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的系统指标内涵解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林业在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却对森林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森林健康,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而对这些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们会导致树木生长受阻、木材质量下降、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例如,松材线虫病能让大片的松林迅速枯萎死亡,给林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的指标1、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这是评估防治效果的最直接指标。
通过定期监测,对比防治前后有害生物的数量,能直观地了解防治措施是否有效抑制了其种群增长。
2、森林健康状况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如树叶颜色、树冠形态、新梢生长等,判断森林整体的健康水平是否得到改善。
3、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森林中其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态链的完整性,看防治措施是否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经济损失减少程度计算因有害生物造成的木材损失、防治成本等经济数据,评估防治措施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效。
三、评估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林区,进行抽样调查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第一手数据。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专业软件,评估防治效果的显著性。
3、对比实验设置对照区域和防治区域,在相同条件下对比两者的变化,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专家评估邀请林业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1、气候条件异常的气候可能导致有害生物的爆发或抑制,从而影响防治效果的判断。
2、森林类型和结构不同类型的森林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不同,其结构也会影响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
3、防治措施的执行力度包括药剂的使用是否规范、防治时间是否恰当、作业范围是否全面等。
4、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果监测数据存在偏差或滞后,将无法准确反映防治效果。
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
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
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控制、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动植物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生物。
这些有害生物包括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老鼠等,以及植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
其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人类健康:有害生物如蚊子、老鼠等可以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人类的健康。
2. 保护动植物健康:有害生物如植物病害、虫害等可以对动植物造成伤害,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通过有害生物防治,可以保护动植物的健康,提高农业、林业等产业的产量和质量。
3. 保护环境:某些有害生物如杂草等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通过有害生物防治,可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 减少经济损失:有害生物可以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减少这些产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5. 提高生活质量:有害生物如蚊子、苍蝇等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有害生物防治,可以减少这些害虫的数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和技术,将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经济利益。
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整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以实现可持续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
林业职称考试题单选题汇总
12
梨在疏花中应疏除:(A)A、花序中心花B、花序外围花
76
12
篱架葡萄结果枝摘心,一般在花序上留(B)A、3—4叶B、5—7叶C、8—10叶
77
12
林木病虫害防治方针?(A)A、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预防为主、积极防治
78
12
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量强烈是在(C)时期。A、幼龄林B、壮龄林C、中龄林
94
12
苹果属(C)类果树A、浆果类B、核果类C、仁果类
95
12
坡度大、土层薄、裸岩多的山地适宜(A)。A、鱼鳞坑整地B、小穴状整地C、水平阶整地
96
12
葡萄白腐病危害葡萄的叶片、新梢和果实,在北方的发病期是(B)。A、4-5月B、8-9月C、11-12月
97
12
葡萄的花期为(6)A、6-10天B、1-2天C、15-20天
试题编号
专业类别
题干
1
12
( A )又称遗传学第一定律。A、分离规律B、自由组合定律C、连锁遗传定律
2
12
(A)上芽子萌发的能力叫萌芽力。A、1年生枝B、2年生枝C、多年生枝
3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是哪年颁布的?(A)A、1989年B、1990年
4
12
《森林法》把森林分为五大林种,分别是: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C)A、国防林B、灌木林C、特殊用途林
42
12
果树的成枝力是指成枝数占:(A)A、芽数百分率B、抽生的枝条数百分率
43
12
果树根系最活跃的部分是:(C)A、主根B、侧根C、须根
44
12
果树环剥中,环剥宽度通常应是:(D)A、枝、干直径的1/10B、枝干周长的1/10 C、任意宽度D、不能超过0.5公分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一、成灾率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
成灾率(‰)=全年实际成灾面积÷(现有林面积+未成林面积)×1000‰(一)实际成灾面积:指本年度内达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界定标准的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
(二)现有林面积:指林业资源部门统计的上一年度实际成林面积。
(三)林分受害情况调查时间:寄主植物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四)统计要求:成灾面积以亩为统计单位;年终报表时实际成灾面积不重复计算。
(五)成灾界定标准: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未发生区新发现或已发生区的新造林地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成灾;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成灾,未造成寄主植物死亡的按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相应指标降低5个(其中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界定成灾标准(达到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2、非检疫性有害生物(1)叶部病虫害失叶率60%以上,或感病指数50以上,或死亡率3%以上;(2)蛀干害虫受害株率3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
其中:小蠹虫类、萧氏松茎象:受害株率60%以上,或死亡率6%以上;(3)种实病虫害种实受害率20%以上;(4)鼠、兔害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或成林死亡率3%以上,或成林受害株率30%以上;(5)有害植物有害植物盖度6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6)上述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为:受害植株死亡率6%以上;(7)发生在经济林或行道树、景观林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别相应降低一定数值:失叶率、感病指数、受害株率、种实受害率、盖度降低1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未成林造林地鼠、兔害寄主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
例如叶部病虫害发生在行道树或景观林中,成灾标准为:失叶率50%以上,或感病指数40%以上,或死亡率2%以上。
二、无公害防治率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评估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评估林业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给林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对这些防控措施的成效进行评估,不仅能够了解工作的成果,还能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林业有害生物包括害虫、病原菌、杂草等,它们的爆发和传播可能导致森林树木的生长受阻、死亡甚至大面积的森林衰退。
这不仅影响了木材的产量和质量,还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如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等。
例如,松材线虫病一旦在松林地区爆发,可能会导致大量松树迅速死亡,给生态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二、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1、监测预警通过设立监测站点、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遥感、卫星图像分析等,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扩散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早期预警。
2、生物防治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
例如,释放寄生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使用有益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来杀灭有害生物。
但这种方法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频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4、林业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造林设计、抚育管理、采伐更新等,增强森林自身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5、检疫措施加强对木材、种苗等的检疫,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评估的指标1、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的变化对比防控前后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的减轻情况,是最直观的评估指标之一。
如果发生面积显著减少,危害程度明显降低,说明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森林健康状况的改善观察森林树木的生长状况、叶片色泽、树干形态等,评估森林的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的森林通常具有旺盛的生长态势和较强的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3、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检测森林的蓄水保土能力、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指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尊敬的林业部门领导: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要求,我单位特向贵处提交林业有害生物防
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1. 目标制定和评估:我单位于XX年度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并进行了评估。
目标定为控制某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损害面积。
2. 措施落实情况:我单位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包括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等多种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
防治。
3. 防治效果评估:经过一年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我单位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
经
过统计和分析数据发现,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损害面积较前一
年度有明显减少。
4. 完成情况总结:根据我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防治效果评估,我们完成了林业有害
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希望贵处能够对以上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贵处对我们工作
的支持与指导!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
【日期】。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21 , 00年 国家共投人林业有害生物 防治资金 3 .4 42
亿元 , 带动了地方各级政府投入的逐年增加 , 极大地
摘要: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 系建设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 维护 生 态安全 的现 实要 求和基 础保 障。在 深入 山 西 、 河北 、 西 、 南、 北、 宁等 省调 研 的基础 上 , 对 江 湖 湖 辽 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出 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 提 切 促进林业有害生物 防治服 务体 系健康 发展 。
工作 经 费全部 由财政 承担 , 每年 按照 政府指 令 , 有计 划地 开展 防火 、 防虫 和 防汛 作 业 。湖 南 省 洞 口县 由 于 财政 困难 , 林 消防 队实行差 额拨 款 , 森 为适应 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 预案》 等部 门规章 , 发布 了 国家( 行业 ) 标准。各省( 市) 区、 相应出台了地方法 规、 政府规章 , 制订了具体实施办法 、 技术规程。
行 准军事 化管理 , 员多 数是年 富力 强 的转 业 军人 , 人
础 《 森林法》 对林业有 害生物 防治作出了明确规 定; 国务院颁布了《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 、植物检 疫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_《 ; r 关于进一步加强松 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 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 和《 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 业局制定 ; 了《 突发林业有 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 《 、 重大外来
系 , 主要林业 有 害 生物 实 行 危 险 等级 管 理 和综 合 对 治理 。建立 和完 善 了社 会 化 防治 、 检 联 防联 治机 联 制 和有 害生物 普 查 、 测 预 警 、 险 评估 、 区公 告 监 风 疫 等 制度 。健 全 了应 急处置 机制 , 明确 了相关 部 门 、 相
林业职称考试题多选题汇总
号题干1《种子法》中林木种子是指林木的种植材料(苗木)或者繁殖材料,具体是指乔木、( A B)等木本植物及用于林业生产和国土绿化的草本植物的籽粒、果实和(CD)叶等。
A、灌木 B、木质藤本 C、根、茎 D、苗、芽2矮化砧的作用有(ABC )。
A、树体生长矮小 B、提前进入结果期 C、保持原有性状稳定3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包括 (ABC ) 。
A、花 B、果实 C、种子 D、根 E、叶4被子植物营养器官包括( ABC )。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5标签内容包括:林木种子类别、树种或品种名称、产地、( AB )、净含量(数量)、( C )、生产日期、生产者或经营者名称、地址。
A、质量指标B、植物检疫证书编号C、种子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编号D、质量等级6病毒侵染致病症状主要有(AD)。
A叶片变色 B枯斑 C组织坏死 D畸形7病原微生物包括(ABC)。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大山雀8病原物的传播有(ABCD)。
A风力传播 B雨水传播 C昆虫及其他动物传播 D人为因素传播9病原物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径(ABCD)。
A伤口 B自然孔 C直接侵入 D间接侵入10波尔多液能引起植物药害,最易受药害的树种为(ACD)。
A桃 B葡萄 C李 D樱桃11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液,它是由(ABC)配成的。
A硫酸铜 B生石灰 C水 D硫酸镁12播种的工序,通常包括(ABCD)四个环节。
A、划线、开沟 B、播种 C、覆土 D、镇压13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ABC)。
A、精选 B、消毒 C、催芽 D、接种14不能促进果实成熟的调节剂有:(BCD) A、乙烯利 B、糖精 C、赤霉素 D、生长素15不全变态的特点是有(ABD)个发育虫期。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16不脱离母体的营养繁殖,按繁殖材料和具体繁殖技术可分为(ABC)。
A、压条繁殖 B、分生繁殖 C、分孽繁殖 D、分枝繁殖17采集花粉的不适宜时期(BD)A、盛花期 B、未花期 C、铃铛花期 D、始花期18采种的方法通常分为(ABC)A、立木采集B、地面收集C、伐倒木采集D、水上收集19插穗生根的类型通常可分为(AB)。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二)、 (二)、无公害防治率
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无公害防治率(% 无公害防治面积/总防治面积× 无公害防治率(%)=无公害防治面积/总防治面积×100% 1、无公害防治:指对人、畜、禽、鱼及其他生物比较安全,对生态与环 境危害较轻的防治措施。包括: (1)、生物措施(病原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益兽等)。 (2)、物理措施(灯诱、地箭、灭鼠雷等)。 (3)、人工措施(捕捉、砸卵、草把诱捕、诱饵木、虫源木清理等)。 (4)、仿生制剂防治(灭幼脲类等)。 (5)、部分化学防治(以非国家明令禁用农药为主剂的毒绳、毒环、毒 签、树干注药、局部熏蒸等)。 (6)、植物源农药防治(烟参碱类等)。 (7)、其他防治(性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阿维菌素等)。 2、无公害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无公害防治面积的合计。 3、总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各类防治面积的合计。
按预测时间长短可以分为: (1)短期预报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某一 阶段发生情况,推测下一阶段的发生危害 情况。如害虫一个世代内或半年内的预测, 根据卵期发生情况预测幼虫期情况。 (2)中期预报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上一代 的发生情况预测下一代的发生危害情况或 半年以上的预测。 (3)长期预报 相隔两个世代或者一年以 上的预测。
(四)种苗产地检疫率 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占应施种苗产地检 疫面积(株数)的百分比。 种苗产地检疫率(% 种苗产地检疫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 /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100% 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 1、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年度内实施了产地检 疫并持有效《产地检疫合格证》 疫并持有效《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林木种子园、母树林和 苗木繁育面积。 2、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种子、苗木繁育基地 内的生产面积,包括国有、集体及其他所有制的林木种子 园、母树林、苗圃或其他苗木繁育场所的所有生产面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办法》是针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的一项重要法规。
为了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的自查工作,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本次自查报告旨在对本单位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二、自查内容和方法(一)自查内容:1.目标制定与落实情况;2.任务分工与责任落实情况;3.任务推进和措施落实情况;4.监测与评估情况;5.总结和问题整改情况。
(二)自查方法:1.翻阅文件资料,了解目标制定和任务分工情况;2.召开会议,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报告和情况汇报;3.实地考察,观察防治目标的实施情况;4.应用统计软件和工作平台,进行数据查看和分析。
三、自查结果分析(一)目标制定与落实情况:1.目标制定:我单位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
2.目标落实:我单位在目标制定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案,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任务分工与责任落实情况:1.任务分工:我单位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了各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责任落实:我单位的各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负责,各自认真履行了职责。
(三)任务推进和措施落实情况:1.任务推进:我单位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推进,确保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2.措施落实: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确保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监测与评估情况:1.监测情况:我单位在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进行了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发展情况。
2.评估情况:我单位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总结和问题整改情况:1.总结经验:我单位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及时总结,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和做法。
2.问题整改:我单位对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确保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的要求,进行自查报告的填写,以下是一个示例)时间:2021年12月一、指标名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完成情况1. 执行情况- X 表示已经实施;- △表示部分实施;- 未勾选表示未实施。
指标一:制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措施- X 制定了详细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实施措施;- △制定了部分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实施措施;- 未勾选未制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实施措施。
指标二: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 X 建立了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并进行了定期监测和预警;- △建立了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但监测和预警不够及时;- 未勾选未建立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
指标三:加强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X 进行了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并进行了示范推广;- △进行了部分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未勾选未进行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指标四:加强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 X 加强了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加强了部分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 未勾选未加强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
指标五: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 X 完善了有害生物防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 △做了部分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 未勾选未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指标一:制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措施存在问题:制定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措施不够详细。
解决措施:重新进行有害生物调查和分析,制定更加详细的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和措施。
- 指标二: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存在问题:监测和预警体系运行不够及时。
解决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提高监测和预警的效率。
- 指标三:加强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存在问题: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工作不够充分。
解决措施:增加对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强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和宣传。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原理和方法—生物防治
• 3.4 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优点:1.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寄主不产生药害,无残留。
2.病虫不产生抗性, 3.有长期控制作用 4.资源丰富 ,易于开发,成本较低 缺点:1.效果慢,有害生物大发生时无法控制。 2.受气候和地域生态环境限制,效果不稳定。 3.生产上可用的种类不多,可用于控制的有害生物数量仍有限。 4.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不适于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的整体治理。
生物防治可分: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鸟治虫、以生物代谢产物防治病虫等。 • 一、以虫治虫 • (一)捕食性天敌昆虫:专以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为食物的昆虫 • 螳螂、瓢虫、步甲、虎甲、猎蝽、食蚜蝇、草蛉 等
步甲
虎甲
猎蝽捕食
食蚜蝇
寄生性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 常见类群:赤眼蜂、 姬蜂、小茧蜂、蚜 茧蜂、肿腿蜂、黑 卵蜂、小蜂类及寄 生蝇类
茧蜂
蚜茧蜂
肿腿蜂
黑卵蜂
寄生蝇
• 二、以菌治虫 • (一)白僵菌利用 • 防治对象: • 鳞翅目的幼虫
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在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放菌;每亩0.1公斤(100亿孢子/ 克)。
(二)细菌利用:苏云金杆菌 防治对象:鳞翅目的幼虫 致病作用产生有毒蛋白质
——伴孢晶体
症状:体内流出黑色臭水倒挂而死
喷洒“森得保”粉剂防治松毛虫幼虫(阿维菌与苏云金杆菌复配而 成 )。每亩用量0.6公斤。
三、以病毒治虫 核型(NPV)质型(CPV)多
角体和颗粒体(GV)病毒 症状:虫尸后期流出大量液体,
但无臭味,体表无丝状物。 四、以鸟治虫(人工挂鸟巢) 五、以生物代谢产物防治病虫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而对防治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不仅能够检验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还能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不断优化和改进防治策略,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爆发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木材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减少,甚至威胁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而防治效果评估则是对这些措施的“检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可以了解防治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为林业部门制定后续的防治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果防治效果不佳,就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加大防治力度或采用新的防治方法。
2、提高防治效率评估能够发现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3、保障生态安全有效的防治效果评估有助于及时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
4、促进科学研究评估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可以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科学研究提供素材,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评估的指标1、有害生物种群密度这是评估防治效果的最直接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防治前后有害生物的数量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防治措施对其种群规模的控制作用。
2、危害程度观察树木受损害的程度,如叶片受损面积、枝干枯萎程度、果实受害率等,来评估防治对减轻有害生物危害的效果。
3、树木生长状况包括树木的高度、胸径、树冠形态等生长指标的变化。
如果防治措施有效,树木的生长应趋于正常,生长指标有所改善。
4、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森林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土壤质量、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变化,判断防治措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绩效目标表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绩效目标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其目标是实现有害生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升林业生产效益和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目标,以便能够衡量和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
一、防治效果目标(一)减少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林木是林业的主要生产对象,有害生物对其造成的危害不仅会降低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还会影响到林木的质量和产值。
因此,减少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首要目标。
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保证林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二)防止有害生物传播有害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比如空气、水、地下害虫、货物流通等。
为了避免有害生物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检疫、严格执行运输规定、控制货物流通等,确保有害生物不会进入林区或者其他植被范围。
(三)保护林区生态环境林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危害会给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保护林区生态环境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我们需要通过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林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防治工作质量目标(一)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害生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监测工作需要准确、全面、可靠,保证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推广科学防治技术科学防治技术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推广科学防治技术,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水平和技术素养,提升防治措施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技术体系和措施,以适应不同的防治需求和生态条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防治目标与指标制定情况:报告应明确防治目标,并列举具体的指标和衡量标准。
防治目标一般包括防治的范围、防治的持续时间、减少损失的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2.有害生物监测情况:报告应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数量、发展趋势等的监测情况。
监测工作包括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环境因素的监测等。
3.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报告应列举所采取的主要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防治技术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应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应用。
4.防治效果评估:报告应对防治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破坏程度、经济损失、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指标。
5.防治措施的推广与应用情况:报告应列举防治措施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推广包括培训、宣传、技术指导等工作,应用包括防治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6.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报告中应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包括技术不成熟、人员不足、经费支持不足等方面的内容。
7.绩效目标及考核情况:报告应明确绩效目标及考核情况,包括防治效果、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考核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
总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查报告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全面评估,对于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描述,能够全面了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将更加频繁和广泛。因 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
02
防治目标与原则
Chapter
防治目标设定
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
提高林木质量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将有 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 以下,确保林木健康生长。
通过防治有害生物,减少林木受害程 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
维护生态平衡
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注重保护天 敌和有益生物,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
防治原则及策略制定
0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采取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提供科学依据。
04
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方案
Chapter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利用天敌昆虫
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天敌 昆虫,控制有害生物种群 数量。
昆虫信息素应用
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有害 生物的交配和繁殖行为。
生物农药使用
选择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 安全的生物农药,进行有 害生物的防治。
化学药剂选择与使用规范
1 2
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及防治效果等因素,合理确定 检查评估的周期和频次。
问题诊断、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提
问题诊断
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和程 度。
原因分析
深入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 等,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改进措施提出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加强监测预警、 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加强人员培训等。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考核量化指标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考核量化指标&附件51、成灾率达到下达指标,(9分)达到全国年度平均指标。
(6分)2、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下达指标,(9分)达到全国年度平均指标。
(6分)3、测报准确率达到下达的指标,(9分)达到全国年度平均指标。
(6分)“四4、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下达的指标,(8分)达到全国年度平均指标。
(6分)率”35 5、被抽查样地实际成灾程度达到界定标准、连片成灾面积1亩以上、在县自查中未记载的,1块样地减2分,2块样地扣4分,3块样地以上扣7分。
指标6、如被核查标准地的防治效果与记载误差超过10%扣1分,超过15%扣2分。
7、预测发生面积误差?30%~50%扣2分、50%以上扣5分。
8、未按规定格式打印《植物检疫证书》的扣3分。
1、成灾率超过下达的年度指标1个千分点以上。
2、食叶害虫非无公害措施防治超出1000亩。
3、年度松材线虫病治理工作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被评为不及格的,或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未正常上报被社会媒体曝光。
“一4、已签发《植物检疫证书》但在复检时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省(区、市)10 票否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决”5、未制定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或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防治预案,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不及时造成灾害扩散。
6、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预防体系项目未按批复实施,或未对重点区域和工程区林业有害生物实施预防,或营造林设计中无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
1、被考核省内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问卷调查情况。
(3分)社会2、被考核省毗邻省部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问卷调查情况。
(2分) 20 评价 3、有关专家对被考核省的问卷调查评价。
(3分)4、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的综合评价。
(12分)1、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以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主的防治预案。
(2分)2、林业系统层层签订责任状,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落实。
(2分)3、测报网络体系健全,数据上报及时、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
一、成灾率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
成灾率(‰)=全年实际成灾面积÷(现有林面积+未成林面积)×1000‰
(一)实际成灾面积:指本年度内达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界定标准的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
(二)现有林面积:指林业资源部门统计的上一年度实际成林面积。
(三)林分受害情况调查时间:寄主植物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四)统计要求:成灾面积以亩为统计单位;年终报表时实际成灾面积不重复计算。
(五)成灾界定标准:
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在未发生区新发现或已发生区的新造林地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成灾;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成灾,未造成寄主植物死亡的按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相应指标降低5个(其中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界定成灾标准(达到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2、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叶部病虫害失叶率60%以上,或感病指数50以上,或死亡率3%以上;
(2)蛀干害虫受害株率3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
其中:小蠹虫类、萧氏松茎象:受害株率60%以上,或死亡率6%以上;
(3)种实病虫害种实受害率20%以上;
(4)鼠、兔害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或成林死亡率3%以上,或成林受害株率30%以上;
(5)有害植物有害植物盖度6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
(6)上述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为:受害植株死亡率6%以上;
(7)发生在经济林或行道树、景观林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别相应降低一定数值:失叶率、感病指数、受害株率、种实受害率、盖度降低1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未成林造林地鼠、兔害寄主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
例如叶部病虫害发生在行道树或景观林中,成灾标准为:失叶率50%以上,或感病指数40%以上,或死亡率2%以上。
二、无公害防治率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无公害防治率(%)=无公害防治面积÷总防治面积×100% (一)无公害防治:指对人、畜、禽、鱼及其它生物比较
安全,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轻的防治措施。
包括:
1、生物措施(病原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益兽等)。
2、物理措施(灯诱、地箭、灭鼠雷等)。
3、人工措施(捕捉、砸卵、草把诱捕、诱饵木、虫源木清理等)。
4、仿生制剂防治(灭幼脲类等)。
5、部分化学防治(以非国家明令禁用农药为主剂的毒绳、毒环、毒签、树干注药、局部熏蒸等)。
6、植物源农药防治(烟参碱类等)。
7、其它防治(性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阿维菌素等)。
(二)无公害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无公害防治面积的合计。
(三)总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无公害防治面积的合计。
三、测报准确率在落实和不断提高应施监测面积的基础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发生面积的准确程度。
即:1减预测发生面积与实际发生面积之差的绝对值除以实际发生面积的百分率。
测报准确率(%)=(1-│预测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100%
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测报准确率为零;实际发生面积指本年度内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
四、种苗产地检疫率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
占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的百分比。
种苗产地检疫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100%
(一)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年度内实施了产地检疫并持有效《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林木种子园、母树林和苗木繁育面积。
(二)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种子、苗木繁育基地内的生产面积,包括国有、集体及其他所有制的林木种子园、母树林、苗圃或其它苗木繁育场所的所有生产面积。
附件3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林造发[2005]77号)的精神,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水平和防治成效,客观反映各地森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内容
1、以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十一五”期间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和各地分解确定的年度目标为依据,重点检查考核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备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等“四率”指标的完成情况。
2、检查考核各地有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制度、资金投入、工作措施、体系建设和业务管理等工作执行情况。
3、检查考核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被抽查地林业主管部门应提供下列材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告;季度和年度统计报表;防治、检疫、测报工作的基础数据、原始资料图表、工作计划、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等。
其中,包括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计任务书或具体防治安排计划,效果核实检查资料与技术总结,种苗生产面积及其分布,监测数据(样地、线路分布图与病虫情调查)和上报资料,工作中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
二、考核形式
1、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本考核单位,采取普遍自查与重点抽查、平时考核与集中检查、审阅管理档案与抽查防治现场等方式进行。
2、检查考核时,既要重视考核结果,更要重视考核过程。
平时各省内部考核,应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防治季节进行;国家林业局抽查,一般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
3、检查考核以各省自查为主,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对各省的抽查和互查工作。
抽查工作采用听取汇报、审阅档案、察看现场和评议打分等方式进行(考核赋分表详见附表)。
三、考核方法
1、考核时间:国家林业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地(州、市)、县(区、市)的检查考核采取定期(最短以半年为限)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抽查方式为主。
2、考核抽查比例:国家林业局考核,每年抽查1/3的省份,每省随机抽查2个地(州、市)内的3~5个县(市、区)。
各省内产中考核,被抽查的县级数应占全省总县数的5~10%,被抽查的县应分布在两个以上不同地区。
被抽查县级数达不到两个,按两个抽查。
3、考核计分方法:考核采取百分制计分,全部达标者为100分,其中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0分;无公害防治率20分;测报准确率20分,种苗产地检疫率20分;保障措施、站务建
设与管理各占10分,包括领导是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成灾率指标是否纳入政府责任状,采取措施是否得力,体系是否健全,队伍是否稳定,档案管理是否系统、规范等。
四、考核指标量化
1、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即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
在检查法定的资源数据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资料的基础上,核实现有林面积,检查成灾面积,计算成灾率。
考核时,在每个被抽查县(区、市)内任意检查2~4个乡镇或林场,重点检查林业有害生物常灾区和当年重灾区的灾情情况。
现场抽查要先按确定的线路进行调查,再随机选取3~5块林业有害生物已成灾林分进行标准地调查,核查实际成灾面积。
2、无公害防治率:即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无公害防治是指对人、畜、禽、鱼及其它生物比较安全,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轻的防治措施,具体包括生物、物理、人工、仿生制剂、植物源农药和部分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和措施。
考核时,在每个被抽查县(区、市)要检查防治方案、防治作业设计和检查验收报告等,并在防治作业区内任意选择4~6块标准地,核查实际防治面积和防治效果,走访当地群众核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核实无公害防治率。
3、测报准确率:即:1减预测发生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的
绝对值除以实际发生面积的百分率。
要检查调查数据原始记录和上报情况及单种类实施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的监测资料,核实发布预报情况,计算出测报准确率。
考核时,在每个被抽查的县(区、市)随机调查2~4个测报点(监测点)或监测调查线路,查看标准地、线路监测调查原始记录,调查核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4、种苗产地检疫率:即年度实施种苗产地检疫的面积(株数)占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的百分比。
要检查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实施种苗产地检疫的面积,根据检查数据核实种苗产地检疫率。
考核时,在每个被抽查的县(区、市)任选2~4个林木种苗生产单位,检查本年度内实施产地检疫调查的原始数据和有效的《产地检疫合格证》,检查有无检疫对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名单)。
如被抽查的生产单位疫情严重、又未采取有效除害措施,不论是否有产地检疫记录,都按未进行产地检疫处理。
五、考核结果
根据自查和抽查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考核评定的方法是:先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市)、县(区、市)三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的管理情况分别考核打分,然后按省级0.4、市级0.2、县级0.4的权重,计算出该省抽查考核得分,
再结合平时考核情况得出综合评定得分。
综合评分95分以上的为优秀,86~94分为良好,76~85分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表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
续上表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赋分表
注:1、定性指标全额赋分或减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指标全额赋分或减分;其它定量指标按程度赋分。
2、带*号的项目,只查县一级,省、地级按满分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