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及42题解题指导[精品文档]
【解题指导】高考历史第42题解题指导
高考历史42题解题分析与指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8高考42题参考答案:•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2022/1/742、(2019年全国1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历史42题详细解析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历史42题详细解析一、高考真题呈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表2——据《后汉书》等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
(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二、下水试做示例历史现象:东汉一些地方官吏整肃地方吏治,施行德政,消除了虎患。
阐述:《后汉书》所记刘陵、刘平除虎事迹及童恢的人虎交流,是不可信的。
但这些记载可能折射了一种历史真实,即当时有官员通过清明吏治,稳定了地方秩序,保障了民众的生活生产安全。
《后汉书》如此记述良吏,有其必然性。
汉代确立了董仲舒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继承了先秦儒学仁义德化思想,同时又提出带有迷信色彩的“天人感应”观。
《后汉书》的这一述史方式,体现了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结论:对于史书的记载,我们要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吸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三、试做示例分析1. 答题结构分析。
根据设问“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本题作答应包括三部份。
第一部分提取出是材料中的一个历史现象。
第二部分是对所提取的历史现象进行阐述,这个是答案的主体。
根据材料中的导语“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阐述应侧重于“解读史料”,这种解读不单单是对“史料表象”的概括性转述,更重在解释“是什么”的同时,深层次地解释“为什么”,达到材料所说的“意蕴”和“魅力”要求。
第三部分结论,也就是材料所说的“历史认识”,必须通过第二部分的阐述得出来,才能体现“史论结合”的作答要求。
以上示例的三个部分,正是基于此审题分析做出的。
2. 现象分析。
根据设问要求,“现象源自材料”,以上示例选取了四则材料中的共性主题,即在四位地方良吏任职地都曾有虎患,但通过“修德政”“选进儒良,黜贪残”等方式,最后都解除了虎患。
高考历史42题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42题解题技巧引言高考历史是许多考生所面临的一门难题。
其中,题量最多的是选择题,占据了总分的42%。
解答这些选择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42题。
技巧一:仔细审题高考历史的选择题通常会在问题中提到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者概念。
因此,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常见的审题错误包括:没有读懂问题、只看选项不看问题以及理解偏差等。
通过仔细审题,考生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技巧二:排除法高考历史的选择题通常会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使用排除法是一个有效的解题策略。
通过仔细阅读问题和选项,考生可以辨别出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将其排除,从而缩小选项范围,增加选对正确选项的概率。
技巧三:注意细节高考历史的选择题通常会涉及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在解答这些选择题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日期、地点、事件的顺序等。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是探针,通过正确回答细节问题,考生可以提高整体解题的准确性。
技巧四:善用背景知识高考历史的选择题常常会结合历史的背景知识进行考查。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积累历史的背景知识。
善于运用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选择正确答案。
技巧五:切忌死记硬背高考历史的选择题通常不是纯粹的记忆题,而是需要考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
应注重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选择题。
技巧六:强化练习高考历史的选择题解答技巧需要在实际中不断地进行强化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历年高考试卷,分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题准确率,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技巧,为高考历史的选择题做好充分准备。
结论高考历史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全国卷历史第42题
逻辑推理技巧
分析因果关系
对于历史事件,需要分析其因果 关系,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
响。
比较异同点
对于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人物, 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
。
归纳总结
对于多个事件或人物,需要进行 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或结
论。
04
备考策略
基础知识巩固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全国卷历史第4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需要 全面、系统地复习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时间节点等。
全国卷历史第42题
汇报人: 202X-12-28
目录
• 题型概述 • 常见题型解析 • 解题技巧 • 备考策略 • 历年真题解析
01
题型概述
题型特点
综合性
主观性
该题通常涉及多个历史时期、领域和 知识点,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 础和综合分析能力。
该题为主观题,考生需要用自己的语 言进行表述,考查其历史思维和表达 能力。
题型训练
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应针对全国卷历史第42题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熟 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
解题思路培养
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包括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组织 答案等步骤。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历年真题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解题思路。
详细描述
解答地图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地理知识基础,能够根据地图判断历史时期的疆域、城市、战场 等地理位置,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关注地图的图例、标注和比 例尺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课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 2、解题方法: • A、认真阅读材料,关注到细节,把握材料主旨,明确答题要求 • B、观点就是材料信息展示的现象,简单概括即可,一定要在观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信息类
• 1、题型特点: • 题干往往通过图文、表格等形式提供大量信息; • 问法较简答,多为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多条)有关
(某主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简析、分析)
提示词语 • 2、论证一大片,未实现层次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三)解题方法
• 1、信息类:题干往往通过图文、表格等形势提供大量信息,
• 认真阅读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握主旨,明确答题要求 • A、观点就是信息呈现出的现象,简单描述概括即可 • B、简析就是说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 常见类 型及解 题方法 课件(共26张P PT)
• 论证部分:
• 1、论证列举史实数量不足(3-4对) • 2、论证未按材料限定词要求举证(如,结合世界 史、中外关联) • 3、单纯罗列史实或者大发议论、大段摘抄材料
历史高考二轮复习42题开放式题解题技巧-PPT
例2(2017·全国卷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 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 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 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
主题定位
设问角度
(2017·全国卷 Ⅰ)14~17世纪的中
西方历史比较
表格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 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 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一、研考纲明方向
修订前:
四大能力 十二项要求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调动和运用知识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描述和阐释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五大重点
1、政策导向:“一点四面”、“一体四层四翼”
2、核心素养:突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和家国情怀 3、理论指导:强调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
4、能力要求:重视“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 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5、史学素养: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 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高考42题(开放式论述题)应试技巧
2017年的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 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 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 的培养。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引领。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对2017年试题解读
全国卷高考历史专项突破——42题之“修改建议类”(高考真题与答题示范)
全国卷高考历史专项突破——42题“修改建议类”——高考真题与答题示范一、解题步骤及方法这类题,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基础史实,还需要我们对知识掌握全面,认识深刻,了解史学界基本的史观,从而为我们做好这类题铺平道路。
1.高考试题中常用的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现代化( 近代化)史观(1)含义: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2)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①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
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全球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着重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思考。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
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比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物产交流,丰富了物质生活。
再如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生态史观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
革命史观( 阶级斗争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这种史观几乎被淘汰,但是可能当反面让考生来去批判,所以还得了解。
高考历史第42题 开放性试题各种类型答题模板总结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的全貌。
方法总结:答案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史)+会怎样(论)
类型四某公式或观点的修改类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一: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资本主义萌芽需要多种“历史前提”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例如英国,这一历史前提表现为:
①英国较早产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②早期的殖民掠夺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圈地运动为其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参考答案41、(12分)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高考文综卷历史42考情分析及示例
高考文综试卷历史42考情分析一、42题命题特点分析题材内容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试题特点42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
特点: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是,自拟论题类解题要领: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句完整的话。
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
(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
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
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
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带答案)
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3、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一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持,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已决定是否减相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4、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消除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7、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图5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37、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高三历史-42题解题技巧
紧扣主题 删繁就简 观点明确
抓准主题、紧扣主题,与所学知识建立 有机紧扣主题联系,从而对材料进行快 速、准确甄别,提出观点或提取信息。
观点一般是针对局部某一问题而提出, 所以避繁就简尽量不要变动整个结构。
观点要指向明确,具体化
逻辑严密
在阐述理由时,史实要充分,逻辑要严密, 逻辑严密形成“因果关系”
了解评卷评分结构
格式规范
问题时要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格 式规范怎么样?”的模式进行作答。
三、国卷第42题解题方法指导 一
(一)自拟论题类(最常见)
解题要领:
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具完整的话。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 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
3.重视唯物史观的考察和运用
2011年以来,全国卷第42题已先后运用过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革命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等来设计题目,从根本上体现了 引导考生用发展了的现代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命题思想。
三、国卷第42题解题方法指导
答题的基本原则
开放性试题评 分结构主要有: 观点分、论证 分、结构分、 逻辑分、表达 分、整体评价 分等。
提出见解,说明理由
卷:《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
拟定论题(提炼观点)加以论证 (述)
|二、国卷第42题命题特点分析
1.题材内容不断变化,设问形式渐趋成熟,“一题多解”成为 常态。
题材内容 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 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设问形式 主要集中在三大类:观点评析或论证;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说明或分析;结合材料自 拟论题并加以说明或论证。 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上以“观点明确”取代以往常用的“观点正确”。这“一字之变”也体现了命题 指导思想与评价观念的重大转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圆其说。
2019年高三历史考前指导42题答题技巧(共35张PPT)
• 2、人物评价型
• (2018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 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4
上上 上中 上下
下下
(圣 (仁 (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愚
人) 人) 人)
人)
尧、 舜周 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 4、心态上妖魔化:
• 开放性试题开放程度最高,大部分学生有话可 说,有料可写,甚至往年的题型实例、模拟题 都为高考提供了许多答案模型。
• (二)在形式上随意化
工整;B、结构合理(有层次感) C、字数合理(占答题区域的80%左右)
典型例题一:信息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 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 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 料选辑》等
(模板总结) 1、此类试题大概可以概括为三步: (1)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能写“我同意材料 中的观点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有自己明 确的观点,不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观点表述要 准确且简洁。 (2)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 (3)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史观分析法在答题中 的运用是“点睛之笔”,将会使考生的答案说理更 为透彻,立意更为高远和丰满。因此,总结争取能 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2、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 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力 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 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 立的原则。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42题解题指导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开放性试题42题解题指导宁乡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A、高考历史选择题24~35题七大解题思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很多,本文所说的七大解题思路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个,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七个解题思路掌握熟的话对提高选择题解题正确率是很有好处的,下面分以述之。
思路1:对不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选项史实错误,另一种是史实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所属的特定时空)例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解析:参考答案为D。
选项A是史实错误,因为工业革命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结果,而不是科技推动。
B 和C材料都没有提到。
例2:右面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B.义和团运动挽救了中国被侵略的命运C.其结果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D.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参考答案是C。
选项A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排除。
选项B属于史实错误,因为义和团运动只是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选项D也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而是发生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故排除。
思路2:有没有?(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不要无中生有)例: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
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解析:参考答案是B。
2019年高考历史42题命题规律与解题指导
(2)原因: 日本: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出口冲击了美国国内的产业利益; 美日两国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主导权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国逐步限制日 本产品进入美国市场。(8 分) 中国: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美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中国与西方 国家关系改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世界贸 易体系)。(6 分)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
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 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 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 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 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 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3)启示:顺应时代潮流,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 构升级;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减小国际竞争压力和全球经济风险对中 国的不利影响;注重出口战略的多元化;处理好出口与进口的关系。(5 分,答到三点即可。)
考前必备丨2020年高考历史42题攻略
考前必备丨2020年高考历史42题攻略专题01 42题考情分析一、42题命题特点分析题材内容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试题特点42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
特点: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是,自拟论题类解题要领: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具完整的话。
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
(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
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
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
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开放性试题42题解题指导宁乡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A、高考历史选择题24~35题七大解题思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很多,本文所说的七大解题思路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个,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七个解题思路掌握熟的话对提高选择题解题正确率是很有好处的,下面分以述之。
思路1:对不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选项史实错误,另一种是史实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所属的特定时空)例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解析:参考答案为D。
选项A是史实错误,因为工业革命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结果,而不是科技推动。
B 和C材料都没有提到。
例2:右面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B.义和团运动挽救了中国被侵略的命运C.其结果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D.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参考答案是C。
选项A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排除。
选项B属于史实错误,因为义和团运动只是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选项D也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而是发生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故排除。
思路2:有没有?(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不要无中生有)例: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
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解析:参考答案是B。
选项CD都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所以硬说是西方传教士的污蔑显然不对,另外冲击在材料中无法得到体现。
思路3:全不全?(选项只能对应材料的一部分,也就是以偏概全)例: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解析:参考答案是C。
选项A材料没体现,故排除;选项B和D都只能反映材料的一部分,不全面,BD只能解释“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如果仅仅依据这句话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思路4:选项与材料主体范围是否一致(选项往往放大材料主体范围,使得结论难以成立)例1: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
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
这表明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解析:参考答案是D。
选项A主体明显放大,使得结论难以成立,BC都只能解释其中的一部分,而题干要求是对整体进行概括,所以从程度上不合适。
例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
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国政府重视自身利益诉求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参考答案是C。
选项A材料没有反映,选项B主体明显放大,材料中只是一个地方政府在斗争,不足以代表中央政府外交政策的成熟。
选项D不属于材料提供的时间段。
思路5:选项表述是否绝对化?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
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
”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
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解析:参考答案是B。
其他三个选项表述都存在绝对化,如空前提高、完全改变和彻底西化,所以比较好排除。
思路6:选项关键词要突破(选项出现了陌生词汇一定要尽量弄明白,即使是猜测也可以,不可囫囵吞枣,否则就容易因肤浅的感性认识而带来判断错误)例: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参考答案是B。
这道高考题四个选项都出现了陌生词汇,如宗教权威、人伦秩序、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除了宗法制度学生比较熟悉,其他几个都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跳过去就会因为没有弄清楚选项的含义而导致判断失误。
这种情况在高考题中时有出现,因为命题的教授不看教材,只看命题原则和考试大纲,然后在自己的术业范围内进行命题,故出现陌生的词汇是很正常的,反倒如果是一线教师来命题就会规避掉这个不足。
思路7:选项与材料强调重点是否一致(重点不一致往往表现为材料说东,选项说西。
这里最难的是对材料强调重点的把握,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较准确的把握)例:“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法治、讲人权、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参考答案是C。
很明显材料所强调的重点是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而不是强调爱国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排除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例:《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解析:参考答案是B。
材料中“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明显是强调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推动,而不是内部,因此答案只能选B。
B、全国卷42题分类解题指导(一)观点评述类一、思考及方法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步,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二、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2011全国新课标卷 T41】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有几种观点?观点1: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欧洲中心论):第一段材料;观点2:近代欧洲崛起是其它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反欧洲中心论):第二段材料。
第三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观点内涵相关的史实。
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欧洲崛起的时间定位:16—19世纪末观点1:欧洲中心论: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经济:世界市场发展过程;思想:人文主义发展。
观点2:反欧洲中心论: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亚非拉地区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答案】参考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
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