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辩证法及例题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学习《生活与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并对个体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真理、追求幸福给予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原理与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原理《生活与哲学》的原理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人生、精神世界与人的存在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包括:1. 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原理:人生观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看法和评价,它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个体的人生观受到社会、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
2. 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原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的根源和决定因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3. 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
4. 科学与人生的关系原理: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研究和客观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和发展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方法论《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研究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用唯物史观来看待、研究、分析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1. 辩证法:辩证法是研究矛盾的普遍规律性和事物发展的科学方法。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和矛盾的斗争的认识和处理,对事物发展的总揽和把握。
2.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才能认识和把握真理。
2019年全国高考最新《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修订版)
(。
2019 年最新全国高考《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完整归纳《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 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 课);认识论(6 课);辩证法(7、8、9、10 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 课)第一部分:总论(1、2、3 课)1、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 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 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
高考文综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生活与哲学》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5、认识论3)(共26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必背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必背学问点2019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必背学问点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①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更也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变更会影响整体的变更,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
(方法论)①树立全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相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留意内部的有序性和结构的优化。
★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将来充溢信念;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打算,英勇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打算;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
(方法论)主动做好量的积累;要坚决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冲突观——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冲突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冲突的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是冲突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冲突双方相互依靠,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二是冲突双方相互贯穿,在确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联系观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ppt课件
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市既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推动大交通建设。 所谓“相机调控”,就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种或者几种政策措施,做好“预调”、“微调”。
58、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卢思浩
济社会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 答案:观点三正确。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总 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习 近平主席针对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信息鸿沟的 客观现实,顺应人们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强烈诉求,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 展状况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直面网络 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的五点主张:加快 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 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提出“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的正确性。
4、人口问题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尽管依然顶着世界第一人口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动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019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
一、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C、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脱离历史条件照四、认识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规律)【重点掌握】(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方法论: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必备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人与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原理内容: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第三个单元,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指基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是一种关于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与运动的统一,通过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从核心原理、方法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辩证思维的方式,将事物和现象看作是由矛盾因素构成的,强调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事物的矛盾与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斗争和统一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还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实践是指人们在生产、科学、艺术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改造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方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试必背知识
四、创新的原因(哲学依据和社会意义)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要发展就要创新。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 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 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辨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破旧立新。 4、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 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 化的发展。
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是普遍的,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导着矛盾,要抓主流,抓住主要方面。 同时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 (1)两者关系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 离不开普遍性。 (2)要求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在特殊性中形成普 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即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 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奉献社会 中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要发展自己的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 引。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重点、中心、关键、突 主流、方向、大局、 破口、核心问题、首要 性质、主体。强调 地位。强调抓、解决。 看、认识、分清。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
民族矛盾 抗战后,
是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是次要矛盾。
要求:工作中心随之转移。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课堂小游戏: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
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 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是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离 开其中的一方,另 一方就不能存在。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019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认识论及例题解析
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实践1. 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工具、结果都是物质的;(2)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既把人们头脑中的想法通过实践变成现实)2. 特点: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 分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注意:不能把来源等于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发展,为认识提供工具)(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其中正确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1. 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特点:客观性(最基本属性)、有条件性(适用条件和范围)、具体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认识1. 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特点:反复性(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限制所以反复)、无限性(主体客体对象都是无限的)、上升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3.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设问:认识论的核心词语:实践、认识、真理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1.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019届《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总结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部分:总论(1、2、3课)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揭示的是整个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要了解前两者的局限性)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要明白两者的区别)(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及例题解析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1. 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包括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2. 特点:(1)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多样性(条件性):联系是多种多样性,具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拥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联系:(1)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否则就失去部分应有的意义(2)相互影响:①整体的状态会影响部分功能的发挥;②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首先应当树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其次,要求我们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4.系统与要素:(1)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
(2)系统方法:① 着眼于事物整体性;②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1. 含义(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关键词: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3. 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①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②做好充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道路上的困难。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三 辩证法的发展观(飞扬之旗)
9.下面名言与漫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D.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大学》)
特别提示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具有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实质)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原因)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状态)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路)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方法论)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对点 精练
[2011· 北京卷]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 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 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 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 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 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 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 “国 富民强”。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 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 “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如何实现“民富”? (12分) 答: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促进经 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民富”。(4分) ②量 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并抓 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民富是个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优化分配 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 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实现民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在 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健全各类公共 设施等方面努力实现“民富”,对未来充满信心。(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例题解析
例1: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②矛盾规律既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③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2.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与质变关系:
量变: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把握适度原则,好的要积少成多,坏的要防微杜渐)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得以实现。
方法论: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发展。
矛盾
1.含义: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
(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拥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联系:
(1)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否则就失去部分应有的意义
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辩证法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
2.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
3.实质: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遵重书本知识,又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在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方法论:
(破旧)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立新),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C: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
(2)联系:
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D:主次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注意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针对复杂事物而言的,主要应用于解决问题、办事情上。如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针对某一个矛盾而言的,主要用于评价事物的性质,或是如何看待某人某物、及分析形势上。
注意2: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2)系统方法:①着眼于事物整体性;②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
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发展
1.含义(实质):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关键词: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多样性(条件性):联系是多种多样性,具有条件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特殊性:
(1)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紧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B:地位与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②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特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例题3:辽宁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健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共享单车作为新事物也存在弱点和缺陷,但我们要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共享单车的发展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应该热情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并针对问题不断加以规范和改进。
结合材料,分析辽宁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该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
2019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辩证法及例题解析
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
联系
1.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包括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
2.特点:
(1)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
①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提示:矛盾双方的依赖是对立、斗争着双方的依赖);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提示:只有双方共处同一体中,才有可能出现对立和斗争)
A: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方法;②全面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
3.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①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②做好充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道路上的困难。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含义:
A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注意:性质没有改变);
B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注意: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由于市民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共享单车还为时过早。请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答案】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优越性。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
(2)相互影响:
①整体的状态会影响部分功能的发挥;
②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首先应当树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其次,要求我们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4.系统与要素:
(1)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
4.两点论与重点论
(1)坚持两点论:
①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
①在认识复杂事物时,主要抓住主要矛盾,抓重;
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主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3)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