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 1下 数学】3 简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3 简单的计算 课件(共17张PPT)
2.(选自教材P58 T7)
29元
11元
1元4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几元几角换算成角时,先想几元就是几
十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2. 将几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
十角就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在一起就是 几元几角。
3. 计算元、角、分的加、减法时,只有相同 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即元和元、角和角、分 和分相加(或相减);单位不同时,统一单位后 再计算。
3元
9元
要多少钱?
3元+9元=12元Leabharlann 6元4元3元
9元
(2)
比
贵多少钱?
6元 -4元=2元
6元
4元
3元
9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比 贵多少钱?
6元- 3元 =3元
1.(选自教材P58 T6) 5元5角=( 55 )角 14角= ( 1 )元( 4 )角 2元8角=( 28 )角 69角= ( 6 )元( 9 )角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7角
9角
1元
8角
(1)买一个 和一个 ,要多少钱?
7+9=16(角) 16角=1元6角
7角
9角
1元
8角
(2) 比 贵多少钱?
1元=10角 10-8=2(角)
知识提炼 1. 几元几角换算成角时,先想几元就是几十
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2. 将几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十
角就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在一起就是几 元几角。
3. 计算元、角、分的加、减法时,只有相同 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即元和元、角和角、分 和分相加(或相减);单位不同时,统一单位后 再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优秀) 教案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通过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通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难点: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生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
生3: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你还想学习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二、教学新授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摆法。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学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
(2)出示例5。
()元()角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板书:18角=1元8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气球图。
(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4《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4《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
这一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例题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做一做”和“练习题”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式和计算错误的影响。
此外,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人民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不够熟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2.讲解新课:讲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加减法计算,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简单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简单计算》。
下面我拟从教材分析、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情:《分数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96~97页第八单元中的分数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主要是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分数的简单计算是学生数与代数运算的一次扩展,是在学生之前学习认知了简单分数含义及其大小比较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也是学习异分母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分析和新课程标准“四基”、“四能”要求,拟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确立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究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增强数学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基础的理解分析,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处理。
二.教学策略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与帮助者。
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此,在教法上拟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质疑,引导观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发现认知。
在学法上,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自主合作讨论交流、操作探究,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学习。
三.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围绕目标,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老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和分吃过西瓜吗?并通过课件呈现教材例1分吃西瓜的主题情景图。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2 《简单的计算》教案8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2 《简单的计算》教案8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理解和应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三、教学内容1. 加法和减法计算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第二步:导入新知识1.带领学生看题目,引入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题目。
2.通过例题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第四步: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展开,通过练习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作为作业。
2.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能力,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2023新插图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找规律(1)【教案】
7 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用数学。
4、发展空间观念。
五、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学会用竖式计算简单的运算题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2.掌握用竖式计算简单的运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
1.在竖式计算中注意进位和借位的问题。
2.理解减法运算中的“减法不尽”的情况。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回顾(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口算回答,并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情况。
第二步:引入新知(1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用竖式计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讲解进位、借位的方法。
第三步:操练训练(20分钟)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正确的回答。
第四步:拓展应用(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回答。
第五步:总结梳理(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训练能力得到提高,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对进位和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下节课计划增加一些游戏和趣味性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分模块试题(10套,附答案)
第一模块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教法剖析】分析法:分析解答应用题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部分,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图中的多余条件。
例1丽丽过8岁生日,请了12位同学参加生日派对。
已经来了3位同学,还有几位没有到?【助教解读】还有几位没有到,与参加生日派对的同学人数和已经来了的人数有关,与过几岁生日没有关系,因此“丽丽过8岁生日”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根据选择的条件分析:总数 - 一部分= 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解答:12-3=9(位) 口答:还有9位没有到。
【经验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问题找到合适的、对应的条件,不要让多余信息扰乱了解题思路。
例2我们班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的有几人?【助教解读】读懂题意,知道要求的是藏起来的人数,那么就要知道有多少人在玩捉迷藏这个游戏,然后找出多余的条件。
根据题意,我们班有20人是多余的条件,去掉这个多余的条件,我们已知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要求藏起来有几人就简单了。
14-6=8(人) 口答:藏起来的有8人。
【经验总结】先找出要求的内容是什么,根据要求的内容找出多余的条件,去掉多余条件的干扰,要求的内容就简单的多了。
【基础题】1. 8名同学要做12个灯笼,已做好8个灯笼,还要做多少个?2.小红原来有6个乒乓球,5个篮球,后来又买了6个乒乓球,现在一共有几个乒乓球?3.有19个人上绘画班,来了13人,其中女生有7人,还有几个人没来?4.两个小组有15人去爬山,他们已经走了20分钟了,女生有6人,男生有几人?5. 14人参加情景剧表演,他们现在站的位置如下。
(1)第一排有7人,第二排有几人?(2)男生有6人,女生有几人?【能力题】6.4只小猴子摘了9个桃子,树上还有8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7.小红7岁,她第一天读了7页书,第二天读了9页书,她一共读了多少页书?8.小明10分钟做了13道口算题,6道应用题,他一共做了几道题?参考答案1.12-8=4(个)2.6+6=12(个)3.19-13=6(个)4.15-6=9(人)5.(1)14-7=7(人)(2)14-6=8(人)6.9+8=17(个)7.7+9=16(页)8.13+6=19(道)第二模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教法剖析】1.分析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大数-小数=相差数(1)想谁与谁比较?(2)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3)用大数-小数=相差数2.图示法:即根据题意运用直观图形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图示法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2《人民币简单计算》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2《人民币简单计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章的第二节《人民币简单计算》。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人民币,以及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认识各种人民币,学会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各种人民币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各种人民币的图片,让他们认识各种人民币。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简单计算1. 认识各种人民币2. 人民币的加法计算3. 人民币的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列举出你认识的各种人民币。
2. 假设你有10元,你想要买一个5元的玩具,你还需要多少钱?答案:1. 各种人民币的名称。
2. 你还需要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运用所学,比如和家人一起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或者尝试自己去做一些小买卖。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2《人民币简单计算》人教新课标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认识各种人民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各种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我需要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以及它们的特点。
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各种人民币,才能进行后续的计算学习。
二、人民币的加法计算在进行人民币的加法计算时,我强调了将人民币的面额相加的方法。
例如,如果学生有10元和5元,我会让他们将10元和5元的图案并列在一起,然后将两个面额相加,得到15元。
新人教版三下数学第3课时 小数的简单加减法
芳芳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加数5.3错 看成了53,结果得64.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方法一
53-5.3=47.7 64.8-47.7=17.1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17.1。
芳芳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加数5.3错 看成了53,结果得64.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方法二
错误算式:加数 + 53 = 64.8
12角- 6角= 6角 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探究算法
计算:1.2-0.6 =0.6
方法二 用竖式计算。
整数部分的1借给小 数部分,变为0,0-0 =0,0写在个位上。
元·1 .角2 - 0.6
小数点对齐,也就 是相同数位对齐。
0 ·6
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小12数-部6=分62。减6不够减,
注意要与加数中的小
也就是求1.3米和1.8米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8 -1.3 。
1.7-1.3= 0.4(米) 答:小军再长0.4米就和小明同样高。
3.小红买一本《意林》花了6.5元,买一本《漫画 故事》花了9.8元,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也就是求6.5和9.8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6.5+9.8。
1.2 - 0.6
·1·0 - 0.6
1 ·4
0 ·2
0 ·6
0 ·4
1.相同数位对齐;
2.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
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3.整数减小数时,先补齐数位,再计算。
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1 + 4.8
6.9
1.5 + 7.5
9.0
8.7 - 6.3
2.4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人教新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课一练 简单的计算(含答案)
人教新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一课一练简单的计算(含答案)一、单选题1.一本作业本4元,用一张5元买一本作业本应该找回( )。
A. 5角B. 2元C. 10角2.2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
A. 3元B. 3元5角C. 10元3.30角和3元比,()。
A. 30角多B. 3元多C. 一样多4.“3角30分”,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5.“1角6分2角”,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6.“5分4角”,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二、判断题7.3元加3角等于6元。
8.一共是52元。
9.小红有椪—5角,5张2角和5张1角的人民币,她乘坐无人售票公共汽车要投币1元,一共有 ________种投币方法.10.一支圆珠笔2元,一支铅笔50分,铅笔比圆珠笔贵。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11.填一填________元________角12.小芳用20元买1袋6元的奶糖,应找回________元?13.妈妈去物美超市,买了1箱牛奶32元,买了一瓶果汁7元,又买了20元水果.妈妈只带了50元,买这些物品够吗?________14.买文具小明拿5元钱去买彩笔和巧克力,彩笔比巧克力贵4元,他买一块巧克力花了1元钱.他还能再买一盒彩笔吗?________。
15.算一算.6角+9角=________元________角3元3角+7角=________元16.你说她付了多少元?________17.小玲买1支自动铅笔用去3元5角,买1个卷笔刀用去2元,共用去3元7角。
四、计算题18.姐姐有6元钱,买一条围巾用了4元3角,买一块手帕用了8角,还剩多少钱?五、解答题19.给出的钱能买什么?在能买的商品下面画“√”。
20.在里填上“>”“<”或“="。
六、综合题21.商场购物。
(1)买一个皮球和一把玩具手枪一共需要多少钱?(2)一个不倒翁比一个皮球贵多少钱?七、应用题22.1个打火机8角钱,请你在拿出人民币件数最少的情况下付款,并写出如何付款23.一支铅笔3角钱,一本练习本5角钱,小丽买了4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一共用了多少元钱?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5-4=1(元)=10角.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付出的钱数-一本作业本的钱数=应该找回的钱数,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2.【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元+5角+5角+5角=3元5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时《简单计算》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第2课时《简单计算》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题。
1.________张换1张4张+1张=________角2.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也可以换________张。
二、单选题。
1.淘气有4元3角,买笔用去了1元5角,还剩()。
A. 3元8角B. 2元8角C. 3元2角2.下面的钱数最少的是()。
A. 5元7角B. 7元5角C. 6元6角3.付8元最简便的方法是()。
A. 1张、1张和4枚B. 1张、3张C. 8张三、计算题。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式。
四、解答题.1.小华买了一本练习本还剩3元2角,他原来有多少元钱?2.小伟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多少钱?3.一支牙膏2元2角,一把牙刷1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4.一件背心9元4角,一条短裤3元2角,妈妈只带了5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综合能力运用五.解决问题。
(1)用10元钱正好能买哪两种文具?(圈起来) (2)一个订书机比一支笔贵多少钱?(3)买一本笔记本比买一副三角尺多用多少钱? (4)买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要多少钱? 六.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10;13【考点】货币简单的计算【解析】【解答】解:20里面有10个2,所以10张2元的可以换1张20元的;4张贰角+1张五角=8角+5角=13角。
故答案为:10;13。
【分析】判断出20里面有几个2即可确定几张2元的换1张20元的。
把贰角的总数加上5角即可求出一共有几角。
2.【答案】5;10【考点】货币简单的计算【解析】【解答】解:50里面有5个10,所以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50里面有10个5,所以一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故答案为:5;10。
【分析】判断出50里面有几个10、几个5即可判断出可以换的张数。
二、单选题1.【答案】B【考点】货币简单的计算【解析】【解答】解:4元3角-1元5角=2元8角。
故答案为:B。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
由于十几减9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
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简单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简单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加法、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加法、减法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熟练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学生掌握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具:数字卡片、算盘等。
3.课件:相关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将布置一些与加法减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1.通过数字卡片或实际物品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练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加深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拓展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扩展练习,让学生在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2.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于简单的计算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通过预习,我知道:解决人民币的问题,列算式时,每个数都必须带( );单位不一样的,先( ),然后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
6.填空。
3元9角=( )角26角=( )元( )角
7.
3元7角2元2角3元
(1)买一盒牙膏和买一块香皂一共多少钱?
(2)买一把牙刷比买一盒牙膏便宜多少钱?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元、角、分的换算。
参考答案
1.10 4 50 2.6元3.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12
4.(1)加法5角+8角=13角=1元3角
10角单位(2)减法10 10角-6角=4角统一单位5.单位统一单位
6.39 2 6 7.(1)3元7角+3元=6元7角
(2)3元7角-2元2角=1元5角
3简 单 计 算
项目
内容
1.填空。
1角=( )分40角=( )元5元=( )角
2.你知道一张 和一张 是多少钱吗?
3.
1元可以换( )个1角,再加上2个1角是( )角,所以1元2角=( )角。
4.
(1)买一个 和一个 要多少钱,用( )计算,列式( )。结果超过( )要换成元。算式中每个加数都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