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对中等生教育策略的思考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四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
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到了初三,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点,可是我们的初三学生,到了临考前,诸如连人物描写的几种角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诸如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都还是模糊一片。
虽然我临时突击,以结构图的形式把知识点给予明确的概括,在阅读文章中予以强化,可是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的。
单靠初三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
如果能在平时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
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二、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三、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
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
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中等生培优计划及措施
中等生培优计划是指针对中等学业成绩较好但还有提升空间的学生,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性培养计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中等生培优计划及措施:
1. 个性化教育:对中等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补习。
2. 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由优秀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学术和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4. 读书计划:开展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6. 心理辅导:对中等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提高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7. 交流互动:加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交流、多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8. 课外活动: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
中等生培优计划的具体措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实施,学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小学“中等生”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浅谈小学“中等生”的特点与教育策略【摘要】长期以来,教育者一直关注的只是优秀生和后进生,中等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这不但与素质教育的呼声极不和谐,也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更是对中等生人权不尊重的表现。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加大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的强度与力度,尽量杜绝或减少他们向后进生下滑的现象发生。
本文从中等生的特点出发,略谈了一些对中等生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等生特点教育策略【引言】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
一段时期以来,教育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为优秀生,二为后进生。
因为优秀生能支撑“门面”,后进生转化最能体现德育实绩。
不管是哪所学校,“培优辅差”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是千篇一律的公式。
今天,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震耳欲聋,却仍然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群体,至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遗忘着、漠视着,那就是“中等生”。
一、对“中等生”概念的思考“中等生”的概念,在教育工作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像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中等生”的概念本质属性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外延也并不确定。
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
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优秀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
学习成绩成为绝对的标准,其它表现仅仅是参考分。
而学习成绩又包括哪些呢?99℅又是考试分数,而且是总分数,不是单科分数。
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予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从而教育者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的进一步平庸化。
中等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等生,即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往往容易受到忽视。
为了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特制定本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1. 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培养中等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 增强中等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目标: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中等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2.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2)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案例等。
2. 课堂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3. 课后拓展(1)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2)组织课外活动:开展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竞赛等。
六、教学评价1. 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2.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预计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将得到明显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八、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春天,不只有花香——关注对中等生的教育
春天,不只有花香——关注对中等生的教育
叶雯妙
【期刊名称】《新课程学习:上》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长期以来,中等生如绿叶太过普通,因其表现平平,不引人注目,知道其存在,却常常被老师遗忘,疏忽或熟视无睹。
其实,正因为中等生是班级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再加上他们自身的特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是后进生的预备队,也是优等生的后备军。
教师应对症下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勤织纬线——交流沟通温暖心灵;巧编纬线——挖掘亮点,振翅齐飞;广设平台——个性发展百花齐放;关注课堂——打破沉默阳光普照;铺路搭桥——协调各科并驾齐驱。
春天,不只有花香,把爱的阳光洒向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中等生,绿叶也千姿百态,让他们在阳光的普照下,呵护下,茁壮成长,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叶雯妙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
【相关文献】
1.春天,不只有花香--关注对中等生的教育 [J], 叶雯妙
2.关注中等生,重视对中等生的培养 [J], 张海宁;
3.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浅谈对中等生的教育 [J], 曾晓霞;
4.关注中等生之我见——以心理干预为抓手促中等生优化 [J], 沈正亚
5.中等生也有春天——初中班主任优化中等生的策略 [J], 戚行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促进中等生个性发展教育策略论文
浅谈促进中等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策略摘要:通过分析中等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阐明关注中等生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近几年中途接高年级班级的教育实践,就新接班班主任如何抓住契机促进中等生个性发展这一问题,从”首因效应”,”期待效应”、凸现闪光点、因人而异、争取家长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与大家作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等生新接班班主任关注契机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长时间处在一种没有矫正和强化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会因失去动力和方向而出现倒退。
中等生正处于被塑造而未定型的阶段,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得一些中等生停滞不前或在分化中往下走,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整个班级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
因而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一、中等生的概念及其心理类型所谓“中等生”,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一般是指班里在各方面表现都处于一般水平的中间状态的学生。
很显然,教师们是以“品行好坏”和“分数高低”为尺度,人为划分的。
具体表现为:这一群体的学生或品行较好,但学习成绩一般;或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表现不够积极;又或者品学较好,但内向胆小,不敢表现,甘居中游等等。
在他们身上同时并存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行为表现会出现反复性,并存在着向优秀生或后进生转化的可能性。
由于中等生各方面的表现一般,并不是特别突出,相对而言教师给予的关注较少,必然会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1、安于现状型:心态一般比较平和,抱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
2、消极失落型:经过努力没有达到自己原来的期望值,容易消极失落;3、过于自卑型: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4、行为反复型:缺少毅力和耐力,行为易出现反复性。
中等生安分守己,一般不会给班级增光添彩,也不会惹是生非。
在实际教育中,他们是一群被忽视的群体,同时也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关注这一群体,在工作中要研究中等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引导他们向积极方面去努力。
中等生培养策略
中等生培养策略
对于中等生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个性化教育计划:为中等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
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激发兴趣和动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3.提供挑战和机会:为中等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中等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归属感。
5.引导自我反思和规划:引导中等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6.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中等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巩固和练习,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中等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做笔记、独
立完成作业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8.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中等生家长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帮助。
9.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针对中等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提供必
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10.鼓励参加课外活动:鼓励中等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兴趣小组等,拓展他
们的视野和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中等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优生优培计划,中等生转化计划,后进生辅导计划
后进生辅导计划一、辅导思想:在一个班级当中,总相对存在着好、中、差各类学生,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走出一条转化后进生的希望之路,是每一位教师倾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后进生的智力因素体现在感知笼统,思维缓慢,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较差,因而学生往往出现“数学太难了,语文作文不会写等等”我是学不好的。
”“这节课我听不懂。
”“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会。
”长期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成绩落后。
就随即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
因此,教师应根据后进生的特征进行转化,因势利导,做到因材施教。
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差生。
他们的差主要是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缺陷。
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特制定计划。
二、后进生名单及情况分析:xx:底子薄,惰性强。
xx: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xx: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痴迷于看电视。
xx:不爱学习,耍小聪明。
三、辅导学困生措施:辅导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8、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中等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
长 期 以 来 .我 们 在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上 已 经 形 成 了一 种 “ 两 头 ,带 中 间 ” 的 框 框 , 或 者 叫 “ 格 局 ” 而 且 这 抓 旧 , 种 旧 格 局 在 相 当 长 的 程 度 上 是 通 过 人 们 的 某 种 “ 理 定 心
师 的 眼 中 钉 ,在 他 们 的 心 中 目中 没 有 我 的 位 置 。 “ 世 ” 与 无 争 是 我 的 生 活 信 条 。 “ 一 向 这 样 ,上 不 去 也 下 不 ” 我
有 多 少 奥 秘 可 言 ,关 键 在 一 “ ” 字 。 教 育 家 赞 科 夫 说 , 爱
的 心 理 教 育 效 果 但 是 对 于 数 百 万 人 口 的 大 城 市 与 近 千 所 中 小 学 来 说 .工 读 学 校 只 是 问 题 孩 子 心 理 矫 治 的 一 个 渠 道 ,要 解 开 问 题 孩 子 的 心 结 , 需 要 政 府 与 更 多 教 育 机 构 、公 益 机 构 共 同努 力 。 这 一 方 面 需 要 继 续 综 合 整 治 校 园 周 边 环 境 ,清 理 学 校 周 边 2 0米 范 围 内 的 娱 乐 场 所 与 0 营 业 性 网 吧 。杜 绝 商 家 向 学 生 出 售 香 烟 、 白 酒 。这 需 要
势 ”沉 淀下 来 而 又往 往 被 人 们 的 “ 意 识 ”加 以 强化 . 潜
从 而导 致 了事 实 上 的 “ 两 头 ,丢 中 问 ”的 最 终 局 面 。 忙
“ 等 生 ”这 一 层 次 的学 生 占大多 数 ( 至绝 大多 数 ) 中 甚 . 他 们 的质 量 如 何 ,直 接 关 系 到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成 败 。 对 此 ,我 们 必 须 有 个 清 醒 的 认 识 ,绝 不 能 漠 然 视 之
中等生的概念
在教育的广袤领域中,中等生犹如一颗璀璨星辰,虽不如耀眼的学霸那般光芒四射,却也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与发展轨迹。
中等生,这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他们的存在却不容忽视,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纷呈,值得我们深入去探究、去理解。
中等生,并非是那些成绩始终垫底、毫无闪光点的学生,也不是那些天赋异禀、一路遥遥领先的顶尖学霸。
他们处于成绩的中间地带,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但在某些方面可能稍显不足或尚未完全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他们或许在班级中不太引人注目,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学业,但他们同样怀揣着梦想,渴望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所突破,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
中等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成绩的不突出常常让他们在班级评价体系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
教师的关注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而中等生往往容易被忽视,缺乏及时的反馈与针对性的辅导。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
学习方法的不当也是中等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可能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味地模仿他人的学习模式,却无法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取得显著的进步。
学习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竞争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对中等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产生一定的干扰,使他们难以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然而,中等生并非注定平庸,他们身上同样有着诸多可贵的品质。
中等生往往具备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
他们深知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轻易放弃。
他们默默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尽管成绩不是最突出的,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中等生也有着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
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善于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提高高中中等生的成绩之我见
提高高中中等生的成绩之我见摘要:在竞争激烈的高中阶段,班级中的“中等生”是最容易被老师遗忘的一个群体,但其却有着庞大的数量。
班主任既是优等生的后备军,又是差生的预备队,所以要重视这个特殊的群体。
从分析中等生的心里特征和课堂行为特征入手,找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生;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教育策略在要求升学率、竞争激烈的高中阶段,“重两头、轻中间”的教育现象使“中等生”成为常常被忽视的群体。
我们如果能对中等生的心理及课堂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就能引导中等生认识自己,改善学习状况;也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他们,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所以,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必须从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课堂行为特征入手:一、高中中等生的现实状况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提高高中中等生的历史成绩并且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必须从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入手:(一)心理特征1.自信心缺乏,易产生自卑心理。
中等生普遍自信心缺乏,遇事顾虑重重,表面乖巧,内心却比较消极,总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导致意志消沉。
2.内心比较封闭,不喜欢抛头露面。
他们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或者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不习惯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又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理解。
3.长时间被冷落,产生嫉妒心理。
中等生各方面表现不够理想,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重视,容易被教师和同学忽视,形成嫉妒心理。
4.渴望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及关注。
中等生总体上表现为不上不下,安分守己,默默无闻。
由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他们,他们常常有“被冷落”的感觉,所以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二)课堂行为特征1.缺乏主动性。
在学习方面,中等生的表现一般比较被动,也能听出老师的要求,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学习及写作业时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经常需要老师的提醒,需要教师的不断督促。
2.自控力较弱。
在课堂上,中等生一般会很乖巧,基本能做到认真听讲,但是他们自控力较弱,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干扰,导致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不高的情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中等生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中等生的培养策略作者:林玉珠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2期【摘要】在一个班级中占得人数比例最多的就是中等生,可是现实中这个占班级大部分的群体却并未得到教师相应程度的重视,反而常常被忽视。
然而中等生是班级进步的最主要的中坚力量,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培养中等生,充分发挥这股力量,促进一个班级的进步是相当重要的。
本论文在探讨各种类型的中等生和其相应特点之后,深入分析中等生所存在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几种教师在培养中等生时可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生;培养;策略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2 -0230-02一、中等生的概念“中等生”是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学生。
在一个班级中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都相对一般。
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突出,也不像差生那样让人担忧,由于中等生占所在班级的比例60%左右,因而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二、中等生的特点(一)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大多数中等生都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还可以,成绩在班上的排名也还可以,所以没必要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和表现,容易得到自我的满足而缺少了进取心;对于本身的表现和学习没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意识上缺乏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在行动上停滞不前,在学习上自信心不够,容易安于现有的成绩。
(二)渴望进步,但缺乏毅力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任何人都有被关注的欲望,中等生也毫不例外,这部分的中等生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内心充满了追求进步的渴望和表现自我的欲望,他们对优等生充满了羡慕,急剧渴望能追上甚至超过优等生,希望取得老师赞赏,当得到老师关注与肯定时,就充满活力,学习热情高涨,相反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动机与欲望,并且产生消极的情绪。
在英语学习上,他们想努力却又懒于勤奋钻研,做事往往不能持之以恒,一遇到挫折,立马退缩,犹豫不决,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工作能力提高缓慢,对他们的坚强的意志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
浅谈中等生边缘化问题及教育策略
中等生边缘化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不佳,落后于同龄人,但并不是特别糟糕,也不至于被认为是极端失败的学生。
中等生边缘化问题是许多学校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中等生边缘化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强化个性化教学。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需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强化导师制。
在学校设立导师制,让导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3.加强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加强家庭教育,增强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帮助。
4.加强辅导和补习。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补习服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希望以上述策略,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上述策略,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7.注重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8.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和拓展机会,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和能力。
9.加强班级管理。
班主任应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班级规则和奖惩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10.加强学校的管理和指导。
学校应该加强对中等生边缘化问题的关注和管理,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解决中等生边缘化问题有所帮助。
浅析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转化策略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5期总第641期浅析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转化策略摘 要:中等学生是班级中最有可能成为优等生的群体,但是该类学生因自身原因或者其他客观原因,虽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努力,但学习效果却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出现了学习兴趣降低、自信心不足的现象。
而英语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教师应结合中等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寻适合中等学生的学习方法,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向优等生的行列迈进。
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转化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等学生;转化策略作者简介:窦雪薇(1990.03-),女,山东人,甘肃省金昌市第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新课标思维导图提升阅读能力。
何为中等学生?即学习成绩在优等生之下,后进生之上的学生。
该类学生相较于成绩优异且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更应得到教师的关注和理解。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应根据中等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适合中等学生的教学路径,并针对中等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此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中等学生的成功转化,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特征及成因(一)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特征中等生即在班级中排名中等的学生,其深层次的含义是指身心健康、智力正常,但对英语学习只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及时准确发现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发现也无法有效解决,而后因自身原因放弃学习,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削弱,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生。
但该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由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可充分激发中等生的内在潜力,使其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等生。
(二)初中英语中等学生的成因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大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英语基础都较为薄弱,这源自其小学时期未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致使初中阶段的英语水平与优等生不在同一水平线,学习较吃力。
发展优等生,提高中等生, 帮助学困生分层教学方案
发展优等生,提高中等生, 帮助学困生分层教学方案一、背景1.现代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最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学业。
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
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各自的完满发展是国民素质整体性提高的前提。
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的要求下,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
2.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机会的基础上的。
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提供整齐划一的课程和教学,而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
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才是大众主义的教育。
3.学生的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因此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
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关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学反对划一的、标准化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非模式化的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学校不是加工厂,学生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的文化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必然会抹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本来进校时有着各种差别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后就成了模式化的产品!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分层次实施教学。
4.传统的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与发展相背离,与实现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所以“一刀切”的教学,应从现实的教学中消失。
主体教学和分层将把教师从课堂的“一言堂”解放出来。
课上,教师将从“传授知识”转变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实践模式。
学生将从注重模仿转变为注重理解;从缺乏创造转变为注重创造;从热衷于过多的常规练习转变到发展基础及宽广的能力。
为农村初中数学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为农村初中数学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在很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应用的水平上,缺乏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学生们往往因为数学难题而沮丧,因为数学枯燥而厌倦。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数学中等生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找到他们的学习特点和优势,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我们也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和学校需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数学,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能够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关爱。
我们也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
教师是数学教育的主体和关键,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支持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为农村初中数学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重视数学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家校合作,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让数学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让农村初中数学中等生能够自如地掌握数学知识,拥有飞翔的翅膀。
这样,我们相信,农村初中数学中等生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茁壮成长,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成为数学的爱好者和强者。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B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师不是分学科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学习。
这样的教学形式属于()。
A.在线课堂B.网络课堂C.开放课堂D.翻转课堂2、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是反思()。
A.教学态度B.教学理念C.教学行为D.教学规则3、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
中国结编制等活动。
这属于()。
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4、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5、学习过程中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叫()。
A.监控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学习环境策略6、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计划7、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8、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9、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10、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利于()。
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谈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
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谈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摘要:在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一般是被忽略的对象,这部分学生尽管学习目标比较明确,能够主动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但是性格较为内向,缺乏学习自信心,因此,是班级的“小透明”。
班主任则需要在转化后性生以及关注优等生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等生,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为中等生向优等生的转化助力。
本文则结合中等生的特点分析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意义及对策,以期为体现公平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中等生;教育对策引言优等生和后进生是班级建设中的主要关照对象,所受到的关注较多,中等生成绩平平,在班级中安分守己,往往被遗忘在某一个角落,这一点违背了公平教育的初衷,导致一部分中等人生因为不被关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做到视如己出,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呵护中等生的健康成长,给予中等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协商学生的教育方法,为中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驾护航[1]。
一、中等生的特点中等生主要是指介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突出,成绩中等,缺乏表现自我的意愿及自信心。
与后进生相比,中等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强,学习基础相对较为扎实,如果能够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照,就可以顺利转化为优等生。
在对中等生的课内外表现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一群体的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先,中等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但是学习自信心不足,还未意识到自身的潜能和闪光点,不善言谈,所受到的表扬和鼓励较少,存在自卑心理。
其次,与优等生相比,中等生的性格较为内向,缺乏勇气,往往闭门造车,对外部环境和评价较为敏感。
最后,中等生比较听话,能够主动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扰乱班级秩序[2]。
二、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意义首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倡导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心得体会(精选5篇)
提⾼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法⼼得体会(精选5篇)提⾼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法⼼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有⼀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表达能⼒。
是不是⽆从下笔、没有头绪?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提⾼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法⼼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提⾼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法⼼得体会1 在当今减负的浪潮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那就是要落实⾼效课堂,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的⼀步,那对他来说,这是⼀堂⽆益的课。
⽆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都⾯临的最⼤的潜在危险”。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提⾼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的⼀直以来的追求。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的课堂焕发出青春活⼒与诱⼈的魅⼒呢?我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思考反思中寻求答案,下⾯我就谈谈⾃⼰的体会。
⼀、教师能⼒是⾼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据课堂教学⽬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等,去精⼼设计教学过程与⽅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提出的问题,或突发事件⽽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所以,教师整合教材的能⼒,调控课堂的能⼒是⾼效课堂的法宝。
1.“要给学⽣⼀碗⽔,⾃⼰必须有⼀⽚海洋”。
丰富的知识是征服学⽣的法宝,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学⽣,才能⾼效的引领课堂。
教师要根据学⽣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的情况设计应急⽅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
2.灵活的掌控课堂的能⼒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例如:在教学物体体积的时候,学⽣会把物体的占地⾯积理解为求体积,这时,教师应抓住错误的契机,⿎励学⽣之间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学⽣不但加深对体积的认识,⽽且区分了体积和⾯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对中等生教育策略的思考
作者:董洪国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第03期
从教多年,苦恼于数学教学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学有所得、进步发展的我思索经历了如何让优生更优秀、如何让后进生转化后开始思考一个新问题:怎样才能够做好中等学生的工作,避免他们淹没在教师对优生的赞誉和后进生的关注中,让“泯然众人”也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实际上中等生是相对的、暂时的状态。
所谓的“中等”也只是暂时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就可以使之发生移动,当然这种移动既可以向正向移动,使之成为优生,即使他们转化成优等生,也可以向逆向移动,也就是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后进生。
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面向全体是教育公平的一项体现,那么寻求中等学生良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抓中间、提整体”的效果,是很值得期待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于经常被教师忽略的中等生来讲,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实践,我认为诸多条件中,爱是一种最适宜的条件。
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并不缺乏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释放我们心中对学生的那份关爱。
这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不断地去发现新的、令学生心动的爱的呈现。
一、爱的呈现一:细心
细心观察中等生的学校课堂课间、表现,深入了解他们的心态、思想可能有一定难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成绩变化、心理反应来捕捉。
小马同学:成绩中等,表现中等,典型的不太引人瞩目的中等生,这段时间变化很大:作业潦草了、课堂走神了、偶尔迟到了、给老师说话的语气带着不尊重了。
想和她交流,就先让她的好朋友探听一下吧,但还没说两句话就像个刺猬,“我又怎么着了?别烦我行不行?”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我了解到了她爸爸、妈妈离异并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
原来她和她的继母相处得很不好。
了解她的家境,我明白了她表现的根源:在孩子的心中除了脆弱还是脆弱,她外表的冷漠、不驯服,是她为了保护自己,硬生生地装上去的刺,它伤害了别人,其实她自己也很痛。
我怀着一份对孩子的愧疚之情,给她的亲生父母打了电话,我说我没有及时发现家庭的变故对孩子的影响,还批评她作业不完成、课堂走神、迟到、不尊重老师,作为老师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她目前的不好的表现。
她的父母听我这么一说,也都觉得自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感谢老师的对孩子的关心。
过了几天,看到小马同学的作业出了几处错,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面批作业,翻开他以前的作业给她说:“小马同学啊,你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懂事文静的女孩,书写很认真、听
课认真、上学期以至以前从不迟到,你现在是怎么了啊,让我很不放心。
”说到这里,小马同学同学眼里含着泪花,小声说:“老师,我家里出事了。
”我说:“家里出了事,肯定对你影响很大,但是,家是个为你成长提供基础的地方,而不是决定你今后的地方,决定你未来的是你自己,而不应该是别人。
”我又接着说:“谁也不会在家里待一辈子,以后的路要靠自己,既然生活选择了磨砺你,你就要经得住磨砺,成为生活的强者。
”因为她没给我点明父母离异重组家庭的事,我也就心知口不说。
她说:“谢谢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在与小马同学谈话后我又做了一次特殊的家访,特殊之处在于与她父亲的交谈是在她家附近的街头公园。
我对他的父亲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他说说他的女儿的优点,她从小到大,都得过什么荣誉。
听了她父亲的叙述后,我给他讲了孩子的现状,并说:“您的选择,我无权过问,但是孩子的成长我有建议。
”从那以后,我从细节上注意观察她的表现并给予适当地表扬,而表扬就是关心。
新年到了,她给我的贺卡上写者:“老师谢谢您。
我按照你的方法,正在改变自己,我感觉一切都在变得美好起来。
”
这次经历让我再一次体会到:“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独特贡献,就在于教师既扮演了在学生发展成长过程中的理智思考的角色,又扮演了一般父母所不具备的认真细致的角色”。
其实作为教师,有时你只要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学生,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送上你温暖的手,扶他一下,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举手之劳,可对学生而言就是成长的动力。
二、爱的呈现二:耐心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工作必须反复抓。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人物个体,要想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会敲开学生这颗“顽石”,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看到酷爱体育、头脑灵活、成绩一般的张X峰非体育课时间又在操场上打篮球,我压着一肚子的火问他:“你为什么没上课?谁让你擅自离开教室的?”“我不愿意一节课坐在教室里上课,我一听就会了。
”他接到。
我又问:“你以后能不能保证不擅自离开教室?”“那可没准,我的心情不好,想出来我就出来。
”事情僵到了这,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吼他一阵有什么用啊,很多老师都吼过了。
还是“热问题,冷处理”吧。
我为了打开僵持的局面,换了一种轻松的口气,说:“张X峰,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不相信你能…半瓶子醋‟咣荡下去,你真的不想让自己的成绩更好了吗?”我说完这句话,他手里的篮球落在了地上,没有去捡,看得出他的态度明显转化了,于是我趁热打铁,从表扬开始,说他的聪明机灵,说他的孝敬父母,说他的歌唱的好……最后我和他谈到固步自封、上课逃课的问题,他终于低头承认了错误,说了一句:“老师,我错了。
”
没有不想让自己更好的学生,但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缺乏耐心很容易将矛盾激化,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保持足够的耐心,不急于求成,耐心地疏导,尝试着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用真心、真情感化他们,教育他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我们不要期待一次谈话、一次家访就立竿见影。
要等待,一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耐心的教育成效才可能有所体现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其主要是强调教育的基础性、长久性、内涵性和高瞻远瞩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安静的心灵,能够用细心、耐心对待受教育者,对待我们的学生。
细心和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把爱只沉淀在少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让我们把包含师爱的细心和耐心形成股股暖流,流进占绝大多数的中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不再因为自己的“不突出”而被忽视,让他们均衡地享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盼吧。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