 ? 19 9 8年 8月 2 日 , 6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PPT课件
目
录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几个难点
三、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的经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电力行业2008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后,电力体制改 革的迫切性再次凸显:电力行业亏损,使一些发 电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只能靠集团公司委托贷款勉 强运行。如何解决电力企业亏损,多方开出的药 方是共同的——电力体制改革。 实际上,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早从20世纪80年代 初就开始了。新一轮电改从2000年就开始大范围 讨论,电力市场化改革方案2002年就已颁布。 近期不断有媒体报道新一轮电价调整框架方案将 公布。此番调整,如何平衡电力体制、电价调整 各方的利益之争,让“电老虎”成为各方共赢的 资源?
12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3)厂网分开改革 90年代末期,中国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 化,电力供应不仅不再短缺,而且实现了供需基 本平衡,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 这一变化导致了发电市场开始出现竞争并且竞争 程度逐步增强,逐渐显现出了电力工业产业组织 结构垂直垄断的弊端: 一方面,在发电市场上,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电网 和调度权,由于缺少“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 市场竞争规则,独立发电公司与国家电力公司所 属电厂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另一方面,电力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即省间壁垒 逐渐变得异常突出。
13
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
2002年,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 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精 神和基本原则指导下,中国的电力体制进行 了重大改革。 其主要内容包括:重组发电资产,建立 若干个独立发电公司;重组电网资产,设立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 公司下辖几个区域性电网公司;设立国家电 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监管。
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我国历次电力体制改革回顾回顾历史,我国相关的电力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实施集资办电政策——九十年代初期8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严重缺乏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决定“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投资建设电厂”,随后又制定了《关于多种电价实施办法》,这些政策措施揭开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推动了多家办电与多渠道集资办电格局的形成。
“集资办电”政策对解决严重缺电的矛盾功不可没,“还本付息电价”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资办电的积极性,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各类合资电厂纷纷建立,多家办电的格局很快形成。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初期至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之前90年代中期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电力市场也包含在内。
所谓电力体制改革是指以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为主要特征,对传统电力体制进行整体配套改革的总称。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企分开、网厂分开、输供分离,实施公司化改组。
2、统一开放、竞价上网,建立电力交易市场。
3、依法管理、竞争有序,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
1993年,电力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颁发了《全民所有制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
1994年,电力部提出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战略取向。
1995年底召开的国家电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电力体制重大调整的基本模式:政府职能移交政府综合经济部门,企业职能转移到拟组建的国家电力公司,行业职能转移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996年4月,《电力法》正式实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日臻完善。
第三阶段: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至目前实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试点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简称国电公司)正式挂牌,并与电力部双轨运行。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国家电力公司开始独立运作。
我国电力改革进程与未来发展
1、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历史进程-内部模拟电力市场
1997年11月,国家电力公司在井冈山召开会 议,正式启动建立内部模拟电力市场。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浙江省电网,从1995年1 月开始进入模拟市场运行; 1998年后,在大部分省、市电力公司都相继 开展了内部模拟市场的运作。 网厂分开,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市场势在 必行。
上海物理合同模式
R=Qc*Pc+Qs*Ps 其中, R —— Qc —— Pc —— Qs —— Ps ——
电厂总收入 远期合约发电量 远期合约电价 现货发电量 现货电价
2、中国电力市场试点与改革特点
特点四:双轨制竞价体系
2、中国电力市场试点与改革特点
特点五:交易方式
• 各试点单位主要采用了远期交易、现货交易 方式,辅助服务交易在试行,输电权交易未 开展。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
现已启动了按两部制上网电价、全电量 竞争模式的市场模拟运行,并实现年度 和月度两种报价方式。容量电价由国家 价格主管部门调整和制定,电量电价由 市场竞争决定; 非竞价机组实行政府定价,上网电价由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全国统一政府制定 和调整。
容量电价的确定
总容量电费按竞价机组的平均投资成本 的一定比例(K)制定。 平均投资成本主要考虑折旧费、财务费 用。 K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比例系数, 原则上为东北区域电网平均实际发电利 用小时与平均设计发电利用小时之比。K 值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市场供需变 化适时调整。
容量电费的结算
东北区域电网按机组的实际可用容量、年 可用小时、规定的容量电价按月向发电企 业支付。
年可用小时=全年日历天数-年均计划检修 小时数-非计划检修小时数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电力市场一直处于改革与调整的阶段,旨在提高电力市场竞争性,降低电力成本,推动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首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用电量快速增长。
一个完善、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的历史原因和管理制度的限制,造成了电力市场的垄断局面,导致电力价格难以形成市场化,而且电力企业治理存在不少问题。
最后,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促进电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迫在眉睫。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中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和调整。
二、电力市场改革的阶段和成效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分三个阶段:1、试点先行;2、逐步推进;3、全面放开。
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制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十三五”规划,并在一些城市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电力市场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其中,市场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益最为明显。
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企业之间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电力生产效率提高,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改革还使得电价得以更好地反映供求关系,市场价格与实际成本接近,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而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多元化竞争机制、市场定价机制和贸易机制,抑制市场垄断和决策集中,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
三、电力市场改革的难点与挑战试点先行的过程中,很明显,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电力市场化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此外,市场竞争还面临着电力市场结构调整的大难题,由于电力价格波动太大,市场面临着不同购电方的不同利益诉求,长远来看,要在保证多元化竞争状况下,推动电力行业结构转型;强化市场监管,打击价格垄断等问题仍需要时间来解决。
电力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电力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自2015年开始,我国电力改革进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实现了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全面覆盖,促进了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加快了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推动了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其次,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逐步实现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鼓励了民间资本参与电力行业,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还加快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再次,在电力体制监管改革方面,我国加强了电力市场监管力度,建立了健全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了对电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了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规范运行。
同时,我国还深化了电力市场监管改革,推动了电力市场监管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提高了电力市场监管的效能和效果。
最后,在电力市场开放改革方面,我国积极推进了电力市场的开放,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开放步伐,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电力市场开放改革的政策支持,推动了电力市场开放的深入发展,提高了电力市场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总的来看,我国电力改革进展情况良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力改革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深化电力改革,推动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