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地理2018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docx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推荐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18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2018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18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21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俯视图②比拟平安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某经线15 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晨侧视图晨线极圈N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某经线N昏线极圈S太阳光某经线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 度相差 1 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6 时和 18 时——太阳高度是0 度——晨昏圈所在的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 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

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18 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侧视图俯视图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某经线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 度)晨线极圈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N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晨线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某经线N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太阳光影响地球气候。

昏线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极圈某经线S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 6 时和18 时——太阳高度是0 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 度相差 1 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 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2018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文档资料

2018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文档资料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三年即将结束了,学习了那么久的地理了大家对地理知识有多少的认识呢,地理网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相信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的,欢迎阅读学习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考点搜索〖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高考地理2018知识点

高考地理2018知识点

高考地理2018知识点高考地理是考察学生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

接下来,将为大家总结2018年高考地理的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理环境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形状,赤道的周长较大。

高考中会问及地球直径、面积等相关概念。

2. 大陆与洋洲理解大陆概念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洋洲的分布和特点。

需要掌握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地理特点。

3. 区位与区域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掌握中国地理区域划分和地理区域间的相互联系。

二、自然地理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掌握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调控措施,并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挑战。

2. 水资源与利用了解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方式和问题,并掌握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地理特征。

3.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了解地震、火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掌握相关应对策略。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掌握城市化的内涵、特征和影响,了解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原因和规律。

2. 经济地理了解主要经济活动区域的特点和发展,掌握主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情况。

四、区域可持续发展1.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并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措施。

2.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了解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掌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利用的方向。

3.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协调理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掌握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总结:以上内容为2018年高考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全面复习并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祝愿大家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8年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文档资料

2018年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文档资料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地理是高中文科中是理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中自然地理中地球一部分知识由于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难以理解。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们的复习。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 畜牧业 )、平原( 种植业 )、山地( 林业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 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全地理是一个开阔的学科,也是高中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

而高中地理会考更是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地球及其运动1.地球的形状及测量方法2.地球自转和公转3.地球自转的影响4.四季变化及地理意义2. 地图及其制图技术1.地图的种类及含义2.地图制图的基本原则3.地图上的比例尺、方位角和坐标系统4.地球仪的使用方法3. 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物理环境1.大气的层结构及其组成成分2.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水循环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4.地球表面的洲际构造和大洋构造(2)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构成要素2.生态环境负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3.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恢复4. 社会地理(1)人口与城市1.人口数量及其分布规律2.人口的结构及其变化3.城市的特征及其类型4.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2)农业与工业1.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2.工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3.资源约束问题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3)交通与通信1.交通与通信发展历程及其特征2.交通与通信的作用和意义3.现代化交通与通信的发展趋势5. 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2.数字卫星技术及其应用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6. 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1.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3.气候与气象灾害以上是2018年最新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考生们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忆与理解的结合,加强联系实践和观察野外大自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所学的知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开展1.西南地域天文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消费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运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普遍散布,土层深沉,无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消费。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兴旺,对外联络方便,开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开展。

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农业规划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散布在三大平原地域。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散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消费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散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局部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消费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域: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西南红牛西南商品粮基地消费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消费(2)地域专业化消费农业开展方向平原区:开展顺应加工需求的优质、公用种类,提高产质量量和竞争力;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伸产业链条; 树立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鼎力开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完成由原料型消费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兴旺国度和地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时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时上升;工业外部,休息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时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时上升。

(2)国度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域优先于其他地域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接近西北亚;发扬休息力丰厚、地价昂贵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分散,应用港澳贸易渠道,少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
- 地球的结构和成因
-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
- 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 地理坐标和地理定位技术
- 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 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 人口与人口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
- 农业与农业区划
- 工业与工业区位分析
- 交通运输与交通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联系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3. 区域地理知识点
3.1 中国地理
-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及相关政策- 中国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3.2 世界地理
-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
-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区的分布和联系- 世界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
- 国际间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4. 地理技能知识点
- 使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问题
- 应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证研究
-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复杂的地理问题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大全,详细总结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8年最新的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2018年最新的版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2018年最新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1):中国的地形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2):主要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3):地势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特殊和独特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构成,海洋地壳是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的平均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和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气候变化规律。

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的科学。

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自然水体的地理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重视水文地理知识。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特征,包括地形图、地形概念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地貌和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理解人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人口变化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和城市问题等内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需要了解城市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城市发展规律。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包括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地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需要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发展规律。

2018最新版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8最新版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2018年最新版霍波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 向南北降低23º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三地理教案2018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
结:区域经济发展
2018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
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