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

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大而不强 摘要: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国际化,对我国国有 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坚持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整个国有企业体系是一个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在改革与调整中求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每隔5至8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在内容上就会有新突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是以中央企业、大企业为主体,以发展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目的是想保持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一个趋于常态、相对稳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企业规模较大,但实力不强。国有企业从国退民进到国企股份制这一阶段,走上了曲折的改革之路。论文从国有企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国企“大而不强”的原因。并提出良好的改良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而不强,改革,战略选择 正文: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 分析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可以看出,此次500强入围门槛从上年的93.1亿元上升为105.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且,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比重继续攀升,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首次超过世界及美国500强。 但中国企业500强只能定义为500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例如民航业有6家企业进入500强,却仅有两家企业盈利,行业亏损达145亿元。 二、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原因 (一)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库存积压增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企业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巨大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在第三次工业普查中,在调查的 402 种工业品中,有 83% 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或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一些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只有 0 . 65 。技术进步迟缓导致许多国有企业消耗过大,成本过高,浪费严重。 (二)资产负债率高,不良债务较多

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试行)-2006

国家烟草专卖局文件 国烟财〔2006〕736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 印发《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 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国家局、总公司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05〕57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政部关于烟草行业国有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财建[2006]310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制订了《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

二○○六年十月二十日(此件不上网) 主题词:烟草资产管理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2006年10月23日印发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国有权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试行)。 第二条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各省级烟草公司、省级工业公司、专业性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等(以

下简称直属公司)及其所属工商企业、单位(以下简称基层企业)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根据国务院赋予总公司的职权,总公司对所属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对所属工商企业实施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并承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总公司应履行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是: 一、依据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制订所属工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指导和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依法管理烟草行业的国有资产,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指导、组织并办理烟草行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三、根据烟草行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审定直属公司、基层企业国有资本,依法审批直属公司、基层企业增减国有资本、投融资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的重大事项。 四、依照法定程序管理直属公司、基层企业国有资本营运工作。实行资本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产经营水平。 五、对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制订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及使用方案。

2020年国有资产批复范文

国有资产批复范文 :格隆汇 格隆汇9月14日丨中国铝业(02600.HK)公布,2018年9月14日,公司收到 ___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8]642号), ___ ___原则同意中国铝业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总体方案。 公司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会审议通过并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方可实施,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长江新区在xx年初起草规划,9月30日宣布长江新城成立。说明地方政府对新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规划,相信很快就会定好方案上报国家审批。不久的将来,武汉长江新区将会获得国家级新区的批复,成为居雄安新区之后的又一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 长江新区是姗姗而来,希望可以后来者居上。湛家矶地处长江以北,与武汉青山区隔江相望,距离武汉市中心仅15公里。同武汉三镇的武昌、汉口、汉阳形成互为犄角之势,未来将会形成四镇新格局,再造一个武汉新城。

长江新区的产业定位非常重要。 即不可能像浦东新区那样从金融高度落手;也不能如滨海新区靠央企撑起;不能像南沙新区有着港口的巨大优势;更不可能像雄安新区含着金钥匙诞生。 长江新区只有在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等类似新区中寻找主要产业和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长江新区的定位可以在现代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着手,再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商贸业、物流产业以及特殊性金融产业的中高端产业的发展格局。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尤其是科技产业发展格局。从日本科技城筑波、美国的128科技公路,以及深圳华为的产业搬到东莞松山湖。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科技产业完全不同于金融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需要集中在城市的最核心区。科技产业对于相对低成本的城市周边区域是最佳之地,不仅可以从现在的城市扩张中的交通发展解决人才流动问题,又可以通过低成本的资源来获得产业的快速发展。长江新区的地理格局可以提供这种互补优势。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上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上)2011年12月13日16:41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8 郑海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摘要:1978年以前,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决定,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征是国有资产由中央各部的“条条”和各级地方政权的“块块”分别管理。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处理政企关系、政资关系和资企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不断深化。为了构建国有出资人到位的新国资管理体制,必须对若干重要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重新梳理,为此,本文提出了所有者具体化理论、所有者直面化理论、内外两类主体平衡论等思路。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与起因 在建国后到1978年底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30年中,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中国的国有资产是通过中央各部的“条条”和各级地方政权的“块块”分别加以管理的,当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政资不分,无人负责。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又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众多部门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行政干预而不承担经济责任。第二,两权不分,国有国营。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传统国有企业都是将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理论上把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与国家直接经营相混同,将国有企业称为“国营企业”,形成了国有企业听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特征。同时,国有资产所有权与行政权合一,并依附于行政系统。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经济地位行政化,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附属物。第三,国资管理,中央集权。国有资产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第四,中央各部,“五龙治水”。在中央政府层次,则是各个部门“五龙治水”,讲权力人人有份,问责任无人负责。 正是这种体制导致了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等弊端,这在客观上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因此,在对僵化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必然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30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

中国现有国最新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党的十七大肯定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成绩,要求继续推进由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模式,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此政策为导向,深入探讨我国各地实践的四种不同代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三级架构;出资管理;经营机制 党的十五大以来,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出现了“有减有增”的战略性变化。2003年以来,国企的利润年均增长35.2%,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4%;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结”。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地方改革实践的进程更快,不少省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形成了四种有典型意义的国资管理模式。 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四种代表模式的内容概述 1.1 深圳模式:三级架构 l987年深圳组建市投资管理公司,1992年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针对深圳国有资产管理运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1993年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常设机构,与投资管理公司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96年又将这两个机构分离,撤销企业工委,组建投资管理公司党委,由其负责下属企业的领导层的管理,开始了资产管理和人员管理相结合的实践。同年,又增设了两家资产经营公司,其中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国有资产的管理;建设投资公司主要负责建筑、安装和施工领域的国有

资产管理;商贸投资公司主要负责商业、贸易和旅游等行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国有全资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按产权关系分别隶属于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形成了以产权管理为主线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比较稳定的国有产权制度和运营体制模式。 1.2 上海模式:三级架构,两级管理 1993年上海市成立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最高机构。之后,相继将l9个行业主管局或行政性公司,改制为政府授权经营的39家国有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构成了第二个层次,代表国家对下属企业行使国有股东的权利。第三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所控股和持股的1万余家企业。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的基本构架同深圳类似,也是分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但上海同深圳不同的是,上海市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市属国有资产按“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属企业”的构架管理,市、区两级政府所实行的两级管理职能基本相同。 1.3 辽宁模式:“两委”合署 1999年底,辽宁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并与企业工委合署办公,直接管理省直经营性国有资产,财政厅则负责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企业工委除承担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又将企业党建与监督稽查的职能纳入。两委的合署办公,完成了辽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府这一层次的架构,而在其辖下,是从原来280余户脱钩企业组建的24家大型控股集团,它们构成了体制的第二层次。所有权下的管理职能,已经统一集中到“两委”。 1.4 吉林模式:两级出资,三级架构 1999年吉林决定采取非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实行“两级出资,三级架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两级出资”的第一级就是国有资本运营决策会议,第二级则是资本营运机构。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管理法.pdf

国有资产管理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一般性规定。明确国有资产产权的界定及产权纠纷的处理。掌握国有资产的评估方式。熟悉国有资产的登记、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国有有资产产权的界定。 2 国有资产的评估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 在坚持国家上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体制。设立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03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1 监管机构:国务院国在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 监管对象:中央企业(不包含能业)的国在资产。 3 地方国资委代表本级政府行使出资人职责,监管本级国企。 4 各级国资委向本级目政府报告工作。 5 国资委职责:行使出资人职责;推进国企改革,重组;推进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担负考核,奖惩;监管企业财产保值,增值。 6 国资委的义务:推进国资合理流动和优化效益;保证,提高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领域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探索管理方式体制;加强监管,促进保值,增值,防止企业资产流失;指导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尊重、维护企业经管独立权;指导、协调企业发愤中的问题。 二.国资企业监管内容: (一)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管 1.任免 2.考核 (二)对重大事项的管理(审拟制) 1.企业重组次逞方案或章程为审拟。 2.①合并,定立;②转让,合资合作,公司制改建;③注册资金变动; 3.产权转让 4.选出股东代表、董事参加内部机构。 5.协调矿产。调控工资分配 (三)对企业资产的管理 1.产权界定结构 2.收益、发展 3.派监事会稽查 4.保值增值 三、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分析知识分享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分析 (一)历史沿革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全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基本特征: 1、国有企业众多; 2、指令性计划的资源配置方式; 3、庞大的政府管理机构; 4、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 第二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从1979年开始,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扩权”、“让利”的重要政策,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并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实行了两步“利改税”,将企业实现利润的一部分以所得税和调节税的形式上交国家财政。 第二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政企职责初步分离。从1984年开始,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确认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政企职责可以分开。以“两权分离”和“政企分开”为特征的多种经济方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应运而生。 第三步:开始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1986年开始兴起企业转让、拍卖,以及企业之间的合并、兼并、收购等。为有效地进行国有资本所有权管理,1988年,国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 1. 1988年至1990年,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初期,主要是创建机构,配备队伍,开始专职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但并未明确区分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 2. 1991年到1995年,初步形成了“两个系统”、“三个层次”、“四个体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路,即: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监督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两个系统;各级政府下设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下设的中介性国有产权经营机构和接受国有资本投入的企业三个层次;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经营效益评价、产权转让市场以及立法监督四个体系。 3. 1996年至2002年,以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为标志,围绕初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为目标,明确提出了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243637.html,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当前,对于国有资产能否管好,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国有经济生命力如何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企业及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上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下连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本文就当前国有企业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谈些看法。 一、国有企业发展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基础差,经济不发达,建国初期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部分官僚垄断资本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产量少。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只有12986亿元。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非凡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到1995年底,我国国有资产已经达到5.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5万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2万亿元,统计表明,1949年以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年递增12.4%,其中1980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4.5%,1990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17.9%.

国有经济所创造的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壮大了国防力量,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但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既受国有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制约,也与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经济的治理手段,在当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但解决了占全世界1/5人口的吃饭和就业问题,而且为我国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治理手段,继续实行原有的治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逐年增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1992年~1995年分别为22.7%、29.8%、32.7%、33.5%,1996年上半年则达到43.3%,并且1996年一季度出现了全国性的整体亏损,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也逐年增大,据1994年全国开展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1亿元,全部资金挂帐22069亿元,损失与挂帐合计达4438亿元,占这些企业全部

中国历年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统计(2009-2015).doc

单位 : 2009 2010 地区企业户数 ( 户) 国有资产总额企业户数 (户 ) 北京4867 4427.6 4904 天津3469 4675.7 3461 河北2705 1837.1 2690 山西4081 1986.2 4230 内蒙古753 845.0 728 辽宁2799 1803.7 2724 吉林727 507.7 816 黑龙江2843 837.9 2694 上海9640 11883.3 9576 江苏3355 5008.2 3621 浙江4545 5075.7 4867 安徽2331 2414.1 1996 福建3427 2187.0 3563 江西2049 1192.2 1868 山东4351 4151.8 4466 河南3525 1275.8 3575 湖北1873 897.1 1891 湖南1903 1094.1 1836 广东7173 5726.5 7661 广西3166 1759.8 3171 海南692 394.5 732 重庆2033 3540.8 2154 四川2862 2809.2 2982 贵州1929 1149.2 1970 云南2194 2472.9 2417 西藏451 183.7 380 陕西2900 2123.9 2973 甘肃1272 985.7 1343 青海499 325.0 512 宁夏407 144.5 410 新疆1183 481.6 1182

中国历年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统计(2009-2015) 2011 2012 国有资产总额企业户数 ( 户) 国有资产总额企业户数 ( 户) 国有资产总额5072.8 6099 6154.1 6555 6935.5 5575.7 3889 6846.3 4033 6910.6 2391.0 2515 2221.7 2256 2861.8 2690.8 4463 3097.2 5121 3331.5 1289.2 813 1582.1 874 2302.6 2260.1 3019 2570.1 3144 3556.6 609.4 848 586.6 823 805.5 695.2 2723 941.6 2631 1140.4 10674.4 9422 11724.0 9052 13843.6 8533.8 3862 9198.3 4698 15165.2 6454.7 5445 8107.2 6287 9540.6 2914.7 2641 3965.4 2738 5402.9 2870.3 4018 3410.2 4376 4389.6 1266.2 1947 3959.8 2015 2847.4 4083.0 5145 4828.0 5174 3342.0 2020.6 3824 2221.2 3842 2709.8 1725.2 2037 2396.9 2078 2647.6 1686.4 1940 2380.5 2062 3319.1 7143.1 8381 8017.9 8355 8917.2 2273.9 3329 2970.2 3336 3806.2 575.9 773 663.7 748 921.2 5145.2 2368 7018.7 2562 9320.2 4049.2 3204 4892.8 3412 6566.2 1512.1 1995 2170.3 2235 3515.8 3272.5 2606 4137.6 2812 4790.8 92.3 383 121.5 366 143.9 2749.9 3134 3551.8 3251 4300.8 1052.1 1416 1803.9 1497 2426.9 379.2 545 458.9 543 973.4 228.2 416 246.3 452 266.2 671.8 1225 995.9 1226 1460.2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6 》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有资产要不要转换及如何转换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要不要转换及如何转换》 摘要:建国以后,历经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都是“阶级斗争为纲”,大家忙于相互间的革命斗争,没有什么心思搞经济建设,面对我国国有企业效益持续低靡的情况,1997年开始,政府开始逐渐放开中小型国企的所有制转换,而调动国家资源帮助国有大型企业,第一种选择可以叫做“证券平分式”模式 朗咸平的观点引来多方争论,各种观点交汇碰撞,我认为焦点是两个,一个是国有资产要不要转换所有制形式,将其卖给特定的私人,比如原公司的管理层或者职工,或者是其他愿意出钱的人。另一个是如果要做上述转换,如何运作;也就是如果要卖要分,怎么卖怎么分。 一、要不要对国有资产进行所有制转换1、企业国有在分配上的优越性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这种制度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全国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也正因这一点,全国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如何更好地满足全国人民的利益?假设有一笔1000万的生产性资本,一种情况是国有,另一种是私有, 一年后都产出了1200万的销售收入,那么毛利润都是200万;这时,如果这笔资金是国有的,国家可以把这200万全部收归国库、作为财政收入;而如果这笔资金是私有的,国家就只能 收回 200万中的33%企业所得税和20%股息红利类个人所得税,大概为100万,作为财政 收入。我们显然可以得出结论:当资产利润率或者说投资回报率一样时,国有资产对于国家财政的贡献比私有资产大很多。当然这个模型十分简化,忽略了扩大再生产等等因奉,可是这不影响我们的结论。所以说,从国民财富分配妁意义上说,国有制显然比私有制更对广大 国民有利。当国家通过国有制多收入了100万后,可以拿去办奥运、建公路、办大学、办敬 老院;而如果那笔资金是私有的,国家就拿不到多出的那100万,那100万就名正言顺地完 全归那位私人老板所有,她如果愿意发善心,再捐出50万给国家修路灯,那我这个普通国民当然欢迎;可是,她如果按照法律规定交完了税后就一毛不拔了,我也没有办法。美国最富的1%的人口拥有全美总财富的37%,我可不希望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有人会说:虽然公有制下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许比私有制国家多,但是政府拿着那么多钱怎么花,我一个平头百姓没有说话权。比如我认为对于奥运冠军只能奖励10万,但国家要奖100万;我奶奶住在敬老院,我认为我这个城市的敬老院应该每年得到100万的财政拨款,而不是现在的50万,可是我的话没有人听。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国家如何倾听国民的意见,如何将财政收入在不同国民的不同需求之间进行轻重缓急的分配。但不管怎么说,政府财政收入200万而不是100万,肯定对于广大国民更为有利(但对资本家不利)。我想,这就是我们当初全面实行国有制而不是私有制的一个主要原因。2、企业国有在效益创造上的弊端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当初的考虑并不周全。如果不论国有私有,投入1000万生产资金都能有

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曾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界定企业功能,推进分类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国企资产管理给予了高度地重视,其评价水平也非常之高,这是由于其能够对维护国有经济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使得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水平显著提升,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深化地体现。国有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积极地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对国企的整体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地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部分官僚垄断资本企业, 这些企业规模小, 资产量少。据不完全统计, 195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只有12986亿元。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国有经济所创造的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壮大了国防力量,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但

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继续实行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逐年增大的趋势。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看法,有的归结为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有的归结为企业目前存在三座大山:负债过高,冗员过多,社会包袱过重;有的认为主要是企业管理混乱, 管理水平低。上面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如何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建立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在目前经济改革过程仍然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国企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企管理者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国企管理者一般只是对经营业绩以及流动资产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不足或者完全忽略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存在重复采购固定资产的情况,资产日常也缺少相应的保养以及必要的维护,后续管理未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财政部令第35号 【发布日期】2006-05-30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财政部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5号2006年5月3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六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七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负责资产配置事项的审批,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 (四)负责本级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审批,负责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六)对本级行政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七)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

试论当前中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试论当前中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从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看,主要存在着对行政事业单位账实不符,资产闲置或浪费现象严重,账外资产大量存在,重购置轻管理,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不规范;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或失去监管,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等问题。 标签:政府;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 国有资产管理是对属于国家的财产实施所有权的管理,它与国有资产的存在是一体的,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其所有权对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要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逐渐发展壮大和巩固国有制经济为根本出发点。管理的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并强调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这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最终保障,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特征 国有资产管理属于经济管理范畴,但由于参与管理的政府的身份不同,相应地管理目标、管理范围及规模、管理的内容及层次等诸多方面不同于常规概念下的经济管理。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以产权所有为基础的管理 这是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国家具有双重经济职能决定的,这双重经济职能分别是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和生产资料所有者职能,基于此,国家具有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两种职能。前者是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法规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有序的健康发展,等等相关方面的社会各类经济成分及经济形式的综合管理职能。后者是政府应国家委托代表全体公民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据此可知,政府在履行以上职能时所依据的原则和处理标准是有区别的,为了避免历史上出现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政府只能以产权为基础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2.管理范围的全面性 国有资产管理在范围上是指所有的产权归属于国家的资产,包括预算内资产和预算外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国有单位占有的资产和非国有单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