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有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有解析)

“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练习一、选择题(2018·海南)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

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

某科研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

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回答1~3题。

1.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2.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A.4月1日B.5月1日C.8月1日D.9月1日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人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5.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6.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 .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B .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C .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D .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广东省2019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

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探究一风沙地貌考向1 风蚀地貌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 D.风蚀洼地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

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 B.陕西 C.湖南 D.河南答案 A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 风积地貌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B.雅丹C.沙漠D.沙丘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B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

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 雅丹地貌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 C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 河岸风沙地貌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风化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风化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
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 化学风化
伴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改变 生物风化
对地貌的影响
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 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 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为其他外力 作用创造了条件
思维拓展·再提升 物理、化学风化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举例说明。 提示 物理风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干旱地区,如高寒地区的冰劈作用。化学 风化主要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如热带雨林地区。
9.推测恒河入海口地貌2万年以来的演变过程( ) A.河口湾→下切河谷→三角洲 B.下切河谷→三角洲→河口湾 C.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 D.三角洲→下切河谷→河口湾 10.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会萎缩,证据可能包括( ) A.气候变化,南亚夏季风变弱 B.流域植被破坏,生态进一步恶化 C.地壳变动,入海口地势抬升 D.环保意识增强,流域大坝多拆除 答案 9.C 10.A
融化频繁进行,使裂隙不断扩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为岩屑。据此完成1~3
题。
1.下列环境中容易产生冰劈作用的是( )
①干冷环境 ②冷湿环境 ③岩石水平层理多 ④岩石层理近垂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成因与冰劈作用最为类似的是( )
A.风蚀蘑菇的形成 B.花岗岩球状风化
C.背斜构造形成山 D.断层地带形成谷
平原
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的河边滩地
三角洲 河流到入海(湖)口时,流速极缓,加上潮水顶托,其挟带的泥沙在 河口前方堆积
考题示例 (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 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 (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 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 又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弯道水流产生离心力 (水流在此打漩) 表层水流向凹岸 底层水流向凸岸
大部分水流随底层水流 向外江
(80%的砂石由外江带走)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 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 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 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 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 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 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 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 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 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 "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 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 第一湾”。
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中下游或河 流宽谷
河流中的沙洲,江心洲四面环 水
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有的江心洲平时出露水面, 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有的江心洲
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
中下游
平坦开阔
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 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
江心洲因其规模较大, 在分汊河床消亡时与 河岸或河漫滩相连接, 可成为河漫滩的一部 分。
心滩与江心洲
活动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 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 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 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 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 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 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 条件和动力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 风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 风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花岗岩 风化壳
风蚀柱
沙漠
风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风力作用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风蚀地貌 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二、风成地貌
1.概念: 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地貌。分为风蚀地 貌和风积地貌。
2.分布: 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典型气候特征: 干燥多大风昼夜温差大
起沙条件 植被缺少、地表湿度小,无冰覆盖等
7.风沙危害与u 治理措施
(1)风沙活动的危害
沙埋
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风蚀 污染大气
破坏建筑物;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 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生产生活 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大单元专题复习
单元4:地球上的地貌
4.2 外力作用与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课程标准 ①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课标及考情的分析,学习目标和备考建议如下:
学习目标: ①常见地貌的识别和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征。(重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重难点) ③能辨析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常见的河流地貌,并能分析其形成条件。(重点) ④能合理推导和解释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难点) ⑤知道地貌观察的顺序,明确地貌观察的内容。(难点) 备考建议: 1. 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常见的地貌类型的判读和认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境特点, 特别要积累常见的地貌的主要典型分布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积累。 2.高考这部分内容考查一般以景观示意图、示意图等地图形式出现,所以解题时要特别注重对景观示意图、 示意图等地图的仔细阅读,应用逻辑思维方法从中发现地貌判读的细节和推导分析其成因和演化过程。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1、(2021·安徽蚌埠·高三二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

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

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

下图A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7B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

(1)简述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形成条件。

(2)推测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3)分析石灰岩层和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宽广平台的原因。

【答案】(1)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岩性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强;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流水侵蚀较弱,岩石棱角分明。

(2)构成嶂石岩地貌的石英砂岩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出露地表;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干湿交替使山地风化和侵蚀强烈,由于岩墙组成岩石岩性差异,岩石重力崩塌加剧,流水使地表物质迁移,共同塑造了嶂石岩地貌。

(3)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太行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温度变化大,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面积大,岩壁后退快;太行山抬升时间早,石灰岩受侵蚀时间较长;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其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

【解析】(1)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可知,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它的岩性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可知该地降水少,流水侵蚀较弱,所以岩石棱角分明。

(2)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可知,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和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两者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着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页岩和泥岩出露地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被侵蚀掉,上层石英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塑造了呈阶梯状嶂石岩地貌。

高考地理专题之流水作用与地貌(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之流水作用与地貌(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之内外力作用与地貌(选择题训练)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被侵蚀 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 D.先沉积,后侵蚀2.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 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4.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B.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C.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D.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6.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③④⑤②B.M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D.M地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8.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双选)(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D.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①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 B.②处岩石可能是玄武岩C.③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④处岩石易受重熔再生作用10.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 A.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B.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C.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 D.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4-2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4-2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6· 安徽皖南八校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1. 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 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3· 福建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 完成2~3题。
2. 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C. 三角洲
) B.洪积平原 D.河漫滩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3.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较小 较大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3.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 沿河呈线状 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 向 山坡 过渡的 地带。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考向·出彩探究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1. 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 展阶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侵蚀类型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 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 为主 地貌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横剖面呈“V”型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 拓宽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 浅的“U”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风力,海浪,冰川地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风力,海浪,冰川地貌

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或 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或沙粒 的作用
植物根系挤压岩石裂隙
表层岩石剥落
花岗岩地区球状风化最典型
辨析比较: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在无外动力作用下,因热胀冷缩、 水的冻融、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 “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
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 “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 风化的结果是岩石破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 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DL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
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 影
2 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 响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思考: 平地会受风力影响吗?
较细的颗粒 物被吹走, 留下较大颗 粒的砾石。
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方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洼 地,它向主风向延伸。较深的风蚀洼地如以后 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储雨水即可成为干燥区的湖 泊。
分析当地利于风蚀蘑菇 形成的地理环境特点。
1.气候干旱; 2.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3.接近地面处风中含沙、 小石块的量多,磨蚀能 力强
风力吹蚀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 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 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其吹蚀作用愈强。一般情况 下,组成地表的沙质物质愈细小,愈松散、干燥,要求的启动 风速愈小,受到的吹蚀亦愈强烈。
(1)简析罗布泊“耳轮”的 成因。 (2)说明白龙堆雅丹地貌的 延伸方向。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过关9常见地貌类型(有解析)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过关9常见地貌类型(有解析)

常见地貌类型考试要求1.运用视频或其他方法观察地貌景观图片,能够识别相关地貌并能描述其景观特点。

2.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区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常见地貌类型。

[题组冲关]题组一喀斯特地貌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图中景观主要与流水沉淀作用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1.A2.D3.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

第2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主要是因流水沉淀作用形成的。

第3题,景观④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而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核心精要]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1.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2.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2)河流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组成部分分布地貌特点图示洪积—冲积平原山前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

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口多呈现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3)河流弯道的侵蚀与沉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在流水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题组二河流地貌下面图a为某河流不同河段及其横剖面示意图,图b为某地景观图。

据此完成4~5题。

图a图b4.图a中①~④处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5.图b所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图a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4.B5.A[第4题,①~④处位于上游到下游的不同河段,地势趋于平坦,河水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解密高考】2017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Word版含解析

【解密高考】2017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2016·湖北联考)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 溶洞—aB.裂谷—bC. 瀑布—cD.沙丘—d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 aB.bC. cD.d1. A【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2016·南通三模)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3.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2016·广州调研)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地形B.降水量C. 植被类型D.城市化水平5. A【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2016·浙江名校联考)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2023·广东)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1.B 2.C【解析】1.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①长江三峡为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①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的侵蚀作用而形成;①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多大风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少,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临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C正确;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为主,地表水分较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不易形成沙丘,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漠等风积地貌。

(2023·广东)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域”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3.C 4.A【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的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总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流水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流水地貌
第流
8
水 地
讲貌
课标要求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类型的流水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空间分布。 2.综合分析流水地貌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综合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和防御 措施。 3.分析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人为原因,采取合理措施,促进人地协调观。
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出多级阶地,由 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被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 地、三级阶地等,位置越高的阶地形成的时间越久。
2.溯源侵蚀
河流水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 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 上移动,使谷地延长。这种侵蚀 作用就叫做溯源侵蚀。
原本的河谷 原本的河道
山坡上的砂 泥下塌,被 河水部走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 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 .
冲积扇的结构特点: ●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 减小;土壤逐渐肥沃。 ●从扇顶到边缘地下水水位降低,但埋藏越 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 ●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 ●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
扇顶
扇缘
河漫滩 :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凹岸侵 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 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 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 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 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
江心洲 :
河床底部泥沙淤积形成浅滩,淤积增强在枯 水期露水面形成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 易受侵蚀,滩尾有利于堆积,因此心滩不断 下移。心滩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物质的加积, 滩面超过水面,生长植物形成江心洲。

2021年山东省夏季合格考高中地理4:主要地貌(含解析)

2021年山东省夏季合格考高中地理4:主要地貌(含解析)

考点练四主要地貌知识梳理考点1 河流地貌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可分为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

2、河流侵蚀有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河流堆积常形成冲(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3、河流侵蚀地貌图1 图2溯源侵蚀下蚀侧蚀表现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凹岸侵蚀对河谷的影响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拓宽,谷坡后退,河床弯曲地貌横剖面呈“V”型横剖面河谷拓宽横剖面呈槽型河段河源、上游上中游中下游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其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3)曲流与牛轭湖流出山区(丘陵平原)曲流因地形坡度较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向两侧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弯曲而成。

河道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弯曲,叫曲流。

河曲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

牛轭湖通常,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曲流发展到一定限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

(形成过程如下图)4、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成。

示意图(3)洪积扇是指干早、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冲积扇是指山地常年性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携带的部分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从以出。

为頂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5、流水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考点2 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过程3、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峰林峰丛(图:桂林山水)孤峰:(图:独秀峰)落水洞溶蚀洼(谷)地石林(图:云南石林)石芽、溶沟溶斗(喀斯特漏斗)、天生桥钙华(四川黄龙五彩池)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风沙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沉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多分布于干旱的景观图1、海水以风浪、洋流、潮汐等运动形式,持续在海岸地区进行侵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地貌称为海岸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溶洞—a
B.裂谷—b
C. 瀑布—c
D.沙丘—d
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a
B.b
C. c
D.d
1. A(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降水量
C. 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5. A(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大规模冲积扇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6. D(解析)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知,丁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其下游有广阔的平原,有利于大规模冲积扇的形成。

读“渭河水系示意图”,回答7~8题。

7. 渭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 地壳断裂陷落
D.地壳褶皱凹陷
8. 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南岸支流多,流速快
B.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北岸支流含沙量大
D. 北岸地表组成物质较粗
7. C(解析)渭河处在断层构造带,地壳断裂陷落形成谷地。

形成谷地后流水汇聚成河,沉积成渭河平原。

8. A(解析)南岸支流众多,且由于发源于秦岭、落差大而流速快,将渭河水推向北岸,导致北岸流水冲击作用强;北岸为黄土高原沉积颗粒,组成物质较细,抗冲击能力弱于南岸。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9~10题。

9. 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②③
10. 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9. B(解析)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

10. A(解析)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

风力携带的泥沙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

浙西南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

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A.鞍部B.盆地
C.溪谷D.山脊
12.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亲)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比较闭塞B.自然景观优美
C.旅游开发落后D.开发历史悠久
1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溪谷中,主要是因为溪谷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12.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诗句中可知,该地交通比较闭塞,人口较少,人为破坏较小,使古村落保存完好。

二、综合题
13.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答案)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解析)可以反推: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得益于黄河带来的泥沙的堆积,而黄河中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于阿拉善高原沙漠。

然后正确表达、书写即可。

14.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____,B处呈________。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

(答案)(1)“V”型“U”型
(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速度放慢,泥沙堆积形成
(3)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与1949年相比,该地2012年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增多,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流速减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的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解析)(1)A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型;B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型。

(2)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3)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该地区耕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土壤、水源和水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