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调查方法及要求
钉螺鉴别及调查方法
钉螺的主要鉴别及调查方法一、钉螺主要鉴别要点1、大小,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
2、形状,呈宝塔状,螺塔一层一层有规律的逐步缩小。
3、螺旋,为5~8个。
属右旋螺。
4、有唇脊,壳口外唇近边缘有一较厚的脊状突起。
5、颜色,光壳钉螺为棕红色;肋壳钉螺为淡黄色或黄棕色。
6、螺壳:坚硬,用手用力捏,不易碎。
7、有假眉,眼球后方皮下组织内,有淡黄色颗粒聚集成的眉弓(需要在解剖镜下观察)。
唇脊脐孔不同种的螺类的形态钉螺和相似螺类的鉴别要点要点钉螺海蛳烟管螺菜螺拟钉螺长度5~1015 ~2810~177 ~9 3 ~6螺层5~91210~11 6 ~85~8旋向右旋右旋左旋右旋右旋壳口卵圆形有锯齿形近三角形椭圆形脐沟裂状厣有有无无有唇脊大多有无无无无或弱其它假眉金黄色,阴茎呈浅红色壳口处基部有3条横纹;纵肋稀疏壳口有皱褶眼有柄,能伸缩假眉白色,阴茎不呈红色二、钉螺调查1、调查时间一般在3-5月和9-11月。
最佳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半月(南北因气候关系略有差异),此时杂草少,有利于尽早灭螺。
气候温和,钉螺活动力强,出现在土表的钉螺数量多。
2、调查环境丘陵地带钉螺分布是随着水系自上而下地分布在各个不同地形的孳生环境中。
钉螺常呈零星、分散的孤立小片或点状分布。
钉螺孳生环境主要为洼地、草坡、菜地、田埂、小沟、池塘、水坝,堤埂、石芽等处。
3、调查方法设框:隔一定距离设一检查点,每点为一框。
调查河、沟、塘、田埂等一般按5-10米等距离设框;调查江湖洲滩、田地可采纵横系统抽样(棋盘式抽样)。
系统抽样法:等距离设框调查法,适合于钉螺多而散在性分布的环境。
与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调查点地域内的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及钉螺孳生的可疑环境进行螺情调查。
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等距离设框调查,若相邻两点(框)均未查到钉螺,可在两点之间的段,选择钉螺容易孳生的环境再抽查两个点(框)。
计算钉螺面积: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有螺的段,左右各延伸20m计算。
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1.04.25•【字号】苏政血办[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苏政血办〔2011〕4号)各有关市政府血地防办公室,省血防所:为了解各地今年春季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及灭螺效果,我办将于4-5月份,组织开展全省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内容1、查灭螺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情况;2、查螺工作质量和灭螺工作效果;3、查灭螺工作资料完整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查螺环境图帐、有螺环境登记卡及示意图、分环境查灭螺工作原始记录表等)。
二、检查形式采取分片区检查和暗访督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我办组织检查组分别对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盐城淮安3个片区进行检查,省血防所对南京、镇江、扬州3市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暗访督查。
三、检查人员组成1、春季查灭螺效果考核检查组由5-6人组成(省血防所3人,抽调市级血地办或疾控中心专业人员2-3人)。
南京、镇江、扬州3市接受检查时抽调4-5名查螺员配合进行现场灭螺质量考核(各片区考核检查人员组成详见附件1)。
各市参与检查的人员由省血防所负责通知。
2、暗访组由省血防所抽调相关人员组成。
四、检查方法每市检查时间为1天半,主要采取听汇报、现场调查和查看村级资料等形式。
1、听取被检查市2011年开展春季查螺灭螺工作情况介绍;2、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市抽查2个县(盐城、淮安各抽查1个县),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2个乡镇(传播阻断县抽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1个村,走访5-10户村民,了解近2年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每个镇抽查1个药物灭螺环境进行灭螺效果考核,传播阻断地区未查到钉螺的县(市、区)检查血防灭螺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及效果。
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查螺、灭螺、查病、化疗技术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查螺、灭螺、查病、化疗技术方案(试行)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阶段性防治目标,依据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分类,特制定查灭螺、查治病工作的技术方案。
各地应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细则,核定年度防治计划任务,将查灭螺计划具体落实到环境,查治病计划具体落实到村或村民组,并组织实施。
一、流行村分类(一)分类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居民粪检阳性率为依据,将流行村分为5类:1、一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0%;2、二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5%、<10%;3、三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5%;4、四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5、五类村:连续5年无当地新感染的病人、病畜、无感染性钉螺。
(二)类别调整根据疫情及调查结果每2年对疫情变化大的一、二、三类村进行类别调整。
以村民组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村民组,用血清学方法查病,血清学检查最少受检人数不得低于《血吸虫病流行村类别调整血清学检查最小样本量计算表》(见附表),受检率达到90%以上。
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粪检,受检率达到90%以上。
以此计算粪检阳性率(计算公式附后),作为调整类别的依据。
二、钉螺调查(一)调查范围和频次1、现有钉螺环境(1)近2年查获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每年查螺1次;(2)其他有螺环境,每年调查1/3面积。
2、可疑环境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环境,每年查螺1次。
(二)调查方法选择春季或秋季适宜时期开展查螺。
1、现有钉螺环境(1)易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查螺(江湖洲滩环境框线距20-50m,其他环境框线距5-10m)。
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2)其他有螺环境: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及钉螺栖息习性,设框调查)查螺。
钉螺调查方法及要求
手工捕捉法
使用工具如铁锹、铁耙等, 对钉螺分布区域进行挖掘, 然后收集捕捉到的钉螺。
药物捕捉法
在钉螺分布区域投放药物, 吸引钉螺前来取食,然后 收集捕捉到的钉螺。
陷阱捕捉法
设置陷阱装置,利用钉螺 的趋光性、趋温性等特点, 吸引钉螺进入陷阱中,然 后收集捕捉到的钉螺。
环境监测法
监测水质
通过采集水样,检测水中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了解水 质状况对钉螺生存的影响。
根据调查目的和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钉 螺分布区域作为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
采用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 样等,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记录数据
详细记录每个地点的钉螺数量、分布情况等 信息,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
实验室检测要求
1 2
样本处理
对捕获的钉螺进行分类、清洗和整理,以便进行 进一步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一种基于DNA等分 子标记技术的钉螺检测方法。通过对钉螺 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准确鉴别其种类和 感染状态,同时还可以发现新发和变异病 种。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 速简便的优点,但需要相应的分子生物学 技术和设备支持。
免疫学检测法
总结词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钉螺进行免疫学检测,以检测其感染状态。
结果报告
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时间序列分析
对钉螺种群数量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钉螺分布、 种群结构、传播风险等进行深入 解读。
报告撰写
按照规范格式,撰写钉螺调查报 告,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 过程和结论等。
湖北省荆州太湖港河滩感染性钉螺及水体感染性的调查
wi n e td On o lna S alS osAln n teRie in z o t I f ce c mea i n i p t o g Ya gz v ri Ja g h u h n
C oQig a gS i i h oH nme ( oeeo i a si c ag e n esy J ghu , u e4 4 2 , h. a n y n uJa a o g i C lg f nm l c neY nt i r t, i zo H bi 30 5 C i yZ l a e zu v i n
表 明, 太湖港 河滩上 5一l 1月感染性钉螺显著 , 以 6— 但 8月钉螺 阳性率最 高。 太湖港河水 6—8月感染性 显著。调 查
结果显示 , 湖北省荆 州太湖港感染性钉 螺滩块 附近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 虫的最危 险因素, 中以 6—8月危 险性 最 在 其
大。
关 键 词 : 吸 虫病 ; 染性 钉 螺 ; 滩 ; 体 感 染性 血 感 河 水
b sn h s s mai s mp i n meh f te c e s o r tl ,a d d sig ih d f m n e t d s al b a s o h y u in t e y t t a l t o o h h sb a d sye n it u s e r e c n d n o i f ce n i y me n ft e s cu h n t o .T e i e t i fw trb d n ie o u sd r ha d r ee t d b sn h e t e c t . r s i n meh d h n ci t o ae o y isd ro ti e mas l swe e d tse y u i n t e s ni lmie meh f vy n n o .T e r s l h w a h r e e i e t d s a l o e ma h a d ao g t eYa gz ie b i r vn e e e y mo t d h e u t s o t t e ew r ce n i n t r ln n n e R v ri Hu e o ic v r n h s h t f n s h s l h t n P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机构、人员、职责第二章钉螺调查第三章钉螺控制第四章人群病情调查第五章人群化疗第六章晚期血吸虫病调查与救治第七章家畜查治和管理第八章健康教育第九章潜在危险因素控制第十章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第十一章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第十二章血防信息管理第十三章督导与考核附录附件一附件二药物灭螺技术规范附件三常用血吸虫病查病技术操作规范附件四血吸虫病人群化疗技术规范及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规范附件五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六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附件七晚期血吸虫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八晚期血吸虫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附件九家畜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操作技术规范附件十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附件十一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附件十二各类报表第一章机构、人员、职责1 机构1.1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国家级机构)。
1.2 血吸虫病流行区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业务科(室),或设立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站)(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机构)。
1.3 血吸虫病流行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内设承担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科(室),或由县级机构派出常驻防治工作组(以下简称乡镇级机构)。
2 人员2.1 各级机构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服务区的人口、面积、流行类型和疫情分类等因素,合理配臵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2.2 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所从事专业的资格,或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防治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职责3.1 国家级机构3.1.1 对血吸虫病发生、分布、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与研究,为拟订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防治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1.2 在卫生部的组织领导下,起草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和重点项目计划。
钉螺的形态与解剖
钉螺与其它相似螺类的鉴别
在自然界环境中孳生的某些种类的螺蛳, 其外形同钉螺较相似,易与钉螺混淆。 在查螺、报螺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碰到 一些群众将相似螺类当作钉螺报上来, 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鉴别。
在实际工作易与钉螺混淆的相似螺类主 要有:方格短沟蜷、管螺、细钻螺(菜 螺)、泥泞拟钉螺等。
钉螺属(Genus Oncomelania)
钉螺的种类
微小钉螺( Oncomelania minima) 湖北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
指名亚种(O.h.hupensis) 丘陵亚种(O.h.fausti) 滇川亚种(O.h.robertsoni) 广西亚种(O.h.guangxiensis) 福建亚种(O.h.tangi) 台湾亚种(O.h.formosana) 滨海亚种(O.h.chiui) 日本亚种(O.h.nosophora ) 印尼亚种(O.h.lindoensis) 菲律宾亚种(O.h.quadrasi)
位于外套膜的后部,与外套膜相连,随着 螺旋的扭曲,上端几乎达到壳顶,其内包 藏内脏。 通常未被血吸虫寄生的健康钉螺在内脏与 螺壳之间有空隙,凡感染血吸虫的钉螺, 这个空隙常被因血吸虫寄生而引起的肿大 的肝脏所充满而消失。
钉螺各器官和系统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肌肉系统 呼吸系统 •排泄系统 血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所有这些器官和系统均包裹于内脏囊内。
循环系统
钉螺的血液循环为开放式循环。循环系 统由心脏、主动脉、静脉窦组成。心脏 位于胃的前左侧,分为一心室一心房。 钉螺的血液为无色或浅蓝色的液体,没 有红细胞与白细胞,只有少量的血淋巴 细胞。其内交换氧气的为含有铜质的蛋 白质称为血蓝素。
钉螺调查原则、方法及相关统计20101014
3、方法--应确定;
4、时间--应适当; 5、人员--应培训; 6、资料--应齐全; 7、经费--应预算; 8、组织--应建立。
明确调查范围
现有钉螺环境
目前有钉螺分布的环境,原则上每年应调查1次, 对于距离人群居住地较远、环境偏僻的人畜很难 接近的地区每年调查1/3面积。
可疑环境
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 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 环境,每年查螺1次。
长度(米)=最远点间距+50×2 宽度(米)=(最宽处间距+最窄处间距)÷2+50×2 即有螺片以纵向两端最远点的距离各延长50米为长度,以横向最宽处+最窄处 的距离除以2后各延长50米为宽度。
三、统计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
(2)计算公式 面积(平方米)=长(米)×宽(米) (3)感染性钉螺面积 江湖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计算方法按以下原则进行:发现1个 孤立感染性螺点,向四周各延伸50米,即按1 hm2计算面积。若2个感
内陆水网地区可按灌溉渠系(河道、主渠、支渠、分渠、毛渠、田块 等)进行设框查螺。
山丘地区现场查螺应遵循”三从、四追“的原则。即从源头到下游、 从平原到山上、从潮湿到积水的原则,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追查有 螺水系的末尾、追查孤立的螺点、追查螺点扩散面。
三、钉螺解剖
1、器材准备 包括解剖镜、烧杯、滴管、解剖针、平板玻璃(3mm厚度、 8cm×14cm左右大小)。 2、压碎钉螺 分框将钉螺置于平板玻璃上,每块玻片上放置钉螺20只左右, 另用一块大玻片将钉螺轻轻压碎,再用解剖针将粘附在上面玻片上的钉螺软 组织拨到下面玻片上,然后在每个螺体上加一滴清水。在压碎过程中,应同 时观察并记录钉螺死活情况,如压碎后钉螺软组织收缩为活螺,否则为死螺。 3、镜检 将压碎的钉螺置于解剖镜或显微镜下,用解剖针拔开外壳,依次撕 碎软体组织,发现血吸虫尾蚴(双尾蚴)、子胞蚴即为感染性钉螺。解剖针 每拨弄一次螺软组织后,应及时用卫生纸擦干净,防止尾蚴粘混。 4、记录解剖结果 将钉螺解剖结果逐框记录在钉螺解剖登记表上,包括查螺 地点、线号、框号、总螺数、死螺数、活螺数、感染性螺数。 5、废弃物处理 将用过的玻片及解剖的钉螺要用84消毒液或开水浸泡30分钟, 玻片用清水冲洗擦干后使用。
钉螺生态学和控制.详解
唇 脊 大多有 厣 有
其 它 假眉金黄色; 体螺旋基部近 阴茎较粗大, 壳口处有3条明 显横纹;纵肋 特 点 呈浅红色 比钉螺稀疏 栖息 习性 水陆两栖多见 水栖,常见于清 于有草处 凉的湖河水中
眼 有 柄 , 能 假眉为白色 , 伸缩 阴茎细长 , 不 呈红色 陆栖,常见 菜园.屋基 水栖,见于山 沟水中小石 上
三、适应性 (四)食物 在自然界钉螺可摄食原生动物和植物,但 以摄食植物性食物为主,其嗜食的种类较 多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草本种子植物 等。从钉螺胃中发现的藻类共有11种,包 括无隔藻属、水绵属、转板藻属、卵形藻 属、舟形藻属、羽纹藻属、茧形藻属、桥 弯藻属、双眉藻属、双菱藻属及色球藻属 等。
三、适应性
四、钉螺的分布、活动与扩散
• 钉螺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北至北 纬36。附近,南至赤道附近。分布的国家 有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钉 螺的分布取决于自然因素。我国大陆钉螺 分布地区的1月份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雨量都有在750mm以上。另外,钉螺分布与 土壤、植被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 钉 螺 并 不是在分布的四周范 围内 普
陆栖,常见 墙脚.树洞 阴湿处
二、栖息习性
作为水陆两栖的螺类,钉螺喜欢在水中生活,成螺 一般在潮湿而食物丰富的陆地上生活。钉螺不能长 时间在水中,也不能长时间在陆地上。常年干旱地 区不适应钉螺生存,水位和气温对钉螺的栖息地影 响较大。水网地区钉螺可以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 而山区钉螺则以陆栖为主。冬季大多躲在草根、泥 缝、松土、叶渣等处陷蔽起来,不食不动,越过 冬天再活动。夏天汛期来临,江河水位上涨,钉螺 可爬到2米多高的芦苇或树上求生,冬天可钻入土层 下14厘米处越冬。
三、适应性
(二)温度 1、温度与钉螺分布的关系 我国有钉螺分布的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其孳 生生地的最北界为江苏省宝应县。周晓农等认为随着全球气 温变暖,钉螺北移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 2、温度对钉螺活动的影响 钉螺生长和活动的适宜温度是20-25 ℃,过冷或过热均不 利于钉螺活动。钉螺在28-30℃时爬行速度最快,达35度时 开始爬行速度很快,但很快衰竭。钉螺在3℃以下极少开厣 ,在13℃时开厣率达90%以上,当温度超过33℃时,随温度 升高,钉螺闭厣率升高,至37 ℃时,钉螺闭厣率达50%以上 ,39 ℃时,全部闭厣。最适应钉螺舐食的温度为10-20 ℃ 。在自然环境中,钉螺活动一般4-6月最多,7-8月减少,910月增多,11月下旬后又开始减少。
高原峡谷型血吸虫流行村特殊环境钉螺分布调查
高原峡谷型血吸虫流行村特殊环境钉螺分布调查【摘要】目的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及海拔。
方法2010-2011年成立调查组对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可疑有螺环境和特殊环境开展查螺,查到钉螺建好调查卡,捕获框内钉螺,分袋包装,带回室内用压碎法检查其感染性。
结果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地区山脉较多,有泉眼、小片沼泽地和荒浸地,为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
磨光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2 406±11.9 m的环境1处,钉螺面积为1 334 m2,调查49框,查出有螺框9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8.37%,查到钉螺107只,全部为活螺,活螺平均密度为2.18只/0.11 m2,活螺最高密度为14只/0.11 m2。
西甸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较高的环境3处,最高海拔高度为2 371 m,钉螺面积3 651.8 m2,有螺框出现率21.76%,活螺平均密度为1.81只/0.11 m2,活螺最高密度为25只/0.11 m2。
捕获钉螺用压碎法检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
结论鹤庆县为高原峡谷,地形复杂地区均查出有钉螺分布,开展查螺的范围,不应只是历史有螺的范围,还应包括辖区内可疑有钉螺孳生的环境。
为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型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于2010-2011年对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区内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的离村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准备调查前先召开磨光、西甸村近几年参加查螺的血防人员座谈会,了解2村可疑有钉螺分布的特殊环境和现存有螺区和历史有螺区的相对较高的有螺环境。
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西甸、磨光村熟悉钉螺分布及查螺技术较好的血防员组成调查组。
1.2 查螺方法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所提供的可疑环境开展查螺,田块每丘设6框,沟道5 m设框,草地采用棋盘式调查法(10 m×10 m设框)。
WST 563—2017 钉螺调查
ICS11.020C62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63—2017钉螺调查Survey of oncomelanid snails2017-08-01发布2018-02 -01实施前言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晓农、张世清、许静、刘建兵、李石柱、林丹丹、吕山、杨坤、陈琳、洪青标、黄少玉、鲍子平。
钉螺调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钉螺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钉螺调查。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圆口螺科、钉螺属,为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的淡水螺,在我国通常简称为钉螺。
2.2感染性钉螺infected oncomelanid snail含有日本血吸虫胞蚴、尾蚴的钉螺。
2.3系统抽样调查法 systematic sampling survey每间隔一定距离设调查框,每框面积约为0.1m2(0.33m×0.33m),对框内钉螺进行调查。
2.4环境抽查调查法 environmental sampling survey在钉螺可能孳生的环境设调查框,对框内钉螺进行调查。
2.5全面细查法 comprehensive survey不设调查框,全面调查环境中的钉螺情况。
2.6诱螺法 attracting snail method采用稻草帘等载体等距离放置于调查环境,引诱钉螺附着在载体上,以了解钉螺分布情况。
3 调查方法3.1 现场调查3.1.1方法选择根据调查目的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钉螺调查,包括系统抽样调查法、环境抽查调查法、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调查法、全面细查法和诱螺法等,见附录A。
(完整)寄生虫病题库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试题库(试用版)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第一部分血吸虫病(一)试题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A”涂黑,判断为错误的请将相应题号的“B”涂黑)1。
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移行期童虫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2. 急性血吸虫病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B)3.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
()4。
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于水体表面.( )6。
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以提高温度.()7. 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 )8。
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9.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10。
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
血清学阳性者即给予1次化疗。
()11. 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 )12. 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程度愈重。
()13。
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 )14。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 )16。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17。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江西上高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环境现状
江西上高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环境现状李红霞;黄学礼;周荣;易惠娟;吕尚标【摘要】目的掌握上高县钉螺孳生环境分布现状,为今后螺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县钉螺孳生环境;用GPSmap76采集环境空间数据,结合Google Earth 绘制钉螺孳生环境图.结果调查的67个环境均为山丘型流行类型.孳生钉螺环境总面积516.51 hm2,历史累计有螺面积为232.56 hm2,未发现有螺面积.Ⅱ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10.45%和6.49%,Ⅲ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89.55%和93.51%.有60个环境局部或全部有人为改变,占总环境数的89.55%,主要方式以农业结构调整或血防林为主,其次是田地整治,再次是沟渠硬化或护坡,城镇化建设最少.结论上高县历史有螺环境改造呈中等局部程度,仍存在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尚需开展持续的螺情监测工作.【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年(卷),期】2018(016)003【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钉螺;孳生环境;分析;上高县【作者】李红霞;黄学礼;周荣;易惠娟;吕尚标【作者单位】336400江西宜春市,宜春市上高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336400江西宜春市,宜春市上高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336400江西宜春市,宜春市上高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336400江西宜春市,宜春市上高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江西上高县曾是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地区之一,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农、林、水和卫生等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经过几代血防人的共同努力,1983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指标要求,2017年实现了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为掌握现阶段上高县钉螺孳生环境现状,2016~2017年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钉螺孳生环境调查,以建立系统的、规范的钉螺孳生地和螺情分布信息数据库。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的密度,为制定灭螺计划、选择灭螺方法、考核灭螺 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钉螺调查的频次
1、江滩、通江河道、近五年内查获钉螺的环境以及与有螺 水质相通或与现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 物的环境等每年春季开展一次钉螺调查;
2、近五年内没有查获钉螺的环境,可以以环境为单位查1 /3环境,也可以以村为单位查1/3的村;
(二)业务培训:要着重讲解钉螺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 查螺方法及安全防范等要求。同时要注重现场练兵和实地 操作,严防“以会待训”或走过场。培训时要采用标本、 图片等加深查螺员对钉螺和相似螺的认识。为了保证培训 效果,提高查螺质量,对查螺员的培训应由乡(镇)卫生 院直接进行,一定要避免采用乡培训到村、再由村培训查 螺员的方式。
四、施药方法
(三)喷洒法
1、喷洒时按有效用药量,称(量)取药品加入定量水桶( 缸)中,搅匀后进行喷洒,如每桶内水量为100Kg,用氯硝 柳胺剂量为2g/㎡,则须加药200g,灭螺面积为100㎡。
2、喷洒前必须先清除灭螺区域内的植被,杂草等植物齐根 割下后即集中进行填埋或药物浸泡处理,防止钉螺借此扩 散。喷洒时要经常搅拌药桶,不使药物沉淀。喷洒的水量 ,一般为1Kg/㎡,但通常提高土壤含水量可显著提高喷洒 法灭螺效果。
三、药物灭螺范围和频次
1、湖沼地区的易感环境,每年灭螺1~2次。 2、山丘地区和水网地区的各类有螺环境,每年灭螺2~3次。 3、计划环境改造的有螺环境,在工程实施前,进行药物灭螺
1~2次。
四、施药方法
(一)浸杀法
1、适用于有少量积水或水位能控制的沟、渠、塘、田。浸杀 时先筑坝堵住水流(如水源丰富,则可用引流法排除余水 ),短期内使其不流通,然后计算水容量,在根据用药剂 量和水容量计算灭螺所需药量。落差较大的沟、渠应分段 浸杀。施药时先将称取的药物置于桶中,加少量清水充分 搅匀成母液,然后将母液均匀泼浇至灭螺区水中,用棍棒 或机械搅拌。
2、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 3、控制了钉螺,就可以控制血吸虫。 4、钉螺繁殖、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季节为春
季。 5、钉螺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6、钉螺是水陆两栖,多孳生在土壤潮湿、杂草从生的河、
沟、渠、塘、田、滩等自然环境中。
五、钉螺的知识
一、钉螺的分布: 1、钉螺沿河、沟渠岸的水线上下1米范围内分布,主要分布
多,而严冬和酷暑则土内较多。 3、在土层中分布深度:湖沼、水网地区一般在2cm以内最多;
山丘地区在4cm以内。
五、钉螺的知识
水网型血吸虫病流 行区钉螺孳生环境
五、钉螺的知识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 行区钉螺孳生环境
五、钉螺的知识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 行区钉螺孳生环境
六、钉螺和其他相似螺类的鉴别
常见的易与钉螺混淆的相似螺类主要有:方格短沟 螺(海蛳)、真管螺(烟管螺)、细钻螺(菜螺)、拟钉 螺(小黑螺)等。
e、反复杀灭原则: 每个有螺环境要反复灭杀,每遍相隔两周左右,对全用药原则: 氯硝柳胺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所以使用、储存等过程
中要防止鱼类中毒事故。
七、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1、药物灭螺钉螺校正死亡率(%)=(灭后钉螺死亡率-灭 前钉螺死亡率)/(100 -灭前钉螺死亡率)
四、施药方法
(二)铲草皮沿边药浸 适用于积水多的河、沟、渠、塘等环境,不强调保持
水位。使用时将一定量药物沿水线上30~70cm撒布于河岸 ,再将河岸滋生钉螺的草皮与药物一起铲入河边水中,使 土表、土内、水上、水下的钉螺同时受到药物的浸杀作用 ,灭螺效果良好。铲草皮时先铲近水线处30cm,再铲水线 上较高处,铲的厚度一般在6~10cm,随铲随扫,将草皮推 到水线下,不使其露出水面,以免钉螺上爬。水利防汛的 堤岸不可采用本法。使用药物剂量为2g/㎡。
五、灭螺时间
选择3~11月适宜时间实施药物灭螺
六、操作规程
基本原则: a、全面规划原则 b、先近后远原则 c、先上游后下游原则 d、区域灭螺原则 e、反复杀灭原则 f、安全用药原则
六、操作规程
a、全面规划原则: 药物灭螺前要根据钉螺分布及环境特点进行全面规划
,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做到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 b、先近后远原则:
2、完成率=(实际灭螺面积/计划灭螺面积) 3、有螺面积灭光率=(实际灭光钉螺面积/全部有螺面积)
谢谢!
3、非疫区与有螺水系相通、养殖来自有螺地区的水生动植 物及场所、以及来自有螺地区的船泊停靠的场所也要组 织开展相应的钉螺调查工作。
三、钉螺调查的组织形式
1、村级查螺:以村为单位组织1-2个查螺队伍,每个查螺队 5-6人,必须明确有1名村干部或村医生带队。查螺范围是 该行政村范围内所有应查螺环境。
2、乡(镇)级复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查螺队 伍,必须明确有卫生院防保组长或血防医生带队,主要任 务是复查重点环境(全乡镇查螺总面积数10%以上)。
十二、有螺面积计算方法
(3)凡一个环境查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分散螺点,则该村范 围内该环境的全长为有螺长度,全长乘以岸高为有螺面积。
2、田地(稻田)、竹园:查到一个螺点,向四周延伸20米 计算面积;查到两个以上分散螺点,依实际环境计算有螺 面积。
3、江湖滩: (1)查到一个螺点,向四周各延伸50米计算有螺面积。 (2)查到两个以上的分散螺点,按照自然或人工分离滩块
九、钉螺调查资料
各地在查螺时要携带应查螺环境图帐资料,以便于 掌握工作进度。整个查螺期间,要明确1名记录员,及时 记录查螺环境名称、查螺环境长度等相关情况,以保证查 螺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十、查螺质量控制
1、加强督查:查螺期间,各市(区)疾控机构及乡(镇) 卫生院要安排专业防治人员深入查螺现场了解查螺工作进 度,检查查螺工作质量,发现影响查螺质量的问题及时进 行现场指导。
生钉螺流失造成人为的扩散。 3、要以最快的方式逐级报告螺情。 4、积极配合上级血防机构复核螺情。 5、认真填写有螺环境登记卡、螺点卡。
十二、有螺面积计算方法
(一)有螺点和条块的概念 在一个行政村范围内,一个环境中只查到一框有钉螺,
称为一个有螺点。一个有螺环境中查到两框以上有螺的称 为一个有螺条块。 (二)各种环境有螺面积的计算方法 1、河、沟、塘、渠: (1)凡一个环境查到一个有螺点,将有螺点左右各延伸20 米作为有螺长度,再乘以岸高作为有螺面积。 (2)凡一个环境查到两个螺点,而两个螺点之间距离不足 100米者,将两点间的距离向左右各延伸20米,计算有螺 长度,再乘以岸高作为有螺面积。
六、钉螺和其他相似螺类的鉴别
七、钉螺调查工具
1、查螺框:用8号铅丝制成33.33cm正方形的框(框内面积 为0.1㎡)。
2、查螺队伍查螺时必须携带尼龙绳、铅丝框、竹筷或镊子、 螺袋(瓶),以及个人防护用品(手套、胶鞋、防护剂) 等。
八、查螺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一)人员组织:为了保证查螺质量和安全,除了1名带队 人员外,其他参加查螺的人员要尽可能选用中青年,切忌 超过50岁以上的人员参加查螺。
3、大面积洲滩灭螺可采用出水量大、功效高的灭螺机。大 面积滩地喷洒灭螺时须增加人员移动输水管。因此,一个 灭螺机组通常需6~12人。内陆、山区小面积复杂环境可采 用出水量较小,但机动灵活,移动方便的灭螺机。使用药 物剂量为2g/㎡。
四、施药方法
(四)喷粉法
1、喷粉灭螺法是使用动力喷粉机械实施药物灭螺的一种方 法。喷粉灭螺使用药物为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或 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商品名称为喷螺清),是一种适 合喷粉、具有质量规格的低浓度杀螺粉剂。喷粉灭螺法适 用于水源缺乏的山丘地区、高沙土有螺区,以及水位难以 控制的江湖洲滩地区的灭螺,同时也适用于枯水季节河、 沟、渠、塘、田等环境,以及树林等不便喷洒的复杂有螺 环境。对成螺、幼螺及螺卵均有良好杀灭作用。
的实际面积计算有螺面积。 (3)圩堤隔埂查到螺点时,按照河、沟塘、渠计算方法计
算有螺面积。
十三、主要统计指标
1、活螺平均密度(只/0.1m2)=捕获活螺数/调查框数。 2、活螺框出现率(%)=(活螺框数/调查框数)×100。 3、钉螺感染率(%)=(感染性钉螺数/解剖螺数)×100。 4、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只/0.1m2)=感染性钉螺数/调查
优先杀灭靠近村庄、人蓄接触较多的易感地带钉螺。 c、先上游后下游原则:
灭螺要循水系,按照灌溉渠系,先上游、后下游,防 止钉螺向下游扩散。
六、操作规程
d、区域灭螺原则: 按照钉螺的缝补单元,成片的灭螺。灭螺区域越大,
灭螺效果越能持久。河岸一般扩展到最高水位线;沟渠包 括沟底和两边;田块则为隔埂所围区域;溪流一般扩大至 山洪淹没处;单元性比较强的有螺环境一般要全覆盖;江 湖洲滩呈面状或片状分布,灭螺范围较大,用药时按区域 进行。
在水线上33cm范围内。 2、宏观上随水系交错蔓延而呈网状分布。 3、沿河道和灌溉水系呈线状分布,但不均一。 4、水流缓慢的河道斜坡、沟渠及浅滩、稻田进出口、涵洞、
低洼水宕、荒地等密度较高。 5、河岸树木、乱石等复杂环境常有螺。 6、日潮差大于1m、波浪冲刷处、死水塘等很少有钉螺。
五、钉螺的知识
二、在土表、土内的分布特点 1、一般土表钉螺约占60%,土层中占40%。 2、但因地区、气候、季节等影响而异。春秋季土表钉螺较
落框以后,对每个框内的范围,都应自左而右、自上 而下一处不漏地一看、二拨、三查找,直至全框范围查找 完毕。 (三)每框查找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
五、钉螺的知识
在我国,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 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
五、钉螺的知识
1、钉螺呈圆锥形,暗褐色或暗黄色,长度<1厘米,宽度<0.4 厘米,有6-8个螺旋.本地钉螺的特征有纵肋(钉螺表面的纵 向螺纹)。
2 、 有 效 含 量 ( 指 氯 硝 柳 胺 乙 醇 胺 盐 粉 剂 ) 为 4% , 细 度 为 98%过75um实验筛,含水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