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课题名称: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达成目标:
1)了解民间艺术江南水乡服饰的独特魅力,知道水乡服饰的样式特点,理解其拼接中的智慧。
2)学习民间水乡服饰艺术表现手法,发现水乡服饰中蕴含的形式美原则,探索其色彩搭配特点规律。
3)活学活用,会用用剪纸拼贴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套江南水乡服饰。
(3)放大细节,色彩花纹搭配有何规律?
(4)出示范例,问:对比的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
引出呼应原则并分析实例。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图片,发现水乡服饰中蕴含的艺术语言与法则,培养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三)协作探究
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相因成习,传承性很强。这些服饰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形成了具有水乡地区文化传统特色的审美观念,并证明了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美化自身的。
通过学习水乡服饰,了解家乡民间艺术特点和智慧。
二、学习任务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小荷的“新”衣》
2.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服饰?
了解水乡服饰的分布区域。
3.板书课题:家乡的艺术——江南水乡服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通过绘本故事了解水乡服饰的历史、基本组成及其特点。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水乡服饰的智慧之美
(1)了解民国服装的时代特征。
联系视频,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人美版小学美术 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了解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传统工艺及文化底蕴
⒉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想创新能力、团结创作能力等。
⒊美育目标: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初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他们渴望美、欣赏美、思维独特、个性鲜明、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强,但在课堂中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
⒈重点:是先市酱油酿造技艺的学习及对家乡特色的了解。
⒉难点:是先市酱油酿造技艺的传承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2分钟)
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孩子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瞧!播放课件,随之追问:孩子们!这些图片你们熟悉吗?是哪里呢?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先市酱油》。(进行板书)这一环节我首先像孩子们展示课前收集先市酱油的精美图片从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欣赏了一张张家乡别具特色的图片中感知了先市酱油的特点,自然而然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情景,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本课学习的向往。
活动2【讲授】环节二初步感知,明确内容(4分钟)
孩子们!刚才老师给大家观看了丰富多彩的先市酱油厂的图片,你们熟悉吗?我们六年级的孩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下面给你们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整理资料。谁来给我们说一说我们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谁来跟我们介绍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市酱油呢?此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汇报资料的方式让全班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华夏之美——汉服设计》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拓展课
一、教材分析:
(一)设计思想:
汉服,作为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不仅仅是纹样的故事,还有汉服汉文化的故事。人美版低、中、高段课本上都有民族文化和图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本课属于高段民族文化的学习内容,从汉服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心。
(二)课程体系:
高段教学中,依据新课标对于5-6年级学生在“综合•探索”领域中提出的: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
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创作的乐趣。
1.单元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族文化,感知民族传统文化的造型之美、色彩之美以及制作之美。学会运用立体裁剪,小组合作完成汉服设计。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以往所学美术知识,设计并制作汉服。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解读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习目标:
本课《华夏之美——汉服设计》是以欣赏汉服之美为切入点,利用服装设计特色课程,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剪裁和图案设计知识,设计并制作一套汉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用自己双手来美化生活。同时还关注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为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美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试讲稿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第13课
一、课题: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难点:如何用语言描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及视频
八、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给学生唱京剧,提问学生:这是哪种戏曲形式?(京剧)
2.教师总结,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是第一批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从而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根据课前收集和查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你了解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剪纸、风筝、京剧、昆曲、傩戏、木板水印、民间年画、皮影戏等)
2.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剪纸剪花娘子》图片并提问,这幅作品给你的感受什么呢?(《剪纸剪花娘子》风格: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色彩:简洁明朗、色彩绚丽;题材:描绘出一幅生活百态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内容、特点及相关知识。教材从多角度多领域为学生呈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拉近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使他们有亲切感,有利于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感受、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描述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龙船调》歌曲导入。
师:刚才老师唱的歌有谁知道它的歌名吗?(龙船调)。老师就来自龙船调的故乡--利川。龙船调原名种瓜调,在利川的柏杨、汪营一带传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船调已经从利川到湖北,从湖北唱到了全国乃至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板书: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介绍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概念,让学生了解遗产的多样性。
2. 我国的文化遗产: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3.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阐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4. 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介绍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加强专业培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文化遗产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介绍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
化遗产的意义和方法等。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并进
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
1.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2. 我国的文化遗产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的一节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材内容丰富,以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形式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
的见解和看法。但他们在保护精神家园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实际
行动,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
考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家园?为什么要保护精神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案例可以包括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等对精神家园的污染现象。
3.操练(10分钟)
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人教版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人教版新课
标
一、教育目标
1.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古建筑,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保护意义;
2.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3.通过对古建筑进行绘画和构建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3课;
2.工具:铅笔、彩色笔、绘图纸、模型搭建工具等;
3.材料:古建筑的图片、模型等。
三、教学过程
1. 学习前准备
准备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图片、模型,以及相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提前看一看,了解一些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
2. 导入新知
通过观察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外貌特征、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保护现状,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 深入学习
通过下列学习活动深入学习:
(1)绘制古建筑模型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古建筑进行绘制,主要是描绘外貌特征和建筑结构,通过绘画来了解古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建筑特征。
(2)制作古建筑模型
把绘制的古建筑模型进行描图,并在纸板上裁剪、组装成古建筑,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特征和结构式样,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小组讨论
对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4. 课堂实践
通过上述学习活动的实践,让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主要评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主要观察学生对于古建筑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的理解,以及在绘画和构建活动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和美学素养。
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公开课教学课件【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
新授
库淑兰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新授
昆曲
新授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
新授
新授
新授
新授
1.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2.你最喜欢哪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什么特点和文 化内涵? 3.你知道家乡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学生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以及申报条件等,然后再对保护家乡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提几条你认为的可行的意见。
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六年级上册
导入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展现了中华 民族非凡的聪明和才智。它们既是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 “活化石”,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随着现代文化进 程的加快,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绝境。因 此,我们从小就要担起学习、保护、传承它们的责任。
新授
风筝
剪纸来自百度文库
课堂总结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展现 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聪明与才智。它们是研究民族文 化的活化石,它们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
人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
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
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
3、认识大师
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
(2)晚年作品(1989—2000),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
4,揭示课题
(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
(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
(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
(4)教师小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2006年第一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范例
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说课稿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编写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内容、特点,及相关知识。教材从多角度多领域为学生,呈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拉近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使他们有亲切感,有利于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学生情况
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知识不断增加,学习理解表现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已经开始关注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欣赏课上,学生理性的认知能力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对学生的快速了解,所欣赏事物理性层面的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五、教法学法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欣赏、评价、小组讨论、对比分析、观察思考、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2014秋)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短文的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2、教学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三、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课件库淑兰的影像照片(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学生观看课件,师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欣赏了解民间美术大师剪纸的艺术特色。并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评述对库淑兰剪纸艺术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聪明和才智,其中剪纸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非物资文化遗产呢?
2、师提问:(1)什么是非物资文化遗产?学生根据课前查阅和搜集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学生进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和学生交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等相关内容。)
小学美术人美版教学方案〖《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2〗5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2、能说出我国主要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能举例说明有哪些监测环境状况的方法。
4、能具体说明每一种环境监测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防重于治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地球的孩子》这首歌吗?“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地,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的家园被破坏了,我们就面临着无家可归,可见环境保护是多么重要啊!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汇报收集资料
(1)交流收集到得关于环保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
(2)教师可提供一些资料。
师:我国有13亿人口,人口的增长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2、活动:环境保护组织体系及法律保护体系
(1)组织学生汇报关于当地环境问题的调查结果
(2)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以及中国环境保护徽。(多媒体课件出示)
(3)学生观看后小组讨论、交流,以上介绍的一系列措施对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又陆续制订了一系列保护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组成了环境保护法体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环境的破坏。(出示多媒体:图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任何过大气污染防治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一. 教材分析
《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他们对精神家园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但部分学生对精神家园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精神家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精神家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将之表现在美术作
品中。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和感受精神家园。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精神家园的图片、案例等资料。
2.准备美术创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民美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人民美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宣传海报的历史背景及其设计特点;学习相关美术线条和造形表现方法;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构图方法和设计流程。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整到细、由外及内的观察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从中领悟出社会文化、政治、时代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化宣传海报的历史背景及其设计特点;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线条和造形表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构图方法和设计流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海报背后的意义和信息,培养从视觉审美中领悟文化、政治和时代背景等方面信息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放映《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海报,学生进行观察,根据感受发表个人看法,引发学生对海报的认识和思考。
2.了解文化宣传海报(10分钟)。
1)介绍文化宣传海报产生的背景、目的及其发展历史;
2)解析文化宣传海报设计的一般特点,包括突出主题、简练明了、以图为主、色彩鲜艳等方面。
3.学习美术线条和造形表现方法(15分钟)。
1)掌握画线的基本技能和线条表现方法;
2)学习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包括立体感和透视感的表现技巧。
4.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构图方法(15分钟)。
1)让学生了解海报的构图原则和设计流程;
2)引导学生进行海报设计实践,进行构思、设计、调整和呈现。
5.总结反思(5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并评价各自设计的海报的优缺点及自己的收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 人美版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识别不同的文化遗产,通过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学生将学会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
1. 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什么是文化遗产,它的价值和意义。
2.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
3. 艺术表达:教授学生如何用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并识别不同的文化遗产,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艺术的方式深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文化遗产图片、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分享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
3. 艺术创作:教授学生如何用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 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内容: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国文化遗产、艺术表达、作品展示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
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
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
3、认识大师
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
(2)晚年作品(1989—2000),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
4,揭示课题
(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
(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
(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
(4)教师小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2006年第一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范例
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