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生酮饮食期间,中链与长链脂肪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比较清楚,用中链脂肪对酮体更好,即椰子油或棕榈油,但是中链脂肪只是生酮饮食中油脂里面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是长链脂肪,那么如何选择,也就是上一篇博客里面提到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问题,由于生酮饮食摄入的脂肪高,为了尽量减小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我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下面,我将常见的几种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排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单位:克/100克
橄榄油 90 推荐
茶油 85.9 推荐
葵花籽油 83.6 推荐
色拉油 82.3 不推荐(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芝麻油 81.8
玉米油 80.4
菜籽油 79.9
豆油 79.4
花生油 75.6
棉籽油 68.4
猪油 54.1
棕榈油 54
牛油 33.9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
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各种油脂中脂肪酸含量(国标)

11.5~25.0 13.0~39.0 55.0~83.0 14.0~39.4 50.0~69.0 12.0~30.0 3.5~21.0 48.3~74.0 6.5~18.0 39.0~62.0 ND~1.0 ND~0.6 ND~0.4 ND~0.3 0.1~0.5 ND~0.3
ND~0.2
0.3~1.5 ND~0.3 ND~0.3
ND~0.2
ND~0.5 ND
21.4~26.4 8.0~14.0 8.6~16.5 39.3~47.5 ND~1.2 ND~0.1 ND~0.1 2.1~3.3 ND~0.2 ND~0.1 ND~0.1 1.0~4.5 ND~0.5 ND~0.1 ND~0.1 ND~3.3 ND~0.6 ND~0.2 ND 3.5~6.0
14.7~21.7 35.0~67.0 20.0~42.2 36.0~44.0 46.7~58.2 13.0~43.0 34.0~65.6 9.0~12.0 ND~0.4 0.2~0.5 ND~0.1 ND~0.1 ND~0.6 ND~0.3 ND~0.1 ND~0.1 0.5~2.5 ND~0.3 ND~0.5 1.5~4.5 ND~0.3 ND~0.3 1.0~2.0 0.7~1.7 ND~2.0 0.3~1.0 0.2~0.6 ND~0.1 ND~0.5 ND~0.3 ND~0.2 ND~0.5 ND~1.0 ND~0.4
核桃油
亚麻籽油
橄榄油
葵花籽油
ND~0.1 ND~0.05 6.0~10.0 0.1~0.5 3.7~7.9 7.5~20.0 0.3~3.5 ND~0.3 ND~0.3 2.0~6.0 2.0~6.5 0.5~5.0 ND~0.2 5.0~7.6 ND~0.3 ND~0.
实验四GCMS测定五种常用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实验四GCMS测定五种常用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GCMS测定五种常用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任红丽2009090141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摘要:食用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鲤鱼牌压榨纯香菜籽油、金龙鱼玉米油、芝麻香油这五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
各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气相色谱;脂肪酸;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
脂肪酸中, 棕榈酸和硬脂酸属饱和类脂肪酸, 适量食用有利于脂肪代谢; 过量食用会使体内脂肪沉积, 也是引起诱发高血脂和血管硬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油酸属单烯类不饱和类脂肪酸, 较易在人体内氧化被吸收, 能减少高血脂发生,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亚油酸属多烯类不饱和脂肪酸, 是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一种脂肪酸, 它具有缓解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增强细胞膜透性、阻止心肌组织和动脉硬化等功能。
人体对亚油酸摄入量的多少还能直接影响前列素的合成, 对肌体有多方面的影响。
1.实验1.1仪器、试剂与材料安捷伦7890A –5975C型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色谱柱为HP - 5MS(30 m ×0. 25 mm ×0. 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0.45μm 微孔过滤膜,。
样品:食用油(共5种,分别为①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②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③鲤鱼牌压榨纯香菜籽油;③金龙鱼玉米油;⑤芝麻香油),氦气(纯度99.999%),氮气(纯度99.999%)。
1.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条件分析色谱柱为HP - 5MS (30 m ×0. 25 mm ×0. 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箱打开,平衡时间0.25min,载气为高纯度的氦气;进样量1000μl,不分流;所用的是后进样口,其温度为280 ℃(为了不让气体冷凝,且和柱温箱差距不能太大),程序升温:初温为50 ℃,保持5min,以5 ℃/min的速率升至190 ℃,再以20℃∕min的速率升到280℃(保持4min)。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豆油
10%-13%
20%-25%
50%-55%
7%
花生油
17%-18%
50%-68%
22%-28%
0%
玉米油
10%-13%
23%-30%
56%-60%
1%
猪油
30%-40%
23%-30%
56%-60%
0%
棉籽油
23%-22%
15%-40%
50%-55%
0%
菜籽油
5%-10%
70%-80%
5%-10%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品名类别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9(油酸)
ω—6脂肪酸
ω—3脂肪酸
(亚油酸为主)
(a亚麻酸EPA、DHA)
优仙亚麻籽油
10%
23.1%
15.2%
56.5%-64%
深海鱼油
20-30%
20%-45%
1%-7%
20%-26%
沙棘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8%
0%
葵花油
21%
19%
59%
1%
食疗效用
引起血脂升高
对人体不产生动脉病变,既不明显升高血脂,也不明显降低血脂
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体内自动转化花生四烯酸(动物必须脂肪酸)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0%,其中a-亚麻酸占50-60%,a-亚麻酸又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属于ω—3系列脂肪酸,亚麻是迄今为止植物资源中可作为食用油生产的含a-亚麻酸最高的植物。
27.5%-38.6%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精编版

……………………………………………………………医药资料推荐…………………………………………………
常见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生酮饮食期间,中链与长链脂肪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比较清楚,用中链脂肪对酮体更好,即椰子油或棕榈油,但是中链脂肪只是生酮饮食中油脂里面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是长链脂肪,那么如何选择,也就是上一篇博客里面提到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问题,由于生酮饮食摄入的脂肪高,为了尽量减小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我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下面,我将常见的几种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排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单位:克/100克
橄榄油 90 推荐
茶油 85.9 推荐
葵花籽油 83.6 推荐
色拉油 82.3 不推荐(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芝麻油 81.8
玉米油 80.4
菜籽油 79.9
豆油 79.4
花生油 75.6
棉籽油 68.4
猪油 54.1
棕榈油 54
牛油 33.9
1。
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析

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析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它不仅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然而,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饱和脂肪酸的定义和作用饱和脂肪酸是一类长链脂肪酸,其化学结构中的碳链上的碳-碳键均为单键。
由于饱和脂肪酸的化学结构稳定,因此它们在常温下呈固体状。
饱和脂肪酸通常来自于动物性油脂,如牛油、奶油等。
饱和脂肪酸在食用油中起到增加食物的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合成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二、常见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1. 橄榄油橄榄油是一种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
根据研究,100克橄榄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大约为14克。
2. 花生油花生油是一种常用的烹饪油,它含有适量的饱和脂肪酸。
根据统计数据,100克花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大约为17克。
3. 大豆油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研究,100克大豆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16克。
4. 椰子油椰子油是一种特殊的食用油,其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
根据研究,100克椰子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86克。
三、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
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会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适度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饱和脂肪酸都是有害的。
一些长链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和硬脂肪酸,虽然属于饱和脂肪酸的范畴,但与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的饱和脂肪酸不同。
它们在体内的代谢方式与一般的短链和中链饱和脂肪酸有所区别,对心血管不良影响有限。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在选择食用油时,应综合考虑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丰富度。
5种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分析检测5种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李思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椰子油和芥花油等5种传统及新型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特征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植物油;气相色谱;脂肪酸含量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ive Edible Vegetable OilsLI Simin(Hun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five traditional and new commercial edible vegetable oils such as soybean oil, rapeseed oil, corn oil, coconut oil and mustard oil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the contents of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Keywords: vegetable oil; gas chromatography; fatty acid content植物油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及胚芽中提取得到的油脂,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即为食用植物油,它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能营养素之一。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9(油酸)
ω—6脂肪酸
(亚油酸为主)
ω—3脂肪酸
(a亚麻酸EPA、DHA)
优仙亚麻籽油
10%
23.1%
15.2%
56.5%-64%
深海鱼油
20-30%
20%-45%
1%-7%
20%-26%
沙棘油
5%-8%
27.5%-38.6%
16%-32.5%
25.5%-32.3%
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体内自动转化花生四烯酸(动物必须脂肪酸)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0%,其中a-亚麻酸占50-60%,a-亚麻酸又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属于ω—3系列脂肪酸,亚麻是迄今为止植物资源中可作为食用油生产的含a-亚麻酸最高的植物。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橄榄油
9%-11%
84%-86%
4%-7%
1%
山茶油
10.5%
76.8%
11.6%
0.7%
杏仁油
8.2%
69.4%
17.4%
0%
红花籽油
8.5%11.7%7源自.6%0.3%核桃油
8%
23.6%
60.4%
7.9%
葡萄籽油
10.66%
19%
70%
0%
豆油
10%-13%
20%-25%
50%-55%
7%
花生油
17%-18%
50%-68%
22%-28%
0%
玉米油
10%-13%
23%-30%
56%-6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
量比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11、玉米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7%。
含丰富维他命E与F,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增进新陈代谢功能,具抗氧化作用,耐高温发烟点可达245°C,尚含有卵磷脂及生育酚为一高级食用油。
12、葵花籽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70%。
葵花籽油有显着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
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13、菜籽油(芥花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6%。
因含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但芥酸较高需要精制脱酸处理,安定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