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
利用特殊的固相对分析组分的吸 附作用,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 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 处理过程。
当萃取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待测物的富集量: n = kvfvsc0/(kvf+vs)
由于芯片上固定液的总体积(Vf)仅几十微升,远远地小 于水相的体积(Vs),而多数有机待测物的k值并不大,容 易满足Vf <<Vs的条件,因此简化为
(2)石英纤维表面固相涂层的性质
固相涂层的性质对分析灵敏度影响很大。根 据相似相熔原理, ❖ 非极性固相涂层(如聚二甲基硅氧烷)有利于 对非极性或极性小的有机物的分离; ❖ 极性固相涂层(如聚丙烯酸酯)对极性有机度的重要因素。 ① 在理想搅拌状态下,平衡时间主要由分析物在固
② 但是升温会使被分离物质的分配系数减小,在 固相的吸附量减小。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应该寻 找最佳的工作温度。
盐的作用和溶液酸度的影响
① 由于被分离物质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受基体性质的影响,当基体变化时分配系 数也会改变。 ② 在水溶液中加入NaCl,Na2SO4等可增强水 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被分离有机物的溶解度, 使分配系数增大提高分析灵敏度。 ③ 控制溶液的酸度也可改变被分离物在水中的 溶解度。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两种从 各类复杂样品中提取净化微量待测组分的新技术,它们具有 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无乳化等特点,在环 境分析、药物分析、形态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尤其适用 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
1990年由加拿大 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 Pawliszyn首创
膜保护萃取
❖ 膜保护SPM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分析很脏的样品时 保护萃取固定相避免受到损伤。
GC-MS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固相微萃取(SPME)
GC-MS分析样品前处理⽅法——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简写为SPME)是⽬前较为常⽤的⾹⽓⾹味提取技术,具有简单,快速,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与⼀体的特点。
1990年由加拿⼤Waterloo⼤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创,1993年由美国Supelco公司推出商品化固相微萃取装置,1994年获美国匹兹堡分析仪器会议⼤奖。
内容提要:⼀、固相微萃取 (SPME)基本原理⼆、固相微萃取(SPME)操作⽅法三、固相微萃取(SPME)特点四、固相微萃取(SPME)应⽤范围五、固相微萃取(SPME)操作条件选择六、固相微萃取(SPME)操作注意事项七、固相微萃取(SPME)定量⽅法⼋、固相微萃取(SPME)⼲扰物九、固相微萃取(SPME)应⽤实例⼀固相微萃取 (SPME)基本原理固相微萃取主要针对有机物进⾏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则,利⽤⽯英纤维表⾯的⾊谱固定相对分析组分的吸附作⽤,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处理过程。
在进样过程中,利⽤⽓相⾊谱进样器的⾼温将吸附的组分从固定相中解吸下来,由GC/GCMS来进⾏分析。
⼆固相微萃取(SPME)操作⽅法有⼿动和全⾃动两种⽅式,下⾯以⼿动操作为例。
1、样品萃取①将SPME针管穿透样品瓶隔垫,插⼊瓶中。
②推⼿柄杆使纤维头伸出针管,纤维头可以浸⼊⽔溶液中(浸⼊⽅式)或置于样品上部空间(顶空⽅式),萃取时间⼤约2-30分钟。
③缩回纤维头,然后将针管退出样品瓶2、GC/GCMS分析①将SPME针管插⼊GC/GCMS仪进样⼝。
②推⼿柄杆,伸出纤维头,热脱附样品进⾊谱柱。
③缩回纤维头,移去针管。
3、全⾃动固相微萃取(SPME),⾃动提取和进样解析:三固相微萃取(SPME)特点简单,快速,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与⼀体。
⼀般不需要有机溶剂。
⼀般⾹⽓⾹味组分(挥发性特强的部分除外)提取⽐静态顶空的灵敏度⾼好多倍或能够提取出来。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一、概述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是两种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们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SPE通常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二、固相萃取1. 原理固相萃取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吸附到特定的固相材料上,然后再用洗脱剂将其洗脱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样品加入到固相柱中;(3)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4)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C18、C8、Silica gel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三、固相微萃取1. 原理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无机溶剂的萃取技术,通过将特定的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然后将其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3)将针头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4)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5)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PDMS、CAR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M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M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四、比较1. 样品量SPE适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2. 富集效率SPE和SPME都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留了其所有的优点,摒弃了其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溶剂进行解吸的弊病,它只要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
该装置针头内有一伸缩杆,上连有一根熔融石英纤维,其表面涂有色谱固定相,一般情况下熔融石英纤维隐藏于针头内,需要时可推动进样器推杆使石英纤维从针头内伸出。
分析时先将试样放入带隔膜塞的固相微萃取专用容器中,如需要同时加入无机盐、衍生剂或对pH值进行调节,还可加热或磁力转子搅拌。
固相微萃取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萃取,将针头插入试样容器中,推出石英纤维对试样中的分析组分进行萃取;第二步是在进样过程中将针头插入色谱进样器,推出石英纤维中完成解吸、色谱分析等步骤。
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石英纤维直接插入试样中进行萃取,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中的分析组分;另一种是顶空萃取,适用于所有基质的试样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分析组分。
1.原理固相微萃取主要针对有机物进行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则,利用石英纤维表面的色谱固定相对分析组分的吸附作用,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处理过程。
在进样过程中,利用气相色谱进样器的高温,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的流动相将吸附的组分从固定相中解吸下来,由色谱仪进行分析。
2.固相微萃取技术条件的选择2.1.萃取效果影响因素的选择2.1.1.纤维表面固定相选用何种固定相应当综合考虑分析组分在各相中的分配系数、极性与沸点,根据“相似者相溶”的原则,选取最适合分析组分的固定相。
还需考虑石英纤维表面固定相的体积,即石英纤维长度和涂层膜厚,如非特殊定做,一般石英纤维长度为1 cm,膜的厚度通常在10~100 mm之间,小分子或挥发性物质常用厚膜,大分子或半挥发性物质常用薄膜,综合考虑试样的挥发性还可选择中等厚度。
具体选择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并需要结合试样情况进行摸索。
14第十一章 固相微萃取技术 SPME详解
气体萃取(顶空技术)
取样品基质(液体和固体)上方的气相部分进行色谱分析。 用途:痕量高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测定,气体是挥发性物质的最 理想的溶剂。
分类
静态顶空过程
静态顶空: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样品与样品上方气体逐渐达到平衡。
分类
动态顶空过程
捕集阱中捕集浓缩。
连续气体萃取方法,经捕集浓缩后进行测定:
原理是基于待测物质在样品及微型萃取涂层中的
平衡分配进行萃取。不要求将待测组分全部分离 出来,而是通过样品与固相涂层间的平衡来达到
分离。
通过控制萃取纤维的长度、厚度,取样时间,调 节酸碱度、温度等萃取参数,实现痕量组分的可重现性、准确测定。
以Fiber-SPME为例
固相微萃取装置由手柄和萃取头或纤维头两部分组成。萃取头
为一根1cm 长,涂上不同色谱固定相或吸附剂的熔融石英纤维, 可在不锈钢套管内伸缩。 5
SPME的优点
(1 ) 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二次污染; (2) 操作时间短,从萃取进样到分析结束不足1h; (3) 样品用量少,几mL—几十mL; (4) 操作简便,可减少待测组分的挥发损失 ; (5) 检测限达 μg/L—ng/L水平; (6) 适于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及不具挥发性的 有机物。
用流动的气体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吹扫”出来,再用一个捕集器将吹出来的物 质吸附下来。关闭吹扫气,由切换阀将捕集器接入GC,然后经热解吸将样品送入GC进 行。
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将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简化为一步操作,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固相微萃取法。
一、固相微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固相微萃取法是利用固定在小柱或膜上的吸附剂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富集和分离。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进入吸附柱或吸附膜中,在适当条件下使目标物质被吸附在柱或膜上,然后用洗脱剂将目标物质洗出,并进行分析。
二、固相微萃取法的优点1. 操作简便:只需将样品加入到吸附柱或膜中即可完成富集和分离过程,省去了传统液液萃取方法复杂的步骤。
2. 时间短:整个富集和分离过程只需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
3. 灵敏度高:由于富集的目标物质被高度净化和富集,所以检测灵敏度得到大幅提高。
4. 选择性好:通过选择不同的吸附剂,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性富集和分离。
5. 可靠性高:固相微萃取法不受样品矩阵的影响,因此在复杂矩阵中也能实现目标物质的富集和分离。
三、固相微萃取法的应用1. 环境监测:固相微萃取法可用于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
2. 食品安全:固相微萃取法可用于食品中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3. 药物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可用于药物血浆、尿液等生物样品中药物代谢产物的富集和分离。
4. 化学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可用于化学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有机产物或催化剂残留等有害成分的富集和分离。
四、固相微萃取法与其他技术的比较1. 与传统液液萃取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操作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2. 与固相萃取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使用的吸附剂量更少,富集时间更短,且不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
3. 与固相微萃取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五、总结固相微萃取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化学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
酚类
酚类不仅是医药、染料、化工的中间体,而且还可 作杀虫剂和农药,如五氯酚是木材的防腐剂,饮用水氯 化处理产生卤代酚等。由于酚类化合物毒性较大,美国 EPA已将11种酚类化合物列入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 采用固相萃取(SPE)水中ng级的酚类化合物,结合 HPLC/紫外检测器分析,无需衍生化即可使苯酚等11种 酚类化合物获得良好的分离。
C8、氰基、苯基、双纯基填料、活性碳、硅胶、 氧化铝、硅酸镁、高分子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排 阻色谱吸附剂、亲和色谱吸附剂等。
★常用洗脱溶剂有:甲醇、水、乙酸、丙醇、异 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苯、甲苯、 四氯化碳、环己烷、正己烷等。
4、 SPE的操作步骤及方法的建立:
SPE操作步骤包括有柱预处理、加样、洗去干扰物和 回收分析物四个步骤。
(1)柱预处理
以反相C18SPE柱的预处理为例。先使数毫升的甲醇通 过萃取柱,再用水或缓冲溶液顶替滞留在柱中的甲醇。柱 预处理有两个目的:
★除去填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使填料溶剂化,提高固相萃取的重现性。
填料未经预处理或未被溶剂润湿,能引起溶质过早穿 透,影响回收率。
(2)加样
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被加至并通过SPE柱,在该步骤, 分析物被保留在吸附剂上。
例3. 固相萃取技术在水体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董玉瑛
等,环境科学进展,1999,7(4):84-90)分析。
1、实验方法:用甲醇活化了的SPE(C18 ) 柱富集1L 水 样中PCOCs (控制流速在1L/h) ,提取结束时将柱用氮气 吹干后,分别以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正己烷(1:1) 各 5ml 进行洗脱(控制流速2ml/min) ,洗脱液经无水硫酸钠 脱水后,进行旋转蒸发,浓缩约至0. 5ml 时,加入150μl 壬 烷,再继续旋转蒸发浓缩约至200μl ,改用N2 缓慢吹至 100μl 左右。加入含有五氯甲苯(PCT) 和十氯联苯(DCB) 两种内标物的混合液10μl (浓度为:10ng/μl) ,充分均匀后, 转入小样品瓶中,进行GC 分析。
固相微萃取
有机氯农药
管内固相微萃取(in-细管的内表面,可采用气相色谱毛细管
优点:毛细管柱方便易得,使用寿命长,内径小涂层薄,样
品扩散快,平衡时间短。
In-tube-SPME-GC联用方式
热解析:用注射器将样品溶液注入毛细管柱,萃 取平衡后将水吹出,然后用石英压接头将萃取柱与分 析柱连接,放入气相色谱仪炉箱中热解吸。这种方法
盐的作用和溶液酸度的影响
① 由于被分离物质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受基体性质的影响,当基体变化时分配系 数也会改变。
② 在水溶液中加入NaCl,Na2SO4等可增强水 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被分离有机物的溶解度, 使分配系数增大提高分析灵敏度。 ③ 控制溶液的酸度也可改变被分离物在水中的 溶解度。
与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样品前处理技术。
固相微萃取装置
最初的SPME是将高分 子材料均匀涂渍在硅 纤维上 ,形成圆柱形 的涂层,根据相似相溶 原理进行萃取的。
与SPE 相比SPME具有以下优点:
(1 ) 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二次污 染; (2) 操作时间短,从萃取进样到分析结束不足1h; (3) 样品用量少,几mL—几十mL; (4) 操作简便,可减少待测组分的挥发损失 ; (5) 检测限达 μg/L—ng/L水平;
(6) 适于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及不具挥发性
的有机物。
利用特殊的固相对分析组分的吸
附作用,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 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
处理过程。
当萃取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待测物的富集量: n = kvfvsc0/(kvf+vs) 由于芯片上固定液的总体积 (Vf) 仅几十微升,远远地 小于水相的体积 (Vs),而多数有机待测物的 k值并不大, 容易满足Vf <<Vs的条件,因此简化为 n = kvfc0
固相微萃取原理及使用
固相微萃取原理及使用固相微萃取(SPM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固定在纤维上的固相吸附剂从气态、液态或固态样品中萃取目标分析物,并将其直接转移到气相色谱仪(GC)或液相色谱仪(LC)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固相微萃取的原理基于固相吸附剂对目标分析物的亲合性。
通常使用的固相吸附剂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其他官能化的聚合物。
PDMS 纤维富含非极性表面,能够吸附疏水性的目标分析物。
在样品中,目标分析物与固相吸附剂表面发生吸附作用,达到平衡后,可以将纤维直接放入分析仪器进行进一步分析。
固相微萃取的使用步骤包括样品处理、纤维曝气和分析步骤。
样品处理通常涉及样品的预处理,如溶解、稀释、搅拌等,以便将目标分析物从样品基质中释放出来。
然后将固相吸附剂纤维插入样品中,使其与目标分析物接触,并允许吸附达到平衡。
曝气步骤是将纤维暴露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中,以去除吸附在纤维上的水分和挥发性杂质。
最后,将纤维放入色谱仪进行分析。
固相微萃取的优点包括简便、快速、高效、灵敏、环境友好以及无需有机溶剂等。
相比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不需要大量的溶剂、操作步骤和设备,大大简化了样品前处理的流程。
此外,由于固相微萃取仅使用微量吸附剂,其分析结果更具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同时,固相微萃取可以在不破坏或减少样品中目标分析物含量的情况下实现富集,避免了样品基质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固相微萃取在环境、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食品和饮料中残留农药和有害物质的分析,环境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以及生物样品中药物或代谢物的分析等。
此外,固相微萃取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以实现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和选择性。
总之,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新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简便、高效、灵敏且环境友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样品的分析和监测,并为分析化学领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7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SolidPhase
三十烷基(C30, TRICONTYL)
Si(CH2)29CH3
环己基(CYCLOHEXYL) 苯基(PHENYL)
硅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 取填料
Si-C6H11 Si-C6H5
用于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用于极性化合物的提取
氨丙基 (AMINOPROPYL)
氨乙基(n-2 AMINOETHYL)
二乙基胺 (DIETHYLAMINO)
§2.7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是利 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 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 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 物的目的。
与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有很多优点:固 相萃取不需要大量互不相溶的溶剂,处理过程中 不会产生乳化现象;
它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吸附剂(固定相),能显 著减少溶剂的用量,简化样品预处理过程;同时所 需费用也有所减少。一般说来固相萃取所需时间为 液-液萃取的1/2,费用为液-液萃取的1/5。其缺点 是: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要低于液-液萃取。
SPE可用于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 (HPLC)、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 磁共振(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 原子吸收(AAS)等各种分析方法的样品预处理。 SPE在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析方面有着广阔的 发展前景。
如果选择对目标化合物吸附很弱或不吸附、而 对干扰化合物有较强吸附的吸附剂时,也可让目 标化合物先淋洗下来加以收集,而使干扰化合物 保留(吸附)在吸附剂上,两者得到分离。在多 数的情况下是使目标化合物保留在吸附剂上,最 后用强溶剂洗脱,这样更有利于样品的净化。为 了方便固相萃取的使用,很多厂家除了生产各种 规格和型号的固相萃取小柱之外,还研制开发了 很多固相萃取的专用装置,使固相萃取使用起来 更加方便简单。
固相微萃取
8.1.4.1 固相微萃取的原理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项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89年首次研制成功,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分析技术。
SPME装置略似进样器,在特制注射器筒内的不锈钢细管顶端分别连接一根穿透针和纤维固定针,针头上连接一根熔融石英纤维,上面涂布一层多聚物固定相,注射器的柱塞控制纤维的进退。
当纤维暴露在样品中时,涂层可从液态/气态基质中吸附萃取待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已富集了待测物的纤维可直接转移到仪器(通常是气相色谱仪,即SPME—GC) 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吸附,然后进行分离分析。
典型的SPME装置如图8一12所示。
SPME熔融石英纤维涂布固定相与样品或其顶空充分接触,待测物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后,两相中待测物浓度关系如下式:N。
一KⅥV。
C。
/(KU+V。
) (8—2)式中,N。
为固定相中待测物的分子数;K为两相间待测物的分配系数;V。
为固定液体积;U为样品体积;c。
为样品中待测物浓度。
因为U》V。
,故式(8—2)可简化为:N。
=Ku%(8-3)由式(8-3)可知,固定液吸附待测物分子数与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即样品中待测物浓度越高,SPME吸附萃取的分子数越多。
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一定时,萃取分子数主要取决于固定液体积和分配系数。
同时,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两个参数。
固定液厚度越大(即y。
越大),萃取选择性越高(K越大),则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对于萃取结果是很重要的。
目前,SPME装置已实现商品化。
该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为支撑用的微量注射器底座;另一部分是类似于注射针头形状的熔融石英纤维,其半径一般为15mm,上面涂布着固定体积(/g度为10~100ttm)的聚合物固定液。
固相微萃取
8.1.4.1 固相微萃取的原理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项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89年首次研制成功,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分析技术。
SPME装置略似进样器,在特制注射器筒内的不锈钢细管顶端分别连接一根穿透针和纤维固定针,针头上连接一根熔融石英纤维,上面涂布一层多聚物固定相,注射器的柱塞控制纤维的进退。
当纤维暴露在样品中时,涂层可从液态/气态基质中吸附萃取待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已富集了待测物的纤维可直接转移到仪器(通常是气相色谱仪,即SPME—GC)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吸附,然后进行分离分析。
典型的SPME装置如图8一12所示。
SPME熔融石英纤维涂布固定相与样品或其顶空充分接触,待测物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后,两相中待测物浓度关系如下式:N。
一KⅥV。
C。
/(KU+V。
) (8—2)式中,N。
为固定相中待测物的分子数;K为两相间待测物的分配系数;V。
为固定液体积;U为样品体积;c。
为样品中待测物浓度。
因为U》V。
,故式(8—2)可简化为:N。
=Ku%(8-3)由式(8-3)可知,固定液吸附待测物分子数与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即样品中待测物浓度越高,SPME吸附萃取的分子数越多。
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一定时,萃取分子数主要取决于固定液体积和分配系数。
同时,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两个参数。
固定液厚度越大(即y。
越大),萃取选择性越高(K越大),则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对于萃取结果是很重要的。
目前,SPME装置已实现商品化。
该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为支撑用的微量注射器底座;另一部分是类似于注射针头形状的熔融石英纤维,其半径一般为15mm,上面涂布着固定体积(/g度为10~100ttm)的聚合物固定液。
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概述固相萃取是建立在传统的液液萃取基础上,填料为一般硅胶基键合固定相,基于spe 固体填料与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产生各种作用力,将目标物与样品基质分离,再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固相萃取是一种纯化提取物,改善结果准确度和重现性的快速而经济的技术。
1.固相萃取分类及萃取柱填料选取根据分离模式不同,固相萃取可分为正相、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机理分离模式。
(1)反相固相萃取填料硅胶表面的亲水硅醇基通过硅烷化学反应,键合非极性烷基或芳香基、聚合物等材料作为反相固定相,被测物的碳氢键与固定相表面官能团产生非极性的范德华力或色散力,使得极性溶剂中的非极性以及弱极性的物质保留在固定相上,达到净化、富集样品的目的。
反相固相萃取萃取柱填料一般有以下几种:C18、C8、C4、CN、Ph。
(2)正相固相萃取正相固相萃取利用被测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填料表面的极性官能团通过氢键、π-π键间、偶极-偶极和偶极-诱导偶极相的相互作用力保留溶于非极性介质中的极性物质,常用极性溶剂作为洗脱液。
反相固相萃取萃取柱填料一般有以下几种:极性官能团键合硅胶(如 CN、NH2、二醇基)和极性吸附物质(Al2O3、硅、硅酸镁、活性炭等)(3)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根据被测物的带电荷基团与键合硅胶上的带电荷基团相互静电吸引实现吸附分离。
离子交换分为阴离子(WAX、SAX)和阳离子(WCX、SCX)交换,阳离子填料通常用硅胶上键合磺酸钠盐、碳酸钠盐等作为阳离子交换固定相,阴离子常用脂肪族季铵盐、氨基键合作为固定相,离子型化合物在柱中的保留与洗脱与其pH、离子强度和反离子强度有关,对于酸性分析物在离子交换柱中保留时,样品溶液pH要比其pKa大2个单位,并有低的离子强度,处于离子状态的目标物才能靠静电吸引到键合填料中,在洗脱该药物时,洗脱液pH应小于其pKa 2个单位或加入高离子强度溶液,分析物才能被洗脱。
碱性分析物则相反。
(4)混合型固相萃取随着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多种萃取模式相结合的固相萃取柱也渐渐被商品化,为了实现多残留同时检测,混合型固相萃取柱为多残留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一、概述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 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89年首次进行开发研究,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是一个基于待测物质在样品及萃取涂层中平衡的萃取过程。
它以固相萃取为基础,利用了固相萃取吸附的几何微区效应,其装置结构的超微化决定了它能避开经典固相萃取的许多弱点。
将纤维头浸入样品溶液中或顶空气体中一段时间,同时搅拌溶液以加速两相间达到平衡的速度,待平衡后将纤维头取出插入气相色谱汽化室,热解吸涂层上吸附的物质。
被萃取物在汽化室内解吸后,靠流动相将其导入色谱柱,完成提取、分离、浓缩的全过程。
由于聚合物涂层的种类很多,因而可对样品组分进行选择性富集和采集。
与固相萃取技术相比其特点:固相微萃取操作更筒单、携带更方便、操作费用也更加低廉,另外克服了固相萃取回收率低、吸附剂孔道易堵塞的缺点,因此成为目前所采用的试样预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SPME已开始应用于分析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的分析。
二、原理固相微萃取主要针对有机物进行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则,基于萃取涂层与样品之间的吸附/溶解-解吸平衡而建立起来的集进样、萃取、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技术。
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处理过程。
与固相萃取不同,固相微萃取不是将待测物全部萃取出来,其原理是建立在待测物在固定相和水相之间达成的平衡分配基础上。
设固定相所吸附的待测物的量为W S,因待测物总量在萃取前后不变,固得到:C0•V2=C1•V1+C2•V2(1)式中,C0是待测物在水样中的原始浓度;C1、C2分别为待测物达到平衡后在固定相和水相中的浓度;V1、V2分别为固定相液膜和水样的体积。
吸附达到平衡时,待测物在固定相与水样间的分配系数K有如下关系:K= C1 / C2(2)平衡时固相吸附待测物的量W S= C1•V1,固C1 = W S / V1由式(1)得:C2= (C0• V2–C1• V1)/ V2将C1、C2代入式(2)并整理后得:K= W S• V2/[V1• (C0• V2–C1• V1)]= W S• V2/(C0• V2• V1–C1 V12)(3)由于V1«V2,式3中C1• V12可忽略,整理后得:W S =K• C0• V1(4)由式(4):WS =K •C0 •V1 ,可知WS与C0呈线性关系,并与K和呈正比。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And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叶陈清----- 03088044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
一 前言 二 固相萃取
1 固相萃取 2 固相微萃取 三 固相萃取的应用 四 结束语
前言
• 试样的预处理是样品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往往手续复杂、耗时。 具有溶剂消耗量少、对样品污染少、预处理 时间短等优点的固相萃取技术已广泛地应用 于环境的监测与分析中,成为一种常规分析 方法。
•
固相萃取的原理
• 固相萃取就是利用固 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 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 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 化合物分离,然后再 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 解吸附,达到分离和 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 的。
固相萃取的分类
• 正相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剂都是极性
的.取决于目标化合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吸 附剂表面的极性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其 中包括了氢键,π—π键相互作用,偶极- 偶极相互作用和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 以及其他的极性-极性作用。
4. 固相萃取的装置
最简单的固相萃取装置就是一根直径为数 毫米的小柱.
• 5.固相萃取的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1.活化吸附剂: 2.上样: 3. 洗涤和洗脱:
三.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1.引言
第五章-4,5,6 固相微萃取
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 微小变化会大幅度改变 流体密度。
超临界CO2的溶解能力
CO2易萃取脂溶性化合物,亲脂性、低沸点成 分可在10MPa以下萃取。
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等 极性越强,萃取越困难,需提高压力,对于糖 类和氨基酸等强极性化合物,40MPa压力下, 仍难以萃取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越高,越难萃取。
由于以上特点,可以迅速渗透到物体的内部 溶解目标物质,快速达到萃取平衡。
3、超临界CO2的特点
CO2的临界值:31.26℃;7.38MPa
(1)CO2的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适合于热敏性物质 (2)CO2的临界压力适中,目前工业水平易达到; (3)CO2的溶解能力较好,是常用超临界溶剂中最 高的(合成氟化物除外); (4)CO2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不腐蚀、价廉
水中苯胺的固相萃取
河北沧县:红豆局长
小朱庄红色地下水最严重的区域,苯胺含量超标70多倍
水中苯胺的固相微萃取:与色谱连用 萃取头:聚丙烯酸酯纤维头 方法:直接萃取
解脱附:热脱附
(五)超临界萃取
1、简介:是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溶剂的一 种萃取技术。
2、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1)粘度接近于气体:扩散能力强 (2)密度接近液体:溶解能力强
(3)操作 ①涂有固定相的萃取头插入 样品; ②带测物在固定相涂层与样 品间达到分配平衡;
③将萃取头插入分析仪器的 进样口,通过一定的方式解 吸后进行分离分析。
(4)优点
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的分 析技术,易于自动化。
(4)应用 主要用于复杂样品中微量或痕量目标化合物 的分离和富集。其应用的范围包括了空气样 品、环境水样以及土壤样品中的有机与无机 化合物等。
③微波剂量:控制温度不高于溶剂沸点
新型的萃取技术_OK
3.天然香料萃取中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提高,“绿色”天然添加剂受到人们的重视。 SCF-CO2萃取天然香料因此在国内外受到关注, 大量的研究报道有关于此,很多已经工业化。主要 有鲜花、辛香料等,超过150个品种。
31
4.电子器件和精密仪器清洗中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
Kfs为分析物在萃取相和试样间的分配系数; V1 为萃取相的体积;V2为样品的体积
VW
----液液萃取的计算公式?
m1 = m0 • —————
D VO + VW
14
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条件的选择
(1) 萃取头: 萃取头应由萃取组分的分配系数,极性,沸点等 参数决定,在同一个样品中因萃取头的不同可使其中某 个组分得到最佳萃取,而其它组分可能受到抑制.
20
21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 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超临界流体具有气 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SF的密度和液体相近,粘度与气 体相近,但扩散系数约比液体大100倍。由于溶解过程包 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因而SF对许多物质有 很强的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的 过程就叫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 称SFE)。可作为SF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亚 氮、六氟化硫、乙烷、庚烷、氨等,其中多选用CO2(临 界温度接近室温,且无色、无毒、无味、不易然、化学 惰性、价廉、易制成高纯度气体)。
用3ml丙酮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在氮气流下缓缓加热
(<45℃)至干燥。用200μl甲醇溶解残渣,进样20μl,进行HPL
C分析。 HPLC条件: 柱子: ODS-3 5μm 150×4.6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ponse to Comments on“Helical Sorbent for Fast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I reported1a new technique for microextraction of analytes using a helical solid sorbent followed by thermal desorption into a gas chromatographic injector.The sorption and thermal desorption were achieved in a few seconds,being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Both processes were very fast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boundary layer between the sorbent and gaseous sample as a result of a turbulent rotational flow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rbent,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helical configuration of the sorbent.Generally,the comments of the Pawliszyn’s group have no relevance,because they tried to reproduce my results using PDMS fiber and PDMS helical sorbent obtained by a procedu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 used.Their comments have brought to light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beginning of what Dr.Pawliszyn called in1990“mi-croextraction”.2They said in their comments that the device and method introduced in fact in1971by Palm2from Perkin-Elmer Co.,for collecting and introducing a sample into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is not for“microscale”extraction but rather for an exhaustive trapping.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Palm’s method,small sample quantities are collected by exposing,for a predetermined period of time,a transportable segment,having a sorption material,to retain by sorption the analytes from gaseous or liquid sample;then,the sorption segment is introduced in the heated chamber of the analytical instrument.Palm’s method is solvent free and was us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a very small amount of sample into a gas chromatographic capillary column without flow division. If the extraction is exhaustive,the amount introduced in the gas chromatograph would be too high for a capillary column without flow division.Moreover,for higher analytical sensitivity, Palm proposed a plurality of segments or tubular pieces. Similarly,the method was tried for Pawliszyn’s fiber,using a multifiber system.4The sorption segment of the Palm device was a very thin rod or tube,which was named in Pawliszyn’s patents5“fiber”or“hollow fiber”,respectively.Practically,Dr. Pawliszyn used exactly the Palm method,first changing the terminology.The helical sorbent used in their experiments was manu-factured by wrapping a cross-linked PDMS tube(300-µm i.d., 650-µm o.d.)with a stainless steel wire inside.The thickness of their PDMS was175µm,which is3.5times thicker than my film thickness.The same cross-linked PDMS tube was used as a PDMS fiber.I tried to wrap a similar PDMS tube with stainless steel wire inside,but the tube had a wavy form and was not a helix due to the elasticity of the pre-cross-linked PDMS tube.If they did not get a real helix,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y were not able to see a difference.Transitional and turbulent flow is a function of the fluid properties,its velocity, the type of surface,and the pitch of the helix.However,even with this waved tube,the amount extracted at equilibrium in their Figure1must b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at extracted by the fiber.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ss balance before and after equilibrium,and the distribution constant equilibrium of the analytes between the headspace and sorbent,the number of moles of analytes extracted at equilibrium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volume of sorbent material(eq2).There is no indication regarding the volume of PDMS sorbent used in their helical sorbent and fiber,but probably the volume of sorbent material was less in their waved sorbent than in the fiber or they had other experimental problems.Trying to reproduce my helical sorbent technology,they were not able to do a stable50-µm nonbonded PDMS film on the surface of a wire,although100-and30-µm nonbonded PDMS fibers are available commercially.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experience in coating techniques and this created their difficulties.The experiments with their helical sorbent at300°C for30 min are misleading.OV-1used in chromatography is without bleed up to250°C,and in all my experiments,the temperature in the injector did not exceed250°C.The desorption time did not exceed30s(Figure6)and was not30min as they suggested.They did not compare their results with a com-mercial nonbonded PDMS fiber.The caption to Figure3states that only nonbonded PDMS fibers were used for that experiment.In the Experimental Section,30-µm bonded PDMS film remained listed because one of the reviewers did not believe me when I said that Supelco makes nonbonded PDMS fibers.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sorption profile shown in Figure6does not indicate that the diffusion in the polymer coating controls the desorption process as they suggest.The diffusion of analytes in the sorbent layer i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would be fast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but the diffusion of analytes does not control the desorption process.The problem is how to increase quickl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orbent.The temperature of the sorbent was increased in the desorption process as the result of heat*E-mail:ciucanu@cbg.uvt.ro.(1)Ciucanu,I.Anal.Chem.2002,74,5501-5506.(2)Arthur,C.L.;Pawliszyn,J.Anal.Chem.1990,62,2145-2148.(3)(a)Palm,E.DE Patent2,139,992,1971.(b)Palm,E.U.S.Patent3,797,318,1974.(4)Xia,X.R.;Leidy,R.B.Anal.Chem.2001,73,2041-2047.(5)Pawliszyn,J.GB Patent9,007,356,1990.(b)Pawliszyn,J.U.S.Patent5,691,-206,1997.Anal.Chem.2003,75,3950-39513950Analytical Chemistry,Vol.75,No.15,August1,200310.1021/ac034012p CCC:$25.00©2003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Published on Web06/17/2003transfer,which was the result of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hot carrier gas and sorbent,where the heat transfer has a submicroscopic mechanism.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of this process was the heat transfer in the boundary layer,and I showed this in my article.I described in the Experimental Section that each point in my graphs was the mean value for seven injections.The precision of the injections was in1-2%range using my helical sorbent holder device(Figure2),which could perform each injection with the same speed due to the plunger spring. Moreover,the precision of the injection was improved and the carryover was eliminated,in comparison with a commercial device,due to the avoidance in the extraction step of the diffusion of analytes between the elongation arm of the helical sorbent and the external protection tube.Mo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will be the subject of a future paper.The extraction times for the helical sorbent in Figure3A and in Figure4for0.05m/s of the headspace flux are apparently different because the scales of the extraction times are different,but there are the same values.The fibers needed a longer extraction time.They did not note these differences.The time for reaching 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 was evaluated from the extraction profile curve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of the steady-state value.Both Figure4and Figure5 showed very clearly that 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 was reached after8and15s,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the water in the headspace extraction process can be ignored because PDMS is a hydrophobic material and the water from the matrix will have very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 of the nonpolar analytes as aromatic hydrocarbons.They offered no literature references that discussed this issue.Anyway,all the extractions with the helical sorbent and fiber were performed with nonbonded PDMS sorbent using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xtraction could not be modified by the theoretical influence of the water in the system.There is nothing important missing in Figure7.The y-axis in the chromatograms is usually omitted,since chromatogra-phers know that by convention the y-axis is the detector signal intensity(mV).In my article,the chromatograms from Figure 7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desorption temperatures,but any other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ere identical,which gener-ated the same signal intensity scale on the y-axis.So,it is no problem to compare the peak heights.In fact,the desorption temperature was identical for chromatograms B and C,which compare the helical sorbent and the fiber.Evaluation of polymer density using the mass and volume of the polymer can be found in any fundamental 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efore,such experimental details were not included in my paper.The authors of the comments may have had difficulty reproducing my results because of less experience with coating techniques and the mass-and heat-transfer processes involved in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with a helical sorbent.Ionel Ciucanu*Department of Chemistry,West University of Timisoara, Strada Pestalozzi16,RO-1900,Timisoara,RomaniaAC034012PAnalytical Chemistry,Vol.75,No.15,August1,2003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