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讲解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77b1b2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篇1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
Q1:Q2:Q3:…:Qn=R1:R2:R3:…:Rn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通过上面对物理中焦耳定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篇2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
1、焦耳定律反映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化中的体现。
由公式Q=I2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强度I,电阻R及通电时间t有关,又因为产生的热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流强度大小的变化对产生热量多少影响更大。
2、运用公式Q=I2Rt解决问题时,电流强度I的单位是安,电阻R的单位是欧,时间t的单位是秒,热量Q的单位才是焦耳,即各物理量代入公式前应该先统一单位。
用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公式的前提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因为电能还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所以只有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才有成立。
3、电热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它表现的是电流通过导体都要发热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产生热量的多少可运用焦耳定律计算。
焦耳定律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焦耳定律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84bfda89eb172ded63b7c9.png)
焦耳定律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例1】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情形: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答案:电炉丝与连接的铜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根据Q=I2Rt,电炉丝上产生的热量比铜导线上多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例题2】如图所示,电热水壶上标有“220V 1800W”,小明发现烧水过程中热水壶的发热体部分很快变热,但连接的电线却不怎么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
在额定电压下,烧开一壶水用时3min20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J。
答案:小;3.6×104。
解析:热水壶的发热体与电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及时间相等,但热水壶的发热体的电阻比电线的电阻大得多,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热水壶的发热体比电线产生的热量就多得多,所以电热丝很热,但与之相连的电线却不怎么热;在额定电压下,烧开一壶水用时3min20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Q=Pt=1800W×(3×60s+20s)=3.6×104J。
【例题3】两个发热电阻R1:R2=1:4,当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已知R1=10Ω,那它们并联在4V电路中后,两个电阻在100s内产生的热量是J。
答案:1:4;200。
解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热公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两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Q=W=t求出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
(1)当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2)已知R1=10Ω,R1:R2=1:4,所以R2=4R1=4×10Ω=40Ω,当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个电阻在100s内产生的热量:Q总=W总=W1+W2=t+t=×100s+×100s=200J。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c1235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在初中物理热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焦耳定律,那么今天,小编将为你带来相关的焦耳定律的知识以及其相关应用。
【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在1840年最先精准确定了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
其中,Q为电流产生的热量,I为电流的大小,R为用电器的电阻。
【焦耳定律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用电器的电阻越大,在同样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电炉在工作时,导线发热少,这是因为导线的电阻小。
而电炉丝发热多,这是因为电炉丝的电阻大。
【焦耳定律的应用】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电热可以利用,但有时也有危害。
电热的利用: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等等。
电能的防止:电视机后盖有很多散热孔,电脑运行时需要利用小型内置风扇为主要部件吹风散热。
以上是焦耳定律的相关内容及其应用。
大家要注意,焦耳定律的应用中更多和电热学相关的内容。
大家要注意进行更好地融会贯通以及应用。
中考物理 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例导析(含答案)
![中考物理 焦耳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例导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a9b65856a561252d36fec.png)
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典例导析【要点梳理】要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电流的热效应大小的因素:导体通电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导体中的电流和通过时间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诠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的热效应总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导体都有电阻。
导体通电时,由于要克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消耗电能,这时电能转化成内能。
如果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导体时,不需要把电能转化成内能,这时电能在导体中传输时也不会因发热而损失。
3. 探究影响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因素(1)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如图15-10所示,甲、乙两个锥形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R1、R2分别为5Ω和10Ω,两个瓶中装有等量的煤油,锥形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公式:Q=I2Rt要点诠释:焦耳定律的另外两个表达式:1. 从公式我们能看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受电流的影响最大。
2. 在应用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来解决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用,例如,当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时,由于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应用表达式分析,此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R成正比;当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时,由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应用表达式分析,此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
18.4焦耳定律---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18.4焦耳定律---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d63478844769eae009ed7c.png)
课题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点、难点重点:焦耳定律、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难点: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含义:电能转化成的内能(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②计算总热量常用公式Q总= Q1+Q2(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4、在电路中的特点:Q1/Q2=R1/R2 (串联与电阻成正比)Q1/Q2=R2/R1 (并联与电阻成反比)5、当用电器为纯电阻时,W=Q(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特例:电动机为非纯电阻,W>Q。
6、应用——电热器: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7、防止:增大面积散热、利用小风扇散热。
二、练习1、小明在科技实践活动中需要一只150Ω的电阻,可手边只有600Ω、200Ω、120Ω、80Ω、70Ω、30Ω的电阻各一只,他可用两只电阻联代用,也可用两只电阻联代用。
2、标有“220V40W”的电烙铁,接在220V的电源上,该电烙铁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J,1h消耗的电能是kwh.3、有甲、乙两只电炉,已知电炉电阻R甲>R乙,现将两只电炉分别接入电源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通过两电炉的电阻丝的电流I甲I乙,两电炉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Q甲Q乙。
(均选填“>”、“<”或“=”)4、小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电热驱蚊器”,它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04Ω的电阻。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重难点26 焦耳定律(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重难点26 焦耳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6563e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b.png)
专项四电学重难点26 焦耳定律【重点知识梳理】26.1焦耳定律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Q=I2Rt。
Q-热量,单位:J。
I—电流,单位:A。
R—电阻,单位:ῼ。
t—时间。
单位:s。
26.2电热计算1.对于所有的电热计算,均可用公式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电能都转化为内能的情形)还可以用公式:Q=W=UIt和Q=×t。
2.对于电热的转化效率,可用公式η=×100%计算。
对于W电可灵活选用1中的三个公式;Q热一般用Q=cmΔt计算。
【难点知识突破】26.1电热计算1.串联式加热模型:如上图所示,对于两个电阻串联后组成的加热装置,都可以等效为这种模型。
当S闭合时,R1被短路,只有R2工作,这时处于加热状态,R2为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当S断开后,R1、R2串联,电路处于“保温”状态,R1是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
对这类问题涉及的主要计算公式为:(1)R2=U2/P加热;(2)R=R1+R2=U2/P保温;(3)P=P R1+P R2;(4)W=Pt。
【例题分析】【例1】(2021成都)某家用电热壶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是电热丝,R1=1050Ω,R2=50Ω。
开关S接“1”时,电热壶为______档位。
开关S接“2”时,通电5min,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答案】加热600【解析】开关接“1”时,电路中只有R2,电阻小,功率大,电热壶为加热档位。
开关S接“2”时,R2、R1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2A,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Q=I2Rt=(0.2A)2×50ῼ×5×60s=600J。
2.并联式加热模型:如上图所示,对于将电阻并联后的加热装置原理,都可以等效为这个模式。
当S闭合时,只有R2工作,处于低温档(或保温档),当S、S0同时闭合时,处于加热状态,或者“高温档”。
物理知识点总结:焦耳定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080a2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e.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焦耳定律物理知识点总结: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1、焦耳定律反映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化中的体现。
由公式Q=I2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强度I,电阻R及通电时间t有关,又因为产生的热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流强度大小的变化对产生热量多少影响更大。
2、运用公式Q=I2Rt解决问题时,电流强度I的单位是安,电阻R的单位是欧,时间t的单位是秒,热量Q的单位才是焦耳,即各物理量代入公式前应该先统一单位。
用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公式的前提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因为电能还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所以只有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才有或成立。
3、电热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它表现的是电流通过导体都要发热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产生热量的多少可运用焦耳定律计算。
发热体是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变为内能供人类使用。
常见考法本知识点主要考查焦耳定律的应用,考察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
误区提醒1、凡是有电流通过导体时,都可以用它来计算所产生的`热量;2、公式Q=UI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这时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用它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是导体产生的热量。
【典型例题】例析:在电源电压不变时,为了使电炉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热多些,可采取的措施是()A. 增大电热丝的电阻B. 减小电热丝的电阻C. 在电热丝上并联电阻D. 在电热丝上串联电阻解析:有同学认为应选(A),根据焦耳定律Q=I2Rt,导体上放出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所以要增加热量,可增大电阻。
这是由于对焦耳定律理解不全面的缘故。
焦耳定律所阐述的导体上放出的热量和某一个量的比例关系是在其他一些量不变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如放出的热量和电阻成正比,是指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都不变的条件下热量与电阻成正比,按题意,通电时间是相同的,但由于电源电压是不变的,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强度将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若再根据Q=I2Rt,将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焦耳定律知识点及测定灯泡电功率
![焦耳定律知识点及测定灯泡电功率](https://img.taocdn.com/s3/m/b824e4e079563c1ec4da718c.png)
焦耳定律知识点及测定灯泡电功率焦耳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它定量地描述了电能向内能转化的规律。
用公式Q=I 2Rt 表示,它适用于任何电路。
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时,焦耳定律可以根据电功的公式W=UIt 和欧姆定律I U R =导出:Q W UIt U Rt Pt ====2·。
这里的条件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于产生热量,而电流做功全部转化成热的情况也只对纯电阻电路才成立。
所以上述导出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例如在电动机工作的电路中,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是U ,通过的电流是I ,电动机的线圈也有一定的电阻R ,此时电流做的功W=UIt ,而电流做的功并没有全部转化为热,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了,通过线圈电阻R 的电流仍使线圈发热,产生的热量为Q=I 2Rt ,但此时Q W ≠,而是Q <W ,此时W =Q +机械能。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电路仅限于纯电阻电路,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等电路。
故W =Q成立。
所以我们用公式Q I Rt Q UIt Q U R t Q Pt ====22,,·,来计算的结果都一样,在不同情况下选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问题会更简单。
知识点一:焦耳定律练习题一、填空题2、电热毯是冬季北方常用的取暖设备,它是利用________来工作的。
而计算机内都装有小风扇,它工作时把热空气驱走,这是为了________。
4、小刚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 Ω.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5V 不变,当滑片P 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___ W ,此时,电阻R1在10min 内产生的热量为 J5、一个电热水壶,铭牌部分参数如下:额定电压220 V ,额定功率模糊不清,热效率为90%。
正常工作情况下烧开满壶水需要5 min ,水吸收的热量为118 800 J ,此时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J ,其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电阻是________Ω。
中考物理第11讲焦耳定律(解析版)
![中考物理第11讲焦耳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4865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0.png)
第11讲焦耳定律——划重点初三期中期末之复习讲义考点1:电流的热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因素: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比较①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②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考点2: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定义式:Q=I2Rt3.公式适用范围:普遍适用,适用于任何用电器和电路。
4.公式应用注意事项:①同体性:Q、I、R、t必须对应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用电器;②同时性:Q、I、R必须是同一时间t内同一段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③统一单位:Q、I、R、t四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必须是国际单位。
5.焦耳定律公式的理论推导: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而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那么此时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电,即Q=W电,因W电=UIt,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可推导出Q=W电=UIt=IR·It=I2Rt。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公式应用规律:考点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电热的利用电热的主要作用是制成各种各样的电热器。
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一般由电阻大、熔点高的金属导体制成。
电热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常见电热器如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
很多用电器在工作时,虽然也会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其目的并不是利用电热,而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这样的用电器不是电热器。
中考物理专题30 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30 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84c58d312b3169a551a420.png)
专题30 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知识点1:探究焦耳定律实验思路1.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时,应控制两个电阻丝的阻值相同;在探究电热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同,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采用串联。
这里就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当要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另外几个物理量都有关系时,为简化和方便,先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要控制其余几个量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转化法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直接观察到,但热量的变化可以用温度的变化来感知。
通过温度的变化多少来间接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是转化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3.注意的问题由于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少,液体温度升高的也较小,所以用温度计不易直接测量比较。
为了使现象明显,实验采用了两种方法:①不用温度计,但采用了放大的“温度计”。
整个烧瓶相当于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
由于烧瓶里的液体较多,使升温膨胀效果更明显。
②采用煤油代替常见的水,用玻璃管插入密封烧瓶里的煤油中代替温度计。
用煤油代替水,是因为煤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温度上升的多,这样现象更明显。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煤油不导电。
可以设想由于水导电,若用水由水产生的电阻就无法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情况。
知识点2:焦耳定律及其应用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求解公式 (1)焦耳定律:Q =I 2Rt(2)纯电阻电路中,Q =W=Pt=U 2t/R=UIt=I 2Rt 2.在利用焦耳定律求解计算题注意(1)涉及的四个物理量要一一对应,简单来说就是导体的电阻为R ,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为I ,通电时间为t ,则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为Q =I 2Rt(2)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都得是国际单位,即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R 的单位是欧姆(Ω)、时间t 的单位是秒(s ),则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及练习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1e21d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e.png)
焦耳定律练习知识点:1、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的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公式Rt I Q 2=,其中I ,R ,t 均用国际单位,则Q 的单位才是J 。
(3)焦耳定律公式可根据电功的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来: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电流所做的功W ,即UIt W Q ==再根据欧姆定律IR U =,就得到Rt I Q 2=。
(4)电热的利用:电热器是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
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
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5)防止电热的危害:在电动机、电视机等电器中,电热会造成危害,要考虑散热。
2、要点点拨(1)电功与电流产生热量的关系:在推导焦耳定律的过程中,我们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就等于电流所做的功。
例如,在给蓄电池充电时,电流通过蓄电池引起化学反应,电流做的功大部分转化成化学能,又因为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导体都要发热,所以也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蓄电池充电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并不等于电功。
总之,只有当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时,电流产生的热量才等于电流所做的功。
(2)怎样理解和运用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揭示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热效应的规律,实质是定量地表示了电能向内能转化的规律。
焦耳定律的公式是Rt I Q 2=。
如果利用欧姆定律U/R I =,可将Rt I Q 2=变换为UIt Q =或t R U Q ⋅=2的形式,要注意的是,欧姆定律只对纯电阻电路才成立,故UIt Q =和t RU Q ⋅=2只适用于像电炉、电烙铁、电灯等可以看作纯电阻性用电器的电路。
焦耳定律的运用中,当讨论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对不同形式的三个公式,即Rt I Q 2=,t RU Q ⋅=2,UIt Q =,选用哪一个更简便,这要针对问题的条件做具体的分析与选择。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及练习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1362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7.png)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及练习一、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二、练习1、(2013)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0kΩ 0.25W”和“10k Ω 0.5W”,将它们串联起来后,总电阻等效电阻和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分别为()A. 10kΩ 10kΩ 0.75WB. 10kΩ 10kΩ 0.25WC. 20kΩ 10kΩ 0.5WD. 20kΩ 10kΩ 0.75W正确答案是:D. 20kΩ 10kΩ 0.75W。
2、(多选)(2013)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热水壶的简化电路图,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的水,当通电时对水加热,将水烧开至沸腾(该地区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它的简化电路图如下,其中S为温控开关,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自动断开电路,R1为发热电阻,R2为进水管防干烧电阻。
关于该电热水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热水壶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B.若加热至水沸腾需要5min,则该电热水壶的加热功率为1100W。
C.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电热水壶防干烧电阻R2的电流始终为0.5A。
D.电热水壶的电热丝R1使用的是超导材料。
正确答案是:AB。
3、(多选)(2013)小芳家有一台电饭锅,饭锅上装有一个温控开关(双金属片),如图所示。
不烧饭时,双金属片在中间位置;饭烧好后,由于热量会使双金属片分离断开电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效应。
(2)电饭锅在保温状态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484W,发热元件R′消耗的功率是多少?正确答案是:(1)热效应。
(2)解:由题意可知,当饭烧好后,双金属片断开,电饭锅只有发热元件工作,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本文P保U2本文484W本文220V)2本文100Ω;则发热元件的功率为:P发本文R总U2本文100Ω本文220V)2本文484W。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知识点梳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知识点梳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59b524f61fb7360a4c6575.png)
18.4焦耳定律(知识点梳理)★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焦耳定律同样是本章重点,主要讲述了什么是电流热效应、焦耳定律的内容与应用、电热计算等。
尤其是电热计算,是焦耳定律在生活电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并出现在压轴题几率很高,所占分值也较大,此内容应作为中考复习重点。
2.焦耳定律是电学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初学电学重点和难点。
在中考试题中,本部分内容是难题的主要考察点,也是拉开卷面分值的考察内容;电热计算一般属于压轴题较多,分值也较高。
本部分主要考查焦耳定律及应用等知识。
电热是电能转化为热量,常见的家用电器的相关计算问题。
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题型灵活,题目有简单,也有较难和难度较大的,且分值也较大。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焦耳定律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探究★知识点精析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3.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J);I→安(A);R→欧(Ω);t→秒。
4.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纯电阻就是这样的。
5.①电热的利用:电热毯、电熨斗、电烤箱等;②电热的防止:电视机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通风散热,电脑运行时也需要风扇及时散热。
★典例精析★考点一:焦耳定律及应用◆典例一:(2020·天水)现有两电热丝,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并联起来,通电10s后,甲、乙两电热丝产生的总热量最多是J。
【答案】135。
【解析】由I=可得,两电热丝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U甲=I甲R甲=1A×10Ω=10V,U乙=I乙R乙=0.6A×15Ω=9V,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热丝并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压U=U乙=9V;两电热丝并联的总电阻:R ===6Ω,通电10s 后,甲、乙两电热丝产生的总热量最多为:Q =W =t =×10s =135J 。
中考物理专题焦耳定律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焦耳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e5b7e616fc700aba68fcc1.png)
专题18 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2R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增大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例题1】(2019吉林)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通过电炉丝和导线的电流大小________,由于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导致电炉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产生的热量________。
【答案】相等;多【解析】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串联,那么通过电炉丝和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由于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可知,电炉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产生的热量多。
【例题2】(2019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1)通电10s电阻丝R1产生的热量;(2)电源两端的电压。
【答案】(1)通电10s电阻丝R1产生的热量为16J;(2)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解析】(1)通电10s电阻丝R1产生的热量:Q=I2R1t=(0.4A)2×10Ω×10s=16J。
(2)由I=得,R1两端的电压:专题学啥专题考法U1=IR1=0.4A×10Ω=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U=U1+U2=4V+2V=6V。
一、选择题1.(2018成都)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10A.这台电动机工作1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C.W=7200J,Q=200J D.W=7200J,Q=3800J【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焦耳定律;电功的计算.已知电压、电流与通电时间,由W=UIt可以求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由焦耳定律可以求出其产生的热量.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UIt=380V×10A×1s=3800J;产生的热量Q=I2Rt=(10A)2×2Ω×1s=200J2.(2018河南)图甲是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图像。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5节 焦耳定律(含解析)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5节 焦耳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dc28c483c4bb4cf6ecd16f.png)
第5节焦耳定律1.电功是指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所做的功,实质是静电力在这段电路中所做的功,其表达式为W =UIt 。
2.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达式为P =Wt。
3.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Q =I 2Rt ,此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4.非纯电阻电路中,由于产热不可避免,所以非纯电阻电路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 、电路中的电流I 和通电时间t 三者的乘积。
(2)公式:W =IUt 。
(3)国际单位:焦,符号为J 。
(4)实质: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在做功。
(5)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即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量度。
2.电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2)公式:P =W t=IU 。
(3)单位:瓦,符号:W 。
(4)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Q =I 2Rt 。
3.热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公式:P 热=Q t=I 2R ,单位:瓦特(W)。
(3)意义:表示电流发热快慢的物理量。
1.自主思考——判一判(1)电功与电能的单位相同,电功就是电能。
(×) (2)电功率越大,电功越大。
(×) (3)1千瓦时=3.6×106J 。
(√)(4)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表达式是Q =I 2Rt 。
(√) (5)电流流过笔记本电脑时,电功一定等于电热。
(×)(6)根据I =U R 可导出P =U 2R,该公式用于任何用电器。
(×)2.合作探究——议一议(1)用电器额定功率越大,接在电路中电流做的功越多,这样说法对吗?提示:不对。
电流做功一方面与实际功率有关,另一方面还与通电时间有关,只有实际功率与时间乘积大时,电流做功才多。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焦耳定律》知识点及专题应用练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焦耳定律》知识点及专题应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ebf40f9f7ec4afe05a1df34.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焦耳定律》知识点及专题应用练习1.一个定律——焦耳定律①内容:电流通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表达式:。
2.三个基本公式及其推导公式①(所有电路),推导公式:(纯电阻电路)②(所有电路),推导公式:(纯电阻电路)③(所有电路),推导公式:(纯电阻电路)3.两个比例(纯电阻电路)(1)串联电路(成正比)(2)并联电路(成反比)4.计算公式总结有关电功率,电热的计算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各地中考的要点和热点,正确解答电学计算题,首先要对电学基本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准确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现将公式总结如下:1.欧姆定律:2.电功率3.消耗的电能:4.焦耳定律:焦耳定律练习题1.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I/2时,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A .4QB .2QC . Q/2D . Q/42.(多选)下列求解电热的公式中,对所有电路均适用的是( )A .Q =UItB .Q =I 2RtC .Q =RU 2t D .W =Pt 3.一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kW ,这表明该电动机工作时().A .每秒消耗10kw 电能B .每秒对外做10kw 功C .每秒消耗10kJ 电能D .每秒对外做10kJ 功4.(多选)电动机的电枢阻值为R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的电流为I ,工作时间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ItB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I 2RtC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I 2RtD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U 2t/R 5.一台电动机的电阻为4Ω,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运行时,发热消耗的电功率为400W.若电动机工作5min ,则电流做功________J.6.一个用电器上标有“2k Ω,20W”,允许加在这个用电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V ,这个用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A.当这个用电器两端加上20V 电压时,它实际消耗电流功率为________W.7.三个标有"100Ω,4W”、“12.5Ω,8W”、“90Ω,10W"字样的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总电压是________V ,并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总电流是________A.8.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 V ,线圈电阻R=0.5 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4 A ,电动机正常工作10 min ,求(1)消耗的电能.(2)产生的热量.(3)输出的机械能.9.把家用电炉的电热丝剪去一小段后,继续使用,则在同样的时间内( )A.由Q =I 2Rt 可知,电炉的发热量减少B.由Q =UIt 可知,电炉的发热量不变C.由Q =t RU 2可知,电炉的发热量增加D.无法确定 10.(多选)如图2-22所示,电阻R 1=20Ω,电动机的绕组R 2=10Ω.当电键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 ,当电键S 闭合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应是( ).A .I=1.5AB . I <1.5AC .P=15WD .P <15W 11.如图2-23所示电路中,各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A 灯“10V ,10W",B 灯"60V ,60W”,c 灯"40V ,40W",D 灯"30V ,30W".在a 、b 两端加上电压后,四个灯都能发光.比较各灯消耗功率的大小,正确的是( ).A .PB >P D >P A >PC B .P B >P A >PD >P CC .P B >PD >P C >P A D .P A >P C >P D >P B12.两只额定电压均为110V 的灯泡A 和B ,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 和40W ,为了使它们接到220V 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同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如图2-24所示电路中最合理的是图().图2-22图2-2313.有一电热器上标有“220V ,40Ω”字样,用这个电热器在额定电压下将质量是2 kg 、初温度为20 ℃的水煮沸,若电热器的效率为50%,需要多长时间?14.一个灯泡L ,标有"6V ,12W"字样,一台直流电动机D ,其线圈电阻为2Ω,把L 与D 并联,当电动机正常丁作时,灯泡也正常发光.把L 与D 串联,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3/4.求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假定灯泡电阻保持不变).15.如图2-25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 =0.6 Ω, R =10 Ω,U =160 V ,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 ,求:(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是多少?(4)电动机工作1 h 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16.如图2-26所示为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质量m=50kg ,电源的电动势ε=110V .不计电源电阻及各处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m /s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5A ,试求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参考答案1.C 2.BD 3.D 4.AC 5.6.6×1056.200,0.01,0.27.40.5,9.98.5.28×105J 4800J 5.23×105J9.C 10.BD 11.B 12.C 13. 1110.7s 14.4.38W15.(1)设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 1,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U 2,则U 1=110 V ,U 2=U -U 1=(160-110)V=50 V图2-24图2-25 图2-26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则I =R U 2=1050 A=5 A (2)输入到电功机的电功率P 电, P 电=U 1I =110×5 W=550 W(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P 热,P 热=I 2r =52×0.6 W=15 W(4)电动机工作1 h 所产生的热量Q ,Q =I 2rt =52×0.6×3600 J=54000 J16. 4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焦耳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9faec172e3f5727a4e9622d.png)
焦耳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电流的热效应大小的因素:导体通电时,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电阻的大小和通过时间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诠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的热效应总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导体都有电阻。
导体通电时,由于要克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消耗电能,这时电能转化成内能。
如果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导体时,不需要把电能转化成内能,这时电能在导体中传输时也不会因发热而损失。
3. 探究影响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因素(1)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如图1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
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
2.公式:Q=I2Rt要点进阶:焦耳定律的另外两个表达式:1. 从公式我们能看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受电流的影响最大。
九年级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5d64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2.png)
九年级焦耳定律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中,焦耳定律是热力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热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应用实例和实验设计等方面,对九年级物理学中关于焦耳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理论基础1. 焦耳定律的基本原理:焦耳定律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简单来说,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会发热,而导线发热的量正比于电流的平方和导线电阻的乘积。
2.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焦耳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I^2 * R * t其中,Q表示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量,单位是焦耳(J);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二、应用实例1. 电灯泡发光当电流通过电灯泡的导线时,导线电阻会产生热量。
这些热量能够使电灯泡的灯丝发热,进而发光。
根据焦耳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电灯泡的阻值来调节发光亮度。
2. 热水器加热热水器内部通常有一个加热丝圈,通过通电使其加热水。
根据焦耳定律,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加热丝圈的电流来控制热水器的加热速度和温度。
三、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焦耳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导线、电阻、电池、电流表、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将电池、电阻和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接上电流表。
2. 开启电池,通过导线和电阻形成电路。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开启计时器,记录下通过电路的时间。
5. 根据焦耳定律的公式,计算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量。
6.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改变电流值或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热量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焦耳定律的正确性,并且了解电流、电阻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焦耳定律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基础的学习,应用实例的分析和相关实验的设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耳定律的知识点。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焦耳定律来解释和应用各种热能转化的现象,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