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课-文档资料共35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课-文档资料共35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 课-文档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八单元 第2课 明治维新(2)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八单元 第2课 明治维新(2)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当时实行的政策分析说明材料一中佩里“访问”不受欢迎的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改革者在改革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
(3)你从三位改革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宝贵品质。
备注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备注
课外作业——日本明治维新(2)班级姓名
28.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商鞅图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图3日本明治天皇
(1)“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说出与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被成为“里程碑”的理由。
课题——日本明治维新(2)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知道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
3、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地位。
【课前预习】
三、特点
1、政治:所有的政治改革都是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2、经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
3、文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但并未全盘西化
4、军事:用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武装军队
5、法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四、评价
1、积极方面
5、消极方面
五、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外部原因
2、内部原因
【课堂研讨】
1、概述明治维新的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七单元导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七单元导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1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2.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的 政治要求,发动1000多次起义。

(2)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3.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A.主要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B.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一世去世。

②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度,建立共和国。

③时间:1825年④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①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②思想: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③影响: 与汹涌澎湃的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1)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

(2)对俄国的影响:1)国际地位急剧下降2)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3)直接推动俄国1861年改革。

5.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矛盾激化:农奴制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2)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3)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4)特点及原因:缓慢而谨慎。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②局限性(脆弱性):因经营规模很小、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和负担沉重的徭役,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家庭就会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课堂研讨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征: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姓名:
(3)基本特点:
①以一家一户(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
(4)地位: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评价:
①积极作用: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用于灌溉;唐朝创制;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A.商代已经出现牛耕B.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
C.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D.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9.《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巩固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的影响D.农耕经济的发展
10.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学习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三、学习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自主学习】一、改革的酝酿1、目的:为了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2、准备:(1)历史基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3)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4)个人力量:亚历山大二世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二、“二一九法令”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2、经济上:(1)农奴可得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2)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须给地主服劳役,缴代役金3、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4、时限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地位: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3)作用: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民被剥夺得一干二净(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合作探究】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A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贫瘠由地主决定;B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时限安排:规定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进步性:性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地位上,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上,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简要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异同。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3)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起用: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在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避免受盘剥。
②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③将兵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取士之法:
(1)目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设明法科。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内容为;太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做官;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③惟才用人:重用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课堂研讨
1.阅读教材P53页的【学思之窗】,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这改变这一问题,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3课 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3课 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2)为什么俄罗斯政府在21世纪初要在红场竖立一百多年前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来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改革评价:
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改革。
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局限:保留大量的______________,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社会矛盾:
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___________,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沙皇遇刺:1881年3月,_________________在圣彼得堡遇刺身亡。
课堂研讨
1、农奴制改革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
2、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些什么影响?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姓名: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课
革法案。 特别提醒: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 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
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
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 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 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栏目 导引
二、“二一九法令”
1.颁布法案: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
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且数
地主的土地 ,重新受 量少,不得不租种_______________
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特别提醒: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
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 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
栏目 导引
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 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栏目 导引
(2)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
乃至经济的发展。 (3)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 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 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
村社 (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_______ 管理,还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由政府在_______ 地主 中挑选调解员负责监督。 村社 负责农民份地赎金 (3)组织上:由__________
赋税 的缴纳,农民脱离村社必须得到 和_________
村社的同意。 特别提醒: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内忧 外患的形势酝酿改革,最终通过了“二一九 法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栏目 导引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
——荻茨《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 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 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四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农村居民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1851 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而修建的钢铁玻璃结 构的“水晶宫”里,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 等技术型产品。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 参加了此届展会,获金银大奖。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 经济》 材料二 为了纪念独立 100 周年,1876 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 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 成果。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其中的中国馆展示了中国 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 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结合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的实例,说明一个国家能够承办世博会的原 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 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如果要展示交通 和通讯工具方面的重要成就,可能有哪些展品?各举一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材料一到材料二世界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 展趋势?
(4)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元素反映了什么问题?
4
课题:—— 第 7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姓名: 备 注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课题:——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3.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课前预习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前期改革的的特点:
(1)主持者:。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是怎样进行风俗习惯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你认为移风易俗与改革的关系如何?
(3)联系社会现实,你认为当前有哪些陋习需要改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课堂研讨
1.阅读人教版《历史选修1》P37学思之窗,想一想,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那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2.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其措施主要有哪些?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学案1.1《雅典往何处去》(人民版选修1)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学案1.1《雅典往何处去》(人民版选修1)

1.1 雅典往何处去导学案【情景激趣】下图是在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也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又是东方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汇点。

曾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就曾为雅典城邦的兴盛和希腊文明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课标要求:知道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政治经济表现;了解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是贵族和平民激化的表现,德拉米危机时梭伦改革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重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雅典贵族和平民对立的基本情况和典型表现,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知识体系。

认识萨拉米危机对于雅典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难点:把握贵族和平民对立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具体表现,理清贵族与平民对立和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以及萨拉米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知道他们对于梭伦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宏观思维能力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课前)知识点一、雅典早期的政治体制(一)雅典国家的形成1、王政时代:提修斯改革1)确立:改革,建立王政2)内容:⑴以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权。

⑵以为中心,建立起和各种行政组织。

3)影响:奠定了希腊国家的雏形。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1)确立:公元前7世纪初2)机构:⑴元老院——是国家机关,拥有权(元老院由组成)。

⑵执政官——有名(从中选出,任期年)。

3)评价:A.进步性;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在民众中树立一种反对专权新的观念,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B.局限性;是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

缺少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侵吞贫民财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贵族统治危机。

【思维拓展】【记录天地】【完善空间】1.贵族政治与君主制的异同点有哪些?【达标做题】1.贵族政治建立的法治原则是()A.个人独裁 B.世袭制 C.终身任职制 D.集体统治知识点二、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改革根本原因: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矛盾的激化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但因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

第2课农奴制的主要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农奴制前的预备。

(重点)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重点)3.熟悉“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难点)一、的酝酿1.背景(1)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国内局势动乱担心,国际地位下降。

(2)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进行农奴制的尝试都因封建地主的阻碍而不了了之。

2.目的:化解冲突,稳固统治,增加国力。

3.过程(1)思想:借助报纸舆论力气宣扬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2)组织:成立隐秘会争论解放农奴问题。

(3)方案①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奴,还盼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掌握。

②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③草原地区:地主们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

4.结果:经过剧烈争论最终拟订了法案。

[易错提示]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的重要因素,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夫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气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的政治力气,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制造了条件。

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2.内容(1)政治上: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处理;他们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上:规定土地仍旧归属地主全部,农夫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夫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当各种临时义务。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夫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特殊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其核心是解放农奴。

法令公布后,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

三、进步与局限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2.进步性(1)广阔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2)农夫生产乐观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开展。

(3)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3.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夫仍受由地主掌握的村社管理,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课时安排授课内容概述第一课时: 欧洲中世纪社会在这一课时,我们将研究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

我们将探讨封建制度、领主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宗教在中世纪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这一课时我们将研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我们将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艺术与文化的变革,以及启蒙运动对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第三课时: 科学革命及其影响本课我们将深入了解科学革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我们将研究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以及科学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四课时: 法国大革命在这一课时,我们将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我们将研究三权分立、人权思想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第五课时: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本课时我们将深入研究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我们将研究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劳动力的变革,以及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

第六课时: 俄国十月革命在这一课时,我们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我们将研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俄国历史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七课时: 二战的爆发及其影响这一课时我们将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和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研究纳粹主义的崛起、盟军对法西斯主义的反击,以及二战对世界格局的重塑。

第八课时: 冷战及其结束本课时我们将研究冷战的背景、对抗和结束的历史事件。

我们将探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对抗,以及冷战最终的结束。

第九课时: 当代世界的变化在这最后一课时,我们将讨论当代世界的变化。

我们将探索国际关系的重新定义、科技革命的冲击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的全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的教学工作。

如有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二历史教案第7单元第1课《宪章运动》(新人教版选修2)

高二历史教案第7单元第1课《宪章运动》(新人教版选修2)

第七单元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自学学案[课前预习填空题]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的斗争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长期被把持。

2,选举中操纵选举、贿赂选民司空见惯。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英议会通过了法案,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为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

4,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争取的斗争。

4,概括宪章运动的过程:第一次请愿,第二次请愿,第三次请愿,19世纪50年代末,宪章运动结束。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1,对英国的影响:(1),(2),(3),2,对欧洲的影响:对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产生积极影响。

法国:德国:3,历史意义:[课前复习第二单元第1、2课,第四单元1、2课]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内阁的形成要求: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脉络线索第七单元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教案课标: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重点:宪章运动的背景和经过、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能力提高:史料解读、历史比较情感教育:了解法制和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尊重不同文明的国际意识等。

理解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应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I›,易错题纠正训练(第六单元)1,下列历史事件与清末“新政”的性质一致的是A.洋务运动B.明治维新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民国初期,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3,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七单元 探究活动课二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 学案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七单元 探究活动课二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  学案

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学习目标】1.通过收集和整理埃及和俄国改革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论述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坚定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历史小论文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展示成果、获取知识和提高认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探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一、活动准备1.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能力、兴趣、性格等不同,把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

每小组6~9人,在本小组中,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召集人;选知识面较广、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设计收集资料;选认真负责、细心谨慎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其他学生则收集资料。

2.指导各小组在课外时间收集所需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对学生进行一些策略上和宏观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研究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从而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处理,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查找资料的来源有:图书馆(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一些影视片断、VCD.DVD历史资料片、录音等音像资料)、互联网、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

指导学生学会图书检索方法和互联网上的搜索功能。

二、活动流程1.集体讨论学生可从19世纪埃及和俄国的改革或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评论。

如在改革过程中怎样面对传统势力和传统习惯,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有创意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位: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_______________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3)作用:广大农奴获得____________,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民_______________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___________在土地上。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民____________得一干二净。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2)思想基础:借助____________,化解改革阻力
(3)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________________,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4)个人力量:亚历山大二世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二、“二一九法令”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___________,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
(1)农奴可得一块_______,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___________。
课堂研讨
一、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意义。
三、分析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1、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下列材料: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课外作业——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
课题: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二一九法令”关于废除农奴制和强化对农民的管理的改革措施。
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前预习
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为了化解____________,重振大国威望
2、准备:
(1)历史基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份地须_____________,未付清赎金前,农民须给地主服劳役,缴代役金;
3、组织上:加强_________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4、时限安排:赎买前另设____年的过渡期。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_______________的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材料二:1861年“解放”法令载:“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的一份文件中称:“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