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ppt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体格检查ppt课件

S1 S1产生机制:
➢ 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
➢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 Ø心室收缩,二、三尖

瓣突然关闭
➢ Ø室壁和大血管壁的

振动
➢ Ø半月瓣的开放
S1听诊特点:
➢ 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 音调较低(55—58Hz),性质较钝 ➢ 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S2 出现在心室等容S舒2张产期生,机制:
➢ 心音异常.rm
5.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 舒张期奔马律:
• 概念: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

>100次/min时,极似马奔跑时的蹄

声故称奔马律。
• 种类:按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早期、晚

期中期三种。

舒张早期奔马律
➢产生机制: ➢ 由病理性S3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 , ➢ 又称S3奔马律。 ➢ 舒张期心室负荷 过重,在舒张早期 心 ➢ 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引起已过度充 ➢ 盈的心室壁 产生振动所致,也称室性

正常中年人 P2 = A2

正常老年人 P2 < A2
S1和S2的鉴别
➢鉴 别 点 ➢最响部位 ➢声音强度 ➢S1和S2间距离 ➢与心尖搏动关系
S1 心尖区 响 较短 一致
S2 心底部 弱 较长 不一致
S3正常第三心音third heart sound S3.mp3

产生机制:

➢ 出现在心室快速充盈期, ➢ 心室快速充盈,振动室壁。
常见疾病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 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 音
精选ppt
心脏的体格检查
精选ppt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对于判 断有无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 部位和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精选ppt
一、视诊(先侧视,再俯视)
•侧视内容为心前区隆起及异常搏动 •俯视内容为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精选ppt
二、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内容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确定心尖搏 动是否为抬举样搏动
2. 震颤:时期 心包摩擦感
精选ppt
触诊顺序同心脏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区
精选ppt
心包摩擦感
• 可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见于急性心包 炎
精选ppt
四、听诊
听诊区: ① 二尖瓣区:心尖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M ②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P ③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A ④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E ⑤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秒偏左或稍偏右。T
精选ppt
➢听诊顺序:从二尖瓣区开始,依 次听诊二尖瓣区(心尖部)一肺 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一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 缘第3肋间)一三尖瓣区(胸骨左 缘第4、5肋间)
• 触诊的最佳条件:坐位、稍前倾、收缩期、呼气末 •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与胸膜摩擦感鉴别:嘱患者屏住呼吸,
若仍存在,则为心包摩擦感

《心脏检查听诊内容》课件

《心脏检查听诊内容》课件

05
心脏听诊的案例分析
正常心脏听诊案例
正常心脏听诊案例介绍
展示一个正常人的心脏听诊案例,包括听诊过程、结果和解释。
正常心音
解释正常心音的特点和产生机制,以及在听诊中的表现。
正常心率和心律
介绍正常心率和心律的特点,以及在听诊中的判断方法。
心率失常心脏听诊案例
心率失常心脏听诊案例介绍
01
展示一个心率失常患者的心脏听诊案例,包括听诊过程、结果
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 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等都可能引起心动过速(生理性)。而高热、贫血、出血、疼痛、 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以及老年人,都可能会 出现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 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 型,常是心脏电信号异常的表现;三 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严重的一种,会 导致心跳缓慢,甚至停跳,需要及时 治疗。
心音
• 心音:心脏收缩舒张时产生的声音,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第 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生理性心音,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是病理 性心音。第一心音增强常见于房室扩大、心室收缩增强等;第 一心音减弱常见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第二心音增强常见 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第二心音减弱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等。
心杂音
• 心杂音:指除心音以外额外的心脏杂音,是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根据心杂音出现的时期可 分为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根据响度又分为6级,其中3级以下的杂音才有病理意义。心杂音多见于先天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以及贫血性心脏病等。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ppt课件
心脏的体格检查
完整版PPT课件
1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对于判 断有无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 部位和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PPT课件
2
一、视诊(先侧视,再俯视)
•侧视内容为心前区隆起及异常搏动 •俯视内容为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11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完整版PPT课件
9
四、听诊
听诊区: ① 二尖瓣区:心尖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M ②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P ③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A ④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E ⑤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秒偏左或稍偏右。T
7
1、叩诊左界 从心尖搏动点所在的肋间开始 由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从外向内叩,确定心界 按肋间隙顺序向上叩,直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2、叩诊右界:
先从第二肋间隙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出肝浊音界
然后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
按肋间隙顺序自下而上叩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完整版PPT课件
8
3.测量心界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完整版PPT课件
3
二、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内容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确定心尖搏 动是否为抬举样搏动
2. 震颤:时期 心包摩擦感
完整版PPT课件

心脏常用检查结果解读PPT参考幻灯片课件PPT60页

心脏常用检查结果解读PPT参考幻灯片课件PPT60页

PASP(mmHg) 30-50 50-70 >70
超声心动图测的肺动脉压来自于三尖瓣返流量的估算
超声心动图测的肺动脉压高于实际肺动脉压
10
第11页,共60页。
猝死风险
项目 LVEF% LVEDd PASP 主动脉瓣
指标 <30% >70mm >70mmHg(重度高压) 重度狭窄
11
第12页,共60页。
45
第46页,共60页。
冠脉血流分级
• TIMI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il, TIMI)
• TIMI 0级:闭塞远端血管无血流
• TIMI 1级:病变远端血管有前向血流, 但不能充盈
远端血管床
• TIMI 2级:造影剂能缓慢充盈远端血管床(>3个 心动周期)
• 表示由哪一侧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膈面 和左室的膈面部分
• 85%右优势, 8%左优势, 7%均衡型
33
第34页,共60页。
左优势冠脉
34 第35页,共60页。
左优势冠脉 AP Caudal
35
第36页,共60页。
旁路移植血管 Bypass Graft
• 1. 动脉桥血管: 内乳动脉 IMA (Internal Mammal Artery) 桡动脉(radial artery)
心梗?心肌病?应激?
高血压/缺血/肥厚型心 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淀
粉样变性等
缩小/正常/扩大 心肌病/非心肌病/心率
房室缺、室间隔穿孔、 室壁破裂、室壁瘤
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 瓣
结构性心脏病
结构性心脏病/ 心衰继发表现
心包积液、心包缩窄 快/正常/慢

心脏体格检查【共36张PPT】

心脏体格检查【共36张PPT】
喇音。 ➢医源性额外心音:人工瓣膜音和人工起搏
音。
心脏杂音
• 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持续时间较长的 音。
• 听诊时应注意其出现的时期、最响部位、 性、传导方向、强度与形态,以及与体位、 呼吸和运动的关系。
• 杂音的临床意义: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 音,连续性杂音。
最响部位
• 与病变部位有关。 心尖部:提示二尖瓣病变。 主动脉瓣区最响,提示主动脉瓣病变等。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在胸骨左缘3肋间最响 房间隔缺损的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最响 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在胸骨左缘2肋间及附 最响。
听亦诊可内由容二:尖心瓣率区、开心始律,、心沿音逆、时额针外方心向音进、行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2-3 Ⅲ 3.5-4.5

左界 (cm)
5-6
7-9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左心室增大(靴形心):常见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又称主动脉瓣 型心。
• 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梨形心):常见 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形心。
第二心音 心底部 较高 较弱 较短,0.08S 在其后出现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的改变: 第一、第二心音同时增强或同时减弱 第一心音增强或减弱 第二心音增强或减弱 ➢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胎心律。(见
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心音分裂:两个瓣膜关闭时间关大于0.03S。
第一、第二心音强度同时改变
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则第一心音极强,称 “大炮音”。 • 第一心音减弱 见于二类瓣关闭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心 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 第二心音增强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见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见 于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等。 • 第二心音减弱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常见于主动脉瓣 狭窄伴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 弱见于肺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脏常规x线检查》幻灯片PPT

《心脏常规x线检查》幻灯片PPT
见于心肌病变,心包积液,心衰,风心多 瓣膜病变
二尖瓣型
主动脉型
普大型
根本病变X线表现
特征性心脏改变 木靴型心脏 斜置蛋形心脏 方盒形伴肺血减少心脏 雪人形心脏 靴型心脏 葫芦形心脏
木靴型心脏
雪人形心脏
方盒形伴肺血减少心脏
葫芦形心脏
靴型心脏
根本病变X线表现
2、肺血管改变
肺充血 左向右分流 心排血量增加
– 左侧位吞钡
食道受压移位
– 右前斜位吞钡
– 左前斜位 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左 心 房 增 大
左心房增大
根本病变X线表现
右心房增大
后前位 右心缘向右扩张,膨隆 左前斜位 心前缘上段膨隆延长
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根本病变X线表现
心脏增大 二尖瓣型心脏〔梨形心〕 主动脉型心脏 普遍增大型心脏
根本病变X线表现
根本病变X线表现
心腔扩张 一,血容量增大 见于各种分流性病变和 瓣膜反流 二,心肌收缩力降低 见于心肌病变,心 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心脏扩张造成房室增大和整个心脏增大 改变显著
根本病变X线表现
1、心脏各房室增大表现 左心室增大
– 后前位心尖向左下延伸,相反搏动点上移 –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 – 左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延伸
谢 谢 各 位 !
根本病变X线表现
肺瘀血
第一期肺静脉压轻度增高又分为两 个阶段:
一,肺静脉压仅轻度增高〔1315mgHg〕,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大 小相仿,血管指数小于1到接近1, 说明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收缩
二,肺静脉压增高15-18mgHg,上 叶血管反较下叶血管粗。
根本病变X线表现
肺瘀血
– 肺静脉回流受阻 – 表现为上肺静脉增粗,肺静脉普遍扩张,模

心脏检查听诊ppt课件

心脏检查听诊ppt课件

3
视诊 Inspection
内容
方法:
✓ 胸廓畸形
心前区隆起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环境安静、光线充足
✓患 者 取 仰 卧 位 , 充 分 暴 露胸部
✓ 心尖搏动 ✓ 心前区搏动
✓检 查 者 站 在 患 者 右 侧 , 视线与胸廓同高
4
触诊 Palpation
内容
✓ 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
及剑突下搏动
26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血压监测白昼时间 6AM-10AM,10PM-6AM 参照标准:
24小时平均血压值<130/80mmHg 白昼均值<135/85mmHg 夜间<125/75mmHg 白昼血压两高峰:8AM-10AM,4PM-6PM, 夜间血压较白天下降10%—20%
27
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 心律 cardiac rhythm 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人节律规整,部分青年人窦性心律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 呼气时心率减慢)
11
听什么?(内容)
心律失常
✓ 期前收缩 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 后有一较长间歇。每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 联律;每两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正常血压
<12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80 80-89
90-99 100-109 ≥110 <90
25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采用标准测量法,至少三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 或超过140/90mmHg

心脏检查(望,触,叩)24页PPT

心脏检查(望,触,叩)24页PPT
心脏检查(望,触,叩)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触 诊
心脏触诊
一、心脏触诊的方法
心脏触诊检查,通常用右手全掌、手掌尺侧或中指环指腹轻贴于胸壁上,并 调节压力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检查震颤时常用手掌尺侧 检查心间搏动常用指腹
二、心脏触诊的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2.震颤 3.心包摩擦感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时相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两成分相距很近,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高而脆(62Hz) 强度较S1弱 历时较短(0.08s) 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第三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期末,由于心室快速充盈的 血流自心房冲击室壁,使心室壁、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 张振动而产生声音
1.主要影响因素:体或肺循环阻力的大小 半月瓣的病理改变
2. S2的2个主要成分:主动脉瓣成分(A2) 肺动脉瓣成分(P2)
青少年:A2<P2 成人:A2=P2 老年人:A2>P2
3. S2增强 S2减弱
心音性质的改变
钟摆律:心率增快时,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几乎相等,
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钟摆声,故称钟摆律 或胎心律,提示病情严重。
叩诊内容
1.心浊音界 2.心浊音界的改变及意义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2~3
II
2~3
III
3~4
IV
V
左界(cm) 2~3
3.5~4.5 5~6 7~9
心脏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
心浊音界改变的心脏因素和临床常见疾病
因素
心浊音界
临床常见疾病
左心室增大
呈靴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等
右心室增大
第三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低(<50Hz) 、强度弱 持续时间短(0.04s) 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听诊较清晰 卧位、呼气时较清晰,坐、立位可消失 部分儿童、青少年可听到
第四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期前,与心房收缩使二尖瓣、三
尖 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第四心音
听诊特点:
心音的分裂
S1分裂
机制:
1.生理情况下, 三尖瓣较二尖瓣延迟关闭0.02-0.03s,人耳不 能 分辨
2.当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S1的两个成分相距> 0.03秒时出现 心音 分裂
临床意义:
电活动延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机械活动延迟——肺动脉高压
收缩期
胸骨左缘第2肋间
收缩期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收缩期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连续性
心尖区
舒张期
心尖区
收缩期
图 常见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二尖瓣狭窄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叩诊
心脏叩诊
叩诊方法
1.方法:间接叩诊法,轻、中度叩法 2.顺序:先左后右,由下到上,由内到外
正常所见:正常人心律基本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 吸改变的节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为窦性 心率不齐,无临床意义。
常见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心房纤颤等
心音
按在心动周期中的先后顺序命名为: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
第一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等容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 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二尖瓣关闭在前,三尖瓣关闭在后,但两成分相距很近,
梨形心
普大型
烧瓶样心
心脏听诊
听诊方法
心脏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心率
心率:指每分钟心搏次数。正常人在安静、清醒的情况 下心率为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高于100 次/分称为心动过速。
心律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大量腹水等,横膈抬高使 心脏横位
严重肺气肿等,横膈下移 使心脏垂位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1)生理情况 (2)病理情况
负性心尖搏动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部胸壁搏动内陷,可见于粘 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心前区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2.剑突下搏动 3.心底部搏动
轻度增大:绝对浊音界增大,相对浊音 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心界向左右 两侧增大
肺源性心脏病或房 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增大 呈普大型
扩张型心肌病等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 肺动脉段扩大
呈梨型
二尖瓣狭窄等
主动脉扩张
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瓣 收缩期搏动
升主动脉瘤等
心包积液
呈三角形烧瓶样
心包积液
靴型心
心脏检查
概述
心脏检查:运用视、触、叩、听等基本方法初步判定有无
心脏病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程度等,在临床上具 有重要作用
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方法
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两眼与病人胸廓同高,以 便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隆起;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 应与心间区呈切线位置。
心脏视诊
视诊内容:1.胸廓外形 2.心尖搏动 3.心前区搏动
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第一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低钝(55—58Hz) 强度较响 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第二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等容舒张期,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瓣膜突然紧
张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主动脉瓣关闭在前(A2),肺动脉瓣关闭在后(P2) ,但
胸廓外形
正常胸廓外形:胸廓前后径、横径左右基本对称。 异常胸廓外形:1.心前区隆起
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心尖搏动
主要由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 部位而形成。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 。
心尖搏动移位的常见病理因素
因素
心尖搏动移位
临床常见疾病
心脏因素
左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右室增大
向左侧移位
二尖瓣狭窄等
左、右心室增大 右位心
向左下移位,伴心浊音界 两侧扩大
扩张型心肌病
心间搏动位于右侧胸壁 先天性右位心
心脏以外因素 纵膈移位
横膈移位
向患侧移位 向病变对侧移位 向左侧移位
移向内下
一侧胸膜增厚或肺不张等
低调、沉浊而弱 在心尖部及其内侧较明显
生理情况下一般听不到,属 病理性
心音改变
(1)心音强度改变 (2)心音性质改变 (3)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1.主要影响因素:
心肌收缩力、心室充盈程度、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和三 尖瓣的位置
2.包括:
S1增强 S1减弱 S1强弱不等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