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途径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作者:王玉梅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5期[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新途径。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当今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以此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确保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因此,深入探究在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大学生素质水平,探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的管理机制是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教育途径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
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教育途径主要有:一、思想理论教育教育离不开课堂,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它所提供的政治、思想、道德、历史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大学生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政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科研活动的教育结合教学、科研活动,广泛开展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广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科学知识作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结晶,既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也是陶冶心灵、完善人格的好教材。
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越高,越易于理解和接受科学的世界观。
广大教师从政治立场、治学态度到道德品质,都有向学生进行教育和示范的责任。
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战略和战略措施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战略和战略措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更是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心灵成长和社会责任感。
制定一份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战略和战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重点战略(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和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提升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战略之一。
(2)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支柱和国家力量的来源。
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公民具备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品质,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点战略。
通过宣传教育民族光荣历史、伟大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体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增强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战略之一。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战略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要加强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方式也要随之拓展和创新。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还要利用社会团体、企业、社区等各种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让中学思政课堂绽放信仰的光芒
让中学思政课堂绽放信仰的光芒在当今社会,中学思政课作为中小学生的重要一课,旨在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学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宗教信仰的关注,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信仰方面的培养。
如何让中学思政课堂绽放信仰的光芒,成为当前思政教育中的一大挑战。
信仰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更为人生的发展和成长注入着力量和动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信仰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都至关重要。
在中学思政课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信仰进行引导和培养,从而让中学思政课堂绽放信仰的光芒。
第一,加强对宗教信仰的教育。
虽然我国历来强调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宗教信仰一直是个受到限制的领域。
很多中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和认识也相对较少。
在中学思政课中,应该加强对宗教信仰的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宗教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宗教的尊重和包容心态,从而提升学生的宗教素养和信仰观念。
第二,注重对精神信仰的关注。
除了宗教信仰外,精神信仰同样重要。
精神信仰并不一定指宗教信仰,更多地是指对人生、人性、道德等方面的信仰。
在中学思政课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信仰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念。
提倡道德信仰的教育。
道德在中学思政课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道德信仰是指对道德准则和原则的信仰,它是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在中学思政课中,应该不断强调和宣扬道德信仰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信仰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尊严、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信仰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人文精神越发显得重要。
在中学思政课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人文角度认识人类的伟大和普遍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修养。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途径的总结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途径的总结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今天的年轻一代迎接挑战,走向振兴中国的重要道路。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种深化思想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而且是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它与今天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支撑我们的政治制度、国家意志、社会共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柱。
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一)以实际发展为驱动。
以当今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纲,让学生了解国家实际发展的历程,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感受国家的伟大复兴、统一的伟大壮举等。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强化爱国主义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入口。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想信念,强化学生的爱国心,让学生学会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热爱祖国和祖国文化、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融入正确的文化。
融入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道德,深化对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国家公约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秩序,坚定团结一致的民族意识,树立爱国爱护公物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运行规律,加强对宪法、国旗、国歌、国家的认同感,正确认识国家机构。
三、结语
以上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途径的总结,它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学生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力量之源。
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
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
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做法:
1. 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在思政课程中,可以结合历史、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深入挖掘民族团结教育的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
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文艺演出、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3. 加强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授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4. 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可以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
通过思政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影响民主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日益深远。
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流动,民主主义思想在不同国家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本文将就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途径、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途径1. 技术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成了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个人和组织可以迅速获取和传播信息,进而促进了包括民主主义价值观在内的各种观点的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为民主主义思想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得个体可以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的讨论、表达和参与。
2. 民间交流:除了技术途径的传播,人际交流也是民主主义观念传播的重要方式。
通过学术研究、学生交流、文化艺术交流等形式,民主主义思想可以跨越国界和政治体制,从而影响和启发更多的人。
3. 组织参与: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参与也是民主主义思想传播的关键。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推广。
同时,民间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教育、培训和项目实施等,传播和弘扬民主和人权的理念。
二、民主主义思想对国家发展的影响1. 政治制度建设: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使得更多国家意识到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推动了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通过选举产生领导人、推行多党制、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等制度改革,国家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得以实现。
2. 人权保障:民主主义思想强调人权和捍卫公民自由,对国家社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改进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家在倾听人民声音、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平等方面加强了努力,提高了人权状况和社会公正性。
3. 社会发展:民主主义观念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民主主义强调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使得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人们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发展。
这种广泛的社会参与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公共福祉的提高。
三、民主主义思想传播中的问题1. 传播误解:民主主义思想在传播过程中容易被误解。
浅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举措
浅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举措作者:邹宗喜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1.纵向看发展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确立了“立德树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也凸显了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貫彻落实。
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拿出新思路、新举措,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必须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
2.横向观世界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园地,同时也处在西方思想和我国国内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冲击的前沿,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校一项重点工作。
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一代代青少年学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成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2023年,我们的社会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还在不断更新,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变得越来越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其作用不仅仅是对民众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主教育,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环境,人们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光受到了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引导人们形成或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去认识和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分辨真伪,取舍善恶,同时在众多价值观和世界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组成部分的责任,带动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有时也会带来人们心灵的骚动和紊乱,这时面对一些重大事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思想和认识,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维权能力,化想想为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人们认知为维权的真正意义,进行探讨和讨论,找到发起维权行动的方法,并引导群众团结一致,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
这样不仅是防止社会群体冲突,同时也带动更多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前来相助,共建和谐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每个民众的积极参与,保证社会的规范有序运行。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人心树立起权利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民众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发言投票等形式为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减少恶劣事件的发生和推翻了一些误解的观念,总体上带动组成社会的个体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秀的干部队伍,这既要有政策的引导,也需要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浅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
浅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生的重要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议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我们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重要内容的任务。
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需要注重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政治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政治素养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而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平台。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参与能力。
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政治素养培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觉悟,为将来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需要关注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
社会责任感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重要品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青少年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而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将来成为社会建设者和发展者作好准备。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政治素养培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三个方面,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方法关系的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方法关系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载体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修养,使学生成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面,可以采用课堂教学、模拟演习、实践活动、学生团队等多种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面,可以采用课本、教材、红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教育电影、教育电视等多种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演讲、讨论、模拟、辩论、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和方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途径和载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则是为了实现途径和载体所设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综合运用各种途径、载体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理论。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模拟、辩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校园文艺活动等载体,将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真实的案例、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意义。
5.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帮助,使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种途径、载体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修养,使学生成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艺活动等载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理论,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在增进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增进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加强民族团结由于民族主义总是源于族际沟通过程中的收集反映,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利己性的民族掌握中心意识、排他性的民族至上精神和因沟通障碍引发的对其他民族的不信任和畏惧心态紧密相关,民族主义便不能不体现为一种政治行为:它在社会心理层面则一般呈现为具有极端自我保护意识的攻击性防御行为。
毛泽东曾就国内民族关系多次表示:“我们无论对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并且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和民族关系的检查。
周恩来则在讲话中列举了族际沟通的障碍和民族主义现象:“因为兄弟民族多数处于经齐、文化比较落后的状态,汉族同志在批评时,就容易去指责这些客观存在的落后现象”,“就很容易发生一些民族歧视的错误”;他要求“从团结愿望出发进行批判,以消除或减少民族歧视的错误和民族分裂的倾向。
”他在1978年更明确地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思想意只,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历来关系到国家统一,更是民族凝聚力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各民族成员有各自的民族归属,但又共同归属于中华民族,这种双重的民族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的各民族之间虽然血统、语言、文化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缔造的祖国,共同的历史命运和未来。
历史的经验证明,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多民族主权国家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也是相对复杂的地区。
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民族性与国民性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带来的宗教文化与主体文化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由于现实价值理念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带来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及理想信念方面的差异和矛盾冲突。
如何发挥思政课作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如何发挥思政课作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每一个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来实现,需要从学理上讲清楚、弄明白,更需要从知识体系上加以丰富发展和强化。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内在的价值导向、知识体系、形式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求同向同行,二者可以形成合力。
学校根据具体学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专题形式融入思政课。
学校通过开设的思政课,结合学生情况与课程内容设置,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如:学校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简明新疆地方史》等课程,详细阐释新疆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历史问题,有力回击“三股势力”在新疆历史问题上的歪理邪说。
因此,开设“简明新疆地方史”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
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组织师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重要指示,从战略高度审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做好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立足党和国家需要,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思政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几点建议
高校思政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几点建议【摘要】现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具备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高校思政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重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
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中感受民族大义。
促进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入,让学生真正内化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高校思政课中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培养出一批爱国之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重要性、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爱国主义氛围、实践教育、情感深入、结论、提升、学生爱国情怀。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禀赋和奋斗品格。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偏差。
高校思政课应该在教学中着力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政课中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弘扬国家民族精神,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
通过思政课教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增强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 展。
实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表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全面反映教育效果。
05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展 望
深化理论研究
总结词
深入研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
03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它要求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其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自主实践 ,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 位,认为受教育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能够 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完善。
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
1 2 3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健康成长, 认为个体具有内在的潜能和动力,主张发挥人的 主体性。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 影响,认为个体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应发挥人 的主体性以适应环境。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认为个体在群体中应发挥主体性,以促进群 体的和谐与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成果。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注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评 价。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将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多方纳入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
爱国主义思政教育
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的意义、实施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
通过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同时,爱国主义思政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施爱国主义思政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一方面,可以通过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历史是民族记忆的载体,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民族英雄的事迹,进而引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荣誉的追求。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体验式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革命旧址,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历史和民族精神。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于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
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的变化、行为表现的转变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借助专家评估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对于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估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篇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两次会议分别明确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培养人?这两大摆在高校面前重大课题。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思维最为活跃、感知最为敏感、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
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就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要任务。
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壅堵为因势利导、变说教为潜移默化、变理论为实践体验,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首先,当前互联网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资讯高度丰富、多元化思潮交织混杂。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学习方式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已经超过报刊、电台、电视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媒体。
青年大学生在享受信息时代的便利、汲取知识营养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隐蔽性、欺骗性和无约束性,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身心健康受损,尤其是网络中凶杀、色情、谣言等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 1 -价值和道德观。
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学生信息传递的权威开始滑坡、来源渠道变得狭窄,这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不断变化,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质,势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扩招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社会分化造成家庭条件反差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法有时难以凑效。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要依托校园各种组织和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和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努力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一)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学生党员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成绩优秀,在其他同学中具有较好的声誉。
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在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对促进其他非党员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形势下,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确立“一年级着手培养、积极发展,二、三年级广泛培养、重点发展,四年级继续培养、不断发展”的原则,把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通过党建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从而加强自我教育的深度、拓宽自我教育的广度、增强自我教育的力度,发挥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和联系学生的作用大学生中大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在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是党组织的后备军。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相信团员、依靠团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的领导,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带动基层团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会是学生自发组成的自律组织,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所就读学校学生会的会员,学生会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与纽带。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随着社会高速发展,高等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这使得辅导员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辅导员要广泛深入地展开调查研究、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等方式因材施教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成长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发达为代表的现代传媒蓬勃兴起的时期。
虽然他们主流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热爱祖国,热爱党,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挑战。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1、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认真研究和正确利用这种相互影响,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一般可以通过级队会、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等学生集中的机会,在他们中间建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情,引导大学生开展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辅导员也可以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之升华成集体教育的主题。
通过这些集体教育,不仅能促进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形成,同时也可以推进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个别教育的对象是个别和少数学生,大学生中存在思想比较极端,性格比较偏激的学生,这些学生更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辅导员在兼顾全局工作的同时,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教育的个别教育。
一定要了解个别学生的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的对象和时机的选择,要从他的立场出发,不可把所有一切问题全部加在每个人的身上,否则将可能是一种适得其反的教育。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引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强大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多元文化共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化不可避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也日益频繁。
为了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高校思政课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点。
同时,高校思政课还应该加强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阐述,强化各民族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和谐共处的信心和决心。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消除民族文化冲突和隔阂,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高校思政课还应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目标,通过宣传各民族之间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文化成果,强化各民族共同的价值信仰和文化自信。
同时,高校思政课应该充分挖掘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点,加强对共同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与血脉相连的关系,增进对不同民族的理解和尊重。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增强各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全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处于复杂的形势下,民族关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应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全面介绍我国民族政策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情况,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高校思政课还应该针对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详细讲述各种因素导致的民族问题,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民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2017年/第07期/3月(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途径郅艳梅(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本文将以民族主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思考,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方法四个角度出发,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科学引导民族主义正确发展方向、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主义积极作用途径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7.03.041On the Way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Nationalis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ZHI Yanmei(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 273165)Abstract Nationalism is an unavoidable 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since modern times.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national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importance,play a positive role in Contemporary Nationalism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istence,from four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concept,education content,education methods and education carrier,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guide the right direction of nationalist,and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nationalism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ationalism;positive role;way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引导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对民族主义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意义重大,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做了长足的努力,然而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上存在偏差、教育实效性不强等。
从教育内容、方式及方法等方面究其原因,可发现民族主义理论比较空洞,缺乏实际内容;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流通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均阻碍了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发挥。
1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相关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民族主义问题的分析上,历经了一个“从事实上承认,名义上否定到完全承认”[1]的过程,列宁早就提出民族主义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要对民族主义加以区别对待。
面对民族主义的两面性,我们应扬长避短,用全面的目光审视民族主义,学习经典作家对民族主义的辩证性分析,充分认识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1.1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即“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民族主义同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虽然可以为不同的阶级所用来维护阶级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超阶级性,不能作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民族主义由于其特有的对国家统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意义,加之其广泛的适用范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不容忽视。
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在国家进程中要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为任务,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影响日益突出的补充意识形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作为思想情感的盲目性将可能在社会运动的形态中表露,对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甚至是世界和平。
而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及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引导民族主义的发展,充分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1.2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引导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对民族主义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意义重大,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做了长足的努力,然而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上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然而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则涉及较少,民族主义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
且在发挥民族主义主义积极作用的引导教育中,教育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将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发挥与弘扬民族精神混为一谈,在教育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较少真正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出发,理清民族主义的内容、特点及两面性。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强化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对真正教育大众正确认识民族主义的实质,理清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面对民族问题及国际关系时注意民族主义的短处和弊端,避免盲872017年/第07期/3月(上)目过激的情绪倾向,还存在一定问题。
(2)教育实效性不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众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树立理性民族主义观念,并没有获得显著成效。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民族主义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民族主义简单地理解为狭隘民族主义甚至是民族分裂主义,提到民族主义会联想到恐怖主义、暴力组织;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割裂开来,作为对立的两个概念来对待;面对外来威胁存在盲目倾向,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持有消极印象甚至敌视态度。
面对国家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受到侵犯,在积极维护民族尊严与民族利益的同时,朴素的爱国情感占领上风,缺乏理性引导,甚至做出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法制观念缺失,不能正确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考究。
1.3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对探索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途径,进行理性民族主义教育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教育中仍然存在内容定位不清及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从教育内容、方式及方法等方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3.1民族主义理论比较空洞,缺乏实际内容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4]虽然这是对民族主义持贬义学者的观点,但其说法也并非全无道理。
民族主义往往以朴素热烈的民族情感为表现形式,人们了解到的接触到的民族主义大多是直接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运动,以意识形态形式出现的理论形式较少为人研究,在民族理论方面相对单薄,缺乏充实丰富的内容,使民族主义容易被人片面的理解。
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强调对民族情感和民族传统的认同,在提高人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作用突出,然而除此之外,“既没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的切实方案,也缺少政治文明、社会和谐方面的良好建言,”[5]缺乏切实可行的务实温和的实际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造成教育重心的偏离。
1.3.2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流通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种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形式铺天盖地而来,人们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很大改变,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人们从网络上更直观地了解国内国际新闻,web2.0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直接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形成了新形式的“网络民族主义”,在民族问题和国家主权问题面前,可以迅速形成强大的民间民族主义舆论力量,在给人们提供民主发言平台的同时,也容易产生过激言论和群体聚集,在小集体过激氛围中缺乏法制规束和理性思考,产生孤立对抗、保守排外的狂热极端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平台,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1.3.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滞后性面对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人们思想特点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引导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教育方法日渐显示出其滞后性。
面对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政府报道的相关信息常常无法满足人们对民族问题或国际形势的关注需求,网络管理方面的滞后也容易使人们的民族情绪走向不理性;面对人们日渐增强的参政意识和愈发活跃的思维,靠学校公共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已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单纯依靠灌输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方面日渐凸显;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确,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引导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也已逐渐捉襟见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应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真正促进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发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途径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民族主义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面对人们对民族主义存在的片面、偏激的理解,人们对民族情感的最朴素真实的非理性表达,我们应努力探索一条科学引导民族主义发展方向的道路,结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促进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发挥。
2.1加强主流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面对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来规制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及表现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倡爱国主义而非一般的民族主义,虽然就共同点来说,爱国主义的本质是民族主义,但对爱国主义的提倡可以避免民族主义的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