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一、又见鲁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师: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

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二、重温历史

师: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师:3月18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以后,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师: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师: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

使鲁迅先生倍感沉痛、悲愤,也让鲁迅先生对社会的黑暗有了新的认识!

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道:“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三、初读课文

现在大家把课文,有些字音要注意一下啊,字词方面的知识我们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要求

(读的过程中,解决字音问题,划出重点句子,找出能够体现刘和珍性格的句子)

师:本文的题目叫《记念刘和珍君》,其实鲁迅先生跟刘和珍君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紧密回忆刘和珍其人,其实也不完全都是记叙,其中还掺杂着大量的抒情和议论

我们先来看看一二两节写的什么呀?

生:反复地讲,“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又只能如此”,“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早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师:这讲来讲去,不是重复哕嗦吗?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在强调什么?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吧

生(陈明宇):我觉得他强调写这个东西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觉悟

师:就是申诉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是不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唤醒这些平庸的人!

对,非常准确!这位同学很有眼光啊,“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反复来申诉这个理由表达作者优秀的学生被害后沉痛悲愤的心情

好,请看最后两个小节——六七两节大家看,六七两节写了什么?

学生:看书第六小节写了作者对刘和珍遇害的一些感悟,一些深思

师:对,非常准确!好,坐下!回答这就够了对这个死难者死去的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徒手的请愿这件事情的看法,也就是惨案的意义

四、刘和珍君

看第三节“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请注意,鲁迅先生在这里用了两个定语,“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说明刘和珍这些意气昂扬的中国青年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人,而鲁迅先生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说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他非常勇于解剖和批评自己,他说自己是什么?

生:苟活

师:什么是“苟活”呀?苟且偷生“苟”就是随便、随意的意思逆来顺受,不敢反抗,就叫“苟活”现在有很多人也是苟活,对不正当、邪恶的东西不敢提出批评,对愚昧无知的行为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见,这都叫“苟活”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心目中的刘和珍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跟这个广有羽翼的校长杨荫榆来做对,她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一些桀骜锋利的,但是真正见到刘和珍以后,我发现怎么样?刘和珍给“我”的印象,作者用了什么词来形容?

生:温和的

师: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这几个学生被开除了,我再给她们赁屋授课的时候,又发现她怎么了?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教职工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里所提及的刘和珍实际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印象,这个学生跟鲁迅交往不多,没有很多具体的接触,但对她的印象却很深刻,这个学生是怎样的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她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呢?鲁迅先生心目中的这个“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学生应该不是段祺瑞政府说的“暴徒”吧?!

有一些屠杀是必须冠以一些名号的,否则怎么能杀死那么多呢?

大家知道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了近六百万犹太人,希特勒于1935年9月通过了一个所谓的“纽伦堡法案”之后,犹太民族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