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1新人教版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案

2、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总结:使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就必须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那我们要实行什么制度呢?
4、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60页的内容,知道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背景)、“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思考、感受
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新授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问题)
1、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用“回归”一词呢?难道她们离家出走了吗?
请同学们看地图册15-16页的内容,归纳英国和葡萄牙是怎样一步步割占香港和澳门呢?
思考回答
仔细阅读地图册,归纳
历史回顾:结合地图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巩固练习
见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Biblioteka 板书设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问题)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方案)
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问题解决)
教学反思
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及合作精神开发的不到位,这也是我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参考,多交流。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3、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4、课时:1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①查找资料,了解港澳问题的由来。
②尝试分析港澳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_1

巩固练习
➢“一国两制”是针对下列哪些问 题提出的构想 ①西藏问题 ②台湾问题 ③香港问题 ④澳门问题
A.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巩固练习
➢“一国两制”是针对下列哪些问 题提出的构想 ①西藏问题 ②台湾问题 ③香港问题 ④澳门问题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各自的权限不同
➢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 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 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 多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①“一国 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澳门毫不动 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政府对 澳门的支持 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 、高度自治
2015年,香港连续21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市容
中银大厦、 葡京酒店
高楼林立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 女,我们衷心祝愿祖国 早日实现统一!!!
2008年10月9日,他在南京进行的 一次演讲中为自己的《乡愁》非 正式地续加了一个第五段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统一之果:香港、澳门发展成果
1995年6月,美国《财富》周刊的标题是 《THE DEATH OF HONGKONG》(香港之死)。
2007年6月的美国《财富》周刊的标题是 《OOPS!HONGKONG IS HARDLY DEAD》(哎哟, 香港根本死不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_1

课题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型
新授
课标
解读
与
教材
分析
课标解读: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
及
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港澳回归的时间和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中国国力的壮大,国际地位的上升,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国两制同样可以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很快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节选
提出问题:想一想,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英国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3、澳门的回归和香港的过程类似,我们采用图说历史的方式讲解。
4、香港、澳门回归后,我们国家在当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后香港、澳门变得更加繁荣。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导入: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老师分析:“七子”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首先我对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调查:随意询问学生,出现1997年出生的学生时,说明在你们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洗雪中国百年国耻的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是祖国两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幕幕历史的画卷,共同回顾一下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归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二、探讨新课画卷一:沧桑的历史(展示)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1)(展示香港被侵占示意图)学生交流,回答出相关史实后,教师通过展示简单说明过程。
(2)(展示澳门示意图)了解澳门问题和哪个国家有关。
教师出示葡占澳门过程。
(3)提出问题: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为理解后面祖国强大,实现港澳回归,埋下伏笔。
】师: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眼含泪水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离她而去。
同学们,你们想到哪一首诗歌倾诉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生答《七子之歌》)(播放《七子之歌·澳门》歌曲,先酝酿再跟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1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1)

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12课,主要介绍了“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及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历史意义等问题。
第四单元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民族团结,一条是祖国统一。
本课港澳回归在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港澳回归为台湾回归提供了范例。
(二)教学目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①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影响;②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过程和意义。
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处理和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利用影像资料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港澳的回归及现状,说明“一国两制”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发展;②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和提高,才能有港、澳的回归,也才能有祖国的最终统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重点设置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道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差异,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进行分层教学,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新人教版(1)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2、通过学生回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培养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探讨“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的意义及原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2、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回归的意义和原因,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感受祖国的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重点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问题【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大家是否知道明珠似的香港和澳门曾经离开过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他们是经过哪些不平凡的历程,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呢?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讲授新课(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在我们收回港澳之前,港澳分别被哪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下面通过课件为大家介绍。
1842年8月2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让香港岛。
1860年10月24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为期99年。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八下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材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
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
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一国两制构想内涵”、“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等理论性强的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教材中图片的识读,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充分利用了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历史。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及其启示,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能力。
【教学策略】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香港澳门的回归》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材内容分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
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
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课程标准: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展示香港、澳门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认识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以及历史意义。
难点: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公元1997》教师:同学们,歌曲中,“苍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这是曾经企盼的呼声,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
1997年,香港回归,历史铭记这一刻,祖国洗雪百年国耻;两年之后澳门回归,中国又一次扬眉吐气。
今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一起来学习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设计意图:以歌曲的方式,道出人民的期盼,引起学生关注一九九七年的大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烘托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回归,就是回家了,你知道香港澳门是怎样从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被强盗夺去的?请看第一篇章:第一篇纵观历史风云,揭秘港澳沧桑教师:香港曾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教学重点】
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我对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调查:随意询问学生,出现1997年出生的学生时,说明在你们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洗雪中国百年国耻的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是祖国两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幕幕历史的画卷,共同回顾一下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归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二、探讨新课
画卷一:沧桑的历史(展示)
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1)(展示香港被侵占示意图)学生交流,回答出相关史实后,教师通过展示简单说明过程。
(2)(展示澳门示意图)了解澳门问题和哪个国家有关。
教师出示葡占澳门过程。
(3)提出问题: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为理解后面祖国强大,实现港澳回归,埋下伏笔。
】
师: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眼含泪水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离她而去。
同学们,你们想到哪一首诗歌倾诉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生答《七子之歌》)(播放《七子之歌·澳门》歌曲,先酝酿再跟唱。
)(百年前的中国由于落后,使得香港、澳门被列强夺走,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这个耻辱,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香港、澳门早日回归。
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现在我们来看其中的两首。
)
师: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悲痛的呐喊,深切的表达了港澳同胞渴望重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
祖国母亲从未忘记失散的孩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展示画卷二】
画卷二:伟大的构想
1、在英国和葡萄牙长期的殖民统治下,香港澳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大陆有哪些不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一方面香港与澳门发展起来,香港成为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心,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另一方面,在长期资本主义制度下,港澳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从历史来看,大陆与港澳台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的人民和大陆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
2、(展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用武力解决,这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更会伤害港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和平方式,既照顾到香港、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又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繁荣,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据此,诞生于我们四川的一位伟人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他是谁----?
3、师: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它的含义是什么呢?阅读教材60页相关内容。
(学生了解回答“一国两制”的内容。
)
4、师:结合“自由阅读卡”,以香港区旗为例,说明是如何体现“一国两制”精神的?(展示香港、澳门区旗区徽)(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
5、师: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行“一国两制”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呢?
(课件显示资料。
学生归纳回答问题,加深对“一国两制”深远影响的理解)
【生:“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在大陆和港澳台实行两种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对港澳台的回归起了促进作用。
】
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成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随后,中英、中葡相继进行了多轮艰辛的谈判,终于使香港澳门回归成为现实。
【展示画卷三】
画卷三:港澳的荣归
师: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重温一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庄严的、激动人心的那一刻。
(展示回归图片,教师适时解说图片内容)(播放后给学生回味的时间)
师: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了。
百年前,我们的领土被强占了,骨肉分离了;百年后,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
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百年的耻辱,扬眉吐气了。
今昔对比,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学生交流回答。
(或分解提问:为什么能回归?回归说明了什么?)(或者假设你是中央电视台驻香港记者,报道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澳门回归的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生:“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
师:同学们,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在你们茁壮成长的同时,香港澳门也与祖国一起更加繁荣。
(展示图片:四张左右)【世博会图片说明“一国两制”、回归的成果】
【如果学生说出回归意义,只说繁荣方面。
】(展示画卷四)
画卷四:民族的企盼
展示《乡愁》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愿?
师:续接一句:将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地桥/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香港和澳门如今已经回归了,但是,台湾至今仍然与大陆隔海相望。
实现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同样也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我们希望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早日实现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