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教师版)
词类活用(教师版)
词类活用(教师版)“活”出生命的色彩——词类活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鉴别归纳词类活用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活用的用法。
二、学习重点鉴别词类活用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活用。
三、学习难点归纳词类活用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活用的用法。
四、学法指导1、考纲解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参阅人教版必修五第90页《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掌握词类并辨明句法成分,把握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五、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名词动词1、知识回顾(1)实词形容词数词(1)词语分类:量词代词副词介词(2)虚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2)句法成分: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2、课前准备(1)指出现代生活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①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鲁迅《友邦惊诧论》)国:名作动,成为国家②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怕:形作使动,使人害怕③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形作名,寂静④你美星城我美你(长沙街头公益广告)。
①美:形作使动,使…美丽;②美:形作意动,以…为美⑤他这人有点花,而你这人却太阿Q了。
花:名作形,不专一;阿Q:名作形,迂腐⑥自己举例:如,看医生、暖人心、星罗棋布、幕天席地、3、自学检测(1)什么是词类活用?(提示:参阅必修五第90—92页)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意义,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2)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词类活用?(提示:联系古代造字和文学表达)A、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
(“穿”早期是穿透的意思)。
B、为了表达的丰富与新颖。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形作动,意思是染绿了(3)有哪些词可出现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哪些?可以归纳为哪两种?实词中的名、动、形、数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推荐完整)
• 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
六、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 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将它看作 什么”的用法。其特点,仍然是形容词、名
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名词作动词用。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四、动词的活用 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
动词用作名词,如:一屠晚归
2、动词在“之”“其”后充当中心 语时,动词作名词用。如:燕赵之
收藏,韩魏之经营。
• 3、动词连用,主谓或动宾
3动词为动用法
(也叫“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就是
句中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为……怎么样”
• 例:
的意思)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
词类活用
• 在古汉语里,“实词”:名词、 形容词、动词,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里,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 而灵活运用,叫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 1、普通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 词前面,不作主语作状语。
• (1)、表示特征状态(比喻式): •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佩公。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表示态度:
• 例: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示出处:
• 例: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赵襄王郊迎甘罗。
(4)、表示工具
• 例: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得佳者笼养之。
2、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 (1)、“岁”、“月”、“日” 等时间名词作状语:
译为使动式:使之为客,而要译为意动 式——以之为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看待。 加多“看待”或“处理”进行补充。所以 对这样的句子从形式习惯上划为意动式。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3、“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放。 罾:本意为渔网,用做动词“用 网捕”,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 置人所罾鱼腹中 俘虏 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向往,追求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4、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匹配 女幸而偶我(《与妻书》) 用蹄踢 驴不胜怒,蹄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 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 刑人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登记 吾师道也(《师说》) 从师学习 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 遮蔽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称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灭族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 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 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1、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 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 赐福,保佑,庇护。 小的信用不能让神 词用作动词 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指保佑)的。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指目,以手指,以目看 互相指点 皆指目陈胜 打量着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示意 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出现云
• • •
动词用作名词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之”:取独,不翻译 ,“出”:动词作名词, “所 出”,指地里的收成; “入”:动词作名词,“所入”,指家里 的存粮。 这里是互文,拿出家庭所有东西
• • •
•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措施有利于农时,制度有利于事物,就是可行的。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讥:诬陷、嘲讽的话
词类活用教案
词类活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
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总结。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
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
例如:。
恐修名之不立。
(《离骚》)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阿房宫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例如: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
例如:人皆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
例如:师不必贤于师(《师说》)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 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 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这时活用为名词。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险固地势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 绿叶、红花。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 远
7 数词的活用
小结
1、 所谓词类活用是相对现代汉语来说的 2 、了解一个词是否有活用现象,是由上下 文决定,我们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 还要注意它在句中地位(充当什么成分), 前后有那些词,与它构成什么关系。
词类活用随堂练习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 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吾师道也( A) 2.吾从而师之( ) B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也久 C 矣( ) A 5.而耻学于师( )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3.沛公欲王关中( )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鼓三通,锣三下 敲鼓,击锣
名作使动用法
首先判断名词作动词,再判断是否是使动。 使动:看该动作是否是后面的宾语发出。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活,使骨头长肉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概念:主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 (2)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
• 普通名词作状语
• 1.用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译“像…一样”或 “像…似的” 。
• 例如: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①句中“席”、“包”、“囊” 分别作状语:像席
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这三句是互文 见义,全句可译为“吞并天下之意”。
• ②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 ②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③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像对
待…一样”或“按照…” 。
• 例如: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①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
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像对待兄 长一样招待他。
• 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 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 大巫的背后)
• 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 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
• 4.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 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以……为鱼肉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作者:————————————————————————————————日期:年级高三学科语文版本人教实验版内容标题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编稿老师范历【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三总复习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二. 教学步骤:(一)理解考纲的表述——明确考什么考纲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决定了选材范围。
所谓“浅易”,按高考历年选材标准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包括六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往往含有寓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考纲的具体表述是: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复习建议1. 提前开始熟悉初中以来教材里属于前面所述“浅易文言文”范围的课文,如《史记》、《孟子》、《聊斋志异》以及“唐宋八家文”等。
熟悉到知词、知句、知事、知人、知理的程度。
提高文言语感。
2. 多作一点历年高考题,决不能放松复习课同步练习,迁移课内知识,熟能生巧。
3. 特别注意翻译训练,开始阶段应注意落实以下步骤:11题,文言实词,这是文言文拿分的关键。
12题,文言虚词,在读懂文句的基础上,课、卷对照,逐项比较,由易到难。
13题,人物性格评价分析,先明确题干要求,看清几个方面,逐句结合上下文判断。
14题,设题点主要在内容上着眼,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价等方面。
手法是前后错位、东事西做、张冠李戴、夸大缩小、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能愿动词+名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想要杀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
9、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成为齑粉
10、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
11、山水之乐(《醉翁亭记》)——欣赏山水
12、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争霸称王
13、武夫力而拘诸原(《之战》)——竭尽全力
1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穿着旧棉袄,破衣衫
15、过秦论(《过秦论》)——指出……的罪过
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沛公军霸上驻扎(在)
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既而弥月不雨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就往北走了
例: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穿上鞋
买五人之函之 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
2.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大楚兴,陈胜王称王
许子冠乎 戴帽子
文言实词的活用
文言实词的活用词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中的“芽”表示“发芽”,前面有副词“已”。
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活用为有“以... ...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的“师之”,就是“把他当作老师”。
活用作状语。
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为状语是很普遍的,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表示“在朝廷上”,是动作行为的地点。
2.动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被定语修饰。
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中的“救”,表示“救兵”。
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数使动用法。
如,“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中的“走”,表示“使(之,曹军)逃跑”,宾语“之”被省略。
3.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
如,“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中的“长”表示“长处”,“短”表示“短处”。
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
如,“远罪丰家”(《训俭示康》)中的“远”、“丰”都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文言文基础实词词类活用
古诗文基础实词(二)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继续学习、积累多义词,掌握部分常用词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记忆一.知识点讲解:(注意:不要强调概念,尽量淡化概念,重在引导学生熟悉语法现象,积累素材。
)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名词作动词在表达中,有时候某个名词临时具有动词的意义和功能,叫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晋军.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例: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例: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例: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例:衣冠..而见之。
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例:未云.何龙。
云:形成云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渔网,意谓用网捕捞例:皆指目..陈胜。
指:指指点点。
目:看着。
形容词作动词把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②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
老.其老,慈.其幼,张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
《国语·吴语》两个例句中,老,幼、慈皆为形容词,在这里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敬爱,爱护。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
数量词作动词把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译文: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译文: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文言实词专题学案词类活用
2014届高考文言文复习导学案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教师版)【学习目标】:1、复习重点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2、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20137分)4分)答案:①(4分)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
3分)答案:②(3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考点阐释】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本环节师生共同研究高考考查的方向、形式,归纳出判断实词多义的可行性方法。
【典例分析一】原题再现:(2010重庆卷)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考察选项: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考考点中的此类活用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语境分析法和语法分析法。
根据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
然后代入语境,根据上下文推知含义。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文言文实词之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名词活用作动词规律小结:
* 能愿动词后的名词
* 代词前的名词
* 名词后的名词
* 副词后的名词
往往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练习: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3、策蹇驴,囊图书。
4、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
战之士。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比如,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4.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1)掌握方法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目 项王
三.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以小易大
*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小学而大遗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
常在于险远。
(三)数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例: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形容词用作动词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火尚足以明也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即用作动词。
例如:
(1)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教师版(董强)
文言实词练习: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实战演练一举假堪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
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此景非士所堪,钕,推入之。
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计,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译文】卫国有个姓束的,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
他家养了一百多只野猫。
这些猫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后来又把周围邻居家的老鼠捉光了。
猫没吃的,饿得喵喵直叫。
束家就每天到菜场买肉喂猫。
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小描。
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饱了就晒太阳,睡懒觉,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
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灾。
他们听说束家猫多,就借了一只猫回家借老鼠。
束家的猫看见地上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小耳朵,瞪着两只小眼睛,翘着两撇小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感到非常新鲜,又有点害伯,只是蹲在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
这家的主人看见猫这么不中用,气坏了,使劲把猫推了下去。
猫害怕极了,吓得直叫。
老鼠一见它那副傻样,估计没有多大能耐,就一拥而上,有的啃猫的脚爪,有的咬猫的尾巴。
猫又怕又疼,使劲一跳,逃跑了。
(1)选出与“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中“举”意思相同的一项(C)A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攻克,占领)——陈胜吴广的一声喊叫,函谷关就被攻下来了。
B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推荐,选拔)——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C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全,合)——非常高兴,用笼子装回来,全家庆贺。
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闽侯职专语文组程峰清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名词+宾语(名词或代词)]解说:动词后面才可带宾语,而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所以宾语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十分愤怒,用蹄子踢它)③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就想乘便把这次出门的事告诉你)⑵.[副词作状语+名词]解说:状语只能修饰动词,不能修饰名词,所以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往往被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二月草已芽.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③秦师遂东.(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⑶.[能愿动词+名词]解说:能愿动词(能、可等)不能与名词结合,所以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夫珠玉盒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yì)。
(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饥饿的时候不可以吃,寒冷的时候不可以穿)⑷.[名词+名词]解说: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存在并列、修饰等关系,那么第一个动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左右欲刃.相如。
(秦王左右的人想杀死蔺相如)(“刃”本来是名词“刀刃”,这里用作动词“杀”)②腰.白玉之环。
(挂着白色的玉环)(“腰”本来是名词“腰部”,这里用作动词“挂着”)⑸.[介宾词组+名词]或[名词+介宾词组]解说:介宾词组不能与名词结合,作它的状语或补语,所以介宾词组前面或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②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鹪鹩在密林里筑巢,只不过占一根树枝)⑹.[动词+而+名词]或[名词+而+名词]解说:连词“而”常用来连接动词,很少用来连接名词。
所以如果连词“而”的一端是动词,另一端是名词,那么这个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罍.而歌者(拿着酒杯唱歌的人)(“罍”本是名词“酒杯”,这里用作动词“拿着酒杯”)⑺.[所+名词]解说:特殊指示代词“所”不能与名词结合,而可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以“所”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师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师版)1.爱成语助记:爱屋及乌爱莫能助(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8)(2019·全国卷Ⅰ)召置门下甚幸爱爱:______________(9)(2017·山东卷)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爱:______________(10)(2016·山东卷)诚于爱民,果于行善爱:______________【答案】(1)疼爱,爱护(2)喜欢,爱好(3)吝惜(4)同情,怜惜(5)喜爱,欣赏(6)通“艹爱”,隐藏(7)可爱(8)宠爱,赏识(9)爱护(10)爱护2.安成语助记: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居乐业(1)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司马光《赤壁之战》)(3)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4)衣食所安(《曹刿论战》)(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罗贯中《失街亭》)(6)居安思危(成语)(7)安土重迁(成语)(8)(2019·天津卷)则余安得不为之言安:________(9)(2017·天津卷)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安:________(10)(2016·山东卷)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安:________(11)(2016·全国卷Ⅱ)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安:________【答案】(1)安全,安稳,安定(2)安抚,抚慰(3)哪里,什么地方(4)养(5)安置,安放(6)舒服、安逸(7)习惯于,安于(8)怎能(9)安家(10)安定(11)怎能3.被成语助记:被甲执兵被褐怀玉(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2)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同舍生皆被绮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泽被后世(成语)(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6)(2018·全国卷Ⅰ)郡邻于蜀,数被侵掠被:______________(7)(2017·全国卷Ⅱ)光武破寻、邑,憙被创被:______________(8)(2015·全国卷Ⅱ)炀帝嗣位,被追入朝被:______________【答案】(1)受(2)表示被动(3)同“披”,穿(4)覆盖,遮盖(5)通“披”,披散(6)表被动(7)遭受(8)表被动4.倍成语助记:事半功倍身价倍增(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2)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答案】(1)通“背”(2)越发,更加(3)倍数(4)加倍,愈加,更加5.本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变本加厉(1)抑本其成败之迹(欧阳修《伶官传序》)(2)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4)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6)(2019·北京卷)本诸理,作《非国语》本:______________(7)(2018·浙江卷)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本:______________(8)(2015·江苏卷)必刮剖根本见终始本:______________(9)(2017·全国卷Ⅰ)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本:______________【答案】(1)推究(2)本来(3)本来的,原来的(4)根本,这里指行王道仁政(5)根(6)根据(7)根源(8)根本(9)本来的,原来的6.鄙成语助记:卑鄙无耻鄙俚浅露贵远鄙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5)(2017·全国卷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鄙: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当做边邑(2)庸俗,浅陋,鄙俗(3)轻贱(4)看不起,轻视(5)鄙俗7.兵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临城下厉兵秣马(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苏洵《六国论》)(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4)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5)(2018·全国卷Ⅰ)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兵:______________(6)(2017·全国卷Ⅱ)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兵:________________(7)(2017·全国卷Ⅲ)治兵有制,名虽不同兵:______________【答案】(1)兵器(2)军队(3)战争,战事(4)兵法(5)军队(6)兵器(7)军队8.病成语助记:病入膏肓无病呻吟同病相怜(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4)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5)(2017·全国卷Ⅱ)而仇家皆疾病病:______________(6)(2017·浙江卷)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病:____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及贞病笃病:______________【答案】(1)有疾病(2)困苦不堪(3)担心,忧虑(4)毛病,缺点(5)有疾病,生病(6)弊病(7)病情9.察成语助记: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而不察(1)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司马迁《屈原列传》)(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7)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人名)非今之所谓廉者也察:______________(8)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察: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考察,调查(2)考察后予以推荐(3)了解,弄清楚,明察(4)观察(5)洁净的样子(6)明智,精明(7)考察(8)考察后予以推荐10.朝成语助记: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5)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6)(2018·全国卷Ⅲ)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朝: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朝:______________(8)(2016·全国卷Ⅰ)帝临哭,辍朝三日朝:______________(9)(2016·山东卷)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朝:______________【答案】(1)朝拜,朝见(2)使……朝见、朝拜(3)朝代(4)朝廷(5)早晨(6)朝廷(7)朝廷(8)上朝(9)朝拜,朝见11.曾成语助记: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1)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4)(2014·全国卷Ⅰ)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曾: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2)同“增”(3)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4)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12.乘成语助记:乘人之危因利乘便(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2)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3)乘彼垝垣(《氓》)(4)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5)车六七百乘(司马迁《陈涉世家》)(6)(2016·浙江卷)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乘:__________________(7)(2015·天津卷)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乘: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趁着,凭借(2)驾,坐(3)登上(4)顺应(5)一车四马(6)车(7)驾,坐13.诚成语助记:诚惶诚恐开诚布公心悦诚服(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司马光《赤壁之战》)(4)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诚:__________________(5)(2014·全国卷Ⅱ)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诚: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诚心,诚意(2)实在,的确(3)果真,如果(4)实在,的确(5)果真,如果14.除成语助记: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班固《苏武传》)(2)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4)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祭妹文》)(5)(2018·全国卷Ⅰ)举孝廉,除郎中除:______________(6)(2017·全国卷Ⅰ)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除:____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除: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殿阶(2)清除,去掉(3)拜官,任职(4)除了,除非(5)拜官,任职(6)去掉,除去(7)拜官,任职15.辞成语助记:不辞而别辞微旨远(1)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4)我从去年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归去来兮辞》(陶渊明)(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7)(2018·江苏卷)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辞:______________(8)(2017·天津卷)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辞:__________________(9)(2017·山东卷)辄辞以疾,未尝参预辞: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言辞(2)告别,离开(3)推辞(4)告别,辞别(5)古代的一种文体(6)辞谢,婉言道歉(7)告辞(8)告别,离开(9)推辞16.从成语助记:从长计议从善如流弃笔从戎(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从其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沈括《活板》)(5)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6)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7)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8)(2018·全国卷Ⅰ)上不从从:______________(9)(2018·全国卷Ⅱ)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从:__________________(10)(2017·全国卷Ⅱ)从兄为人所杀,无子从:__________________(11)(2017·全国卷Ⅲ)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从:______________(12)(2017·全国卷Ⅱ)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跟随,跟从(2)依顺,听从(3)参加(4)旧读zònɡ,堂房亲属(5)读zònɡ,通“纵”,合纵(6)靠着,挨着(7)介词,自,由(8)听从(9)随从(10)堂房亲属(11)通“纵”,合纵(12)听从17.殆成语助记:百战不殆殆无虚日(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2)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5)(2016·全国卷Ⅰ)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殆:__________________(6)(2014·全国卷Ⅰ)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危险(2)疑惑(3)近于,几乎(4)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5)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6)近于,几乎18.当成语助记:锐不可当当仁不让首当其冲安步当车(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归有光《项脊轩志》)(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论》)(8)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徵《谏太宗十思疏》)(11)(2019·天津卷)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__________________(12)(2018·全国卷Ⅰ)芝坐爽下狱,当死当:__________________(13)(2017·浙江卷)考其当时,参于前古当:______________(14)(2016·全国卷Ⅲ)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当:______________【答案】(1)对着,面对(2)担当,担任(3)假使,如果(4)对等,比得上(5)遮挡,遮蔽(6)占据,把守(7)值,在,正在(8)将(9)应当,理当(10)掌握,主持(11)符合(12)应当(13)值,在,正在(14)应当,理当19.道成语助记:道听途说道不拾遗安贫乐道津津乐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司马迁《陈涉世家》)(2)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3)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6)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9)(2019·北京卷)不以其道得之道:______________(10)(2018·全国卷Ⅱ)涣丧西归,道经弘农道:______________(11)(2017·全国卷Ⅱ)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文言文实词推断和词类活用练习
实词推断和词类活用练习阅读文言文短文完成题目。
题目一、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 狸狌:野猫。
(1).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2).与“鼠群行有堕瓮者”一句中“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呈卷即面.署第一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秋毫不敢有所近.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解释下列词语束氏日市肉啖之:啖: 但饥辄嗥:但:辄:(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活用词的翻译。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题目二、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1)试着解释下列词语一两曲:曲:乃往诮酒家:尔第不循我法耳第:(2)翻译下面这句话: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题目三、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初中词类活用(教案)
总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学习要点: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1. 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意动用法。
4.名词使动用法。
5.动词作名词。
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形容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作名词。
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作动词。
学习内容: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
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是名作状“每日”的意思;“东临碣石”中的“东”,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向东。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4、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6、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陈胜王”中的“王”,就是“称王”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
1、天雨墙坏《智子疑邻》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3、狼不敢前《狼》4、恐前后受其敌《狼》5、每至晴初霜旦《三峡》6、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7、处处志之《桃花源记》三.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乱”,就是名词使动,“使……扰乱”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解释。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四.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教师版)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王汉同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掌握准确辨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一般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规律和辨析的方法2、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概念阐述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三、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动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
(2)使动用法/为动用法
形容词(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数词(1)数词活用为动词
(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3)数词活用为名词
四、规律方法探究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
(3)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⑸今王鼓乐于此(鼓乐:击鼓奏乐)(《孟子》)
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⑹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
⑺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⑻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鸿门宴》)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⑼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
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⑾江水又东(东:向东流)(《水经注》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
(1)名词前加能愿动词或副词。
(2)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带宾语。
(3)名词与名词连用。
(4)副词后的名词
(5)“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现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比较)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主语+【名词】+谓语
活用为状语
规律探究: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劝学》)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乘船)(《黔之驴》)
(6)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韩信拜将》)
(2)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老师)(《师说》)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
规律三: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答案:
1、BE(A、隶:像对待奴隶一样,C、面:当面,D、星:像流星一样,BE、王:称王;籍:
登记,名作动)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
(二)动词的活用
例: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出产的东西。
入:动词活用为名词,收入的东西。
)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
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例:既来之,则安之。
(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安:动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
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
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名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作主语聪明的人,愚蠢的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锐,作宾语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以小易大小、大,作宾语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
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
常在于险远。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危险的地方
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比较)
古代汉语: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爱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亲近;远,远离
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多,赞赏,赞扬
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二三其德。
数词+宾语
规律:处于谓语位置,前后无其他动词充当谓语。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就是动词对于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动+宾】=【使】+宾+动
1、动词的使动用法(1)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规律: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2、动词的使动用法(2)
中军置酒饮宾客。
规律: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规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4、名词的使动用法(1)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规律: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5、名词的使动用法(2)
(1)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规律: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6、名词的使动用法(3)
(1)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2)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规律: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六)意动用法
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动+宾】=【以】+宾+【为】+动
译为:“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1、形容词意动用法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2)梁以此奇籍。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
(3)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规律: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孟尝君客我
规律: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七)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五、布置作业拓展迁移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