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亲属长期离家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与父母一同居住并受其直接照顾的未成年人。
他们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包括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以及社交障碍等。
本论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1. 学习困难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环境的支持和监督,往往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充分的指导。
他们的学习动力较低,学习效果不理想。
2. 心理问题与父母长时间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 社交障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在社交能力上存在一定障碍。
他们不太擅长与人沟通,缺乏合作与交流的经验。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 父母缺乏陪伴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与孩子长期共同居住,无法提供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
2. 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设施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 社会关注度不够留守儿童问题长期未引起足够的社会关注,缺乏专门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他们的教育权益。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教育氛围,提供父母参与孩子教育的机会,以弥补缺乏陪伴的不足。
2.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设施,引进优秀师资力量,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3.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能力培养等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4. 加强社会关注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通过媒体宣传和政府行动,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权益。
综上所述,要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关注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教育资源建设、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并加大社会关注力度。
只有多方合作,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让他们健康成长,展望美好未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你有何研究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心系特困学生家庭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在执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担当科任教师还是班主任,我都坚持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的优良传统,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只有心灵的对接,智慧的碰撞,才能创造绚丽多彩的人生。
关键词:走进心灵;关爱学生;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集体流转承包,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涌入城市,充当着新型劳动大军。
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暴自弃现象尤为突出,困难家庭的孩子自卑心理更是令人担忧,如何让他们消除心灵的阴影,走出逆境,是我执教期间一直坚持以真情打动真心,最终赢得了童心。
一、真情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的灯去年冬天,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有一天放学时下大雪,天色很快就变黑了,班上的李晓丹同学和她弟弟焦急地在学校大门口等奶奶,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见奶奶的身影,外面寒风凛冽,两个孩子急得默默掉眼泪。
正在这时,我备完课正准备下班,快走到大门口时,看到了他们俩焦急的样子,于是我上前问清了来龙去脉,安慰着他们说:“别急,奶奶今天肯定是有事情耽误了,不行我打车送你们俩回去!”于是我叫来了车子,送姐弟俩回家,十五分钟后,车子开到了山区的一个村庄,左弯右转到了她家门口。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她奶奶准备骑电瓶三轮车接他们放学,但是下雪路面湿滑,不小心在一个拐弯处翻车了,奶奶右手也骨折了。
两个孩子年龄小,生活也不能自理,父母又都在外地打工,一时也不能回家,照顾两个孩子的问题急坏了奶奶。
为了不因奶奶骨折而耽误他们的学习,于是我以老党员身份主动向学校请求,结对帮扶这两个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21字2500字3000字)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21字2500字3000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
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小标题)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
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论文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论文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这导致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的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为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成因1.1 家庭经济状况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儿童或老人留守的重要因素。
许多家庭因为经济贫困无法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而留下儿童或老人在家照顾自己。
这种情况下,留守成为了无奈的选择。
1.2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相比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和教师队伍都不足,这导致了很多家庭选择将儿童送到城市上学,而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
1.3 就业机会集中城市就业机会相对农村更多,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这使得他们的父母只能留在农村,独自面对困境。
二、影响2.1 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他们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缺少家庭温暖的环境,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相对较多。
2.2 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他们可能面临着人际交往的困难,生活上的照顾问题,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的挑战。
2.3 地区发展不平衡留守问题导致了农村地区资源的流失,人口的外流,地区发展不平衡。
这无形中加剧了城乡差距,增加了社会矛盾。
三、解决方案3.1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和质量,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并提供更多的教育奖励政策,以便留住优秀的农村教师。
3.2 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儿童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
同时,鼓励亲朋好友定期探访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3.3 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扶贫政策,提供更多的农村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外,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
他们面临着缺乏亲情关爱、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困境。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本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他们的父母大都选择离乡打工以谋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在学校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成绩和与同学的交往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经济压力使得父母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他们希望通过打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但却忽视了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
其次,教育资源不足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最后,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导致了一些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有学校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支持不够。
三、教师应采取的措施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
在教学方面,我们应当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互动教学等方式,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寒暑假的辅导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在心理方面,我们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我们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四、社会各界的合作小学教师在帮助留守儿童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家乡长期独自生活。
这类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疏离、安全隐患等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师。
2. 情感疏离问题。
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缺乏家庭呵护和陪伴。
3.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4. 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中独自居住,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人员的目标,面临被拐卖、虐待、性侵等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其智力、体质和美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保障社会稳定。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预防和减少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1. 政府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问题涉及到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权益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多个原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儿童留守在家。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这些问题使得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孤独、教育滞后、安全隐患等多重困境。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于儿童个体而言,长时间的独自生活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将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差距,影响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育优秀人才去农村任教,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包括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儿童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义工团队等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提供关爱和陪伴。
此外,家庭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家庭关爱。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现象,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社会、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机制和教育体系。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篇一《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讨当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素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特别是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打工,而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是与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长辈亲人、朋友一起生活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群体。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正因为留守,所以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呵护,使其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和心理发展上极易产生偏离和异常。
[1]在就学情况上,据统计当前在农村辍学的所有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3%,其中76%为女生,这些留守儿童辍学后大多随父母进城打工。
在学习情况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
在“学习成绩”问题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有困难,在“学习遇到困难谁帮助”问题上,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老师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以依靠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的孩子还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学习时间相对得不到保证,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是负责留守孩子在上课时间进行监管,课余时间监管只能由其临时监护人负责,而多数留守儿童的监管人都是(外)祖父母,他们多数文化水平很低且年事已高,只能在吃饱穿暖等生活上给予关怀,而对学习辅导上基本是空白,致使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留守儿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留守儿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正文]留守儿童的原因及对策在现代社会中,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父母为了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照顾他们成长的儿童。
他们在生活和教育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改善他们的境况。
一、留守儿童的原因1.1 就业压力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谋生,而在城市打拼的压力极大,使得他们无暇照顾孩子。
经济压力是导致许多家庭选择留守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教育资源不平衡在很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校条件。
因此,一些家庭将孩子留在城市,希望他们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1.3 家庭拆散家庭拆散也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分居或离婚,导致孩子无法与双亲共同生活。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2.1 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
他们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
2.2 教育困境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照顾,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发展方面面临许多困难。
他们缺少适当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
2.3 社会适应问题没有与父母亲密关系的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对未来的发展形成阻碍。
三、改善留守儿童状况的对策3.1 家庭关爱和支持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并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改善留守儿童境况的关键。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孩子,并鼓励他们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3.2 加强教育投入通过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
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建更多的学校,并提供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师。
3.3 社区参与和支持加强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社区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兴趣班等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关怀。
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的论文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等原因导致父母离家,儿童留在原居住地独自生活或与其他家庭成员生活的群体。
面对缺乏亲子陪伴和照顾的困境,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性教育。
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良好的性教育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1. 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和虐待留守儿童因缺乏安全感和监护人的保护,更容易成为性侵犯和虐待的受害者。
通过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身体的隐私,学会判断何时拒绝不良的性行为,并向可信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2. 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性信息,包括网络、同伴和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
通过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性认知,避免对错误信息的误解和盲从。
3. 预防性传播疾病和未成年妊娠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性教育,容易陷入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面临性传播疾病和未成年妊娠的风险。
通过性教育,可以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性行为的风险和责任,从而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二、留守儿童性教育的挑战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离家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育,很难接受全面而科学的性教育。
这种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容易被虚假、不良的性观念所影响,增加了他们面对性问题时的困惑和焦虑。
2. 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束缚某些地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对性教育持保守态度,认为性教育会引起不良行为或破坏孩子的纯真。
这种观念限制了留守儿童接受全面性教育的机会,使他们难以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性知识。
3. 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由于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缺乏专业的性教育师资和适用的教育材料,使得留守儿童很难接受到系统的性教育,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性问题的无知和困惑。
三、应对留守儿童性教育的措施1. 加强家庭性教育政府和社会应提倡加强家庭性教育,通过资助留守儿童父母的返乡补短板计划,鼓励他们回家与子女共同生活并提供全面性教育。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农村家庭,留守在乡村中的儿童。
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无法在家中照顾他们。
这些孩子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年迈的祖辈、亲戚甚至是邻居。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面临许多问题。
2.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可能面临困境。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常常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此外,留守儿童还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3. 心理问题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长期的情感缺失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教育不公平问题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孩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未来的机会。
5. 解决办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可能的解决办法:5.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5.2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父母和家庭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陪伴。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5.3 引入亲友帮扶制度鼓励父母在城市工作的同时,引入亲友帮扶制度。
通过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交资源和情感支持。
5.4 发展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供在线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方面的论文
留守儿童方面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由于工作、迁移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家乡,而留在农村或城市中的家里成长的儿童。
这一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涉及到了大量的儿童,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
本论文将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他们在没有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下,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很多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较差。
2.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经常长时间离开父母,缺乏亲情关爱,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悲伤。
长期的孤独感、无力感和失落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 社交问题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往往不如同龄人。
他们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社交问题给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1. 心理健康影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和陪伴,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和疲惫。
这些负面情绪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抑郁、焦虑、自卑等问题。
2. 社交能力影响留守儿童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较弱的社交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3. 学业成绩影响由于缺乏家庭的指导和学习资源的支持,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常常较差。
他们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1. 家庭关爱政府和社会应当重视家庭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父母尽量减少离家时间,增加与孩子的陪伴时间。
2. 学校关注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doc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2020年4月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关键词:优选,留守,关爱,儿童,论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简介: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论文题目: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教育公平摘要:留守儿童导致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的阻力, 近年来, 特别是中国移动"和教育"推广, 解决了不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为学困生的转化, 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利用这个平台, 用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助力教育公平进程.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留守儿童; 强化; 助力;近些年来, 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 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因为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监管, 与祖辈生活在一起, 祖辈因为知识层面差, 思想落后, 不能对他们实施有效监管, 导致留守儿童养成各种不良习惯.留守儿童自律意识较差, 学习缺乏资源, 课后教育辅导困难.久而久之, 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能完成, 学习成绩欠佳.致使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遇到很大的阻力.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一、推广"平台"使用, 实现家校互动, 健全"公平"措施列夫·托尔斯泰说:"与人交流一次, 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 思想必定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 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许多问题和烦恼, 需要有渠道倾诉, 有亲人的安慰.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有的半年或一年才能回家一次, 很难跟他们沟通思想, 倾听烦恼, 给他们足够的关怀.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移动为我们提供的"校训通"平台, 将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在一起, 使学校能向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 家长能在遥远的地方了解自己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情况并向教师反馈他们孩子的信息.学生能每天与父母沟通, 倾诉心声, 使家校互动得以实现, 有力地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有必要将这一"平台"推广使用, 健全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教育措施, 使缺失的教育得到有效的补偿.如, "校讯通"平台在我校使用以来, 有不少家长来电话说他们每天都可以关注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 孩子完成了哪些作业, 哪些作业未完成, 为什么没完成;学习中有哪些困难;有什么心理烦恼等.孩子都向他们说了什么, 有什么要求、想法.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那些"问题学生",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 教师的努力, 家长的关心, 逐渐改进了不少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几个家长还来信息说明他们用"和教育"平台中的"教育资讯""在线答疑""学科资源"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情况, 向教师请教相关的知识.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子女, 子女对父母都是有亲情的."只要功夫深, 铁杵也能磨成针."教育的缺失我们要补偿, 要补偿就要有行动, 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措施, 有措施、有渠道才会有可能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二、落实"平台"应用, 注重"习惯"养成, 形成"公平"条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人的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好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好的交际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 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有很多, 如:早睡早起, 准时, 讲究个人卫生, 今天的事今天做, 不说谎话, 遵守规则等.但是,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它是长时间行为的积累形成的.作为留守儿童的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 尽自己的义务, 把行动落到实处, 用自己的好习惯成就学生的好习惯.我校在使用"校讯通"业务平台, 建立了QQ群、微信圈以来, 学生许多好的习惯逐渐形成, 特别是利于学习, 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习惯不断形成, 使那些平日里缺少家庭关爱、呵护的留守儿童能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正常地接受教育, 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 现今人们每天玩手机似乎已经形成为一种习惯, 许多留守儿童每天都会因为在玩手机的同时看到教师布置的作业, 看到家长留给他们的"关爱", 同学们在"群里"的分享, 这无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同学还因此与其他孩子、家长或教师在QQ群、微信圈里就相关学习内容聊上一会儿, 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或倾诉自己的烦恼, 或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有的同学喜欢教师上传的微课资料, 对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风景名胜、历史人物、科幻故事等还整理加工, 分类建成自己的文件夹, 在"群里"跟大家分享.就连平时胆小不敢大声说话的几个留守儿童也因他们的带动在"群里"大胆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观点.由于教师、家长的配合、坚持, 如今许多留守儿童已经逐渐形成勤于动脑, 认真观察, 工整书写, 及时复习巩固, 不断扩大阅读范围, 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意见的良好习惯.总之, 面对农村众多的留守儿童, 我们不能冷眼以待.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做教学的有心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工具和手段, 尤其是"和教育"为我们提供的便利,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关爱那些因为家庭和父母的缺失造成的教育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能正常、健康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发展而努力![1]曹占江.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策略[J].甘肃教育, 2013 (21) .[2]马廷安.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甘肃教育督导, 2013 (9) .[3]铁丽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 2017 (7) .王刚.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公平[J].学周刊,2018(05):112-113.。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论文范文家庭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方面,由于父母工作在外,父母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新思考》摘要:笔者在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笔者从单亲培养,隔代抚养和寄宿学校这三方面从对留守儿童监护方式上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表现。
再从家庭结构松散导致儿童心理错位,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家庭榜样空白导致儿童行为偏失三个维度来剖析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最后笔者从家庭、学校、国家社会三方面来探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滞在家中。
近些年来,多数农民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就剩下妇女儿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
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里或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全国妇联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
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家庭教育功能的减退是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家长、校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共同寻求其解之道。
一、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父母的爱和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来说犹如源头活水,是塑造儿童性格、培养儿童情感、锻炼儿童意志的核心力量。
在对蓝田县的调研中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之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监护方式上。
故同监护方式对应,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种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2014-03-06 09:37 来源:留守儿童论文有20750人参与在线咨询第一篇一、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分析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与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
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
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
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与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校因素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如部分农村学校违背教学理念违规收取借读生,让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公平的教育,甚至部分贫困儿童无法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有关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
有关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双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乡或农村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中国近年来逐渐增加,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面临的挑战、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通常由祖父母、亲戚或邻居照顾,父母很少能够亲自照顾他们的成长。
留守儿童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心理上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次,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学习环境较差,导致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此外,由于照顾者的能力和经济条件限制,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也普遍较低。
二、留守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是最突出的影响之一。
孤独、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经常困扰着他们。
此外,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存在困难,他们缺乏与父母亲密的沟通,对于与他人的交流也不够自信。
教育机会不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孩子,他们所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有限。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也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机会。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质量,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
同时,建立起互联网教育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机会。
其次,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援助。
志愿者组织可以向农村地区派遣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和教育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最后,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尽量利用宝贵的休假时间回家陪伴孩子,并与他们分享思想、规划未来。
家庭教育的力量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就具有积极的影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策略研究及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策略研究及对策分析论文(共7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留守儿童的定义及成因留守儿童问题近些年来不断进入公众视线,各类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及教育引导。
当今学术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存在年龄区间、地域范围、父母外出情况及原因、留守时间等分歧,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是不能随父母外出打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按照以上的定义,大量的研究人员就这一群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调研,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留守儿童根据父母在外的情况可大致分为双亲在外、父亲在外、母亲在外三类,每类的留守儿童都存在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亲情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缺失,这也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各类问题的根源。
这一群体自改革开放时便开始产生,但直到2002-2004年留守儿童问题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这也说明这一群体的产生、发展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群体的产生及产生的问题都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了解这一群体成因之后当对其产生的问题特别是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二、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群体的概念自被提出时就拥有这庞大的数量,这是由于中国有着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
留守的时间较长或者较短,使儿童长期亲情缺失或不能适应短期的亲情缺失都将使其觉得未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
对于儿童亲情确实的情况可以用忽视率来表明,有相关的调研对这一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据相关调查表明:外出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低是忽视的危险因素,经常联系的儿童忽视率较低。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我县地处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近年来由于严重干旱缺水,为加强综合治理,政府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相继采取节水治沙、关井压田等措施。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外地或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儿童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
一、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为了深入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三、四年级学生,共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8份。
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其他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
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感到有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要依靠老师和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依靠父母。
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的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点的孩子还要承担家务,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较多留守儿童的监管人为祖辈,他们只能在生活上给予关怀照顾,对学习辅导基本是空白,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父母无暇顾及、监护人监管不力以及学校教育缺位、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问题(二)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增多,尤其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不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大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在中等以下位置。
(三)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祖辈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道德和精神上约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人能管得了的问题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稳定投入是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进行的保障,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根本保障”。
[1]这个观点是正确和合理的。
但是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以及硬件设施的改善仅仅只是外源性的条件,学校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枢纽和核心力量,留守儿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学校教育的疏忽和不足,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要从学校内部来解决,以求更有针对性和可控性。
作为系统性正规性教育机构的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只有强化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据**镇关工委对全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的统计,我镇共有留守儿童1494人,其中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3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9.97%,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约有55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0%;隔代监护的有488人,其他亲属监护有70人。
自**市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启动以来,我镇各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为重点,以师生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涌现出一批网络健全、活动丰富、效果显著的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学校,以及一批责任心强,甘于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的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深入了解我镇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掌握有价值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对**镇几所学校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回收有效率为87%。
同时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和部分留守儿童采取开放型深度访谈和半开放型访谈,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一、我镇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一)学校管理制度兼顾留守儿童特殊性在调查的农村学校里,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这种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变化是学校教育应该面对和重视的变化,各个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设置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如,永安小学针对农忙季节,多数农村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在校完成作业,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在忙完农活之后再接走孩子,切实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施留守学生代理家长工程,解决了在外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目前,该学校59名教师已有43名成为了“代理家长”,他们每天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功课;每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电话联系1次;每学期学生共同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度过1个快乐的节日,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这些措施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为了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成效,学校领导小组发动全校教职工探索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路,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1、市级课题引领,走科学关爱之路。
根据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申报了十一五**市级课题《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在专家的指导下,从生活、学习、健康、道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结合各级各类竞赛,学校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争当小标兵”的评比活动,分设“学习小标兵”、“自理小标兵”等。
课题组的老师群策群力,根据各班实际开展各种活动,并及时总结,江都电视台《视点》栏目多次对该校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报道,《让农村少先队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等五篇有关留守儿童论文发表或获奖。
2、开设大课间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
学校自编了“快乐课间三十分”系列活动课程,开设了十五个活动项目,要求留守儿童优先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合作创新意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理想。
以前,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很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注重自身的身体锻炼,养成不节约、懒惰等不良习惯。
在活动课的参与过程中,他们变了,小胖墩少了,小病号没了,孩子们学到了本领,找到了自信。
如:呼拉圈兴趣小组活动,孩子们先在腰间转,然后发展到颈部、腿部转,最后达到单腿转。
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在运动中创新,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创新意识。
3、建立“亲情结对”制度,保证关爱覆盖率。
在征得留守儿童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两覆盖、双自愿”的亲情结对制度。
每名留守儿童和一名同龄伙伴结成互助对子,班主任是各班留守儿童的校园监护人;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尊重留守儿童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意愿,结成父辈、祖辈“亲情”关爱对子。
4、建立成长记录袋,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学校从去年开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分“让你认识我”,“我很棒”,“我很满意”,“我真努力”四个版块,搜集一句评语、一次作业、一张画、一幅字等“十个一”内容,真实地记录下学生的成长历程。
充分利用成长记录袋,引导留守儿童关注老师、伙伴对自己的评价,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细心严格从调查来看,学校把住校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放在学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
每所学校都有围墙,控制校外人员的随便进出。
学校安排教师宿舍靠近学生宿舍,就近管理学生。
学生住校期间,有教师的监管,不会出非常大的安全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针对寄宿的留守儿童实行的是周返校制,即学生周五放学后回家,周日晚上返回学校,因为部分儿童家庭离学校距离比较远,在上学途中有安全隐患,也增加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回家路上安全的担心程度,这也是调研中所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
针对回家和返校路途中的安全问题,各个学校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预防。
某小学校长对笔者说:我们学校对安全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视,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首先我们通过家访、开家长会,让家长给予配合,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再有,我们执行严格的“接送制度”要求学生监护人星期五放学后将学生接回,星期日晚上将学生送回学校。
不回家的在校登记。
(三)课余生活丰富热闹的表象下下实效性不足留守儿童的生活被严格限定在校园范围内,接触校园外的世界的机会很少。
而学校里的活动设施有限,很难满足学生需要。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如何充分合理安排安排他们的学校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与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我镇小学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展开的各种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动留守儿童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是,由于师资和资金问题,活动次数不定,在组织和制度上没有规范保障。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困难重重留守儿童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四类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
[2]其心理问题根源于亲情的缺失和爱的需要。
父母不能给予子女的心灵关注需要学校和教师来承担、弥补。
在学生问卷中,笔者对“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问题设置了不定项选择,表1-1是对问卷数据的统计。
表格略从统计数据看来,作为同辈群体的同学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这说明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同学将是他们最亲近的群体,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交往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该注意的,有24%的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选择自己解决,一方面说明这些孩子比较懂事和成熟,不想父母担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封闭自己,内心的活动不愿意向外倾诉,同时又希望别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这种不平衡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的话,很容易产生持久的负面情绪体验,甚至泛化,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教师关注和沟通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是多么强大的心理支持。
而在现实中,由于师生比例的差异和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关注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课下也是尽量关心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而最需要得到特殊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反而成了被排除在外的对象。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形成合力对儿童来说,家庭是最早、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化场所,学校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社会机构,而社会教育则贯穿了人的整个人生。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体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避免它们作用的相互抵消,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3]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缺乏。
学校教学因其学科多样和复杂性,使大部分家长难以涉及。
而对于这些常年在外的农民工们来说,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往往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只有依靠学校来承担其教育责任。
[4]因此,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学校的事,而自己的力量则可有可无,孩子在学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给了学校。
在与家长们的访谈中,我们问到孩子们在学校的事情父母知道多少时,有的父母甚至不认识孩子的老师。
孩子们在学校的活动、平时的学习情况,他们也不了解。
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学生在学校出了某些事情,教师打来电话时,才会跟学校联系。
而教师主要通过作业完成、上课状态、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除一些特殊学生,不会再向家长了解更多信息。
二、解决我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一)办学理念凸显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的“生命关怀”生命关怀,即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
[5]“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每一个学校都应该以生命关怀为办学指导思想,应该理解和尊重留守儿童的生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中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
以“生命关怀”为教育理念,就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
学校在对待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的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
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命关怀,就应该“读懂”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生命成长提供适切的服务,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给予把学生当作是抽象的材料去进行“加工”,企图打造成整齐划一的“产品”。
[6](二)弱化教育规训并加强留守儿童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念,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观念,使他们对规范的感知变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行动。
因此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体验管理,在管理中形成内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遵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比如学生的宿舍生活教育,可以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学生宿舍自治委员会,纪律检查组,扩大学生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和参与的自主权,辅以各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以寝室为单位的宿舍风采展示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