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第六章 护理人际关系道德
护理伦理学教学课件第六章临床特殊科室的护理伦理

2021/6/3
33
护 理 伦 理 学
2021/6/3
1
第六章 临床特殊科室的护理伦理
➢ 第一节 手术护理伦理 ➢ 第二节 重症监护伦理 ➢ 第三节 临床特殊人群护理伦理
2021/6/3
2
第一节 手术护理伦理
➢ 一、普通手术护理伦理 ➢ 二、整形手术护理伦理
2021/6/3
3
一、普通手术护理伦理
➢ (一)普通手术的护理特点 ➢ (二)普通手术护理伦理要求
(一)妇产科护理的特点
(二)妇产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2021/6/3
20
(一)妇产科护理的特点
1.患者心理具有特殊性 (1)害羞心理。 (2)恐惧心理
2.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 (1)咨询与护理并重 (2)护理责任重大 (3)保健任务重
2021/6/3
21
(二)妇产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 1. 态度诚恳,和蔼可亲 ➢ 2. 密切观察,冷静果断 ➢ 3. 树立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 ➢ 4. 尊重患者人格,注意保护隐私
2021/6/3
22
三、老年患者护理伦理
➢ (一)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 ➢ (二)老年患者护理的伦理要求
2021/6/3
23
(一)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
➢ 1. 护理工作难度大 ➢ 2. 护理任务繁重 ➢ 3. 心理护理需求大
2021/6/3
24
(二)老年患者护理的伦理要求
➢ 1. 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 ➢ 2. 严密观察病情 ➢ 3. 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 ➢ 4. 加强心理护理 ➢ 5. 给予社会支持
2021/6/3
18
(二)儿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 1. 关心、爱护患儿 ➢ 2. 严密观察病情,操作细致入微 ➢ 3. 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Nursing Ethics课程代码:学时:学分:理论学时:32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护理学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1.课程性质护理伦理学是一门护理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
即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和道德原则,来解决与调整护理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间、护理学写社会间关系的一门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掌握护理伦理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
2.课程地位护理伦理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护理从业者的护理伦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科学。
护理职业道德具有全人类性与人道性、继承性与时代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
因为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与伦理学相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所以它与护理学、伦理学既有相通的地方,而又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在教学及考核时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需的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和基本技能,理解和运用护理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掌握护理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伦理规范,并自觉在实践中进行伦理行为的正确选择和评价,接受护理伦理教育、监督和考核,进行护理伦理修养,从而树立起一切为人病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的崇高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高素质的应用型的护理工作者。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护理伦理学产生发展的概况,理解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及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基本规范和基本范畴,以及具体护理职业活动中的伦理要求,自觉运用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成为具有参与、竞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在医疗护理实践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处理和调整各种护理关系;能对护理伦行为进行正确评价和选择,能自觉进行护理伦理修养,接受护理伦理教育、监督和考核。
最新2018年电大(护理伦理学)第六章社会公共关系护理伦理

《护理伦理学》第六章第六章社会公共关系护理伦理一、护士的社会责任护士的社会责任,大体可分为面向全社会的预防保健责任、发展护理科学的责任、承担社会重大灾害紧急救助的任务以及模范遵守卫生法规政策的责任。
护士的作用不仅是在临床技术方面,而且还有社会预防保健方面的责任。
包括在处理与病人的关系时,要尽可能考虑到社会公益,不能违背社会利益。
不仅要重视对病人的医治,还要重视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在临床护理中,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健康促进知识,提高全民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
要不断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精神、心理压力比较大的现实,在医治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也有责任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指导,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了增强人体健康,战胜疾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的需求,护士有责任探究护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与国际接轨,把护理科学提高到新水平。
对于社会重大灾害的紧急任务如地震、水灾、传染病及疫情流行、工伤事故、社会暴乱等,护士应踊跃报名参加抢险医疗队奔赴第一线,不怕牺牲,奋力抢救,履行其社会责任。
护士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投入新医改中,为实现医改新目标而努力。
与此同时,护士要模范地遵守、执行卫生法规和各项卫生方针政策。
二、社区卫生护理及其伦理规范在新医改的指导思想中突出了加强基层社区卫生工作,强调“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社区卫生护理主要包括家庭病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救助、妇幼保健、老年病和康复护理等,它融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护理的特点,包括群众性、预防性、经济性和全程性。
社区卫生护理的伦理规范:面向居民,一视同仁脚踏实地,淡泊名利恪守规程,心理指导三、家庭病床护理及其伦理规范家庭病床把医、护、管、家庭联成一体,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它的主要收治对象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家中无人照顾而去医院就医有困难的病人;经住院治疗或急诊留观而病情稳定仍需继续治疗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因种种困难不能住院而又符合家庭病床收治条件的病人等。
《护理伦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护理伦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一、前言护理伦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范畴,护士护理工作、科研道德临床医学伦理难题,护理道德教育、修养和评价的内容。
通过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道德新课题,掌握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对护患关系、护际关系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处理,形成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临床护理伦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修、电教、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
采用理论考试、二、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熟悉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了解护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1、背诵道德的涵义、构成要素及类型2、陈述职业道德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特点3、复述伦理学的涵义、类型4、背诵护理伦理学的概念5、描述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6、区分道德现象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7、理解道德概念的几个方面8、总结道德的特征9、解释护理道德的本质及特殊性10、简述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1、区分伦理学各类型之间的关系12、理解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3、区分护理伦理学与相关人文学科的关系14、举例说明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15联系个人护理实践、谈谈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熟悉古代护理道德的产生和概况、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和护理伦理学的诞生、了解当代护理伦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教学内容要点]1、列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阿拉伯对护理道德形成贡献较大的代表人物。
2、陈述秋瑾、毛泽东对护理道德的论述。
3、背诵生命伦理学涵义。
4、复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
5、总结中国古代的优秀医护道德传统。
6、列举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道德发展的贡献。
4.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伦理使生命中的你我他和谐共处第一节护患关系的伦理道德一、护患关系的基本现状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三、护患关系的模式和特征四、护患冲突及其改善途径(一)护患关系的概念护患关系(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护士与病人通过特定的护理服务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护理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种专业性人际关系。
狭义护士与病人(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医师的关系(医护关系)(护缘关系)广义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护护关系)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与社会公共的关系(护社关系)(二)护患关系的基本现状1.护患关系经济化2.护患关系法制化3.护患关系多元化(三)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1.护患关系物化趋势2.护患关系平等化趋势3.护患关系社会化趋势(一)技术性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实施护理职业活动中的互动关系,是以护士拥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为前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如病人提出主诉、反映病情变化等,护士给病人注射、发药、生活护理等。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二)非技术性关系1.道德关系2.利益关系3.价值关系4.法律关系5.文化关系三、护患关系的模式和特征(一)护患关系的模式:萨斯-荷伦德的护患关系模式1976年,美国学者萨斯(Szasz)和荷伦德(Hollender)在《内科学成就》上发表了《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文中指出: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可分为: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三、护患关系的模式和特征(1)主动-被动型模式: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形成的最古老的护患关系模式。
特点:“护士为病人做什么”模式原型:“父母—婴儿”适用:意识障碍、婴儿、危重病人、智障者、精神病病人、急救(2)指导-合作型:构成现代护患关系的一种基础模式。
特点:“护士告诉病人应做什么和怎么做”模式原型:“父母—儿童”适用:一般病人、急性病人。
护理伦理学第六章 护理人际关系道德

第六章护理人际关系道德学习目标1、了解护患关系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2、掌握护护患关系的内容及基本模式、特征3、掌握护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4、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护理伦理规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重点难点护患关系的内容、模式及其特征学习内容第一节护患关系道德一、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一)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1、古代医学中的医患关系2、近代医学中的医患关系(1) 物化的趋势:(2) 分解的趋势:(3) 病人与疾病分离的趋势:3、现代医学中的护患关系(1)关系结构人机化的趋势:(2)健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3)医患交往“经济化”的趋势:4、关系调节法制化的趋势5、交往方式民主化的趋势(二)现代护理模式中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在护患关系中,病人期望护理人员理想的角色特征是:①有足够的能力执行护理和治疗上作,技术正确、熟练。
②丁作时小心谨慎,注意病人的身心安全,避免任何意外伤害。
③明确判断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做适当的处理。
④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最好的方法护理病人。
⑤经常面带笑容,以开朗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家属。
⑥能有效地将病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传达给医生或院方。
⑦对病人的问题能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答复。
⑧尊重病人的人格和为人处事原则,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一)护患关系的概念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它包括护理人员与病人、病人家属、陪护人、监护人、单位与组织等的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特征1、护患关系是一种职业关系2、护患关系是-种信任关系3、护患关系是一种群群关系4、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1、技术性关系2、非技术性关系(1)道德关系:(2)利益关系:(3)法律关系:(4)价值关系:(5)文化关系:三、护患关系模式及其特征(一)护患关系模式(二)护患关系模式的特征1、主动--被动型模式2、指导--合作型模式3、共问参与型模式·四、病人满意度及伦理学诠释五、护患冲突及改善途径第二节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护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一)护理人员的权利1、自主护理权这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权利。
护理学导论 第6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2.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
应、投射效应、定势效应等。
Common social cognitive biases include the first effect,
recent effect, halo effect, projection effect, fixed effect and so on.
某种社会文 化环境对某 一社会群体 形成的固定 而概括的看 法。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
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 权威性的程度。 是评价和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之一。 包含心理差位关系和心理等位关系两种状态。
1.等级
下位者对上位 较尊重,但可 根据自身的主 观意愿决定是 否照办。
择善原则
调衡原则
忍让适度 热情适度
信任适度
谨慎适度 谦虚适度 幽默适度 期望适度 频率适度
人道原则
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文明原则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发展
(一)人际关系发展状态学说
图解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向接触 相互作用水平 零接触水平 开始注意水平 定向选择阶段 人际发展过程
双向注意 表面注意
负 性
零 级
正 性
二级 社交距离 一级 公共距离
一级 “对手”
零级 匆匆过客
3.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规律
(1)双向距离不等值 (2)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不等值
(3)基础距离与即时距离不等值
基础距离:双方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距离。 即时距离:双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特定人际互动过程中产 生的心理距离。 通常发生在交往活动的偶发事件中。
下位者对上位 者意见立即照 办,有不同意 见仅在心里保 留。
护理概论同步习题——第六章护理伦理(高教版,含答案)

第六章、护理伦理1、在护理伦理学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 A )A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B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C护理人员与社会的关系、D护理人员与医学科研的关系、E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关系2、衡量护理人员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是( A )A护理道德原则、B护理道德规范、C护理道德范畴、D护理道德评价、E护理道德教育与修养3、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D )A防病治病、B救死扶伤、C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D中西医并重、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在护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护理道德情感是( B )A同情感、B责任感、C事业感、D真诚感、E荣誉感5、在护理工作中最高层次的道德情感是( C )A同情感、B责任感、C事业感、D真诚感、E荣誉感6、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情感是(A )A同情感、B责任感、C事业感、D真诚感、E荣誉感7、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病人的关心及提供的服务,应根据( D )A病人的信仰、B病人的地位、C病人的经济、D病情的需要、E病人的文化8、护理道德范畴中的权利是指( B )A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B病人的权利、C病人和医护人中的权利、D病人家属的权利、E医护人员的权利9、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是( C )A仪表、B语言、C态度、D权利、E技术10、病人的权利不包括(E )A平等享有医疗护理的权利、B知情同意的权利、C求偿权、D身体权、E隐瞒病情的权利11、病人的义务不包括( D )A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B配合诊治的义务、C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D为自己保密的义务、E支持医学科研的义务12、护理人员的主要权利不包括(B )A对病人的护理权、B对病人保密的权利、C对特殊病人的隔离权、D对特殊病人的干涉权、E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权利13、不属护理人员义务的一项是( E )A为病人保密的义务B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义务C为病人尽职尽责的义务D为病人解释说明的义务E为病愈的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的义务14护理人员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护理等有关情况,属于尊重病人的( A )A知情同意的权利B求偿权C免除一定社会责任的权利D要求守密和隐私的权利E平等享有医疗护理的权利15护理人员的道德情感不包括( B )A同情感C责任感D事业感E真诚感16护理道德评价的客体是( B )A医护人员B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C社会各界和医护人员D病人E病人家属17护理道德评价的主体是( D )A医护人员B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C社会各界和医护人员D病人E病人家属18护理道德评价方式中,对护理人员实行直接监督的有效途径是( C )A病人评价B家属评价C同行评价D领导评价E社会各界评价19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提高( A )A护理道德认识B护理道德情感C护理道德意志D护理道德信念E护理道德行为20衡量一个护理人员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和医护人员( E )A护理道德认识B护理道德情感C护理道德意志D护理道德信念E护理道德行为21护理道德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B )A目的性原则B最佳原则C层次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E积极疏导原则22护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不同点为护理道德教育具有( C )A计划性B目的性C职业特征E科学性23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E )A自主原则B不伤害原则C行善原则D公平原则E目的性原则24自主原则适用于( E )A婴幼儿B丧失理性的某些精神病病人C严重智障者D昏迷者E肢体瘫痪者25非技术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A )A道德关系B利益关系C法律关系D价值关系E人际关系26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是( C )A对病人个体义务B对社会尽义务C对病人尽职尽责D对病人个体尽义务和对社会尽义务统一起来E以上到不是27适用于重危休克、昏迷病人的关系模式是( B )A指导合作型B主动被动型C共同参与型D合作分工型E教育服从型多选题1、护理道德规范有下述内容(ABCD )A爱岗敬业、自尊自强、B新生病人、一视同仁、C刻苦钻研、履行责任、D语言谨慎、举止端庄E保守秘密、自尊自爱2、作为病人,应履行(ABC )A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B及时就医,积极接受、配合诊治的义务、C 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D保守秘密和隐私的义务、E监督和维护医疗护理的义务3、病人在医疗卫生活动中,主要拥有下列权利(ABCDE )A自由选择权、B疾病认知权、C平等的医疗权利、D保障安全权、E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4、护理道德评价具有下列特点(ABCD )A护理道德评价的主体有广泛的社会性、B护理道德评价的对象具有确定性、C护理道德评价的结果具有判断性、D护理道德评价具有深刻性、E、护理道德评价具有强制性5、在护理道德评价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是(AD )A同行评价、B自我评价、C传统习俗、D全社会评价、E内心信念6、一个护理人员若达到“慎独”的境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就必须具有高度的(BCE )A强制性、B自觉性、C一贯性、D排他性、E坚定性7、内心信念是护理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下列显著的特点(ADE )A稳定性、B权威性C社会性、D深刻性、E约束性8、目前国内护理道德评价的标准是(CDE )A护理行为是否遵循公正原则和有得原则、B护理行为是否遵循自主原则和互助原则、C护理行为是否有利于人体身心疾病的治疗和康复、D护理行为是否有利于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E护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伦理学教案 第六章 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doc

《护理伦理学》第六讲教案【授课章节】第六章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知情同意的含义以及在护理实践中对护理行为的要求。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教学于段】PPT课件演不【教学时数】4学时【课程内容】第六章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指的当事人发出某行为的伦理依据或者评价某行为所依据的价值理念。
个人的行为处事原则和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所要求的行为处事可能不一样,前者可以是有个人特点的,后者是在职业/专业领域内有相对共识的规范和原则。
但当后者与前者冲突时,需以后者为准。
与医学伦理学相比,护理伦理学发展相对缓慢,表现之一在于以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直接援引自医学伦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一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
正如绪论中所说,护理已经发展为独立的专业,也有我们熟知的护理的四大任务: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和促进健康。
这就决定了护士的行为与医生的行为特点不同,其依据的根本出发点也应有所不同。
基于护理的工作特点和护士的道德要求,本书尝试提出护理伦理学的六大基本原则一一患者利益至上原则、不伤害原则、关爱原则、尊重原则、平等与公正原则和甘于奉献原则。
第一节患者利益至上原则无论是医疗,还是护理,其服务对象都是患者。
自然,患者的利益是医护人员首先要考虑的。
从理念上说,置患者的利益于医务人员之上,也是勿庸置疑的。
另外,在护理领域,护士的观念中有一个很强的理念,即生命不言放弃。
在医疗决策中,医疗方面越来越出现患者放弃治疗的现象。
但护理领域,即便患者放弃了治疗,但对他的护理和照料仍然是持续的。
这点是医学伦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的主要区别之一。
但患者利益至上的提法在目前还是比较新的,此原则的含义和更广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患者利益至上,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
在护患关系中,护士的一切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利益。
这是非常基本的和毋庸置疑的原则。
从《国际护士伦理法典》2000年修订版的内容看,比较能明显反映这点的是在关于“护士与同事"的论述中。
《护理学伦理学》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护理专业)护理伦理教研组修订日期:2018年3月目录课程介绍 (3)第一章绪论 (6)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7)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规范体系 (8)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 (10)第五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一) (11)第六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二) (13)第七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三) (13)第八章公共卫生服务的伦理道德 (14)第九章特殊医疗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 (16)第十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道德 (16)第十一章护理科研工作中的伦理道德 (17)第十二章护理管理中的伦理道德 (19)护理伦理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伦理学(Nursing Ethic s)课程号(代码):502303010课程类别: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陈红电话:85422070,email: hchenwsp@yahoo.ca课程负责人:张凤英电话:8542251,email:zhangfengying2005@课程秘书:王婷电话:85422059,email:316385184@教师团队:李晓玲护理系冯先琼护理系张凤英护理系刘春娟护理系王磊护理系李佳岭(助教)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护理伦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包括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规范体系及护理人际关系道德等。
技能教学目标:运用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与道德索养,明确自身的角色责任,学会尊重护理对象的独立人格、权力,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四、教学计划表五、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使用教材姜小鹰,刘俊荣. 护理伦理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主要参考资料1)孙福川. 医学伦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孙宏玉,唐启群. 护理伦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3)Hope. 医学伦理学(牛津通识读本).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王明丽,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5)李中琳,医学伦理学.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6)周宏菊. 现代医学伦理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7)Ozolins,Janis T. Foundations of healthcare ethics : theory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8)Moskop,John C. Ethics and health care : an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16六、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理论考核占50%;作业占20%;小组案例分析占10%;辩论赛占10%;平时成绩占1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等)。
护理伦理

(二)护理道德教育的过程
1、“知”即护理道德认识(首要环节 首要环节) 首要环节 2、“情”即护理道德情感(重要环节 重要环节) 重要环节 3、“意”即护理道德意志(前提和关键 前提和关键) 前提和关键 4、“信”即护理道德信念(中心环节 中心环节) 中心环节 5、“行”即护理道德行为(重要标志 重要标志) 重要标志
第六章 护理伦理
教学目标
掌握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理解护理伦理的规范 阐述护理伦理的范畴 熟练护士在保护病人权益中的作用 掌握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
注:含“
” 为重点难点
儒家的所谓“人伦”,就是人的秩序,亦即人际的 正常关系。儒家把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 五种最具典型性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集中 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的道德文明,至今仍 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风气。
(二)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道”是做人的法则和社 会的规范,“德”指人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古人都 以“德”为内心的道德境界。德是靠内心修养来发 扬光大的,道与德的关系,道为德之源,德为道之 行,道为大路,德为行路。一是学道,守道,二是 道为大路, 道为大路 德为行路。 修德,行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门专门职业活动的人们在特定 的职业活动中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由八个内容 构成: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 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
第一节 概述
一、伦理学与道德 (一)伦理与伦理学 古人认为“伦”是“类”或“辈”的意思,进一 步引申为人与人不同辈份的关系,因此“伦”可以 理解为关系的意思;“理”的本意为治玉,带有加 工而又显其本身纹理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条 理和道理。“伦理”含义就是协调人伦的准则和方 法,在希腊文把伦理一词理解为风俗习惯的意思, 而通常理解为品性气质。
护理伦理学护患关系及其道德规范

护患关系的分期
• 第一期 认识期 是护患双方建立信任的重要时期 • 第二期 治疗期 帮助病人解决护理问题的时期 • 第三期 终未期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时期
二、护患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 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人际关系,是 帮助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 • 主动寻求帮助的是病人,无论谁是主 动者,在关系建立后,双方都是有独 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是平等的关系, 互为权利和义务。
护理伦理学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第一章 护患关系及其道德规范
第一节 护患关系 第二节 护理关系和护理道德规范 第三节 护理道德规范 (一)护患关系的道德规范
• 学习目标
• 掌握下列概念:护理关系、护患关 系、护理道德规范、南丁格尔宣言 • 理解护患关系的性质 • 熟悉护患关系道德规范 • 理解护理关系和护理道德规范之间 的关系
护患关系的特点
• 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 以解决专业活动为中心,以保证病人健康为目的。 • 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是护理工作的需要, 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 • 护患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 护患关系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患者的权利
• • • • • • 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 享受平等医疗、护理、保健的权利 知情、同意的权利 隐私保密的权利 监督医护权益实现的权利 自由选择的权利
护士角色和身份的历史演变过程
病人代言人形象 宗教的形象 母亲的形象
多重角色的形象
健康教育和咨询者形象
医生助手形象
第二节 护理关系和护理道德规范
一、关系和规范 (一)关系: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会发生多方面
的联系,产生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有多少种?医院内护理关系有哪 些?你说说看。
护理伦理学整理资料

第一章绪论1,道----规律、道路、合理、正当、理想、方法等。
从伦理学意义上是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德----德字见与《周书》,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则是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和境界。
2,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2)导向功能(3)教育功能(4)辩护能力(5)认识功能(6)激励功能4,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与他人、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5,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对象:1、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2、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3、护理人员与医学科学的关系4、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护理道德基本理论护理道德规范体系护理道德实践活动护理道德难题7,护理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理人员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8,护理道德的特点:护理道德的广泛性、护理道德关系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护理道德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护理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9,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方法:医学四维性研究方法整和方法采用历史的逻辑的方法10,案例分析案例:张先生为癌症晚期病人,已昏迷住入医院病房.家属找来不知药名大偏方,百般要求医护人员为病人灌入,医生此时让病人家属写同意书,药物灌入后发生任何病情变化自己负责。
分析:若你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此时:1、你将药物灌入,为什么?请说明理论依据。
2、你拒绝灌药,理由何在?请说明理论依据。
3、医生让病人家属自行灌入,你将如何反应?说明理由。
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生命论一、生命神圣论(sacred theory)1、宗旨:强调人的生命不可侵犯和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护理人际关系道德
学习目标
1、了解护患关系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2、掌握护护患关系的内容及基本模式、特征
3、掌握护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4、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护理伦理规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重点难点
护患关系的内容、模式及其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节护患关系道德
一、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一)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医学中的医患关系
2、近代医学中的医患关系
(1) 物化的趋势:
(2) 分解的趋势:
(3) 病人与疾病分离的趋势:
3、现代医学中的护患关系
(1)关系结构人机化的趋势:
(2)健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3)医患交往“经济化”的趋势:
4、关系调节法制化的趋势
5、交往方式民主化的趋势
(二)现代护理模式中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在护患关系中,病人期望护理人员理想的角色特征是:
①有足够的能力执行护理和治疗上作,技术正确、熟练。
②丁作时小心谨慎,注意病人的身心安全,避免任何意外伤害。
③明确判断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做适当的处理。
④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最好的方法护理病人。
⑤经常面带笑容,以开朗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家属。
⑥能有效地将病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传达给医生或院方。
⑦对病人的问题能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答复。
⑧尊重病人的人格和为人处事原则,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它包括护理人员与病人、病人家属、陪护人、监护人、单位与组织等的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特征
1、护患关系是一种职业关系
2、护患关系是-种信任关系
3、护患关系是一种群群关系
4、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1、技术性关系
2、非技术性关系
(1)道德关系:
(2)利益关系:
(3)法律关系:
(4)价值关系:
(5)文化关系:
三、护患关系模式及其特征
(一)护患关系模式
(二)护患关系模式的特征
1、主动--被动型模式
2、指导--合作型模式
3、共问参与型模式
·
四、病人满意度及伦理学诠释
五、护患冲突及改善途径
第二节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护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护理人员的权利
1、自主护理权这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权利。
2、人格尊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人员管理办法》第26条明确规定:“护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仟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
3、特殊干涉权在特定情况下,护理人员具有限制病人自主权利,实现自己意志以达到对病人应尽责任的目的,这种特殊权利称之为特殊干涉权。
特殊干涉权的应用范同有:
① 当病人拒绝治疗时:对精神病病人、意志丧失和自杀未遂等病人拒绝治疗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特殊权利强迫治疗进行干预。
②必须行为控制时:传染病病人、发作期的精神病病人,他们意识不清或丧失自制力,对他人和社会有町能造成严雨后果的,为保护病人和他人.医护人员自极采用合理的、有效的、暂时性的措施米隔离病人或控制病人的行为。
(二)护理人员的义务
1、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是护理人员最起码的道德义务。
2、解释病情
3、卫生宣教《中华人民共和圈护理人员管理办法》第22条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有承担预防保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诲询的义务。
4、保守秘密
5、尊重病人
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病人的权利
1、平等医疗权
2、诊疗自主权
3、知情同意权
4、保护隐私权
5、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
此外,病人还享有医疗监督权、要求赔偿权等权利。
(二)病人的义务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
3、支持医学科研的义务
4、尊重医护人员的义务
5、缴纳医疗费用的义务
6、遵守医院规章的义务
第三节护际关系道德
一、护理人员与医生关系的伦理规范
医护关系是护理人员为丁服务对象的健康与安危与医生所建立起的丁作性人际关系。
尽管医护双方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同时也会形成包括友谊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个人关系,然而究其根本医护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群群、同事合作关系。
在整个健康服务体系中,医护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并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互相尊重,密切协作
1、理解与尊重
2、分工与合作
(二)相互依存,平等协作
1、医疗与护理专业相对独立,不可互相替代
2、医疗与护理专业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3、医护合作是医疗活动的需要
(三)相互制约,彼此监督
二、护理人员之问关系的伦理规范
(一) 病人第一,尊重他人
(二)维护同行,荣辱共担
(三)坚持原则,协同配合
(四)互相学习,尊“长”爱“小”
三、护理人员与医技科室人员关系的伦理规范
四、护理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关系的伦理规范
课后习题
1、护患关系的伦理意义是什么’
2、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则及改善策略有哪些?
3、怎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4、医护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有哪些?
5、护护关系应遵循哪些伦理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