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24河中石兽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6.24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温故探新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文本探究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
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
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
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
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不完全是的。
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
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板书设计拓展延伸《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写,也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
此书虽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和黑暗。
作者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文章“雍容淡雅,天趣盎然”,语言奇妙而引人入胜,所以每脱稿一章,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辗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4 河中石兽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 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点拨指导 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并能够通过理论 与实践结合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点拨指导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4 河中石兽
第2课时 课堂回顾 上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文言字词,并梳理了文章内容。本节课请同学们 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走进课文,去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 活道理吧。教师提问文言知识,复习上节课内容。
合作鉴赏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点拨指导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 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 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 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 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 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 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
板书总结
拓展延伸 阅读以下小故事,领略纪晓岚的过人智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总结文章的结构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 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 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 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 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 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入水中的 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 从而悟出了: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 道理,不知道深层道理的情况太多了, 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来判断。 (天下的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里外。
1僧。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2僧、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3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 系,忽略了流水。 4 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 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 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 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 的理论知识推断石 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了。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 他人)
老河兵: 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 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 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 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 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 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 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 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当求之于上流 。 (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写法探究
写法探究
•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 如讲学家的“笑” • (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 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 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 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 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当求之于 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 溯流逆上矣。
结果 竟不可得 寻十余里,无迹 众服为确论 (实则找不到)
果得于数里外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 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
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
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
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
理。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 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 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
纪昀
河干 河岸。干,水边。 圮: 崩塌
阅:经历。
木杮: 木片,木屑。
颠:通“癫”,疯狂。 竟:最终
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臆断:主观地推断
已:停止
并:一起
求: 寻找
棹: 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1. 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井: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2)阅十余。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24 河中石兽
清. 纪昀
寺僧: 考虑问题不全面。
批判“空谈理论,盲目追从”的世风
河中石兽 讲学者:空谈理论。
老河兵:阅历深广,实践经验。
强调“实践出真知”
借事说理
主题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 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 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 理,实践出真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补充材料,通过讨论、画图等方式,准确翻译课文第三段内容,理解重点文言字词的释义、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通过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分析、朗读,说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说说文章带来的启示,理解“实事求是、克服臆断、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对文中所出现的两个“笑”字进行理解、赏析。
3.理解老河兵所说得话。
4.准确地表达文章主旨,结合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思考,说出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学习难点】对老河兵所说的话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1.引趣·课堂导入还记得第一课时我们所了解的故事内容吗?寺庙山门前的石兽沉入水中不见了,既不在落水处的河床上、也不在河水下游十余里。
一位讲学家说,去河沙下面找找吧!石兽们到底去哪了?我们一起来找线索、抓石兽。
2.朗读·整体感知河中石兽(第三段)清纪昀(jǐyún)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转转(zhu ǎ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3.释义·课文理解①结合预习作业,请你说说它们的意思,注意对其中加点字词进行理解。
一老河兵闻.之闻:听见(因为我们曾经在《木兰诗》中学习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盖:表示原因求之下流,固.颠。
固:本来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5河中石兽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车尔尼雪夫斯基
探究原因
僧侣 讲学家 老河兵
小结
分析形象
身份
实词,虚词
句式 停顿等
拓展延申
新闻片段 回顾交流 课外补充
老河兵
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虽然是寥寥几笔, 但是通过身份、称呼、语气词、句式、动作描 写(笑),甚至是停顿等方式,让讲学家与老河 兵的形象呼之欲出。
三、理解观点,拓展延伸
资料链接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 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 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 拴系浮桥所必需的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 水中,埋在地下。1989 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 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思考探究
一、老河兵成功寻得石兽的原因
默读文本,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物 寺僧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石兽位置 考虑要素
原因
人物 寺僧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石兽位置 于水中 于下游 于沙里 于上游
考虑要素
原因
石兽
生活常识
水流
生活常识
石性和沙性 理性知识
石性、沙性、水流 理性、经验
成功寻得石兽原因
成功寻得石兽原因
请同学们细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找这 段话中,能够体现老河兵形象的关键词句。
“凡”“盖”“必”“遂”
逻辑清晰,论述恳切
讲学家 老河兵
笑❓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标点:讲学家盲目自
信,老河兵真诚谨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讲学家
狂妄自大,不切实际,迂 腐,不懂变通
自信,客观谨慎,经验丰 富,实事求是
(2019秋)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思考问题。
1、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1、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s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 【多媒体演示】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 概括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果得于数里外求之于上流老河工第四种失败原地沙下讲学家第三种无迹 顺流而下僧 第二种不可得原地水中 僧第一种结果 寻找的地点 人物 寻找经过2、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吴德锋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
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
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2课时(叶伟丽) (1)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照这样sù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
固然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按照 他的,指老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河,兵但的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yú)?
石头又再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
不 设馆教书
听说 顺流打捞石 你们这
研究, 探求 事物的道理
这
兽这件事 些人
fèi 木片
怎么
被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杮,岂能 为暴涨
携带 是 又硬又重
又松又轻
携之yā去n ?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埋没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颠倒错乱 众人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纪昀, 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 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 部文言笔记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 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 为“四库全书”。(文化史上的“万里长 城”)。
万寿无疆——老 至高无上——头 天父地母——子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 一位讲学者在寺庙里设馆教书,
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 推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 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是又 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 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 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很 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这两个石狮子怎么会到上游去呢 ?学习 完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作者:纪昀
学习目标
1、准确诵读,培养语感。
2、解词译句,感知文意。
3、分析形象,感悟道理。
4、质疑问难,学会思辨。
一、分析形象感悟道理
(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及结果,填写下面表格。
(二)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
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寺僧:第一次只考虑了石兽的性质,第二次过高估计了谁留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
(空谈事理而不
切实际)
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而做出了正确推断。
(做思结合,实事求是)
本文通过写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三)小说是如何在叙述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的?
1.从详略安排见倾向
只写了寺僧的行动和结果,未写寺僧的语言。
(略)
只写了讲学家的语言,未写行动及结果。
(略)
写了老河兵的推论和推论的依据,并用人们的行动结果加以佐证。
(详)
2.从人物称谓见倾向
称塾师为“讲学家”,充满嘲讽的意味,讽刺讲学家只会空谈,喜用大道理糊弄人,很具欺骗性。
称河兵为“老河兵”,突出其实践经验丰富。
这些体现了作者“以实心励实行,以实学求实用”的思想。
3.从人物形象见倾向
提示:想象一下他们各自的神情姿态,模拟他们说话的语气语调。
(四)小说是如何在顺序中制造情节波澜的?
故事开端,寺僧穷尽人力物力搜寻石兽而不得,“阅十余岁”(沉没时间长)、“寻十余里无迹”(搜寻空间广且无结果),给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着,写讲学家的夸夸其谈,似乎即将揭晓谜底,以至于“众服为确论”。
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没有写第二次寻找的行为,而直接讽刺了讲学家的空谈。
最后写“果得于数里外”,一切水落石出。
读者的心态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经历了“生疑——希望——失望——再希望——解疑”的曲折过程。
小说尺水兴波,平而不板,引人入胜,使文章具有吸引力。
实践出真知
落水石兽何处藏,佛寺僧人费思量。
原地下游皆不见,两眼茫茫无主张。
帐中学究沙中求,主观臆断真荒唐。
河兵据理上游找,真知来自实践郎。
二、质疑问难学会思辨
文中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个推断过于绝对。
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
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
后因黄河改造,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
1989年,东岸铁
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山西文史材料》1999年Z1期)实际上,小说中提到的三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
到底会有哪种情况出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以及失物形状、失物重量,河床情况、地势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全面考量,才能得出正确的推论。
小说提炼生活,反映艺术上的真实,以一特定情境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体现文学的典型性。
我们不能苛求其全面性,从而否定艺术上的真实。
“我相信,讲故事的艺术终归是真的艺术。
”
——(美)波拉·福克斯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字斟句酌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思想倾向,从而感悟了这篇小说的道理,体会了小说尺水兴波的表现技巧。
我们还通过深度追问,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了质疑思辨能力。
希望同学们细加体会,认真实践,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学以致用,扩展延伸
1、本文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悟出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课文作些比较,看看它们的异同。
2、课后阅读《纪昀评传》和《阅读草堂笔记》,待正式开学后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