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合集下载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后备信号系统的论证分析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后备信号系统的论证分析

上接第 4 页 模式 的 价值 预期 5
()土地集约 : 高节点建筑群容积率 、使 建筑面积 大幅 度增 加 ( 1 提 如由 3 为 6 增 、建筑面积就增 大一倍 ) 。由地铁车 站引导的地下空间连 片规模开发 , 使地下建筑面积 大幅度增加。通过节点拓扑优化 .使节点建筑 利用率大幅度增加 。通
运 提 供 了 可 能 ,是 当 今 信 号 系 统 的 发 展 方 向 。这 些 国 内
但 目前 中 国 还 不 掌 握 其 核 心 技 术 ,在 开 通 、调 试 过 程 中 完
开 通 或 在 建 的采 用 C T 技 术 的轨 道 交 通 线 路 均 配 备 有 后 全 依 赖 外 国公 司 ,由 此 造 成 的技 术 风 险也 较 大 ,工 程 建 设 BC
中 国 轨 道 交 通 发 展 速 度 如 此 之 主信 号系统进 行运营 但前提 是对运 快 以至 于 国 外 的信 号 系 统 提 供 商 们 能 要 求 不 高 的 线 路 同 时 他 们 自 己掌 不 能 应 对 特 别 是 目前 先 进 的 CB C 握 其 核 心 技 术 ,这 一 点 很 重 要 。如 中 T 系 统 .有 许 多 技 术 和 设 备 ,外 国厂 商
行适应性 改造的能 力。 根据 目前 国 内C T B C的建设情 况看 ,
基 于无线 的 C T B C在 实 际 调 试 、开 通 中 技 术 上 还 存 在 一 些
从 20 0 4年 底 到 现 在 ,中 国 国 内 所 有 建 设 或 改 造 的 线 问题 由于 城 市 特 点 ,地 理 条 件 、文 化 背 景 、规 划 理 念 等 路全 部采用 C T B C技 术 , 一 技 术 的 采 用有 利 于 提 高 地 铁 各 因 素 的不 同 使 得 各 个 城 市 对 轨 道 交通 具 体 需 求 也 有 所 这 控 制 系 统 的 自动 化 水 平 , 同 时 也 为地 铁 系 统 开 展 联 通 联 不 同 ,各 原 国 外 设 备 结 合 这 些 不 同 需 求 的 改 造 在 所 难 免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控制中心周围的环境应较为清净、光线充足、通风 良好,尽量避开 高 温、潮 湿、烟 气、多 尘、有 毒、腐 蚀、易
15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燃、易爆、噪声、振动、强电磁干扰源等地区。
4. 2 控制中心设置的方式
从上述国内 外 发 展 情 况 来 看,轨 道 交 通 控 制 中 心 从物理位置规划布局角度来分,主要分为集中式、分散 式和区域集中式 3 种方式。 4. 2. 1 集中式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6073. 2012. 04. 004
快轨论坛
武汉市轨道交通 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甘建文 王 怀 李金龙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7)
摘 要 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的设置规划,将直接 影响城市轨道 交 通 线 网 规 划 的 实 施,并 将 对 今 后 的 运 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达城市 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运营管 理和工程建设两方面对运营控制中心的不同设置方案 进行比选; 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近期和远景规划线路 的实施方案,分析其对线路控制中心的需求,进而提出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控制中心; 线网指挥中心; 区域集 中;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U239.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073( 2012) 04 - 0014 - 04
4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规划
4. 1 控制中心设置的原则
控制中心选 址 宜 选 择 在 靠 近 城 市 道 路 干 线、靠 近 地铁车站、接近监控管理对象的中心地带,这样能兼顾 多条线路,方便地铁运营管理; 应尽量缩短与地铁线路 的距离,降低工程和管线投资及运营管理成本,便于在 紧急情况下组织事故抢修及事件的处理; 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在车辆段内,或与管理中心集中统一设置。

湖北安装热烈祝贺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

湖北安装热烈祝贺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
行 业 标 准 3 项 ,获 批 3项 3 1
喷吹煤粉工程设计的主要经验,规定了喷吹煤粉设计各 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使设计人员在今后 的高炉喷 吹煤粉工程设计中有规可循 ,为高炉喷吹煤粉
2 1年, 00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进一步强化技术标准修编 工作, 组织开展对新颁布的标准规范进行宣贯。 2 0 年 l f 04 开展标准化 工作以来, 经过6 年的艰苦努力, 技术标准修编 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隋冬)
ISA L TO I 行 业 动 态 N T LA IN
本刊讯 近日, 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发布第6 3 6 号公告, 批准发布了 《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 为罔家标准, A 01 月1 起实施。 中, ..、 ..() 372 2 1年2 日 其 第311 3711、 ..、 3754、 ..( 条 ( 为强制性条文, . ( 3823 . ) ) 款) 必须严格执行。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按照标准制 订、 修订年度规划, 于 2 0年组织启动了《 07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 编制 [ l 作。 该标准 由中冶京诚技术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 会同其它 8 个参编单位共同完成了 编制工作。 《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是我 国第一部高炉喷 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填补 了我国高炉喷吹煤粉工程 设
计 规 范的 空 白。规 范 系统 地 总 结 了我 国 5 多年 来 在 高炉 0
工程建设奠定 了基础 。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把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工作摆在夯 实行业基础工作 的重要位置 ,下大力气组织 、协调会 员 企业积极参与到行业技术基础工作 中来。2 0 年,冶建 09 协会在积 极向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争取国家标准编修任务 的同时,主动 向工信部 申报编修行业标准 。在广大会员 企业的热情参与和支持下,全年共 申报 国家标准 l项, 6 获批1项 。经过一年努力 ,编制完成上报待批6 3 项;申报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分析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分析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分析李冬;李晓梅【摘要】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uhan Line 1 extension section, the challenges for the signal system cutover solution ar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two cutover solutions: the dedicated switch cutover and the overlay-replacement cutover are compared.A reasonable cutover solution should be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se line and extension signalling system, on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human resource, materials, duration, impact and so 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fe opening of the extension line described as "one step, high standard, fully functional", meanwhile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act on the existing lines.%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信号系统倒接所面临的挑战.分析比较了独立开关倒接法和覆盖置换法两种信号系统倒接方案的特点及实施过程.科学合理的倒接方案,是在深入了解既有线和延伸线信号系统设计原理的前提下,综合权衡人力、物力、时间,以及对运营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后选定的,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小对既有线的影响,以及安全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次性、高水平、全功能开通试运营"的目的.【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z2【总页数】4页(P55-57,61)【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作者】李冬;李晓梅【作者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30030,武汉;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30030,武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延伸线项目也越来越多。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21年3月武汉1 总论1.1 编制说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

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21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部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工程地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2049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最新版】

-2049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最新版】

武汉规划部分公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之樊仲川亿创作(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初步方案一】【初步方案二】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基本网1号线径河汉口北 40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 373号线文岭三金潭 32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365号线青山郑店 46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 45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 85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 43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 209号线磨山左岭 3910号线常福阳逻 7811号线蔡甸葛店 70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 5614号线走马岭后湖 43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 2916号线径河龙泉山 6817号线径河豹澥 5718号线阳逻邾城 2619号线阳逻双柳 1620号线青菱金口 22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 36合计 981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

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在此布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分,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到2049年,武汉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1150万-1200万,到2030年将达到1300万-1400万,到2049年将达到1600万-1800万。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讲诉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讲诉

• 一期工程 • 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换乘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长港路站、汉口火车
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10、12号线)、范湖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王家墩东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青年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 (换乘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江汉路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积玉 桥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螃蟹岬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 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中南路站(换乘武汉轨 道交通4号线)、宝通寺站、街道口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广埠屯 站、虎泉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杨家湾站、光谷广场站(换乘武 汉轨道交通11号线)。 • 二期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站、光谷大道站、佳园路站、流芳火车站站(换乘武汉轨道交 通11号线)、流芳火车站向南沿光谷一路走行,至光谷一路与高新六路交汇 处十字路口止。[3] • 最新消息:因为光谷一路上一家工厂的反对,地铁2号线南延长线流芳火车站 至高新五路站这一段,将从光谷一路改道光谷大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 局方面答复称,目前,相关方面正在进行论证和协商,还未确定是否改线。 • 三期工程 • 宏图大道站、金银潭大道站、常青花园车辆段站 。
• 据了解,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的外观、内饰,均聘请德国公司参与设计。 • 制动系统 • 武汉地铁2号线作为首条横贯长江的地铁线路,越江隧道坡度很大,两端出入口的坡度达千分之三十,相当于车辆进入隧道后要在100米内
驶下一层楼,后段又相当于在100米距离内爬上一层楼。 • 为确保车辆安全通过隧道,它在研制中实施量身定制,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微机控制电阻——空气制动系统。其双重制动能单独或混合
• 每节车厢后部,都设有残疾轮椅车停放专区。轮椅停稳后,轮椅上的人可系上安全带,这样轮椅就不会随意滑动了。一节车厢有6个长条座 椅。冬天时,座椅下的加热设备会加热,使乘坐更为舒适。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1—2021〕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2021年11月武汉目录一、规划概况二、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三、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四、规划方案调整意见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五、评价结论一、规划概况1、建设规模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在已批复并开始实施的1号线一、二期、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的根底上,延伸轨道1、2、4号线,新建轨道3、6、7、8号线,到2021年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到达215.3公里,其中新增工程总长142.6公里。

2、车辆运用设施及规模规划至2021年设置古田、常青花园、三金潭〔3号线〕、青山、老关、长丰和壕沟〔8号线〕等7处车辆段,硚口路、中山、流芳、客运中心站、黄金口、建设十路、金山大道、新余家湾和三金潭等9处停车场,车辆运用设施规划占地438.9hm2。

3、主变电站除轨道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工程既有和在建的6座主变电所外,2021年前新建线路主变电所根据规划线网控制江汉路、二七路、古田二路等12处轨道交通专用变电所,建设规划新增控制用地面积3.88hm2:①轨道3号线利用4号线王家湾主变电所,新建赵家条1座主变电所,占地4375m2,用地现状主要为商业和居住。

②轨道4号线二期工程在王家湾新建1座主变电所。

③轨道5号线利用轨道7号线车辆厂主变电所,占地3460m2,用地现状主要为居住。

④轨道6号线新建博览中心和杨汊湖2座主变电所。

⑤轨道7号线利用轨道2号线青年路主变电所,新建武昌车辆厂1座主变电所。

⑥轨道8号线利用轨道3号线赵家条主变电所和轨道4号线铁机路主变电所,在壕沟停车场新建1座主变电所。

二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1、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和?建设部关于优先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精神要求;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规划的实施将减少武汉市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武汉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武汉地铁背景

武汉地铁背景

武汉地铁背景武汉地铁即“武汉轨道交通”,于2004年9⽉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期⼯程——轨道交通1号线(U1)(黄浦路-宗关)。

按规划,武汉轨道交通将由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路构成,共设站309座。

主城区线⽹规模将达到333公⾥,共有7条长江通道,其中6条位于主城区。

今后,武汉市66%的⼈⼝在600⽶的步⾏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

总体蓝图武汉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图按规划,主城区线⽹规模将达到333公⾥,共有7条长江通道,其中6条位于主城区,⽐原有⽅案增加3条,以缓解⽇益严峻的过江交通状况。

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的覆盖率将⼤幅提⾼。

今后,武汉市66%的⼈⼝在600⽶的步⾏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

“60分钟穿城,30分钟到达中⼼城区”。

若⼲年后,该市轨道交通在主城区承担的客流将达55%以上。

到2040年,将建成9条地铁⼲线和3条城市快线,全长约540公⾥,其中有过江地铁通道7条穿越长江和汉江。

届时,有66%的⼈⼝和岗位位于地铁站点600⽶步⾏半径范围内,全市居民进⼊武汉市⼀⼩时经济圈。

编辑本段地铁建设⾸个地铁站开建2006年6⽉28⽇上午9时,武汉⾸个地铁站在武昌⽕车站动建,地铁站将建设在地下。

它也是与武昌⽕车站改造配套的项⽬,⼆者同步进⾏。

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称,最早有两个地铁站开⼯,分别位于武昌⽕车站、武汉⽕车站。

这两个地铁站是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期⼯程的⾸站和末站,投资总额为3.02亿,武昌⽕车站处的地铁站先开⼯。

据了解,武昌⽕车站5⽉正式开始改造,现有的售票⼤厅将拆除。

为避免重复施⼯,地铁站的建设与武昌⽕车站的改造同步进⾏。

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称,轨道交通4号线的主要功能之⼀就是解决乘客在两⼤⽕车站间的换乘。

届时乘客不出⽕车站站区,就可换乘地铁,⼤约半⼩时后可抵达另⼀⽕车站。

⽬前地铁2号线⼀期和4号线⼀期已经全⾯开⼯。

3号线和4号线⼆期也于2009年底开⼯。

过江地铁地质条件全国最复杂过江地铁即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是武汉市⾸条开⼯建设的地铁线路,⼀期⼯程试验段于2006年11⽉16⽇正式动⼯[1]。

武汉市地铁规划线路图

武汉市地铁规划线路图

武汉市地铁规划线路图轨道交通1号线(轻轨):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位于汉口地区,东西方向横穿汉口,西起吴家山,东至堤角。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引桥后再转向解放大道,沿解放大道经二七路最后转向汉黄路至终点堤角。

轨道交通 1 号线全线高架,全长 28.9km ,沿线设 26 座车站,是武汉市已规划的七条轨道交通线中唯一的一条轻轨线路(余均为地铁)。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黄浦路—宗关段于2004年7月28日开始观光试运营,09月2 8日正式开通运营。

该段长10.234公里,总投资21.99亿元。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由在建的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向东、西两端延伸,其中,东线由黄浦路东延至堤角,西线自宗关西延至吴家山,二期工程线路总长19公里。

线路基本与规划道路走向一致,无需另控制轨道交通线路用地,局部在道路外的轨道交通线路用地按30米宽控制。

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

具体走向为:东线:自黄浦路站穿过长江二桥、沿解放大道南侧过渡到解放大道中间后跨过京广铁路、在汉黄路路口向北沿汉黄路东侧北行至堤角,在二七路处与规划的7号线(汉口古田-武昌新武南)相交、在汉黄路与规划的6号线(汉口堤角-汉阳老关村)衔接,东线全长7.5K M,设站6座。

西线:线路在舵落口转向解放大道北侧、跨过汉丹铁路、从中环线额头湾立交北侧跨过、顺着107国道北侧机非隔离带向西至新城五路后北上、沿新城五路中央过渡至西侧机非隔离带、并跨过金山大道到达终点金山大道站,长11.5Km,设站10座。

洪山广场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商业和非付费区通道;地下二层含括站厅和站台双重功能;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车站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将在两年内建成。

该地铁站建成后,乘客可在该站实现“同站台换乘”。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征询公示一、线网规划概况武汉市组织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于2019年1月5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复。

规划构建“强心强轴、环射成网、区域融合”的多层次多模式轨道交通线网体系,至远景年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形成10条线、650公里的市域铁路网,市域范围形成32条线、总长1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二、建设规划概况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包含7个项目,新增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调整、21号线延伸段、11号线四期、5号线延伸段、6号线延伸段、10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

各线概况如下:(1)3号线二期起于沌阳大道,终点至文岭,线路长11.8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5座。

(2)21号线延伸线起于后湖大道,终点至中一路,线路长3.2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座。

(3)11号线四期起于武汉西站,终点至白沙洲大道,线路全长16.2km,全为地下线,设站6座。

(4)5号线延伸线起于黄家湖,终点至南三环,线路全长1.1km,均为高架线,设站1座。

(5)6号线延伸线起于东风公司,终点至博艺路,线路全长2.7km,均为地下线,设站2座。

(6)10号线一期起于工业四路,终点至武汉商务区,线路全长20.3km,均为地下线,设站9座。

(7)9号线一期起于地质大学,终点至五里界,线路全长约20.2km,其中地下线15.8km,高架线4.4km,共设车站13座。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2024年)线路示意图(本图仅为本次公示使用,最终以国家批复为准)三、环境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噪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区域广、方案和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影响范围和程度难以准确预测;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武汉地铁轨道规划图及站点

武汉地铁轨道规划图及站点

地铁1号线途经站点1、东吴大道2、五环大道3、额头湾4、竹叶海5、舵落口6、古田一路7、古田二路8、古田三路9、古田四路10、汉西一路11、宗关12、太平洋13、桥口路14、崇仁路15、利济北路16、友谊路17、循礼门18、大智路19、三阳路20、黄浦路21、头道街22、二七路23、徐洲新村24、丹水池25、新荣26、堤角地铁2号线途经站点1、马池路站2、常青花园站3、金色雅园站4、汉口火车站站5、范湖站6、建设大道站7、航空路站8、中山公园站9、循礼门站10、中山大道站11、和平大道站12、武昌区政府站13、小龟山站14、洪山广场站15、中南路站16、亚贸广场站17、街道口站18、广埠屯站19、卓刀泉站20、雄楚大道站(虎泉)21、鲁巷站。

地铁3号线途经站点1、三金潭2、井南路3、后湖大道4、兴业路5、二七路6、武汉科技馆7、黄浦大街8、惠济二路9、香港路10、天门墩路11、范湖站12、王家墩北站13、王家墩中心站14、双墩站15、王家湾路口16、蔡家湾17、王家畈18、龙阳湖南路19、客运中心20、新民河街21、太子湖路22、车城南路23、沌口地铁4号线途经站点1、黄金口站(二期起点)2、孟家铺站3、永安堂站4、玫瑰苑站5、王家湾站6、十里铺站7、七里庙站8、五里墩站9、汉阳火车站站10、钟家村站11、拦江路站12、复兴路站13、首义路站14、武昌火车站站(一期起点)15、梅苑小区站16、中南路站(换乘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17、洪山广场站 18、周家大湾站19、青鱼嘴站20、东亭站21、岳家嘴站22、铁机村站23、罗家港站24、园林路站 25、工业大道站26、工业四路站27、杨春湖站28、武汉火车站站(终点站)地铁5号线途经站点(初步设定)武汉火车站——红钢城——徐东——积玉桥——小东门——武昌火车站——武泰闸——黄家湖地铁6号线途经站点1、沌口三角湖2、南太子湖,3、江堤中路4、博览中心5、钟家村6、琴台路7、三民路8、江汉路9、大智路10、香港路11、姑嫂树路12、常青花园,13、汉口火车站14、东方马城15、假日广场。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轨道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轨道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武汉市轫厘交迥一号线二期轨追工程旋工监理质 量控制
天 津市成套 设备 工程监 理有 限公 司 张大 矛
前 言
20 年 9月 ,我公司中标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轨道工 08 程, 工期计划 9 个月 , 公司任命我为该工程的项 目监理负责人。由于线 下土建施工 的延期 , 铺轨工程预计到 2 1 0 0年 6月才会全 部完工 , 文 本 论述的是现 已基本完工的高架线整体道床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1 正 线主 要 技 术 标 准 、 11 .线路技术标 准 () 1正线数 目: ; 双线 左右线并行 等高 , 曲线按 同心 圆或平行侧移设 计, 直线最小线间距 37 .m; () 2 最高设计速度 8 k J ; 0 m h () 3 正线最小 曲线半径 :5 m 30 ; () 4 两相邻平 曲线夹直线最小 长 ≥2 m; O 圆曲线最小长 >2 m; 0 () 5 线路坡度 : 最大坡度 2 . 最小坡度平坡 ; 77 % () 6 坡段长 : 最小坡段长 10 4 m; () 7 两相邻竖曲线夹直线  ̄ 0 > m; 5 ( ) 曲线不宜和缓和曲线重 叠 , 不得进 人车站有效站 台和道 岔 8竖 并 范围: () 9 高架线上共采用 6 k/ 0 gm钢轨 9号单开道 岔 2 4组 , 中左开 l 其 O 组, 右开 l ;0 gm钢轨道岔 50n间距交叉渡线 3 ; 4组 6 k/ .r 组 (0 道岔前后插入单向曲线型钢轨伸缩调节器 , 1) 调节器全长 1.m, 25 调节器两端应离桥梁端部 2 m以上 。 l - 2轨道 主要技术标准 () 1轨距 :4 5 1 3mm; 道岔导曲线及车场线小半 径曲线 轨距按 要求加 宽。 () 2 钢轨 : 正线 、 出入段线 和试车线采用 6 k/ 0g m钢轨, 车场线 5 k / 0 gm 钢轨 , 两者 间采用异型轨过渡。 () 3 轨底坡 : 采用 1 0, 岔及道岔间不足 5 m的地段不设轨底坡 。 / 道 4 0 () 4 无缝线 路 : 正线及试车线按铺设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设 计 , 钢 轨接头应 采用对接 , 当采用缩 短轨接头对接有 困难时 , 可采用错接 , 错 开距离不小于 3 但轨道电路的两绝缘接头相错量严禁大 于 25 m, .m。 ( ) 件 : 叮一 扣 件 。 5扣 采用 2型 () 6 道岔 : 根据行车速度的要求 采用 6 k m钢轨 9 0# 号道岔 。 () 7 道床: 支承块承台式整体道床 , 并根据环评预测要 求 , 采用相应 的一般支承块 承台式道床和弹性支承块承 台式减振道床 ,不同道床问 衔接设弹性过渡段 。 () 8 曲线超 高 : 最大超高为 10 m 曲线超高应在缓和 曲线 内递减 2m , 顺接 , 无缓和 曲线时 , 应在直线段递减。 () 9 轨道结构高度 H 高架 : 0 m : 5 r 。 4a 2 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划分 、 () 1材料监理 : 查验所有进场材料 。负责各类轨道部件见证取样送 检工作 , 对混凝 土 、 钢筋 以及钢轨焊接接头等试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以 及平行检验等工作 。 () 2 轨道施工监理 : 负责轨道铺设以及整体道床施工过程中的监理 工作 , 并在整体道床浇筑过程中执行旁站工作 。 () 3 钢轨焊接 以及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监理 : 检查焊轨过程是否按 照已确定的艺参数进行 , 旁站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过程检查 监控长 并 钢轨应力放散是否均匀及锁定轨温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 , 移桩 以及观 位 测标 尺是否按要求及 时布设 。 3 监理 方 法 以及 重 点 部 位 控 制措 施 、 31 . 材料监理 : 合格的材料是整个工程 质量 保证的基础 , 其在轨 尤 道工程 中, 轨道部件材料类型多 、 规格杂 、 涉及行业广 , 而且没有统一检 验检测标准 , 从而给材料检验带来很大难度 , 以监理工程师在材料检 所 验工作 中坚持 “ 货申报 、 定 厂家考察 、 进场审验见证送检 ” 的原 则 , 加强 材料质量监控工作 , 确保工程质量。 () 1 轨道部件 : 首先查验部件的出厂合格证、 厂家质量检验报告( 厂 家委托具有试验检测资质的单位对产品进行检测后出具 的报告 )不具 , 备上述质量证明文件的产品严禁进场; 其次对每一批批准进场 的部件 , 在施工单位 自 检合格的基础上 ,实行见证 取样送 检。见证试验检 测合 格, 该批部件准许使用 , 次检测不合格 , 第一 再进行加倍取样送检 , 若再 次不合格 , 该产品视为不合格 品, 责令施工单 位清退该产品 。 ( ) 品混凝 土 : 2商 审查供应商 品混凝 土厂家资质 , 审批 商品混凝土 配合 比, 对浇筑现场测试坍落 度 , 并且严格按照 《 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 中的有关规定 , 现场 留置试块做见证试 验, 确保整体道 床混凝土施工质量。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实施评价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实施评价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实施评价【摘要】景观影响后评价是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内容。

采用公众问卷调查和照片评分方法针对武汉高架轨道交通1号线开展了景观影响后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原铁路,1号线的建设改善了沿线城市景观,其视觉效果随观察点距离的增加、高度的上升而提升。

两侧绿化和周边旧城改造是1号线及其周边景观改善的首选措施。

【关键词】武汉;轨道交通 1号线;景观影响后评价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G3171、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是武汉市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也是武汉市江北交通的市政建设项目。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4.57公里,全部为高架车站。

位于武汉市长江及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贯穿东西湖、硚口、江汉、江岸、黄陂五区。

共设站29个,由东西湖区东吴大道站至黄陂区汉口北站。

其中一期工程(宗关—黄浦路)10.6公里,二期工程(东吴大道—宗关、黄浦路—堤角)18.25公里,三期工程(堤角—汉口北)5.72公里。

一期工程2000年12月开始建设,汉口北延长线2014年5月28日开通运营。

工程利用京汉环线线址,采用高架方案在原有铁路用地范围内建设。

1号线作为高架交通建筑,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视线产生“空间阻隔”效应。

一期只有盲道和无障碍坡道,二期则在每个站增加了残疾人使用的垂直升降电梯,直达站台;二期有13个站点设计有广场或绿化节点,位于进出站口或站点过街天桥的上桥处;二期车辆是“鼓肚子”造型,坐车人感觉更宽敞。

当年的1号线曾被定位为观光试运营,交通运输功能并未完全激活,运行第一年只有7800余市民尝了尝鲜。

然而,随着1号线二期和三期(汉口北)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1号线沿线已有汉口北、武汉天地、武广及江汉路片、融侨锦城片区等四大商圈。

宜家在武汉的第一家店也紧紧依托1号线,竹叶海站有专门的通道与宜家相连。

2、实施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项目实施后对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地区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
• • • • • • • •
• •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U1,高架地铁,运营中) 标识色:地铁蓝 线路走向:宗关—黄浦路(一期工程),东吴大道—宗关、黄浦路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logo-地铁蓝 —堤角(二期工程),东吴大道—金山大道—径河(三期工程,即西延长线)、堤角—汉口北(三 期工程,即北延长线) 线路长度:一期工程10.6公里,二期工程约18.25公里,全长约28公里,三期工程约7公里 站点个数:一期工程10个,二期工程16个,共26个高架站,三期工程北延长线3个,西延长线3个 开工时间:一期工程2000年12月,二期工程2007年4月,三期工程北延长线2011年4月,西延长线 2011年 通车时间:一期工程2004年7月28日,二期工程2010年7月29日 预计通车时间:三期工程北延长线,西延长线2013年 使用车型:B型车 车辆编组:4节(预留6节编组能力)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时 运营时间:6:00—22:00,远期5:00—23:00 全日开行列车数量:初期200对,后期228对,远期265对 投资:一期工程21.99亿元,二期工程46.498亿元,三期工程西延长线15亿元,三期工程北延长线 20.5亿元 技术经济指标:约2.5亿元/正线公里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全长10.6公里,全线设高 架宗关站、太平洋站、硚口路站、崇仁路站、利 济北路站、友谊路站、江汉路站、大智路站、三 阳路站、黄浦路站。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 程分东西两段,正线全长18.25公里,其中西段工 程从宗关至吴家山,长11.26公里设汉西一路、古 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舵落 口、额头湾、五环大道、东吴大道9座车站;东段 工程由黄埔路至堤角,长6.99公里,设头道街、 二七路、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堤角6座车 站。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年)》的批复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年)》的批复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5.04.13
•【字号】武政办〔2015〕41号
•【施行日期】2015.04.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城市轨道交通
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14—2049年)》的批复
市国土规划局:
你局《关于提请批复〈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年)〉的请示》(武土资规〔2014〕356号)已报经市人民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局组织编制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要落实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理念,牢固树立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到2049年,构建我市“环+放射”、衔接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达到25条、总长1045公里。

三、请你局会同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落实轨道交通相关用地,制订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切实处理好轨道交通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的关系,确保轨道
交通线网规划顺利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4月1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 总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

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

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