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口增长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精讲课件
大小 关系 共同 点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 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 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学以致用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 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 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 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 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完 成(1)~(2)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 量越大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 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 口容量越大
① A.①②
② B.②③
③ C.①④
④ D.③④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计算。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 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 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 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地熟制最 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 口容量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 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 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所以本题选择C项。 答案:(1)D (2)C
【例】 (2012· 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 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命题规律 该考点以不同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为命题的 切入点,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和人口增长模式进而 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等 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常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该考点是高 考的重点。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6章
第六章人口地理学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一般认为,人类由大约4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进化而来。
人类进化经历了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洲的东非高原很可能是人类最初完成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的地方,此后不断向亚、欧两大陆扩散。
5万年前,人类进化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文化进入旧石器晚期;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产生最初的农业,人类开始从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而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进程。
(一)农业革命前的人口农业革命前是现代人类形成的漫长时期。
原始人群过着极端分散、闭塞的流动生活,依靠采集、渔猎获得食物,这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口的增长受到种群增长规律的强大制约。
其人口特征是:(1)极低的人口密度。
据研究,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约300万,按狩猎采集的实际面积计,人口密度为0.08人/km2;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约4000万,人口密度为0.5人/km2。
(2)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该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受食物所能承受的界限的限制。
(3)人口的分布集中。
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4)开始了人口迁移。
公元前8000年,狩猎和采集者已开始迁移,逐渐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只剩南极洲还未被人类占据。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一万多年前世界上出现了农业,农牧业成为人类主要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的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5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6
例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②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 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 C、①② D、②③④ 、 、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14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7
人口增长 1、继续控制 、 。 资源和环境 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2、加大保护 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 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3、 监控、治理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 监控、 4、加强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 自然保护区 建设,推进 生态农业 。 建设, 、 例3: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D ) :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人口密度 、 、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 、
例7:下列关于人口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下列关于人口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人口太多,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 可能降下来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非农用
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 的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 越大。
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城市、工业、尤其是汽车的发展,使人类对 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世界为争 夺石油资源而战争不止。
三、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由于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不断扩大物质需要,这与有限的资源造 成尖锐的冲突,人多地少,必然导致人们开 垦荒地,其结果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 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 生。
沙尘暴
人口多
地 面 沉 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 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 降低的现象。在人口密集的城 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 现在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人 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 因此,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 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 为人为祸患。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 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 长期掠夺资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人口质量不高
4、人口老龄化
四、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是:2005年要 控制在13.3亿以内; 2010年要 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 口总数达到峰值(16亿)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 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 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返回导航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 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下 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 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返回导航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特点 突难点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 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B ) (D) (C)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 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比户籍人口 快,故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 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 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有影响,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有较大的 差异。
七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
加强国际合作
1 2
分享发展经验
与其他国家交流人口管理经验和发展经验,共同 应对人口挑战。
促进国际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同投资基础设施、教育、 卫生等领域。
3
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
支持国际组织在人口管理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 用。
创新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
鼓励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国家整体竞争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育公平
人口众多意味着教育需求多样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多元化发展。
人才培养
人口红利期有助于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 力支持。
人口与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
人口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的扩张。
城市规划与治理
人口众多对城市规划和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
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
人口政策概述
人口政策是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状况而制定的关于人口
问题的方针、原则和措施。
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人口 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 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人口政策通常包括生育政策、计 划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和相关配
套措施等。
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 应对各自面临的人口问题。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人口政策时,应借鉴国际经验,结 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以适应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关注国际上人口政策的 趋势和动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的人口问题。
第六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1982年和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
[例1]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1982年和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纲解读
考纲下载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问题及对策,环境承
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 义与区别。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 的判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体现两个差异 (1)时间差异:
示美国。
二、综合题
5.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2)曲线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经济发展水平。
二、综合题
5.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3)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
同?原因是什么? (3)人口出生率低。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B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综合迁移能力——快得分”系列之 题及其解决措施 [知识整合]
中国人口问
中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 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快的问题,还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第一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东北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因素等。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1.B 2.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六章:人口的变化
图像判读
人口增长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分析人口增长在时间上不匀速性
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本影响因素),导致人口增长加速
理解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正相关 负相关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程度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判定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
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居住地变更
人口居住地的空间变化
概念
时间限度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分类
人口的迁移
科技移居:高素质人材
劳务输出:廉价劳动力
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国际难民迁移: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不利和有利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
19世纪前迁入,二战后迁出
拉丁美洲
19世纪前迁出,二战后迁入
欧洲
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人口迁移及人口 迁移类型的判断
判断人口迁移类型的基本思路是抓住迁移的地理范围,迁移方向,就业性质,迁移方式,迁 移时间,迁移原因等多方面的突发特征
理解
人口的空 间变化
第六章:人 口的变化
人口 数量 变化 和人 口的 合理 容量
人口及人口“三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历史时期
人口的自 然增长人口增长的 Nhomakorabea间变化及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开始
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模 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的时间,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三个主要途径
人口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的划分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爆炸
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 壤 污 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推进生态农业。
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
粮食
水
人的多种 需求
精神 需求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 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 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 加沉重。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 对能源需求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人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均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 2、环境破坏及污染加剧
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 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 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 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 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滥伐森林
沙尘暴
北京出现沙尘暴,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大 气 污 染
酸 雨
水 污 染
赤 潮
•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中国(13亿) 印度(11亿) 美国(2.97亿) 印尼(2.23亿) 巴西(1.81亿)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 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 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2、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返回
返回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 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②15~64岁人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
C.①③
D.③④
返回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读材料可获取如下信息:
(1)读表格可知江苏省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
(2)对比三地区可知三地人口比例大小。 (3)对比三地不同年份比例,可知比例变化趋势及变 化幅度。 (4)读图可对比不同年份年龄比例,可知不同年龄段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其转变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 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返回
人 口 出生率
人口增长特征 死亡率 特 点 自
增 历史
长 时期 特 模 式 采猎 原 文明 到农 ①没有控制生育;②早 期的农业社会需要多生 子女来帮助从事农业; ①战争频 繁;②食 物匮乏; 点
2.(牢记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提示: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 水平。
返回
3.(易混点)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仅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吗? 提示:不是。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决定的。但是,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
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
4.(常考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 人口问题有何不同? 提示:发达国家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 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 返回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D)A.2001~200来自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
低(<1.0%)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
偏高)
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必考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运用资料,描
1.以人口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背
述人口 分布及 2021·北京,18题
景,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
其影响 因素 , 2020·课标Ⅲ,4~6题 长模式。
并结合 实例 , 2019·北京,40题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
解释区 域资源 2018·课标Ⅰ,4~5题 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及对策。
环境承 载力 、 2018·江苏,13~14题 3.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文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测试题知识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1、2005年中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3亿以内,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期人口总数预计达到()A.13亿以内B.13.3亿以内C.14亿以内D.16亿以内2、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事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3、人口过快增加会导致()A.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B.森林资源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C.能源需求不断增大,出现能源危机D.以上都是4、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欧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知识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依次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各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A.②④B.⑥⑦C.⑤⑦D.②⑤⑦7、大力推广无磷洗涤剂,是因为含磷、氮物质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湖泊()A.鱼虾全部死亡B.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现象C.金属污染D.氮氧化物污染8、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掠夺式的开发利用B.环境污染C.外来物种入侵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9、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①污染水体②破坏臭氧层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④破坏植被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环境破坏及污染加剧10、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A.石油型污染B.煤炭型污染C.放射性污染D.噪声污染11、大气污染是指()A.大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时B.大气中含有废气和烟尘时C.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D.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达到造成生物死亡时12、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养鱼的池塘后,发现有的鱼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食物缺乏B.氧消耗低于氧生产C.氧消耗大于氧生产D.温度急剧增长13、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标志是()A.生物种类减少B.食物网简化C.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D.分解者增多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14、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2020-2021高二生物3教师文档:第6章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师文档:第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2。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1.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2。
通过分析并建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3。
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一、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人口现状(1)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
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现状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②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人口发展前景(1)情况: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目标错误!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2.采取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推进生态农业.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
() 2.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种群的增长规律相同。
() 3.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 () 4.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率不多。
5.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应该大力提倡。
()提示:1。
√2.×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可调控人口增长并具有能动的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即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种群的增长规律,不完全相同。
3.√4。
√5.×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不利于环境保护.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问题探究]1.人口状况是制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世界的人口教学教案
世界的人口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人口的概念和定义。
2. 强调世界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世界人口的话题,让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意义。
2.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第二章:世界人口增长历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趋势。
2.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背后原因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回顾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
2.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通过时间轴或历史数据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口增长背后的原因,如科技进步、医疗保健改善等。
第三章:世界人口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分析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活动:1. 通过世界人口分布图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世界人口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等。
2. 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的可能方案和建议。
第五章:世界人口政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
2. 培养学生对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效果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其目标。
2. 分析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案例研究或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
6.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07普理课型:新授制作人:审核人:使用时间:6月5日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现状1982年,我国将__________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人口_______________明显下降。
(2)前景由于________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要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峰值__________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然料需求增加(2)人均耕地减少(3)植被破坏(4)环境污染加剧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二)预习自测1.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2.下列有关计划生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B.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C.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D.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3.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 B.稳定性 C.衰退型 D.无法确定4.到2050年,按16亿人均年消费粮食600千克计算,中国共需要粮食9.84亿吨,需要每公顷产量13.5吨,也就是说。
2022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1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0河北唐山一模)下面是甲、乙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 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 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4.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 C.依靠科技,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 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
2022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1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地理
内容索引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 考点二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考向解读
以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人
口增长,考查定量与定性相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 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模式向“三低” 模式的转变。 (2)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3)几个关注点:①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 入人口负增长阶段;②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过渡模式 向“三低”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 较重,D项正确。第4题,乙地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低。 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可以解决短期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问题,A项不合理。调整计划 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B项合理。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 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C项合理。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 养老待遇,可以减轻年轻人负担,D项合理。A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涤中学生物学科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 二 )年级编号:23
主备人:李娜审核人:高二生物组审批人:使用时间:11月25 日
课题: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班级:学生姓名:
【三维目标】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和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重点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使用说明】
阅读P118-P122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讨】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明显增多的原因是生育率较高,死亡率逐渐下降
2.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增长和、的关系更为重要。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的。
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有直接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
和。
为此,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特别提醒:
合理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合作探究】
P122的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体现的优点?【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甲鱼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
D.生态缸制作完成后,放在光线良好但不是阳光直射的地方
2、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D
①水资源短缺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C.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形成D.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要根据"S"型曲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A.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自动调节平稳能力 D.分解者5.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成员是()
A.绿色植物 B.各种动物 C.人类 D.微生物
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变动频繁
7.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
D.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8.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抗污染能力 D.抗干扰能力【学后反思】
龙涤中学生物学科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 二 )年级编号:24
主备人:李娜审核人:高二生物组审批人:使用时间:11月29 日课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班级:学生姓名:
【三维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重点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使用说明】
阅读P123-P128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讨】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生态环境问题具有_____性,需要全人类的___与______。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______变化、_____短缺、____ 破坏、___、____的荒漠化、海洋______ 和生物多样性_______等。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3.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_________等。
4.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地球上的_________辐射增强,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
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_________的结果。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物种的____________,也有物种的_________。
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4.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_________保护两大类。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_____的关系,还要加强_______、____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______________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
2.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人类只有深刻认识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________和______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间的关系
基因多样性导致了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与多样性的生境构成了
的多样性。
2、多样性成因分析
①从分子水平看:
(基因)的多样性的多样性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变异与
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堂检测】
1、.一般地说,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有关叙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
B.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称为该个体所在种群的基因库
C.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D.某个基因在某个物种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
2、苍蝇的平衡棒原理被应用于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这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
A.潜在使用价值 B. 科研价值
C.间接使用价值 D. 生态价值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全球;关注;合作 2.气候;水资源;臭氧层;酸雨;土地;污染;锐减 3.C02;上升 4.氟利昂;紫外线
二、1.植物;动物;微生物;基因;生态系统 2.进化;形成;绝灭
3.潜在;间接;直接 4.易地;生态系统;物种
5.人与生态环境;立法;执法
三、l.未来几代人;自然;经济;社会 2.依存;制约;协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