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定义
储量分类标准
四、新分类标准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
1、重要意义 (1)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与国外市场 经济体制国家矿产资源分类的接轨,便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促 进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
(2)新分类适应了我国矿业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必将推动地 质勘查体制的改革,推动地勘单位更好地走向市场。 (3)实施新标准,对于提高勘探投资效益,避免勘查资金的浪 费,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新分类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影响 (1)必须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地质工作程度的作法,要求地质勘 查工作必须进行可行性评价,做到一边勘查,一边评价,某一勘查 阶段一结束,就可以依据勘查程度和可行性评价结果,根据分类标 准初步划分所获矿产资源的类别。这就要求提交的地质勘查报告必 须同时包括可行性评价的内容。 (2)新的分类标准是国家作为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也为 探矿权人进行矿权转让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尺度,即便于政府对矿业 市场的管理,也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勘探投资体制运行和矿业 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可以说新的分类标准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全 新的要求。探矿权人也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勘查 、勘探网度的安排、勘探手段的选择等,业主都有决策权。所以对 探矿权人(投资者)和勘查单位,都面临着观念转变的过程。
1959年经全国储委第十二次全会批准,发布了“金属、非金属、 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 的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方案。之后数年间,全国储委、冶 金、煤炭等工业部门又对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 1997年6月国家地质总局会同有关工业部门制定并颁发了《非金 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和《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此 两个“总则”仍按技术经济条件把资源储量分为能利用和暂不能利 用两大类(即表内、表外),根据勘探研究程度分为A、B、C、D 四级。 1992年12月,又在总结前几年工作基础上,由国家技术监督局 颁发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从1993年10月1日起执行 至今。 根据上述规范、总则的要求,各部门先后又制定了54个单矿种 地质勘探规范。上述总则、规范的制定,对解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 的矿产勘查开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一、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概述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各种矿物、岩石和矿石,具有经济价值,并且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地幔和地核中,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等多种类型。
矿产资源的丰富度和储量大小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现代工业和农业的重要基础。
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是对地球内部矿产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划分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资源的分布规律、储量情况和开发利用潜力。
通过储量分类,可以清晰地了解资源的种类、规模和质量,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方法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查、矿产储量估算、资源储量分类和评价等环节。
在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中,通常采用地质勘查、矿产储量估算等方法获取资源的基本信息,进而对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
1. 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对于地球内部矿产资源进行详细观察、测试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勘查工作可以获得矿床出现的地质背景、成因类型、矿床规模和品质等关键信息。
地质勘查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勘探、遥感勘查等多种方法和手段。
2. 矿产储量估算矿产储量估算是对于已勘探矿床的储量规模进行科学估计和计算,通过对矿床的大小、含量、品位、岩石性质等进行测算和分析,获得矿床的储量数据。
矿产储量估算一般采用地质统计学、数学统计学和地质经济学等方法,应用地质信息、采矿工程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评估和预测。
3. 资源储量分类和评价资源储量分类是对于矿产资源进行严格的分类和整理,通常将矿产资源按照矿床类型、矿石品位、成矿地质作用等因素进行细致划分。
资源储量评价则是对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进行评估,包括资源的地质特征、区域分布、矿床规模和开发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影响因素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勘查技术、数据依据、评价标准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力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2.1.1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二类。
2.1.2 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2.2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2.2.1 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 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己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2.2 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
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2.2.3 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作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
对直接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
2.2.4 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 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哪16种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哪16种类型?其代码及概念是什么?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分为16种类,其中:储量有3种类型。
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资源量有7种类型。
它们分别是:(1)可采储量(11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它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它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足经济的。
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指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它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产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
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
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
与其惟一的区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21)所述。
【免费下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
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力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2.1.1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二类。
2.1.2 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2.2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2.2.1 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 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己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2.2 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
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2.2.3 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作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
对直接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
2.2.4 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 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经济轴 E 1 —经济的 2M—边际经济的 2S—次边际经济的 3 —内蕴经济的 (四分)
可行性轴 F 1—可研 2—预可研 3—概略研究 (三分)
地质轴 G 1—探明的 2—控制的 3—推断的 4—预测的 (四分)
从分类框架图可看出,按上述原则排列编码则有36个编码。而实 际分类标准上只有16个编码,这是因为从逻辑和实际情况讲,有些 码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至〔如114、113(不可能),2M33、2S34(逻 辑矛盾)等〕。16个编码中的每一类码,都是由经济、可研、地质 轴的相关代码组成,各类型的概念界定都很清楚,不同类型编码除 定性要求外,在工程布置,矿体连续性上都有明显不同的要求,矿 产勘查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有比较密切的对应关系。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查明矿产资源
分类 类型
潜在矿产资源 控制的 推断的 预测的
探明的
经济意义 可采储量(111)
经济的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采储量(121)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2M11)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
基础储量(2M21) 资源量(2S11) 基础储量(2M22)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1997年开始就开展了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研究制定 工作。研制工作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牵头,勘查司、国家冶金工业 局、国家石化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参加,按GB13908—1992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中有关分类分级的规定,主要参考 了1997年发布的《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和美国矿业局、 地质调查局的《1980年矿产资源和储量的分类原则》,结合我国国 情,制定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 监督局以国标GB/T17766—1999形式,于1999年6月8日批准发布, 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至此,一部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要求,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分类标准就诞生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连续性,排除了大的多解性; • ②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 • ③对矿石中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进行了综 合评价; • ④对易选矿石的可选性进行了类比,一 般矿石作了实验室流程试验,新类型或难选 矿石作了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其成果可供 评价矿石是否具工业价值。 • 经预可行性研究,并扣除了因各种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要想走出国门或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就必须重新制定分类标准,使其与国际惯例 相容。 •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 于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 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这种统称 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量或某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 1、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分复杂、规 模小者居多为特色。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 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全 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头,我
组合,实际是包括了普查、详查、勘探各阶
PPT文档演模板
段
Hale Waihona Puke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不同范围内所有的储量。同一矿种、同为
详细勘探(相当我国勘探),在我国由于规
模不同或矿床勘探类型不同,提交的储量级
别可以不同。《总则》规定,大、中型矿床
或类型简单的矿床需要提交B+C+D级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202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2020一、引言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地球表面或地下储存并可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固体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其储量的分类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潜力,为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根据矿床的产出地质条件和矿物组成,固体矿产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1. 金属矿储量金属矿包括铁矿、铜矿、铝矿、黄金、银矿等,其储量是指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的可采储量。
根据《国际矿产资源分类标准》(UNFC)的定义,金属矿储量可分为探明储量和推测储量两大类。
探明储量是指通过实地勘查和勘探已经确认的资源储量,推测储量是指通过地质信息预测或模型计算认为可能存在的储量。
2. 非金属矿储量非金属矿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盐、石英砂、石英石、粘土等。
非金属矿的储量评估同样按照探明储量和推测储量两大类进行分类,以反映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开采潜力。
根据储量的确定性和经济成矿条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还可分为地质储量和经济储量。
地质储量是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和实体验证证明的具有一定储量的资源,而经济储量是在地质储量基础上,考虑资源开采成本、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等因素后得出的能够经济开采的矿产资源储量。
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全面评估1. 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调查,我国金属矿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北地区,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世界范围内,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非金属矿则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非洲和亚洲。
2. 资源储量的变化趋势随着全球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一些资源的储量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比如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而一些新兴资源的储量则逐渐增加,比如锂矿、稀土矿等。
3. 开采技术和成本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和成本也在不断改变,比如深海矿产资源的开采、大型矿石破碎设备的使用等,这些都对资源储量的评估和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矿产资源是我们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有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而要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必须对矿产资源有一个全面、准确、完整的认识,明确矿产资源储量和结构。
为此,我国制定了《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该分类将矿产资源分为地质调查可知储量、地质探测可知储量、勘探已发现储量以及勘探已开发储量4个类别。
首先,地质调查可知储量是指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可以初步估算的矿产储量,主要是通过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和矿产条件来估算出来的储量。
其次,地质探测可知储量是指在探测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探测工作,可以将原本不可知的储量资源或者待查明的储量资源初步估算出来的储量。
探测可知储量的确定,主要依靠对可知储量的已有地质调查信息进行深入详细的探测工作,以及一些补充探测来实现。
紧接着,勘探已发现储量是指根据现有勘探成果,在勘探工作中发现的某一矿体的储量。
其确定方法是根据勘探结果,对矿体进行规模和品位测算,结合矿体结构和构造特征,对其分层储量进行估算。
最后,勘探已开发储量是指根据一定勘探成果,通过投入资金,采取有效的开发措施,形成的确定的储量,它代表着一定程度上可以投入使用的储量。
《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及开发。
政府在管理矿藏时,需要正确识别矿藏的实质性,准确估算储量,实现储量的有效利用。
依据《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手段,科学管理和处理矿产资源,有效控制和优化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而有效的利用矿产资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矿产资源物质优势,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可以将矿产资源分为地质调查可知储量、地质探测可知储量、勘探已发现储量以及勘探已开发储量4个类别。
准确认识矿产资源储量及结构,尤其是准确识别矿产资源的调查,探测及开发程度,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落实和执行,明确矿产资源储量和结构,树立有效的管理和处理机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征求意见稿)引言矿产资源储量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无论是矿产勘查、矿山设计、生产,还是政府宏观管理以及市场交易、筹资融资、企业上市,都离不开衡量所提供矿产资源储量的数量和质量的可靠程度的技术经济标准。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矿产勘查工作,矿山建设加速进行。
为了保证矿产勘查和地质勘探报告的质量,制订全国统一的矿产勘查规范和估计矿产储量分级标准以及规程,国家成立了全国矿产埋藏量鉴定委员会(成立时称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各种矿物原料的储量,掌握全国矿产资源平衡。
1954 年12 月,为满足当时矿产勘查和矿山建设的迫切需要,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决定出版1954年1 月苏联部长会议批准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等标准和文件,名称为《矿产储量分类规范》(第一辑总则),以供矿产勘查工作参考。
195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组织、制订了《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该规范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第12 次全体会议通过,并经地质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建筑工程部、煤炭工业部同意,由上述有关部联合颁发执行。
总则分为:金属矿产储量分类、非金属矿产储量分类、煤矿储量分类三部分。
1977 年,国家地质总局与冶金部联合制定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与国家建筑材料总局、石油化学工业部联合制定了《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与煤炭工业部联合制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颁发试行。
这些总则中都有“矿产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节。
1992 年,恢复后的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提出,由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组织,有矿产勘查各部门的专家组成的编写组,修订完成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92)国家标准,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成为我国第一部涵盖整个固体矿产的勘探规范。
其中也包括了“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一节。
与前不同的是增加了勘探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地质两部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固态矿物和岩石中具有经济价值和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产,包括煤、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其储量的分析和编码是重要的数据基础,能为矿产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矿产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和编码具有重要意义。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主要根据矿床类型、矿物成分及其分布规律、系统分类等多种方法。
其中,矿床类型是影响矿产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采用矿床分类体系进行研究。
按照矿床分类体系,可将固体矿产资源分为岩浆和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等。
岩浆和热液矿床以金属矿为主,沉积矿床以煤炭、石灰石、铁矿石为主,变质矿床以非金属矿如石英、石墨、膨润土、大理石等为主。
同时,在储量分类中也要考虑矿产资源所处的地质环境、成因类型、矿床形态、分布规律等因素。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是指将分析和计算出的矿产储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符号编码,以确定特定的矿产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利用面积、长度、厚度等参量建立储量编码系统,利用储量单位、矿石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建立储量编码系统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编码方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矿产储量的统计、收集和管理效率,为矿产储量的评价和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其储量进行编码可以进行储量核算和储量估计,对于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方案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还可以规范储量计算、管理和使用,促进矿业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科学化、规范化。
总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编码是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工作,对于提高储量统计、评价和规划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运行水平、促进矿产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也应受到重视,必须坚持科学的开发理念和环保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矿床或矿体中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固体矿石的总量。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是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资源的基础,但是这个分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指标的解释。
1.所含元素的丰度:即矿石中所含有价值元素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矿床中所含有价值元素的丰度越高,储量越大,资源开采利用价值越高。
2.矿体体积:指矿床的体积大小,通常用立方米或立方千米来表示。
矿床体积越大,储量越大,资源开采潜力越高。
3.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价值元素的平均含量。
矿石品位越高,每吨矿石中所含有价值元素的量越多,储量也越大。
4.分布体积:指矿床或矿体在地质空间中分布的范围。
分布体积越大,矿床的规模越大,储量也越大。
5.可开采储量: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的矿石量。
可开采储量考虑了开采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6.潜在储量: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无法开采的矿石量,但具备潜在开采价值,可能在未来的技术进步或经济环境变化下开采。
潜在储量是估计资源潜力的重要指标。
7.注水率:指矿床中富含水分的比例。
高注水率会增加开采难度和成本。
注水率的高低对储量的利用和开采方式有重要影响。
8.丰度分布:指矿体中含有价值元素的分布情况。
丰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开采率和开采效益有影响。
趋于均匀的丰度分布可以提高开采率。
9.矿石赋存形式:指矿石出现的形态和地质特征。
不同的矿石赋存形式对开采方式和技术有重要影响,也影响储量的开发利用潜力。
10.矿体结构:指矿体的形态、厚度、倾角等特征。
矿体结构对于开采的方向性和方法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地质状况:指矿床或矿体的地质环境和特征。
地质状况包括岩石性质、构造演化等因素,对储量的形成和开采方式有重要影响。
这些指标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和描述固体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完整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图I)和矩阵形式(表1)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米储量和预可米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见图I)。
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 b ”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种类型(见表I)E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图1)电腰司席程厦空込、曲貢〜一umvr^aft«n«*in .酊亲ti乐】i“SttMcniMHKJRNfttunA^tiaarib)ti«*uazzi>?---越隊慢质的n(2MU)MM«««!»QM2L)CJM2Sk氏血岸纶療的<»mn(2S£))<2St£}片■经岳弟費HU^«U (J3Z)63、址;套申烏刖绘糾口门-3卅).・I esr.2M-jai+*ifftt.2S. Rjaireff&9-3-^ ■悴需的存■鈕欄念£来定紳位耿谦示可冇性评忻許昏』=可疔性哥J E・?=f i可斤住研兗•』=型耳=未抄除设计“陽b■需的M最U t U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表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一般来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储量分类地质储量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各种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根据矿藏的性质和规模,地质储量可以分为可采储量、探明储量和潜在储量三类。
可采储量是指已经具备开采条件和技术方案的矿产资源储量,可以直接利用的储量。
探明储量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评估已经明确存在的矿产资源储量,但尚未进入开采阶段的储量。
潜在储量是指根据地质勘探和评估推测出的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储量,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开发的储量。
2. 经济储量分类经济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和市场需求,经济储量可以分为开采储量、潜在开采储量和未来开采储量三类。
开采储量是指可以在当前条件下直接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其开采成本低、市场需求高。
潜在开采储量是指虽然存在一定技术和经济障碍,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未来开采储量是指需要长期技术研究和市场调研后才能开发的矿产资源储量。
3. 可持续开采储量分类可持续开采储量是指在不破坏环境、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可以持续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开采方式,可持续开采储量可以分为可再生储量、非可再生储量和不可再生储量三类。
可再生储量是指资源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可以通过合理开采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
非可再生储量是指资源更新能力较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资源,延长资源的利用寿命。
不可再生储量是指资源数量有限,一旦开采完毕就无法再生,必须谨慎开采和利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对于资源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地对资源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同时,分类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和优先开发方向,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固体矿产储量分类
固体矿产储量分类
固体矿产储量是地球表面的固态矿物质在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贮存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固体矿产储量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
一、按照开采条件分类
1.露天矿:露天矿是指地表上露出来的矿体,其开采方法是将表土或岩石覆盖层移除,然后用钻孔或爆破将矿石挖掘出来。
2.地下矿:地下矿则是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体,开采方法需要挖掘坑道或巷道,使用各类开采机械进行矿石的采取和运输。
二、按照储量含量分类
1.超大型矿床:指储量超过10亿吨的矿床,如中国的鞍山、本溪铁矿等。
2.大型矿床:指储量在1亿吨以上但不足10亿吨的矿床,如中国黄金坑、银鸽铜矿等。
3.中型矿床:指储量在千万吨以上但不足1亿吨的矿床,如中国南岭磨长、乌东德铁矿石等。
4.小型矿床:指储量在千吨以上但不足千万吨的矿床,如中国大庆油田中的苏南油田等。
5.微型矿床:指储量在百吨以下的矿床,如各种非金属矿等。
三、按照矿物种类分类
1.金属矿物储量:包括铁、铜、铅、锌、锡等金属矿物。
2.非金属矿物储量:包括建筑材料、工业矿物、化工原料等。
3.燃料矿物储量:包括煤、油、天然气等。
总之,固体矿产储量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固体矿产资源的类型和数量,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自然资源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自然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固体矿石及其他固体物质。
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固体矿产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属矿产资源可以分为常见金属矿产资源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两大类。
常见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锌矿石等。
这些矿石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其中,铁矿石作为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和制造业。
铜矿石则是电子、电气、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应用广泛。
铝矿石在交通运输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制造飞机、汽车等的重要原料。
锌矿石在冶金、电镀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是指含有稀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如钨矿石、锡矿石、锑矿石等。
这些稀有金属在军事、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钨矿石是制造高温合金和高速钢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锡矿石是制造合金、焊料等的重要原料,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锑矿石在军事、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指不含金属元素的矿石和固体物质。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盐矿石、煤矿石等。
这些资源在建筑、化工、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石灰石是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建筑、水泥等行业。
石膏是建筑材料、化肥等的重要原料,应用广泛。
盐矿石是调味品、化学原料等的重要来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煤矿石是能源工业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固体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对固体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定义关注率:5012【大中小】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力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二类。
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 ( 或 ) 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己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 ( 层 ) 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
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作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
对直接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
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 ( 层 ) 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
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 :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 ( 矿点 ) 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 ( 点 ) 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
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进行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
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3、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日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的储量数及相应的加上选冶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
或在政府补贴和 ( 或 ) 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万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末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
术语和词汇中英文对照表(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资源solidfuelsandmineralresources查明矿产资源totalidentifiedmineralresources潜在矿产资源undiscoveredresources储量extractablereserve可采储量provedextractablereserve预可采储量probableextractablereserve基础储量basicreserve资源量resource预查reconnaissance普查prospecting详查generalexploration勘探detailedexploration矿化潜力mineralizationpotential地质可靠程度geologicalassurance预测的reconnaissance推断的inferred控制的indicated探明的measured可行性评价feasibilityassessment概略研究geologicalstudy预可行性研究prefeasibilitystudy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采矿报告mniingreport经济意义degreeofeconomicviability经济的econom ic边际经济的marginaleconomic次边际经济的submarginaleconomic内蕴经济的nitrinsic economic经济意义未定的economic-interestundefined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