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2015年)1.(2015•黄石)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为Si、C,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2+;(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2Fe2O34Fe+3CO2↑;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硅钢成分以及与盐酸反应情况解答;(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3)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4)根据Fe(OH)2在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反应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硅钢中主要含有Fe、C、Si,只有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剩余的固体A的成分中含有C、Si,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2+;(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先查找原因后根据原因调整改进后再重新过滤;(4)反应物是Fe(OH)2与氧气和水,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氢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1)C、Si;Fe2+;(2)3C+2Fe2O34Fe+3CO2↑;置换反应;(3)再过滤一次;(4)4Fe(OH)2+O2+2H2O=4Fe(OH)3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回收金属时,是利用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的金属把盐中的金属元素置换出来,为了反应完全,要加入过量的金属,固体中会混有置换出来的金属和过量的金属,再利用二者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2.(2015•咸宁)“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c.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4H2O,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观察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2)根据流程图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3)根据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一氧化碳,故对;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错;c、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错;(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CH3OH+3O22CO2+4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生的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故答为:(1)二氧化碳;(2)bc;(3)2CH3OH+3O22CO2+4H2O,2CH3OH+3O22CO2+4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2014年)1.(2014•黄冈)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铁红的化学式是Fe2O3;(2)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3)硫酸酸化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H4HCO3,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K2SO4、H2SO4,还含有(NH4)2SO4.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铁红是氧化铁,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解答;(2)根据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加入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HCO3﹣,硫酸和NH4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4)根据(2)(3)可知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 、K 2SO 4、H 2SO 4,还含有生成的、(NH 4)2SO 4. 解答: 解:(1)铁红是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学式为:Fe2O3;(2)FeSO 4与NH 4HCO 3反应生成FeCO 3、(NH 4)2SO 4、H 2O 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 4+2NH 4HCO 3=FeCO 3+(NH 4)2SO 4+H 2O+CO 2↑;(3)加入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HCO3﹣,硫酸和NH4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由(2)(3)可知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 、K 2SO 4、H 2SO 4,还含有生成的、(NH 4)2SO 4. 答案:(1)Fe 2O 3(2)FeSO 4+2NH 4HCO 3=FeCO 3+(NH 4)2SO 4+H 2O+CO 2↑;(3)二氧化碳(4)(NH 4)2SO 4点评: 本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大.2.(2014•咸宁)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 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a 的名称是_过滤_。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0.(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2SO11.(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12.(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3.(4分)(2015•十堰)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氮原子2N;(2)铁离子:Fe3+;(2)小苏打:NaHCO3;(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O3.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14.(3分)(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4Al+3O2=2Al2O3.15.(3分)(2015•十堰)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氧气.(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年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②(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Mg3N2.16.(4分)(2015•十堰)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减小.17.(5分)(2015•十堰)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C:H2O.(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Na2CO3+Ca(OH)2=CaCO3↓+2NaOH;D+F:3H2+Fe2O32Fe+3H2O.(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2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H2O、Na+、S (用化学符号表示).332Fe+3H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8.(5分)(2015•十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f→g→e (用接口字母和“→”表示).319.(6分)(2015•十堰)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②(填序号)合理.【反思讨论】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三、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6分)20.(6分)(2015•十堰)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已知:CuO+H2SO4=CuSO4+H2O)(1)所取样品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4g.(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2g+=8%。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理综真题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理综真题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理综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作出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A.汉江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河流生态系统B.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C.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

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3.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生殖,叙述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男、女循环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在输卵管内4.右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D.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5.在生产实践中,农业技术人员能够让不同植物在同一个植物体上生长并开花结果。

这种繁殖方式只能是A.嫁接 B.扦插 C.组织培养 D.种子繁殖6.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7.人类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H或h表示)。

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试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A.HH、hh、25% B.Hh、Hh、25% C.HH、hh、75% D.Hh、Hh、75%2(2015•十堰)有关过氧化氢(化学式为22,火星四17.(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8.(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19.(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A.超声波传送B.次声波传送C.电磁波传送D.电流传送21.下列应用属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B.太阳能路灯C.太阳灶D.植物的光合作用22. 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23.如图是某内燃机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A. 25%B.40%C.75%D.35%24. 如图,灯泡L1比L2亮,电压表V2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示数为6VB. V1示数大于6VC.V示数小于6VD. V示数大于6V25.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九上·北区期中) 下列四字短语,其原意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 立竿见影B . 死灰复燃C . 刻舟求剑D . 滴水成冰2. (2分)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 . 橡胶手机套B . 尼龙背包C . 纯棉T恤D . 塑料滑板3. (2分) (2015九上·汝阳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气密性C . 加热液体D . 倾倒液体4. (2分)溶液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 花生油B . 泥土C . 汽油D . 蔗糖5. (2分)(2018·黄石) 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 葡萄干B . 白砂糖C . 鲜鸡蛋D . 植物油6. (2分) (2018九下·襄阳期中)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 碘酒B . 啤酒C . 蒸馏水D . 眼药水7. (2分) (2016九上·邵阳月考) 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 . 分子在不断运动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 . 分子的体积很小D . 分子的质量很小8. (2分)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氧化铝属于合金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用途B . 切过肉的菜刀比切过蔬菜的菜刀更耐腐蚀C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也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 . 制作沉重的机床底座时应努力实现用纯铁替代钢9. (2分) (2013·茂名)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 . 盐酸是一种酸,故盐酸pH>7B . 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C . 生活污水不经如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 . 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10. (2分)(2016·邵阳) 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A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C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 .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11. (2分) (2016八下·沂源期末)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 .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12. (2分)(2018·新疆) 2017年12月,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新突破。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物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物

2013— 2015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物质构成的奥秘(2015 年一、选择题1.(2015?鄂州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 ,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 (O 2﹣ .一个 O 2﹣离子与一个 O2分子比较 ,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 . 含氧原子个数D .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考点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 , 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同 ,据此解答 .解答 :解:A 、一个改变 ,核内质子数不变O 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错误 ;,只是电子数B 、一个 O 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电子数增多 ,正确 ;C 、一个O 2﹣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错误 ;D 、一个 O 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 ,而电子的质量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故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不变,错误 ;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粒子结构的知识 , 完成此题 , 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的知识进行 .2. (2015?恩施州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已有的原子核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 ,据此解答 .解答 :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 , 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 ,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 ,故选 B .点评 :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5?荆州下面所列各项中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 元素的核电荷数C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考点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A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而不是元素的数相对原子质量 , 故选项错误 .B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而不是元素的数核电荷数 ,故选项错误 .C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而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故选项错误 .D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 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2015?武汉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图 1 进行了改进 . 如图 2 所示 , 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 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 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 ,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 ,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 1、图 2 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 2 比图 1 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 1 和图 2 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 ,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 ,图 2 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 ,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9.(2015?武汉如图 1 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 .(1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到电子;(2图 210.(2015?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1. (2015?恩施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A 、 B 、 C 为周期表 1﹣ 18 号中的元素 ,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 已知 A 的核电荷数为 8, 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34.(1B的名称为氟 ;(2 C(3用H2A2制取 A22.(2015?荆州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 n ≠ 0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 的最大值为 8.(2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S 2﹣ ;由 +6 价的该元素形(3 若 m ﹣ 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Na 、 Mg 、 Al ( 写元素符号 .3.(2015?十堰 M 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 .(1 若 M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则该单质是氧气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年有关.若 x=9, M 元素与下列②(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 若 x=7, M 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1 这里的钙、镁、钾指的是元素(选填:原子、分子或元素.(2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 x=1.问题 :(1 图 2 中 m 的值为 34, n 的值为 6;(2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Na .(2014 年1. (2014?恩施化学中把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某原素C. 该元素是非金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1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

十堰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十堰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0.(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1.(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12.(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3.(4分)(2015•十堰)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氮原子;(2)铁离子:;(2)小苏打:;(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14.(3分)(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15.(3分)(2015•十堰)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年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16.(4分)(2015•十堰)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17.(5分)(2015•十堰)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C:.(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D+F:.(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8.(5分)(2015•十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3)实验室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和“→”表示).19.(6分)(2015•十堰)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填序号)合理.【反思讨论】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三、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6分)20.(6分)(2015•十堰)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已知:CuO+H2SO4=CuSO4+H2O)(1)所取样品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g.(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12、DBDAC ABCBD AC13、(1)2N;(2)Fe3+;(3)NaHCO3;(4)O314、(1)大于(2)乳化(3)4Al+3O2=2Al2O315、(1)氧气;(2)②;(3)Mg3N216、C 不饱和 B17、(1)H2O;(2)Na2CO3+Ca(OH)2=CaCO3↓+2NaOH;3H2+Fe2O32Fe+3H2O;(3)2;(4)H2O、Na+、S.18、铁架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2KClO32KCl+3O2↑;b→f→g→e.19、溶液变为蓝色;SO2+Ca(OH)2═CaSO3↓+H2O;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20、解:(1)氧化铜的质量为:200.0g﹣192.0g=8g,故铜元素质量2g+=8.4g,故填:8.4;(2)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CuO+H2SO4═CuSO4+H2O80 1608g xx=16g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常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常

2013— 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常见的酸和碱(2015年一、选择题1. (2015•湖北向 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 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 4,可能含有 H 2SO 4B . 滤液中可能有 CuSO 4C . 滤渣里一定有 Cu ,可能有 Fe 和 CuOD . 滤渣里一定有 Cu 和 Fe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而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铁可以硫酸铜反应铁片无任何变化, 说明没有稀硫酸, 也没有硫酸铜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 、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 FeSO 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 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 H 2SO 4,故 A 结论不正确;B 、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 4,故 B 结论不正确;C 、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 Cu ,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 Fe 和 CuO ,故C 结论正确; D 、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 Cu , 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 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 Fe 也可能不含 Fe ,故 D 结论不正确.故选 C .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知识考查题, 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加入铁后无变化的分析, 也就是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硫酸铜及硫酸的存在,这是解题的关键.2. (2015•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图中 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 . 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 2SO 4和 H 2SO 4C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 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 、根据 c 点的 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 、根据 a 点的 pH 大于 7,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 、根据图象中 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 7,进行分析解答.D 、根据由 a 到 b 点的 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 7,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 、 c 点的 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故错误;B 、 a 点的 pH 大于 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错误;C 、由图象可知, pH 值是开始时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 7然后小于 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 pH 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D 、由 a 到 b 点的 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 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1. (2015•黄冈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盐酸的 pH ,则结果会偏大 (填“偏大” 、“偏小” 、“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石蕊变红 .(3(4图中性质④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盐酸除铁锈 (填用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测定盐酸的 pH 时,用蒸馏水湿润 pH 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5 图中⑤的性质内容较广, 可以是指盐酸与碱反应, 也可以是指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解:(1测定盐酸的 pH 时,用蒸馏水湿润 pH 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 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 +HNO3.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故答案为:(1偏大;(2石蕊变红;(3 HCl+AgNO3=AgCl↓ +HNO3(合理即可 ;(4复分解;(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 .点评:盐酸是酸的代表物质, 要熟记酸的通性, 要求同学们能写出每一项性质的化学方程式.2. (2015• 十堰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查阅资料】 CaCl 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CaCl 2; ② CaCl 2和 HCl ; ③ CaCl 2和 Ca (OH 2【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 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 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边滴边振荡. 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滴加碳酸钠溶液, 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 ② (填序号合理.【反思讨论】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A .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 .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 V 2后不变C .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 .溶液的 pH 一直在增大.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探究一:(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解答;(2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分析讨论】根据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 红色褪为无色, 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解答;探究二:根据图示现象分析解答.【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反思讨论】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解答.解答:解:探究一:(1澄清的石灰水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Ca(OH 2═ CaSO 3↓ +H2O ;【分析讨论】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 红色褪为无色, 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故猜想③肯定不合理;探究二:根据图示现象分析可知:因稀盐酸过量, 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 产生气泡,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可知: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 溶质有 CaCl 2和HCl , 故②正确; 【反思讨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故A 、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对;B 、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 V2后依然增大,故错;C 、氯化钙的质量逐渐减小,故错;D 、溶液的 pH 一直在增大,最后不变,故错.答案:可能有氢氧化钙探究二: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得出结论】②【反思讨论】 A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 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3. (2015• 孝感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 2SO 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和硫酸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和 NaOH 两种物质.【查阅资料】① Na 2SO 4溶液显中性.② Al 与强碱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等物质.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 说明溶液呈碱性, 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 一致认为猜想 (3成立.【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碱的化学性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分析: 【作出猜想】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进行分析;【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总结反思】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进行分析;【知识拓展】 (1 根据 Al 与强碱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 2 等物质进行分析;(2根据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作出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 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 所以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和硫酸两种物质;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知识拓展】 (1 Al与强碱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等物质,所以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2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 2NaAlO 2+3H2↑.故答案为:【作出猜想】 (2硫酸;【实验验证】红;【总结反思】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知识拓展】 (1不能;(2氢氧化钠, 2Al+2NaOH+2H2O ═ 2NaAlO 2+3H2↑.点评: 对反应后溶液组成成分进行猜想时, 可根据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物之一过量进行分析,判断出反应后溶液的可能组成.(2014年1. (2014• 黄冈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 NaOH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去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2(3(4将一包放置较长时间的食品干燥剂放入烧杯中,放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能发生反应的 (写三个即可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碱性分析;(2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一包放置较长时间的食品干燥剂中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解答:解:(1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而除去油污;(2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通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复杂反应, 生成铁的单质, 例如以赤铁矿为例,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2Fe+3CO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2O2CO 2+2H2O(4首先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为 CaO+H2O=Ca(OH 2.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CaO+2HCl═CaCl 2+H2O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Ca (OH 2+2HCl═CaCl 2+2H2O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CaCO 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1油脂(2 Fe 2O 3+3CO2Fe+3CO2(3 CH 4+2O2CO 2+2H2O(4 CaO+H2O=Ca(OH 2; CaO+2HCl═CaC l 2+H2O ; Ca (OH 2+2HCl═CaCl2+2H2O (或 CaCO 3+2HCl═CaCl 2+H2O+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 Al(OH3或 NaHCO 3的药片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 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7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解:①所给物质中,胃液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故错误;②唾液的 pH 为 6.6~7.1, 乳汁的 pH 为 6.6﹣ 7.6, 因此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 故正确;③胆汁的 pH 比血浆的稍低,因此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弱,故错误;④胃液的 pH 为 0.9~1.5,呈强酸性,因此胃酸过多可服用含 Al (OH 3或 NaHCO 3的药片,故正确;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 (2014•湖北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7.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 ①②③B . ①③②C . ②①③D . ③②①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显酸性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显酸性物质的 pH 小于 7,显碱性物质的 pH 大于 7解答:解: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pH 小于 7;肥皂水显碱性, pH 大于 7,食盐水的 pH 等于 7.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 pH 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酸碱性覆盖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2014• 宜昌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宜昌市的各个校园。

湖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

湖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工艺流程题(2015年)1.(2015•黄石)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为Si、C ,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2+;(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2Fe2O34Fe+3CO2↑;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硅钢成分以及与盐酸反应情况解答;(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3)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4)根据Fe(OH)2在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反应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硅钢中主要含有Fe、C、Si,只有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剩余的固体A的成分中含有C、Si,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2+;(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先查找原因后根据原因调整改进后再重新过滤;(4)反应物是Fe(OH)2与氧气和水,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氢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1)C、Si;Fe2+;(2)3C+2Fe2O34Fe+3CO2↑;置换反应;(3)再过滤一次;(4)4Fe(OH)2+O2+2H2O=4Fe(OH)3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回收金属时,是利用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的金属把盐中的金属元素置换出来,为了反应完全,要加入过量的金属,固体中会混有置换出来的金属和过量的金属,再利用二者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2.(2015•咸宁)“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c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4H2O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观察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2)根据流程图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3)根据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一氧化碳,故对;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错;c、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错;(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CH3OH+3O22CO2+4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生的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故答为:(1)二氧化碳;(2)bc;(3)2CH3OH+3O22CO2+4H2O,2CH3OH+3O22CO2+4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2014年)1.(2014•黄冈)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铁红的化学式是Fe2O3;(2)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3)硫酸酸化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H4HCO3,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K2SO4、H2SO4,还含有(NH4)2SO4.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铁红是氧化铁,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解答;(2)根据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加入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HCO3﹣,硫酸和NH4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4)根据(2)(3)可知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K2SO4、H2SO4,还含有生成的、(NH4)2SO4.解答:解:(1)铁红是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学式为:Fe2O3;(2)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3)加入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HCO3﹣,硫酸和NH4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由(2)(3)可知沉淀池Ⅱ中溶质有KCl、K2SO4、H2SO4,还含有生成的、(NH4)2SO4.答案:(1)Fe2O3(2)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3)二氧化碳(4)(NH4)2SO4点评:本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大.2.(2014•咸宁)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a的名称是_过滤_。

初中化学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doc

初中化学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word 解析版【模拟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1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 食物腐败变质B.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 水结冰D. 海水晒盐【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 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B. 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补充含无机盐的饮料C. 霉变花生清洗干净后再食用D.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制取氧气4.今年党中央倡导“节约型”社会。

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精神的是A.取消“限塑令”方便人民生活B.用淘米水浇花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5.有关碳元素形成的几种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电极材料D.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碳单元测试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氧气7.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硫酸钾B.硝酸铵C.磷矿粉D.氯化钾【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8.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

十堰市中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十堰市中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十堰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C.称量固体D.稀释浓硫酸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所选用试剂或方法A CO2CO点燃B CaO CaCO3高温灼烧C 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Ba(NO3)2溶液A.A B.B C.C D.D5.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 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7.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8.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B.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C.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D.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9.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0.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B.X可能是铁,Y一定是铜C.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11.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硫酸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13.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是()待鉴别溶液试剂(均为溶液)A HNO3和KNO3酚酞B HCl和NaCl AgNO3C AgNO3和Na2SO4BaCl2D Ca(OH)2和NaOH Na2CO3A.A B.B C.C D.D14.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15.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16.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2)

湖北省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2)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
4
学方程式,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熟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 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7.(2分)(2015•孝感)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象能 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3: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据示意图
可以看出,该反应是 A2+3B2=2AB3, A、该生成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不一定是氧化物,故 选项错误; B、反应前后分子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子结构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因 此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每个乙分子由两 个●﹣﹣B原子构成,没有 A 原子,故选项错误;
A、物质鉴别
B、物质除杂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C、安全知识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D、物质与微粒构成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9.(2分)(2015•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
相关资料
2015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 小题 2 分,共 20 分)
1.(2分)(2015•孝感)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湖北省十堰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解析版】

湖北省十堰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分)1.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⑥一氧化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⑦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2 B.3 C.4 D.1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3.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4.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6.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9.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10.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1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二、填空题(19分)13.碳和碳的氧化物,是自然界庞大的家族,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为,由石墨制成金刚石属于变化,(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差甚远,理由是:(3)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4)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这两种黑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人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D.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E.碳海绵易溶解于水F.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14.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填字母).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B.获得氢气的成本C.制备氢气的原料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15.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写出两条).16.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气体E有剧毒.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试推断:(1)A的化学式为:;(2)A→D的化学方程式:,E→B的化学方程式:E→D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气体B的一条用途.三、实验探究题(12分)17.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若用G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4)M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5)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五、计算题(5分)19.将3.6克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固体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57.6%,求(1)剩余固体的质量(2)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g/L)(3)固体剩余物中氧化钙的质量?(保留一位小数)2015-2016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分)1.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⑥一氧化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⑦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2 B.3 C.4 D.1【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性质决定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C、CO、CO2三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C、CO具有还原性,CO2不具有还原性,故①不正确;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故②正确;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不可用于人工降雨,故③不正确;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④正确;⑤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⑤正确;⑥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⑥不正确;⑦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⑦不正确;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⑧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4个,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加强知识的整合,能够灵活运用.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答】解: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3.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实行人工降雨;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毒素等;C、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其物理性质不同;D、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及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作人工降雨,故A叙述正确;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故B叙述正确;C、由于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故C叙述错误;D、由于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也不会溶于水,所以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碳的单质及氧化物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碳单质的性质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4.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撤走可燃物.【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正确;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灭火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D、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解答】解:A、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错误.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新鲜空气的助燃,故正确;C、蜡烛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熄灭的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把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四周传导,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D、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6.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B、根据图中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通过观察甲烷可以燃烧,只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A错误;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D、图4所示实验中红磷不能燃烧,只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知道考查的问题,然后利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解答.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均会发生爆炸;D.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促进燃烧和灭火原理方面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B.根据放热反应来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D.根据放热的变化来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也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C.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正确;D.风能、潮汐能等能量不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变化等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9.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解答】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烧蚀层可以起到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10.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B.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C.根据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D.根据液化气具有可燃性分析.【解答】解:A.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正确;B.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错误;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D.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开灯.故错误.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解答.【解答】解: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C.【点评】了解物质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不同;B、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现象①是因为满足燃烧的条件;C、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D、红磷是可燃物.【解答】解:A、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B、现象①是因为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说明燃烧需要温度,故B正确;。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试题(word版)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试题(word版)

数学试题 第1页(共4页)2015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有4页,共有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格子内. 1.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2.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若∠1=40°,∠2=30°,则 ∠3的度数是( ) A .70° B .60° C .55° D .50°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正面4.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23x x x -+=B .2623xy xyy ?C .()326326x yx y -=-D .()22222xy x x y ?=- 5则该校篮球队13名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182,180B .180,180C .180,182D .188,18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2),B (-6,-4),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把△ABO 缩小,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 D A B C DD数学试题 第2页(共4页)A .(-2,1)B .(-8,4)C .(-8,4)或(8,-4)D .(-2,1)或(2,-1) 7.当x =1时,1ax b ++的值为-2,则()()11a b a b +---的值为( )A .-16B .-8C .8D .168.如图,一只蚂蚁从O 点出发,沿着扇形OAB 的边缘匀速爬行一周,当蚂蚁运动的时间为t 时,蚂蚁与O 点的距离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9.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 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6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6个,那么能连续搭建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A .222B .280C .286D .292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若CE =53,且∠ECF =45°,则CF 的长为( ) A .102B.53CD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千米/秒,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 12.计算:()011333p -+---=_____________. 13.不等式组32122x x x xì+ïïíï-<-ïî≤,的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14.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直角边AC 及斜边AB 为边向外作等边△ACD 、等边△ABE ,EF ⊥AB ,垂足为F ,连接DF ,当ACAB=___________时,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第14题 第15题15.如图,小华站在河岸上的G 点,看见河里有一小船沿垂直于岸边的方向划过来.此时,测得小船C 的俯角是∠FDC =30°,若小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是1.6米,BG =0.7米,BG 平行于AC 所在的直线,迎水坡的坡度i =4:3,坡长AB =8米,点A ,B ,C ,D ,F,数学试题 第3页(共4页)G 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此时小船C 到岸边的距离CA 的长为__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16.抛物线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经过点(-1,0)和(m ,0),且2m 1<<,当x <-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下列结论:①0abc >; ②0a b +>; ③若点A (-3,1y ),点B (3,2y )都在抛物线上,则1y <2y ;④()10a m b -+=;⑤若1c -≤,则244b ac a -≤.其中结论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三、解答题:(本题有9个小题,共72分)17.(6分)化简:2121a a a a 骣骣-÷ç÷ç÷-?÷çç÷÷珑÷ç桫桫.18.(6分)如图,CA = CD ,∠B =∠E ,∠BCE =∠ACD .求证:AB = DE .19.(6分)在我市开展“五城联创”活动中,某工程队承担了某小区900米长的污水管道改造任务.工程队在改造完360米管道后,引进了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0%,结果共用27天完成了任务,问引进新设备前工程队每天改造管道多少米?数学试题 第4页(共4页)20.(9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惯.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喜爱粽子的情况,随机抽取了5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后绘制了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注:每一位同学在任何一种分类统计中只有一种选择)喜爱粽子情况扇形统计图 “很喜欢”粽子的同学最爱吃的粽子品种条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扇形统计图中,“很喜欢”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条形统计图中,喜欢“糖馅”粽子的人数为 人;(2)若该校学生人数为800人,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粽子的人数之和;(3)小军最爱吃肉馅粽子,小丽最爱吃糖馅粽子.某天小霞带了重量、外包装完全一样的肉馅、糖馅、枣馅、海鲜馅四种粽子各一只,让小军、小丽每人各选一只,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小军、小丽两人中有且只有一人选中自己最爱吃的粽子的概率.21.(7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20x m x m -+++=.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1x ,2x ,且满足22121231x x x x +=+,求实数m 的值.22.(8分)如图,点A(1-,1+ky x=(x <0)上. (1)求k 的值;(2)在y 轴上取点B (0,1),问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B ,AD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比较喜欢不喜欢35%25%很喜欢品种其他糖馅肉馅枣馅数学试题 第5页(共4页)23.(8分)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小王家由原来养殖户变为种植户.经市场调查得知,种植草莓不超过20亩时,所得利润y (元)与种植面积m (亩)满足关系式y =1500m ;超过20亩时,y =1380m +2400.而当种植樱桃的面积不超过15亩时,每亩可获得利润1800元;超过15亩时,每亩获得利润z (元)与种植面积x (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1)设小王家种植x 亩樱桃所获得的利润为p 元,直接写出p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如果小王家计划承包40亩荒山种植草莓和樱桃,当种植樱桃面积x (亩)满足0<x <20时,求小王家总共获得的利润w (元)的最大值.24.(10分)如图1,△ABC 内接于⊙O ,∠BAC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 ,交BC 于点E (BE>EC ),且BD =D 作DF ∥B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F 为⊙O 的切线;(2)若∠BAC =60°,DE (3)若43AB AC =,DF +BF =8,如图2,求BF 的长.数学试题 第6页(共4页)图1 图225.(12分)已知抛物线C 1:232y ax bx =++(a ≠0)经过点A (-1,0)和B (3,0). (1)求抛物线C 1的解析式,并写出其顶点C 的坐标;FDB。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相关资料
湖北省十堰市 2015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胆矾研碎
D.粮食酿酒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
5.(2分)(2015•十堰)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B. 废旧电池应该集中处理 C. 人体中缺少钙人引起贫血 D.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考点: 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见 污 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
4.(2分)(2015•十堰)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是(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 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 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 D. 任何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导电性一定增强
A.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 反应物中有单质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 2:1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氧化反应. .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原
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分)(2015•十堰)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胆矾研碎D.粮食酿酒2.(2分)(2015•十堰)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烟尘3.(2分)(2015•十堰)把少量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冰C.植物油D.蔗糖4.(2分)(2015•十堰)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D.任何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导电性一定增强5.(2分)(2015•十堰)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B.废旧电池应该集中处理C.人体中缺少钙人引起贫血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6.(2分)(2015•十堰)有关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7.(2分)(2015•十堰)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食盐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8.(2分)(2015•十堰)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9.(2分)(2015•十堰)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 a+,Fe2+,NO3﹣,Cl﹣B.N a+,K+,NO3﹣,CO32﹣C.B a2+,K+,SO42﹣,Cl﹣D.N H4+,K+,OH﹣,SO42﹣10.(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反应物中有单质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11.(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A.2个B.3个C.4个D.5个12.(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3.(4分)(2015•十堰)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氮原子;(2)铁离子:;(2)小苏打:;(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14.(3分)(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15.(3分)(2015•十堰)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年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16.(4分)(2015•十堰)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 和C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17.(5分)(2015•十堰)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C:.(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D+F:.(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8.(5分)(2015•十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3)实验室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和“→”表示).19.(6分)(2015•十堰)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方案(1)(2)(3)实验操作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褪为无色结论或解释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填序号)合理.【反思讨论】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三、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6分)20.(6分)(2015•十堰)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已知:CuO+H2SO4=CuSO4+H2O)(1)所取样品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g.(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分)(2015•十堰)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胆矾研碎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2分)(2015•十堰)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烟尘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烟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解答: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各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3.(2分)(2015•十堰)把少量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冰C.植物油D.蔗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2015•十堰)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D.任何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导电性一定增强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解答;B、根据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解答;C、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解答;D、根据运用物质溶于水只有能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解答.解答:解:A、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在生活中常用煮沸,故对;B、化肥农药会对水和土壤造成污染,但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是不现实的,故错;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错;D、物质溶于水只有能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如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就不能导电,故错.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防止污染水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5.(2分)(2015•十堰)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B.废旧电池应该集中处理C.人体中缺少钙人引起贫血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白色污染的含义判断.B、根据废旧电池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应该集中回收处理判断.C、根据人体中缺少铁人引起贫血解答.D、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判断.解答:解:A、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所以正确.B、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故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所以正确.C、人体中缺少铁人引起贫血,缺少钙人引起骨质疏松,所以错误.D、新鲜水果、蔬菜中含有维生素,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所以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白色污染、食物中的营养素、废旧电池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的认识,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习惯.6.(2分)(2015•十堰)有关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一种物质,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015•十堰)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食盐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食盐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盐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2分)(2015•十堰)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实行人工降雨;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毒素等;C、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其物理性质不同;D、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及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作人工降雨,故A叙述正确;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故B叙述正确;C、由于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故C叙述错误;D、由于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也不会溶于水,所以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碳的单质及氧化物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碳单质的性质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9.(2分)(2015•十堰)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 a+,Fe2+,NO3﹣,Cl﹣B.N a+,K+,NO3﹣,CO32﹣C.B a2+,K+,SO42﹣,Cl﹣D.N H4+,K+,OH﹣,SO42﹣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大量共存,但Fe2+的水溶液浅绿色,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0.(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反应物中有单质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原子,其中两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A、从图示看出,该反应中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硫,均是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B、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是硫化氢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C说法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3:2,此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1.(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①根据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②根据验证二氧化碳需要用氢氧化钙进行分析;③根据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进行分析;④根据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⑤根据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验证氨分子很小,故①错误;②该实验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②错误;③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③正确;④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故④正确;⑤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不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故⑤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达到实验目的.12.(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A、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M比铜活泼,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铜比银活泼,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故A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故B正确;C、铜可能刚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故C错误;D、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C.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金属可与盐酸反应,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置换反应中生成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3.(4分)(2015•十堰)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氮原子2N;(2)铁离子:Fe3+;(2)小苏打:NaHCO3;(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3+.(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4)三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O3.故答案为:(1)2N;(2)Fe3+;(3)NaHCO3;(4)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3分)(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4Al+3O2=2Al2O3.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强度好、熔点低、抗腐蚀性更好解答;(2)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3)根据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十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0.(2分)(2015•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2SO
11.(2分)(2015•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12.(2分)(2015•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
13.(4分)(2015•十堰)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2N;(2)铁离子:Fe3+;
(2)小苏打:NaHCO3;(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O3.
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14.(3分)(2015•十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
4Al+3O2=2Al2O3.
15.(3分)(2015•十堰)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
(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氧气.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年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②(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Mg3N2.
16.(4分)(2015•十堰)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
(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减小.
17.(5分)(2015•十堰)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C:H2O.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Na2CO3+Ca(OH)2=CaCO3↓+2NaOH;D+F:3H2+Fe2O32Fe+3H2O.
(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2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H2O、Na+、S (用化学符号表示).
3
32Fe+3H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8.(5分)(2015•十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铁架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
(3)实验室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若用过氧
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f→g→e (用接口字母和“→”表示).
3
19.(6分)(2015•十堰)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探究二:
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②(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
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三、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0.(6分)(2015•十堰)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已知:CuO+H2SO4=CuSO4+H2O)
(1)所取样品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4g.
(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g+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