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网上调研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苏州博物馆分析
③.新材料、新技术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 构造,贝聿铭在新馆设计中承 受了钢化构造,再用优质木材 为钢构造镶边、包装。
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则 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 代青瓦。
建筑的中庭借鉴传统“老 虎天窗”的做法,但窗户开在 了屋顶中间部位,屋顶形成一 个折角,光影穿插,整个空间 布满祥和与大气。走廊由透过 天顶造成的线状光书写着,犹 如走在了古老的竹帘下,传统 符号在光线中简洁地演绎着现 代的气息。
从建筑构造看,现代几何体构成 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 屋顶的根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 断的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 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 大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 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 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 形空间交错在一起,西中有东,东中 有西,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简洁、 抽象、有力度,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 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 的转换。
一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爱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 王府毗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其弥补了 古物无保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 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争论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 用作贮存,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苏 州 博 物 馆 模 型
五.具体解析
馆建筑总面积:15391平方米,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有展厅、 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42.4%。新馆建筑群分 成三大块;中心局部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 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赏析
在主庭园中,贝先 生“亭”的设计也 是现代的形式—— 钢结构、双层、亭 顶为玻璃并覆盖木 饰贴面格栅、结构 柱上放置照明灯具、 亭中部为洗漱台。
现代结构的凉亭似而不似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符号
池中的八角凉亭, 师古而不泥古. 凉亭的八 角形与中央大厅及西路两个主展厅的大八 角形成呼应.
透光天花板
贝老一再强调说内部陈 列与外部建筑、家具的 风格、甚至包括服务人 员的服装, 都要与建筑 及陈列的风格相协调. 乃至这小小的灯饰也不 马虎.
连灯具也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强烈的 现代结构一点也不削减传统园林的精致意 味。
纵观贝老后半生的设计, 最小单元大都以几何形为基础开始繁衍. 菱形、方形、三角形既构成了稳定的结构,也蕴含着贝聿铭的建筑理念
梁架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 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 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贝老说: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大门 要有气派,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 感觉.
粉墙黛瓦
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 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 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 相配,清新雅洁。
门把影子
簾幕外的庭院 Courtyard behind the curtain
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
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 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
金属遮阳片和 怀旧的木作构 架在玻璃屋顶 之下被广泛使 用, 以便控制 和过滤进入展 区的太阳光.
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 它 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 但是这不仅 是出于美学考虑, 而是结构的原因. 通过精 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 进行力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 负荷.
以墙为纸,以石为墨,从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灵感,用片石营造出写意山水的意境. 搭一幅现代山水画
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特点
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特点
文 / 侯佳仪
摘要:作为一个融合了现代建筑、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民居特色的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从其建成之 日起就以其古今结合的特色给人们以巨大的震撼。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特点,本文将从其建 筑外观、用色、布局及其对于光线的御用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建筑外观 用色 布局 光线
64 祖国 2019.1.上
图 1 第一种屋顶造型
图 3 建筑整体用色 三、建筑布局特点 首先,与中国传统建筑相比,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不同之处
论坛
在于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轴对称的建筑。 从建筑布局来看, 它虽然大体上以大厅为中轴成中轴对称;但细节上,它的布局 是以具体的功能区划分而成的; 这也是贝聿铭老先生对于传 统的一种改良与创新。 其次,为了更好地与当地古风古韵的环 境相融合,与传统风水相契合,与坐落在其旁边的中王府、拙 政园等古典园林相呼应, 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了坐北朝南这 一传统建筑的构建方向—新馆的大门朝南。 最后一点,也是苏 州博物馆新馆所具有的完全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特点, 那就 是馆内的创意山水布局。 贝聿铭先生将馆内休息大厅正对着 的、拙政园的那面白墙利用起来,以墙为纸、以山为墨,形成了 一幅绝佳的中国传统水墨画③。 假山、溪流给原本空荡冷漠的 墙角增添了一抹暖意,赋予了博物馆灵性与生机,给疲于参观 的游览者带来视觉上的快感以及心灵上的小憩, 有效地提高 了游览者的观赏兴趣。
图 2 第二种屋顶造型 二、用色特点 在色彩上,苏州博物馆新馆以白色作为主色调,主要用于 大面积的外墙上。 苏州多雨,每当阴雨天阳光不足的情况下, 白色墙体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 并不会因为阴暗的天气而导 致博物馆内的氛围更加阴暗的低沉; 让人在阴雨天气也能拥 有较好的视觉体会。 除此之外,白色的墙体会给人以纯净、简 洁的质感,让人在游玩的同时放空自己,忘却馆外的繁华与喧 嚣,静心沉浸于欣赏馆藏珍品的美,将自己完美地带入到馆藏 所在年代,感受馆藏所带来的文化与心声。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黑色作为点缀,主要用于小面积的门、 窗、瓦上。 首先,黑色明度最低,而运用在大面积高明度的白色 之下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像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在白墙上 寥寥几笔,勾勒出江南文化灵秀、浪漫之内涵。 其次,黑色之所 以小面积的使用是因为在空间中大面积使用黑色会使人产生 压抑之感,让人难以接受;这也是贝聿铭先生的一大妙笔②。 灰色的明度介于白色与黑色之间,这种色彩温和而优雅。 主要使用在建筑外立面的线条上、路面、假山等地方。 主要起 对黑白两色调和、过渡的作用。 黑白灰相映衬产生的轻巧素雅之感与苏州建筑的标志性 色彩基调达到了和谐统一, 使之在外观上融入了苏州的千年 古韵之中。 这不仅与周围的传统建筑相融合,又尊重了道家的 观念,还符合当地政府对于建筑用色的要求。 既不喧宾夺主, 又不失自身特色;如下图 3 所示。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设计方案范文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设计方案
现代派大师设计古典建筑受挑战林兵说,贝老是现代派的建筑设计大师,从来没有设计过中国古典建筑。
苏州有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又坐落在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在这块被贝老称为“圣地”的地方设计博物馆,贝老认为很难很难。
他说:“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又一定要有创新。
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要运用新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好看,有吸引力,”“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
”由于年事已高,贝老曾经打消为苏州设计博物馆的念头,但经不住故乡人的热情邀请,加上贝家祠堂就在即将建造的博物馆的附近,贝老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在苏州留下自己的“封刀之作”。
博物馆的每扇窗户、每项用材,贝老都亲自过问。
贝老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
自己设计的建筑,各方面都尽量考虑周全。
首先,新馆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整个外观完全具有苏州特色,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
为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贝老把古苏州千篇一律
虽然新博物馆外观尽显白墙灰瓦的苏州园林特色,但进入馆内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过去园林用的木梁和木椽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代替。
由于地块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悬臂楼梯达到地下室。
考虑到建筑成本,博物馆的所有建材都能在国内买到。
浅析苏州博物馆
论文:浅析苏州博物馆摘要: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由于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筑居多,因此"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的大体方向。
这样使新馆从色彩、高度’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
关键词:贝聿铭、苏州博物馆、粉墙黛瓦、形式、融合、几何。
在苏州的实习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苏州博物馆,现在就我眼中的苏州博物馆谈一谈。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
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
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是贝聿铭,他是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等。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的得意之作。
新馆在交通流线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流线设计。
新馆分成中部,西部和东部三大体块,并以中部为中轴线。
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布置有主出入口,庭院,中央大堂及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临时站区,贵宾接待,图书馆稽查室等。
3个体块以中央大堂为放射区,以西部和东部进行围合,基本布局呈放射式。
新馆西部南面的几个展区也有放射式的特征。
而就其最具特色的西部北面的主展区而言,更具串联+通道式的交通流线组合形式的特征。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之园--贝聿铭新作苏州博物馆新馆(缩写本)贝之园--贝聿铭新作苏州博物馆新馆(缩写本)方振宁/撰文摄影苏州有那么多园林,园连园,可说是“园林之城”。
可是到了现代,苏州没有一座新园。
而刚刚在10月竣工,由美国华裔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现代苏州唯一的新园。
贝聿铭把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视作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这件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转译的建筑作品,表达他对故乡的乡愁。
他即接续了苏州园林和文化的神韵,又圆了这位“苏州之子”跨世纪的梦想。
那就是贝聿铭终于实现要在他的出生地苏州,留下满意的作品。
这就是在此把这座新馆称为“贝之园”的缘由。
11月初的某日周六,我来到晚秋的苏州,这是相隔20年的再见。
而这次是寻贝老的心作,它让我感觉身在画图中。
阅读贝聿铭的建筑,最好把这座建筑的关键词作为文章的入口。
留白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历史保护街区的忠王府的西侧,北接拙政园,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
从街上看去,建筑群体的高度和与它连接的忠王府的高度相同,只是在造型和色彩上有微妙的差别。
由于贝聿铭的设计大量“留白”,因此从远处看上去,建筑非常明亮。
那些勾勒白墙的粗细不等的框架和屋顶,都统一在深灰色中,只是和周围那种接近黑色的苏州传统民居色彩略有不同,这种在色彩上的定调,决定了新建筑和环境的基本关系,即是协调还是冲突。
布局新馆建筑群由三大块构成。
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图书馆、教育设施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
入口位于中轴线南端,进入主入口之后便到了主入口庭园,再进入大堂,沿中轴线向北就是主庭院,主庭园水中有“凉亭”,还有一条水上小路横跨西东于池上。
通过西廊可到西部的博物馆主展区;而通过东廊就进入东部的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显然是意识到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印衬的设计。
在大堂可以眺望隔池的巨大影壁,壁前的假山石不是苏州园林中那种代表性的多孔假山石,而是摹仿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远山而排列。
最新贝聿铭设计作品苏州博物馆资料
贝聿铭设计作品——苏州博物馆[日期:2010-04-08] 来源:家天下作者:发表评论(0) 打印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
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
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设计风格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经典重温_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_谢俊
69●观点摘 要: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各阶段设计成果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的文字资料,探究了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历程,并结合建筑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空间、造型、园林等方面分析作品,分享大师成熟的设计思想和高超的设计技巧。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空间;造型;园林; 设计思想;创作手法Abstract:Through a wealth of legends, fromthe Spirit of Place,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details of Mr. Ieoh Ming Pei’s Suzhou Museum design stages of new building design results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text information, explores the creative ideas and history, Mr. Ieoh Ming Pei conjunction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from the layout, space, shape, garden, etc. analytical work, study and master the sophisticated design ideas and superb design skills.Keywor ds:Suzhou Museum;layout;space;modeling;garden;design idea;cre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3-0069-071 大师简介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贝聿铭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由著名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建筑总面积15391平方米,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
主要有展厅、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42.4%。
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
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合院式住宅相呼应;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这种整体式的解读贝先生的新馆是为要旨、再就是贝先生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独特创意。
主要可能采用现代钢结构。
加之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因此光线柔和.便于调控.以适宜博物馆展陈。
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
而这所有的组织,贝先生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新馆的建筑色彩,沿用了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中的“灰和白”为基调。
中国传统建筑的老虎天窗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改他大面积使用了玻璃天棚,观众透过玻璃的折角看到天空,大量采用自然光,且节能环保。
他设计的紫藤园是参观休息的地方,对此贝老做了精心的思考,看,这棵蟠龙般的古紫藤,是从隔壁拙政园文征明亲手所植的紫藤上嫁接而来,它延续了姑苏的文脉气息。
苏州园林设计(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总投资人民币3.39亿元,位于拙政园西侧,设计遵循“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建筑——粉墙黛瓦,瓦成石粉墙黛瓦,几乎成为人们认识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常识。
然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不难发现,粉墙似乎还是那堵粉墙,而黛瓦却成了一块块菱形的“黛石”。
据介绍,这是一种“中国黑”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
贝聿铭的助手林兵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石质屋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屋顶,而是墙体的延伸,而贝老在设计中屋顶色彩采用了传统的中国黑。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在参观后也表示:“博物馆里,构成空间的三角形式就是根据苏州传统建筑屋顶的三角形而来的,但是显得更加洗练。
博物馆的1:2坡顶,完全符合苏州民居屋顶的坡顶比例。
”作为一座21世纪的博物馆,中国传统屋顶并不符合其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贝老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石片屋顶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虽然屋顶看似简单,其实结构非常复杂。
从石材层往下数,还有金属板、木板、保温板、钢体结构、面板、吊顶。
而特别的是,博物馆屋面泄水不再全部依靠传统的瓦楞铺流排出,而是通过屋面将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的泄水系统处理滞留积水。
难怪建筑工人在做屋顶的时候曾传出这样一句话:“做贝老的作品,就像是用钢筋水泥绣花。
”园林移景,走新路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面对像拙政园、狮子林这样的苏州园林经典,不仅在建筑上超越是一种挑战,而园艺上更是无法超越。
贝老却走了一条新路,他在北墙之下独创高低错落的石片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将其喜爱的米芾山水画加以立体呈现,远远望去就像是连绵不绝的山峦将新馆与拙政园相连。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一位世界名人,一块苏州“圣地”,将造就一座传世之作。
2003年岁末,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古城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西侧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86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携家人专程从美国赶回家乡,为他“50多年建筑设计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奠基。
看到前来参加奠基仪式的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省的领导及国内顶级的建筑设计和文物保护专家,目睹自发围观的市民以热烈掌声向他表达的敬意,对曾发生过选址争议全然了解的贝老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浓浓故乡情结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贝聿铭先生的祖籍,美丽的家乡给儿时的贝聿铭留下了温馨而难以忘怀的记忆。
与故乡再度牵手却是贝聿铭离苏赴美70年后的1996年4月16日,家乡的父老乡亲在贝氏故居狮子林为贝老先生举办了八十寿诞大庆。
在亲朋好友济济一堂的欢乐气氛中,贝聿铭愉快地接受了苏州市城市建设规划顾问的聘请。
他谦虚地说:我已经退休6年了,搞规划不是内行,搞建筑还可以。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贝老先生很快履行了顾问的职责,建议苏州的城市建设首先要治水,其次要绿化,在这基础上再搞好规划。
第二天,他应邀在苏州建筑设计院作了一场令苏州建筑师们终生难忘的演讲,详细阐述了他的建议。
1998年的苏州“两会”,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建造新博物馆的议案,引起领导关注。
当苏州投巨资建设图书馆、体育中心的同时,建造更能体现深厚文化内涵的博物馆在2000年被提上议事日程。
苏州的领导立即想到了擅长设计博物馆的大师贝聿铭,他们多么想让大师能为家乡留下一个传世之作啊!可是贝老已是耄耋之年,且远隔重洋,他能答应么?果然,贝聿铭婉言相告,自己年事已高,他让三公子贝礼中任董事长的贝氏事务所承接这个项目。
2001年10月,在贝聿铭担任设计顾问的中国银行总行大楼竣工庆典上,贝老向被他邀请出席庆典活动的苏州有关领导了解苏州的发展及博物馆新馆的筹备情况。
当他获悉新馆馆址定于世界遗产拙政园、狮子林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相邻之处时,不禁脱口而出:这可是块“圣地”啊。
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设计方案资料
网上调研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引言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是一种学习。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类天生并不完善,建筑文化不仅提供了一个人居环境,而且提供了一个思想与行为的习得之所。
建筑反映出人类的文化系统—宗教、科学、艺术、、、等综合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世世代代的学习,人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质。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厦,是由许多材料部件构成的,他们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在苏州博物馆的顶端加入尖角。
因此又带有了些许欧式风格元素。
但是在中间的镂空墙上又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气息。
所以经过改动的博物馆,又有中国元素。
又有西方气息。
充分展示了国际设计大师的艺术手法。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由于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筑居多,因此"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的大体方向。
这样使新馆从色彩、高度’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
2.2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
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
2.3环境设计从新馆设计中,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
而所有的组织,则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本文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现代主义;设计。
目录摘要 .............................................................. 目录 ..............................................................一、引言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 ........................................(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二)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探索 ..................................(三)用现代建筑方式演绎传统建筑元素 ............................(四)让光线来做设计............................................(五)布灯设计的技巧............................................(六)对参观者的尊重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一、引言当今的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它不再是对历史陈迹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肖为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东北街和齐门路相汇,地处古苏州历史文化地带,与东侧的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忠王府相连,而距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也不过是几步之遥。
这样一个重要地理位置可以说给设计师提出了一个难题:新馆的设计风格与整体布局怎样融合到苏州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与毗邻的古典园林相得益彰?而它的设计师贝聿铭着实没有让我们失望!贝聿铭是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家之一。
苏州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被贝聿铭昵称为其设计生涯中最小的“小女儿”。
苏州博物馆建筑群坐北朝南,为充分尊重周边的古建筑,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局部高度16米,均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
在布局上,新馆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区。
这种具有传统的苏州园林布局风格的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把博物馆主建筑置于院落之间,并在两侧附以相应的建筑,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而新馆传统的布局特色不但与东侧的忠王府布局格调相互映衬,而且与毗邻的拙政园的布局环境也浑然一体,既相互借景,又符合周边建筑环境要求,不仅延续和融洽了拙政园的艺术风格,并且自成园体,自具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风格有一句话概况可以说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现代风格的巧妙结合。
乍一看,它的建筑群是由充满现代感的几何造型构成,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错落有致的几何形坡顶实际上是江南传统屋顶建筑的抽象概况。
色彩上主要采用白墙灰顶的苏州传统色系,深灰色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致,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
而建筑材料一改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玻璃幕墙。
屋顶上用灰色的花岗岩取代了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灰色小青瓦,简化了线条,使整体风格更具时代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貌从色彩、形制、结构上,虽继承了传统建筑的风格,但又不纯粹是模仿,而是富有创新意义的发展。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谈景观设计的中西融合
梧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景观设计的中西融合——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作者:陆亚丙学号:200800508606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系部:艺术系指导老师:戴继明景观设计的中西融合——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摘要中国现代景观的形式较传统园林有了很大改变,但转型并不意味着割裂,只有传承,基于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发展中积极借鉴相对成熟的西方现代景观中优秀的设计方法。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既要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气质,既要与周围建筑取得协调,又要融入周边环境,从而达到环境与景观的有机结合。
由此,本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景观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空间营造、布局构图等方面对其景观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融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手法方面的成功之处。
从整体系统入手,考虑人、建筑、环境的综合利用,分别从立意——引申建筑概念,布局——延续建筑肌理,细部——提炼建筑语言等方面阐述公建周边景观融合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景观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融合与创新建筑AbstractThe form of Chinese modern landscape than traditional garden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but does not mean that separat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only inheritance, based on history, they can bette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want to in developing positive reference relatively mature western modern landscape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go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is concerned, its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both showed his unique temperament, and to achieve harmony and architecture, but also can harmony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achiev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n suzhou the new museum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overall layout, space construction, layout composition of the landscape, and discuss its i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technique and the fusion wester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echnique aspects of the successful place. From the whole system of consider peopl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nception,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to refine the aspects of surrounding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Keywords:modern landscap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technique Fusion and innovation Architecture绪论一、中国园林与西方现代景观(一)、中国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5)(二)、中国现代园林的设计手法 (5)二、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一)、博物馆概况 (6)(二)、博物馆格局 (7)(三)、苏州博物馆的形象 (7)(四)、中西方融合中的体现 (11)(五)、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与文化性 (12)(六)、景观设计的现代化 (14)三、结语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7)在从传统园林向现代景观的过渡中,中国由于起步比较晚,目前其发展还不如西方景观成熟完善,向西方借鉴,也就成了一种趋势。
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论文
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摘要: 通过对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造型、空间、庭院四个方面浅谈新馆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表现。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造型;空间;庭院;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rough to mr. b “seal knife work”--suzhou museum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actual effect, from layout, modelling, space, the courtyard four new possible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ssence performance.keywords: suzhou museum; layout; modelling; space; courtyar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irit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的博物馆,位于苏州东北街和齐门路相汇处,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2006年10月竣工开馆。
新馆包括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和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
如何处理与基地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忠王府和拙政园的关系,如何在这特定的地点培植属于这块土壤的现代建筑,并体现东方建筑的特色,设计出有创新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成为设计的难题。
关于布局新馆建筑群座北朝南,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附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可见贝先生的思想中把建筑与其所处的物质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放在了最高的位置,其它因素均应为之让路。
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优秀设计
网上调研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引言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是一种学习。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类天生并不完善,建筑文化不仅提供了一个人居环境,而且提供了一个思想与行为的习得之所。
建筑反映出人类的文化系统—宗教、科学、艺术、、、等综合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世世代代的学习,人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质。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厦,是由许多材料部件构成的,他们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在苏州博物馆的顶端加入尖角。
因此又带有了些许欧式风格元素。
但是在中间的镂空墙上又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气息。
所以经过改动的博物馆,又有中国元素。
又有西方气息。
充分展示了国际设计大师的艺术手法。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由于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筑居多,因此"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的大体方向。
这样使新馆从色彩、高度’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
2.2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
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
2.3环境设计从新馆设计中,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
而所有的组织,则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览交流中心调研报告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网上调研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引言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是一种学习。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类天生并不完善,建筑文化不仅提供了一个人居环境,而且提供了一个思想与行为的习得之所。
建筑反映出人类的文化系统—宗教、科学、艺术、、、等综合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世世代代的学习,人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质。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厦,是由许多材料部件构成的,他们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在苏州博物馆的顶端加入尖角。
因此又带有了些许欧式风格元素。
但是在中间的镂空墙上又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气息。
所以经过改动的博物馆,又有中国元素。
又有西方气息。
充分展示了国际设计大师的艺术手法。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由于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筑居多,因此"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的大体方向。
这样使新馆从色彩、高度’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
2.2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
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
2.3环境设计从新馆设计中,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
而所有的组织,则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在水面处理上,从博物馆大门进去,从八角形中央大厅后往西走,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
一座曲折的石桥将水面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空间,为了使死水变活,将北墙西北一角设计得细水潺潺,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
而为了增加水面的情趣,在水面上种植了睡莲。
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八角凉亭、竹林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当众多国际著名设计师在中国做项目时,却在认真地研究“本土化”。
现代设计若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特征,必定要从环境、建筑布局等诸要素中寻求传承与突破,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成功体现出了两者的融合,希望这种设计创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考,还有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绿地占地率42.4%新馆采用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合院式住宅相呼应功能布局形式上,地块已分为三部分。
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
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
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
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参照国际通行惯例,临时性的展区设在人流路线的入口处。
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
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将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
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
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
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为布展提供了灵活性。
这些模块外饰简洁优美,地面铺设地板,踢脚,木质框架墙体和白色涂料。
还有一个灵活的展示窗系统,专门展示那些大小不一的工艺品。
由于地块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
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
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都安排在地下室。
建筑色彩与材料用白墙灰瓦降低传统白墙黑瓦的对比度,该博物馆多以实体为主,用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用灰色装饰直线条代替传统的木梁,既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又成为新建筑的现代表皮纹样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主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建筑高度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建筑采光贝聿铭签名式的几何提炼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个人简介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姓庄,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于贝氏13岁时罹癌过世,继母蒋士云,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之女。
贝氏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妻子卢淑华(Eileen Loo)为中国留美学生,他们育有3儿1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其中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与贝礼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
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
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
「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
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设计理念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
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
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的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
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人物评价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
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利兹克建筑学奖金”。
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
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自我感悟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时间,地点和目标是我分析的重点,无论什么样的案子在接到手的时候,都会花上很长的时间去研究这3点。
正因为因时因地和要求的不一样,才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性,也会去考虑和当地文化背景,周围环境的融合,而不是为了凸显而特意的张扬自己的风格。
记得他反复强调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时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件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
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
我想这也是对我们建筑学学生很有启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