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2-高一语文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2-高一语文人教版

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2)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参照第15天典例部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纳凉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①”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②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后面各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3.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4.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一、1.①追②(纳凉时)悠闲自在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解析】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

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了。

二、3.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江帆比作箭等。

②对偶,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两句对偶,“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两句对偶。

③比拟(拟人),如说新月学扇。

如果答排比,举例如前四句也可。

【解析】题干要求“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

本题直接考查修辞的方式。

第17天 古代诗歌阅读(1)-2019快乐暑假九年级语文

第17天 古代诗歌阅读(1)-2019快乐暑假九年级语文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1)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1 (2019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1)清幽恬静(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歌写了作者独自泛舟西溪,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感情的理解。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意思是谁和我作伴游玩呢,只有月亮相伴;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两句都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典例2 (2019年中考湖南岳阳卷)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1)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2)“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

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

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 唐代诗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赤壁歌送别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 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②唐突:触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胜负存亡,即将一战而定。

B.次句紧承首句,直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大军楼船被一扫而空。

“扫”“空”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力。

C.第三句直接描写赤壁战场上大火的惨烈,又是对第二句战争结局的原因的解释,“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诗人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在赤壁战场泰然从容、指挥若定、气定神闲的风度。

解析:选C C项,“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不正确,这里是在表现东吴军队的气势。

(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怀古之情。

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不义战争的否定。

②送别之意。

后四句主要写送别之情。

希望朋友观看到赤壁古战场景象后,向自己写信告知,表达了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对朋友奋发有为的期许。

[白话诗歌]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

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

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也会看到当时大战留下的争斗的遗迹。

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8天古代诗歌阅读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0707296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8天古代诗歌阅读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0707296

第18天古代诗歌阅读(曲)【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参考答案】(1)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试题分析】(2)“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

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是孤独寂寞充满羁旅之思的。

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

“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

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

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

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

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

20XX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习题:古代诗歌阅读

20XX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习题:古代诗歌阅读

20XX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习题:古代诗歌阅读
20XX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习题: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习题。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汪藻①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②。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相拱③,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己酉:即公元1140年。

这一年金兵南渡,占领建康(今南京),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②旋:退兵。

③拱:敛手。

8. 此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9.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古代诗歌鉴赏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古代诗歌鉴赏

高二暑假作业(古代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洪培欣语文网(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

洪培欣语文网(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陈琳①墓(唐)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③君。

石麟④埋没藏春草,铜雀⑤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字孔璋,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后归曹操,被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陈琳墓在下邳。

②霸才:辅佐他人成霸业之才。

③怜:爱慕。

④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

⑤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1)诗人为什么“怜君”?(2)本诗颈联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

除对偶外,颈联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洪培欣语文网5.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洪培欣语文网(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 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半山春晚”的特点。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2)参照第15天典例部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纳凉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①”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②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后面各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3.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4.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一、1.①追②(纳凉时)悠闲自在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解析】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

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了。

二、3.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江帆比作箭等。

②对偶,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两句对偶,“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两句对偶。

③比拟(拟人),如说新月学扇。

如果答排比,举例如前四句也可。

【解析】题干要求“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

本题直接考查修辞的方式。

常考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复、排比等。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16题)主观题的19种题型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16题)主观题的19种题型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16题)主观题的19种题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无人①(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

②碛:沙石堆积之地。

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字公序,号西湖醉老,明朝诗人。

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是如何抒情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称,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古都。

凤凰台:故址在金陵凤凰山上。

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一作“一水”。

③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本诗为咏史怀古类作品,请分析本诗的抒情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山雨[清]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①离披:散乱的样子。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描写山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咏史诗(其二)〔东汉〕阮瑀①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诗〕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1.CD2.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试题分析】1.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应选CD。

2.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

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高一必修220190304114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高一必修220190304114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独酌杜甫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注释:本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杜甫正居于草堂,生活相对安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甫创作古近体兼备。

本诗为五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写作者散步归来独酌,奠定了全诗孤独、苦闷的感情基调。

C.诗歌前两联为独酌之景,后两联为独酌之情,情景交融,自然无痕。

D.尾联“轩冕”借代为官生活,全诗透着沧桑后的平静,略带感伤。

2.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B2.颔联用白描(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诗人独酌之时的所见:蜜蜂黏着于飞絮,蚂蚁爬上枯梨。

表达了诗人在闲适中隐透着的孤独。

【试题分析】了哪些手法。

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B项,“散步归来独酌,奠定了全诗孤独、苦闷的感情基调”,理解有误。

散步独自归来,并非苦闷,孤独苦闷也不是全诗人感情基调。

第三联“得自怡”就能证明。

一、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小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从题目切入,描述了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以“衣”和“日”为依托,结合秋风和滚滚东逝水的特征,表达出桑榆晚景般的感伤,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三四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C.诗的后四句重在写情,诗人的所思、所想、所念尽皆是归途,特别是最后一句,直接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思归之情。

D.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2.有人说,这首诗歌“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这句话分析诗歌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7)古代诗歌鉴赏(一)—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其二)唐•杜甫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奔波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游览位于郊外的韦曲,美丽的春色充满视野。

B.首联“乱”字生动传神,既写水流不循常道,又暗示时局的动荡不安。

C.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感慨说奔波怎么能让容颜不变,蕴含深沉。

D.本诗最后两句写薄暮时分将与公子一起回去,照应了题目的“奉陪”。

2.古代文人常常借用“鸟”这一意象寄托情感。

这首诗中“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题吴江刘仙伦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①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

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

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②。

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

俄皓月、飞来烟渚。

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③。

歌欸乃,过江去。

【注】①垂虹亭,江苏吴江长桥上。

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饮酒。

②西晋张翰为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莼羹鲈鲙,辞官归去。

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

客星犯牵牛时,就是有人乘槎至天河。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B.上阕关联与苏轼相关的人事,风景依旧,问坡仙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追慕之意。

C.天水相连,日暮苍茫,词人伫立其间,深感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

D.本词以唤渡开始,以过江结束,中间融抒情、写景于一炉,构思新巧,情感跌宕。

近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天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2018学年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由此可见《红楼梦》A.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B.创作指针是佛教轮回思想C.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D.旨在维护传统儒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女娲补天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僧(佛教)、道(道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项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材料描写的是以佛教的转世观念作为设置作品人物与情节的方式,而不是创作的指针,故排除B;虽然《红楼梦》里面有三教合一的内容,但它是封建社会没落的产物,C项错误;《红楼梦》对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批判,D项错误。

【名师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分析解答,排除与材料信息无关选项即可。

【解题必备】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形成:春秋末年,经孔子整理编定。

2017届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 诗歌阅读1(含解析)

2017届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 诗歌阅读1(含解析)

[诗歌阅读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1分)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①,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正摇摇③。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 ①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

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②的的:鲜明的样子。

③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1)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中“云”“柳”两个意象。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全诗谈谈你对“寂寥”的理解。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词)-每日一题之2017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doc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词)-每日一题之2017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doc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词)【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试题分析】1.“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写的是: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还至灞陵亭。

灞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以之居篇首,表现了作者对灞陵尉势利之人的愤慨。

“桃李无言”则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写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

”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

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写的是《史记》中下列记载:“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4天 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4天 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4天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第14天杂记类文言文阅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假设..二十年外书,那么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

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突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门肃.茂先入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两三天。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①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②。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③折太多。

(注)①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因其排行二十八,故称。

②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

③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

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

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有“诗魔”“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B.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

诗人对刘禹锡被贬官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的不平和无限的感慨。

C.“为我引杯添酒饮”中的“引”,本义为“拉开弓”。

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

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D.“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一联是诗人感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无法对抗命运的悲哀。

E.“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诗人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隐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5天 其他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15天 其他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15天其他类文言文阅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2)-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doc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2)-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doc

第17天古代诗歌阅读(2)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参考答案】(1)A(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

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回答本题抓住“平畴”“远风”“良苗”“怀新”几个意象,然后把“平、远、良、新”等几个修饰词展开联想,描绘画面即可。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几个常考考点(中)3.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所要表现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天古代诗歌阅读(诗)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
1.CD
2.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试题分析】
1.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故选CD。

2.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

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几个常考考点(上)
1.如何作答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
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

这类试题,需要考生整体把握诗歌,认真思考,准确分析作品风格和写作技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只有做到这些,方可准确作出判断。

2.如何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言志,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所以阅读诗歌,总会涉及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态度问题。

这也是诗歌阅读题必考的题目。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比如典例二标题中的“戏赠”;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典例中的“老元”“短李”;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

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

“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

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
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

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郊居岁暮
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是住在山的旁边;同时点题,重点突出自己因离群索居而“惊”。

B.颔联写诗人听到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看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描绘了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

C.颈联直抒胸臆,点出悠然的心境随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表明诗人之前心境一直悠然。

D.诗人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

E.时间飞逝,已是岁暮,本应有千言万语落笔端,可诗人却只发出“徒成今与昨”的感叹。

4.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一、
1.AC
2.(1)和友人相聚闲饮之乐。

两人共把十千,行酒令、引经典,相约再聚之乐。

(2)官场冷遇,闲置之愁。

白居易政治上遭到冷遇,“闲”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3)年老饱经沧桑之悲。

首联、颔联诗人回首平生,由年少时的不为生计担忧的豪情,写到两人六十七岁时,白发相对,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前两联,“沽一千”“相看”
写出了与诗友聚会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

颈联,“闲”字写出了二人借知识的游戏来排遣寂寞无聊,体现了内心的烦闷与心酸;尾联,“更”“共君一醉一陶然”既写出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也体现了作者的洒脱心理。

二、
3.C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项,颈联写既然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就不如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

此联作者故作轻松之语,背后却是无以言表的惆怅之情。

D项,“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理解不当,结合全诗理
解可知,本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抱负却不得施展的诗人形象。

“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
的境遇恰恰加重了他内心的无奈和苦闷。

4.全诗抒发了诗人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的怨怒、愁苦的情怀。

(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屏山离群而居,看似环境幽静怡人,却形同“囚居”,诗人强调“离索”,愁苦之情立现。

(2)运用对比的手法。

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一强烈的对比,将诗人的苦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3)运用反讽的手法。

年关已近,诗人也已近“迟暮”,虽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

可诗人却说“心赏”,实是运用反讽手法书写内心难以言表的苦闷。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