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合集下载

甘薯新品种鉴定与筛选研究

甘薯新品种鉴定与筛选研究
2 3 晒 干率 与食 昧品质 .
食 味评 分 是薯 块 蒸 熟 进 行 品尝 后 根 据 粉 、香 、 甜 等 口感指 标打 分 ,以对 照 金 山 5 7得 分 8. 0 0为参 照 。鉴 定 品 种 中 ,泉 薯 1 0号 和 广 紫 薯 1号 最 高 , 为 8. 75分 ,泉薯 9号和金 山 7 5为 8 5分 ,金 山 28 0
标 的测定 方法 进行 测 定 。产 量 方差 分析 采用 D S软 P 件 进行 处 理 。
建 农林大 学 、泉州 市农 科所 等地 引进 7个 甘薯 新 品
种 ,2 0 2 0 0 8~ 0 9年进 行 田间试 验 ,对这 些 品 种 的产
2 结 果 与分析
2 1 鲜 薯产 量 .
( 位 :g67m ) 单 k/ 6
1 2 试 验设 计 . 试 验 于 20 0 8年 和 2 0 0 9年 在 南 安 市 良种 场 进
行 。土壤 类 型为粘 质壤 土 ,肥 力 中等 。试 验 采用 完
收 稿 日期 :2 1 o 0—0 8—1 2 作 者 简 介 :林 剑 英 ,男 ,17 90年 生 ,农 艺 师 。
13 测 定分 析项 目 .
需求 的优 质鲜 食 型和淀 粉 加工 型 甘 薯新 品种 ,对 优 化 南安 市甘薯 品种 结构 、提 高种 薯 效 益 、提 升 产业
竞争 力都 有重 要意 义 。2 0 0 8年从 福 建省农 科 院 、福
收获 期测 定鲜 薯 产量 、食 味 品质 、晒 干率 、出 粉率 等指 标 ,按 “ 建省 甘薯新 品种 区试 ” 相 关 指 福
识 的深 入 ,及 对食 用粗 粮 有益 健 康 的 观念 的理 解 与 接 受 ,甘薯 消费 市场 日益 扩 大 ,人们 对 甘 薯 的食 用

南方甘薯新品种鉴定与综合评价

南方甘薯新品种鉴定与综合评价
2 .6 ( .3 )行 距 9 e 株 距2 c 每 亩 插 3 0 株 。栽 培 01 m 约OO 亩 , 0 m, 0 m, 70 管理 同一 般 大 田生 产 , 生 长期 1 5 。 长期 间 , 测 参 试 品种 全 4 d生 观 的株 型 、 蔓 长 、 粗 、 枝 数 、 形 、 茎 茎 分 叶 叶脉 色 、 色 等地 上 部性 茎 状 和 抗 病 性 等 。 收 获期 间 , 产 小 区 中间2 , 察 鲜 薯 产量 和 计 行 考 茎 叶鲜 产 ; 根 考 种 , 察 结 薯 习 性 、 形 、 皮 色 、 肉 色 、 挖 考 薯 薯 薯 大 中薯 率 和 薯 块 品质 等 性 状 。 收获 后 和 贮 藏及 育 苗 期 间 考 察 耐贮 性、 萌芽 性 等 。 中 , 试 品种 的薯 瘟 病 和 蔓割 病 抗 性 鉴定 由福 其 参 建 省 农 科 院作 物 所 进 行 , 法 参 照 文 献 『 12 ; 试 品种 的薯 方 1 ] 参 块 的外 观 品质 、 味 品 质 、 芽 性 和 耐 贮 性 均 按 百 分 制 评 分 . 食 萌 5 分 为 一 档 , 中参 与 食 味评 分 的人 数 为3 , 照 种 按 8 分 记 。 其 人 对 0


南 方 甘 薯 新 品 种 鉴 定 与 综 合 评 价
又 淑 士 诗
( 建 省 泉 州市 农 业 学 校 , 建 泉 州 3 2 0 福 福 6 0 0)
摘 要 : 试 验 观 察 鉴 定 了新 近 引进 的 龙 薯 1 、 薯 2 、 本 4福 1 泉 薯 1 、 薯 1 8、 薯 2 5、 薯 1 桂 粉 3号 、 薯 2 和 湛 O号 湛 1 广 0 莆 6、 金 号 薯 2 等 9 南 方 甘 薯 品 种 的 产 量 、 块 品 质 、 病 性 等 主 要 性 0 个 薯 抗 状 , 用 了灰 色 系坑 理 论 中关 联 度 分 析 的基 本 原 理 和 方 法 . 应 进 行 灰 色 关 联 度 分 析 , 述 了 其 在 生 产 或 育 种 上 的 利 用 价 值 .结 评 . 果 泉 薯 1 号 综合 表 现 最好 其 灰 色加 权 关联 度 最 高 为08 6 0 .8 . 除 茎 叶 鲜 产 和 薯 块 干 物 率 低 于 对 照 种 外 . 他 性 状 均 好 于 或 其 相 当于对照种广薯8 ,鲜薯产 量和薯 干产量表现 尤其 突 出, 7 分 别 为24 2 5 2.2和 6 3 6 k / . 别 比 对 照 增 产 4 7 % 和 7 .7  ̄ 亩 分 5.3 2 . %,适 宜作 为 高 产红 肉鲜 薯食 用 型 品 种 在 生 产 和 育种 上 37 8 利 用 : 粉 3 综 合 表 现 次之 . 灰 色加 权 关 联 度 为 07 4 适 桂 号 其 .7 . 宜作 为优 质 高 干 品 种 在 生 产 和 育 种 上 利 用 : 薯 1 、 薯 2 、 龙 4福 l 湛 薯 l 8 金 薯 2 等4 种 综 合 表 现 也 较 好 . 灰 色加 权 关联 l和 号 品 其 度 也 均 高 于 对 照 种 , 余 品 种 综 合 表 现 较 差 其 关 键 词 :南方 甘 薯 新 品 种 特 征 特 性 关联 度 分 析 综

甘薯优良品种评价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综合应用

甘薯优良品种评价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综合应用

甘薯优良品种评价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综合应用发布时间:2023-01-04T05:16:23.64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7期作者:冼森坚[导读] 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冼森坚广宁县宾亨镇农林水综合服务站广东肇庆 526345摘要: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优良品种的遗传改良、栽培技术、市场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我国甘薯优良品种评价利用及地区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甘薯优良品种的选择包括遗传改良、栽培技术、市场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甘薯产业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优质甘薯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子商务模式对甘薯市场和销售模式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优质甘薯品种已成为全国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种质资源之一,为我国甘薯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评价利用;甘薯;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发展策略一、甘薯国内外发展动态甘薯不仅含有大量的淀粉、胡萝卜素、各种氨基酸,还含有钙、磷、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雌激素、硒等。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技术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

引进高产、优质、抗逆性优良的甘薯新品种,使甘薯高产、优质、抗逆性获得了理论基础。

结果表明:甘薯的产量、干率与淀粉含量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其中,遗传类型对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甘薯脱毒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下降、质量下降,所以要大力发展脱毒甘薯,发展高产量技术。

结果表明,通过脱毒剂处理后,其增产量可达20%以上[2]。

二、甘薯产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将广东肇庆作为甘薯产区,其存在的问题有:①缺乏科学基础,对优质品种的鉴定机理、培育技术缺乏系统性的研究;②盲目的引进,造成了甘薯品种的杂乱无章,没有优质的品种;③长年累月的老苗新种,造成了大量的病苗,质量不佳;④缺乏优质高效的配套种植技术。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近是我 国甘薯 育 种难 以取得 突破 的主要 限制 因素 之一 。而从 国外 直接 引进 品种 由于 环境条 件 的巨 大差 异 , 往往 适 应 性 差 , 块根 产 量 低 , 加上 病 害 传
播 , 以直 接用 于生 产 。同时 甘薯 易腐烂 、 虫易 难 病 传播 、 不便 长途 运输 , 国际 间薯块 、 薯苗 交流 困难 。 20 0 0年我 们 通 过 徐 州 甘 薯 中心 从 国 际 马铃 薯 中 心( i ) 接 引 进 甘 薯 杂 交 种 子 , 年起 在 四 川 tP 直 同 I
根据 单株 产量 、 薯形 、 皮色 、 肉色决 定入选 。
1 2 3 生 产 力 鉴 定 . .
初选 鉴定 主要 鉴定入 选 品 系的产量 和干 物质 含 量 。2 0 0 1年 3月将 入选 品 系殡种 , 5月下 旬 种 植 于南 充市农 业 科 学 研究 所 潆 溪 试 验 基地 , 比 间 法排 列 , 双行 区 , 每行 1 0株 , 以南 薯 8 8为对 照 。 复选 及 品系 比较试验 主要 进 一步 鉴定入选 品 系的产量 、 物质 含量 、 干 品质 及适应 性 等。2 0 ~ 02
20 0 0年 4月 中旬 播 种 。 苗 床 为 肥 力 较 好 的
紫 色砂壤 土 , 先开 厢整平 , 播行 , 种前 浇足水 。 开 播
般播种 后 3 始 出苗 , 个 星 期 左 右 齐苗 。 ~4d开 一
从表 1可 以 看 出 , I 生 种 子 的 萌 发及 幼 苗 生 C P实
省 自然 条件 下 逐 级 进行 后 代 筛 选 鉴 定 , 得 了一 获
批 较好 的育种 材 料 , 为丰 富我 国甘薯 种质基 因库 ,
20 0 3年分 别 于 5月底 、 6月初 对 上 年 的入 选 品系 进 行异 地复 选和 品 系比较鉴 定 , 区 , 小 区 8 4行 每 0 株, 3次重 复 , 以南 薯 8 8为对 照 。

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筛选试验

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筛选试验

求多名试验人员逐一进行品尝,然后对不同甘薯的味道进行进 一步的评分,采用百分制,以 80 分为对照分,然后对各个甘薯品
84.2-167.3cm,蔓长最短的为广薯 87,长 84.2㎝;最长的是龙紫
[3-4]
140,为 167.3cm 。
种的味道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2.2 引进甘薯品种薯块性状
干率检测:不同甘薯品种,收获 1~2 天之后进行干率检测,
薯。龙薯 40 号、龙薯 41 号表现中等,可按需要种植。综合各方面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08 种子世界 7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农艺性状的鉴定
插,栽插后 10 天左右亩施尿素 5 公斤;一个月左右结合中耕除
农艺性状包括:顶叶形、顶叶色、叶形、叶色、叶脉色、茎色、 草,亩施三元复合肥 40 公斤。10 月 28 日收获,全生育期 118 天。
基部分枝、最长蔓长、株型、产量、薯数、薯皮色、薯肉色、薯形、淀
插后 60 天调查基部茎蔓分枝数和最长蔓长(10 株平均);于
品种选育
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筛选试验
林巧婉
福建省漳平市桂林街道办事处 364000
2
摘 要:甘薯产量高、适应性强,是福建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19 年福建省甘薯种植 面 积 为 9.93 万 hm 。甘薯的营养 丰富,在医疗、保健和健美抗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被营养学家认为是最具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收到广泛的关注。甘 薯比较好种植,而且经济效益高,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漳平市桂林街道高明社区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良好,生产的农作 物品质好,为了在当地试验和推广种植甘薯新品种,从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其选育的 8 个甘薯新品种和 1 个对照品种 在当地进行适应性鉴定种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甘薯新品种,并进行推广利用,助力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

甘薯新品种(系)生产性筛选试验

甘薯新品种(系)生产性筛选试验

段 还是 平坦 地 段均 表 现 出 了较 高 的产 量水 平 ,且 薯 形 光滑 均匀 ,商 品性 好 ,是 替代 北 京 5 5 3较 为理 想 的品种 ;冀 薯 9 8 2前期 生长势 较 强 ,在 高 岗地段 产
量 水 平 略高 于 对 照 徐 薯 l 8 ,而 在较 为 平 坦 地 段 产 量 水 平 显 著 地 高 于对 照 徐 薯 1 8 ,且 它 是 一 个 高 淀 粉 品种 ,在土 壤 条 件 较 好 的 地块 是替 代 徐 薯 l 8较 为 理想 的 品种 。
重复 I I
— — —
产量( k e g小区) 增产率( %) 产量( k g 小区) 增产率( e %) 冀紫薯 1 号 冀薯 9 8 2 济薯 2 l 济薯 2 6 徐薯 1 8 ( CK】 3 3 . 2 2 3 7 . 1 4 2 7 . 6 1 4 9 . 2 3 3 5 . 4 5 — 6 . 3 + 4 . 8 . 2 2 . 1 + 3 8 . 9 3 6 . 2 3 7 0 . 1 6 4 3 . 8 5 6 8 . 6 9 4 2 . 6 7 - 1 5 . 1 + 6 4 . 4 + 2 . 8 + 6 0 . 0
【 3 】张 翔 ,张伟 ,刘金 盾 ,等 . 气相 色谱 测定 厌 氧发
酵 气组分优 化 条件研 究 U ]. 农机 化研 究 ,2 0 0 7
( 7 ) :1 9 9 ~2 0 1 . [ 4 1高天 荣 , 肖怡玲 . 厌 氧发 酵 气的 气相 色谱 测试 方
法 D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4 ,2 4( 3 ) :2 6 ~ 2 7 .
在废气 处理装 置关 闭和 开启条件下 甲烷 的含量 。可得 知 ,废气 处理 装置未开 启时,排放 的沼气废 气 中甲烷 含量偏 高,为 5 7 %;经 过废气 处理装 置处理后 ,沼气

大庆地区甘薯品种引进鉴定与评价

大庆地区甘薯品种引进鉴定与评价

龙 薯 9号 、 徐著 2 2号和 富锦 , 均 可 作 为本 地 品 种红 心王 的替 代 品 种 , 且 具 有很 大 的 市场 前 景 。
关键词 : 甘薯 ; 品 种 引进 ; 鉴 定 与 评 价 中图分类号 : ¥ 5 3 1 . 0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3 ) 1 1 - 0 0 1 2 一 0 3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基 本 情 况 试 验 设 在 黑 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大 庆 分 院 红 旗
薯起源 于墨 西哥 以及 从 哥 伦 比亚 、 厄 瓜多 尔 到 秘 鲁 一 带 的热 带 美 洲 , 最 早 由 印第 安人 培 育 种 植 。 据 史料 记载 , 甘薯 系在 1 6世纪 末 叶由南洋 引入 中 国福建 和广 东 , 而后 向长 江 、 黄 河流域 及 台湾等 地 传播 , 在 我 国 已有 4 0 0余 年 的栽培历 史日 ] 。
5 0 )
第一作者简介 : 解 贤( 1 9 5 7 一 ) , 男, 黑 龙江 省东 宁市人 , 学士, 副研究员 , 从事 甘 薯 育 种 和栽 培 研 究 。E — ma i l : d q n k y 2 0 1 0 @
1 6 3 . c o n。 r
1 2
1 1期
解 贤等 : 大 庆 地 区甘 薯 品 种 引进 鉴 定 与评 价
( 黑龙 江省 农业科 学 院 大庆分 院 ,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6 )
摘要 : 为 筛选 出适 宜 大庆 地 区推 广 种 植 的 优 良甘 薯 品种 , 对 引进 的 7个 甘 薯 品 种 富锦 、 豫薯王、 龙 薯 9号 、 红苏 8号 、 徐薯 2 7 、 徐薯 2 2和 东 宁进 行 筛 选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共 筛选 出 3个 适 宜大 庆 地 区栽 培 的优 良甘 薯 品种 , 即

甘薯品种筛选与引种试验

甘薯品种筛选与引种试验

甘薯品种筛选与引种试验作者:何梦海,李育军,张雄坚,章楷煜,植石灿来源:《中国果菜》 2018年第9期摘要:通过47个甘薯品种在广东增城田间试验筛选,得到1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将其与其他9个品种一起引种至广东广宁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经比较与食味鉴定,发现相同品种在增城、广宁两地生长基本一致,但有些品种也存在差异。

试验还发现,最适合引种到广宁的甘薯品种有广紫薯2号、广薯87和高薯17等。

此外,在田间试验过程中也筛选出一些有特色的甘薯品种,如广紫薯2号花青素含量高,广薯98、广薯205等含有很高的β-胡萝卜素,可代替广宁当地品种黄狗洞用于加工甘薯干。

这些特色品种的引种可以丰富当地的甘薯资源。

关键词:甘薯;品种筛选;引种;改良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18)09-0018-05甘薯是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地下根顶端通常有4~10个分枝,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块根。

甘薯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等,适应性广,产量高且稳定。

抗逆再生能力强,营养丰富,用途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其产量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甘薯由原来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发展成为集能源、食品、保健和药用于一身的经济作物,其经济价值逐年提高。

甘薯品种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甘薯种植季节长,多数品种能够开花结实,自然变异率高,遗传类型丰富,是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的宝库,在地方品种中仅广东、海南两省就占全国甘薯地方品种总数的60%。

广州增城和广宁都有种植甘薯的传统,地方特色品种丰富,特别在广宁,甘薯种植加工成的薯干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在周边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等条件划分上,两地在我国甘薯栽培区域上分属“南方夏秋薯区”和“南方秋冬薯区”[1];在种植栽培制度上,两地都以种植夏秋甘薯为主,种植流程和栽培要领接近,这为本试验引种提供了依据。

甘薯新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

甘薯新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

甘薯新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培育新的甘薯品种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有效地展示和评价新品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甘薯新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的建议:一、目标确定:根据培育新品种的目的,明确展示和评价的主要指标,例如品质、产量、抗病性等。

二、确定实施时间和地点:根据甘薯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最佳的实施时间和地点。

通常情况下,选择在适宜的季节和地区进行展示评价。

三、甘薯新品种展示:1. 选取代表性的地块进行甘薯新品种的展示,确保新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

2. 根据新品种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比展示新品种的优势和不足。

3. 对新品种进行科学管理,包括适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四、甘薯新品种评价:1.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根据展示目标确定评价方案。

2. 对比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甘薯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株龄、叶片颜色、产量等指标。

3. 对新品种进行品质评估,包括口感、色泽、营养成分等,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评价。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 在展示评价过程中,每个处理组的数据都需要进行记录,包括生长过程中的照片和相关指标的测量结果。

2. 对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显著性差异等。

3. 利用适当的图表展示评价结果,便于比较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六、结果总结与推广:1. 根据评价结果,总结新品种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将评价结果向各相关部门和农民推广,提供培育新品种的参考意见。

3. 进行经济效益评估,评价新品种的市场潜力和社会效益。

以上是甘薯新品种展示评价实施方案的建议。

通过科学有效的展示评价,可以帮助农民和相关部门了解新品种的表现,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甘薯(Ipomoea batatas)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不仅具有高营养价值,而且适应性强,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

甘薯辐射和航天诱变育种后代材料的观察与种质筛选

甘薯辐射和航天诱变育种后代材料的观察与种质筛选

色、 叶形 、 叶脉色 、 色 、 茎 株型 、 数 、 分枝 茎粗 、 长蔓长 等 ) 最
3 Y ua c tr ev eC m ayo N cagC ut, a cag30 1 ,hn ) . o nA u ua Sri o pn a h ony N nhn 3 27 C a l l l c f n n i
Absr c :Afe h d n iiain。c mpaio d ca sfc to r c s we tp tt e d i sa d v g ttv e o cie o - ta t trt e ie tfc to o rs n a lsi ain p o e so 8 e oa os e lng n i f n e eai erprdu t f v
s n swh c ei e r m a i t n a ds a emu a e e i r e s gc t ae ,fu p so i l p ce r b a n d, ic e e g ih d rv d fo rd ai p c tg n ssp o s i u i ts o r y e vt e iswee o ti e wh h w r o n c n l v t f as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旱作物研究所 , 1 江西 南 昌 300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原子能研究所 , 320 2 江西 南 昌 300 ; 3 20 3 江西省南 昌县幽兰镇农 业服务公司, . 江西 南昌 30 1 ) 3 27

要: 通过对甘薯种子辐射和航 天诱 变处理后 所培育的实生苗及其无性繁 殖后 代的地上、 地下部的性状鉴定、 比较、 归
并, 分别获得 了紫肉型、 高胡萝 卜 素型 、 高产型、 高干率型特异甘 薯种质株 系材料 2 53 1份。 、、 、 关键词 : 甘薯实生苗 ; 诱变后代 ; 系鉴定 ; 株 新种质 中图分 类号 :5 105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88 (0 8 0 0 1 0 ¥3 .3 . A 1 1 5 120 )8— 00— 4 0

甘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优质高产系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甘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优质高产系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甘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优质高产系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

为了提高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选育新品种,以及促进其产业化应用,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是甘薯选育的基础工作。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种类繁多,但其品质和产量差异较大。

因此,通过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可以找出具有优质和高产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鉴定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植株形态特征、产量、品质和耐逆性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对这些性状的评价,可以筛选出一些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种质资源。

基于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结果,我国进行了多年的甘薯新品种选育工作。

选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并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在选育过程中,采取了常规选育和遗传改良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杂交、选种和定向改良等手段,培育出一批具有优质和高产性状的甘薯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甘薯新品种的产业化应用是推广和利用新品种的重要环节。

我国甘薯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甘薯产业化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种植技术体系,包括种植方式、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同时,还需要加强市场开发和甘薯产品加工,提高甘薯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只有通过产业化应用,才能真正发挥新品种的潜力,推动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优质高产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是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可以筛选出优质高产的种质资源,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应用,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是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沈莹1廖欣珍2郑帆3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集成适宜江西省甘薯轻简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开展品种筛选鉴定试验,筛选一批适宜江西栽培的鲜食、淀粉加工、果脯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解决江西产业化发展对专用型甘薯品种的迫切需求。

江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与江西省甘薯栽培技术协作组2019年在都昌县南峰镇开展了甘薯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作如下总结。

一、试验地点都昌县南峰镇芦家园村,红壤旱坡地,肥力一般,排水顺畅,无灌溉条件。

二、试验品种与面积1、鲜食型:紫罗兰、普薯32、广87、徐薯32、绵9-6-3、万薯10号、徐紫薯8号、心香。

2、果脯加工型:苏薯16、广薯72、川薯112、N3020、泉薯10号、渝薯503、淀粉加工型:赣薯3号、龙薯14、渝薯27、商薯19、渝薯1号、龙薯24号、浙薯13。

每个品种60平方米,不设重复。

三、试验操作5月12日栽插,栽插前一天施基地45%硫酸钾复合肥80公斤后整地起垄,每处理两垄,密度0.85米*0.2米,6月18日中耕除草一次,7月25号防虫一次,全生长期没有灌溉。

鲜食型、果脯型9月12日人工挖薯、淀粉型11月10日人工挖薯,各处理分别称重测产,测算商品率;鲜食型、果脯型开展食味品鉴评比,淀粉型晒干测算晒干率。

各处理甘薯均无病虫害。

四、结果与分析附表一:鲜食型、果脯型单产与生长表现记载紫罗兰:1183.3公斤/亩;商品率88%;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0.0分;得分排位12普薯32:966.6公斤/亩;商品率92%;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6.0分;得分排位4广薯87:1267.7公斤/亩;商品率92%;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5.8分;得分排位5徐薯32:1016.6公斤/亩;商品率9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2.6分;得分排位9绵9-6-3:1133.3公斤/亩;商品率9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78.6分;得分排位14万薯10号:816.6公斤/亩;商品率8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4.2分;得分排位7徐紫薯8号:1616.6公斤/亩;商品率92%;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79.2分;得分排位13心香:1550.0公斤/亩;商品率9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5.4分;得分排位6苏薯16:1716.6公斤/亩;商品率9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7.4分;得分排位2广薯72:1216.6公斤/亩;商品率88%;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3.6分;得分排位8川薯112:1883.2公斤/亩;商品率92%;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9.2分;得分排位1N3020:1548.1公斤/亩;商品率90%;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2.0分;得分排位10泉薯10号:2166.6公斤/亩;商品率94%;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6.8分;得分排位3渝薯50:1200.0公斤/亩;商品率91%;食味品质(糯性、甜味各50分):81.0分;得分排位11附表二淀粉加工型单产与生长表现记载表1、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鲜食型甘薯8个品种,在5月中旬初栽插,生长120天后挖薯,其中紫罗兰、广87、徐薯32、绵9-6-3等4个品种单产超过1000公斤,当时市场批发价2.4元/公斤,产值约2500元/亩,效益1200元/亩;徐紫薯8号、广87两个品种口感适中,单产超过1500公斤,产值约3600元/亩,效益2300元/亩,特别是徐紫薯8号、紫罗兰单价约3.0元/公斤,产值更高,效益更好。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适应性使得其在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一直在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彭苏3号就是其中一种新品种,它以其较高的产量和抗病性而被广泛种植。

本文将介绍彭苏3号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以及主要的栽培技术。

一、彭苏3号甘薯的选育彭苏3号是在当地甘薯品种的基础上,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

在当地不同品种的甘薯中,选择了具有高产量、耐贮藏、抗逆性等优良性状的种质作为亲本,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和优化,选育出了一些具有这些性状的单株。

然后,利用这些单株进行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两个不同的优质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了具有更优秀品质的后代。

最终,通过对后代的综合评定和筛选,选育出了彭苏3号这个新的甘薯品种。

1. 地力选择彭苏3号甘薯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要优先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选址在有积水或者土层过浅的地方。

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宜。

2. 种植季节彭苏3号甘薯适宜春季和夏季进行种植。

春季种植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夏季种植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宜。

3. 种植密度在彭苏3号甘薯的栽培中,种植密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量的大小。

一般而言,种植密度在6666-8333株/亩之间为宜,种植行距40-50cm,株距25-30cm。

4. 施肥技术施肥是影响甘薯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彭苏3号甘薯的栽培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甘薯生长的需要,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追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5. 灌溉管理甘薯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期和块根膨大期。

在彭苏3号甘薯的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干旱和水涝,特别是在块根膨大期应加强水分管理。

6. 病虫害防治彭苏3号甘薯在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甘薯炭疽病、炭疽病和褐斑病等,而主要的害虫有甘薯蓟马、叶螨等。

106_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106_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teinꎬ β ̄carotene and anthocyanins were determined. The
收稿日期:2021 ̄01 ̄10
基金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 2018YFD1000705、 2018YFD ̄
1000700)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CARS ̄10 ̄B1)ꎻ农
甘薯[Ipomoea batatas ( L.) Lam] 属旋花科番薯
薯试管苗库ꎮ 试验材料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
甘薯的营养品质通常是指甘薯块根的营养物质ꎬ包括
1.2 甘薯干基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
糖类、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等的种类和含
量的测定
属ꎬ起源于中南美洲ꎬ目前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sweetpotatoes was 31 8 μg / gꎬ and the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 of purple ̄fleshed sweetpotatoes ranged from 15 0
江 苏 农 业 学 报 2021 年 第 37 卷 第 4 期
840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sweetpotato varieties and the subsequent improvement of high ̄quality varieties.
Key words: sweetpotatoꎻ nutritional qualityꎻ carbohydratesꎻ crude proteinꎻ β ̄caroteneꎻ anthocyanins
良的基础ꎬ科学有效地评价和分析甘薯的品质性状是
品种改良的关键[13] ꎮ 因此ꎬ本研究选择了来源于国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彭苏3号是一种新近选育的甘薯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种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而成。

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优点,逐渐受到甘薯种植者的认可和推广。

彭苏3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1. 杂交配制:通过选育团队精心选择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达到互补优势,提高品种的遗传背景。

2. 固定品系:选择杂交后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恢复自交,逐代筛选,使品种的性状稳定并且遗传纯度高。

3. 试验选择:在试验田中对选择出的品系进行试种,评价品系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筛选出表现突出的品系作为新品种。

彭苏3号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土壤选择:甘薯适合在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

在选地时要避开积水和土壤坚硬的地方,以保证甘薯的正常生长。

2. 播种选时:甘薯适合在土温达到15℃左右时进行播种。

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

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长季节来选择最佳播种时间。

3. 培育苗芽:将种薯切块后埋入播种槽中,等待苗芽生长到10-15厘米高时再进行移栽,可以提高苗芽的生存率。

4. 移栽:苗芽生长到一定高度后,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将苗芽移栽到地里,每穴种植一株,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和株距,通常为40-50厘米,以便甘薯的正常生长。

5. 展叶管理:甘薯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展叶管理,促进光合作用和块根的形成。

在幼苗期和结缕期进行疏叶,保留每株1-2片心叶,以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

6. 病虫防治:甘薯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进行病虫防治,选用无公害的农药进行喷洒,以保证甘薯的健康生长。

7. 采收和储藏:甘薯一般在生长期90-100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的甘薯经过处理后,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延长储存期和保持甘薯的品质。

彭苏3号是一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甘薯新品种,其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都昌县2019年甘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甘薯是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薯的种植效益,丰富品种资源,促进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甘薯品种对比试验。

试验旨在通过对比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为农民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对象和方法1.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选取了5个常见的甘薯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分别为红薯1号、红薯2号、红薯3号、红薯4号、红薯5号。

2. 试验方法(1)田间管理试验选取了我县典型的甘薯种植区域进行试验,所有试验用地均实行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如耕地、施肥、灌溉等,保证各品种生长环境的一致性。

(2)数据采集在田间生长期间,对各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包括植株株高、叶面积、茎粗、根系发育情况等指标;在收获期对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实测实验,如单株产量、甘薯块根重量、品质指标等。

三、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发育情况经过观测记录发现,红薯2号生长势最为旺盛,植株株高和叶面积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而红薯4号的株高和叶片面积相对较小,生长势较弱。

2. 产量表现在收获期实测发现,红薯1号和红薯5号的单株产量较高,均在1.5kg以上,而红薯3号的单株产量最低,仅为1kg左右;红薯4号的块根重量最大,为280g,而红薯2号的块根重量最轻,仅为200g左右。

3. 品质评价通过品质指标的实测和品尝评价,发现红薯1号和红薯5号的口感较为细腻,甜度较高,深受农民喜爱;而红薯4号的口感较为粗糙,甜度较低,味道一般。

四、试验总结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红薯2号生长势旺盛,但块根重量较轻,单株产量较低;2. 红薯4号块根重量较大,品质一般,口感较差;3. 红薯1号和红薯5号单株产量较高、口感好,是优质甘薯品种。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在我县种植甘薯时,优先选择红薯1号和红薯5号作为种植品种,以获取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可以结合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发挥甘薯品种的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一、选育过程:1. 选育目标确定:彭苏3号的选育目标主要包括高产、早熟、抗病虫害、品质好等特点。

2. 亲本杂交:选择具有相对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杂交产生的杂种进行筛选。

3. 遗传育种:通过杂种后代的遗传育种工作,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品系。

4. 田间试验:将选育出的品系进行田间试验,评估其生长发育、产量、抗性等性状。

5. 选育定名:通过长期试验和评估,确定该品种的优劣特点,最终决定命名为彭苏3号。

二、主要栽培技术:1. 地力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并且阳光充足的土壤进行种植。

2. 栽培时间:在肥沃的土壤温度达到12-18摄氏度时,开始栽培。

3. 土壤处理:先进行深翻和耙平,然后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进行改良。

4. 种植方式:可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种植,栽培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

5. 施肥管理:甘薯生长期间需要适量进行追肥,尤其在结薯期需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防治,可采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7.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一般每7-10天进行一次浇水,避免积水和过湿导致病害发生。

8. 采收时间:彭苏3号一般在栽培120-140天后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薯块,采收后要及时晾晒。

9. 贮存与销售:采收后的甘薯要晾晒后放入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贮存,适时上市销售。

彭苏3号的选育过程经过多次筛选和改良,选出了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在栽培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适当进行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管理,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4-02基金项目:国家“948”项目(2006-G21-02):紫心甘薯的育种、加工技术的引进创新及产业化。

作者简介:王庆美(1964-),女,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山东农业科学Shando ng Ag ricultural Sciences 2007年 第5期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王庆美,张立明,李爱贤,张海燕,侯夫云,董顺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以本地实生种子为对照,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的甘薯实生种子及其后代品系进行萌芽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性状的全面筛选鉴定。

结果表明,CIP 实生种子的出苗率、移栽率、初选、复选、品系比较等各级试验的入选率分别为69.0%、55.5%、3.2%、19.0%、45.7%,本地实生种子分别为73.7%、64.2%、4.7%、23.1%、16.4%;筛选结果低代品系差异不显著,高代品系差异显著;从CIP 实生种子中选拔出了一批性状优良、特征鲜明的优异品系,2个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定名,1个正在参加全国甘薯区域试验。

关键词:甘薯;CI P 实生种子;实生苗;鉴定与筛选中图分类号:S531.03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07)05-0023-03 甘薯起源于南美洲,我国种植只有400多年的历史。

资源匮乏、现有种质亲缘关系近是国内甘薯难以育成突破性品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而从国外直接引进品种,由于纬度和环境条件的巨大差异,适应性差,往往块根产量低,难以直接为生产利用;且由于病害传播、易腐烂、长途运输困难等原因,国际间甘薯品种薯块、薯苗交流较难。

为此,1999年我们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直接引进了甘薯实生杂交种子,2000年起在山东省自然条件下逐级进行后代筛选鉴定,取得了理想的选拔效果,为丰富我国甘薯基因库、解决国内甘薯亲缘关系近的难题,提高甘薯育种效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CIP 生产的甘薯实生种子,共7个群体,123个组合,9842粒。

本所生产的甘薯实生种子,共12个组合,10598粒。

1.2 试验方法1.2.1 实生种子播种 2000年5月初播种。

苗床下部为20cm 厚的草碳土,上部为10cm 厚的蛭石粉,播前浇足水,播后稍微拍实,浇小水,薄膜小拱棚保湿。

1.2.2 实生薯筛选鉴定 2000年6月中旬自苗床直接剪取生长健壮的实生苗单株,按群体及组合移栽于大田中。

10月中旬收获时根据薯形、皮色、肉色及单株鲜薯重决定是否入选。

1.2.3 生产力及抗病性鉴定 初选主要鉴定品系的产量及干物质含量。

2001年分别于5月中旬和6月中旬对入选品系进行春夏薯种植,随机区组排列。

春薯为1点,双行区,每行10株,重复2次。

夏薯为2点,3行区,每行15株,重复3次,徐薯18为对照。

复选及品系比较试验主要进一步鉴定品系的产量、品质、干物质含量、适应性等。

2002~2003年,分别于5月初对上年度入选品系进行异地多点复选和品系比较鉴定,5行区,每行20株,重复3次。

徐薯18为对照。

国家区域试验按国家大区试验要求进行。

5行区,每行20株,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徐薯18为对照。

抗病性鉴定:2001~2003年对入选品系进行甘薯根腐病和茎线虫病抗性鉴定,均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

单行区,每行10株,重复2次。

2 结果与分析2.1 实生种子出苗与生长状况实生种子播种于蛭石粉中,透气、保水性好,多数组合出苗快而整齐,一般播后3~4天陆续出苗,7天左右齐苗。

从表1可以看出,CIP 实生种子发芽及幼苗23DOI :10.14083/j .issn .1001-4942.2007.05.006生长势较弱,其平均出苗率、移栽率分别为69.0%和55.5%。

群体间实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差异很大。

如DM Y ORANGE和DM Y CLEA R群体各组合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快而健壮,IITA群体出苗整齐度则很差,其中490023、490038、490051组合种子不饱满,发芽率为零。

本所实生种子平均出苗率、移栽率分别为73.7%和64.2%,幼苗比较健壮,生长速度快。

表1 实生种子出苗情况比较群体种子数(粒)出苗数(株)平均出苗率(%)移栽数(株)平均移栽率(%)CIP 实生种DM Y ORANGE2490229192.0181672.9 DM Y C LEAR2820233882.9203172.0 BAM Y60050283.746878.0 DM Y34027781.524170.9 T ONGE34911934.110028.7 BU LK142361943.553937.9 II TA182065035.750627.8合计/平均9842679169.0546255.5本省实生种建水黄心3643204556.1180049.4鲁82520214084.9176870.1济1579567084.363479.7大头黄45040590.040289.3徐1852045086.539075.0济1637024566.222460.5济南红27022583.320575.9宁180********.518566.1鲁750039679.239078.0 9411440035689.027568.8 616-2323015567.414563.0 078-162047576.639062.9合计/平均10598780773.7680864.2 以上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实生种子的质量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发育完全、饱满成熟的种子萌发快,幼苗生长健壮,而种子产地不是影响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关键因素。

2.2 实生薯及其后代筛选鉴定比较结果表2为实生种子后代的初选、复选、品系鉴定比较及国家大区试验的选拔结果。

对各级筛选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在初级选拔试验中CIP种子后代平均入选率不如本省实生种子,但在高级选拔试验中,CIP种子后代综合性状好的优势开始显现。

按照我国甘薯新品种选育目标进行选拨,品系比较鉴定试验中,CIP种子后代入选率高达45.7%,而本省种子后代入选率仅为16.4%。

且已从CIP种子后代中选拔出SC101-1、SC102-3及SC3-2三个品系,分别参加了2002~2003、2004~2005年度的全国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其中2个品系表现出色。

表2 实生种子后代入选情况比较种子来源群体移栽数(株)初选入选系(个)入选率(%)复选入选系(个)入选率(%)品系比较入选系(个)入选率(%)国家大区参试系(个)CIP实生种DM Y ORANG E1816834.61821.6950.02DMY CLEA R2031623.11625.8743.81 BAM Y46820.400DM Y24141.700TONG E10066.000BULK53981.500IITA506193.815.3合计/平均57011843.23519.01645.7本省实生种建水黄心1800553.11323.6鲁81768975.52121.6523.80济15634274.3414.8125.00大头黄402215.2838.1112.50徐18390287.200济16224146.3535.7济南红20583.9225.0宁1801850000鲁7390143.6428.6250.00941142753211.6928.1333.30616-2314596.2555.6078-1390112.8218.2合计/平均67083164.77323.11216.4SC101-1来源于CIP实生种子的DM Y CLEA R群体,该群体后代多数为高淀粉类型,平均干率37.6%,萌芽性好,对根腐病的抗性较好。

SC101-1已于2004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鉴定,定名为济薯18号,是国内首个鉴定定名的紫色薯肉甘薯新品种,已于2005年获得农业部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并获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

该品种的主要特点为品质好,薯形周正,薯肉紫色,鲜薯烘干率26%~30%,蛋白质含量1.03%,淀粉含量15.05%,花青素含量0.17m g/g,熟食味佳。

目前以该品种为原料制做的薯脯、薯条畅销国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增产潜力大,全国特用组甘薯区域试验结果,鲜薯产量比国内主栽品种徐薯18增产13.6%,居各参试品种首位;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泛;抗病性好,抗甘薯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

SC102-3和SC3-2均来源于CIP实生种子的DM Y ORANGE群体,该群体后代多数为鲜食类型,薯形好,薯皮光滑鲜艳,肉色从橙到深红、深紫,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高,口味好,适宜鲜食及深加工利用,弥补了山东省此类品种选育方面的不足。

SC102-3和SC3-2于2004年6月同时参加全国北方薯区24 山东农业科学Shando ng Ag ricultural Sciences2007年 第5期中长绒陆地棉发展现状及品种选育的思考刘孝永1,吕铁信1,高国强1,苏善柱2,吴德芳1(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2.阳谷县农业局,山东阳谷 252300) 摘 要:中长绒棉的选育和应用已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中长绒棉的育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方向。

关键词:中长绒棉;育种;品种中图分类号:S562.03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07)05-0025-03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高品质原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中长绒棉花供不应求,中长绒棉的选育和应用已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纺织技术的改进,如棉纺纱支由中低支向中高支转变、纺纱效率的提高、精梳纱的比重增加等,对棉花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长绒棉替代长绒棉作纺高支纱的配棉,既可降低纺纱成本,又可提高纺纱的均匀度,从而增强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加快中长绒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我国原棉出口和棉纺业发展的需求,还可以优化我国棉产业结构,对我国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长绒棉及其生长所需生态条件中长绒陆地棉,简称中长绒棉,是指纤维绒长在33mm左右的棉花(按纤维长度棉花可简单分为四类:短绒棉,绒长小于27mm;中绒棉,绒长27~31m m;中长绒棉,绒长31~35m m;长绒棉,绒长大于35m m)。

中长绒棉对热量、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种植中长绒棉应具备的生态条件为:大于10℃的有效积温4000℃,大于15℃的有效积温3500℃,7月平均温度大于25℃,且年大于25℃持续天数在45天以上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