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的一般确定方法
食品保质期检测方法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1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
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制造商在生产食品时标注在包装上的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在正常存储条件下,该食品在保持最佳品质和安全性方面的期限。
保质期是根据生产和测试的数据来确定的,通常包括两种主要类型:
1. 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这一日期通常出现在非易腐食品的包装上。
它表示在这个日期之前,食品在质量上达到最佳状态,包括口感、味道和营养价值。
然而,过了这个日期,食品仍然可能是安全的,但可能会有质量上的变化。
2. 使用期限或保质期(Use By或Expiration Date):这一日期通常出现在易腐食品,如肉类、乳制品、新鲜果蔬等的包装上。
它表示在这个日期之前,食品在安全性方面的保质期限,即保持食品的微生物、理化和营养安全性。
过了这个日期,食品可能存在更高的细菌污染风险,因此使用期限过后的食品应谨慎食用。
注意事项:
•保质期是在正常存储条件下给出的,如果食品受到不当存储,保质期可能缩短。
•在购买食品时,最好注意检查包装上的保质期,并购买合适的数量以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
•不同类型的食品可能有不同的保存要求,比如冷藏、冷冻或阴凉处等。
总的来说,遵循食品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可以帮助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当然,对于易腐食品,超过使用期限后,如果食品出现异味、颜色变化或质地不佳等明显变质迹象,应避免食用。
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_食品保质期规定
⾷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_⾷品保质期规定 每样⾷品都有⼀个保质期,那么你知道⾷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品保质期规定,希望对你有帮助。
⾷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 保质期可以说是伴随⾷品⼯业和⾷品流通产⽣的。
⾷品⼚⽣产的⾷品要想卖给消费者,需要经过储存、运输、摆上商店货架,还要等待消费者买⾛。
这段时间⾥,它不能变质、变味,否则⼚家就会⾎本⽆归。
所以每⼀种⾷品的研发都会考虑保质期,其中不仅包括你最容易想到的细菌引起的腐败变质,还包括脂肪酸败的哈喇味、结块、潮解、变⾊、结晶析出等各种奇葩问题。
当然,保质期有⼀个好朋友叫做保存条件,常见的⽐如:常温保存、避光、避热、冷藏、冷冻等。
如果不遵守保存条件,⾷品的保质期很可能缩⽔,甚⾄丧失安全性保障。
⽐如曾经出现过的速冻⾷品在保质期内出现致病菌超标、发霉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冷链不完善造成的⾷品解冻、微⽣物繁殖。
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呢?⼀般是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的。
⽐如⼀个保质期1年的⾷品,可以放在接近真实储存条件的恒温、恒湿试验箱⾥,每隔⼀段时间拿⼀批出来看看保存效果如何,包括微⽣物、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
如果嫌时间太长,可以⽤⾼温⾼湿的环境做“加速试验”,然后⽤公式推算,⽐如⽤3个⽉模拟1年。
当然,模拟真实条件的试验结果更可靠⼀些。
⼀般产品上市后,⼚家还会根据货架实际抽样的结果以及顾客投诉等信息验证保质期的有效性。
其实保质期1年的⾷品并不意味着⼚家就做1年的试验,或者刚好能保质1年。
因为现实中⾷品可能经历温湿度的波动、光照变化、运输颠簸等,所以需要有⼀个保险系数,否则企业的风险也太⼤了。
⾷品保质期的含义 “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品仍然是可以⾷⽤的”。
其中“规定的条件”,⼀般指的是储藏⽅法,如⼲燥、阴凉、冷藏等,在保质期内⾷品完全适于出售和⾷⽤。
对超过保质期的⾷品应加以区别,如该⾷品的⾊、⾹、味没有改变,它仍然可以⾷⽤。
食品安全与食品存储期限如何判断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安全与食品存储期限如何判断食品的保质期保质期是指食品在特定的保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适宜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性的时间期限。
正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与食品存储期限如何判断食品的保质期。
一、食品安全与保质期的关系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和食用等各个环节中不带来人们意外的危害,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食品保质期的判断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过期食品可能会产生变质、腐败、霉变等问题,其中大部分变质的食品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因此,正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判断食品的保质期的因素1. 食品类型:不同类型的食品具有不同的保质期。
新鲜生鲜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类海鲜,一般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食用,而经过加工的食品,如罐头、干货、酱菜等则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存。
2. 保存条件:食品保存的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其保质期。
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等因素都会对食品的新鲜度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低温、低湿度、避光、降低氧气接触是保持食品新鲜的重要环节。
3. 包装方式:食品的包装方式也与其保质期有关。
密封包装能够减缓食品的氧化速度和水分流失,使其保持较长的保质期。
三、判断食品的保质期的方法1. 食品标签:大部分包装食品都会在包装上标注食品的保质期。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信息,并在食用前核实食品是否过期。
2. 外观与嗅觉:观察食品的外观和嗅觉也是一种判断食品是否变质的方法。
食品如果有明显的腐败、变色、发霉、异味等现象,可能已超过保质期,不宜食用。
3. 温度记录:在家庭中保存食品时,可通过记录食品的存储温度来判断其保质期。
较低的温度有助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食品变质。
4. 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质量检测是一种科学准确判断食品保质期的方法。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和营养成分等指标,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已经变质或超过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申报期下架期计算方法
食品保质期申报期下架期计算方法食物的保质期计算有两种:技术保质期和市场保质期。
技术保质期:参考企业的生产标准(即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首先,在产品研发阶段,将终产品在3种条件下放置——常温(20度、避光)、光照和加速(温度70度,湿度60%)。
其中,常温是完全模拟实际储存情况;光照是看光的影响;加速实验,是以1周代替实际1个月。
其次,分别取时间进度的25%、50%、75%、100%和110%的实验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理化和微生物检测。
例如,保质期6个月,那么常温条件下,1.5、3、4.5、6、6.5个月的时候,取样评定;加速条件下,1.5、3、4.5、6、6.5月的时候,取样评定。
最后,根据客户对产品感官要求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感官评定方法(消费者喜好测试、二三点法,等),测试结果合格即认为是通过(一般是风味、颜色、质地等)。
市场保质期:参考国家的相关标准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铺货、物流等情况,考虑同系列产品的保质期和消费者认知方面,确定一个保质期。
但是考虑到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较慢,超市对上架产品的保质期要求,以及消费者看到保质期不长的食品,可能会犹豫购买等等因素,市场保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不得长于国家的相关标准。
扩展资料:防范食品“永不过期”须标本兼治食品保质期“失真”问题,正成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隐患之一,监管部门急需采取“技防”“人防”结合的措施全力遏制。
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已使用多年,有些地方已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
当前,一方面应采用许可制度规范食品打码机、涂抹药剂的生产;另一方面对食品包装印刷技术和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从源头遏制“日期游戏”。
食品流通领域比较通行的“行规”,是商家对包装食品剩余1/3保质期的拒收,剩余2/3保质期的食品,被纳入促销对象。
而最终过期的商品,商家往往会退还厂家,损失都由厂家承担。
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为厂家伪造食品保质期提供了可能。
监管部门应在流通领域推行格式化合同,禁止过期食品回流厂家,相关损失由超市、厂商共同承担。
保质期的确定
f2=f1 Q10∆/10f1:在较高测试温度T1下的测试时间(天,周)f2:在较低测试温度T2下的测试时间(天,周)∆:T1与T2的温度差因为如果一个产品在40°C测试一个月,则30°C,Q10=3,产品需最少测试f2=1x3(10/10)=3个月。
如Q10未知,最好进行多次测试,最少需要有6个资料点来将误差最小化,否则得到的储存期可信度就会贬低。
u. 计算各个测试条件下,储存的样品的数量。
v. 开始ASLT,把得到的资料画在坐标图上,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取样的次数。
w. 从各个测试储存条件,评估K值或储存期并适当建立储存期图形,据此估算出正常条件下的储存期。
C.实际应用例子因为我公司的产品主要是脱水汤料,选择两个储存条件:30°C/75%相对湿度和37°C/75%相对湿度。
- 感官测试方法按照国际标准方法ISO3972。
- 恒温恒湿装置:可采用德国产的VC0057型恒温恒湿箱,调整到所需的温湿度;或将玻璃干燥皿内干燥剂取出,放入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将它放到温度分别为30°C和37°C和恒温培养箱内,也可得到所需的恒温恒湿装置。
•无色、无味的饮用水。
•电炉或煤气炉。
•要求测试者回答的问卷。
•独立、隔音的测试区域,白色荧光灯。
•标准样(汤料产品,调料产品….)•盘子、玻璃杯、汤匙。
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装置内,每隔1.5~3个月评价一次(时间间隔根据产品的种类和储存条件不同而定),并与标准样相比较。
评价结果按以下评分:5,- 产品的所有特征与标准样完全一致4,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轻微差别4,-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些差别3,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明显差别3,- 产品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说不能接受2,5 产品稍微有点不能接受2,- 产品有点不能接受1,5 产品很明显地不能接受1,- 产品完全不能接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平均。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论文)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食品的保质期是决定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判断食品安全销售期限的一个最直观的依据,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何为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明确了食品保质期的定义: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对于保质期的解释,在GB 7718-2011实施指南中给出的解释是: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是保持食品品质的期限,准确讲是最佳食用期限,由生产者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并通过标签、标示等方式提供给消费者。
但由于食品在配方、工艺、包装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类食品有不同的保质期。
尽管国家对已有的各大类食品的保质期已有具体的规定,但对于新产品的出现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应用,生产商需对产品的保质期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保证产品在流通、销售等环节中质量的稳定,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新鲜、营养的更高需求。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与食品劣变有关,食品劣变包括感官质量、营养价值、食品安全、色泽、质构、风味等方面发生的改变。
引起食品劣变的常见外源性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氧以及污染物的介入;食品的成分、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微生物和酶的种类及含量水平、渗透压、pH值等是重要的内源性因素;食品中酶反应和非酶反应、氧化反应的情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食品劣变是与时间相关的不可逆过程,当随着时间的变化,食品的感官产生明显的不可接受改变、各项理化指标也不再符合质量要求时,即表明该食品达到了不可接受的劣变终点。
作为食品劣变的特征性时间之一,食品保质期的确定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表达了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的色、香、味等质量特性上对消费者的承诺。
确定食品保质期应建立程序,并需要企业的研发、生产、质量、采购、销售、物流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多角度论证。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程序从本质上讲不是一种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手段,仅是企业为得到一个承诺期限所执行的内部程序;但该程序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具有评价和验证作用。
合同关于食品保质期的描述
合同关于食品保质期的描述
一、食品保质期是怎么定的
1、食品保质期是根据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
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确定,由生产者在现实使用的食品上提供标注,保质期内的食品应当完全适于出售和食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买到变质食品怎么赔偿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
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
者追偿。
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龙源期刊网
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作者:
来源:《东方企业家》2016年第12期
目前保质期确定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法。
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一定的情况下,与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息息相关,而测算保质期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某一恒定的湿度、光照等条件下,改变温度。
一般情况下,温度上升,食品变质速度越快,在几个较高温度条件下试验食品变质时间,得出食品变质与温度的关系,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则可大致测算出食品保质期了。
也正是因为测算保质期时除温度以外的其他条件一般都为一固定值,所以目前的保质期标示时往往会以“在XXX条件下,保质期为XXX”的形式出现。
不过,保质期只是确保在这个时间段内,食物其营养安全等方面依然满足要求,随着食物存放时间加长,食物的安全性和营养下降,过了一段时间,认为其保证安全的概率会下降到再食用所导致的风险大于食用所得收益,那么食物所能保证安全存放的时间就会被定为保质期。
虽然食物过了保质期就作废是很浪费的,但这两者之间要做个平衡,商家也不会拿消费者的安全和自家生存冒险。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的保质期是由食品生产企业根据食品的种类、成分、加工工艺、包装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
一般来说,食品的保质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常温保质期、冷藏保质期和冷冻保质期。
常温保质期是指食品在室温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一般为数天或数周;冷藏保质期是指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一般为数周或数月;冷冻保质期是指食品在冷冻条件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一般为数月或数年。
食品的保质期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食品在保质期内可以保持其原有的口感、颜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一旦食品超过了保质期,就可能会发生变质、霉变、腐败等现象,不仅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尽量选择保质期较长的食品,避免购买已经过期的食品。
除了消费者自身的注意,食品生产企业也有责任确保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还要对食品的保质期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试,确保食品的保质期设定合理准确。
此外,食品生产企业还要对食品的包装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耐用性,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正确存放和处理食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食品的保质期是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才能得以保持的。
比如,一些易腐食品如肉类、奶制品等应该放在冰箱中保存,而一些常温食品如面粉、大米等则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此外,消费者在食用食品时也要注意遵守食品的使用说明,尽量避免食品的浪费和过期食用。
总的来说,食品的保质期是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消费者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选择新鲜、保质期较长的食品,避免购买已经过期的食品。
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的保质期设定合理准确。
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
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当我们在超市挑选食品时,保质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它就像是食品的“寿命倒计时”,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之前食用是安全的。
但你是否曾经好奇过,这个保质期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呢?首先,食品保质期的确定并非是随意设定的,而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测试得出的。
这其中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食品的种类、成分、加工方式、包装材料以及储存条件等等。
对于一些易变质的食品,比如新鲜的肉类、水果和蔬菜,其保质期通常较短。
这是因为这些食品富含水分和营养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在确定这类食品的保质期时,科学家们会进行微生物检测。
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对食品样本进行检测,观察其中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变化。
一旦微生物的数量超过了安全标准,就意味着食品已经开始变质,不能再食用了。
以新鲜牛奶为例,生产商会在牛奶生产出来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监测其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这些指标超过了规定的限值,那么这个时间就被确定为牛奶的保质期。
而对于一些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比如罐装食品、脱水食品和冷冻食品,它们的保质期相对较长。
这是因为加工过程可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改变食品的水分含量和化学性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以罐装食品为例,在加工过程中,食品会经过高温杀菌处理,将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
然后,罐装食品会被密封在无菌的容器中,防止外界的微生物进入。
此外,罐装食品的包装材料也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可以防止氧气、水分和光线等因素对食品的影响。
因此,罐装食品的保质期通常可以达到数年之久。
除了微生物因素外,食品中的化学变化也会影响保质期。
例如,油脂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产生酸败的味道和有害物质。
为了确定油脂类食品的保质期,科学家们会进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试。
他们会将食品样本暴露在特定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定期检测其中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价等指标。
当这些指标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可以确定食品的保质期已经到期。
食品的保质期及营养含量的计算
食品的保质期及营养含量的计算保质期的计算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的时间。
计算食品的保质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日期标注法:根据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制,可以计算出食品的保质期。
生产日期通常标志在食品包装上,保质期限制可以查看食品的标签或相关法规。
例如,如果一种食品的生产日期是2022年1月1日,保质期是30天,那么它的保质期将是从生产日期开始算起的30天。
2. 感官评估法: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等指标,可以评估食品的保质期。
这种方法相对主观,可作为食品保质期的辅助判断方法。
例如,如果一种食品在保质期内外观正常、气味无异味、口感良好,那么可以认为它仍然在保质期内。
3. 质量指标法:根据食品的质量指标,如水分含量、酸值、微生物指标等,可以判断食品的保质期。
例如,如果一种食品的水分含量超过了规定的限制,或者微生物指标超过了卫生标准,那么可以认为它已经超过了保质期。
营养含量的计算食品的营养含量是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计算食品的营养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食品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可以计算出食品的营养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食品成分分析仪器,测量食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然后计算出食品的营养含量。
2. 食品数据库查询法:通过查询食品数据库,可以获取大部分常见食品的营养含量信息。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捷,适合一般的营养计算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查询相关食品数据库,获取一种食品的营养含量信息,然后根据食品的重量或数量,计算出实际摄入的营养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计算食品的保质期和营养含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准确判断和计算。
同时,食品的保质期和营养含量可能受到存储条件、加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计算结果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产品保质期以什么报告为准
产品保质期以什么报告为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等。
而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关心一个重要的问题——产品的保质期。
产品的保质期是指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产品可以保持良好品质和安全性的时间限制。
那么,产品的保质期以什么报告为准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产品的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
一般来说,产品的保质期是通过科学实验和研究来确定的。
科学家们会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理化性质、微生物学测试等等,以确定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是否稳定。
同时,他们还会考虑储存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通过这些测试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准确地测定产品的保质期。
然而,产品的保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原料的变更、包装材料的更新等原因,产品的保质期可能会有所调整。
为了及时掌握产品的最新保质期信息,生产企业通常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研究。
这些第三方机构根据国际标准和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并最终给出产品的保质期。
通常情况下,这些第三方机构会颁发一份报告,产品的供应商或销售商会将该报告作为产品保质期的依据。
那么,产品的保质期报告应该如何选择?在市场上,我们经常能见到产品附带的保质期标签或说明书。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些标签是最直观且最常见的选择。
一份产品的保质期标签通常会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条件等等。
消费者只需要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标签提供的保质期是根据产品的一般储存条件和最优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所以具体的保质期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除了产品标签外,消费者还可以参考第三方机构颁发的报告。
这些报告通常会详细描述产品经过的测试和评估过程,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报告,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
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食品效期是指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食品的效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期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食品效期的计算公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食品效期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食品库存。
而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食品效期的定义。
食品效期是指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
通常来说,食品效期是通过实验室测试得出的结果,可以根据食品的成分、包装方式、保存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而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食品的效期等于食品的保质期乘以3再除以2。
这个计算公式是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保质期。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的具体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食品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
通常来说,食品的保质期是由生产商或者实验室测试得出的结果。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食品的效期。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首先,我们需要将食品的保质期乘以3,然后再将结果除以2,就可以得出食品的效期。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种食品的保质期是10天,那么根据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这种食品的效期就是10乘以3再除以2,即15天。
这个计算结果就是这种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时间。
当然,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的食品效期还是需要根据食品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因此,在使用这个计算公式的时候,消费者还是需要结合食品的保存条件、包装方式、成分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除了食品效期3分2的计算公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方法总结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方法总结一、加速破坏性试验1、试验原理加速破坏性试验通过将食品样品置于一个或多个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外界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促使样品在短于正常的劣变时间内达到劣变终点,再通过定期检测、收集样品在劣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经分析计算后,推算出食品在预期贮存环境参数下的保质期。
温度是最关键的食品劣变影响因素。
设计加速破坏性试验时,常将温度作为关键因素,甚至作为唯一因素。
1、通常情况下温度每上升10°C则劣变反应速度加倍。
将温差为10°C 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保质期的比率定义为Q10,见式①。
式①:Q10= θs(T1)/ θs(T2),Q10为加速破坏性试验条件下,温差为10°C的两个温度(试验温度T2和T1)下的保质期的比率;θs(T1)为在T1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θs(T2)为在T2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
2、实际贮存环境参数下的保质期与加速破坏性试验温度下的保质期呈以下关系,见式②。
式②:θs(T)=θs(T1)x Q10△Ta/10,θs(T)为实际贮存温度T下食品的保质期;θs(T1)为在T1温度下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得到的保质期;△Ta为较高温度(T1)与实际贮存温度(T)的差值(T1-T),单位为摄氏度(°C)。
将试验数据代入式(1)计算出Q10,再通过式(2)可计算出实际贮存温度下的保质期θs(T)。
2、双试验温度法双试验温度法的优点是简便和节约试验时间,缺点是误差较大。
其中T1、T2均应高于实际贮存温度。
(1)在任意两个相差10°C的试验温度T1、T2下分别进行加速破坏性试验,根据需要在每个考察时间点对设定的指标进行考察直至劣变终点。
到达劣变终点的时间即为该试验温度下的保质期。
(2)考察时间点的选择可根据食品特性、试验条件和以往研究资料确定,也可用式③计算得出。
1)先设定较高试验温度T2下的考察频率f2,再将Q10和f2代入式③中,计算出较低试验温度T1下各试验项目的考察频率f1。
什么是食品保质期 保质期如何确定 违反保质期规定的处罚
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违反保质期规定时如何处罚?主要内容一、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二、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三、部份法规对产品保质期的相关要求四、对违反保质期相关法规要求的处罚一、什么是食品保质期?1、根据《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2、根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定义:保质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3、根据《T/CNFIA001—2017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的定义:保质期:食品在既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贮存环境参数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综上可看出,三者对保质期的定义意思都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在已标明的规定贮存条件下产品保持品质的期限。
二、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保质期由食品生产企业确定,食品经营企业应遵循食品生产企业确定的保质期进行食品经营活动,保质期内,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根据《T/CNFIA001—2017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保质期的确定按以下步骤进行:1、一般情况下保质期的确定1.1保质期确定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方案、设计试验方法、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确定保质期和保质期验证六个步骤(具体参见《指南》附录A)。
在确定保质期时,应充分考虑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对保质期的影响,如不同贮存温度下的微生物风险等。
1.2保质期可通过试验法、文献法、参照法确定。
确定保质期主要依据成熟的保质期试验理论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资料。
1.2.1试验法。
可通过基于稳定性的保质期试验(具体参见《指南》附录B、附录C)确定食品的保质期。
其中,基于温度条件的加速破坏性试验可通过计算得到保质期时间或保质期时间范围;长期稳定性试验可通过试验数据观察到食品发生不可接受的品质改变的时间点;基于湿度和光照条件的加速破坏性试验可用于确定某些食品的保质期,也可以辅助观察某些食品或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在保质期内的变化。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过期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过期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食品的保质期问题更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正确判断食品是否过期,是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指标,帮助大家准确判断食品是否已过期。
一、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食品标签上通常会标明食品的保质期,包括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至。
保质期是在食品正常保存条件下,保证该食品质量安全、适宜食用的时间范围。
消费者只需查看包装上的日期和保质期信息,可以初步了解食品的新鲜程度和是否过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食品在理想保存条件下的保质期,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
二、观察食品外观观察食品外观是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简单方法之一。
以下是几类食品在外观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判断标准:1. 牛奶:如果牛奶变腐臭、悬浮物明显增多或出现异味,说明已经变质。
2. 肉类:新鲜的肉类应该色泽鲜红、富有弹性。
如果有褐变、发黑、异味或有粘稠感,可能已经变质。
3. 水果:腐烂、霉变、烂掉的水果表面明显有斑点,霉菌也会释放出一种刺鼻的气味。
4. 酸奶:观察酸奶有没有发霉、乳清分离、异味或有不正常的变色。
5. 面包:发霉、干瘪变硬,或者出现异味的面包都是不适宜食用的。
三、闻食品气味闻食品气味是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有效方法之一。
食品在变质过程中会产生臭味,以下是几类食品在气味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判断标准:1. 奶制品:奶制品变质后会产生酸臭味。
2. 蛋类:蛋类变质后会释放出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3. 肉类:新鲜的肉类应该没有异味,如果有腥臭味或其他异常气味,可能已经变质。
4. 海鲜:新鲜的海鲜应该有一股海洋味,如果闻到腥臭味或者其他不正常味道,可能已经不新鲜了。
四、检查食品包装细心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仔细检查食品包装来判断食品是否过期或已损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1. 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没有变形、破损或漏气现象。
2. 是否存在包装胀气、真空包装破裂或有气泡等异常现象,这些都可能是食品已过期或变质的表现。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食物保质期的确定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一、光稳定性实验:放在日光下直射,不过也要看是什么包装形式,PET的一般就要进行光稳定性实验,其他纸盒的就没有必要。
放置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观察颜色是否褪色或变色,组织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二、热稳定性实验:一般37度一个月;55度半个月。
观察颜色、组织状态;品评口味是否发生变化,变化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如可接受,在一年的保质期内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冷冻试验:将样品放在冰箱内冷藏即可。
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食品厂保质期管理制度
食品厂保质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食品厂需建立健全的保质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存储和销售等环节,帮助食品厂合理确定产品的保质期,使食品能够在保质期内保持良好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到“从源头到消费者”的质量控制。
二、食品保质期的确定1.保质期的确定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生产的特点和产品的性质,根据产品的成分、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和工艺特点等数据和经验,科学的制定产品的保质期。
2.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包括:产品的成分和配方、生产工艺、包装方式以及存储条件等各个环节的影响,保质期的确定应该经过严格的验证和确证。
3.保质期由食品安全负责人负责确定,并建立保质期与销售日期、生产日期的档案管理。
三、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管理1.食品厂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对各类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鉴定,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
2.严格控制食品原材料的保质期,并确保原材料到厂后的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3.建立原材料的档案管理,记录原材料的采购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等信息。
四、食品生产加工管理1.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需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把控,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2.食品厂需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产品的品质。
3.建立食品生产加工记录,记录生产日期、生产批次信息、工艺参数等,便于追溯。
五、食品包装管理1.食品包装是产品保鲜的重要环节。
食品厂需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包装后仍能保持新鲜。
2.包装过程需确保卫生,避免污染,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建立包装记录,记录包装日期、批次、包装规格及检验结果等信息。
六、食品存储管理1.对于不同种类的食品,应该制定不同的存储条件。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保质期的长短,合理确定存储期和存储条件。
2.对食品的存储环境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保质期的一般确定方法
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
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
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
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
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
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
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
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
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
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
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
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
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
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
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