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通俗化体现
应用心理学导论
临床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与特点
1 个体研究
关注个体的独特之处和心理特征
2 通俗易懂
理论深入浅出,接地气。
3 科学性强
依托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支撑临床实践。
非临床应用心、广告营销 等领域的应用广泛。
工具性强
应用心理学在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中的 应用
1
性别歧视
研究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原因,提供公正多元的解决方案。
2
社会心理问题
对于抑郁症、自杀等社会心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
社会项目实践
制定、实践社会项目,增强公民素质。
应用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工具的广泛运用,将 进一步推动应用心理学发展。
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推动团队 协作,提高绩效。
招聘和解雇流程优化
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招聘和解雇 流程,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应用心理学在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和治疗
通过心理治疗,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 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个体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消除不良情绪。
跨学科合作
与其他学科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跨学科研究。
人机交互
关注人机交互,研究更高效、 灵活的交互方式。
应用心理学学科重要性探讨
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符合人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应用心理学又是一个发展前景巨大 的学科,其学科重要性不可低估。
应用心理学实践中的个人职业 发展建议
应用心理学导论
应用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以解决人类生活和社会问 题的学科。本次演讲将深入探讨应用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年制)章节答案
1.2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B、健康•C、通约•D、一般我的答案:C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B、有效正确•C、真理逻辑•D、逻辑真理我的答案:B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B、曲折坎坷•C、百花齐放•D、停滞不前我的答案:C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1.31【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A、美国人养大狗•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D、中国人较聪明我的答案:ABC2【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3【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1.41【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 我的答案:√2【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3【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 我的答案:√4【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5【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1.51【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B、希波克拉底•C、苏格拉底•D、柏拉图我的答案:B2【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普罗泰戈拉我的答案:C3【单选题】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段论中不包含( )。
•A、大前提•B、中前提•C、小前提•D、结论我的答案:B4【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我所认识的心理学
我所认识的心理学-----与韦老师谈话所想到的心理学,这个学科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神秘莫测,仿佛是一个魔法,学会了就可以看透人心,可以洞察世间真相,超脱物然,一语道破真谛,如佛法无边,令人通透。
然而我选报心理学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哲学。
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就是为了洞察世间的道理,人为什么会有恐惧?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怎样的人?人的差别源于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被我想过很多遍但都无解的问题,在我接触了心理学之后渐渐变得清晰,或者说渐渐变得不重要,因为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担忧,所谓有知而无畏,了解了它的道理,它的运转,似乎就可以掌控了它,因此而无惧。
然而世间万物是无法全然了解的,依靠有知无畏让自己得到暂时的安全只能徒增恐惧,真正的安全是依靠勇气去面对无知,面对那些你无法捉摸到但又想要去解决的东西。
而这些领悟,是心理学对我最大的改变。
若把人生比作一段旅途,有的人拼命地向前飞奔,却忘记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沉醉在过去的迷途不能自拔,不仅没能欣赏沿途的风景,还忘了未来的方向;而有的人在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前行,欣赏沿途的风景,却不忘未来的方向。
而我,则是从那个忘了未来方向的人慢慢变成为欣赏沿途风景的人了。
而这些,是我最大的成长。
当我有了进步和成长之后,我发现身边却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知道如何成长的人。
他们或者因为恋爱而对爱情心灰意冷,或者因为与人沟通而痛苦不堪,又或者因为工作而焦头烂额。
他们孤独的探索,或者一步步成长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或者在泥潭中深陷不能自拔。
我把前者称作“自我超越者”,如阿德勒;我把后者的行为称作“把自己困在牢里”,这些人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处境,并向别人申诉自己的痛苦,一直到别人认同他,可怜他为止,他们无法自知,也很难让别人帮助,所以我们只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而我想要做的,是在自己得到心灵成长之后,能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达到一种幸福状态,这种幸福不是阿Q精神,也不是“虚假的繁荣”,而是一种自己可以选择,自己可以把握的自主感。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50题)1、提出比较概括、广泛的问题,对回答内容不做严格限制的技术属于什么技术()A.具体化技术B.内容反应技术C.封闭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答案】 D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是()。
A.1789年B.1879年C.1859年D.1689年【答案】 B3、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A.学术考核B.教学考核C.目标激励D.岗位定级【答案】 C4、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为()。
A.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兴起B.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D.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答案】 B5、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答案】 C6、自我效能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班杜拉B.布鲁纳C.斯金纳D.马斯洛【答案】 A7、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
A.正抑制B.负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答案】 C8、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答案】 D9、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
A.差异律B.强度律C.活动律D.组合律【答案】 D10、()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
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答案】 A11、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复习材料D.固定点【答案】 A12、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
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
第一节概论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阅读88次一、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二、研究的范围三、古代心理学思想未自然而然地演变成心理科学的成因一是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二是以“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体生理解剖学的发展三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心性之学,不大受医学界的生理研究的启发与影响四是古代中国人太推崇“学而优则仕”的做法,不重视与“科举”无关的其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钻研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Scarlett 录入第二节中国近代心理学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阅读99次一、中国近代心理学启蒙时期(一)、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传入1.利玛窦的《西国记法》《西国记法》的内容论述人的记忆功能,介绍增强记忆的方法,全书70页,分六篇:(1)原本篇:主要阐述识记及其与脑的关系;(2)明用篇:主要论述如何运用事物图像与地点提示进行识记的方法(相当于现代心理学讲的形象记忆与地点记忆);(3)设位篇:探讨怎样在想象中建立事物的图像的处所或地方;(4)立象篇:论述以中国文字的“六书”特点对汉字构造成像的方法与利用各种联想方法来达到提高记忆的效果;(5)定识篇:论述运用不同识记方法来识记不同对象的问题。
(6)广资篇:挑选一些汉字作为例证,加以分析讲解,以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习者能熟悉这种记忆方法(利玛窦,1965)。
2.艾儒略的《性学觕述》1623年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艾儒略以中文写成《性学觕述》一书,这是一本问答体的心理学综合读物,全书分八卷,各卷目录是:卷之一:生觉灵三魂总论,魂怀诸称异同,灵性必有,灵性非气,人惟一魂,人物不共一性,人性非造物主之分体,灵性非由天地非由父母所赋,灵性非由外来非由内出,灵性为造物主化生赋田。
卷之二:灵魂为神与形躯判然为二,灵性身后永在不灭,灵魂不灭善恶同然,灵魂离身自有明觉以受苦乐,灵魂身后不轮回人世。
卷之三:约论生长,论四液。
卷之四:总论知觉外官,目之官,耳之官,鼻之官,口之官,触之官。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学概述》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学概述》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_____心理学。
A : 精神分析B : 人本主义C : 认知D : 格式塔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现代认知学派 (也称为信息加工心理)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基本观点:1.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2.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3.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4.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2、单选题“如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
艺术家,大商人,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强盗”这句话的作者是_____A : 洛克B : 华生C : 霍尔D : 皮亚杰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华生后来主张在心理学中取消本能的概念,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概念。
他说:"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这段话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3、单选题俄罗斯的教育心理学之父是_____。
A : 凯洛夫B : 乌申斯基C : 米丁斯基D : 苏霍姆林斯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
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代表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
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卡普捷列夫,代表著作《教育心理学》,俄国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4、单选题周围神经系统不包括_____A : 脊神经B : 视神经C : 植物神经D : 脑干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 前者侧重于心理和行为对符号作用,突出人 对符号构建;而后者则侧重于文化符号对人 心理和行为形成、发展与表现作用,突出文 化符号对心理和行为影响。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6/38
第二节对文化心理学两个基本内涵 剖析
• 文化心理和行为差异并不是刺激本身差异, 而是刺激所含有意义或含义差异。因为意 义既由人心理活动来赋予,又是经过人心 理活动得以解释,同时意义又制约着人心 理和行为,这么文化和心理学就自然地结 合起来,使得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被纳入 到心理学研究范围,成为心理学研究内容。 由此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化心理学诞 生。
四、E.E.Boeseh观点 • E.E.Boesch认为文化心理学是研究行动场
域或行动范围一门学科,以人行动或实践 为经,以人对生活世界结构化、意义化为 纬。 •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Boesch持基本上也是 一个实践观,突出文化心理学对意义取得 和演变过程研究。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8/38
第二节对文化心理学两个基本内涵 剖析
二、相互建构观点
心理与文化何者为先?
• 文化心理学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抛开传统 二元对立观,不为世界设置本原或第一因, 而是对之进行一个切身(有在场感)现实关照 和言说,以心理和文化相互建构观处理二 者关系问题。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9/38
第二节对文化心理学两个基本内涵 剖析
• 影响建构原因 • 生态原因 • 认识及其形成观念 • 生命现象
• 建构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用符号建构内 在主观心理世界。
利用心理学解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利用心理学解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摘要:初中学生面对着日益繁重的课程负担,加之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严重时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此时,教师不止要承担起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责任,还要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及情绪上的困扰。
我国最早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80年代中期,这代表心理健康教育正式被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各界学者开始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进行细致的探究,并在实践方面做出努力与尝试。
心理学具备极强的优势,不仅可以帮助初中学生缓解压力,解决情绪及心理上的困扰,还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因心理学不良倾向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被削弱。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解决措施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不健全的课程体系及非专业化的从业人员,都影响到了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致使学生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
此外,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习越来越紧张,很多学生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而心理健康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因此,有必要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各学校不断提高对心理学的重视,并将其应用于心理健康的实践当中,希望借助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化解学生的矛盾与困扰。
而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同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便其发挥自身的价值与成效。
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今,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为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模式僵化及过分夸大等问题,给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致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
中国自信的根源道法
中国自信的根源道法自信,通俗而言就是相信自己,心理学上则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所选择的目标。
这种心理品质如同帆之桅杆、鸟之翅膀,不可缺失。
一个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人,干一件事,常是尚未动手,就先断言自己不一定能做好,面对困难当然就缺乏战胜它的勇气,个人潜能无疑就难以发挥出来;如此心态,成功的希望也就十分渺茫。
自信与自卑是相对的两种心理品质,常常相伴而生,影响着你的人生走向。
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持有自信这种积极的心态。
那么,一个人的自信如何生成?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学习成绩不好的比差的,在老师面前胸脯挺得必须低;腰包锣的比碎的,在消费场所骂人的嗓门必须暗。
我们不少人就讨厌用这种与他人比较的方式去以获取自信心。
月总收入元的在严重不足元的面前,可以指出自己搭得真不错;上开着私家车的在自行车过程中将穿梭,则摇身一变就是成功人士。
在比自己高的人面前难产生一种成就感。
不过,由此赢得的自信心极不明朗,常常一瞬间就又转变为自卑。
月总收入元的直面年薪十万百万的老总,立即就狼了半截;上开桑塔纳的遇着驾为宝马750的大款,确实可以自惭形秽。
曾见到这样的情况,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出色的学生,步入人才济济的大学,不再就是鹤立鸡群;于是,中学时的自信心便不复存在,自学信心也就激增。
常用这样的定义,因祖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衰弱、神七的成功降生、奥运会的顺利举行,使海外侨胞扬眉吐气,在外国人面前伸直了腰板。
如果侨民的自信心不是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奋斗,而是必须Bokaro身后的国家;那么,如果出生于贫穷落后的国家,不就或许必须自卑,怎能自信心地面对世界?的确,自信需要有所依凭,重要的是在于依凭什么;自信可以通过比较,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比较。
一个人的.自信不应从自身本质以外的特征或事物中获得,依凭于外在的自信容易变迁;因为外在的一切时刻都在变化,并且你无法把握和左右它。
而发端于内在的自信才能稳固地存在(人生感悟 )。
采取比较的方式也未尝不可,只是应与自己而非他人去比;因为与他人比,对象一变换,常常自信就变为自卑。
心理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之路
29512009 FORUM 心理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之路■ 魏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宋宝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中心 ■ 霍涌泉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科学学院中图分类号:C9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9) 01-295-03摘 要 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的心理学,因为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其专业化和职业化过程本身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
心理学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各方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化造福中国人民,但其实现的进程要符合中国国情。
关键词 心理学 专业化 职业化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和城市化倾向的加强,中国社会职业化进程得以加速并逐步涵盖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研究领域的职业化进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也逐渐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1]。
一、心理学职业化的内涵心理学职业化就是心理学工作者在其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更好的做工作,符合职业的从业标准,并把心理学的工作当成一种终身事业从事,在其工作岗位上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对心理学职业化内涵的认识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从职业本身的特征出发,要让心理学工作成为一门职业终身来从事,当作事业来对待,这样才能让自身主动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职业必须提供相应的职业条件;第二层含义是从心理学从业人员要从事这个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出发,即要求本身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即专业化要求。
具体讲包括:职业化包含职业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部分。
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三方面。
也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答案 (3)
1.心理学是在()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B、健康C、通约D、一般正确答案:C2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的局面。
A、稳步向前B、曲折坎坷C、百花齐放D、停滞不前正确答案:C3学习心理学要追求()、不要苛求()。
A、正确有效B、有效正确C、真理逻辑D、逻辑真理正确答案:B4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正确答案:√5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什么是心理学1主观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觉知之间构成的现实。
正确答案:√2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正确答案:√3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正确答案:×4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多选)A、美国人养大狗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C、这是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D、中国人智商较高正确答案:A B C5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A、思想B、行为C、外形D、动作正确答案:B作业标题:心理学讨论什么1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正确答案:√2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正确答案:√3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正确答案:√4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正确答案:√5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古典心理学1马丁·布伯是()家A、政治B、历史学C、宗教哲学D、军事正确答案:C2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
”这句话出自于()A、笛卡尔B、苏格拉底C、弗洛伊德D、马丁·布伯正确答案:D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柏拉图的爱情观A、对你与她来说你们彼此是唯一的B、可以同时爱恋几个人C、恋爱中必须男女平等D、最浪漫的爱情是纯精神的,肉体需要是兽性而非人性正确答案:B4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段论的是A、大前提B、中前提C、小前提D、结论正确答案:B5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心理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心理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那么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的话,心理学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呢?1.心理学的普及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别抱太大希望据我了解,即使是每年博士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为心理学、发达程度比国内高出不知道多少的美国,普通老百姓对心理学的理解同样充满了误解。
要期望中国老百姓都那么了解心理学,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也许永远也不会有那一天。
2.对心理学的误解,体现了对心理学的期待,要理解大部分人对心理学的误解,其实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心理学的期待与需要。
读心,可能是出于神秘感和好奇,也可能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比如如何赢得客户、和别人搞好关系等);催眠,既是好奇于它的神秘,也是希望通过它获得神奇的力量。
3.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难以满足大众对心理学的期望,但这未必是坏事心理现象也如物理现象一样,拥有一个庞大的“宇宙”。
心理学目前的研究进展应该还只是为对这个宇宙的理解搭出了一个大概的雏形,还很难满足很多细节的了解。
比如读心,虽然看似是一门神奇的技术,但也可以还原为心理学的问题,即是否有可能通过纯粹的外部观察获知内心的活动内容(目前借用fMRI等仪器已经能够起到简单的读心作用,看过用这种方式来判断人是否见过某一场景,可以用于鉴别犯罪嫌疑人是否见过犯罪现场)。
心理学对催眠的研究似乎也还不深入(至少并不普及)。
心理学暂时也没有开发出十分神奇的方法,能够瞬间解决人类的心理困扰。
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心理学做不到这些可能是人类的幸运:假如人跟人之间真的可以轻易做到读心,人的内心真的无法再隐藏任何秘密,这将对人类社会的运行产生多么天翻地覆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自己没法读心的不利,却忘记了自己也无法被读心的安全。
而心理学没有特别神奇的方法来解决人类的心理困扰,也有类似的道理:如果任何心理困扰,都不需要通过任何努力来沉淀、思考、觉察、行动,就能够通过一种神奇的方法来解决,世界会怎样?首先它是违背自然的,以压力来说,很多压力来自于现实的环境,但若有某种神奇的心理学方法可以瞬间减压,那么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岂不是可以达到无限大?现代人就是恨不得一直给自己加压就好,社会比较的压力是永无止境的。
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
心理技术与应用㊀2021ꎬVol.9ꎬNo.1ꎬ41-51Psychology: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41㊀㊀通讯作者:张建新ꎬE ̄mail:zhangjx@psych.ac.cn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ꎬ北京100101)摘㊀要㊀我国心理学正处于分化过程之中ꎬ其中两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及人文心理学的分化ꎬ以及对心理学研究和服务成果的评价标准摆脱SCI的束缚ꎮ这背后深层的原因在于ꎬ若以科学哲学认识论的视角ꎬ人类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可靠有用的知识和无用虚幻(伪科学)的知识ꎬ可靠知识又可进一步分为科学的知识和非科学的知识ꎮ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时受到哲学和科学双重力量的牵引ꎬ促使心理学知识体系发展出了科学心理学和应用及人文心理学ꎮ但人们对于引自西方的心理学认识还不充分ꎬ忽略了应用及人文心理学的存在价值ꎬ一概冠之以 科学 的名分ꎬ并以 科学 之名对所有心理学给予SCI标准的评价ꎮ分化是一种裂变的开始ꎬ是一件好事ꎬ会促使我国心理学突破自设的限制ꎬ让心理学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ꎬ既能探索未知的心理世界ꎬ也能为服务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提供心理学的知识ꎮ关键词㊀科学与人文ꎻ基础心理学ꎻ应用及人文心理学ꎻSCI评价ꎻ 破五唯 新标准分类号㊀B849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1.0051㊀引言20世纪晚期ꎬ美国爆发过一场著名的 科学大战 ꎬ交战一方为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者ꎬ他们认为科学不过是 一种认知方式 ꎬ科学家太过唯我独尊ꎬ缺乏对研究结果的社会责任感ꎻ另一方为科学的捍卫者ꎬ他们认为上述批评不合逻辑且具有社会危险性(舍格斯特尔ꎬ2006)ꎮ这一论战虽然逐渐沉寂下来ꎬ但它至今仍然有力地影响着科学和社会与人文学科的发展ꎮ其实在这场论战之前ꎬ英国作家斯诺(1995)就曾敏感地指出ꎬ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ꎬ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㊁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ꎮ此次著名论战在中国除受到少数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者的关注外ꎬ在绝大多数具体研究领域中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ꎮ我国心理学界也是如此ꎬ理论心理学界翻译了若干后现代和建构主义的著作和文章(高峰强ꎬ2001ꎻ杨英ꎬ郭永玉ꎬ2005ꎻ叶浩生ꎬ2004)ꎬ但较少联系这场论战来介绍后现代主义等人文学科的发展ꎮ因此ꎬ我国的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ꎬ一直由科学主义占据绝对优势地位ꎬ凡谈及心理和心理学者ꎬ皆要冠之以科学 的帽子ꎮ心理学在2008年震后心理援助和2020年抗疫心理行动中ꎬ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李斌ꎬ2020ꎻ张侃ꎬ张建新ꎬ2009)ꎮ然而ꎬ人们在这十多年的心理学应用与发展过程中观察到ꎬ我国心理学出现了由原来的同一整体明显分化为不同分野的现象(张建新ꎬ2020)ꎮ比如ꎬ(1)以科学为样板的基础心理学不再一枝独秀ꎬ咨询心理学等应用与人文心理学的影响日益增加(刘正㊀42㊀心理技术与应用9卷奎ꎬ刘悦ꎬ王日出ꎬ2017)ꎻ(2)基础心理学主要采用SCI的科学标准进行成果评价ꎬ但人们呼吁对不同性质领域(如心理援助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效果等)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刘钢ꎬ2014)ꎻ(3)群体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彰显出不同于个体取向咨询心理学的特色和作用(辛自强ꎬ2020)等等ꎮ此分化现象的最新例证为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筹备成立我国第一个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ꎬ将咨询心理学置于与脑认知科学和其他传统心理学分支并行的地位ꎮ心理学作为一门探究 人性 的科学ꎬ却通过探究 物性 的方法来界定自身的 科学性 ꎬ因此陷入学科同一性的分裂危机ꎮ其根源就在于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时受到哲学和科学双重力量的牵引ꎬ导致心理学后来发展出人文取向和科学取向两种基本模式(舒跃育ꎬ2018)ꎮ但本文使用 分化 而非 分裂 一词来概述我国心理学出现的上述现象ꎬ原因在于在我国学者的共识中ꎬ科学与人文学科还远未分离ꎬ心理学还处于两者的混沌状态之中ꎮ只是因为灾难㊁疫情和国家治理等巨大的社会需求力量ꎬ才推动了心理学实践大步迈出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小圈子ꎬ迈向了与基础心理学强调发表论文的不同路途和方向ꎮ但这种现象上的分离不等于学者在认识论深层真正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做出了区隔ꎬ因此当下还不至于让人们出现 分裂 的危机感ꎬ比如ꎬ许多心理咨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仍然坚持宣称自己所做的就是 科学心理学 ꎮ所以ꎬ表面上的分离只是一种裂变开始时的分化 ꎬ只有深层认知上做出的分离ꎬ才是一种根本性的分裂ꎬ才会出现学科同一性的动摇ꎮ本文尝试从科学哲学认识论视角对上述前两种分化现象做进一步的探讨ꎮ2㊀基础心理学和应用与人文心理学的分化㊀㊀科学哲学认识论对现存人类知识进行了梳理ꎮ它认为ꎬ事实科学和形式科学㊁技术以及人文学科都是产生真正可靠知识的研究领域ꎬ这些知识总体上要么(逼近地)是真的㊁要么是有用(可靠)的ꎬ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虚幻的知识ꎮ因此ꎬ认识论首先要将可靠的知识与虚幻的知识(或称伪科学)区分开来ꎬ然后又在可靠的知识中划分出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见图1)ꎮ也就是说ꎬ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ꎬ人类知识无非三类ꎬ科学的㊁非科学的及伪科学的ꎬ前两种知识为有用的知识ꎬ而后一种则为虚幻的知识(曼纳ꎬ2015)ꎮ本文主要探讨心理学中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区分ꎮ图1㊀科学与非科学的一般划界图景㊀㊀在中国ꎬ心理学曾被普通民众等同于 算命的ꎬ而后被看成是 看病 的ꎮ这样的群体认知明显地反映出上述三种知识相互混淆的情况:第一ꎬ民众不懂何为 科学 ꎬ因而也无法区分出 伪科学 知识ꎮ不少民众笃信算命ꎬ他们将心理学当成算命的知识ꎬ本意上并非要贬损心理学ꎮ第二ꎬ在震后心理援助和抗疫心理行动中心理知识普及后ꎬ民众的认识有所进步ꎬ大致将心理学又归属到有用的 看病 知识ꎬ而不是骗人的 算命 知识了ꎮ第三ꎬ多数中国民众都有将 科学 泛化的倾向ꎬ认为凡有用的知识都是科学的ꎬ而非科学的知识就是伪科学的ꎮ既然心理学是有用的ꎬ那它就一定是科学的知识ꎮ从上述知识论角度讲ꎬ心理学行业内部的共㊀1期张建新: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43㊀识也是模糊的ꎮ一方面ꎬ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认为只有自己是科学心理学的正统ꎬ其他自称心理学家的人都是非科学的ꎬ而非科学的心理学与忽悠人的伪科学大概相差无几ꎮ另一方面ꎬ许多从事应用心理学实践的专业人士为了不被他人当成是伪科学的算命者ꎬ也非得将自己的专业冠之以 科学 的名义ꎮ总之ꎬ大家都没能充分认识到 非科学 知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ꎬ倾向于负面理解非科学的知识ꎮ科学与非科学知识的区分标准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ꎬ人们可按照逻辑标准和经验标准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知识(朱志方ꎬ2014)ꎮ逻辑标准包括:奥卡姆原则(简单性)ꎻ自洽原则(无矛盾性)ꎻ可否证原则(条件性ꎬ不能无所不能㊁无所不包)ꎮ经验标准则包括:有可被检验的预测(假设)ꎻ已有被证实的预测(在某些条件下是成立的ꎻ可被重复论证)ꎻ对于辨别数据真实与否有一定的标准(正常-异常ꎻ系统-随机)ꎮ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学者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进行实验设计㊁实验控制和实验结果分析ꎬ并将其教授给自己的学生ꎮ因此ꎬ他们有理由认为自己创造的知识才是科学心理学的知识ꎬ凡没有经过上述标准考验的心理学知识都是非科学的ꎮ但这一标准只有在物理学㊁化学等 硬科学 领域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ꎮ因此本文将 科学心理学 替换为大家日常所称的 基础心理学 ꎮ但基础心理学研究者们坚持这一标准的自信或许会因下述两个理由而打了折扣ꎮ首先ꎬ基础心理学所获得的知识尚未严格符合上述标准ꎮ如果以物理学为科学( 硬科学 )的范本的话ꎬ那么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只处于 软科学 的位置ꎮ例如ꎬ硬科学获得的因果关系较为明确ꎬ而软科学中不可控的变量较多ꎬ不易得出明确结论(张道民ꎬ1990)ꎮ对心理学而言ꎬ要获得像硬科学那样客观化的知识ꎬ采取实验方法是必由之路ꎻ可心理学却是以人的主观体验为研究对象的ꎬ它就没有办法脱离主观的因素ꎮ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ꎬ冯特提出了 实验内省法 ꎮ然而ꎬ这个方法最终遭遇了心理学最早的可重复性危机(舒跃育ꎬ石莹波ꎬ袁彦ꎬ2019)ꎮ另外ꎬ在严格的实验控制条件下ꎬ自变量与观察心理变量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关系ꎬ这种可重复性危机在心理学史还曾多次发生过(胡传鹏ꎬ王非ꎬ过继成思ꎬ宋梦迪ꎬ隋洁ꎬ彭凯平ꎬ2016ꎻ刘佳ꎬ霍涌泉ꎬ陈文博ꎬ解诗薇ꎬ王静ꎬ2018)ꎮ另一方面ꎬ基础心理学在实验室条件下创造着各种 心理事实 ꎬ以便由此寻找出科学心理学的规律ꎮ但因实验条件控制得非常苛刻ꎬ其实验结果很多时候失去了在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合理性ꎬ生态效度始终受到质疑ꎬ基础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进行了切片化㊁心理与环境隔离化㊁心理事实人造化(ColeꎬHoodꎬ&McDermottꎬ1978)ꎮ当下ꎬ大脑神经科学特别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前沿和重大进步ꎬ心理现象终于可以还原为脑神经结构和联结之中的生理生化定律了ꎮ但神经科学的进展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趋向ꎬ导致不少神经科学家开始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ꎬ他们认为心理学中许多最基础的概念都缺乏严格的界定ꎬ模糊不清的心理概念难以与其神经基础建立起对应的关系ꎮ因此ꎬ认知神经科学㊁行为神经科学应当摒弃心理学概念ꎮ神经科学家要做的不是寻找哪些神经活动与注意㊁记忆之类的心理学概念相关ꎬ而是应该从脑的结构㊁功能出发ꎬ重新定义应当如何描述行为(Buzsákiꎬ2020)ꎮ反对者(Poeppelꎬ2020)则强调ꎬ人们不应该从神经科学出发重建心理学ꎬ而是应该解决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映射问题ꎬ也就是说要建立核心的心理学概念与核心的神经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ꎮ但这也毫无疑问地提示心理学自身的科学性还是一个仍在讨论之中的问题ꎮ例如ꎬ1988年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ssociationforPsychologicalScienceꎬAPS)从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ꎬAPA)正式分离出去ꎬ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前者更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本质ꎬ而后者则接纳了众多非严格科学主义的心理学分支ꎮ美国的心理学组织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ꎬ这也等于向世界心理学界宣告ꎬ心理学的科学定位还是模糊不定的(赫根汉ꎬ2019)ꎮ其次ꎬ并非只有科学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ꎬ㊀44㊀心理技术与应用9卷科学只是有用知识之一ꎬ技术知识㊁人文(包括宗教)知识等对于人类的进化和进步都曾经并正在和将继续发挥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斯诺ꎬ1995)ꎮ就人文学科(通俗称为 文史哲 )而言ꎬ它包括了考古学㊁历史学㊁语言学㊁哲学㊁艺术与设计等ꎬ它们是今天许多其他学科㊁尤其社会科学产生的母体ꎬ具有根基深厚的历史纵深ꎬ它们更重智慧㊁而不是知识和定律ꎮ不同于科学需要回答 是什么 怎么样 以及 为什么等问题ꎬ人文学科是要回答 应如何 的问题ꎬ其根本目的在于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㊁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ꎬ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ꎬ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ꎮ可以说ꎬ科学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ꎬ一切科学本质上都是一种 物学 ꎻ而人文学科则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ꎬ一切人文学科实质上都是一种 人学 (吴国盛ꎬ2013)ꎮ虽然人文学科不能像技术知识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ꎬ但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ꎮ人文学科对于理解和发展心理学来说是必不可缺的ꎬ它是心理学的智慧根ꎻ它是讲逻辑㊁讲理性㊁讲良心和有价值的知识(科尔ꎬ2001)ꎮ人文学科的方法主要是概念的和解释学的ꎬ其方法如果不是客观性的ꎬ那至少也是主体间性的ꎬ其结论可以传达给他人并为他人所理解(曼纳ꎬ2015)ꎮ本文将并非严格遵循科学范式的那部分心理学统称为 人文心理学 ꎮ心理学产生于对人进行思辨的哲学ꎮ人文心理学中的那些以助人为最终目标(如辅导㊁咨询㊁治疗等)的心理学理论ꎬ如心理动力学㊁认知-行为理论㊁存在-人本主义ꎬ后现代多元文化咨询与治疗等(担德列亚ꎬ2008)ꎬ无不是人文学科中关于人的重要理论派别ꎬ尽管它们的许多理念和假说并不能操作为 科学问题 ꎬ也并非是从某些公理演绎出来的ꎬ且不被主流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理论和知识ꎬ但这不并妨碍它们成为世界上从事助人行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所遵循的实践指南ꎬ其价值体现在让受助者能够变得愉快㊁幸福㊁与己和谐㊁与人和谐ꎬ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利益ꎮ当它们被用于帮助受助者时ꎬ它们所遵循的一套方法程序至少是同一文化下主体间的规范工具ꎬ体现出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服务的功用性ꎮ所以这部分的心理学本质上仍然属于人文学科知识的范畴ꎮ广义地讲ꎬ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㊁方法和技能的总和ꎮ法国科学家狄德罗(2007)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ꎮ 技术的这个定义ꎬ基本上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ꎬ即目的性㊁社会性㊁多元性ꎮ科学与技术是两种性质不尽相同的社会文化ꎬ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ꎮ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ꎬ有所发现ꎬ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ꎻ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ꎬ有所发明ꎬ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ꎬ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ꎮ科学要回答 是什么 和 为什么 的问题ꎬ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的非功利知识体系ꎻ技术则回答 做什么 和 怎么做 的问题ꎬ要解决如何达成有用的知识手段(吴国盛ꎬ2013)ꎮ本文将以实现功用性和价值的那部分心理学称为 应用心理学 ꎮ例如ꎬ以提高人机互动效率和人与组织互动效率为目标的工效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在有人参与的系统中 做什么 和 怎么做 的问题ꎬ所以这部分心理学本质上应属于技术类的有用知识的范畴ꎬ是为应用心理学ꎮ当作为 人学 的心理学借助 物学 的范式和方法去研究人本身的时候ꎬ心理学便被认为独立于哲学㊁独立于人文学科了ꎬ便成为了科学的心理学ꎮ但经过百多年的发展ꎬ心理学仍然没能迈过 软科学 或者 前科学 的门槛(高申春ꎬ2005)ꎮ比如ꎬ心理学中能够被广泛认可㊁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定律少之又少ꎬ尤其在心理学发展的后期能够被称为定律的实验发现(如韦伯-费希纳所发现的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对数关系定律)几乎为零(韦斯科鲁夫ꎬ亚当斯ꎬ2018)ꎬ更何况ꎬ当下流行的各种心理咨询理论派别中又有哪一项助人技术是建立在韦伯-费希纳定律等的推演基础之上呢?心理学只存在着极少量定律的事实ꎬ一方面揭示出基础心理学尚不能满足形成为科学分支的㊀1期张建新: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45㊀全部条件ꎬ因而不能完满地进入 硬科学 的行列ꎻ另一方面又显示ꎬ即便这些少量的定律也远没有成为应用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中助人技术的科学依据ꎬ因此应用与人文心理学(如心理咨询学等)亦不能构成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技术知识ꎮ关于心理咨询效果的研究一般都承认ꎬ咨询方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ꎬ咨询者的主观特性㊁以及咨询者与求助者主体间的匹配程度是决定助人效果的重要因素(Ahn&Wampoldꎬ2001ꎻKrapuꎬ1993ꎻSmith&Glassꎬ1977)ꎬ而科学则强调实验过程的客观性ꎬ要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尽可能排除人为主观性ꎮ由此可见ꎬ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ꎮ没有人会期望现在就出现一个 心理学原理体系 一个 自觉模仿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 (韦斯科鲁夫ꎬ亚当斯ꎬ2018)ꎮ自科学产生之后ꎬ科学知识便被用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物质世界的问题ꎮ人们发现ꎬ新生的科学知识的效用极大ꎬ远超出了人类所拥有的古老人文知识ꎻ科学知识还使人们在使用相关技术知识时ꎬ不仅知其然ꎬ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ꎮ因此培根总结到ꎬ (科学)知识就是力量 ꎮ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ꎬ要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李蜀人ꎬ2002)ꎮ但在将科学知识进一步用于解决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时ꎬ一种深刻的矛盾就开始显现出来ꎮ科学知识是一种关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简化了的机械观模型ꎬ很多时候无法有效地解释社会与精神世界的现象ꎬ更难以找出简单的因果定律加以描述和解释ꎮ比如ꎬ曾经风靡一时的«自私的基因»(Dawkinsꎬ1989)一书ꎬ试图用生物学的基因定律解释人类的情感ꎬ但始终无法找到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ꎬ人们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自私基因的解释ꎬ而假设出一种不同于 生物学上的利他与自私 的 心理学上的利他与自私 (卢恩斯ꎬ2018)ꎮ心理利他和自私是一种被后来增加进来的理论实体ꎬ以便弥补生物学难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空白ꎬ但它显然违反了科学标准之一的奥卡姆原理ꎬ即 如无必要ꎬ勿增实体 的简单有效原理(曼纳ꎬ2015)ꎮ有许多人文学者甚至坚持认为ꎬ人类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是无法被计算和被量化的ꎬ是无法被科学化的ꎮ如果心理学只剩下了实验和计量ꎬ那这门学科至少是不完全的ꎬ是有问题的ꎮ所以我们要推动哲学的或人文的心理学(孙兴周ꎬ2019)ꎮ人文的心理学在尝试改变他人的看法(心理干预)时ꎬ科学心理学的手段不见得是最有效的ꎮ反复训练㊁实地考察㊁征引权威或大多数人的看法㊁恳求甚至纠缠等这些 讲道理 的途径ꎬ若非更加有效ꎬ至少同样有效ꎮ讲道理这种活动如果有什么根本规则ꎬ那就是让真理显现ꎬ而不是坚信自己就握有真理ꎬ而科学则是一副唯我独尊㊁真理在我的样子(陈嘉映ꎬ2007)ꎮ更有少数的学者甚至认为ꎬ精神疾病㊁精神病理学㊁神经症㊁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问题并不是科学要解决的问题ꎬ而是人文道德范畴的问题(Inglebyꎬ1980ꎻSzaszꎬ1961)ꎮ基础心理学与人文及应用心理学在我国的分化是一种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ꎬ基础心理学家当然还要继续加倍努力去追求满足科学的标准ꎬ而应用与人文心理学则没必要ꎬ短时间里也不能总想着去将科学的帽冠扣在自己的头上ꎮ助人的方法有很多ꎬ心理学便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ꎬ并不因为它尚未成为真正的科学分支ꎬ就失去了其共情合作的助人价值和提升人类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功效价值ꎮ如果人们希望把心理学当做为一个整体概念来使用的话ꎬ那么它显然是一个具有宽泛定义域的复杂而含混的概念ꎬ它既容纳了自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实验室后努力将自己独立出来的科学心理学ꎬ更包括了众多源于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技术ꎬ它们都带有强烈功利价值和导向ꎬ在宏观(文化)㊁中观(社会和群体)和微观(个体)尺度上建构着服务于人学的各种叙事ꎮ例如ꎬ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在汶川地震和新冠抗疫两场重大心理援助的实践ꎬ开始十分明确地意识到ꎬ真正能够发挥安抚人心㊁纾困化危作用并受到百姓㊁政府和服务机构认可的心理学ꎬ主要还是来自于人文类和技术类的应用心理学知识ꎬ比如ꎬ此次抗疫心理助中流行的网上远程咨询干预法㊁心理正念法和传统的身心锻炼的八段㊀46㊀心理技术与应用9卷锦法等(陈雪峰ꎬ2020ꎻ李占江ꎬ2020ꎻ祝卓宏ꎬ2020)ꎮ人文及应用心理学在心理援助中表现出的突出作用恰好见证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多元性ꎮ多元的心理学既含有追求科学性的基础知识ꎬ它不问实用与否ꎻ同时也包括源自于人文学科的知识ꎬ它关怀人类命运㊁大爱无疆ꎮ更重要的是ꎬ基础心理学与人文及应用心理学的分化也体现出ꎬ我国心理学体系正在走出自我设限的局面ꎬ正在走向一个更加包容和整合的方向ꎮ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ꎬ因心理学服务职业的发展和主流心理学的困境更进一步地加深了这种分裂ꎮ心理学的整合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整合(叶浩生ꎬ2002)ꎮ整合与包容的心理学既要探索心理世界的秘密ꎬ寻找其规律ꎬ同时又要人文关怀ꎬ服务于人类对安全㊁归属和幸福的现实需求ꎮ正是由于我国心理学在现阶段出现的分化与分工ꎬ才使基础心理学家能够真正专心致志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ꎬ同时又有应用与人文心理学工作者在国家和社会需求之时ꎬ能够冲到心理援助的一线ꎬ去实现心理学帮助老百姓㊁辅助各类专业队伍和政府的重要功用ꎮ在当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ꎬ已经呈现分化之势的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及人文心理学皆不可偏废ꎬ更不可相互歧视ꎬ要相互支持ꎬ并驾齐驱ꎮ3㊀对基础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效用评估方法的分化㊀㊀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出发ꎬ可将基础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分别归属科学与非科学知识的范畴ꎮ科学的领域仅仅限于哲学里所说的 经验世界 ꎬ即外部物质世界ꎬ是以研究物质世界的规律为目的的ꎬ用有效性验证推论ꎬ讲求 实证 ꎮ科学解释有其局限性ꎬ但往往清晰明确ꎬ是人类力求 客观 反映世界的需求的体现ꎮ科学解释往往是基于观测㊁量化㊁测量㊁统计等一系列实证手段ꎬ以数学逻辑推导出的解释ꎮ基础科学没有外在的价值系统ꎬ其自身内在的逻辑㊁语义和方法论观念系统构成了科学的制度合理性(Settleꎬ1971)ꎮ 问题-假说-检验-评价 这一次序反映了所有经验科学论文的一般结构(导论㊁方法㊁结论和讨论)(Bungeꎬ1982)ꎮ人文学科的对象并不是通过自然律和机制来解释的ꎬ而是要进行诠释和理解ꎬ因此人文学科的真理往往是语境的或者关系的ꎬ而非事实的ꎮ人文学科天然地更倾向于相对主义ꎬ因为很多文化因素的评价不可能独立于其创造者的个人特征和文化特征:必须在语境中汇总看待和理解它们ꎮ因此ꎬ很多人文学科和应用技术一样ꎬ都需要有外在的价值系统ꎮ马丁 曼纳(2015)写到ꎬ 科学意义上的可检验性的方法论价值和解释力不是人文学科的一部分ꎮ一种特定的观点㊁解读或诠释可能对于批评是开放的ꎬ但既然它并不是非真即假ꎬ那就不可能对它进行真理检验ꎮ我们最多说它是合理的㊁似真的㊁明智的ꎬ或者是相反的ꎮ以哲学为例:哲学的研究领域涉及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ꎬ本体论㊁认识论和伦理学构成其三个主要范畴ꎮ但是ꎬ哲学是一门 学科 而不是 科学 ꎮ哲学研究没有 对 与 错 的明确界限ꎮ多数哲学研究也不以实证为手段ꎮ哲学解释往往是对现象的阐释和分析ꎬ而阐释分析的立场取决于哲学家的精神世界ꎬ而不取决于 经验世界 (物质世界)ꎮ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ꎬ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ꎻ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ꎬ强调人的自为性㊁社会性和精神属性ꎮ这致使二者在研究对象㊁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出现对立(冯大彪ꎬ刘国权ꎬ2007)ꎮ另外ꎬ如上所述ꎬ应用心理学以优化心理与机器和组织接口技术为最终目的ꎬ它的任务不是去发现心理定律ꎬ而是应用已知的某一规律于人-机环境和个人-组织互动环境ꎬ提高有人参与系统的功效ꎬ因此属于可靠而有用的知识ꎬ而非严格的科学探索ꎮ理所当然的ꎬ对于基础心理学和人文及应用心理学的成果进行评价ꎬ应当遵从和依照不同的标准ꎮ从知识分类和研究目的的角度讲ꎬ基础心理学和人文及应用心理学的评价标准本不应该是同一的ꎬ而应是相互区别而分化的ꎮ我国科技部(2003)印发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通知也对就(硬)科学㊁技术和软科学三类研究成。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
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国内外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可以分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学等几大类。
普通心理学教材一般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它描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发展心理学教材注重人类心理系统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视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以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实验心理学教材涉及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使学习者能够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心理测量学教材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人的心理差异测量和掌握编制心理测验方法。
心理统计学教材主要是以统计学的原理处理心理学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此外,一些工具书和丛书也会对学习者有很大帮助。
下面主要对在心理学学习中常用的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简要评析。
一、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
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一)国内经典教材1.《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该教材自198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三次,总印量达20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同时经过多次修订,书中的内容详实,并且反映当代学科的新发展和变化,因此是很多学校本科生所使用的教材,同时也被很多高校作为考研指定参考书。
2.《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该教材由孟昭兰主编,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该著作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1991年5月出版《心理学导论》的修订版,该书的第一版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累计印刷达21次,除了保留了第一版的经典内容外,修订版加强了从当代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整合的角度加以阐述,并且新增加了近二十多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同时以本著作为基础的普通心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著作是国内最值得推荐的心理学导论类图书之一。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化”
心理学探新2019,Vol.39,No.6,487-490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化”周建永'2(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2.唐山学院文法系,唐山063000)摘要:在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简化。
出现这一现象既和弗洛伊德理论结构庞大、复杂有关,也和国内相关资料不足和文艺学学者的学术取向有关。
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化主要表现为本能理论的简化、心理人格/心理结构理论的简化和潜意识理论的简化。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化,既有适当的取舍,同时也存在着忽视弗洛伊德理论复杂的心理学内涵和对弗洛伊德理论产生误读的问题。
对弗洛伊德理论简化后的借鉴,一方面使中国的文艺心理学在文艺创作研究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弗洛伊德理论批判上的偏差和理论创新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弗洛伊德理论;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简化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9)06-0487-04弗洛伊德理论博大精深、虽然真理与谬误并存,但影响深远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理论一进入中国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批评者指责其荒诞不经;赞扬者视其为伟大的发现;“中庸”者认为其含有科学的成分,同时也不乏错误。
弗洛伊德理论对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时期以后,随着“弗洛伊德热”和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弗洛伊德理论再次成为文艺心理学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对弗洛伊德理论采取了“简化”的处理方式。
简化后的弗洛伊德理论经由与艺术创作实践、其它心理学理论的融合,主要被用来对艺术创作进行阐释,从而成为中国文艺心理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1"简化”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弗洛伊德理论结构庞大、复杂,真理与谬误并存,不适当简化不足以批判和借鉴。
弗洛伊德早期理论是对瘡症、神经症、梦和性的研究。
登堂入室!10则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
登堂⼊室!10则社会⼼理学经典案例每个⼈都渴望⾃⼰有读⼼术,希望藉此看透他⼈的内⼼。
可每个⼈也都知道并⽆此神奇的⽅法,了解他⼈的想法,必须从⼀个⼈的⾏为开始,以洞察其思想为⽬的,简单的⼗则经典案例让你登堂⼊室。
1、鸟笼逻辑挂⼀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过不了⼏天,主⼈⼀定会做出下⾯两个选择之⼀:把鸟笼扔掉,或者买⼀只鸟回来放在鸟笼⾥。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只要有⼈⾛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们会问:“那么,你要⼀个鸟笼⼲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选⼀,因为这⽐⽆休⽌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们绝⼤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活和⼯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个房⼦如果窗户破了,没有⼈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打破; ⼀⾯墙,如果出现⼀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糟,不堪⼊⽬的东西。
⼀个很⼲净的地⽅,⼈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点⽆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们才会⾃暴⾃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个⼩缺⼝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处不抢,⽆⽇不杀,⼤⽩天⾛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在光天化⽇之下,敲了⼀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不敢只⾝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复⽣,向上提升。
心理学名词
心理学名词1、反映:是制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则制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主义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随意运动;可以由意志支配的运动。
3、不随意运动:是指一时不能支配的运动。
4、动机:是能引、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5、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之为诱因。
6、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7、归因: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
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
8、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把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
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牟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9、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10、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11、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12、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理学 概念 的缺 失 直 接 导 致 人 们 对 心理 学 学 科 功 能 的错误 理解 。人 们 习惯把 物理 、 学等 学科 称为 数
科学 , 但在中国, 很多人不 了解心理学是如何对无法
看 见 的人 的心理 进行 严 格 的实 验 操 作 和严 格 的逻 辑
推理的。对心理学功能最普遍 的错误认识是认 为心
恢复 , 经过 3 0多年 的探索 , 逐步进入 了发展 时期 。 但是 , 由于起步较晚, 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积 累十分有限, 心理学 的普及程度成 为制 约心理学发
展 的最 重要 环节 。早 在 20 03年 , 陆 学者 张 侃 就 结 大 合 实 际分 析 了 心 理 学 发 展 的状 况 并 提 出 了一 些 对 策 , 明确 指 出要 加 强 心 理 学 的科 普 工 作 。研 究 者 他 总结 随后几 年 的研 究 发 现 , 使 在 对 心 理 学 感 兴 趣 即 的知识 阶层 中 , 有 不 少 人 对 心 理 学 的认 识 存 在 误 也 区 , 印” 。 …(・ ) 在许 多方 面 。 ] [ ・ 对 心 理 学 研 究 误 区 也 表 现 直 到今天 , 大众 对心 理学 依 旧
Vo ,7 No 6 l2 .
心理 学在 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通俗 化体现
晋 争
( 郑州 师范学院特 殊教 育系 ,河南郑州 4 0 0 ; 5 0 0 G ensn a oa U i r t,韩 国 6 0 0 ) yo g g t nl n e i a N i v sy 6 7 1
均达到中等 以上水平 ,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8 .%。 87
因子 分析所 提取 的 4个公 因子 大 致概 括 出 了 2 —2 3 6
岁阶段非心理 学专业 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学 的认识 , 包括 对心 理学 基 本 功 能 的错 误 理 解 , 心 理 学 学 习 对
者 的偏 见 , 对心 理 学相 关 职业 的认 识 片 面 , 心 理 学 对 分支 概念 的认 识模 糊 ( 表 1 。 见 )
心理 学 。 中国大 陆每 年 出版 的各 种被 冠 以和 心 理 学 5 % 的人 认 为在 中 国学 心理学 就是 做心 理咨询 师 , 7 以 相关 命名 的 图书 , 装 精美 , 目华 丽并且 吸 引人 , 包 题 其 后 自己开心 理诊所 。笔 者依 据长 期访谈 的结果 预 测 , 中除一些 专著 和 教 材 以外 ,相 当 一 部 分 是 非 科 学 的 在 3 0岁 以上 的人 群 中 , 有 这个 观 念 的人 数 比例 将 持 或是 前科 学 的东 西 , ]P18 这 些 书缺 少 严 格 的 科 [ (. -) 4 P8 5 更 高 , 而 , 研究 并没 有涉及 3 然 本 0岁 以上 的人 群 。 当 学研究 , 或者仅是主观评述 , 对解决 客观实际问题并 我们 提 到物理 学 , 非专 业 的人 可 能并不 真正 了解 物 理 不起 太大 作用 。这种 现象 目前 依 然 普 遍存 在 。对 心 学所 涉及 的所 有研 究领 域 , 可能 不清楚 与物 理学 相 也 理学基本功能和基本概念的误解 , 正在使心理学的普 关联 的所有行业 , 但是毕竟很少有人会把修理或制造 及化 走 向表 面形式 上 的通俗 化 。例如 : 们在 面对 学 机 器作 为 “ 理 学 ” 名 词 。可 是 为 什 么 提 起 心 理 人 物 代 习心 理学 的人 的 时候 , 常 问 的 问题 便 是 “ 是 不 是 学 , 最 你 会有 如此 高 比例 的人 群把 该专业 的学 生未来 从 事 可 以看透 人 的思想 ” 者 “ 是 不 是 可 以猜 到 我 在 想 或 你
个重要标志。但是 , 这些进步尚未消除人们对心理学
Te ineft a b、a a 、 不要和陌生人说 和心 理学相 关 职业 的片 面认 识 , h S ec o e m sR i M n 《 l h L n 反而 助长 了人们 的偏 话》 等等 。 这其 中, 也不乏有心理学家帮助 了很多人 见 , 以至 于很 多 人一 听到 心 理学 就 想 起 心理 咨 询 , 认
编导 为 了追 求 戏剧 张力 , 经常让 角色作 出荒 唐 的判 断 和疯 狂 的举 动 , 夸张 的描述 、 演技 、 剧情 等 因素常 常模 糊 了心理 学 上对 “ 理 疾 病 ” 精 神 紊 乱 ” 变 态 ” 心 “ “ 的 严格 定义 。文 学艺术 作 品创作具 有浓 重 的主观色 彩 , 电影 、 小说 又是 大众 喜 闻乐 见 的 、 俗 易 懂 的文 艺 形 通
理学院研究员。
一
28 —
二、 心理 学在 中国发展过 程 中的通俗
化 体 现
1 对心 理 学基本 功 能的错 误理 解 。 .
摆脱了心理困境 , 而每 当他帮助一个人 的时候 , 也仿 佛经历了他人的痛苦 , 最终 自己抑郁而终的事例。电 影的剧情 、 小说的情节固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 但是 ,
21 0 1年 1 1月
江苏 教育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
Ju a o J ns Ist e f dctn(oi c ne or l fi g tu uao Sc l i c) n a u n it o E i aS e
NO ., 0 1 V 2 1
第2 7卷
第 6期
识混 同于心理学。毕竟心理现象每个人都能有所体 看 , 4 .%的人认 为学 习心理学不适合从事语言 有 27 验, 所以一般人都能讲几句与心理学有关的道理 , 教 育 、人 力 资 源 、广 告 策 划 等 工 作 , 4 6 的人 不 以 4 .% 为靠 一些 书籍 而不 需要 经过 系 统 的训 练 , 就可 以掌 握 清楚心理学专业 学生具体可抱 有 偏 见 制 约 了心 理 学在 中 国 解决 的问题 , 不可能是万能的, 不是一 门神秘 的学 的发展 。 更 科, 不是 有强 大预 测 功能 的伪科 学 。 由于这些 心 理学 3 对心 理 学相关职 业 的认识 片面 。 . 最基 本 的概念 尚未 在 中国普 及 , 导致 许 多人把 日常知 从 对心 理学 可从 事 的相 关 职业 的 问题 的 回答 来
理 学可 以让 人看 透他 人 的心理 , 而给 心理 学涂 上 了 从
一
式 , 中的心理变态人物形象 , 其 往往传达 出作者一知
半解 的 、 是而 非 的心 理 学 知识 , 受 众 的影 响广 泛 似 对 而深 远 。在 心理 学知识 尚未普及 的中国大 陆 , 受众 普 遍 认 为 , 学艺 术作 品 中的 人 物形 象 , 是 现实 中 的 文 就 心理疾 病 患者 , 以为 自己已经懂 得心理 学 了。在这 样 的氛 围里 , 不仅 被诊 断 为 心 理疾 病 的人 受歧 视 , 且 而 学 习心理学 的人 也 被 看作 心理 不 正 常 的人 。伪 心 理 学 的普 及成 了心 理学普 及 的最大 障碍 , 高 比例 的人 偏
区分度鉴别度分析和因素分析, 最终生成 由 1 4道题 组成的正式 问卷 , 30名非心理学专业 在校大学 由 0 生 完成 , 回收 问卷 30份 , 0 有效 问卷 2 5份 。用 S S 8 PS
1. 数据 进 行 主成 分 分 析 提 取 公 因子 , 后 进 行 60对 然 最 大方 差正 交旋 转 。各 题项 的共 同度 及 其 因 子负 荷
什么 ” 。
2 对 心理 学学 习者 的偏 见 。 .
的职业 封 闭在 心理 医生 这个 范 围 内?值 得我们 深思 。 进入 新世 纪 以后 , 随心 理学 教育在 中国大陆 的 伴
迅速 发展 和人 们心 理压 力 的不 断增 大 , 理咨 询 已经 心
通过 调查 可 以看 出 目前 还存 在这 样一 种观 点 , 人 成 为热 门行业 。心 理咨 询公 司或 中心遍 布各大 城市 , 们 会认 为 , 习 心理学 的人 自己心 理 并不 是 正 常 的 , 各 大高校 、 大机 构 , 至个 别 企 业 和 军 队也 相 继 开 学 各 甚 甚 至一 些走 向 自杀 的 人 和有 变 态 行 为 的多 是 学 习 心 设 了心理 诊所 , 电视 台开 设 了心 理访 谈 节 目, 理 咨 心
任何一个科学学科的发展都是漫长而艰苦的, 心
问题 的过程 。心理 学 在 中 国大 陆 的发 展 过程 中 出现
理学者 。这是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过程 中走 向通俗化 询师资格考试 已经制度化 , 凡此种种 , 无不证明心理 的一个 显著 表现 。究 其原 因 , 主要 是受 当前 社会 一些 学 的社会 影 响正在迅 速扩 大 , 是心 理学普 及化 的一 这
知 名度 很 高 的 心 理 学 体 裁 电影 和 小 说 的误 导 , 如 例
缺乏 基本 的认识 , 至 被 一些 错 误 概念 长 期 误 导 , 甚 心 理 学 的发 展有 走 向通俗 化 的趋势 。
表 1 心理学基本认识因子分析结果
[ 收稿 日期 ]2 1 — 7— 2 0 1 0 2 [ 作者简 介]晋 争 ( 94一) 男 , 18 , 河南郑州人 ,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教师 , 士 ; 国 G en sn ao a U i r t 博 韩 yo gagN t nl n esy心 i v i
一
2 — 9
为有 心理 学 专 业 知 识 的人 只 能 当心 理 医 生 , 至把 理学 期 刊人选 S ISC 。 甚 C/ S I
“ 心理 医生 ” “ 、 心理 咨 询” 为 心理 学 的 代 名词 。 作
用分 支 , 不是 心理 学 的全部 。 并 4 对 心理 学分 支概念 的认 识模糊 。 .
一
、
引言
中 国大陆 的 心 理 学 教 育 自 17 9 8年 以后 才 得 以
笔者根据访谈和深入 了解 , 综合 近几年 的相关 文献 , 总结 出 由 2 5道 题 组 成 的预 试 问卷 , 预试 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