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部分参考答案(修正版)

(答案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多项选择题:

第3、4题选AC,第8、10题选ABC,第1、2、5、7、9题都是选ABCD,第6题答案不详(个人认为是ABCD)

三、判断题

第3、6、8题错误,其他都正确

四、简答

1、简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常见失误。

一、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二、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三、素质低下,无能应对;

四、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

2、简述突发事件处理的步骤和程序

一、危机的识别;

二、危机的隔离;

三、事态的控制;

四、应急处理;

五、信息发布;

六、危机后处理;

(下面开始的题目答案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的,有些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本人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果自负哦,呵呵)

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自己节选主要的来写)

(1)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2).工业化、信息化为公共安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3)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4)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在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 加紧勾联,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持续高发,范围扩大,手法多样,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特征。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5) 国际化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

(6) 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生命线,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涵。

(7) 国际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一是由单项减灾向综合减灾转变;二是由单纯减灾向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转变;三是由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立足关口前移;四是由一个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和区域联合减灾转变。“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没有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就没有一国安全稳定。”

4、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答: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制不落实。有些领导依法预防、依法处置的意识、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不强,个别地方还存在缓报、瞒报、漏报信息现象;

二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隐患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防灾抗灾需求,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物资储备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等;

三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应急管理机构规格低、人员不足,且设置分散、综合协调不够,条块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有待加强;

四是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亟需加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比较薄弱;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5、如何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 应急预案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

(2) 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风险分析工作;

(3) 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4) 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5) 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6) 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五、论述题: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自己节选下面内容的重点部分,不要全部抄写,并加入实际案例进行答题)

( 一) 建立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

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和防范,以致排除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将各种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就成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

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第一,增强的危机管理与防范意识。

第二,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体系。这是完善预警防范机制的关键一环。

(1) 是要建立一个反应灵敏、分析准确的预警信息系统。保证基层政府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捕捉和收集所有可能导致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做出预测。

(2) 是完善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当发现某些指标达到或超出预警体系的临界值时,及时向社会发出相应的危险警报,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士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是提高监测技术。四是健全突发性事件汇报制度,鼓励干部及普通农民发现危险势头及时向上一级汇报。

(二)健全应急处置与保障机制。

对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可以事先预测,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对其进行积极、有效地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因而必须健全应急处置与保障机制,以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一,建立应急处理统一指挥与综合协调机制。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应急处理指挥中心,这是整个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

第二,建立社会动员与合作机制。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成本,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应急处理的效率。一是动员全民积极地参与,鼓励他们开展自救、互救。这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应急救灾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二是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加强NGO

第三,构建完善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要建立快速通报各种突发事件真相和应急处置进展的渠道,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及时向农民发布信息。同时,各基层政府也要及时与上级政府进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四,健全应急财政与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而且还要有充足的财政、人力资源储备,以便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1) 是要建立完善的应急财政资源保障机制。加快对应急资金的拨付,并将应急管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建立必要的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基金,用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质和设备的购买、储备和更新等,同时要建立监督制度和程序以保证基金的合理、合法、有效使用。

(2) 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首先,加强基层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并考虑将其培训实效作为基层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其次,加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危机处置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特殊工作,单靠领导干部是完全不行的,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过硬本领以及良好敬业精神的应急处理专业

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事后恢复与责任机制。

在应急管理的后期阶段,政府一方面需要妥善处理有关经济损失、心理创伤以及政治影响等恢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地进行责任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以不断地完善应急处理系统,为日后的应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完善事后恢复与问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