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电力法律案例分析文档(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电力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力供应、发电和输电业务的企业。
2019年,XX公司在一次电力设施检查中发现,其下属某供电所存在违法用电行为。
经调查,该供电所擅自调整用电参数,长期以低于实际用电量的价格向用户供电,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
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的相关规定。
二、案件事实1. 违法用电行为:XX公司下属某供电所擅自调整用电参数,长期以低于实际用电量的价格向用户供电。
2. 调查取证:XX公司通过现场检查、查阅用电记录等方式,收集了充足的证据证明某供电所的违法用电行为。
3. 法律依据:《电力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电力用户应当依法用电,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擅自改变用电类别;(二)擅自调整用电参数;(三)擅自接入电网;(四)其他违法用电行为。
三、案件处理1. 责令改正:XX公司根据《电力法》的规定,责令某供电所立即停止违法用电行为,并要求其改正。
2. 行政处罚:XX公司依据《电力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某供电所作出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3. 民事赔偿:XX公司要求某供电所对因违法用电行为给其他用户造成的损失进行民事赔偿。
四、案例分析1. 法律适用:本案中,XX公司依据《电力法》的规定,对某供电所的违法用电行为进行了处理,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法律责任:XX公司对某供电所的违法用电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处理,明确了各方的法律责任,维护了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
3. 警示作用:本案对其他电力企业具有警示作用,提醒电力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五、启示与建议1. 加强法律宣传: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
2. 完善内部管理: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监管,防止违法用电行为的发生。
3. 严格执法检查: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力市场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用电行为,维护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
电力行业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5月,某市某区某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擅自停运该区一处变电站(以下简称“变电站”),导致该区部分居民和企业停电。
停电期间,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受到干扰。
停电事件发生后,当地居民和企业纷纷向电力公司提出抗议,要求恢复供电。
同时,部分居民和企业向当地人民政府投诉,要求依法处理电力公司的违法行为。
二、案件背景我国《电力法》规定,电力企业应当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
电力企业不得擅自停运变电站,影响电力供应。
同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电力公司作为供电企业,有义务保障居民的用电需求。
三、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18年5月,电力公司在未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未告知相关用户的情况下,擅自停运变电站。
停电范围涉及该区多个居民小区和部分企业。
停电导致居民生活不便,企业生产受损。
2. 事件发酵停电事件发生后,当地居民和企业纷纷向电力公司提出抗议,要求恢复供电。
同时,部分居民和企业向当地人民政府投诉,要求依法处理电力公司的违法行为。
3. 政府介入当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事,立即成立调查组,对电力公司擅自停运变电站事件进行调查。
调查组对电力公司进行调查,要求其说明停运变电站的原因。
4. 事件处理经过调查,电力公司擅自停运变电站的原因是变电站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但电力公司在未履行相关程序的情况下,擅自停运变电站,侵犯了居民的用电权益。
根据《电力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当地人民政府责令电力公司立即恢复供电,并处以罚款。
同时,要求电力公司加强设备维护,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案件评析1. 电力公司擅自停运变电站的违法行为电力公司作为供电企业,有义务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但该公司在未履行相关程序的情况下,擅自停运变电站,侵犯了居民的用电权益。
此行为违反了《电力法》的相关规定。
供电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5例(3月份)
供电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5例人生伤害事故2例未戴安全帽高处跌落死亡一、事故经过1991年10月8日,某供电局一110KV变电站停电检修。
该变电站站长武某某在设备验收时发现110KV某某TV漏清扫。
要求检修人员重新清扫,被检修负责人拒绝并发生争执。
于是武某某情绪激动,便带领两名当值值班人员一起去清扫该设备。
到达工作地点后,武某某未戴安全帽,便用竹梯登上TV构架。
一只脚踩在构架槽铁上,当另一脚移动时,由于踏空,既从地面米的TV构架上摔下,造成头后侧撞地而亡。
二、违章现象(1)清扫设备不办理工作票(2)带情绪工作;(3)高空作业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
三、事故原因(1)违反《安规》(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条规定,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未办理工作票,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发生争执后情绪激动,精神不集中,带情绪工作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违反《安规》(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条和第条的规定,在高处作业不戴安全帽,不使用安全带,也是造成武某某从TV构架上摔下后头后侧撞地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防范措施(1)高处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2)严禁带情绪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精力集中。
五、事故点评带情绪工作的危害性极大,本起事故便是典型一例。
带情绪工作时,由于心情烦躁或一时激动,以至于置《安规》的要求与不顾,做出一些违规违纪等很不理智的事情,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要以本起事故为鉴,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带情绪工作的危害性,在工作或作业中一定要情绪稳定,精神状态良好,集中精力的工作。
登杆前对杆根未作检查,上杆后人随杆倒大腿骨折一、事故经过1992年5月5日,某县电力局线路班在新区10KV线路改造工程中,工作班成员张某(4级线路工)10时30分上杆拆除原电路导线时,由于登杆前未对该电杆(木制)根部腐蚀情况做检查,上杆后在拆导线前又对电杆未采取临时拉线加固,就将杆上的5根导线依次剪断(杆上共有6根导线),当剪断到最后一根时,张某某随电杆一起倒落地面,电杆压在张某某的左大腿上,造成大腿骨骨折。
电力企业管理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度量指标;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特点
电力企业管理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度量指标;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特点主题: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概论学习时间:2017年6月19日--6月25日内容:这周我们将学习课件第九章中的第3-4节,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度量指标;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特点。
一、相关案例分析在开始学习前,请同学们先阅读1个案例,在案例中加深对本次课程的认识。
1、刘家峡水电厂300MW水轮发电机的可靠性统计参数为:故障率λ=6.44次/a ,修复率µ=400次/a。
求稳定状态下该水轮发电机的可用度A、不可用度、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TF、平均修复时间MTTR及故障频率f。
解:根据可靠性统计指标的定义,由以下计算得到利用相关公式计算电力系统的部分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表示元件或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的概率。
用这些指标可以定量的表示可靠性程度。
通过本次课程,将学习多种可靠性指标,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应用。
一、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一)、可靠性管理的含义(二)、可靠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任务1)研究与制定单个元件和由元件组成的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与统计方法,可靠性指标就是可靠性管理的目标;2)根据可靠性计算指标,结合被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可靠性模型,研究与制定可靠性的计算、预测、分配与评价的方法;3)寻找提高被管理对象可靠性的途径和方法;4)研究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搭配。
2、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内容1)规划阶段2)设计阶段3)研制阶段4)制造阶段5)施工安装阶段6)运行阶段(三)、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度量指标设可靠度函数为R(t),不可靠度函数为F(t),根据概率论,在设备寿命时间T大于时间t的条件下,应有取F(t)对时间的导数,就称为故障密度函数f(t),有将故障密度函数与可靠度的比率定义为故障函数以表示,则通过对元件的大量观测统计与理论分析,可以证明设备的可靠度R(t)是以λ(t)的时间积分为指数的指数型函数。
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在电力行业中,供应链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因素以及对业务运营的影响。
该案例是某电力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实践。
该电力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发电厂和配电网络的大型企业,主要向城市和工业用户提供电力服务。
该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供应商管理、物流优化、库存管理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该电力公司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其进行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该公司成功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库存水平。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软件对供应商的交付能力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商按时交付所需物资,避免了生产线停产和客户投诉的情况发生。
其次,该公司在物流优化方面进行了精细管理。
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高效的运输网络和配送系统,该公司实现了原材料和成品的快速流转。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物资的准时到达和货物状态的可追溯性。
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交付速度和整体服务水平。
再次,库存管理是该公司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该公司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库存规划,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了过高或过低的库存带来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还引入了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ABC 分类法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优化库存结构和订货策略,降低了库存成本并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此外,该公司还注重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
通过建立全面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实现与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集成,该公司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管理。
供应链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实时的供需信息,还可以进行业务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供应链管理决策,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电力行业电力责任认定案例分析
电力行业电力责任认定案例分析电力行业电力责任认定案例分析前言:本文将以电力行业的电力责任认定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以期提供案例分析和判断依据。
不同案例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将在文章中一一提及。
一、案例一:供电企业用电设备故障导致停电案例描述:某地区供电企业的某电站设备发生故障,导致该地区停电长达两个小时,造成了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不便和经济损失。
分析:根据《电力法》第二十七条,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保证用户用电安全、可靠。
本案例中,供电企业未能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导致停电,属于供电企业未尽到责任,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解决方案:居民和企业可以向供电企业提出停电期间的损失赔偿要求。
供电企业应该主动与受影响的用户进行协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赔偿。
二、案例二:电力系统负荷不均衡引发电网事故案例描述:某地区由于电力负荷不均衡,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了重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分析:根据《电力法》第十三条,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开展工作,并加强电网对供电区域内的电力需求进行调度和平衡。
如果电力系统负荷不均衡导致事故发生,责任在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营单位。
解决方案: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依法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
同时,电力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电力负荷均衡的监管和管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案例三:供电企业未履行安全检修义务导致起火事故案例描述:某小区一户居民家中发生电线起火事故,经鉴定为供电电线老化和电路短路所致,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分析:根据《电力法》第九条,供电企业应当规范供电设备使用,加强安全检修,并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本案例中,供电企业未能履行安全检修义务,导致电线老化和电路短路,属于供电企业的过失。
解决方案:受害居民可以向供电企业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并要求供电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关于电力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违反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擅自提高用电电压,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给周边用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经调查,该公司在未取得电力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供电电压从220伏提高到250伏,使得供电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进行调查,并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电力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电力监管规定,保证供电质量,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2.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电力用户应当遵守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按照规定用电,不得擅自改变用电方式、用电设备容量、用电电压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决定。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定性本案中,该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二条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属于擅自改变用电电压的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后果该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给周边用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电力用户因供电质量不合格而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电力企业赔偿损失。
3. 行政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当地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包括:(1)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恢复供电电压至220伏;(2)对该公司进行罚款,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的1倍;(3)将该公司违法用电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并在相关媒体上进行曝光。
四、案例分析结论1. 本案中,某电力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违反了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2. 电力管理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依法履行了监管职责,维护了电力市场的秩序。
电力企业典型违章案例分析
人员违规使用栏杆作为受力物,且作业过程中未注意设备防护,消火栓箱受压变 形 判据描述: 依据文明生产标准化
违章描述: 锅炉保温开裂 判据描述: 依据文明生产标准化。
违章描述: 水泵出口保温防腐缺失 判据描述: 依据文明生产标准化。
违章描述: 门杆润滑油老化 判据描述: 依据文明生产标准化。
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
违章描述: 脚手架通道未搭设防护栏杆。(违章描述) 判据描述: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7.2.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 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违章描述: 增压风机基础开挖未做硬隔离防护(违章描述) 判据描述: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第3.2.12条: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 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 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
违章描述:某厂4号机组临修消缺:4号炉9米层南侧人孔门入炉电缆无防护措施。 判据描述:《安规》热力和机械第3.2.13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 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 mm高的脚部护板。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 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 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
违章描述: 氧气瓶未设置防撞胶圈,氧气瓶绑扎在阀门手轮上,没有有效固定。。 判据描述: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第14.4.10条:禁止使用没有防震 胶圈和保险帽的气瓶。
违章描述:
乙炔气瓶在运输过程中未使用安全帽。 判据描述:
电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C公司是位处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家省级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2003年网省公司层面的改革中,剥离发电资产后的C公司将成为一家电网公司,并分属一家区域电网公司。
I、C公司战略分析1.1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①本地电力市场分析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本地区电力市场需求的总趋势是呈快速持续增长,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9%。
以2001年为例,本地区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8%。
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近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26%。
统调电网行业用电统计情况见表1。
表1统调电网5年行业用电统计表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为重型经济结构,耗电量大的重工业占较大比重,但是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
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比例仅占27%左右。
目前全省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144千瓦时/人,与中国小康社会人均生活用电标准200千瓦时/人还有较大差距,其用电潜力还十分巨大。
随着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预计居民生活用电还将以较大的比率持续增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保型产业用电比例会逐渐增大,带动第三产业用电的高速增长。
本省供电由C公司管辖的统调电网、独立地方小电网、企业自备电源共同承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17万千瓦(含企业自备),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占28%,火电装机容量占72%=地方电网装机容量123万千瓦,企业自备容量31万千瓦。
统调电网是本省的供电主体,包括公司所有的电网,以及与公司存在购销关系的独立电厂和地方电网,其供电区域已覆盖本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市、区、县,并己延伸至东南部地区。
统调电网装机约占全市总装机的63%。
其中水电装机仅占10%,火电装机占90%。
2001 年统计表明,统调电网发购电量为16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约占全市的75%。
发购电主要来源C 公司自发电47亿千瓦时,占29%,其余电量主要从7家本地独立电厂和相邻电网购进,单位购电量最大达46 亿千瓦时,占28%,最小购电量 2 亿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1.3%。
供电所管理的优秀案例
供电所管理的优秀案例
供电所管理的优秀案例:
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的基层单位,承担着为当地提供电力服务的重任。
以下是一个供电所管理的优秀案例,供您参考:
案例名称:智能运维,高效服务
背景:某供电所位于一个工业园区内,服务着多家大型企业和数万居民。
由于园区内企业众多,用电需求大且复杂,供电所面临着巨大的运维压力。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供电所决定引入智能运维系统。
解决方案:供电所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智能运维系统。
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同时,系统还集成了数据分析功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采取措施。
实施效果: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供电所的运维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故障发现和处理的及时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因设备故障导
致的停电时间。
同时,数据分析功能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此外,智能运维系统还提供了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功能,帮助供电所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总结: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是供电所管理创新的有力实践。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供电所实现了运维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该案例也为其他供电所提供了借鉴经验,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东方电力公司的计划工作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东方电力公司的计划工作【案例】王力是东方电力公司的总经理,这是一家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型企业。
长期以来,王总经理一直认为,编制一份可行的公司计划,将有助于企业的成功。
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想方设法促使公司编制计划方案并进一步完善,但是没有取得成效。
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指派了三位副总经理负责编制计划,虽然每位副总经理似乎都努力工作,他也注意到,个别部门经理继续自行其是。
部门经理的独立决策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一致,主管电力调度的负责人总是提请上级电力部门允许提高电费,却没有进展。
公共关系的领导不断地向公众呼吁,要理解电力部门的难处。
用户却认为,电业的利润已经够高了。
公司应该通过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提高电费。
负责电力供应的副总经理受到社区的压力,要他把所有输电线路埋入地下,避免出现不雅观的电线杆和线路,同时向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他觉得顾客是第一位的,费用则是第二位的。
应王力总经理要求,一位咨询顾问来公司检查情况。
他发现,公司并没有真正把计划做好。
副总经理负责编制计划,而他的职员正在努力地进行研究和做预测,并把研究和预测情况提交给总经理。
由于所有部门经理都把这些工作看作是对公司发展没有多少意义的文书工作,因此,他们对此兴趣不大。
问题与思考上述案例描述了企业计划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请你结合案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企业为什么要编制计划?企业计划有哪些类型?2.计划工作的步骤是什么?怎样才能使该公司有效地制订计划?3.如果你是顾问,有关计划的类型方面,你会给公司怎样的建议?案例分析:1.企业为什么要编制计划?企业计划有哪些类型?提示:企业编制计划的原因第一,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给管理者和执行者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
第二,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环境变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
第三,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研究
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研究近年来,电力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靠性,成为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质量管理实践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本文结合几个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来分析其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案例一:电力设备维护管理某电力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维护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人工维护模式。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出预警,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记录设备的保养记录,制定精确的维护计划,提高维护效率。
经过实践表明,引入维护管理系统后,该电力公司的设备故障率明显下降,设备维护周期大大增加,提高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案例二:电力服务品质提升另一家电力公司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促进了电力服务品质的提升。
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服务。
同时,该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服务转型,实现了在线缴费、报修等服务的便捷化。
通过整合公司资源,形成了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经过实践表明,电力服务品质的提升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
案例三:电力安全管理在电力行业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某电力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温度、负荷等参数,当线路出现过载或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该公司还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经过实践表明,引入安全管理系统后,该公司的事故率明显下降,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几个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质量管理实践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质量管理实践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还可以提升服务品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电力方面的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为该市主要电力供应商,负责全市电力供应和输送。
2018年6月,该市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生产线停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工厂认为电力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遂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电力公司赔偿因其违规供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案情概述1. 合同约定:电力公司与工厂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中约定,电力公司应保证工厂的电力供应稳定,电压波动不超过规定范围。
2. 事件经过:2018年5月,由于电力设施老化、维护不到位等原因,电力公司供电线路出现故障,导致工厂电力供应不稳定,电压波动严重。
5月20日至5月25日,工厂生产线因电力供应中断停产5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
3. 纠纷起因:工厂认为电力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导致其停产损失,要求电力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三、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企业应当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稳定性,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四、法院判决1. 事实认定:法院经审理认为,电力公司与工厂签订的《供用电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电力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导致工厂停产损失,存在违约行为。
2. 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电力公司赔偿工厂经济损失100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电力公司因供电设施老化、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供电不稳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关于供电连续性、稳定性的规定。
同时,电力公司未能按照《供用电合同》的约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构成违约行为。
电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C公司是位处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家省级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2003年网省公司层面的改革中,剥离发电资产后的C公司将成为一家电网公司,并分属一家区域电网公司。
I、C公司战略分析1.I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①本地电力市场分析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本地区电力市场需求的总趋势是呈快速持续增长,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9%。
以2001年为例,本地区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8%。
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近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26%。
统调电网行业用电统计情况见表1。
表1统调电网5年行业用电统计表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为重型经济结构,耗电量大的重工业占较大比重,但是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
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比例仅占27%左右。
目前全省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144千瓦时/人,与中国小康社会人均生活用电标准200千瓦时/人还有较大差距,其用电潜力还十分巨大。
随着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预计居民生活用电还将以较大的比率持续增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保型产业用电比例会逐渐增大,带动第三产业用电的高速增长。
本省供电由C公司管辖的统调电网、独立地方小电网、企业自备电源共同承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17万千瓦(含企业自备),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占28%,火电装机容量占72%。
地方电网装机容量123万千瓦,企业自备容量31万千瓦。
统调电网是本省的供电主体,包括公司所有的电网,以及与公司存在购销关系的独立电厂和地方电网,其供电区域已覆盖本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市、区、县,并己延伸至东南部地区。
统调电网装机约占全市总装机的63%。
其中水电装机仅占10%,火电装机占90%。
2001年统计表明,统调电网发购电量为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约占全市的75%。
发购电主要来源C公司自发电47亿千瓦时,占29%,其余电量主要从7家本地独立电厂和相邻电网购进,单位购电量最大达46亿千瓦时,占28%,最小购电量2亿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1.3%。
电力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电力管理创新优秀案例一、背景介绍电力管理是指对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监管、分配和利用的过程,旨在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介绍几个电力管理方面的创新优秀案例,以期能够启发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二、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管理中的应用2.1 智能电表的推广智能电表是一种与传统电表相比具备更多功能的新一代电表。
它能够实时监测电力使用情况,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到电力公司的管理系统。
电力公司可以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精确计费,并且提供电力使用建议给用户,帮助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降低用电成本。
智能电表的推广对电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2 供需平衡模型的建立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用户端,也包括电力公司对供电端的管理。
通过建立供需平衡模型,电力公司可以准确预测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需求,进而合理调度发电机组的运行。
这种供需平衡模型的建立可以避免电力供应紧张或过剩的情况发生,提高电力的利用率和供应质量。
三、用电行为管理案例分析3.1 能源消费监测系统为了更好地管理电力资源,一些地区建立了能源消费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建筑物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各个房间的用电情况。
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中央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分析数据,识别出用电高峰期和电力浪费的地方,并相应地提出节能建议和管理措施,以降低能源消耗。
3.2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是通过收集用户的用电需求信息,并对用户进行分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用电策略,以实现整体用电负荷的平衡和优化。
该系统能够帮助电力公司更好地调度发电设备,减少用电高峰期的压力,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电力管理创新案例国际对比4.1 日本的电力管理创新案例日本作为一个电力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一直致力于电力管理的创新。
他们在电力网络的智能化方面非常出色,通过大规模应用智能电表和能源消费监测系统,成功降低了电力消耗和碳排放。
电力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电力管理创新优秀案例一、背景介绍电力管理是指对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分配和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力管理创新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案例介绍深圳市某企业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其生产线设备数量众多,每天消耗大量的电能。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1. 能耗监测系统该企业在生产线上安装了智能化的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个生产设备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造成能源浪费的原因。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该企业发现有些设备在闲置状态下也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对这些设备进行了优化调整,有效降低了闲置状态下的能耗。
2. 节约型照明系统该企业采用LED灯具替代传统灯具,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同时有效节约电力。
此外,该企业还采用了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和时间,避免了无人区域的能源浪费。
3. 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该企业引进了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通过对生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模式和电力消耗量。
此外,在生产线停机或闲置状态下,该系统会自动将设备切换到低功耗模式,有效降低了电力消耗。
4. 能源管理平台该企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能源管理平台,对生产线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并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了全面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三、效果评估通过以上创新措施的实施,该企业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该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共节约电力约1000万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吨。
此外,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生产线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均有所提高。
四、结论该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面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这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供电企业资产周转率管理案例
供电企业资产周转率管理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供电企业资产周转率管理案例一、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供应一直是各行各业的基础保障,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周转率管理尤为关键。
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对资产周转率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某地区一家供电企业为例,该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老化:供电企业的电力设备大多年代久远,技术落后,维修成本较高,影响了资产的有效利用率。
2. 电力线路繁多:由于电力线路繁多且交错纷杂,导致维护难度加大,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影响了电力输送的效率。
3. 人力成本过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相对冗余的人员导致了人力成本过高,降低了企业的资产周转率。
4. 技术水平低:供电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较为保守,导致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不高,进一步影响了资产周转率的提升。
为了改善供电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措施:1. 更新设备: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更新力度,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2. 优化电力线路:对电力线路进行优化规划,减少线路的冗余和重复,提高电力输送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资产周转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措施实施后,某地区的这家供电企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资产周转率提升:通过设备更新、电力线路优化、人力资源调整和技术水平提升等措施,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效率大幅度提高。
2. 运营成本降低:由于设备更新和电力线路优化,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服务质量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效率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第二篇示例:供电企业资产周转率管理案例二、案例分析1.问题分析某电力供应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资产利用率不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供电企业相关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男,4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供电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总经理。
2019年6月,原告张某某居住的某市某小区因供电设施故障,导致整个小区突然停电。
停电后,张某某家中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给其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经过调查,停电原因为某供电公司在进行线路检修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部分线路短路,引发停电。
原告张某某认为,某供电公司在检修过程中存在过错,未及时通知用户,导致其财产遭受损失,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某供电公司赔偿因其擅自停电造成的损失。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某供电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原告张某某的损失是否由被告某供电公司承担?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1. 被告某供电公司作为供电企业,在维护供电设施安全、保障供电质量方面负有法定责任。
根据《电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供电企业应当保证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电力事故,确保供电质量。
”本案中,被告某供电公司在进行线路检修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部分线路短路,引发停电,存在过错。
2. 原告张某某在停电期间,其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其生活受到影响,财产遭受损失。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被告某供电公司的过错行为与原告张某某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被告某供电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原告张某某的损失范围,法院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认定其损失为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及因停电造成的其他损失。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被告某供电公司赔偿原告张某某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的维修费用人民币2000元,并赔偿因其擅自停电造成的其他损失人民币500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供电企业擅自停电引发的纠纷,具有以下法律意义:1. 供电企业负有保障供电安全的法定义务。
本案中,被告某供电公司在进行线路检修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停电,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C公司是位处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家省级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2003年网省公司层面的改革中,剥离发电资产后的C公司将成为一家电网公司,并分属一家区域电网公司。
I、C公司战略分析1.I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①本地电力市场分析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本地区电力市场需求的总趋势是呈快速持续增长,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9%。
以2001年为例,本地区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8%。
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近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26%。
统调电网行业用电统计情况见表1。
表1统调电网5年行业用电统计表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为重型经济结构,耗电量大的重工业占较大比重,但是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
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比例仅占27%左右。
目前全省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144千瓦时/人,与中国小康社会人均生活用电标准200千瓦时/人还有较大差距,其用电潜力还十分巨大。
随着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预计居民生活用电还将以较大的比率持续增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保型产业用电比例会逐渐增大,带动第三产业用电的高速增长。
本省供电由C公司管辖的统调电网、独立地方小电网、企业自备电源共同承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17万千瓦(含企业自备),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占28%,火电装机容量占72%。
地方电网装机容量123万千瓦,企业自备容量31万千瓦。
统调电网是本省的供电主体,包括公司所有的电网,以及与公司存在购销关系的独立电厂和地方电网,其供电区域已覆盖本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市、区、县,并己延伸至东南部地区。
统调电网装机约占全市总装机的63%。
其中水电装机仅占10%,火电装机占90%。
2001年统计表明,统调电网发购电量为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约占全市的75%。
发购电主要来源C公司自发电47亿千瓦时,占29%,其余电量主要从7家本地独立电厂和相邻电网购进,单位购电量最大达46亿千瓦时,占28%,最小购电量2亿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1.3%。
根据电力规划2002-2015年电力电量预测,本省负荷及电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20巧年的最高负荷为1060万千瓦,需电量476亿千瓦时。
从2002年起开始出现电力缺口,即使将已经规划和在建的380万千瓦水火电电源项目、60万千瓦的燃机项目,并把三峡电力170万千瓦加入平衡,到2010年左右,每年仍缺电在30-70万千瓦。
因此必须吸引周边更多的发电厂商参加电力交易,才能满足电力需求。
②发电厂商在本地电力市场存在着垄断性的发电厂商。
在公司所有的上网电量中,有2个独立电厂所占比例均超过20%,特别是省内l家火电厂,必须至少有1台机组上网供电才能维持本系统的供需平衡。
此外,周边电网的供电能力日趋不足,整体上电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状态,使发电厂商的议价能力增强。
电力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到“十五”末各地区主要的发电企业均应参加统一竞价上网。
通常竞价上网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发电侧市场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存在处于绝对地位的发电厂商;二是电力供大于求,电力市场上有足够的发电厂商和富裕的装机容量超过20%。
上述条件,本省电网均不具备。
根据本省电力规划,估计要到2005年左右才具备竞价上网的条件。
如果在此以前实施竞价上网,将使上网价格提高,在没有形成销售电价联动以前,将对公司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亏损。
如果形成销售电价联动,最终将增加社会用电负担。
③用电客户用电客户对电力产品和相关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较强。
近年来对电力的各类投诉事件增多,通过政府不断向电力公司施加压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已经充分反映出客户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服务不满意。
这将使公司将经营重点转向客户的需要,才能留住客户。
因此客户在系统结构中的位势已经提高,已逐渐扭转被动接受的局面,特别是近130万户居民客户,虽然用电量比重不到20%,其社会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④直接竞争者目前本省地方电力公司的数量超过10家,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7%,但是在火电装机中,除少量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外,大多数均为近年内即将关闭的火电机组;拥有90万千瓦的小水电,80%以上的均为调峰能力弱,甚至根本无调峰能力的径流式水电站。
地方电力主要承担占全省供电区域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供电任务,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其供电可靠性与公司相比很差,一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在选点建厂时,仍然选择C公司而不是地方电力公司。
可以看出,地方电力与公司在竞争实力的综合比较中处于劣势。
⑤替代竞争者本省是全国陆地天然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年天然气消耗量达到23亿多立方米,仅占年产量的58%,有大量富裕,使天然气成为对公司威胁最大的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市场依次为化工行业、工业燃料、居民用气,还有少许商业用气、汽车用气等。
目前公司与天然气的竞争焦点是集中空调市场和工业锅炉市场,天然气有一次能源的价格优势,与电力又同为环保能源,在能效比上优势明显,直接挤占了用电市场。
⑥政府公司对社会期望和政府要求总是积极响应,在完成政府委托的电力规划设计、加强需求侧管理、注重社会环保、保持电力供需平衡上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客户的用电负担和电力优质服务。
本地区现有的高能耗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对电价水平非常关注,认为电价负担过重,通过政府要求公司给予电费优惠。
而普通消费者在比较电信、航空、银行的服务后对电力整体服务不甚满意,政府期望电力公司处理好这些问题。
此外政府希望公司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政府关心的一些领域,在能源支持上与政府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
比如对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实施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分离;给予扶持或挽救的一些行业和企业降价优惠;在电费债权方面给予困难企业一些豁免和让步,以实现本地区范围内的基本平衡。
1.2 C公司资源能力分析①特异资源C公司负责经营本省电网,拥有本省所有超高压主干电网、骨干输电网及部分配电网,所辖的电网与相邻各省电网联网,属于开放型的电网。
本省电网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承担着电力转送的重要任务,是川渝电网与华中、华东电网中的桥梁,该电网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中国“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和电网联网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②人力资源公司现有员工1.6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员所占比例为29%,并且由于严格控制人员入口,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提高。
但是公司同样存在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电力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相对较多,而缺乏经济、金融、法律、外语等人才,以及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已经初步形成了内部管理岗位聘用制度,和工资待遇的适当倾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但是旧人事制度的弊端尚未根除,正式员工仍然享受内部的“大锅饭”,不仅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上与合同工差别很大,而且没有形成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因此存在一个数量很大的员工群体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和市场意识。
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拥有专门的培训基地,每年对各工种都安排各种层面的培训。
但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内容陈旧,培训的整体质量不高,缺乏岗位培训制度体系保证,没有形成岗位轮换制度。
③技术和信息资源目前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500千伏,随着500千伏三座变电站和二回线路投产运行,已经形成500千伏初期骨干网架。
中西部供区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联系较紧密的220千伏供电双环网。
但是电网的网架结构薄弱,连接川渝电网和三峡电网的500千伏骨干网络部分建成,运行时间短,缺乏运行及管理经验,长距离跨省连接,安全稳定水平不高,对本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
配电网络仍然比较薄弱,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网的改造和新装,仍滞后于电量需求的发展速度,特别在夏季,“迎峰度夏”仍然是公司关注的头等大事,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力设备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现有无功补偿装置调节控制手段落后,500千伏电网在交换负荷较大时,会出现无功补偿容量不足,380伏以下网络无功补偿不足,距国内外电网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设备的更新改造,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提高生产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使公司具有全省同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调度运行的现代化设施,并且在电力生产经营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电力生产、规划设计、调度运行的经验。
公司通过加大对电网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对城网、中低压配网进行全面改造和更新;建成电力系统自动调度系统、电能量管理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等一批自动控制、监测和管理系统,提高了电网设备科技含量、运行质量和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公司在本地区的技术和信息优势明显,但是在全国范围,则没有优势可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竞价上网试点、财务管理、营销服务、办公自动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成调度自动化系统、配变综合监控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远程抄表系统、线损管理MIS系统,与不断完善电网结构相结合,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率。
④运营能力近5年来,公司发展迅猛,经营水平逐年提高,主业资产总额超过150亿元,年售电量以近10%的速度增长,售电收入接近60亿元,整体经营略有盈利。
从1997年开始计算,投资电网建设资金累计达25亿元,改造和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125座,变电容量总计达1436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增加到292条,总长度为5539千米,使输配电能力大大提高,主网结构已基本合理。
从表2可以看出近3年来线损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线损率逐年下降,由2.5%左右降至2.0%左右,但是局部网络仍存在潮流不合理的情况,如某些变压器或线路在高峰负荷时段存在超载情况、或大部分时段负荷处于轻载状态,导致线损增大。
同时由于在农村电网仍存在相当数量的高能耗变压器,且农村用电季节性强,大量的高能耗变压器在大部分时间段处于空载或轻载运行,白白消耗了电量。
由于公司采用了“电能量管理系统”和“负荷电量管理系统”对电网电量数据及线损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对电网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特别是计量设备出现的问题和用户窃电行为能够及时显示并进行处理,使损耗的控制能力得以提高。
表2本省电力系统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统计从供电质量上看,各项技术指标有显著提高,2000年与1998年相比,中枢点电压合格率由98.13%提高到99.n%,供电可靠率由99.71%提高到99.76%;线损率由9.01%降到8.25%。
公司在成本的控制上逐年加码,严格执行预算审批制度和三项责任考核制度,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和事后考核。
除主业外,公司的多种产业经营已经从最初安置富余职工的经营目标发展成为公司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