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2、内阁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大 学士。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决事情,口头 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后来皇 帝年轻不懂事,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而且皇帝 因于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 ① 参与处理国政(秘书、票拟) 一应章奏,现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 他们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在由皇帝细 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 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 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 过,拿这条自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 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3.内阁的性质作用及评价: 1)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2)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加强了君主的绝 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 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一)明朝皇权的加强:内阁制度
明 明 太 成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宰相 祖 祖 废除后,原来宰相的职务归属谁?说说这样 朱 朱 棣 元 容易带来怎样的后果。 璋
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说明了什么?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 , 虽有贤相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 : 废丞相 . , 然其间所用者 历史原因: ,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认为是)秦速亡的原因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 (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 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明朝后期,皇帝多不问政事,正德、嘉靖、万历,懒 废堕驰,古之所无。朝政至此,遂有权臣应运而生。 嘉靖朝,内阁首辅夏衍、严嵩弄权;万历朝复有徐阶、 高拱、张居正专权。然有明一代,权臣终不能长久, 非罢即诛,何也?阉宦与之抗衡也!其著者,有王振、 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其势不下于内阁。然阉 宦之势终不比于汉唐,何也?内阁与之抗衡也!
回顾1:“大一统”的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形Fra Baidu bibliotek于从何时?
回顾2: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包括
着几对基本矛盾?
回顾3:在明以前的封建历史进程中,
统治者是怎样逐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
——明清时期
主讲人:陈婷婷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明清
中央集权加强-清的边疆政策 评价君主专制政体。
内阁有何权力?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宰相
内阁制
内阁首辅
相似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 (权力来源) 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 不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意愿,信任 同 并无决策权,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职位,而来自 职权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不能正 参与 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会一落 决策 式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千丈。 对皇权 作用 一定程度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
职权
特点
殿阁大 仅备顾问. 品秩低.侍从顾问. 太祖 学士 兼协理章奏 不参与决策 ——奠定基础 内阁- 官位较低官员担 参与军国大 成祖 文渊阁 任.有专门衙署和 事商讨 大学士 属官 ——正式确立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部权尽归内 阁 阁” 顾问, 票 政 参与 拟 侍 治 机密 权 从 地 事务 顾 决策 位 问 演 X(时期) 变 图 O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胡惟庸骄恣擅权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
全时 奏 不 以 ,作 我 家劾 请 许 后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一聪 子 《 处奏 立 立 子 字明 孙 死, 者 丞 孙 《 皇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皇 不, , 明 。将 , 相 做 犯文,皇 明 可乱 钦 祖 想一想:废除宰相制的影响是什么? 人武臣帝 祖 改我 承 训 凌群下时 训 易已 朕 首 积极:有利于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消除了皇权与相 。 成 迟 臣 敢 命 , 章 序 权的矛盾 之 , 即 有 , 并 》 》 消极:
根据教材知识链接思考:土司和流官的区别在 哪里?
土司:允许世袭,各自形成一个 流官:由朝廷委派,有一定任期的, 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实行和汉族相同的治理政策,有利 常常发生叛乱,严重威胁中央 于加强中央集权。 集权。
结合资料,分析明太祖废丞相的历史原因 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直接
原因.根本原因? 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总揽地方军政大权 的行中书省,改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 直接原因: 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中央,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①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后,宰相权力过大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②宰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君权和相权矛盾更加激 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1380 化 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④到明,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 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⑤到清,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工 具,军机大臣对皇帝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作用只是上传 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 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2、密折制——其实就是告密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 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 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雍正时期密折政治的运行,可以说是空前绝 后之举,因直至康熙,密折尚未制度化;而乾 隆以降,密折形同题本,且硃批单调乏味,不 能与雍正期相比。” ——杨启樵
法无 凡 明加强皇权的措施 — · —
A.加重皇帝政务负担,精力不够,影响办事效率。 B.皇权缺少制约机制,社会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 上,君主独裁专制强化,易滋生腐败
设内阁
1、创立原因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朱元璋废宰相制度,造成皇帝政务繁多,需 要辅臣和顾问 2、内阁形成与发展
时期 名称
自宪宗成化 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年, 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 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呈与 ②受司礼监(太监)牵制 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帝嫌麻烦, 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 手里,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然而 先生见不到学生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是无法主持政令 ③无实权(指挥不动六部百司) 的。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他才能舒展抱负, 来策动当时的政事。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说 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不该弄权 专政。这批评实在也不错。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 ④无地位(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 行政长官,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1.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 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 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代的三省制 C、元代的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 废丞相 设内阁
2、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强化措施: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 加强对地方控制——实行密折制 (建章立制-----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
密折出现前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 地方官员 上一级地方(或 中央)官员 皇帝
密折出现后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 地方官员 皇帝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发展。
二、中央集权加强-清的边疆政策
(一)基本原则 :1、2、
(二)举措: ①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 、设理藩院(职责、地位) ②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2 、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务 ③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 3、改土归流(含义、地区、历程、作用)
(二)清朝皇权的加强——设立军机处
1、过程
雍正
军机处
皇权到达顶峰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 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 南书房 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皇权 皇权得到扩大 康熙 受到限制。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 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 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 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 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引自赵翼《檐曝 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是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和执行 机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办事效率 很高……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 毕。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
4)如何认识军机处设立的作用
a、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b、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到顶峰;
【探究活动】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①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
②汉朝,皇帝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员形成“中朝” 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 朝”。 ③唐宋,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多人行宰 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
(三)影响:
3、设理藩院:
(1)性质: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2)范围: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4、改土归流: 西南地区
(1)演变:
①元代:土司制度 ②明代:开始 ③清代(雍正):大规模实行 (2)作用: 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 机关,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 司长官,允许世袭,但必须忠于 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
材料三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 …… (属 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1)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 目的是什么?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③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2)军机处的设置有何特点? ④简、精、速、密 3)军机处的地位如何?职责是什么?结果如何? ⑤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结构。 ⑥职责: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军机大臣只能秉 承皇帝旨意办事。 ⑦结果: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材料说权臣应运而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根据材料 结合课本讨论宦官和内阁的关系。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 ——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自任东厂提督,锦衣卫的都督, 则由他的干儿子担任。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 内阁,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思考:明代宦官乱政的根源是什么?
巩固练习——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四讲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3.内阁的性质作用及评价:
【探究活动1】
?
?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 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 相!” 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神宗实录》卷511页 ——《皇明大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