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土地构成要素》PPT课件
No Image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 ➢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平原和盆地(33.9%)、
丘陵、山地和高原(66.1%)等五大类。不同地貌 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 性及其开发利用。
26
æ 地貌类型
No Image
A、山地与丘陵: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 水的问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
9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1.2 热量资源
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体系较多,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主 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1、温度:地表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 程均由温度来控制。
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0℃(农耕 期)、≥5℃(喜凉作物)、≥10℃(喜温作物)、≥15℃ (敏感喜温作物)的日均温。
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418kJ/cm2。
4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1.1 太阳辐射(续)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 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日变化:白天:低→高→低;夜晚:为零。 ❖年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
5
光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要素有光照强度、光 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5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1.3 降水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详解课件
。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 场需求等因素对土地的利用方
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
农业技术、工程措施、土地整 治技术等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
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
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环保政 策等政策因素对土地的利用方
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土地资源的生态构成要素
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度、生长状况 等对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
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通过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THANK YOU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土地资源的分类
根据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 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 、工业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土 壤、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土 地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不同地区的 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有重要作用。
动物
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对土 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有重要 作用。
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对 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有重 要作用。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状况对土地的生态功 能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如空
气质量、水质等。
0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 场需求等因素对土地的利用方
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
农业技术、工程措施、土地整 治技术等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
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
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环保政 策等政策因素对土地的利用方
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土地资源的生态构成要素
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度、生长状况 等对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
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通过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THANK YOU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土地资源的分类
根据土地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 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 、工业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土 壤、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土 地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不同地区的 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有重要作用。
动物
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对土 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有重要 作用。
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对 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具有重 要作用。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状况对土地的生态功 能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如空
气质量、水质等。
0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坡度 <3° 坡度类型 极缓坡 农业利用及其对应措施 条件良好,十分适宜农业
3°-7° 8°-15° 16°-25° 26°-35°
>35°
缓坡 中坡 微陡坡 陡坡
极陡坡
适宜农业,一般可机耕 适宜农业,但必须采取工程水保措施 可农业或林业,必须采取工程与林业水保措施 只能用于林业,易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
2.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2.2.2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宏观地带性 规律上,而小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差异,往往受地形条件 的制约。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地貌因素有 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2.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2.2.2.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 海拔高度影响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 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 分布方面。首先,随海拔高度升高,积温减少,生长期 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其次,在一定范围内,降水 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但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海拔高度制约人类活动,影响其他产业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 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3.1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4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西、以北——我国主要牧区 该线以南、以东——我国主要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 此线以南——水田农业
3°-7° 8°-15° 16°-25° 26°-35°
>35°
缓坡 中坡 微陡坡 陡坡
极陡坡
适宜农业,一般可机耕 适宜农业,但必须采取工程水保措施 可农业或林业,必须采取工程与林业水保措施 只能用于林业,易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
2.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2.2.2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宏观地带性 规律上,而小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差异,往往受地形条件 的制约。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地貌因素有 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2.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2.2.2.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 海拔高度影响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 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 分布方面。首先,随海拔高度升高,积温减少,生长期 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其次,在一定范围内,降水 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但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海拔高度制约人类活动,影响其他产业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 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3.1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4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西、以北——我国主要牧区 该线以南、以东——我国主要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 此线以南——水田农业
土地资源学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地质因素影响 1)地质构造与深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不 同的地质构造层具有不同的水化学成分。 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其岩石矿物质元素的种类高 度相关
岩石类型 花岗-流纹岩 辉长-玄武岩 砂岩长石砂 岩杂砂岩
水的特征 离子含量低,主要是Na+、HCO3-、pH6.3-7.9 离子含量中等,主要是Ca2 +、H CO3-、Mg2+, pH6.7-8.5,SiO2含量高 离子含量高, Ca2 + 、Mg2+ 、H CO3- 、Na+, pH5.6-9.2,SiO2含量低到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地下水
1.主要是地下水的水质和矿化度 水质:理化性质,温度、气味、导电性和放射性、 化学成分 矿化度: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总量,用1L水中含 有可溶性盐的克数来表示 < 1g/L为淡水 饮用和灌溉 1-3g/L 勉强饮用和灌溉 > 3g/L,不易农用和饮用 2.掌握其质、量、分布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合 理利用,避免盲目开采
三、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地球化学分析: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聚的规律 1.地理因素影响 1)气候因素 温度与降水的差异导致的风化壳中化 合物和相应元素淋溶迁移系列 NaCl Na2SO4 CaSO4 CaCO3 Fe2O3 AL2O3 干旱区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湿热区
土壤和地下水中相应元素淋失或积聚规律:自湿润区 向干旱区,Na+ ClSO42- Mg2+等离子含量提高, 而CO32- ,H CO3-, Ca2 +等含量下降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详解PPT课件
可编辑
8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热量资源 (1)温度:在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
5 ℃ 、10 ℃和15 ℃的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5℃一般代表多数喜凉作物(如大麦、马铃薯、 甜菜和油菜等)以及大多数牧草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的持续期。
可编辑
9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热量资源
日平均气温≧10℃一般代表喜温作物(如水稻、花生、玉米、棉花、 大豆、甘薯和高粱等)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同时也是绝大多数乔木 树种发芽和枯萎的温度界限。由于日平均气温10℃是多数植物活跃生 长的温度,固被称为活动温度。其持续期是多数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日平均温度≧15℃是 一些对低温特别敏感的喜温作物(如花生、棉 花等)的安全播种温度,也是大部分热带作物组织分化的临界温度, 其持续期是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
可编辑
6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太阳辐射
• (3)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 比例,它随纬度、海拔高度、大气干燥度及季节的不同而异。 叶绿体中有大量的叶绿素,会吸收蓝紫光。
可编辑
7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热量资源
衡量热量指标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1)温度
各类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界限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被子植 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49.8℃,裸子植物是46.4℃。有些荒漠植物如 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仙人掌科植物在50~ 60℃的环境中仍然能生存。 温泉中的蓝藻能在85.2℃的水域中生活。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因 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很大。热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是10~ 15℃,温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在5~10℃。寒带植物在0℃,甚至 低于零度仍能生存。
2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0℃日数不出现 <50 天 50~180 天
最热月气温<6℃ 6~12℃ 12~18℃
“无人区” 牧业为主 农业为主
2.与土地利用关系较大的热量指标 积温 积温: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
度的总和或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的温度总和。 (1)≥0℃与≥10℃的温度及其积温 日平均气温≥0℃的持续期称为农耕期, ≥0℃的温度一般也为耐寒作物(小麦、马铃薯等)
要的积温,则作物可以种植,也可成熟,否则不能种植。积温也决定熟制,积温少,仅够某一 种作物对积温的需要,则可一年一熟,若可满足两种作物所需积温之和,则可一年两熟,若再 多,还可一年三熟。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可以参考表 1—2。
表 2-2 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
﹥0℃的积温 ≥10℃的积温
三、降水
水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影响地质与地球化学过程(物质的淋溶、迁移、聚集等)。水 资源可分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降水不但影响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而且影响地下水的数量、 成分与分布。因此,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它决定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 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图 2-1)。
降水
蒸散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一年一熟,春小麦为主
181~225 天
两年三熟,冬小麦为主、 苹果、梨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
从东南到西北,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面积:32.2%、 17.8%、 19.2%、 30.8%;
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 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
PPT学习交流
16
三、降水资源
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 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 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 (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
•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 §2、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 §2、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 §2、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 §2、5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 §2、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PPT学习交流
43
§2.6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 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对土地资源演化 速度的作用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人 为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产 力发生巨大改变;
2.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日 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 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 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全年日照时数:1200~3400h之间;青藏高原、西 北干旱区:3000h以上;四川峨嵋947h;
•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 关系较大;
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 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
PPT学习交流
16
三、降水资源
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 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 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 (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
•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 §2、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 §2、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 §2、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 §2、5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 §2、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PPT学习交流
43
§2.6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 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对土地资源演化 速度的作用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人 为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产 力发生巨大改变;
2.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日 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 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 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全年日照时数:1200~3400h之间;青藏高原、西 北干旱区:3000h以上;四川峨嵋947h;
•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 关系较大;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课件 (共17张PPT)
读一读
土 地 资
土地
源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初 二 地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
理
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地 资 源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征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利用现状
3、利用图表分析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
地 资
类型分布图,分析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哪
源 一类干湿地区,哪类地形上?完成p71 活动题 2
2、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 思考以下问题: 初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布大致以什么地方为界?
二 地
理 ②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土 地 资 源
初 二 地 理
东北林区
土 地 资 源
初 二
西南林区
地
理
东南林区
课堂检测
C
1、图中区域A表示_旱__地__,区
域B表示_水__田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秦__岭__-_ 淮河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A F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8_0_0__
来自百度文库
D
B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东__北__林区,D 为
土 地 资
土地
源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初 二 地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
理
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地 资 源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征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利用现状
3、利用图表分析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
地 资
类型分布图,分析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哪
源 一类干湿地区,哪类地形上?完成p71 活动题 2
2、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 思考以下问题: 初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布大致以什么地方为界?
二 地
理 ②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土 地 资 源
初 二 地 理
东北林区
土 地 资 源
初 二
西南林区
地
理
东南林区
课堂检测
C
1、图中区域A表示_旱__地__,区
域B表示_水__田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秦__岭__-_ 淮河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A F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8_0_0__
来自百度文库
D
B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东__北__林区,D 为
土地资源第一章PPT课件
33
思考题:
1、简述土地资源的内 涵及特性。
2、简述土地资源学的 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国内外土地资 源学的发展历程。
4、简述我国土地资源 的特点。
34
而根据1982-2019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 2019年人均耕地面积 0.106公顷(1.59亩)。目前我国人 均耕地面积仅为1.41亩。
26
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
27
资料来源: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9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9
1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为全书的综论, 从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属性入手, 扼要地阐述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并对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历程及 我国土地资源 作简要介绍。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3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四、现存问题与对策 1、选择土地合理利用模式 2、合理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16
关于研究内容的另一种表述
• 一是土地资源的基础研究,包括土地资源形成的区域 自然要素,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 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等。其目的在于了解土地 资源的基础属性,工作方法和生产潜力分析。
思考题:
1、简述土地资源的内 涵及特性。
2、简述土地资源学的 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国内外土地资 源学的发展历程。
4、简述我国土地资源 的特点。
34
而根据1982-2019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 2019年人均耕地面积 0.106公顷(1.59亩)。目前我国人 均耕地面积仅为1.41亩。
26
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
27
资料来源: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9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9
1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为全书的综论, 从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属性入手, 扼要地阐述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并对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历程及 我国土地资源 作简要介绍。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3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四、现存问题与对策 1、选择土地合理利用模式 2、合理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16
关于研究内容的另一种表述
• 一是土地资源的基础研究,包括土地资源形成的区域 自然要素,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 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等。其目的在于了解土地 资源的基础属性,工作方法和生产潜力分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共34张PPT)解析
高原、山地、 盆地
南水北旱 东耕西草
林地边远 荒漠西布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你了解江宁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吗? 结合下表,分析近年来江宁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江宁区土地利用表(单位:亩)
2005年 2008年 2009年
耕地 880813.5 873905.7 871450.4
林地 369149.5 364561.6 364413.9
基本国策
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
P72
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 2、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 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牧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P72
草方格沙障 防护林
二、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 且分布不均衡。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水田 耕地
旱地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平原、丘陵
草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干旱 区
林
地
湿润区
中国林地分布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东 北 林 地
地资源。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土地资源学 第2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与功能
1. 地表水
地表水系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 沼泽等水体的水分,也称陆地水。
2. 地下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 水可包括上层水与深层承压水。
2.1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2.1.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3. 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水文特征作为土地的自然属性,对农用土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壤肥力是由水、肥、气、热诸因 素构成的,其中水往往起主导作用,它不仅以自身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会改变土壤的气、 热状况和养分的有效性。要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最主要的条件是土壤水分保证。水分状况 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用地配置,开发、利用土地,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水源的开发、水利工程的 建设及灌溉用水的组织密切相关,做到以水定地、水土平衡。
2.2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2.2.1 人口要素与土地资源
1. 人口文化程度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我国发展初期为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优先发展工业,以农养工”,人为 构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导致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农 民生活条件改善落后于市民的城乡差别。
2. 人口年龄结构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农业生产的扩大和集约化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人越多所需要的食物就越多,这 些食物只能通过将农业扩展到新的土地而获取。
地表水系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 沼泽等水体的水分,也称陆地水。
2. 地下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 水可包括上层水与深层承压水。
2.1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2.1.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3. 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水文特征作为土地的自然属性,对农用土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壤肥力是由水、肥、气、热诸因 素构成的,其中水往往起主导作用,它不仅以自身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会改变土壤的气、 热状况和养分的有效性。要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最主要的条件是土壤水分保证。水分状况 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用地配置,开发、利用土地,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水源的开发、水利工程的 建设及灌溉用水的组织密切相关,做到以水定地、水土平衡。
2.2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2.2.1 人口要素与土地资源
1. 人口文化程度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我国发展初期为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优先发展工业,以农养工”,人为 构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导致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农 民生活条件改善落后于市民的城乡差别。
2. 人口年龄结构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农业生产的扩大和集约化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人越多所需要的食物就越多,这 些食物只能通过将农业扩展到新的土地而获取。
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构成要素
• 卤水: ﹥ 50g/l, 不宜农用,工业可用 27
(一)水文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
• 1.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 2.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 • 3.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 • 4.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 (1)水土流失(2)水灾
28
(二)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 3.湖积平原 质地粘重,肥力较高,淡水湖盆在我国多 有良好的渔业与农田。
• 4.滨海平原 降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是良好的农业垦 殖与海产垦殖区。年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淡水 资源有限,农业开发受到限制,但对海产品养殖和盐 业生产有广阔前景。
21
2.2.3 地表组成物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地表组成物质的粒度和矿物组成对土壤 和土地资源的性质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
26
•潜水水位
• 高潜水位:﹤0.5m,水稻,水产养殖 • 中等潜水位0.5~2m,蔬菜种植 • 低潜水位﹥3.0m,旱地
•潜水水质
• 淡水:﹤1g/l, 饮用及灌溉 • 微淡水:1-3g/l, 勉强饮用及阶段性灌溉 • 咸水:3-10g/l, 无特殊措施不宜灌溉 • 盐水:10-50g/l, 不宜农用,工业可用
• 1.太阳光照条件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意义 重大;影响土地的农业垦殖率;影响作 物的质量。
• 2.光对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中各种周期现象 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一)水文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
• 1.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 2.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 • 3.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 • 4.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 (1)水土流失(2)水灾
28
(二)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 3.湖积平原 质地粘重,肥力较高,淡水湖盆在我国多 有良好的渔业与农田。
• 4.滨海平原 降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是良好的农业垦 殖与海产垦殖区。年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淡水 资源有限,农业开发受到限制,但对海产品养殖和盐 业生产有广阔前景。
21
2.2.3 地表组成物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地表组成物质的粒度和矿物组成对土壤 和土地资源的性质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
26
•潜水水位
• 高潜水位:﹤0.5m,水稻,水产养殖 • 中等潜水位0.5~2m,蔬菜种植 • 低潜水位﹥3.0m,旱地
•潜水水质
• 淡水:﹤1g/l, 饮用及灌溉 • 微淡水:1-3g/l, 勉强饮用及阶段性灌溉 • 咸水:3-10g/l, 无特殊措施不宜灌溉 • 盐水:10-50g/l, 不宜农用,工业可用
• 1.太阳光照条件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意义 重大;影响土地的农业垦殖率;影响作 物的质量。
• 2.光对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中各种周期现象 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构成要 素分析
目录
• 土地资源概述 •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 •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要素 •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相互作用 •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优化与调控
01
土地资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或经过开发、整治后利用的 各类自然及其衍生要素的总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 域等。
地貌要素
地形、地貌对气候、土壤、水文等自 然要素有明显的再分配作用,形成不 同的土地资源类型。
土壤要素
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类型、性质、肥力等直接影响土地资 源的利用方式和生产力。
水文要素
水资源分布、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的 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如灌溉、排 水、防洪等。
社会经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水文要素
水资源
水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 等,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有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的分布、水质和水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有重要影响。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退化的重要原因,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 土地资源。
03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要素
土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生态价值
土地资源及其上的植被具有维护生态 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 水源等生态功能。
目录
• 土地资源概述 •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 •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要素 •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相互作用 •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优化与调控
01
土地资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或经过开发、整治后利用的 各类自然及其衍生要素的总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 域等。
地貌要素
地形、地貌对气候、土壤、水文等自 然要素有明显的再分配作用,形成不 同的土地资源类型。
土壤要素
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类型、性质、肥力等直接影响土地资 源的利用方式和生产力。
水文要素
水资源分布、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的 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如灌溉、排 水、防洪等。
社会经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水文要素
水资源
水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 等,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有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的分布、水质和水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有重要影响。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退化的重要原因,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 土地资源。
03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要素
土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生态价值
土地资源及其上的植被具有维护生态 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 水源等生态功能。
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2.2农业热量指标的土地利用意义 ≥0℃与≥10℃的温度及其积温 ≥0℃的温度,一般代表冬小麦、莜麦、马铃薯 等耐寒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10℃的温度,一般代表玉米、棉花等喜温作 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两者各自的积温数分别代表了两类作物在当地 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适宜性选择。
4500-5500
5700-6100 8000
5000
5500 >7000
一年两熟:小麦—水稻
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 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有特殊意义的≥10℃积温线: 大兴安岭北麓约1700℃,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长城一线约3500℃,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约4500℃,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三年两熟; 南岭一线为6500℃,可一年二熟到一年三熟。 这些积温线基本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宏观格局。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 要素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主要内容
2.1 2.2 2.3 2.4 2.5 2.6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三、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水田 耕地
旱地
湿润区
草地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中国土地资源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中国干湿地区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1、农业用地 2、建设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
旱地
耕地
水田
林草地地
城交乡通工建用矿设地用用地地
永久戈荒积壁漠雪和冰川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 2、耕地、林地所占的比重小
中国土地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2.下列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正确的是( C ) A、把城市郊区的大片耕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为城 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娱乐场地。 B、充分利用每一寸草地,允许超载放牧,大力提高 牧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C、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大力造林,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 滥伐、盗伐森林。 D、为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可 多施放有毒的农药和化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三、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水田 耕地
旱地
湿润区
草地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中国土地资源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中国干湿地区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1、农业用地 2、建设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
旱地
耕地
水田
林草地地
城交乡通工建用矿设地用用地地
永久戈荒积壁漠雪和冰川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 2、耕地、林地所占的比重小
中国土地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课件
2.下列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正确的是( C ) A、把城市郊区的大片耕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为城 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娱乐场地。 B、充分利用每一寸草地,允许超载放牧,大力提高 牧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C、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大力造林,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 滥伐、盗伐森林。 D、为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可 多施放有毒的农药和化肥。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设用地: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投资;城镇土地 理想坡度0.3-2 ;主干道坡度<4 ;次干道坡 度<6 .
PPT学习交流
10
二、热量资源
• 积温:日平均温度的累积;积温指标是10 C 的积温;中国10 C年积温变化1600 C~9000 C之间;
• 积温等值线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见书p31.
PPT学习交流
11
二、热量资源
• 气温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辐 射的日变化、年变化、随纬度的 变化,气温也有同样的变化;
PPT学习交流
6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2.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日 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 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 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全年日照时数:1200~3400h之间;青藏高原、西 北干旱区:3000h以上;四川峨嵋947h;
•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 关系较大;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 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社会经 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 体。
PPT学习交流
1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2、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2、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2、5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2、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对城市:降雨对排水措施与设施的影响;对建筑 设计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17
四、风力资源
• 空气的流通形成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风 的起因。
• 风对农业的影响:作物呼吸、土壤呼吸、作物 的光合作用等方面;对田间热量的传播、作物 散热、花粉传播等;
• 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防风、通风、工程的抗 风设计;风向、风速、风向频率均是重要的气 候指标;
PPT学习交流
2
§2、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 地球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暖层、散逸层。 • 气候要素指:10km---12km 的对 流层以下,到地表。即与地球表面产 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 • 气候要素:光、温、水、风。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4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电磁波、短波辐射。
PPT学习交流
14
三、降水资源
• 大气降水: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
水
区域水量平衡关系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区域内
其他用水 地表径流
可利用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
PPT学习交流
15
三、降水资源
• 降水的时空分布 :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29mm;但降水量时空分布极 不均匀。
空间:从东南----西北降雨量减少; 200mm、 400mm、800mm等雨量线。
不同的岩层形成不同的土壤;地质构造决定岩层的 分布,即土壤的分布。 b) 与农田水利工程有关; c) 与农业合理布局有关; 不同的地质构造影响其区域的气候、水 文、土壤 等。
PPT学习交流
22
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海拔高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 面;
• 海拔上升100m,气温下降0.5 C~0.6 C;积温也 会减少;生长期也相应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
从东南到西北,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面积:32.2%、 17.8%、 19.2%、 30.8%;
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 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
PPT学习交流
16
三、降水资源
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 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 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 (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
PPT学习交流
18
四、风力资源
风力可作为能量资源---风力发电。
PPT学习交流
19
PPT学习交流
20
§2、2 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地学要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地表岩性。 • 是一种区域性因素;
PPT学习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质构造 : 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a) 与土壤分布有关系
PPT学习交流
8
二、热量资源
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热量分布与
纬度大致平行的热量地带特征,即: 寒带、温
带、热带划分。
PPT学习交流
9
二、热量资源
农业热量指标: • 温度:日平均气温; 0 C、5 C、10 C、15 C
代表农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0 C:喜凉作物(小麦、油菜等) 10 C:喜温作物(水稻、花生等) (活动温度)
• 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 海拔高度对人类活动有限制:海拔≤500m 适宜人 类居住;1000m~3000m 人类可以居住; ≥3000m不宜人类居住;
PPT学习交流
23
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地面坡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
• 农业用地: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灌溉和 机耕条件;坡度8以下适宜机耕,17以上难以 机耕;
PPT学习交流
7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3. 光照质量:指太阳幅射中紫外线、可见光、红 外线等部分的比例。 • 随纬度、海拔、季节、大气干燥度等不同而变化; • 光照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植物体总干物 质的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 • 光照质量高,农业垦殖海拔高度较高; • 光照质量对居住也有影响;房屋的采光条件,是房 地产评估的影响因素之一;
PPT学习交流
12
二、热量资源
• 无霜期、生长期、多年极端低温 • 无霜期: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期天数; • <100d :农作物受到严格限制;100~130d:喜凉
作物; 生长期: 以无霜期为参考;
多年极端低温: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
PPT学习交流
13
三、降水资源
地球的水资源分为: 大气降水、地下水。
• 紫外线(0.2m~0.4m) 、可见光 (0.4m~0.76m) 、红外线(>0.76m).
• 地球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47%)、 散射辐射。
• 评价某一地区的光照资源:光照强度、 光照长度、 光照质量。
PPT学习交流
5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1.光照强度:(照度)指正常人对可见光的平均感 觉程度。(勒克斯)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
PPT学习交流
10
二、热量资源
• 积温:日平均温度的累积;积温指标是10 C 的积温;中国10 C年积温变化1600 C~9000 C之间;
• 积温等值线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见书p31.
PPT学习交流
11
二、热量资源
• 气温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辐 射的日变化、年变化、随纬度的 变化,气温也有同样的变化;
PPT学习交流
6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2.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日 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 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 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全年日照时数:1200~3400h之间;青藏高原、西 北干旱区:3000h以上;四川峨嵋947h;
•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 关系较大;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 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社会经 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 体。
PPT学习交流
1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2、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2、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2、5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2、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对城市:降雨对排水措施与设施的影响;对建筑 设计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17
四、风力资源
• 空气的流通形成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风 的起因。
• 风对农业的影响:作物呼吸、土壤呼吸、作物 的光合作用等方面;对田间热量的传播、作物 散热、花粉传播等;
• 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防风、通风、工程的抗 风设计;风向、风速、风向频率均是重要的气 候指标;
PPT学习交流
2
§2、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 地球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暖层、散逸层。 • 气候要素指:10km---12km 的对 流层以下,到地表。即与地球表面产 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 • 气候要素:光、温、水、风。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4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电磁波、短波辐射。
PPT学习交流
14
三、降水资源
• 大气降水: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
水
区域水量平衡关系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区域内
其他用水 地表径流
可利用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
PPT学习交流
15
三、降水资源
• 降水的时空分布 :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29mm;但降水量时空分布极 不均匀。
空间:从东南----西北降雨量减少; 200mm、 400mm、800mm等雨量线。
不同的岩层形成不同的土壤;地质构造决定岩层的 分布,即土壤的分布。 b) 与农田水利工程有关; c) 与农业合理布局有关; 不同的地质构造影响其区域的气候、水 文、土壤 等。
PPT学习交流
22
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海拔高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 面;
• 海拔上升100m,气温下降0.5 C~0.6 C;积温也 会减少;生长期也相应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
从东南到西北,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面积:32.2%、 17.8%、 19.2%、 30.8%;
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 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
PPT学习交流
16
三、降水资源
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 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 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 (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
PPT学习交流
18
四、风力资源
风力可作为能量资源---风力发电。
PPT学习交流
19
PPT学习交流
20
§2、2 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地学要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地表岩性。 • 是一种区域性因素;
PPT学习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质构造 : 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a) 与土壤分布有关系
PPT学习交流
8
二、热量资源
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热量分布与
纬度大致平行的热量地带特征,即: 寒带、温
带、热带划分。
PPT学习交流
9
二、热量资源
农业热量指标: • 温度:日平均气温; 0 C、5 C、10 C、15 C
代表农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0 C:喜凉作物(小麦、油菜等) 10 C:喜温作物(水稻、花生等) (活动温度)
• 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 海拔高度对人类活动有限制:海拔≤500m 适宜人 类居住;1000m~3000m 人类可以居住; ≥3000m不宜人类居住;
PPT学习交流
23
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地面坡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
• 农业用地: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灌溉和 机耕条件;坡度8以下适宜机耕,17以上难以 机耕;
PPT学习交流
7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3. 光照质量:指太阳幅射中紫外线、可见光、红 外线等部分的比例。 • 随纬度、海拔、季节、大气干燥度等不同而变化; • 光照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植物体总干物 质的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 • 光照质量高,农业垦殖海拔高度较高; • 光照质量对居住也有影响;房屋的采光条件,是房 地产评估的影响因素之一;
PPT学习交流
12
二、热量资源
• 无霜期、生长期、多年极端低温 • 无霜期: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期天数; • <100d :农作物受到严格限制;100~130d:喜凉
作物; 生长期: 以无霜期为参考;
多年极端低温: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
PPT学习交流
13
三、降水资源
地球的水资源分为: 大气降水、地下水。
• 紫外线(0.2m~0.4m) 、可见光 (0.4m~0.76m) 、红外线(>0.76m).
• 地球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47%)、 散射辐射。
• 评价某一地区的光照资源:光照强度、 光照长度、 光照质量。
PPT学习交流
5
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1.光照强度:(照度)指正常人对可见光的平均感 觉程度。(勒克斯)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