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d7a75e910ef12d2af9e7f3.png)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班级:78班姓名:毛煜学号:完成日期: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中信泰富于08年的巨亏事件做一个案件分析,并以此引出外汇期权合约并对此进行简单介绍与认知。
关键词:引言:中信泰富在08年时的巨亏事件,再次警示我们经融市场风险极大,进入需慎之又慎。
关键词:巨亏,accumulator,金融风险正文:一:中信泰富巨亏事件始末1:案件概括: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包括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周至贤。
莫伟龙获任集团财务董事,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港元,跌幅超过%,当日收报于港元,跌幅达%,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出手相助。
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2009年4月3日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
“中信泰富和累计期权”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和累计期权”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059755bb4cf7ec4afed0c2.png)
而现实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商品出口 国,澳元汇率承压巨大,同时澳大利亚央行降息,使得澳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走弱,2008 年7月到10月间,累计下跌了约29%。而中信泰富却发生了146亿港元的巨额亏损,套期 保值失败。
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套期保值失败?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 在公司层面,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匹配,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缺 失等。在交易层面,也是我们认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套期保值额度不对等,名为套期保 值,却又浓烈的投资色彩。一个是,外汇风险敞口是26亿澳元,而衍生品合约规模却达到 了45亿——90亿澳元,存在很大的净衍生品风险敞口。也就是中信泰富是希望澳元升值的, 升值是可以获利的。另一个是,交易品种选择不当,就是合约期限过长,长达2年多,盈亏 情况严重不匹配,前面讲了澳元升值公司盈利相对有限,而一旦澳元贬值,公司会以数倍 幅度扩大亏损。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中信泰富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一种交易呢?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 1、当时美国正处于次贷危机当中,美国经济疲弱外加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市 场普遍认为美元处于贬值的周期之中,在合约签订前夕澳元保持了持续升值,市场预期澳 元会进一步升值的趋势比较强烈。我们也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公司的预期损益情况,结果也 是如果基于澳元的历史走势,模拟出来的结果是澳元会持续升值的,也就是说公司是有利 可图的,但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一种随机模拟,而现实是澳元没有按照历 史趋势升值而是大幅贬值了,也因为合约期限较长,为澳元汇率反转留下了空间。 2、由于行使价低于市场价格,公司签订合约的早期盈利预期非常明显,短期来看是明 显赚钱的。另外就是这种累计期权是没有期权费的,这都诱导了中信泰富扩大期权持仓。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ppt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9a77ae2f60ddccdb38a05d.png)
1- 16
案例分析
•
中信泰富之所以签订这一“止赚不止蚀”的
合约,一方面可能因为计价模型过于复杂,操作
者不能准确对其风险定价;另一方面,这一合约
1- 7
• 以今年7月15日澳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价 0.979计算,中信泰富可以用0.87的便宜汇 率买入澳元,赚取差价;而当澳元兑美元 汇率低于0.87,比如10月21日,澳元兑美 元汇率盘中曾报0.6928,中信泰富也必须 以0.87的高汇率水平,继续向其对家买入 澳元。
1- 8
• 而双币合约则更加复杂。按规定,中 信泰富必须以0.87的澳元兑美元的汇率、 或者1.44的欧元兑美元汇率,按照表现更 弱的一方来接盘澳元或者欧元,直到2010 年7月;而人民币合约则参考美元兑人民 币汇率6.84计算盈亏。
澳元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每月结算,下称“双币合约”)、人民币累计目
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人民币合约”)。这类被统源自为Accumulator(累计期权)
的衍生工具
1- 5
中信泰富Accumulator合约
• 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0日发表的公 告中称,为对冲澳元升值风险,锁定公司 在澳洲铁矿项目的开支成本,中信泰富与 香港的银行签订的四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 约,其中三份涉及澳元,最大交易金额为 94.44亿澳元。另一份则为人民币兑美元的 汇率挂钩合约。令中信泰富损失最为惨重 的,是其中一份澳元合约。
1- 6
• 按照合约内容,中信泰富须每月以固 定价格用美元换澳元,合约2010年10月期 满。双方约定的汇率为澳元兑美元1∶0.87。 如果澳元汇率上涨,中信泰富即可赚取与 市场汇率的差价,但每份合约达到150万 美元-700万美元的最高利润时,合约终止。 即盈利上限是锁定的;但如果澳元汇率下 跌,根据双方约定的计价模型,中信泰富 不仅将蒙受约定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差价损 失,而且还受合同约束需加倍买入澳元, 其损失也将成倍放大。
金融工程教学案例1——中信泰富衍生品事件
![金融工程教学案例1——中信泰富衍生品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f99e60caaedd3383c4d384.png)
市场分析认为,中信泰富之所以签订这一“止赚不止蚀”的合约,一方面可能因为计价模型过于复杂,操作者不能准确对其风险定价;另一方面,这一合约签署时,澳元当时在稳定的上行通道中,市场汇率应当高于1∶0.87,即中信泰富签订合约之初即可赚钱,且看似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无下跌之虞。由于今年以来美元式微,市场多认为拥有资源性产品的澳洲的货币将持续走强,因而看好澳元的Accumulator大行其道(见图2-1)。但像中信泰富这样的蓝筹公司加注之巨、卷入之深,亦极为罕见。
2007年11月27日,中信泰富下跌0.97%收于40.75港元,不过其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50%,超过了恒生指数同期35%的涨幅(见图1-4,图1-5)。
2006年春,中信泰富斥资227亿港元收购西澳磁铁矿项目后,中信泰富将该项目工程总承包给中国冶金科工集团(MCC),并于2007年8月将其20%的股权售予MCC,交易后中信泰富持股量降至80%。根据公司公告,中信泰富铁矿项目截至2010年的资本开支为16亿澳元,2010年投产后每年营运开支为10亿澳元。
图2-1澳元兑美元走势图
澳元兑美元的汇价当然不可能跌到0,但中信泰富涉身衍生品交易,显然亦大大低估了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波幅和凶险程度。自7月以来,澳元兑美元汇价即一路下滑,近期一直在1∶0.7附近徘徊,最低已达1∶0.65。按照中信泰富的公告,自今年7月1日至10月17日,中信泰富已终止部分当时生效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至今已亏损8亿港元。如澳元维持现价,到合同终止日杠杆式外汇合约亏损达147亿港元,即合计亏损155亿港元。有分析指出,倘若澳元继续下行到1∶0.5,而中信泰富仍未收手的话,损失将扩大到260亿港元。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事件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事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6b219bed630b1c58eeb533.png)
10月沽空规模剧增
❖ 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中信泰富炒外汇期货 出现巨额亏损的消息可能提前透露,从而 使事先获取信息的内幕人士提前沽空,而 支撑这种猜测的证据之一是自10月份澳 元大跌以来,公司股票的沽空规模急剧上 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
❖ 港交所的有关沽空数据也显示,中信泰富股 票在9月份的沽空数量日平均约十多万至数 十万股;但10月份股份沽空规模显著增加, 多个交易日出现逾百万股的沽空,如10月 10日沽空数量便高达340多万股,停牌前 的10月17日也达128万股。 因此市场人士质疑,为何在公司尚未公布投 资外汇亏损期间,沽空活动会大幅上升,会 不会存在内幕资金先知先觉而提前布局的嫌 疑。
2、信息披露不及时,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 据荣智健透露,该公司高管从9月7日开始 发现了有关情况,随后公司召开了特别董 事会,而审计委员会也被授权开始进行独 立调查,同时中信泰富开始向母公司中信 集团求助。
香港《星岛日报》分析文章认为,中信泰富作 为蓝筹股,外间对中信泰富的企业管治质素要 求较高,集团高层行事不仅要公正,更要让人 看到其公正。此次引致重大亏损的事件,从哪 一个角度看都绝对是股价敏感消息,没有理由 延迟六周才披露。假如为了方便处理部分外汇 合约而暂不公布消息,最低限度要把公司停牌, 待消息公平地向外公布后才复牌,免让人质疑 有人可以从中取利或规避损失。
三、几点启示
❖ (一)对我国存在外汇敞口企业的警示 (二)中国企业家和CFO需要学习如何 管理外汇风险
❖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中信泰富涉及的衍生产品有两个特点
❖第一 复杂性 ❖第二 合约的收益与风险完
全不匹配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业界的几点质疑
❖ 1、中信泰富为什么做如此复杂与高风险 的交易呢?
浅谈中信泰富巨亏案例
![浅谈中信泰富巨亏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12f0d5ad51f01dc281f184.png)
浅谈中信泰富巨亏案例摘要: 中信泰富作为中信集团控股并在香港上市的“紫筹股”,面对巨大的外汇风险,购买国际投行量身打造的外汇合约,却陷入巨亏的泥淖。
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分析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并给出远期市场套期保值、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货币市场套期保值、期权市场套期保值这四种常用的规避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风险控制一、公司简介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于1990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其前身是信泰发展有限公司,1990年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购入其49%的股份并注入若干资产,并于1991年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中信泰富现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是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属于蓝筹股。
此外,因为其大股东是国企中信集团,中信泰富也被视为红筹股。
红加蓝就是紫色,于是,一些香港的分析师把中信泰富戏称为“紫筹股”。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另外,透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进行贸易及分销业务。
集团在港拥有多项物业项目,包括大型住宅及优质商用物业。
二、事件回顾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铁矿投资项目,亦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
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至少每年投入10亿澳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
为了降低公司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中面对的货币风险,从2007年起,中信泰富开始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进行对冲。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该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因澳元大幅贬值,已经确认曝出155亿美元巨额外汇交易亏损的噩耗,当日股价下挫55%,累及恒生指数下挫1.84%。
截至2008年12月5日,中信泰富股价收于5.80港元,在一个多月内市值缩水超过210亿港元。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9739888762caaedd33d42b.png)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摘要:2008年中信泰富集团外汇合约曝光,产生高达155.07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本文通过研究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公司背景和国际背景,详细分析中信泰富签订的Accumulator合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投机行为、内部控制失效阱是导致中信泰富套期保值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公司投资金融外汇衍生品交易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累计股票期权;外汇远期;套期保值;内部控制前言2008年10月20日,香港中信泰富(00267)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 亿港元。
至10 月17 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 亿港元。
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 亿港元,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当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6.47港元,跌幅超过55.4%,当日收报于6.52港元,跌幅达55.1%。
本文通过研究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背景和合约金融衍生品的权利义务,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背景中信泰富是中国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在香港上市的6家子公司之一。
其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
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06年3月底。
当时,中信泰富与澳大利亚的采矿企业Mineralogy Pty Ltd达成协议,以4.15亿美元收购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权。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0d96fa45177232f60a2e7.png)
三、介绍
例如:一只股票市价10块钱,如果投资者看好市场, 不投资银行签订了关亍该股票的Accumulator,约 定行使价为8元,取消价为12元。 合约开始后,投资者挄照8元的约定价格持续贩买, 一旦股票涨到12元的取消价,合约终止,投资者每 股取得4元固定收益。 假如市场行情丌好,股票突然跌到1元钱,投资者每 股损失7元,仌然必须挄照合约规定的8元的行使价 买下去,双倍的买,且一直要买一年,损失没有上 限。
澳元兑美元走势图
四、中信泰富亏损具体情况
• 中信泰富之所以签订这一“止赚丌止蚀”的合约, 一方面可能因为计价模型过亍复杂,操作者丌能准 确对其风险定价;另一方面,这一合约签署时,澳 元当时在稳定的上行通道中,市场汇率应当高亍 1∶0.87,即中信泰富签订合约之初即可赚钱,且 看似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幵无下跌之虞。由亍2008年 以来美元式微,市场多讣为拥有资源性产品的澳洲 的货币将持续走强,因而看好澳元的Accumulator 大行其道。但像中信泰富这样的蓝筹公司加注之巨、 卷入之深,亦极为罕见。
四、中信泰富亏损具体情况
• 中信泰富10月20日发表的公告称:为对冲澳元升值 风险,锁定公司在澳洲铁矿项目的开支成本,中信 泰富签订了多仹杠杄式外汇买卖合约,其中三仹涉 及澳元,最大交易金额为94.44亿澳元。 • 令中信泰富损失最为惨重的,正是澳元合约。
四、中信泰富亏损具体情况
• 中信泰富贩买的合约把对赌的目标仍股价改成了澳 元对美元汇价,挄照合约内容,中信泰富须每月以 固定价格用美元换澳元,合约2010年10月期满。双 方约定的汇率为澳元兑美元1∶0.87。如果澳元汇 率上涨,中信泰富即可赚取不市场汇率的差价,但 每仹合约达到150万美元-700万美元的最高利润时, 合约终止,即盈利上限是锁定的.但如果澳元汇率下 跌,根据双方约定的计价模型,中信泰富丌仅将蒙 受约定汇率不市场汇率的差价损失,而且还受合同 约束需加倍买入澳元,其损失也将成倍放大。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等)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中信泰富等)](https://img.taocdn.com/s3/m/73793a778762caaedc33d4e6.png)
一、案例背景2008 年10 月20 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信集团主席荣智健表示,由于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越权与香港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导致已经产生8 亿港元的损失,他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 亿港元的损失.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关外汇合同的签订并没有经过恰当的审批,其潜在风险也没有得到评估,因此已终止了部分合约,剩余的合同主要以澳元为主。
管理层表示,会考虑以三种方案处理手头未结清的外汇杠杆合同,包括平仓、重组合约等多种手段。
荣智健在发布会上称该事件中集团财务总监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他同时宣布,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已提请辞职,并获董事会接受,而与事件相关的人员将会受到纪律处分。
自即日起,中信集团将委任莫伟龙为财务董事.由于这笔合约的期限为二年,荣智健说如果以目前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 亿港元的损失。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SINO—IRON铁矿投资项目,亦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l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至少每年投入10亿澳元,很多设备和投人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为降低澳元升值的风险,公司于2008年7月与13家银行共签订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对冲澳元、欧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澳元合约占绝大部分。
由于合约只考虑对冲相关外币升值影响,没有考虑相关外币的贬值可能,在全球金融危机迫使澳大利亚减息并引发澳元下跌情况下,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公告因澳元贬值跌破锁定汇价,澳元累计认购期权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147亿港元;11月14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 称中信集团将提供总额为15亿美元(约ll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用于重组外汇衍生品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将发行等值的可换股债券,用来替换上述备用信贷。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 随着澳元持续贬值,中信泰富因外汇累计期权已亏损186亿港元.截至2008年12月5日,中信泰富股价收于5.80港元,在一个多月内市值缩水超过2l0亿港元.另外,就中信泰富投资外汇造成重大亏损,并涉嫌信息披露延迟,香港证监会正对其展开调查.二、中信泰富得衍生品合约性质中信泰富结构化衍生品合约条款分析合约名称:AUD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合约实质:Accumulator -- —--- 谐音(I kill you latter)合约标的:澳元/美元汇率合约期现:24 个月交易方式:当澳元/美元汇率市价高于协议汇率时,中信泰富可按协议汇率兑换1000 万澳元.当澳元/美元汇率低于协议汇率时,中信泰富须按协议汇率兑换2500万澳元杠杆率:2.5结算方式:每月结算敲出条款:累计盈利350 万签订日汇率现价:0.9740 美元/澳元加权协议汇率:0。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690dce172ded630b1cb6d1.png)
该案例的教训
• 1.要了解自己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质内 容。 • 2.要有充分的风险暴露意识,全面评价风险 敞口的程度。 • 3.要避免规避风险中的贪小利心理。 • 4.要避免金融交易中的过度自信心理。 • 5.要防止被外国投资银行等衍生品中介机构 忽悠。
期权与期权交易的概念
• 所谓期权也称之为选择权,它是指在未来一定的 时间内按照某一特定的履约价格和数量买进或者 卖出某一特定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利;而期权交 易就是对这种选择权的买卖。 • 选择权中的选择的含义: • 选择权通常是针对期权的买方而言的,包括两种 情况的选择:一是在行权到期日,是行使权利还 是放弃权利的选择;二是在行权到期日之前,是 转让权利还是行使权利的选择。
• • • •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该合约的主要条款有: 合约金额: 90亿澳元 行权价格:1澳元=0.87美元 行权内容:当市价在协议价格之上105%, 中兴泰富可按行权价格每月购买;当市价 跌破协议价格时,中兴泰富每月将双倍购 入澳元。 • 合约有效时间:至2010年为止。
中兴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的本质
看涨期权盈亏曲线图
• 例:某股票看涨期权:协议价格30元,权 利金2元。
盈亏 买方曲线
2 0 -2 卖方曲线
30
32
标的物价格
看涨期权买方在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情 况下的两种获利方式
• • • • • a.行使权利 收益=标的物市场价格-(协议价格+权利金) b.转让权利 收益=权利金市场价格-买入时权利金价格 问题:对买方来说,采取哪一种方式更加 有利?
期权的权利金——价格
• 定义:期权的权利金就是期权的价格,也 可以称之为权价、权利费等,是期权买方 为了获得期权而必须向卖方支付的费用。 • B.性质:对买方来说是获得期权的费用, 对卖方来说是出售期权的报酬。 • C.权利金的决定:权利金是合约中的唯一 变量,通过竞价来决定。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04ba13fad6195f302ba607.png)
亏 损 原 因 分 析
(三)根本原因:内外部监控制度出现问题
•内部:中信泰富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反映出其内部的风险 监管和治理机制存在问题。据中信泰富审核委员会的调查,此事并 不牵涉欺诈或其他不法行为,而是财务董事未遵守集团对冲风险政 策,且在进行交易前未按规定取得主席批准,超越了其权限所为。 显然,风险控制关系到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若不健全,本身 就是企业的一大风险源。一个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的企业,其风险控 制的能力肯定就差,从而发生的经营风险也多。 •外部:企业一经发行股票并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要受到公共监管。 我国证券市场从发育程度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环境还有 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突出表现在缺乏严密、高效的监管体制,监 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对违规行为的查处滞后并且无力 ,从而导致违规行为充斥市场、信息披露不真实、机构操纵市场, 等等。中信泰富延期6周才披露亏损真相即严重违背了上市公司的 信息披露原则。
项 目 介 绍
••••源自•2008年10月22日 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由于中信泰富的股 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 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 价稳定。 2008年11月 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 中信集团出手相助。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 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 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 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强 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当日主席荣智健在业绩发布 会上称,暂时无退休计划。 2009年4月3日 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警方商 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 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事件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事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6b219bed630b1c58eeb533.png)
❖澳元兑美元汇率从2000年以来一直 呈单边上行趋势,即使在调整期跌 幅也较小,因此当时很难预料到短 短三个月内,澳元不仅跌破0.87, 而且还出现30%的跌幅。从而导致 约155 亿港元亏损!
2、信息披露不及时,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 据荣智健透露,该公司高管从9月7日开始 发现了有关情况,随后公司召开了特别董 事会,而审计委员会也被授权开始进行独 立调查,同时中信泰富开始向母公司中信 集团求助。
香港《星岛日报》分析文章认为,中信泰富作 为蓝筹股,外间对中信泰富的企业管治质素要 求较高,集团高层行事不仅要公正,更要让人 看到其公正。此次引致重大亏损的事件,从哪 一个角度看都绝对是股价敏感消息,没有理由 延迟六周才披露。假如为了方便处理部分外汇 合约而暂不公布消息,最低限度要把公司停牌, 待消息公平地向外公布后才复牌,免让人质疑 有人可以从中取利或规避损失。
❖ 3、当资产价格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 须以双倍甚至数倍吸纳约定资产;
❖ 4、合约一年有效,但是投资者只要有合 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成交, 因为这一产品往往带有杠杆性。
购入Accumulator(累计期权)的投资者面对三 大隐藏的长期风险:
❖ 累计期权近似投资者向庄家沽出认沽期权, 而所得的折让购入权就是变相的期权金, 但是玩法较期权更复杂。
❖ 1、投资额庞大 ❖ 2、孖展(Margin)风险 ❖ 3、难找对冲工具风险
(二)解读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
❖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 磁铁矿项目,项目中需要的设备和大量成 本支出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为了降低澳 元升值带来的货币风险,因此公司签订若 干累计期权(Accumulator option) 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0ecfedfc4ffe473268ab5d.png)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摘要】中信泰富作为中信集团控股并在香港上市的“紫”筹股,作为国资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代表,面对巨大的外汇风险,购买国际投行量身打造的外汇合约,却陷入巨亏的泥淖。
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聚焦于损失最严重的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合约,以期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合约在订立时的价值,以及合约的风险特性。
在此基础上,得出从事衍生品交易时应注意对衍生工具的分析以及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意见。
【关键字】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一、中信泰富巨亏案一)案例背景中信泰富是港交所蓝筹股列表内的大型上市公司,并且其大股东是央企中信集团,业内人士纷纷称其为“紫”筹股,可见其综合实力之雄厚。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信泰富获得了澳大利亚的SINO-IRON铁矿投资项目。
整个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确定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期间,还将每年投入10亿澳元,作为后续工程开发的费用,保证设备人员的及时进场。
1但是由于国内并没有外汇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中信泰富的该项交易就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下。
考虑当时的澳元兑美元的强势上涨的趋势,要锁定外汇的风险,必然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包括远期、期权、互换甚至是相关的组合物。
二)合约内容根据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的《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盈利警告》2(以下简称《盈利警告》),在2008年7月,中信泰富为避免汇率风险,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13家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了4大类的外汇衍生合约,分别是AUD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contracts(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AUD daily accrual,Dual currency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和RMB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其中以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损失最为巨大,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盈利警告》所披露的澳元合约下的权利义务主要有:对中信泰富,当1澳元的市场价格高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有权利以0.87美元的价格,用美元换取澳元,并且当中信泰富利润总额达5150万美元时,自动终止对手方每月交付澳元的义务;相应的,当1澳元的市场价格低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仍要1参见丁洪:《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投资亏损案例分析与启示》,载《南方金融》,2009年第3期。
从中信泰富事件看外汇衍生交易风险管理
![从中信泰富事件看外汇衍生交易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1f7dc108a1284ac85043ca.png)
从中信泰富事件看外汇衍生交易风险管理一、中信泰富事件缘由中信泰富凭借其资金优势涉足了很多实业领域,却较少参与具体管理业务。
而这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周期性很强,与宏观经济形势联系密切。
由于现处于经济下行期,中信泰富的主营业务收入了受到强烈冲击,负债水平开始逐步上升。
主要业务的增长空间有限,中信泰富选择了涉足更大风险的资本市场。
对于中信泰富的这笔交易其初衷是为套期保值还是投机的争论,我更倾向于后者。
中信泰富选择了累计期权这一复杂的品种,无疑看中的是其赢得暴利的一面,而忽视了高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并且其交易金额远大于为铁矿项目进行澳元保值的真实需求。
而在此过程中,外资银行的诱导或为重要之因。
对于如此复杂的衍生品,中信泰富未有准确定价、低估了潜在风险。
而它的交易对手汇丰和花旗银行及巴黎百富勒却对这些产品有着充分的了解并竭力推销,因此双方存在严重的知识、信息不对称,中信泰富有受误导之嫌。
那中信泰富为何敢于冒险签订这份收益有限而风险无限、非标准化且极不透明的合约呢?贪心和赌徒心理也许是重要解释。
合约在签订时其买价低于市场价格,表面上占了便宜;再加上当时澳元处在稳定的上行通道,看似较长时间无下跌之忧,美元的疲软让市场多以为有着资源性产品的澳洲货币将持续走强。
因此,尽管风险敞口巨大,中信泰富却基于对市场走势判断选择了单边赌博。
中信泰富此举将自己陷入了复杂衍生品的陷阱,澳元一段时间走强后,市场风险迅速暴露。
由于矿产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澳洲汇率也受到了影响;至此,由于产品的高杠杆性,不管中信泰富是选择终止或重组合约、抑或继续执行合约至期满,都会有巨额的资金支出。
二、对我国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建议1.明确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在期货市场做交易让公司盈利。
面对金融市场泡沫期的高额赢利的诱惑,企业不应该盲目进入资本市场,而是应该明确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
2.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应该与其风险相匹配对于一般涉外企业而言,交易风险是其涉外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外汇风险。
奇异期权风险管理一基于中信泰富事件案例分析
![奇异期权风险管理一基于中信泰富事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341e42227916888586d74c.png)
奇异期权风险管理一基于中信泰富事件案例分析4中信泰富累计期权风险分析4(1中信泰富案例简介4(1(1中信泰富巨亏事件简介中信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团位于香港的子公司,中信泰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4次融资140亿港元,进行了大量的企业并购,造就了其迅速成为一只红筹股。
2008年对于中信泰富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表公告称因为澳元对美元累计目标合约因为澳元汇率持续下降导致已经亏损8(07 亿港元,如按照公允价值计算,该合约约合亏损155亿港元,此消息一出中信泰富股价一落千丈。
10月24日,中信泰富母公司中信集团宣布提供15亿美元贷款用于中信泰富资金周转(按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加2(8厘的年利率支付利息),同时,中信泰富向中信集团发行116(25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
后又由于中信泰富涉及推迟披露亏损信息(9月份中信泰富股份波动,且出现大股东出售情况),香港证监会开始对其进行调查。
受监管层面的压力,中信泰富总经理荣智健被迫离开中信泰富。
其中中信泰富拥有的19,的股份也逐剥离集团。
2008年12月24日,中信集团行使可转换债券,致使中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中信泰富70(46,的股权。
本章节将围绕中信泰富2008年因澳元对美元累计期权目标合约巨亏事件展开,从合约的定性分析、合约定价、VaR模型等几方面进行合约的详细剖析,总结归纳签订类似奇异期权时风险评估的方法。
4(1(2中信泰富主要业务分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信泰富业务的重点不断转移到中国大陆,主要业务也集中于特钢的制造和特钢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的开采。
特钢生产方面,通过企业的动作,中信泰富拥有三家大陆钢厂,分别为江阴兴澄特钢、新冶钢、石家庄钢厂;由于中信泰富拥有年产超过70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中国的特钢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产品主要市场为大陆的华东、华中、华北地区。
铁矿石的开采方面,中信泰富在西澳拥有20亿吨的铁矿的开采权,并拥有40 亿吨的开采认购权,其中20亿吨开采权将形成每年生产2760万吨铁矿的产能,生产出的铁矿将可供应给中国大陆的特钢生产厂,也可出售给其它钢厂。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报告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39341c581b6bd97f19eaec.png)
图 1.2 中信泰富营业比例
三 案例回顾
2008 年 10 月,中信泰富曝出与 13 家外资银行签订了数份杠杆式外汇合约, 其中金额最大的是澳元累计期权合约,总额为 90.5 亿澳元,汇兑损失 155 亿港 元,几月之内,公司股价暴跌,高层管理者受到调查。该事件是我国目前最令人 震惊的一起投资复杂外汇金融衍生品亏损事件。合约锁定汇率 0.87,规定在此 后两年内,中信泰富每月(部分是每日)以 0.87 美元/澳元的平均兑换汇率,向 交易对手支付美元接受澳元,最高累计金额约 94.4 亿澳元。
一 摘要..................................................................................................................5 二 公司简介..........................................................................................................5
第二章 风险管理目标—套期保值 .................................... 7
一 中信泰富对澳元的需求..................................................................................7 二 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7 三 小结..................................................................................................................8
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32f27cd4d8d15abf234e29.png)
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事例剖析
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事例剖析
本事例剖析主要从双方面来研究中信泰富的损失问题 , 即从 KODA的价值微风险管理这双方面来剖析。
用 BS期权订价法来对 KODA合约的价值进行初步判断。
在判断出 KODA的价值为负以后 , 再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来对 KODA的损失进行较精准的计算 , 进而得出较精准的损失值。
风险管理这部分 , 则从中信泰富公司存在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和 KODA的风险特征来进行剖析。
KODA合约是有风险特征的 , 从 KODA合约的风险特征来剖析中信泰富的损失。
中信泰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 , 裸露出了很多问题 , 找出了公司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司在进行外汇管理时裸露的问题。
最后 , 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 即对每个月将要购置的澳元进行套期保值和对用蒙特卡罗模拟获得的损失进行套期保值。
对该方案采纳两种方法来进行套保 , 方法一是采纳模型套期保值法 , 方法二是采纳完好套期保值法。
在方案的履行过程中 , 经过对照套期保值到2008 年 10月尾的结果 , 发现完好套期保值法的套保成效要好于模型套期保值法的套保成效。
所以 , 用完好套保法对
中信泰富的 KODA协议有效期内的全部损失进行套保 , 并获得套保结果 , 提出改良
方案。
本事例剖析的意义在于 : 第一 , 为公司建立较完好的外汇风险管理体制供给借鉴。
其次 , 为公司供给了一种较方便适用且有效的套保方法。
再次 , 为处于套保损失的公司供给一种解决损失的方法。
最后 , 为购置 KODA 产品处于损失的公司供给了一种解决方法。
1 / 1。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共53页文档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共5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102b487375a417866f8f89.png)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c7ef2da1c7aa00b42acb9e.png)
启示
1.要加强法律的监管 现在走出去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而在海外进行数
额巨大的收购或投资,因付款时间较长一般多采用分 期付款,必须考虑本币及执行货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为锁定成本,一般都会进行外汇衍生交易。而手握重 金的境外中资机构,往往很难拒绝资本市场投资的诱 惑,超出主营业务所必需的金额限度,采用杠杆式复 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因其创 新过快,远超现有监管体系框架,多在场外进行,非 标准化且极不透明,对于中资机构,很少能弄懂其中 的一二。
第三,从数量上来看,由于衍生品履约周期为3 年,远远长于现货贸易周期,造成两公司衍生品量都 大大超过实际所需保值量。
从决策者角度 群体决策缺陷 胜利思维变异
群体决策缺陷
对中信泰富的组织成员构架和决策过程进行分析 后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具有明显的“少数人统治” 的特征:
一方面,荣智健对中信泰富有着非同常人的 “钳控力”,如其身上有着一个极具分量的标签— —即荣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同时还是中信泰富的缔 造者,这种特殊的背景造就了荣智健在公司重大投 资决策中的特殊话语权。
另一方面,中信泰富高层存在着明显的“内聚 力”现象,即主要决策者之间相互吸引或者彼此喜 欢的程度很强。
范鸿龄与荣智健 一起打下了中信泰富 的江山,并追随荣智 健20多年,形成了对 荣“铭感于心”的特 殊情感。
显然,无论是“钳控力”还是“内聚力”, 两种力量都最终可能导致对荣智健个人决策权监 督的失控。正是内部监控的缺失和个人的渎职导 致了荣智健的这次“败走麦城” 。
场交易不当而遭受巨额损失,其性质应为 “对赌投机”而非“套期保值”。我们可以 根据套保各要件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从交易目的和合约内容实质上看,都带有 明显的投机性。
Δ(财务与会计)累计外汇期权合约适合做套期保值吗_中信泰富案例带给人们的思考
![Δ(财务与会计)累计外汇期权合约适合做套期保值吗_中信泰富案例带给人们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3e027c458f5f61fb736660b.png)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 0444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外投资、进出口等业务都广泛涉及外汇的兑换,而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汇率开始大幅波动,进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汇率风险。
因此,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利用金融工具转移风险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要求之一。
然而,由于我国现代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滞后,金融工具和金融监管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巨大,我国企业对创新金融工具,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往往并不十分了解。
加上西方投资银行利用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对国内相关企业进行欺骗利用,使国内企业频繁出现巨大的投资亏损。
2008年,中信泰富投资累计外汇期权就造成了巨大的亏损,影响广泛。
一时间,国人对创新金融工具“谈虎色变”,甚至有人提出应禁止国企使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
本文将详细分析中信泰富事件,进而说明目前我国需要的不是限制创新金融工具的使用,而是要促进金融创新。
一、中信泰富及合约背景介绍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
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获得上市资格,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给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
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配售部分泰富股份,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目前已降至41.92%。
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现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是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属于蓝筹股。
此外,因为其大股东是国企中信集团,中信泰富也被视为红筹股。
红加蓝就是紫色,于是,一些香港的分析师把中信泰富戏称为“紫筹股”。
公司业绩优良,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盈利高达108.43亿港元。
早在2006年,公司董事会主席荣智健曾展望了中信泰富的三大主营业务:钢铁、航空、地产。
在荣智健看来,未来几年中信泰富将把钢铁业务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核心业务,而航空、地产成为了“守成”式的日常营收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期权盈亏曲线图
• 例:某股票双向期权:协议价格30元,权利金4元。
盈亏
买方曲线
4
0
-4
卖方曲线
26
30
34
标的物 市场价格
购买双向期权的两个条件
• a.预期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将会出现很 大的波动。 • b.对波动的方向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
与双向期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似的对敲策略
• 对敲的定义:对敲是指买进具有相同协议价格与 到期时间的同一标的物的看涨和看跌期权,其效 果相当于购买了一份双向期权。 • 在股票市场,对那些预期股价将大幅上升,但不 知道往哪个方向变动的投资者来说,对敲是很有 用的策略。比如,你认为一场会影响公司命运的 官司即将了结,而市场对这一点尚不了解。如果 案子的判决对公司有利,股价翻番,如果不利, 股价跌一半。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结果怎样, 对敲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时间 价值
到期日
时间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 a.协议价格。看涨期权价格与协议价格成反比关 系;看跌期权价格与协议价格成正比关系。 • b.标的物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趋势上涨,看涨 期权价格上涨,看跌期权价格下跌;趋势下跌, 看跌期权价格上涨,看涨期权价格下跌。 • c有效期限。期限越长,价格越高;期限越短,则 价格越低。 • d.标的物的价格波动性。价格变动活跃、变动量 大,期权价格相对较高;价格变动呆滞、变动量 小,则期权价格相对较低。
看涨期权买方在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情 况下的两种获利方式
• 对前述问题的解答: • 要区别三种情况: • 第一,在期权到期日,两种方式的收益在理论上 应该是相同的。 • 第二,在期权到期日之前,如果是欧式期权,只 能采用转让转让权利的方式。 • 第三,在期权到期日之前,如果是美式期权,虽 然两种方式都可以采用,但通常采用转让权利的 方式比采用行使权利的方式更加有利。因为行使 权利只能获得由期权内在价值带来的收益,而转 让权利可以同时得到由期权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带来的收益。
该案例的教训
• 1.要了解自己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质内 容。 • 2.要有充分的风险暴露意识,全面评价风险 敞口的程度。 • 3.要避免规避风险中的贪小利心理。 • 4.要避免金融交易中的过度自信心理。 • 5.要防止被外国投资银行等衍生品中介机构 忽悠。
期权与期权交易的概念
• 所谓期权也称之为选择权,它是指在未来一定的 时间内按照某一特定的履约价格和数量买进或者 卖出某一特定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利;而期权交 易就是对这种选择权的买卖。 • 选择权中的选择的含义: • 选择权通常是针对期权的买方而言的,包括两种 情况的选择:一是在行权到期日,是行使权利还 是放弃权利的选择;二是在行权到期日之前,是 转让权利还是行使权利的选择。
看涨期权盈亏曲线图
• 例:某股票看涨期权:协议价格30元,权 利金2元。
盈亏 买方曲线
2 0 -2 卖方曲线
30
32
标的物价格
看涨期权买方在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情 况下的两种获利方式
• • • • • a.行使权利 收益=标的物市场价格-(协议价格+权利金) b.转让权利 收益=权利金市场价格-买入时权利金价格 问题:对买方来说,采取哪一种方式更加 有利?
期权交易的特点
• ①交易的对象是一种标的物的买或卖的权利。 • ②在有效期内买方可以行使或转让自己的权利。 • ③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如果行使权利对自己不利, 买方可以放弃该项权利。虽然买方在行权对自己不 利时可以放弃权利,但卖方在对方行权对自己不利 时,必须履行义务。 • ④买方的潜在盈利是无限的,潜在损失是有限的; 而卖方潜在的盈利是有限的,潜在的损失是无限的。 • ⑤权利具有时效性,有效期限一旦超过,权利自动 作废。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
事情的起因
• 中兴泰富因为在澳大利亚有一项总额 为42亿美元,时间长达25年的磁铁矿 投资项目,由于澳元不断升值,导致 以美元计算的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也不 断增加,因此想通过金融衍生产品规 避由于澳元升值而带来的投资成本提 高的风险。
中兴泰富成交的衍生品外汇累计期 权合约条款的具体内容
看涨期权的卖方在期权交易成交以 后的四种可能性
• a.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不变或者下跌(以协议价格为 基准),可以获得全部权利金作为利润。 • b.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上涨但没有超过权利金的 幅度,可以获得部分权利金作为利润。 • c.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与权利金相同,则盈亏 平衡。 • d.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上涨并且超过权利金的幅度, 将会发生损失,而且升幅越大,损失的空间也越大。
• • • •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该合约的主要条款有: 合约金额: 90亿澳元 行权价格:1澳元=0.87美元 行权内容:当市价在协议价格之上105%, 中兴泰富可按行权价格每月购买;当市价 跌破协议价格时,中兴泰富每月将双倍购 入澳元。 • 合约有效时间:至2010年为止。
中兴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的本质
看跌期权卖方在期权交易成交以后 的四种可能性
a.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不变或者上涨(以协议价 格为基准),可以获得全部权利金作为利润。 • b.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下跌但没有超过权利 金的幅度,可以获得部分权利金作为利润。 • c.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下跌幅度与权利金相同, 则盈亏平衡。 • d.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下跌并且超过权利金的幅 度,将会发生损失,而且跌幅越大,损失的 空间也越大。
行使权利与转让权利收益的比较
• 例: • 假定标的物的市场价格34元,协议价格30 元,初始权利金2元,权利金市场价格5元。 • 行使权利收益=34-(30+2)=2元 • 转让权利收益=5-2=3元 • 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34-30=4元 • 看涨期权的时间价值=5-4=1元
看跌期权
• 也称之为买出期权,是指期权合约的 买方在预测标的物价格将要下跌的前 提下,在支付一定金额的权利金以后 所获得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事 先约定的协议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 物的权利。
期权的权利金——价格
• 定义:期权的权利金就是期权的价格,也 可以称之为权价、权利费等,是期权买方 为了获得期权而必须向卖方支付的费用。 • B.性质:对买方来说是获得期权的费用, 对卖方来说是出售期权的报酬。 • C.权利金的决定:权利金是合约中的唯一 变量,通过竞价来决定。
期权价格的构成
• 期权价格是由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所构成 • 期权的内在价值 • 内在价值也称为履约价值,是指出立即执 行期权所能够得到的收益,一种期权有无 内在价值以及内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该期 权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与协定价格的关系。
期权的内在价值
• 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 • 如果用EV来表示内在价值,X表示协定价格, S表示标的物市场价格,M表示期权合约的数量, 那么每一份看涨期权合约的内在价值为: • S﹥X,EX=(S-X)×M • S≦X,EX=0 • 看跌期权的内在价值: • S﹤X,EV=(X-S)×M • S≧X,EV=0
• 上述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本质是: • 中兴泰富向交易对手购买了一个澳元兑换美元的 看涨期权,同时又向交易对手出售了两个澳元兑 换美元的看跌期权,行权价格均为1澳元=0.87美 元。 • 当澳元市场价格高于0.87美元时,中兴泰富可以 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行权价格0.87美元每月购买1 个单位的美元而获利;但当澳元市场价格低于 0.87美元时,中兴泰富必须按照高于市场价格的 行权价格0.87美元每月购买2个单位的美元而受损。
双向期权
• 双向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在支付一定金额的 权利金以后所获得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 既可以按协议价格买进一定数量的标的物, 也可以按协议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 权利,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看涨期权与 看跌期权的综合运用。
双向期权买方在期权成交以后的四 种可能性
• a.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或下跌幅度(以协议 价格为基准)超过权利金,可以获得盈利,升幅或 跌幅越大,盈利空间也越大。 • b.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上升或下跌,但升幅或跌 幅与权利金相同,则盈亏平衡。 • c.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上升或下跌,但升幅或跌 幅没有超过权利金的幅度,将会损失部分权利金。 • D.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不变,将会损失全部权利金。
期权的内在价值
• • • • • 按照内在价值进行的期权分类: a.实值期权:具有内在价值的期权叫做实值期权。 b.虚值期权:内在价值为负的期权叫做虚值期权。 c.平价期权:内在价值为零的期权叫做平价期权。 实值期权也可以称之为价内期权,虚值期权也可以称之为 价外期权。如果虚值期权负数的绝对值比较大,通常叫做 深度价外期权。由于期权买方可以放弃权利,因此不管深 度价外权证负数的绝对值有多大,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与平 价期权一样都是零。 • 区别平价期权与虚值期权的意义在于,如果期权仍有较长 的有效期,尽管两者的内在价值都为零,平价期权的获利 机会要远远高于深度的价外期权,因此期权的市场价格显 然不同。
看跌期权盈亏曲线图
• 例:某股票看跌期权:协议价格30元,权 利金2元。
盈亏
买方曲线
2
0
-2
卖方曲线
28
30
标的物价格
看跌期权买方在标的物市场价格下 跌情况下的两种获利方式
• • • • • a.行使权利 收益=协议价格-(标的物市场价格+权利金) b.转让权利 收益=权利金市场价格-买入时权利金价格 选择何种方式的解释与看涨期权相同。
看跌期权买方在期权交易成交以后 的四种可能性
• a.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下跌幅度(以协议价格 为基准)超过权利金,可以获得盈利,跌 幅越大,盈利空间也越大。 • b.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下跌,但跌幅与 权利金相同,则盈亏平衡。 • c.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虽然下跌,但跌幅没有 超过权利金的幅度,将会损失部分权利金。 • D.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不变或者上升,将会 损失全部权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