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方: 实行行省制度。
概况:行省最初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 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但 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影响: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功 臣
图示体现了我国古代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有何趋势和特点? 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的管理
1、科技:
(1)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军事著 作《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2)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3)指南针和火药都在12、13世纪传至阿拉伯。
2、文学戏曲:
(1)宋词的兴起和繁荣。(原因、流派和代表人物) (2)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3)元朝散曲和杂剧(代表作)。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农业: 2、手工业:
宋代水转翻车
纺织业:
北宋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元代黄道婆对纺织业工艺进行革新并推广,棉布逐渐成为民众 主要布料。
陶瓷业: 宋五大瓷窑,瓷器外销,元代出现青花瓷器。 冶铁业: 有了用煤作冶铁燃料的确切记载,提高了冶铁业的
阶段特征
•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 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也是古代中华 文明的成熟繁荣时期。
政治上,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 断加强。对外关系上,交流频繁。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 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理学产生和发展,科技发展成就突出, 文学艺术呈现多元化、世俗化的特点,教育发达
(4)经典著作: 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影响: (1)被誉为„„地位仅次于孔孟;
(2)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 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①城市经济繁荣,是元曲兴盛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主张和成就:
(1)理气关系论(哲学思想): 先有理后有气,理气浑然一体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理学的修养论 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 (个人修养):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强调 “仁”(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内涵—“三纲五常”、关键—“正君心” 伦理观: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知识梳理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 行政——中书门下(正副宰相)
(宰相叫同平章事,副宰相叫参知政事)
皇帝
军政——枢密院(枢密使) 财政——三司(三司使)
(2)地方:
路州县
(3)监察: 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2、元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
设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本心体悟”
思 想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
理学百度文库响: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 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 调社会责任,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 格有着积极影响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生产效率。
3、商业:
(1)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亚非欧地区。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北宋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宋朝打破了坊市分界,市突破时空限制; 商业街形成;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宋代商业大都会:汴京。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二)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意义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3.代表人物: (1)陆九渊(南宋)——开创心学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 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发明本心”,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感受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商品交换的价值 合计相当于1500万~1800万盎司黄金,折成现在的价值, 约合60亿~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货流通,在当时世 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朝商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政府对商利的重视和商 业收入的巨大增长上。来自商业方面的收入要占到整个 中央财政收入(包括货币与实物)的1/3强。 在这种背景下,货币也发生了突破性的变革——出 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两宋的纸币由于机制的不完备, 出现了许多弊端,但它作为最初的纸币在商业和金融发 展进程中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在欧洲,瑞典是发行纸 币最早的国家,时间在1661年,比中国纸币的出现晚了 600多年。
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讲)
宋元时期(960—1368年) ——中华文明的成熟
如果你要穿越,你愿意穿越到中国古代 的哪个朝代?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 代就是宋朝。”
感受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
宋朝商业呈现“网络状”分布格局,即以大都市为 中心,城镇市场为拱卫,乡村集市墟场为外围的分布状 态。城镇环绕都市,集市环绕城镇,形成区域市场。 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朝商品流动有两种运 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粮食、布帛 等来自农村的产品通过镇市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 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批量生 产以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 商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有 的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 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 22.4%。宋代的都市化,确实具有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 意义。
(5)宋代对商人的歧视开始转变
三、宋元时期的思想
1、隋唐出现“三教合一”。 2、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理学诞生。
(一)、程朱理学:
(1)二程: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2)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吸收二程和张载的思想。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 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 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C、从天人感应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3、绘画和书法:
北宋四大行书家、元代赵孟頫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轼诗句反映文人画的特点。
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 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 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 统治阶级的排斥
概况:行省最初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 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但 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影响: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功 臣
图示体现了我国古代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有何趋势和特点? 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的管理
1、科技:
(1)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军事著 作《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2)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3)指南针和火药都在12、13世纪传至阿拉伯。
2、文学戏曲:
(1)宋词的兴起和繁荣。(原因、流派和代表人物) (2)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3)元朝散曲和杂剧(代表作)。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农业: 2、手工业:
宋代水转翻车
纺织业:
北宋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元代黄道婆对纺织业工艺进行革新并推广,棉布逐渐成为民众 主要布料。
陶瓷业: 宋五大瓷窑,瓷器外销,元代出现青花瓷器。 冶铁业: 有了用煤作冶铁燃料的确切记载,提高了冶铁业的
阶段特征
•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 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也是古代中华 文明的成熟繁荣时期。
政治上,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 断加强。对外关系上,交流频繁。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 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理学产生和发展,科技发展成就突出, 文学艺术呈现多元化、世俗化的特点,教育发达
(4)经典著作: 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影响: (1)被誉为„„地位仅次于孔孟;
(2)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 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①城市经济繁荣,是元曲兴盛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主张和成就:
(1)理气关系论(哲学思想): 先有理后有气,理气浑然一体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理学的修养论 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 (个人修养):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强调 “仁”(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内涵—“三纲五常”、关键—“正君心” 伦理观: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知识梳理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 行政——中书门下(正副宰相)
(宰相叫同平章事,副宰相叫参知政事)
皇帝
军政——枢密院(枢密使) 财政——三司(三司使)
(2)地方:
路州县
(3)监察: 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2、元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
设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本心体悟”
思 想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
理学百度文库响: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 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 调社会责任,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 格有着积极影响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生产效率。
3、商业:
(1)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亚非欧地区。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北宋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宋朝打破了坊市分界,市突破时空限制; 商业街形成;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宋代商业大都会:汴京。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二)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意义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3.代表人物: (1)陆九渊(南宋)——开创心学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 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发明本心”,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感受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商品交换的价值 合计相当于1500万~1800万盎司黄金,折成现在的价值, 约合60亿~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货流通,在当时世 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朝商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政府对商利的重视和商 业收入的巨大增长上。来自商业方面的收入要占到整个 中央财政收入(包括货币与实物)的1/3强。 在这种背景下,货币也发生了突破性的变革——出 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两宋的纸币由于机制的不完备, 出现了许多弊端,但它作为最初的纸币在商业和金融发 展进程中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在欧洲,瑞典是发行纸 币最早的国家,时间在1661年,比中国纸币的出现晚了 600多年。
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讲)
宋元时期(960—1368年) ——中华文明的成熟
如果你要穿越,你愿意穿越到中国古代 的哪个朝代?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 代就是宋朝。”
感受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
宋朝商业呈现“网络状”分布格局,即以大都市为 中心,城镇市场为拱卫,乡村集市墟场为外围的分布状 态。城镇环绕都市,集市环绕城镇,形成区域市场。 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朝商品流动有两种运 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粮食、布帛 等来自农村的产品通过镇市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 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批量生 产以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 商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有 的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 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 22.4%。宋代的都市化,确实具有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 意义。
(5)宋代对商人的歧视开始转变
三、宋元时期的思想
1、隋唐出现“三教合一”。 2、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理学诞生。
(一)、程朱理学:
(1)二程: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2)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吸收二程和张载的思想。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 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 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C、从天人感应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3、绘画和书法:
北宋四大行书家、元代赵孟頫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轼诗句反映文人画的特点。
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 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 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 统治阶级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