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梗死中DWI和MRA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DWI联合头颈部TOF—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WI联合头颈部TOF—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D—T F—M A 采 用 的 重 组 技 术 为 最 大 强 度 投 影 O R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 断率 , 从而降低病 死率 、 残率 以 致 及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
l 资 料 与 方 法
( aiu t sypo co , I ) 所有图像 由两位高 m x ni e i r et n M P ; m n rt j i 年资 M I R 医师根据 发病 时间 、 信号 改变 、 A原 始资 MR
死 亡 , 造 成 人 类死 亡 和致 残 的 重 要 因 素 , 早 期 诊 是 其
m 矩阵 2 6× 5 , s 5 26 采集均数 N X=1D 采用 E I E ; WI P 弥 散序列 , 在层 面选择 、 相位编码 及读 出梯度方 向上加上 弥散敏感梯度 , b值为 5 0 1 0 m 后处理软件 自 0/ 0s m , 5 / 动生 成 A C 图 ; 厚 均 为 7m F V 20m D 层 m,O 4 m。 头 部

10・ O
广东医学
21 00年 1 第 3 卷 第 1 月 1 期
Gu n d n dcl o ra Jn 0 0, o.3 ,N .1 a g o gMe i un l a .2 1 V 1 1 o aJ
D 联合 头 颈 部 T F—MR WI O A在 超 急性 期 脑梗 死 诊 断 中 的应 用 价 值
吴光任 ,张礼 鹃 ,涂 昌灼 , 伟浪 , 小群 黄 颜
广 东 省 东 莞 市 虎 门 医 院放 射科 (29 2 53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 弥散成像( WI与头颈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 ( O D ) T F—MR 的联合应 用在诊 断超 急性 A)
期 脑 梗 死 中的 应 用价 值 。方 法 搜 集 诊 断 为脑 梗 死 、 病 时 间在 6h内的 患 者 2 临床 发 0例 , 中发 病 在 4h内 7例 , 其 4~ 内 1 ; 有 患 者 均进 行 头部 横 断 面 T WIT WID 及 横 断 面 或 冠 状 面 F A R—T WI 像 、 6h 3例 所 , 、 、 WI LI , 成 头部 3 D— T F—MR 血 管 成像 , 分 患 者进 行 颈部 2 — O O A 部 D T F—M A 成像 , 析 常规 序 列成 像 、 WI 头颈 部 T F—M A血 R 分 D 及 O R 管成 像 的 影 像 学 表现 。结 果 发 病 在 4h内的 7例 中, W1 D 只有 3例 示 脑 沟 稍 变 浅 , 号 均 无 明 显 异 常 , 血 管 明 信 但

磁共振dwi序列原理与临床意义

磁共振dwi序列原理与临床意义

磁共振dwi序列原理与临床意义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简称MR)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原子核自旋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

其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简称DWI)序列是磁共振成像中的一种特殊序列,具有独特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DWI序列利用了水分子在组织内部的自由扩散现象,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程度,可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信息。

具体而言,DWI序列在成像过程中引入了梯度脉冲,使得水分子沿特定方向扩散时,其自旋相位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自旋相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和速率,从而获取组织的扩散加权图像。

DWI序列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DWI序列对于早期脑卒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脑卒中引起的缺血或梗死区域的水分子扩散受限,DWI序列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这些异常区域,提供了早期诊断的依据。

此外,DWI序列还可以评估脑卒中后的组织恢复情况,监测治疗效果。

DWI序列在肿瘤诊断与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其细胞排列更加紧密,导致水分子的扩散受限。

因此,在DWI序列中,肿瘤区域呈现出高信号强度,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定位。

此外,通过测量肿瘤区域的扩散系数,还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治疗效果。

DWI序列在其他疾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DWI序列可以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如乳腺肿瘤、前列腺癌等。

磁共振DWI序列作为一种特殊的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情况,DWI序列可以提供组织微观结构的信息,帮助早期诊断脑卒中、评估肿瘤性病变以及鉴别其他疾病。

相较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DWI序列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对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定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DWI序列在临床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DWI、MRA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联合诊断价值

DWI、MRA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联合诊断价值
通 外 科 手 术学 杂 志 ,0 82 3 :5 2 2 20 ,( )2 9. 6 .
[ ] 韩积义 , 白介. 2 崔 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 . M] 北京 : 民 人
卫 生 出 版 社 ,0 14 0— 2 . 20 :0 4 2
[] 3
D dsW ,rhW,a es ea.oorpi u n od JGo Dr ehRM A,t 1 ngahcⅡ t w S o gll dr o m ̄J.J 18, 55 : 0 04 f aba e l []A R, 51 ()1 9—11. l d vu 9 4 0
10 . 18 2 1 )4 . 3 8. 4 04 0 8 (0 2 0 0 9 0
作 者 单 位 :5 09 贵 阳 , 放 军 4 5 00 解 4医 院放 射 科
西 南 国防 医药 2 1 02年 4月 第 2 2卷第 4期
’9 3 9・
Dig o tc v l e o i u i n .we g td i gng c mb n d wih ma n t e o a c n i g a h n a u e c r b a c e a a n si a u fd f so i h e ma i o i e t g e i r s n n e a go r p y i c t e e r li h mi c s
c r b a f r t n w r ee t d Al o h m e ev d t e c n e t n l MR , L AR, ee r li a ci e e s l ce . l f te r c ie h o v n i a I F I n o o DW Ia d MR e a n t n . c n t cin o n A x mia i s Re o s u t f o r o

dwi联合头颈部3d-top-mra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dwi联合头颈部3d-top-mra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207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完全性脑卒中,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

病程进行性加重,易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死亡[1]。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2]。

大面积脑梗死病情重,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预后差。

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文研究39例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常规MRI 平扫,对DWI 及头颈部MRA 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影像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9例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患者,按Adamas 分类法,梗死面积>3cm 2,并累及脑解剖部位的2支大血管主干供应区者。

男23例,女16例;年龄35~91岁,平均年龄70岁。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伴呕吐、一侧肢体无力、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失语、嗜睡、意识障碍等。

全部患者均于发病后12h 内行MRI 检查。

1.2 MRI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技术使用GE Hde 1.5T 超导MR,头颈联合线圈,仰卧位,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固定头部,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确保头颅位于线圈中心,三平面定位之后,矢状位取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的体轴横断位定位扫描基线,最下一层图像贴近枕骨大孔处,包括小脑蚓部,冠状位调整左右角度,轴位调整旋转角度。

扫描序列参数为:(1)T1-Flair:TR 2100ms,TI 720~760,TE Min Full,NEX 2次,FOV 24cm,频率编码位于AP 方向,左右方向采用部分Phase FOV。

(2)T2-Flair:TR 8000ms, TI 2000ms,NEX 1次,FOV 24cm,频率编码位于AP 方向。

(3)DWI:TR5300ms,NEX 2次,FOV 24cm,频率编码位于LR 方向,前后为相位编码方向,Phase FOV=1,启用2个扩散梯度场b1=0及b2=1000,扩散梯度同时取X、Y、Z 3个方向。

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罗松江;李向荣【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与ICU收治的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并与常规MRI临床检查进行结果比较.结果研究分析发现:(1)对超早期及早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能够显示出常规T1WI无法探查的病灶,并且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A能够迅速探查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并详细显示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联合应用DWI与MRA影像学诊断,有助于了解患者脑血管与脑实质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9【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磁共振;DWI;MRA;急性脑梗死;MRI;应用价值【作者】罗松江;李向荣【作者单位】阜阳市肿瘤医院磁共振室,安徽阜阳 236000;阜阳市肿瘤医院呼吸内科,安徽阜阳 2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不断加剧,使各种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逐渐上升[1]。

根据相关报道,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占脑血管疾病达80%以上,而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由血栓阻塞引起。

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这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关键的作用[2]。

本文以我院脑科收录的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神经内科与ICU收治的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不能完成配合检查及颅内出血史患者,41例患者均满足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24 h内。

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为48~83岁,平均年龄为(65.72±6.62)岁。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s i z e o f l e s i o n i n e a c h s t a g e o f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D WI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r o u t i n e MR I( T 1 WI , T 2 wI a n d
亚急性早期脑梗死 的诊 断价值 明显高 于常规 M R I 检查 ,是 临床早期治疗脑梗死 ,对提 高患者生存率 、降低致残率 、 改善 生活质量 的重要诊 断依据 。
关键 词 :弥散 加 权 成像 磁 共 振 急 性 脑 梗 死
The Cl i ni c a l App l i c at i o n o f Di f f us i o n W e i g ht e d Ma gn e t i c Re s o na n c e I ma g i ng i n Ac ut e Ce r e br al I n f a r c t i o n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b y MRI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c l i n i c a l t re a t me n t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et r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n u mb e r ,s i g n a l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I m a g i n g D WI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Ma t e r i a l s a n d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o f 2 0 3 p a t i e n t s d i a g n o s e d w i t h a c u t e

磁共振DWI、FLAIR序列和MRA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DWI、FLAIR序列和MRA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DWI、FLAIR序列和MRA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王玲璞【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07(005)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FLAIR序列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7例急性脑中风患者,其中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74例.全部患者均行脑MRI常规T1WI、T2WI序列、FLAIR序列、DWI和3D TOF MRA检查.结果:97例超急性及急性期脑中风的DWI阳性检出率为100%,FLAIR序列和3D TOF MR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和52.6%,常规T1WI、T2WI序列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6%和34.0%.结论:对于早期脑梗死病灶,DWI比FLAIR序列敏感性高,更易于发现病灶,FLAIR序列对于脑白质变性以及脑室、脑池、脑沟周围病变观察满意,MRA在分析脑中风病因方面可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DWI、FLAIR序列和MRA是对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174-177)【作者】王玲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R445.2【相关文献】1.头颅磁共振DWI-FLAIR序列的不匹配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江才明;蒋安杰2.磁共振EPI-FLAIR、DWI序列联合扫描在超急性期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J], 张振显3.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凌佳龙; 骆少明4.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林燚侨5.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 [J], 王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T磁共振MRA+DWI组合序列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3.0T磁共振MRA+DWI组合序列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i f c i e n t ( AD C) a b n o r ma l i t y i n h u ma n s t r o k e [ J ] . N e u .
r o h ) g y , 2 0 1 1 , 4 9 ( 1 ) : 1 1 3—1 1 9 .
2 讨 论
以及 动脉 瘤 破 裂 脑 出 血时 动 脉 瘤 的 部 位 、 大小 , 周 围 m 血及 血 超 急性期 脑梗
2 1 超急性期 缺血性 脑卒 中的 D WI 诊断
肿的情况 , 从 而快速鉴别脑梗死和脑 出血 , 使 急性脑卒 中患者
及 时得 到 溶 栓 或介 入 栓 塞 等 救 治 , 为抢 救 赢 得 宝 贵时 间。
r e g i o n a l c e r e b r a l i s e h e mi a i n c a t s : c o mp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u s i o n a n d T 2
脉性脑梗死 , 结合 A D C值的变化 , 还能 与陈 旧性 梗死 灶相鉴
2 0 1 3年 9月
第 2 4卷
第 9期
Me d J C h i n P A P F ,V o 1 . 2 4 , N o . 9, S e p t e m b e r , 2 0 1 3
81 3
D WI 的影 像 结 果 , 能 全 面 观察 脑 梗 死 的 面 积 和 闭 塞 动脉 部 位 ,
死常规 C T和 MR 1 检查有可能遗漏病灶 , 而D WI 对 急性 脑梗
死 的检 出敏感 性和特异性非常高 ( 敏感性为 8 8 % ~1 0 0 %, 特 异性 8 6 % 一1 0 0 %) 。本研究发 现 , 典型 的脑动脉性梗死 数分 钟后 即…现 A D C下 降 , D WI 表 现为 高信号 , 与常 规 s E序 列 相 比, 能更早地发现梗死 区的部位 , A D C值 平均 为 ( 3 5 4±6 ) u m / s 。发病 7~1 0 d后 , 梗 死灶在 D WI 上为高信号 , A D C值 降低 ; 而 陈 旧性 梗 死灶 南于弥 散 升高 的 D WI 为低 信 号 ,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月 第3卷第1期2.2 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表现超声造影提示完全灭活:表现为在各个时相中病灶均呈无回声区,边缘清晰;超声造影提示残存肿瘤:表现为在动脉相呈片状、月芽状、结节状、不规则状时病灶边缘增强,延迟相、门脉相消退廓清呈低增强或等增强[5]。

3 讨论目前临床治疗肝癌还是以手术为主,通过手术将病灶切除,但很多患者由于很多原因,比如肝脏储备功能不足、基础疾病等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多以非手术治疗肝癌还是非常受临床重视[6]。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局部微创疗法,通过超声引导,具有定位精准、安全有效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7]。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对患者意义重大,但临床常用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度不够,目前临床主要使用MR和增强CT来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并将其作为主要影像依据[8]。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造影提示有93个病灶完全灭活,31个病灶残存肿瘤,最终得出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3%、87.32%、92.84%,均较高,与赵琳辉等人研究相似,提示超声造影是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是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还具备无放射性优势,且相信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准确度会更高。

【参考文献】[1]陈敏华,吴薇.超声造影在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7):1211-1213.[2]王克锋,欧亚非,陆萍,闫斌,张伟伟,刘军.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残瘤灶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05):354-355.[3]李季,詹韵韵,郜玉峰,彭梅,姜凡.超声造影定位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J].安徽医药,2017,21(02):290-293.[4]陈露阳,廖锦堂,齐文君,张波,姜琴,潘瑞哲,王书初,李文政,龙学颖.动态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术疗效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03):193-199.[5]郝晓卓.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前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4):59-60.[6]陈刚,唐晓军,魏强,马芝倩.超声造影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05):531-533+539.[7]杨连芝,李平.增强C T与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4):44-45.[8]白文庆,苏新娟,胡杰.超声造影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2):102-104.基金名称及编号: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201602A075 )作者简介:李春晖(1970.06.-),女,满族,籍贯: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研究方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引导中应用的研究,本科、副主任医师基金名称及编号: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201602A075 )急性期脑梗死中DWI和MRA的临床应用价值刘 巍(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100)【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中DWI和MR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DWI和MRA检查。

结果:40例患者中,CT扫描出现低密度患者共计13例,阳性率为26%;T2WI扫描出现高信号患者共计36例,阳性率为72%;DWI扫描均为高信号患者,阳性率为100%。

通过MRA检查共计35例脑梗死患者存在靶血管闭塞或是狭窄。

结论:脑梗死检查采用DWI联合MRA能够提升检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DWI;MRA;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01-0133-02脑梗死在临床中属于一种高发病,同时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也比较高[1]。

此病在进行早期诊断过程中,及时采取溶栓治疗非常重要,然而,在对此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非常必要的,D W I和M R A对此病的诊断具备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此次研究特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133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月 第3卷第1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为(64.28±2.87)岁。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头部C T检查,并将脑出血病症予以排除,然后全部患者再进行MRI检查,涵盖T1WI、T2WI、T2WI FLAIR、DWI以及MRA。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采取的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M R I机器检查,并通过头部线圈进行常规扫描,主要包括T1W I(T E:10m s,T R:450ms)、T2WI(TE:80ms,TR:3000ms)、T2FLIAR(TE:100,TR:8000)。

DWI通过色序列的EPI进行检查,T E:73m s,T R:2000m s,2次N S A,F o v:240m m,矩阵:128×512,间隔:0.6m m,层厚:6m m,b值为1000s/m m2,扫描时间:20s。

M R A通过3D-T O F-M R A法进行检查,T E:6.9m s,T R:25m s,反转角为20°,1次NSA,Fov:200mm,矩阵:512×1024,间隔:0.6m m,层厚:1.1m m,扫描时间:273s。

扫描范围主要包括整体Willis动脉环、大脑主干、大脑分支。

2 结果2.1本组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病灶大小通过检查,颞叶为3例,额叶为4例,丘脑为3例,枕叶为4例,半卵圆中心为6例,基底节为14,例,脑干为3例,小脑为5例,多发病灶患者为8例,出现大面积病灶数量共计13例。

2.2 DWI检查的影像表现在50例患者之中,通过C T对患者进行扫描得知,共计13例患者存在低密度灶的表现,阳性率为26%,DWI扫描得出所有患者均显示高信号,阳性率为100%,但在C T、T1W I以及T2W I上均为出现异常,而对于患有严重脑梗死的患者,在T2W I扫描出现高信号患者共计36例,阳性率为72%。

其中,12例患者显示出稍高信号,并且通过D W I已经证实确为高信号患者;还出现3例患者通过T2W I检测为陈旧灶,但同样为高信号,并且通过D W I检查也为高信号。

2.3 MRA检查的影像表现本组患者通过M R A进行检查,其结果表明动脉出现闭塞以及狭窄患者共计35例。

其中,中动脉分支出现闭塞共计8例,颈内动脉出现闭塞共计5例,中动脉及颈内动脉同时出现闭塞共计3例,后动脉出现闭塞共计3例,椎基底和中动脉出现闭塞共计4例,M R A检查到的闭塞血管主要表现为远端不彰显以及动脉血流出现中断。

椎基底动脉、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均出现各种程度的狭窄共计12例,MRA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远端动脉出现血流中断迹象,但其细小分支仍能够出现显影。

3 讨论D W I以及M R A是检查脑梗死疾病的重要方法。

其中,D W I主要是对人体组织之中,依据水分子弥散过程中的速度通过信号强度来使影像进行反映,其能够对细胞毒性水肿进行有效检测[2]。

而MRA属于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检查技术,其能够对患者脑部形成三种表现[3],即动脉狭窄、动脉闭塞以及正常,通过对3D-T O F法进行应用,能够提升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的敏感性,从而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病灶位置的具体情况。

但由于湍流出现,会导致局部位置的血流信号消失,从而产生血管狭窄这一假象,甚至容易将此假象夸大,从而容易出现误诊[4],因此,将两种影像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提升检出率,从而使诊断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50例患者中,CT扫描出现低密度患者共计13例,阳性率为26%;T2W I扫描出现高信号患者共计36例,阳性率为72%;D W I扫描均为高信号患者,阳性率为100%。

通过M R A检查共计35例脑梗死患者存在靶血管闭塞或是狭窄。

可见,通过D W I能够定位患者脑梗死病灶,而M R A能够对患者颅内出现的血管闭塞及狭窄进行显像,从而提升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脑梗死检查采用D W I联合M R A能够提升检出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孙秀华,冯华军,敖小尘.MRI、DWI与MRA联合检查在早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河南中医,2014(b06):288-289.[2]李维,张文武,杨兴胜,等.D W I、M R A在超早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4(4):47-48.[3]林荧,曾国清,刘宁.M R A与D W I联合应用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04-2305.[4]何业银,李绍东,卢晓冬,等.M R A结合D W 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疗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5):1343-1345.基金项目:贵州省卫计委科技基金项目(N O:gzwjk2016-1-071)(DWI联合MRA诊断急性期脑梗塞的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巍(1981-),男,贵州省遵义市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放射医学诊断,尤其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