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

合集下载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克鲁格曼 国际经 济学 第8版 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济学
克鲁格曼
名校
笔记
教材
贸易
经济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
习题
政策 汇率
国际贸易
第章
第版
模型
货币
参考书目
答案
精华
01 第1章 绪 论
目录
02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3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1章 绪 论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1
第2章 世 界贸易概览
02
第3章 劳 动生产率和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03
第4章 资 源、比较优 势与收入分 配
04
第5章 标 准贸易模型
06
第7章 国 际要素流动
05
第6章 规 模经济、不 完全竞争和 国际贸易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8章 贸易的政 策工具
05
第4篇 国际宏观经济 政策
04
第3篇 汇率与开放经 济的宏观经济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考生。 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 众多高校采用的国际经济学权威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国际经济学”等专业考研(含复试)参考书目。为 了帮助考生复习备考,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克鲁格曼《国际经 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3.克鲁格曼《国 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4.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教材的配套e书,严格按照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 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22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 以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 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 辅导资料对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 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另外,还提供英文版原题,以便于学员复习备考。(3)最新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可免费升 级获得。本e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8章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到达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到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拟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严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

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展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有何差异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2〕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

答案提示:〔1〕固定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本国货币的利率下降,本国货币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对国内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市场,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直到重新到达原来的均衡点为止。

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章高鸿业版课件.pptx

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章高鸿业版课件.pptx
其次,就短期而论,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因素主要为货币工 资和价格水平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第12页/共23页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13页/共23页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14页/共23页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第15页/共23页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二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20页/共23页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释三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21页/共23页
第八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节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i(r) g s( y t) t
M L1( y) L2(r)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劳动需求曲线
第9页/共23页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劳动供给曲线
第10页/共23页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劳动市场的均衡
第11页/共23页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 含义
首先,就长期而论,除了厂房、设备等不变生产要素以外,宏观经济学 的长期在很大程度上还涉及人口、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这些因素的 变化往往需要数年、数十年的时间。
第十八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2页/共23页
重要问题
• 引出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 两条曲线的作用过程
第3页/共23页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 •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 第八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绪论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的分支科学。

它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即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其研究对象。

它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

国际经济学定义国际经济学研究现代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生产要素的流向和直接影响这个流向的国内外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某个国家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被分别称之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它主要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

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如商品、服务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在各国国民收入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即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

国际经济学的范围1、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经济理论、现代国际经济理论;2、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内外平衡政策3、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和国际直接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4、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国际间金融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际经济一体化;本次课程的内容组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的流动和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国际格局下的的资源配置问题。

它分为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国际经济学第18章

国际经济学第18章
当经常项目余额、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中非储备性资本余 额之和为零时,该国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
10
2.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年
物价—硬币—流动机制
是自动调节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最重要的有力 机制。
黄金流动伴随着赤字和盈余引起价格的变化,进而 会减轻经常项目的失衡使所有国家恢复外部平衡。
以帮助缓解这种美元严重的短缺局面。
22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部平衡
投机性资本流动与危机
经常项目的赤字和盈余问题由于私人资本流动 的增加而呈现出更为特殊的重要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有巨额经常项目赤 字的国家,可能会被视为出现了“根本性失衡”。 经常项目存在大量盈余的国家,市场可能认为其货币 有升值的倾向。eg
防止总需求相对于它在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发生大的 波动。 确保国内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会过快或过慢。
5
1.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目标
外部平衡: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
国际经济学通常将外部平衡定义为该国经常项 目的平衡。
投资收益率高的国家应该是当前产出的净进口国(因此它的经常 项目是有赤字的) 刻意强调经常项目的平衡忽视了跨时贸易带来的收益 跨时贸易所带来的收益不易计算
世界经济的崩溃
许多国家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 对国际贸易与国际信贷的限制,给经济造成了 很大的损失。 这些以邻为壑的政策遭到了外国的报复行为, 并且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崩溃。 如果实行更加自由的贸易,并且国际间的合作 能够保证在不牺牲内部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外部 平和金融稳定,所有国家的境遇都有可能得到 改善。
1961-1965年,美国在此期间的经常项目盈余增加, 但私人资本持续外流导致外国官方储备中美元增加。 1960年的,德国经济发展,德国货币升值并不反映 美国经济问题。 1965-1968年,越战的军事升级和“伟大社会计划”。 巨大的财政扩张引起美国价格的上涨并使美国经常 项目盈余急剧下降(见图18-4a与图18-4c),宽松货币方 案(图18-4d),年通货膨胀率接近6%(图18-d)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表 2-1: 生产上的假定变化
18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 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 他具有 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
的产品 ,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 中获益。
什么决定 比较优势?
• 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 不同是如
何决定贸易结构(一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的。
– 国际贸易也许会损害国内某些人的利益 – 贸易, 技术, 以及高工资和低劳动技能的工人.
• 国际贸易关于什么的学科?
– 贸易结构 (谁卖给谁什么?) – 气候以及资源决定了一些产品的贸易结构 – 在工业和服务业在贸易结构上差异更加微妙. -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 -一方面是国家资源如资本,劳动,土地的相关供给另一方面是在不同商 品的生产上对于这些劳动要素的运用. -一个大体上随机的组成部分. – 贸易的两种方式: » 产业内贸易 取决于国家之间的不同. » 产业间贸易 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并且发生在相似国家之间
• 国际市场允 许政府对不同公司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
这是可以分析的.
• 政府也控制货币供应.
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期间还会学到其他一些经常发
生的经济问题.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3
国际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学科?
贸易利益
• 很对人对于一国进口其自己可以生产的物品持怀疑的态度. • 当国家卖给其他国家货物和服务时,所有国家都受益. • 贸易与受益分配
27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绝对优势
•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少的
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 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名词:1、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等.2、绝对利益: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3、比较利益: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都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

世界也因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5、贸易乘数:在开放的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公式为:dY=[l/(dM/dY)] dX。

(2003)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7、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国际经济学 第十八章 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与欧洲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   第十八章  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与欧洲货币体系

第三节 欧洲债务危机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 (一)欧债危机的起源 (二)欧债危机的蔓延与扩散 二、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2、国际评级机构的助推 3、国际投资机构与对冲基金的放大
(二)内部原因 1、统一货币与分散财政的制度性缺陷; 2、欧元区的经济结构失衡; 3、高福利制度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 4、金融稳定与危机防范、救助机制的 缺位。
(四)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就
欧洲货币体系(EMS)主要发挥了如下作用: 1、稳定了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汇率,促进 了区内经贸的发展; 2、加强了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同 步性和政策的协调性; 3、为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 基础。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
(一) 欧洲货币联盟的初步形成 (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 1、《马约》对货币联盟进程的安排 2、《马约》对进入单一货币体系成员国的 要求 《稳定与增长公约》(1996) 《阿姆斯特丹条约》(1997)
三、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运行
(一)欧元启动后十年的运行态势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欧债危机
图18.4 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二)欧元的历史作用
1、欧元的诞生助推了区域经济增长; 2、促进了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发展; 3、消除了贸易壁垒,推动了贸易和跨境 投资; 4、削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国际货币 体系呈现出两强格局。
LL’ LL 加入通货 区的收益 和成本 损失> 收益 损失< 收益 GG
O
θ1
பைடு நூலகம்
θ2
参加国与通货区的 经济一体化程度
图18.3 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策
2、成本转换相关理论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进展 1、自由放任思潮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化和实证分析 3、最优货币区指数理论 (Optimal Currency Area Index, OCAI)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精选五篇)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精选五篇)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精选五篇)第一篇: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金银财富增加。

一国要使金银货币的绝对量增加,从而使国家富裕起来,必须发展国际贸易,并且在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因为,只有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时,其他国家要向该国支付,该国的金银财富才会增加,其经济才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获得发展。

重商主义的两大缺陷:金银货币财富观和贸易保护主义。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绝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

则优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

相互需求理论:两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反映了两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两国两种产品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确定的界限之内。

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开展贸易,将会使各国的福利都得到增益。

机会成本:指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某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1)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即同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

(2)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要素的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该国每多生产1单位的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以获得足够的资源。

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是凹向原点的曲线,说明两国在生产这两种商品时都具有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5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实验班)、贸易经济、贸易经济(高水平运动员班)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用国际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问题和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教育的三个面向培养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主要进行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在国际间转移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等。

其中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和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要求细讲或精讲,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在国际间转移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等要求选讲。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等要求学生自学。

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故授课时以课上面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为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国际经济及中国对外经济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考核方法是写论文,而期末考核方法是闭卷考试。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目的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经济学2.简述国际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简述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第一节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绝对利益理论2.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相对利益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绝对成本—绝对利益论和相对成本—相对利益论的图形分析,相对成本—相对利益论的利益分析,均衡国际市场的图形分析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掌握:相对成本论与比较优势思想复习思考题:1.简述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及政策主张2.试述斯密绝对利益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3.试述李嘉图相对利益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第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第二节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价格曲线、封闭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国际贸易利益分解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福利线掌握: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运用:国际贸易利益分解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两国贸易价格在2×2模型中的可能区域及贸易利益的分配2.画图说明开放条件下一般均衡第四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第一节相互需求理论第二节马歇尔的提供曲线教学重点和难点:相互需求模型的扩展,马歇尔的相互供求曲线,国际市场的失衡与均衡,需求变化与贸易效应等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提供曲线的含义与应用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两国的提供曲线2.画图说明国际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形成第五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第一节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第三节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第四节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教学重点和难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广义和狭义),特定要素理论,里昂惕夫悖论与对悖论的解释等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要素禀赋论的观点掌握:特定要素禀赋理论复习思考题:1.试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2.试述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3.简述里昂惕夫悖论4.简述要素密集度逆转说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规模经济理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新贸易理论的具体观点应用:会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判断贸易类型复习思考题:1. 画图说明规模经济理论2. 简述生命周期理论3. 产业内贸易指数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第一节:雷布津斯基理论第二节: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第三节:贫困化增长与国际贸易教学重点和难点:雷布津斯基理论、技术进步的类型、小国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大国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技术进步类型掌握:雷布金斯基定理、小国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模型复习参考题:1.简述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内容2.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3.贫困化增长的表现与原因第八章关税第一节小国进口关税第二节大国进口关税第三节名义保护率和实际保护率教学重点:小国进口关税效应、大国进口关税效应、名义关税与实际保护率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关税的概念和作用运用:大国、小国的关税效应、关税保护率复习参考题:1.画图说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2.画图说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3.画图说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4.画图说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5.推导有效保护率并说明其经济意义第九章非关税壁垒第一节进口配额1.进口配额分析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第二节补贴与倾销1.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2.倾销第三节新贸易保护主义教学重点和难点:进口配额,出口补贴,进口替代品补贴,倾销,反倾销税新贸易保护主义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倾销、反倾销税掌握:配额管理与关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出口补贴的效应复习参考题:1.画图分析小国实施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2.对实施进口配额和征收等额关税进行比较分析3.画图说明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4.画图说明进口替代品补贴的经济分析5.画图说明倾销和反倾销的理论根据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关税同盟理论(大国和小国)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掌握:关税同盟的创造和转移效应复习参考题:1. 什么情况下贸易创造在关税同盟中占主导地位2. 什么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画图说明小国局部静态关税同盟理论第十二章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第一节资本的国际转移1.资本的国际转移及原因2.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二节劳动的国际转移1.劳动的国际转移及原因2.劳动的国际转移图解3.劳动的国际转移与劳动力市场教学重点和难点:古典模型国际生产折中论资本流动效应模型劳动的国际转移图解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资本流动的原因掌握:资本和劳动国际流动的效应模型复习思考题:1.简述对外间接投资的古典模型2.论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3.画图说明资本流动效应模型4.画图说明劳动的国际转移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平衡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1.国际收支2.国际收支平衡表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内容1.经常账户2.资本(金融)账户3.错误和遗漏账户第三节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核算2.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失衡、自动调节机制复习思考题: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居民非居民2.简述国民收入、国际收入账户余额以及储蓄和投资间的关系3.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可从哪些角度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分析第十四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与汇率1.外汇2.汇率3.汇率的决定第二节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2.外汇市场的职能3.外汇市场的效率教学重点和难点:浮动和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外汇、汇率的定义掌握:浮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复习思考题:1.外汇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套汇交易套利交易2.简述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第十五章汇率的决定第一节购买力平价论第二节货币理论的汇率决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货币论的汇率决定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一价定理、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和货币论的汇率决定复习思考题:1.简述绝对购买力平价2.简述相对购买力平价3.简述货币论的汇率决定第十六章价格调整机制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弹性论1.马歇尔—勒纳—罗宾逊条件2.J 曲线效应第二节铸币平价伦教学重点和难点:马歇尔—勒纳条件 J 曲线效应铸币平价论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弹性的基本观点、铸币评价掌握:J曲线效应和马歇尔勒纳条件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2.J曲线效应第十七章收入调节和自动调节机制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吸收论第二节国际收支调节乘数论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国际收支吸收论、自动调节掌握:外贸乘数及应用复习思考题:1.简述吸收论2.国际收支调节乘数论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第十八章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和工具第二节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内外均衡第三节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内外均衡教学重点和难点:丁伯根法则米德冲突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论斯旺的政策搭配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丁伯根法则、米德冲突掌握: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非充分就业时的IS-LM-BP模型在固定汇率制下的一般均衡2.画图说明非充分就业时的IS-LM-BP模型在浮动汇率制下的一般均衡3.画图说明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六、主要参考书[1]〔美〕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著,朱宝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8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以〕埃尔赫南·赫尔曼,〔美〕保罗.R.克鲁格曼著,尹翔硕译.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 执笔人:王佃凯教研室主任:刘宏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王军。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学习小结第2、3、 4、5章开门见山,讲国际贸易模型。

第二章首先讲李嘉图模型,其主要观点在于: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相对低工资率使得绝对生产率低的国家获得比较竞争优势。

第三章介绍特定要素模型,其重要贡献在于解释了收入分配效应。

假设土地与资本为特定要素,每个国家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拥有者受损。

流动要素的拥有者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

第四章介绍资源与贸易的赫俄理论。

其主要论点有四点:1. 两种产品相对价格与生产产品的要素的相对价格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若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劳动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2.相对价格不变时,要素供给上升,以此要素密集的产品产出上升,另一种产品产出下降;3. 赫俄定理: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相对资源充裕的所有者获利,稀缺资源所有者受损;4. 要素均等化:要素分配不均,要素价格不同,成本不同,价格不同,产生贸易,最终导致产品价格趋同,要素价格趋同,从这一过程可看出,贸易中的商品流动暗含要素流动。

第五章综合前几章模型,得出标准贸易模型::1. 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导世界相对供给曲线,通过消费者偏好推导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由此供需曲线决定;2. 出口偏向型增长使贸易条件(出口产品价格比上进口产品价格)恶化,即一国出口产品扩张程度大于进口产品扩张程度,进口偏向性增长使贸易条件改善。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第六章讲的是规模经济-垄断竞争模型。

首先给出垄断竞争的形成,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趋势。

垄断竞争模型,假设垄断厂商生产有差异产品,对产品持有垄断地位;每个厂商将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

那么则有Q = S*(1/n - b*(p-ap));其中q为厂商的销量,s为行业总销量,n为行业中厂商数,p为厂商产品的价格,ap为竞争者的均价。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 李坤望(部分课后习题)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  李坤望(部分课后习题)
第八章1.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生产出口产品企业的垄断租金。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第十三章5、何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项目,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调整项目又称补偿项目或事后交易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差额。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帐面上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真正能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自发项目,通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状况实际上指的就是自发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第五章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国际收支总差额可以看作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它是一国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而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国际收支总差额又会进一步对其它的宏观经济变量如汇率、利率、私人资本的流动、国内投资、生产以及进出口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课程分析

《国际经济学》课程分析

《国际经济学》课程分析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标准学时:72课程类型:理论课《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它是国家教育部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其关系较大的学科和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定位与性质《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

在内容体系上,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这两大部分在名称上通常又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对那些日后将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国际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需要掌握的基本政策主要有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福利效应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平衡政策等。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代码:ZB10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学专业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分为微观(国际贸易)和宏观(国际金融)两大部分。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着重介绍商品和要素贸易的起因、贸易格局的决定、贸易利益及分配,以及贸易政策等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讨论国际经济关系与一国宏观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国际收支、汇率决定与制度、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

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系统介绍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注重讲解规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熟悉一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技巧和工具,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能够运用基础经济学理论分析开放条件下的相关内容;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4.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国际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华民《国际经济学》

华民《国际经济学》
华民《国际经济学》
本资料源自公开出版物或相关院校内部 由复清发展金融考研咨询社编辑整理
导 论
国际经济学 华民 著
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导论 2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11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理论假设(三组)
•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 –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 调整是瞬时的,即经济总处于均衡状态。
•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因此作为社会福利象征的无差异曲 线I0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整个经济处在其 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雷托最优状态。
• U国将获得一种有利的贸易条件(上图中的TP线)。这种贸
易条件根源于U国在生产X商品时所具有的生产率方面的绝 对优势。它决定了U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X商品,却可 以以较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出售X,由此增加国民福利。 • 同样W国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见,贸易是一种正和 博弈,不是零和博弈。
• 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的住脚,并 • •
非在一般意义上成立; 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博弈,即贸易一方 的顺差必然要以另一方的逆差为代价这一观点是错 误的; 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5
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绝对利益论
由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创立 前提假设:

国际经济学 多米尼克萨尔 第八版 18章课件

国际经济学 多米尼克萨尔 第八版 18章课件
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 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 无效果。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portrays the short-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conomy's nominal exchange rate, interest rate, and output (in contrast to the closed-economy ISLM model, which focuses o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 and output).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has been used to argue that an economy cannot simultaneously maintain a fixed exchange rate, free capital movement, and an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This principle is frequently called the "impossible trinity," or the "Mundell–Flemin63年,蒙代尔在《加拿大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 “固定和浮动汇率下的资本流动和稳定政策”。在这 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蒙代尔分析了开放经济中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 他的基本结论是,宏观稳定政策的效果将随国际资本 流动的程度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汇率体制下,宏观 政策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 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 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在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位 同事弗莱明也对开放经济中的稳定政策进行了相似的 研究,说明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 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所以在教科书中,他们的思想 被称为“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ming Model)。

国际经济学复习讲义

国际经济学复习讲义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讲义配套教材: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第10版)提要一、赫克歇尔-俄林(H-O)定理(要素比例/禀赋理论)【假设条件】国家、要素禀赋和产品设定;偏好相同;技术相同;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内流外不流;无壁垒;资源充分利用;贸易平衡。

【定理表述】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充裕度(要素禀赋)是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要素价格让相对价格差异变为绝对价格差异,进而导致贸易。

【一般均衡框架】·假设偏好及收入分配一致,则要素供给是影响要素价格唯一原因。

·假设技术一致,要素价格差异导致商品价格差别。

二、要素价格均等(H-O-S)定理【表述】•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倾向于缩小两国间工资与利率差别。

•只要要素价格不等,商品价格就不等,继续贸易缩小要素价格差距。

•一国扩大优势品生产会引起充裕要素需求上升价格上涨,所有者收入提高;稀缺要素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所有者收入减少。

【意义】1. 证明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而且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2. 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

三、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与福利效应【经济效应】•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国际价格下降。

•生产效应:国内产量增多。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减少。

•税收效应:税收收入增加。

•贸易条件效应:关税造成世界价格下降,提供曲线扭曲(向劣势轴偏转),造成贸易条件改善、贸易量减少。

【福利效应】大国收关税在减少贸易量的同时可以拉低国际价格,改善贸易条件。

国家财富增减不一定,取决于两种作用的净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一.选择题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C.征收高额的进口税;D.采用生产成本随唱片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3.比较优势说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利A.如果一国专门生产更有效率的产品B.只有在规模经济条件下才可能C.如果两国的机会成本是相同的D.只有两国都存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情况下4.假定等量的资源在X国能生产两个电视机和四个照相机,在Y国能生产一个电视机和两个照相机,那么A.X国应向Y国出口电视机进口照相机B.X过应向Y国出口照相机进口电视机C.不管汇率如何,X国能在Y国低价出售这两种产品D.两国对这两种产品的交易无利可图5.如果收益来自毛衣,比较优势说的必要假设是A.一国在生产两种产品时无绝对优势B.一国必须比另一国大得多C.生产要素在这两国间必须自由流动D.一国在生产其中某一产品时更有效率6.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A.该国就不会进口食物B.该国将出口食物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将出口或进口食物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中获利7.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A.进口煤出口钢B.进口煤和钢C.出口煤和进口钢D.出口煤和钢8.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A.发现相互交易是无益的B.交易后可能继续生产他们的产品C.发现在交易后一方获利一方受损D.将各自专门生产成本不变时的那么多商品9.什么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可替代国家间的要素流动?A.如果要素是充裕的.B.只有在比较优势说被否定.C.只有在商品流通收到管制时D.当通过贸易使各国的稀缺要素不再缺乏时10.根据比较优势说,贸易将提高分配效率,因为A.生产率低的国家根本不用生产任何东西B.效率高的国家生产所有产品C.根据相对效率而形成的专业化生产D.所有国家所有人都能均等获利11.国际贸易A.使不同国家的商品价格趋于一致B.不可能影响商品价格C.因需求增加而导致通货膨胀D.因供给增加而导致价格下跌12.同工资水平下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工资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13.进出口交换比率的改善对一国是有力的,因为A.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B.可以是汇率上升;C.获得进口的成本降下跌;D.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便宜而不用进口。

14.估价贸易收益的最好方式是A.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全球产出的增加;B.比较国名生活水平与进口消费的比例;C.比较国名生活水平与出口产品的比例;D.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影响程度。

15.对欠发达国家来说,贸易收益A.因为不存在绝对优势可能性而受到限制;B.因为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受到限制;C.因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而得到提高;D.因不利的进出口交换比率而趋消失。

16.出口货价对于进口货价的上升是进出口交换比率向有利的方向变动,因为A.进口一单位可导致更多的出口;B.出口一单位可获得更多的进口;C可创造出口工业的就业机会;D.可增加进口替代工业的就业机会。

17.一国某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A.价格上升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B.价格下跌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C价格变动对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比没有影响;D.价格下跌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

18.进出口交换比率表示A.一国的机会成本比率;B.二国间某种具体的贸易协定;C.一国的机会成本在两种产品间的反比D.进出口商品货价之间的比率19.当一国面临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时,A.应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以便有更多的钱流入;B.该国应向外国政府借款来弥补赤字C.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D.应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升值以鼓励出口20.外汇市场上某国货币发生贬值,这意味着A在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B该国居民可以比较便宜的买到进口物品C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便宜D.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昂贵21.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加干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A.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货币贬值C.缩减对国内外商品的消费,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22.一个国家的资本净外流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国货币升值B对该国产品所征关税的下降C.外国投资的高回报率D金本位制的实行23.政府控制外汇和限制外资流入的目的是A使本国货币升值B限制进口消除国际收支逆差C为发展本国较落后的行业D以上三项都正确。

24金本位制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是A因货币体系调整所引起的通胀或萧条B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交换媒介C.总是处在非均衡状态D.价格趋于激烈波动25.浮动汇率制A.对从事国际贸易的来说比固定汇率更安全B.使国际贸易的风险更大C.可使经济更趋稳定D.能改善非出口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26.一国向其他国家出售谷物是因为A.为了压低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B.为了压低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C.该国生产谷物有比较的优势D.该国货币不断升值27.一国贸易赤字的存在通过什么途径可加以解决A.资金的盈余B.提高国货币的汇率C.刺激经济以达到充分就业D.降低本国的利率水平28.什么情况下可导致资本流入A.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债B.中央银行提高银行的准备金C.减少进口和增加税收D.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外国债券29.一国的贸易盈余表示该国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C.消费低于产出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且净出口赤字30.对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D.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31.如果国内投资超过国内储蓄,将出现A.经常性项目赤字B.资本项目盈余C.政府预算赤字D.A与B都正确32在利率不变,充分就业和经常项目最初平衡的情况下,一开放经济的国家削减税收将导致A.经常项目的赤字B.国内储蓄的减少C.资本项目的盈余D.以上都正确33.若一国提高商品进口关税,从长远看哪种情况可能发生A.该国的净出口增加B.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C.该国的资本项目盈余减少D.以上都正确34.若A国生产电视机的效率是B国得两倍,生产照相机的效率是B国的四倍,那么A.A国电视机生产具有比较优势B.A国照相机生产具有比较优势C.A国电视机生产有绝对优势,照相机生产有比较优势D.尚不能判断哪国和那种商品具有比较优势35.不成熟经济要求关税保护A.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矛盾B.旨在稳定一国的生产最大可能性C.若一国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时是正确的D.若生产可能性曲线能够外移时是有效的36.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但储蓄不减少多国民收入的影响与那种情况相同?A.政府支出增加B.税收的增加C.投资增加;D.政府对国内产品支出的减少。

37.与进口配额相比,关税保护更为合理,因为A.关税并不影响国内商品价格而进口配额则不同;B.关税并不影响商品生产儿进口配额则不同;C.关税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少,因进口额的变动仍有弹性,而进口配额则不同;D.关税并不影响收入分配而进口配额则不同。

38.若一国打算改变国际收支的逆差,那么以下那种政策不妥?A.使本国货币贬值B. 减少税收C.削减政府开支D.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39.在浮动汇率制下以下哪种情况不正确?A.对外贸易的风险比在固定汇率制下更大;B.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自动地得到纠正C.随着一国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动,其汇率也将变动;D.汇率波动调节国际收支时时对经济不产生任何影响。

40.哪种情况下国家津贴比关税和进口配置更为适合?A.希望维持造船业的就业水平;B.希望维持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C.石油储备对国家安全是比不可少;D.对国外生产的精密产品的需求上升二.是非题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贸易之后应该相等。

2.两国间的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即使某一国币另一国再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时更为便宜。

3.在A国和B国,衣服和食品价格之比分别为3/1和2/1,若双方开展贸易,A国将更可能出口食品。

4.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两国生产专门化并相互交易,那么有关资源的价格将趋向均等。

5.一国所有的人将从该国对外贸易中获得均等的利益。

6.如果一国的土地资源很丰富,那么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该国的地租上升并高于工资。

7.因客观存在所在成的各国要素价格的差别可通过商品的、要素的、或这两者的自由流动而缩少。

8.关税有助于世界资源的最有效的配置。

9.能够增加国内工人货币工资的关税对公众或对那些工人来说未必是好事。

10.为避免国外廉价劳动力的竞争而征收的保护关税对任何人逗没有好处。

11.无形关税即指低到足以改善进出口交换比率并高到足以商品交易有利水平的那种关税。

12.赞同自由贸易是因为自由贸易能促进资源更有效地配置。

13.最理想关税应是高到足以改善进出口交换比率并低到足以保持商品交易有利水平的那种关税。

14.美元和马克的汇率以及英镑和美元的汇率是完全独立的。

15.黄金对某一货币的价格上升将自动地使该货币贬值。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任何国家外币供给的增加均列入借方项目。

17.事实上一国能够出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18经济学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用于国内分析而不是国际经济分析。

19若一国生产所有产品效率都非常高,那么该国应该出口商品而不是进口。

20.一国两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若相同,那么即使开展对外贸易,该国也将无利可图。

21.一般来说,为保护国内工业而给予津贴比对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征税更好。

22.高工资国家将不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3.若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相同数额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24.出口交易通常使出口国的货币供给增加。

25.因商品进口需要外汇,一国在任何时候都应使进口货物价值低于出口货物价值。

26.旨在改变国际收支逆差的货币财政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就业水平。

27.汇率自由浮动的好处之一是进出口波动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而对国内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28.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应该紧缩货币,减少收入或者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29.浮动汇率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可能鼓励外汇的投机。

30.外汇供给增加时,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外汇的需求将上升。

31.若一国货币长期来不断升值,那么该国将处于有利地位。

32.只要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那么该国必然是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