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
红塔区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精读与略读教案苏教版(2)
![红塔区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精读与略读教案苏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cc82e260a0116c175e0e4840.p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过程与方法:
自读、讨论、引导、点拨、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掌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获取新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A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打开书106页.板书;读古诗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指名读.B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引导学生读准:还(huán):回来。未还:没有回来。将(jià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教(jiào):让。不教:不让。指名读。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个字?“秦"字查什么偏旁?(禾)②读出古诗的韵律。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七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四后三)板书;有韵味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自己读,指名读.(2)知作者,解诗题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知作者,解诗题。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引导学生答出;①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善写七绝,多边塞诗.
教师准备资料: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3)明诗意,悟诗情①明诗意: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B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诗的第一句,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落笔,描绘了从秦汉对就存在着的明月边关的景象:注意诗中的“关”,此处指边关。首句是将两种不同事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不要讲成“秦月照汉关”。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D请1——2位同学②悟诗情;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B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出塞》被称为有名的边塞七绝,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我们就展开想像,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请你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品读悟情: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dc911f463c1ec5da50e270ae.png)
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相互交流。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读和略读》。
(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
2.学生分析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在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上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另外班级中还有少数几个同学平时上课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基于这篇课文比较简单易懂,我将引导这部分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3.精读与略读(课堂实录)【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3.精读与略读(课堂实录)【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c765356c85ec3a86c2c52a.png)
13.《精读与略读》课堂实录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爱读书吗?都读了些什么书呢?能不能把你读过的书介绍给其他的同学,让大家都来读一读呢?(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一些书籍。
)师:噢,你们读过的书可真多啊!那你们想怎样让你介绍的书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也去读读呢?生1:我给大家介绍我读的这本书的内容,我想,其他的同学也会有兴趣去读这本书的。
师:真好,懂得用书的内容去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那你来向同学们介绍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生介绍书的内容)师:你们听了他的介绍,有兴趣去读这本书吗?有兴趣读的同学可以向他借阅这本书。
生2:我会用这本书里的插图来吸引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师:你真棒,真懂得大家的心。
那你这本书里的插图一定非常美了,让大家欣赏一下吧!(生展示书里精美的插图。
)生3:我想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来告诉同学们,读书会增加我们的见识,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对大千世界无数不解之谜有更充分的了解。
师:你们真棒!懂得读书的这么多好处。
二、交流所得,体会快乐师:你们懂得了读书有许多好处,能把你们在读书中获得的知识详细地说给同学们听听吗?生1:我读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知道了凡尔纳是一个科普作家,他一生共写了一千多篇科学幻想小说.还知道了400多年前,他已经预测到潜艇,声纳……师:凡尔纳生活的年代距现在只有两百多年,没有像你说的那么久远.生2: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比如,含羞草为什么会怕羞,月球的表面没有什么吴刚,桂花树,更没有嫦娥,只是因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地方能反射太阳光,有的地方没有阳光照射形成的.师:你通过读书,懂得可真多啊!还有谁要说的?(学生各抒已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我们以上所讲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生(异口同声):快乐!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读书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会增加许多我们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不是有句话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吧!三、介绍方法,学会读书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的读书心得,如果有人问你们,那你是怎么读书的?你会怎样向他介绍你的读书方法的呢?生1:我拿到书后,一般都是先看目录,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目来读.生2:我读书时,会一边读,一边想.师:噢,你真的很会读书啊.能举个例子说说你是怎么读,怎么想的吗?生2:比如,我在读作文选时,我会想,他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还会想想他给这篇文章起的题目好不好?生3:我在读书时,经常一边读,一边做好笔记.师:那你都记了些什么呢?生3:我会把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里。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3课 精读与略读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3课 精读与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af2d5cb307e87101f696ad.png)
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
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 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 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
的精神实质后,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 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 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 的双向过程。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 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这句话介绍了什么内容?
这句话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简要介绍什么是精读。 “反复”“逐字逐句”等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
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 精读。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浩如烟海”一词
大略地叙述。 概述: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浩如烟海: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走马观花: 本文指粗略地读书。形容看书看得极快。 一目十行: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呢?
串珠问题: 1.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 2.略读与精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在读书时为什么要略读?略读有什么方法?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说明只要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
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开门见山,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精读与略读》佳课PPT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精读与略读》佳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abb1dd33d4b14e85246837.png)
小组内交流,略读有哪些好处。
小组内交流,略读有哪些好处。
(1)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 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 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 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小组内交流,略读有哪些好处。
(2)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 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 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2)哪些课文需要精读,哪些课文需要 略读?
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什么 叫精读。
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什么 叫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 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 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 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略读”的意思,同桌之间交 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怎样进行略读呢?请同学 们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②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 地精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 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 的意思。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 部分,读一读。
同学们,你们平常的略读 方法是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平常的略读 方法是什么呢?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 用默读的方法。
怎样进行略读呢?请同学 们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怎样进行略读呢?请同学 们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①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 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 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 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 点及应用范围等。
怎样进行略读地精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 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 的意思。
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最佳 的读书效果?
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最佳 的读书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 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e6ed2871af1ffc4ffe47acea.png)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4、理解句子: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2)“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3)“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4)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5)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学习导引(二)
1学习文中的精读方法,读《爱如茉莉》
三、展示交流
1、怎样精读与略读?
2、小组汇报精读《爱如茉莉》的成果。
四、达标检测
1、怎样进行略读?
2、略读的好处?
3、什么时候选用精读,什么情况下选择略读?
六、收获积累
1、用文中介绍的方法精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用略读的方法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小学五年级(下)语文教案
学习内容
13精读与略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
3、掌握文中介绍的读书方法,学以致用。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指名朗读词语
2、指名朗读第二段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一)
1、什பைடு நூலகம்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3 精读和略读》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3 精读和略读》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ace8e6bec0975f465e261.png)
习惯,随时扫除“拦路虎”。
3 批语:各种感想、见解、疑问。
做批注。在关键的字词句边上写
下相关的内容。
4
警语:重要的地方可上“注意! 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
要有打破砂 锅问到底的 习惯
要学会做对 比
要联系生活 实际
要学习文中 的写作顺序 和表达方法
1
2
3
4
1.略读这段话,简要说说大意。 2.用做记号、写批注的方法自己精读这段话。 (1)圈画关键字词,说说理解。 (2)用“ ,犹如 。”的句式说一说你想象的画面。 3.你读出了海伦.凯勒怎样的心理??
怎样把阅读收获留存下来?
做读书卡。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摘录下来,做成精美的,
便于积累的卡片。
写读后感。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即时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阅读收获记录在笔记本上,丰富
自己的阅读积累。
写网络日志。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阅读收
获网络分享。
做读书小报。将阅读收获制作成专题手抄报,
作阅读成果展示、分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计划表
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阅读目标 完成情况 自我评价
读书怎样才能有所感悟?
毛泽东主席的阅读批注
同学的阅读批注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 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 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 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 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 不能嗅闻品尝。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 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 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fdc8fcf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0.png)
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法,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原⽂⼀个⼈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都是经过精⼼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的精⼒是有限的,⽽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必须读⼤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较少的时间浏览⼤量的书刊,从⽽扩⼤⾃⼰的知识⾯,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篇⽂章或⼀本书的基本内容,从⽽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需要精读。
怎样进⾏泛读呢?如果⾯对⼀⼤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章节、⽬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遍,这样就能⼤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范围。
对于⼀本读物来说,可以⼏段⼏段地粗读,也可⼏页⼏页地翻阅,⽽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的意思。
俗话说的“⼀⽬⼗⾏”就是指这种⾛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法。
为了提⾼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默读的⽅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简炼的语⾔概括⼀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教学札记今天上了⼀节语⽂课,题⽬是《精读与略读》。
这是⼀篇略读课⽂,⽂字也很浅显,学⽣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3精读和略读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3精读和略读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e027c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3.png)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3精读和略读_苏教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字也专门浅显,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凸显了其专门强的工具性。
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完全把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本文专门适合学生独立自学课文。
把握住文本这一特点,教学设计要表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重引导学生自学,也确实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将教学的更多时空转移给学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适应。
”同时强调了必须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在合作探究中学习。
我依照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摸索,努力建构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教学模式,其环节为:问题—研讨—结论—进展。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依照问题进行自学,充分表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尽可能把发觉的机会,选择的机会,探究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合作交流以及评判的机会留给学生,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
如此的设计也符合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于2——7重点段落自学摸索质疑讨论,把“略读”的方法,略读的意义循序渐近地有效教学,学生对什么是“略读”,如何样“略读”经历就深刻。
而且让学生进行略读竞赛,考察学生略读的成效,让学生对略读更感爱好。
事实证明学生的略读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学生阅读速度跟不上。
事实上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猎取相关的信息。
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猎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在设计如何样略读教学时,我提供一些有探究性的话题能够关心学生有目的地进教学中教师对文章中一些难明白的词语和成语进行了分析,例如:1、俗语说的“一目十行”,确实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13课精读与略读 _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13课精读与略读 _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6f3d84561252d381eb6e70.png)
a. “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 看书非常快。
b.“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阅读 方式?
普通的浏览
c.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 助?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读过一些故事书,真正要达到 一目十行是非常困难的,能提高 阅读速度。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 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 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 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 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 践。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 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他说:“狡诈者轻鄙 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 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 到。
1.我读懂了短文,培根的读书方法,我可以总
结成“三要”“三不要”。
“三要”是: . 一要对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返回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课文用(“不可能……更不可能……为 了……又必须……因此……”) 这些词语 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 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呢?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3.读读下面的一段话,思考并回答。
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如果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
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d56c9852d380eb63946d4c.png)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实物)课外书若干本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 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
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①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②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③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④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PPT出示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学生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好像有些矛盾)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学生质疑相机板书为什么要学会略读?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想解决这些疑问吗?那我们就来运用刚才所学精读的方法,阅读课文的2~7节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讨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 )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1、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学习小组采用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与略读》参考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与略读》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b2bd988762caaedd33d45c.png)
精读
略读
翻阅书籍 走马观花
书刊
梗概
一目十行
浩如烟海
默读课文,文章围绕“精读和略读”讲了 几层意思?
1、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记 要精读。 2、人的精力有限,而书籍浩如烟海,为了获取更 多的信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要学会略读。 3、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 是精读的基础。 4、略读一般采用的方式、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其他阅 读方法吧!
5、将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1、精读就是 略读就是 2、对 精读。 3、因为 以我们要学会略读。
,
。
要 所
重点:作者是如何说明如何略读的?
(1) (2)可以…也可以…而不必… (3)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
(4)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4005905022aaea988f0f39.png)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
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依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准备用一课时教完。
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讲述略读的意义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确定的依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略读的方法。
因为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该节课的主要目标。
二、说教法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
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
三、说学情、学法本班是个总体学习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
根据这些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我安排了如下几步:(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开课时一起回忆学过的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让学生明白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同时知道学习的方向。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什么?这一程序,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呢?问题提出后我让同学们画出关键词句,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
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原文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
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教学札记今天上了一节语文课,题目是《精读与略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也很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自学课文:
(1)什么是精读,精读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略读,略读有什么好处?怎样进行略读?
(3)结合实际,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学生开始了自学。
我开始观察班级中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和平时不举手的同学的自学情况。
我发现,他们也找到了相关的答案,只是没有划完整。
接着,我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我同样观察了他们,李峰等也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
接下来是全班交流。
就这样,在发言与补充发言中,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学生根据
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提出了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阅读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练习题学什么
自读课文,明白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掌握不同的读书方法。
怎样学
一、读文理解
朗读课文,理解精读与略读的含义。
二、日积月累
摘抄文中对你有启发的好句子。
三、课后实践
尝试用文中介绍的读书方法读书。
测一测
1、语音世界(看拼音,写词语)
tòu chè shūkàn xūyào g ěng gài
( )( )( )( )
yí mù shí háng hào rú yān hǎi zǒu mǎguān huā
( )( )( )
2、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籍( )梗( )刊( )须( )
藉( )埂( )刑( )需( )
3、课文传真(按课文内容填空,再把句子抄写一遍)
(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
(2)要读读,要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
这就是。
(3)略读就是。
略读可以增加
(4)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的方式。
(5)只要我们善于把和结合起来,就能取得的读书效果。
再提高
你在平时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能与大家交流一下吗?
开学以来,你读了多少文章?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