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初高中衔接课程
高一化学初高中衔接课时课件
现在化学研究的分子结构:
乙醇分子
水分子
乙酸分子
蛋 白 质 分 子 的 结 构 片 段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
1.古代化学主要是化学实用技术阶段。 2.十七世纪中叶,化学在实用技术方面发展成为
一门科学。 3.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自然物
质世界的一项根本规律,它使人们对物质的研 究深入到了微观领域。 4.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
1869年发现元 素周期律,把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纳 入一个统一的理论 体系。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
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
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
使 制陶 用 冶金 火 酿酒
炼丹 古代化学
元素概念 燃烧学说 原子分子论 元素周期律
放射化学 量子化学 合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
……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研究手段: 试管烧杯
精密仪器
研究层面: 宏观
微观
交流 ·研讨
结合你的学习和刚才的介绍,你 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 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 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高中化学衔接课程教案
高中化学衔接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授课目标:
1. 复习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扎实基础;
2.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
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 溶液化学
5. 化学平衡
6. 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
7.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述结合案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2. 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3. 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深度;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1. 本课时主要内容为化学元素和周期表的复习与拓展;
2. 通过导入实验,引发学生对元素特性的探究;
3. 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发现其中的规律;
4. 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5. 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评估:
1. 每节课结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能力;
4.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高中化学教程》
2. 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指导手册
4. 化学视频资源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 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 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 高中化学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指出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的一个新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有着重要
的地位。
接着,简要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学习内容和要求(15分钟)
1. 教师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
2. 教师讲解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实验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等。
三、学习方法(20分钟)
1. 教师介绍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作业、实验、阅读等;
2. 学生通过听讲、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探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能
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小结或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他们在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扩展
学科:化学
年级:初高中
时间:2个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初中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中和等;
2.扩展高中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
3.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1.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并掌握基础知识;
2.扩展高中化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化学知识面;
3.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讨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分类;
2.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键的重要性;
3.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条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第二课时
1.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讨论不同类型的反应的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化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以小组合作和课后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
1.化学知识的复习和扩展需要切实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教海新探2019・04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衙接□海南省僵州市思源高级中学曾惠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浓厚,也有可观的学习效果,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高一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吃力。
化学成绩提不上来,给学生带来了困惑。
其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不当。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化学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1•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初中化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学科体现基础性,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能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对化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了解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能够更理智。
初中化学是入门的学科,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实验,学习化学的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
2.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提升,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提(上接第21页)三、利用有效的方法、策略和手段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山区少数民族的孩子都能歌善舞,喜欢画画,擅长体育。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比如学习《咏柳》时先让学生画出刚刚发芽的柳树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古诗,根据理解对画面进行修改,还要着上颜色。
作者为什么要说“碧玉”?“万条”又是指些什么?为什么不是长出绿叶而是裁出?你最喜欢哪句话?说一说你看到这幅画面时的感受?这幅画面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也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导入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打好
化学学科的基础,为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初高中化学学科差异和联系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准备:PPT、实验器材、教案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讲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思考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第二步:学习
1. 通过PPT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包括学习内容、深度、复杂程度等方面。
2. 讲解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中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连贯性。
第三步:实践
1.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初高中化学实验的不同之处。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初高中化学学科
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第四步:总结
1. 讲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为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业布置:让学生整理初高中化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个化学
实验进行实践。
参考资料:
1. 《高中化学教程》
2.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备注: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到高中的化学学科学习,让他们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和兴趣。
2019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适用于新高一的学生暑假使用)
初三直升班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前言(初高中衔接)初三化学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普及基本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一方面是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工作。
由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上、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纷纷表示化学一下子变得好难。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初中进入高中之前,对学生进行化学衔接教育,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改进化学学习方法,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教学。
一.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在初中化学主要是普及化学基本知识,培养化学基本素养,教师引导学生主要能掌握物质“是什么”,教学方法主要是识记,以记忆为主,而高中的化学教学工作,开始探索“为什么”,能从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学生要能自己发现问题。
新的初三化学第九册(上下册)尽管已修改,强调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兼顾了知识的体系,突出了化学是实验学科的地位,然而与高中化学第一册在内容上,授课方法上均有差距。
因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高一年级把学生业已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持续下去,如何更好地把学生动手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抓好,更好地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
二.初中和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教学目的(一)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摆脱依赖,迎接挑战1.掌握自学的金钥匙初中升入高中是个转折点,也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初中的学习还是一个以记忆为主的熟能生巧的过程,而进入高中学生无论在思想、行为还是学习、思维以及理解力上都将实现一个飞跃,也即从初中的记忆为主向高中的归纳、理解为主的飞跃。
要实现这一飞跃,尽早掌握自学的钥匙是关键。
2.正确认识自己。
进入高一后将有一个不适应期,这时成绩不再是如初中总是在八九十分,一些同学的成绩可能会急剧下降,有些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会出现不及格现象。
在适应期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使学习成绩尽快稳步上升。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案
主题:金属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2. 掌握金属在酸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3. 观察金属在酸中产生气体及变化颜色的现象。
二、实验原理: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时,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酸中的氢离子接受电子转化为氢气。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锌片、铜片;
2. 稀盐酸、稀硫酸;
3.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根试管,放入一小块锌片,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 观察锌片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取另一根试管,放入一小块铜片,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4. 观察铜片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溶液变为无色;
2. 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并溶液变为蓝绿色。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不同金属与不同酸反应时,会产生不同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这种化学反应对于金属的应用和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延伸:
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规律,探究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并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设计和研究。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好教学 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做好知
识 的 承继 和 衔 接 。
一
的前提下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的复习方法 ,对学生存在 的知识漏 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 ,通过 对 知识 的再 理解 、再挖 掘 、再 提
、
做 好 教 学 观 念 的衔 接 ,准
确把握初、高 中化学教学 目标及要
结合高一 的化学 内容 ,以专题形式 复习整理 已有 的知识 ,使初 、高中
化学中相关 的知识 内容有机地融为
一
体 。例如 实验室制取常 见气体 。
初中已学过 0 、H 、C : O 气体的实 验室制法 ,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 式 ,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 。高一年
级要结合 C: C、S H 等气 1 、H 1 O 、N 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 ; ) ( 反 至
也需 要 知 识 基 础 ,在 有 限的 时 间 空
化学课 开始时 ,用适 当时间集中 中化学不再重复讲 ,但 与高 中化学
复习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 ,高 密切 相关 的 知识 内容 。例 如 :氧
新课程提 出的五个学习主题 ( 科学 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 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 社会发展 )表明教学 的内容贴近学 生 E常生活实际 ,遵循从感性熟悉 t 上升到理性熟悉 的规 律 ,易理解 、
能 、简单化学计算及 化学在生 活 、
生产及 国防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 次则以要求学生 “ 知其然 ”为 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上实施 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化
学知识 逐 渐 向系统 化 、理论 化靠
近 ,对 所 学 习 的化 学 知 识 有 相 当 一
初高中教材衔接化学教案
初高中教材衔接化学教案
主题:元素周期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重点:
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难点:
1.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内容,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进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4. 带领学生一起查阅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情况;
2.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并讲解周期表上的特殊规律;
3.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
4. 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例来解决问题,强化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类方法和规律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和复习。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概要
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概要1. 引言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研究而设计的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回顾和巩固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并引入高中化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实验技巧。
本文档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一化学衔接课程的概要: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 课程内容高一化学衔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知识回顾:回顾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化学实验技巧:研究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巧,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以及实验室安全常识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 化学反应与计算: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并研究如何进行化学计算。
3. 教学目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复和巩固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室常识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 引入高中化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实验技巧,为学生未来深入研究高中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4. 教学方法高一化学衔接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其自主研究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物、模型的演示来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 实验操作:每个课程单元都配备一定数量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化学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5. 总结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通过复习和巩固初中化学基础,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引入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和实验技巧。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
高中化学的衔接课教案教学内容:化学的基本概念回顾和深化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对化学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回顾: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2. 化学中的重要原理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溶解等。
3. 化学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过程:1. 复习和回顾: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回忆起所学过的知识。
2. 引导思考和讨论:提出一些化学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和讨论,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3. 实验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4.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思绪,做好笔记。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敏捷,观察仔细。
2. 实验表现: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注意安全,实验数据准确记录。
3. 考试成绩:以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参加一些化学竞赛或科技创新比赛,锻炼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化学方面的书籍或文章,拓展化学知识面。
3.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企业或实验室,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非死记硬背。
2. 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加强实践锻炼。
3. 需要多角度、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看成绩,更要看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化学教学衔接[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化学教学的衔接摘要:本文从大纲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辅导几方面分析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区别,并探讨了搞好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高一化学学习对于每一个高一新生来说,是一个由初中化学学习不成熟的认知阶段向逐步成熟的认知阶段转化的过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而进入高中学习以后,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很大转变,由记忆性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个实验、提到的一个名人、讲述的一个科学故事,都可以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在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时,应认真做好如下工作。
一、认真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目的的差别,做到教学时心中有数。
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指导纲要,通过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目的有着很大差别。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
而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等。
因此,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比初中更深、更广。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而在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二、探究教材,发现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差别,做到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总览
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总览课程目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更好地适应化学学科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门衔接课程,学生将能够:- 理解重要化学概念和基本术语- 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课程内容本衔接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 元素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第二章:化学实验基础- 安全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常识- 常见实验器材和其使用方法- 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记录方法- 常见实验操作技巧第三章:化学反应- 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平衡- 酸碱中和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和非金属的活动性- 催化剂和速率方程第四章:无机化学- 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无机离子的分离和鉴别- 氧化物和酸的性质- 锂、钠、钾、铝和铁的性质及应用课程安排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 第一学期: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二学期:第三章和第四章考核方式为了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考核:-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小测验:定期进行的知识测试-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所学内容的理论和实验部分注意事项-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实操能力- 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复所学知识- 学生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通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为高中化学学科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石。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化学教学衔接策略
特点, 另一方 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 的教 学策略实施问题 。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 中 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 , 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 教学 策 略 , 高 中新 生平 稳 地 渡 过 从 初 中 到 高 中化 学 学 习 转 化 使 的这 一 过程 , 快地 适应 高 中 阶段 的化 学学 习 。 尽
一
二、 人教版高一《 化学》 与九 年级《 学》 化 的课程 内 容衔 接特点
笔者 从课 程 的组 织 , 材 内容 的 编 排 设 计 角度 对 初 高 中 化 教 学 课程 内容进 行 详细 比较分 析 , 初高 中化学 课 程 内容 衔接 上 , 在 充分体现 了教材逻辑顺序 、 学生 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 三 者 合 的原 则 。 但 是初 高 中课程 在 内容衔接 上也 存在 一些 问题 : 、 于教 材 1由 过 于注 重 “ 序结 合 ” 难 点 分散 编排 , 教 材 内容 缺 乏 系 统 整 三 将 使 合 , 以形成 理论体 系 的整体 观念 ;、 象 思维 的 训练 不 够 ;、 难 2形 3对 计算 能力 的要 求有 些脱 节 , 材 中示 范 性 计算 例 题 太 少 , 练 习 教 但 题 中对计 算方 法 、 算技 巧要 求较 高 。现 在 总结 初高 中课 程 在 内 计 容衔 接上 存在 的 问题 及 高一 需要 补充 的 内容 , 表 3 如 所示 。
说明 :
有 关酸 碱 盐 的分 类课 本 中没 有 涉 、 碱 盐和 氧 化 物的 分类 1酸
物 质 及 ; 没有 系 统介 绍盐 的化学 性 质 ; 、 性 氧 化 物 、 性 氧 化 物 酸 2 碱
分 类 关 于 酸 、 、 通 性 , 中课 本 中 碱 盐 初 通性
化学初高中衔接数学教案
化学初高中衔接数学教案
主题:化学中的数学运用
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和深度。
一、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
1. 分子式和化学式的计算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 溶液的浓度计算
4.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5. 热力学计算
二、数学与化学的交叉练习
1. 从化学方程式中解决代数方程
2. 用不定积分求解化学反应动力学问题
3. 使用导数和微积分解决热力学问题
三、数学实验与化学实验结合
1. 利用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化学实验结果
2. 利用概率论解决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四、课堂实践
1.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
2. 利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3. 设计交叉科目的实验,让学生切身体验数学与化学的结合
五、评估方式
1. 考察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数学能力
2. 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的评估,检验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能力
3. 结合写作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数学与化学之间的理解程度
六、课后延展
1.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奥赛等竞赛活动,拓展数学和化学的结合
2. 推荐读物与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与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设计大型综合实验,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化学教学的衔接
邹 磊
( 淮 安 市 淮 阴 区渔 沟 中学 , 江苏 淮安 摘 要 :本 文从 大 纲 要 求 、 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 法 、 课 后 辅 2 2 3 3 0 0 )
导 几 方 面 分 析 了初 高 中化 学教 学 的 区 别 , 并 探 讨 了搞 好 高 中 化 学教 学 的 方 法 。 关键词 : 新 课 程 改 革 初 高 中化 学 衔 接 教 学
高 一 化 学 学 习 对 于 每 一 个 高 一 新 生来 说 .是 一 个 由初 巾 化 学学 习 不 成熟 的认 知 阶 段 向逐 步 成 熟 的认 知 阶段 转 化 的 过 程。 在初巾化学教学巾 , 由于 受 到 学 生 知 识 水 平 和 学 习能 力 的 限制 。 教师通常采取的是“ 填鸭式 ” 的教学方法。 而 进 入 高 中学 习以后 。 学 生 在 学 习方 式 上 有 了 很 大 转 变 . 由记 忆 性 的 被 动 接 受 知识 向探 索 、 理解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 。 教 师 在 课堂 上 所 做 的一个实验 、 提到 的一个名人 、 讲述 的一个科 学故事 , 都 可 以 激 起 他 们 高 涨 的学 习热 情 和强 烈 的学 习动 力 。 因此 , 我 们 在 进 行 初 高 中化 学 教 学 的衔 接 时 , 应认真做好如下工作。 认 真 研 究 初 高 中化 学教 学 目标 和 目的 的 差 别 . 做 到 教 学 时 心 中 有数 。 教 学 大 纲 是 进 行 教 学 的 指 导 纲 要 .通 过 对 教 学 大 纲 的 研究 , 我 们 可 以发 现 初 高 中化 学 教 学 的 目标 和 目的 有 着 很 大 差别。 在 知识 与 技 能 方 面 : 在 初 巾 阶 段 只 要 求 学 生 认 识 身 边 一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2012-10教学实践初中化学只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而高中化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使得许多高一新生难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因此,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就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整后的初中化学教材,在内容和要求上都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有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同时高中化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有较强的不适应感。
例如,由于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认识,只是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微观层面的认识较少,而且存在有模糊或不科学的认识。
课堂上教师还是以灌输的形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这对于新课程的要求来说是不相符的,而且会遇到一些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讲授和衔接等,找到必修一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与生长点,做到心中有数。
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状况只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初步认识上:已经具备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知识,但并不系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通过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
初中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这对高中学生重新接受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利,更能从化合价及转移电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实质。
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要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初中学过的得失氧的观点与方法,从分析熟悉的化学反应引入,从而发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情况,进而建立新的化合价升降的概念,直至电子得失的本质。
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高一化学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临着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过早地失去,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学生的成绩就会下降。
很多高一学生反映高一化学教材内容不仅多,而且理解困难、课后习题难做,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有很多原因。
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上了高中感到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而且教师教得也费劲,主要问题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初中课改教材调整了很多内容,内容通俗、简单;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理解、接受和掌握起来更容易了。
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很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
课时充足,进度较慢,讲授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学生消化和巩固时间较多。
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概括,牵涉知识面广,受高考限制,教师一般不敢降低难度,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加大。
高中教材知识点增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重点和规律,没时间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和知识盲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巩固与强化,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一新生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完成作业困难,积压的盲点越多,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如何解决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特点是高一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不同,应注重以下几点: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做好教材衔接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课改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交流,尽快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及初、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高一化学教师应熟悉初、高中教材体系和内容。
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哪些知识点在高中需要拓宽和加深。
做好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做好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清浦中学陆婵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历来被大家所重视。
初高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有延续性和前瞻性。
如果高中的化学教师对现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势必造成在教授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
课改实验教材执行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资源来自于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而高中化学则立足于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新世纪公民素质,注重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对以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的同时,对凸现学科综合素养的内容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其净化与治理、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化学与生活、金属与金属材料等内容,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这些内容都零碎地分布在有关学习单元中,学生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新课程从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集中处理,使之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理解和审视相关内容。
再如,新课程在化学实验的要求上,更加重视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实验的能力,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述不再由教材直接提供,而是由学生结合实验探究的过程,自我发现、自我分析并归纳实验结论,显然,新课程在有关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表述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上,较原来的课程有了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