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上册科学 3.1 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设计 反思

合集下载

乒乓球覆杯实验课后反思

乒乓球覆杯实验课后反思

乒乓球覆杯实验课后反思在乒乓球覆杯实验中,我们通过研究乒乓球在覆杯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物理规律,深入了解了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乒乓球的运动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乒乓球覆杯的成功与否与多个因素有关。

乒乓球的速度、角度、旋转以及杯子的形状和位置都会对覆杯结果产生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探索乒乓球覆杯的最佳策略。

我发现乒乓球在覆杯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不是简单的直线或抛物线。

乒乓球在受到击打后会出现自旋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它的运动轨迹呈现出曲线形状。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乒乓球覆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实验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乒乓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其运动轨迹不够稳定。

其次是乒乓球的速度和角度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否则很难成功覆杯。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乐趣。

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重视实验环节,积极参与各种实验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了乒乓球运动的一些特点。

乒乓球是一种重要的球类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乒乓球的运动规则相对简单,容易上手,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参与。

通过乒乓球覆杯实验,我对乒乓球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乒乓球覆杯实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对乒乓球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实验机会,让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乒乓球复原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还原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阅读《乒乓球还原了》,了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璀璨历史,了解中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同砚对国家体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同砚对体育运动的热忱和倾慕,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毅力。

导学内容:一、导读1.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卓越。

2. 《乒乓球还原了》叙述了中国乒乓球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璀璨表现。

二、阅读1. 阅读《乒乓球还原了》,了解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的进步历程,精通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的地位。

2. 了解中国乒乓球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包括夺得6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效果。

观看相关视频,感受中国乒乓球队的精彩竞争片段。

三、沉思1. 你对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有什么感想?2. 你认为中国乒乓球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如此卓越,是因为哪些原因?四、谈论1. 分组谈论: 请同砚们分组探讨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对提高国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有何意义?2. 请同砚们分享自己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喜爱的地方,以及对中国乒乓球队的等候。

五、拓展1. 了解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方法和竞争策略,探讨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势。

2. 调查内地乒乓球俱乐部或学校的乒乓球队状况,增加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机缘。

六、总结1. 总结本次导学活动,回顾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2. 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将来表现和进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七、扩展阅读1. 查找阅读关于中国乒乓球队其他重要竞争的报道,了解中国乒乓球队在各种赛事中的表现。

2. 阅读其他有关体育故事和运动精神的文章,感悟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力气。

导学案附:《乒乓球还原了》阅读材料和相关视频链接。

第二课时一、导入你是否听说过乒乓球还原了这个奇异的故事?今日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令人感到震撼的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乒乓球在我国平昔是备受推崇的体育项目之一,而此刻,它却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再次走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1 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设计+反思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1 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设计+反思

第三单元冷与热1乒乓球复原了【教学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冷与热”的起始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瘪的乒乓球如何复原”引发思考,从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依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

了解针筒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针筒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

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

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5.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教具: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铜球与铜环、酒精灯。

小组:针筒、软塞、热水、烧杯;烧瓶。

2.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1.引入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生:我!师: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乒乓球复原了教学设计

乒乓球复原了教学设计

乒乓球复原了教学设计乒乓球复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了解乒乓球的结构,理解其复原的原理。

2. 学生能掌握乒乓球复原的技巧,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结构和材料。

2. 乒乓球变形的原因。

3. 乒乓球复原的原理。

4. 乒乓球复原的技巧。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乒乓球复原的原理。

重点:掌握乒乓球复原的技巧。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乒乓球若干。

2. 热水壶或热水。

3. 投影仪及PPT。

4. 实验示范视频。

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讨论学生对于乒乓球的了解,包括其材料、结构等。

2. 教学策略:结合讲解、示范和小组讨论,通过实验来实践乒乓球的复原。

3.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乒乓球变形的原因,观察实验过程,尝试复原乒乓球。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你们知道乒乓球为什么会变形吗?如何让它恢复原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介绍乒乓球的结构和材料,解释其变形的原因,通过投影仪展示复原的原理,并示范如何复原乒乓球。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变形的乒乓球和热水,让学生尝试复原。

小组讨论并分享复原的经验。

4. 归纳小结:总结乒乓球复原的原理和技巧,强调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小组报告复原结果。

2. 反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给予改进的建议,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调整。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乒乓球还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乒乓球还原了》是一部描写乒乓球运动员奋斗历程的电影,该电影在影院上映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乒乓球运动和精神,提高他们的运动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设计了以下的作业方案。

二、设计目标1.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和规则;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4.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竞争认识。

三、设计内容1.观看电影《乒乓球还原了》,并撰写观后感。

学生可以从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展开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乒乓球的规则和比赛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

3.进修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握拍姿势、发球动作、击球技巧等。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他们正确掌握技术要领。

4.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设置个人赛和团体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竞争和合作的乐趣。

5.进行乒乓球训练营活动,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水平宁比赛策略。

通过集中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要求。

四、评判方式1.观后感写作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观点奇特性、逻辑性和表达能力等;2.乒乓球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乒乓球的了解水平,包括起源、规则、比赛方式等方面;3.乒乓球技术表现评分:评分标准包括握拍动作、发球技巧、击球力度等;4.比赛成绩评分:根据比赛结果和团队合作表现进行评分;5.训练营活动表现评分:评判学生在训练营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竞争认识。

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 乒乓球复原了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 乒乓球复原了
加热液体或固体是否也会出现体积膨胀现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放入红色水的目的是便于观察。
将装有红色水的烧瓶放入热水中 后,玻璃管中液体的液面上升了。
这说明液体加热后,体积会膨胀。
将刚好能通过铜环的铜球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铜环。 证明固体加热后,体积会膨胀。
一般来说,物体受热后体积会_膨__胀___。
向外
膨胀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乒乓球复原了
一、猜想假 设
注意:小心别让热 水烫伤自己或别人
我们的假设是对是 错,需要用事实来 验证。
我的假设:可能是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了。
二、事实证 据
加热空气实验
切勿使用废弃 的医用材料进 行实验,以防 传染疾病。
三、得出结 论
四、迁移应用 瘪了而未破的乒乓球被热水烫了以后能复原, 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科学教案乒乓球复原了怎么写

科学教案乒乓球复原了怎么写

科学教案乒乓球复原了怎么写
教案标题:科学教案-乒乓球复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乒乓球复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乒乓球复原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精神,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
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乒乓球复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根据对手的发球动作和球的旋转来进行准确的复原。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乒乓球运动热身,如挥拍、接球等。

2. 球路观察:让学生观察对手的发球动作和球的轨迹,分析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3. 技术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乒乓球复原姿势和动作要领,包括挥拍的力度和
角度、球的落点等。

4. 练习对抗:让学生进行对抗性练习,分组进行乒乓球复原比赛,加强技术的
实战应用。

5. 比赛总结:总结比赛中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对手的发球特点和自己
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

四、教学手段
1. 乒乓球、球拍等器材
2. 实物展示和示范
3. 视频教学
4. 分组对抗练习
5. 讨论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规范、球路准确度和比赛结果。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进行集体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心得。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乒乓球还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历史和规则;2. 培养学生的乒乓球技术和兵书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健康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3. 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4. 乒乓球比赛中的兵书应对和策略制定;5.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教室导入:通过展示乒乓球比赛视频和介绍乒乓球的起源,引起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讲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技术要领和比赛方式,让学生对乒乓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基本练习,如握拍姿势、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乒乓球运动的乐趣;4. 兵书训练:指导学生在比赛中如何制定兵书和应对对手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比赛技巧和思维能力;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并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判:1. 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宁比赛表现;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3.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和体验。

五、教学资源:1. 乒乓球比赛视频和教学资料;2. 乒乓球场地和器械;3. 乒乓球教练和辅导员的指导。

六、教学环境:1. 教学场地要求宽敞明亮,有足够的乒乓球场地和器械供学生练习;2. 教学氛围要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修和练习。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提高乒乓球技术和兵书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体育精神和健康认识。

希望通过这堂课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让他们在运动中健康成长,享受运动的乐趣。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冷与热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冷与热

第三单元冷与热1 乒乓球复原了教学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冷与热”的起始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瘪的乒乓球如何复原”引发思考,从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依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

了解针简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针简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

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设计方案一实验验证一结果分析一得出结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5.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准备材料准备:教具: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铜球与铜环、酒精灯。

小组:针简、软塞、热水、烧杯:烧瓶。

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学习过程一、引入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生:老师这个乒乓球是瘾的,不好颠。

《乒乓球复原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乒乓球复原了》,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历史、规则及比赛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精神。

导学重点:乒乓球的起源及历史、乒乓球的规则和技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导学难点:掌握乒乓球的技巧和战术,如发球、接发球、打正手、打反手等。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乒乓球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乒乓球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乒乓球可以成为一项全民喜爱的运动。

二、讲解乒乓球的历史和起源(15分钟)1. 介绍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历史;2. 介绍乒乓球的国际比赛和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战绩;3. 分享一些乒乓球比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乒乓球运动的魅力。

三、讲解乒乓球的规则和技巧(25分钟)1. 介绍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包括发球规则、得分规则等;2. 讲解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3. 分别演示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模仿练习。

四、分组练习(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乒乓球比赛对抗;2. 每个小组安排一个队长,组织队员训练和比赛;3.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提高乒乓球技巧。

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自我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2.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了解了乒乓球的起源和历史,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精神。

希望学生能够坚持锻炼,提高运动技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第二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将以《乒乓球复原了》为主题,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乒乓球这项运动的起源、发展和规则,激发同学们对乒乓球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熟悉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3. 能够正确使用乒乓球拍和乒乓球进行比赛;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育精神。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乒乓球还原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理解乒乓球还原的观点和技术要点,掌握乒乓球还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乒乓球还原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了解乒乓球还原的定义和意义;2. 进修乒乓球还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练习乒乓球还原的训练方法;4. 进行乒乓球还原的实际操作。

三、作业步骤:1. 进修乒乓球还原的定义和意义(30分钟):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乒乓球还原的观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还原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进修乒乓球还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60分钟):传授学生乒乓球还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击球点的选择、击球力度的控制、击球角度的调整等内容,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

3. 练习乒乓球还原的训练方法(30分钟):设计乒乓球还原的训练方法,包括单人练习、双人对练和多人对练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息提升乒乓球还原的能力。

4. 进行乒乓球还原的实际操作(6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还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在比赛中应用所学的技术,提高乒乓球还原的水平,并进行实时指导和点评。

四、作业评估:1. 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理解乒乓球还原的能力、掌握乒乓球还原的技术、运用乒乓球还原的实际效果等);2. 学生的教室表现(包括参与度、表现积极性、团队合作等);3. 学生的自我评判(包括对自己乒乓球还原水平的认识、对作业的反思等)。

五、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内容,并按时提交;2. 学生需积极参与教室活动,主动与同砚合作,提高乒乓球还原的能力;3. 学生需对自己的乒乓球还原技术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息提高自身水平。

六、作业反馈: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2. 鼓励学生在乒乓球还原方面不息进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技术水平;3. 针对学生的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完善乒乓球还原技术。

七、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乒乓球还原的基本技术和动作,提高乒乓球还原的能力,为日后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冷与热全单元全套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冷与热全单元全套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冷与热全单元全套教案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教案一、教学分析: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

了解针筒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针筒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

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

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二、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5、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四、教学准备:针筒、软塞、热水、烧杯、烧瓶、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铜球与铜环、酒精灯;PPT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生:我!师: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生:老师这个乒乓球是瘪的,不好颠。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将这个瘪的乒乓球复原吗?生1:捏回来。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后反思(通用28篇)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后反思(通用28篇)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后反思(通用28篇)小学体育乒乓球课后反思篇1乒乓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询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男生的兴趣浓于女生,但由于学校场地少,上课班级多,学生人多,因此学生的练习密度相对较小。

本单元乒乓球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初步掌握乒乓球的一些基本技术,主要练习项目为颠球、对墙打球、台内颠发球、推挡球。

在教授乒乓球课的初始阶段,因为大部分学生之前基本没有接触乒乓球,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乒乓球练习来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存在。

这个时候,如果目标定的太高,学生不可能在短时的乒乓球课上达到标准或完美,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这样就会大大削弱学生进一步对乒乓球课的兴趣。

我把课堂的目标或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几段,每一段都设立一个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们每学一段都可以通过自测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效果。

使学生看到自己阶梯式的进步,从而产生一种满意的感觉,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乒乓球课中熟悉球性这一练习中,我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捉球”游戏的练习。

我拿一些球在手上,逐个抛出去,让学生去捡,在规定时间内刚开始肯定没能捡到几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球性的熟悉,就能慢慢多起来。

同时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

通过一单元的学习与练习,学生对乒乓球的技术有一定的掌握,掌握较好的学生能够进行对抗赛,大部分同学在球性练习上还需要加强。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后反思篇2要想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好课,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技术掌握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经常关注教育动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以乒乓球挡球技术教学为例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

1、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乒乓球教学是以健身育人为首要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方面大有可为,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就会受到较好的效果。

乒乓球科学小妙用教案反思

乒乓球科学小妙用教案反思

乒乓球科学小妙用教案反思乒乓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然而,除了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外,乒乓球还有许多科学小妙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运动。

本文将以乒乓球科学小妙用教案为例,探讨乒乓球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反思。

一、乒乓球的物理原理。

乒乓球运动的物理原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通过研究乒乓球的弹性、旋转和飞行轨迹等特性,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乒乓球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研究乒乓球的弹性特性。

通过改变乒乓球的材质和厚度,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乒乓球的弹跳高度和速度,从而了解弹性和能量转化的原理。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二、乒乓球的生物学意义。

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有很多好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物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运动的生物学意义。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测量乒乓球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通过比较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从而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乒乓球的数学应用。

乒乓球运动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如几何学、概率论和统计学等。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学习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研究乒乓球的飞行轨迹和碰撞规律。

通过测量乒乓球的飞行距离和角度,让学生计算出乒乓球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深入了解运动的数学原理。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四、乒乓球的工程应用。

乒乓球运动还涉及到许多工程知识,如材料科学、机械设计和控制技术等。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作业设计以乒乓球为主题,通过复原乒乓球的历史、规则、技术和比赛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认识和兴趣;2.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能;3. 学习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流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赛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耐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三、设计内容1. 乒乓球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介绍乒乓球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分析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情况和影响力;- 讨论乒乓球在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中的地位和意义。

2.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学习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计分方法;-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握拍和发球技术;- 练习乒乓球的正手和反手击球动作,提高球感和控制能力。

3. 乒乓球比赛的流程和团队合作- 观看乒乓球比赛视频,了解比赛的流程和规则;- 分组进行乒乓球比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赛技能;-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乒乓球比赛,锻炼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和竞技能力。

四、设计方式1. 理论讲解和讨论: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知识。

2. 实践练习和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实践操作和技能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3. 观摩比赛和实战演练:邀请专业教练或运动员来学校进行乒乓球比赛观摩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技意识。

五、评价方式1. 知识理解和运用:考察学生对乒乓球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技术表现和实战能力:评价学生在乒乓球实践和比赛中的技术表现和竞技能力;3. 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考核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中的表现和成绩。

六、总结反思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乒乓球这一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学习和锻炼平台。

2024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3.1乒乓球复原了(教案)

2024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3.1乒乓球复原了(教案)

2. 如 果 想 让 铜 球 再 次 通 过 铜 环 , 下 列 方 法 合 适 的 是
( )。
A.将铜环放到冷水里 B.加热铜环
C.继续加热铜球
3.奇奇还想研究实心塑料பைடு நூலகம்被加热后体积是否会膨胀,加
热方法合理的是( )。
A.像铜球一样在火上加热 B.放在热水中几分钟
C.在太阳下晒一天
参考答案:
1.B 2.A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教学 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目标 2.知道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科学思维:
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探究实践:
课时
1
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猜
任务一: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对该现象产生的原
想假设
1.创设情境:妙妙是我校乒乓球社团的运动员,在一次训 因作出自己的假设,有利于调动
( 预 设 练中,她不小心把球捏瘪了,聪明的她立刻想出了办法——把 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后续探究活
5 分 乒乓球放在了热水里,过了一会儿,乒乓球复原了。
钟) 学到的知识,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现象产生原因吗?
①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为什么会爆裂了?
②冬天的时候用暖水瓶倒水来喝,塞子塞回去以后,为什
么有时塞子会跳起来?
五、练
一、选择题
一练
1.将热水浇在瘪了(未破)的乒乓球上,乒乓球能复原的原
( 预 设 因是( )。
5分 钟)
A.乒乓球自身受热后体积膨胀 B.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乒乓球复原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引言《乒乓球复原了》是一部以乒乓球为主题的纪录片,讲述了乒乓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本作业设计方案将以此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乒乓球这一运动项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乒乓球这一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3. 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精神。

三、作业内容1. 观看《乒乓球复原了》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学生将观看《乒乓球复原了》纪录片,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从中体会到运动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并撰写观后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2. 研究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将自主进行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包括乒乓球的发明者、起源地、传播和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探讨。

3. 体验乒乓球运动:学生将分组进行乒乓球比赛,体验乒乓球运动的乐趣和竞技氛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精神。

4. 编写乒乓球知识手册: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体验,编写乒乓球知识手册,包括乒乓球的规则、比赛方式、技术要点等内容,并结合图片和图表进行详细介绍。

5. 制作乒乓球宣传海报:学生将根据自己的体验和了解,制作乒乓球宣传海报,包括乒乓球的魅力、运动的好处、学习乒乓球的重要性等内容,展示乒乓球运动的吸引力和意义。

四、作业评价1. 观后感:内容完整、观点明确、语言流畅;2. 研究报告:调查全面、论据充分、结论合理;3. 比赛表现:团队合作、技术表现、体育精神;4. 知识手册: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图片生动;5. 宣传海报:设计优美、信息准确、观感舒适。

五、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在了解乒乓球运动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体验,提高了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精神,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和设计能力。

乒乓球教学设计总结反思

乒乓球教学设计总结反思

乒乓球教学设计总结反思引言:乒乓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具有很高的普及度和参与度。

作为一名乒乓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

本文将对乒乓球教学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目标的设定在进行乒乓球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以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为依据,我们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初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掌握基本的拍球技术和规则,中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提高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高级阶段的目标可以是培养专业选手。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个别辅导和扩展训练。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乒乓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初级阶段可以从基本的拍球动作、站姿和握拍方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

中级阶段可以引入更加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要求,如正手发球、接发球和酷似球等,通过反复练习和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

高级阶段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比赛技巧,例如提高球速、控制球的旋转和应对不同战术等。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初级阶段,可以采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与修正。

在中级阶段,可以引入对抗练习和分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级阶段,则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

四、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技术水平是否进步和比赛成绩是否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采用问答和小测验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小学4年级乒乓球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4年级乒乓球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4年级乒乓球课程的实践与反思在一片充满朝气的校园里,乒乓球课程犹如一缕清风,悄然融入了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计划。

这门课程并非仅仅是一项运动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社交能力的全面锻炼。

伴随课堂的每一次挥拍,每一个旋转的球,都在悄然改变着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四年级的乒乓球课程,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环。

初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通常带着好奇与兴奋。

乒乓球的规则简洁明了,击球、发球、接球等基本动作容易掌握,然而这正是它吸引四年级学生的重要原因。

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

在实践中,课程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打乒乓球,更在于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比如,老师们将乒乓球的基本动作融入到有趣的竞赛中,设置障碍赛、对抗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这些互动性的活动,学生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技巧,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反思和调整。

乒乓球课程也不例外。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有些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并不高,对比赛的参与积极性不强。

这时,老师们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一些孩子可能因为运动能力较弱而感到沮丧,这时就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课程的另一个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技术的训练与趣味性的活动。

在乒乓球的教学中,技能的掌握至关重要,但如果过于单调的训练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因此,老师们需要巧妙地将技能训练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提高技能。

反思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乒乓球虽然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运动,但在激烈的比赛中,意外伤害的风险仍然存在。

老师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运动中的安全。

通过设置安全规则和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风险,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尽情地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乒乓球课程的实施中,家长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小学作业设计指导与案例】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中小学作业设计指导与案例】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课时作业、单元试卷案例一、单元基本情况二、课时作业、单元试卷单元目标设计三、课时作业、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分析(一)课时作业题目属性统计1.课时作业题目属性汇总表2.课时作业题目属性统计表(二)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1.单元试卷题目属性汇总表2.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表四、课时作业[第1课时]《乒乓球复原了》Z0101:选择题。

探探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球未破),他把乒乓球放进热水后,乒乓球又复原了,这是因为()A.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B.乒乓球受热膨胀C.乒乓球杯热水烫破,球里装满了水Z0102:实验探究题。

取一个带孔的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细玻璃管,在烧瓶里加入入水,瓶里加入水,塞上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到烧瓶的水里,最后把烧瓶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如下图所示。

观察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变化,回答问题1.烧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后,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填“上升”或“下降”)。

2.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第2课时]《凹陷的保鲜膜》Z0201:选择题。

将塞着胶塞的空瓶放到冰箱内,15分钟后取出,胶塞很难拔下来,原因是( )。

A.瓶中的空气漏掉了B.胶塞的体积变大了C.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了Z0202:实验探究题。

探探和究究想研究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做了铜球穿过铜环的实验。

实验材料:2个铜环、2个铜球(刚好能穿过铜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冰水等。

实验一:如图①所示,加热铜球,看铜球能否穿过铜环。

实验二:如图②所示,用冰水冷却铜环,看铜球能否穿过铜环。

1.实验一中,加热铜球后,他们会看到铜球(填“能”或“不修)穿过铜环,这是因为加热铜球后,铜球。

2.实验二中,将铜环放入冰水中冷却,他们会看到铜球(填“能”或“不能”)穿过铜环,这是因为冷却铜环后,铜环。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第3课时]《给水加热》Z0301:简答题。

怎样正确测量水温?。

Z0302:填空题。

国际上常用()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冷与热”的起始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瘪的乒乓球如何复原”引发思考,从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依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

了解针筒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针筒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

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

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5.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教具: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铜球与铜环、酒精灯。

小组:针筒、软塞、热水、烧杯;烧瓶。

2.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
生:我!
师: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生:老师这个乒乓球是瘪的,不好颠。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将这个瘪的乒乓球复原吗?
生1:捏回来。

生2:给乒乓球打气。

生3:将乒乓球放在热水里。

师:到底哪种方法可行呢,我们来试一试。

2.假设
师:我们先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内倒热水。

一起观察,发生了什么?
生: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又凸出来了,慢慢复原了。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是太棒了!为什么接触热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复原样呢?
生:乒乓球里面是空气。

师: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空气接触热水就能复原呢?
生:因为有空气受热后空气就会变大,就把乒乓球顶起来了。

师:你们同意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3.观察
师:为了帮你们更好地设计实验,老师准备了包括针筒在内的一些实验材料。

请大家先认真观察针筒的构造,并想一想如何使用它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学生观察针筒)
师:观察时间到,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结构可能具有哪些功能?
生1:我发现针筒有一个可以拉出来、压进去的活塞,我觉得这个活塞可以将空气从前面的小孔吸进去或放出来。

生2:活塞可以拔出来,上面有一个大口,下面有一个小口。

生3:活塞一般是不能拔出来的,就是用来堵住大口的,所以针筒只有一个出入口,就是下面的小口。

生4:我发现针筒上有刻度,我觉得能帮助我们判断吸入或排出了多少的空气。

师:大家的推断有理有据,非常棒。

如果我们想验证空气受热后会不会变大,我们还能让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吗?
生: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知道是原来的空气变大了,还是新进去了空气。

师:非常有道理。

就像乒乓球放进热水里,乒乓球本身并没有进去空气一样。

那我们怎么不上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呢?
生:活塞是密封的,只要把下面的小孔用东西堵结实就行了。

师:说的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段介绍实验方法的视频,看看和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板画:针筒放入热水)
(此处可播放相关的操作视频,视频文案如下)
将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全部排出。

左手抓住针筒下方,右手拉出活塞,使得活塞的最下端与刻度10对齐。

做好标记,记录数据。

用软塞将针筒的排气口塞住,确保不漏气。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使得热水没过空气柱,却不超过针筒的顶部。

仔细观察活塞的变化,标记或记录数据。

师: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研讨
师:时间到,请将材料归回材料区。

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PPT展现出句式“我发现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
生1:我发现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才开始移动,说明和热水有关。

生2:我发现活塞一开始指的是10,后来移动到了12,说明里面的空气变多了。

生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因为我们已经用软塞将口堵住了,空气进不去。

我认为,应该是空气受热变大了。

(板书学生关键词:受热开始移动;活塞10→12;堵住排气口→空气无法进出)
师:我们来整理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在针筒接触到热水后活塞的位置才开始发生变化,活塞往后移了2格,针筒内的空间不断变大,但外面的空气不能够进去。

这是什么
原因导致的呢?
生:可能是受热后,空气把里面的空间撑起来了。

师:是的,我们推测是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受热变大了,用科学的说法也就是膨胀了,才出现了以上的现象。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乒乓球遇到热水为什么会复原呢?
生: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板书学生得出的结论)
5.小结
师:我们通过收集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了我们的结论。

所以在得出结论前,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梳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6.拓展
师:我们已知气体受热后会膨胀。

液体和固体受热后,它们也会膨胀吗?
师:这是一个铜球,这是一个铜环。

请一个同学上来操作,看看这个铜球能不能穿过铜环。

(学生操作)
师:谢谢。

接下来,老师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

(教师进行演示操作)
师:现在铜球还能穿过铜环吗?请提出你的假设。

(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试试,能否将铜球穿过铜环。

你觉得能穿过吗?
生:可以。

师:请这位同学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认为加热后,铜球变大了。

而铜环没有加热,所以还是原来的大小。

生2:说明固体和气体一样,受热也会膨胀。

师:看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大部分同学得出的结论是:铜球受热会膨胀。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液体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请同学们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内容。

(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他的记录单。

生:我们提出的假设是遇热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大。

实验方案是将烧瓶放到热水中,观察前后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变化。

(教师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师:实验期间请注意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加入热水后,液面变高了。

生2:一开始液柱慢慢地往上涨,后来涨得越来越快,再后来慢慢停下来了。

师:你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液体受热也会膨胀。

师:很多物体都存在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知道了这个自然规律,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难题。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验证式教学,而是探究“空气受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打破受热膨胀的思维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间。

我设定的重难点是:学生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自主分析、推断,从而得出结论。

为突破重难点,我先引导学生关注针筒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设计,使学生更有目的地关注实验现象。

在描述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利用例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

由于本节课是单元首课,应强化验证实验的各个环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同时,能够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打造更加开放的课堂。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教师从单元全局出发,落实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热胀冷缩”的小概念教学出发,落实了三个实验;
从培养“得出结论”的能力目标出发,
得出结论,
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