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Representation_看人类学_表述危机_许晶
隐藏在阴阳面孔背后的精神危机——以《我的阴阳两界》论王小波式反抗的困境
The Spiritual Crisis behind the Transfer of Yin and Yang The dilemma of Wang's resistance from book The Yin and Yang Opposites of My Life 作者: 许晶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版物刊名: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0-9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阴阳互转 权力话语 精神危机 反抗 困境
摘要:�我的阴阳两界》一书中的两部小说描绘了一幅阴阳对立、共生和互转的阴阳图。
王二因长相奇特、疾病等原因饱受折磨。
与拥有话语权的“大多数”在空间上形成了阴阳两界的对立的格局,身体被限制,精神被孤立。
面对权力话语的压制,王二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反抗,其身体与精神始终处于阴阳的矛盾对立与和谐互转中,一场胜利的反抗背后是另一种困境。
他在不断的妥协与反抗中承受了阳界力量的多次阉割,终究没有摆脱权力话语的控制。
阴阳互转的背后是对权力话语的无力反抗,是王小波在荒诞生活中的精神危机。
文化、认知与儿童发展跨学科研究之旅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十五辑第 160-181 页© SSAP, 2021文化、认知与儿童发展:跨学科研究之旅许晶**许晶,美国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 NAEd)博士后研究员、华盛顿大学 (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Affiliate Assistant Professor)。
摘 要:本文以儿童发展为窗口,以文化与认知为理论视角,回顾了作者 的人类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之旅。
本文讲述了笔者的四段历程,于清华大学社 会学系初识人类学,赴美读博士确立认知人类学方向、研究当代中国儿童道德 发展,博士后转往发展心理学实验室探索婴儿社会认知,以及现阶段运用新的 理论和方法论分析尘封于历史中的珍贵人类学资料、重新审视20世纪中叶的童 年与育儿状况。
这个跨学科之旅围绕着人类思维、心智和伦理道德的发源展开, 既探究“人性”,也认识“文化”。
笔者以感恩之心写作这篇随笔,意在回归对 人类学起初的爱,在整体论的视野下往来穿梭于理论与现实之间,将自我与他 者相互观照。
关键词:儿童发展伦理道德认知人类学跨学科— m 吉T3- 1=12005年9月,清华老馆绿蔓红墙,阅读室明亮温暖。
那时我刚进社会 学系读研究生,初学古典社会理论,在老馆读书如痴如醉,一个新鲜世界展 开于眼前。
记得渠敬东老师教的第一个文本,是卢梭的名著《爱弥尔》。
・160・文化、认知与儿童发展:跨学科研究之旅学旅之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彼时读《爱弥尔》之心潮澎湃,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自然”、“社会”与儿童成长,是探索人性绕不开的谜题。
2011年秋天,上海浦东的一家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幼儿园托班小朋友拉着整齐的队伍(“小火车”),拖着长音齐声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时我带着一岁半的小儿子回国做博士学位论文田野,既是研究者,又是幼儿园家长。
许钧——翻译概论
第四章 翻译么?
•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主张从差别、系统、价值的角度去考 察语言的意义,促使译者抛开旧的翻译观念和方法,在系 统和语境中把握原作的意义。 • 意义不是确定的、惟一的和客观的存在。 • 对意义的分类帮助译者在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并无法完全 赋原文本的意义以新生时,能够分清轻重、主次,尽可能 减少语义损失。 • 从实践角度来看,译者可以遵循“去字梏”、“重组句” 、“建空间”这三个原则,让意义在交流中得到再生。
第三章 翻译是如何进行的?
• 翻译“过程”一词,是指翻译的动态意义,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 • 狭义的翻译过程,是指翻译者对具体文本的转换活动过程 ,即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语文本的过程, 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 • 理解活动是译者主体性投入的创造性活动,它具有客观性 和历史性,它诉诸于阐释者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任意 的,而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 • 广义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它涉 及到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研究、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文本 的生成、文本的接受等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过程。 • 复译现象存在于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之中。正 是不断的翻译,具体的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被不断克服, 其传播的空间才得以不断拓展。复译现象也证明,翻译不 可能存在“定本”。
第五章 谁在翻译?
• 翻译主体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翻译主体是指译者,而广义的翻 译主体则包括作者、译者与读者。 • 传统的翻译观念赋予译者以“仆人”的地位,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做一 个“隐形人”,让译文“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 随着翻译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译者在翻译中无法做到“ 绝对忠实”,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 绝对忠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实的大门,这 一看似相悖的说法却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译者提供了更为宽阔的 思想与活动空间。 • 过去,翻译被看成一种认识活动,因此人们追求客观性、真理性。然 而,翻译虽有认识的成分,但它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翻 译研究中对文化误读的认识,对不可译性的强调,对译者主体性的凸 现,都是人们看到作为生产活动的翻译的创造性而必然带来的回应与 后果。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 一种伦理关系。
社会学理论考研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9)
一级构想:亦称“常识构想”。
美国舒茨用语。
根据日常生活中库存的常识经验所作的构想。
是人们从这个世界之中的一种此在出发构造的。
舒茨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是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互动过程进行研究。
行动的意义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相联系,使不同视角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
人将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即把在社会中产生的并且在社会中得到人们认可的知识储备视为理所当然的,然后按照“库存知识”即常识来处理。
这些常识知识构想所涉及的是主观成分,指涉的是从行动者的观点出发对行动者行动的“理解”。
舒茨认为,这种构想包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主体间性世界的常识经验之中,是构想系统中的第一个层次即一级构想。
二级构想:美国舒茨用语。
指关于行动者在社会环境中所做出的构想的构想,建立在主观解释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
处在二级层次上的构想,必然包含着对一种行动的行动者来说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的指涉。
舒茨认为,社会科学的构想是二级构想,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构想是关于社会舞台上那些演员所构造的构想的构想,社会科学家必须观察这些演员的行动并根据他的科学的程序规则作出说明。
自然态度:指人们在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一种态度。
也就是人们对生活所持有的最初的、朴素的和未经反思批判的一种原初性态度。
设置自然态度是现象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要直面社会现实,就要找出人们的自然态度。
民族方法论:亦称“本土方法论”、“日常生活现象学”。
美国加芬克尔的社会学说。
主张社会学应研究区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世界、生活过程以及他们理解日常生活的方法,分析个人是如何理解其生活场所和社会情境并与他人取得行动上的一致性的。
英文ethno 一词除有“民族”的意义外,也可以指文化集团,因为在人类学上,一个民族就是一个文化集团,因此这里的民族一词是广义的理解。
民族方法论就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成员理解他们的社会世界的方法。
加芬克尔认为社会现实的形成是由一个社会的成员经常使用某种形成意义的方法所决定的。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人文知识点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人文知识点(1)__1__ Who was the first to apply the telescope to the study of the skies?A KeplerB CopernicusC GalileoD Newton__2__ Whose discovery of the law of the universal gravi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his achievement in ph ysics?A KeplerB Issac NewtonC GalileoD Copernicus__3__The three biggest newspapers are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A New York TimesB Washington PostC Los Angeles TimesD Reader’s Digest__4__Metropolitan Museum is in__.A Washington D.C.B BostonC New YorkD Philadelphia__5__The New Frontier was put forward by __.A KennedyB JohnsonC NixonD Benjamin Franklin__6__Who resigned because of Watergate Scandal, the first president to do so in American history?A KennedyB JohnsonC Richard NixonD Truman__7__Empire State Building is in___.A ChicagoB New YorkC Washington D.C.D Detroit__8__ “Knowledge is power.” Was said by__.A Francis BaconB ShakespeareC Thomas HobbesD John Locke__9__Which of the following philosophers believed that man is selfish by nature?A John LockeB DescartesC Pierre GassendiD Thomas Hobbes__10__Jazz,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popular music,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music of __.A IndiansB SpanishC NegroesD Portuguese答案解析:1选C。
阐释学与翻译
1.2阐释学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 1.2.1前阐释学阶段(阐释学起源的希腊-19C初) •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主要19C) •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狄尔泰开始到整个二十世纪)
1.2.1前阐释学阶段
• 阐释活动发轫于希腊时期人们对《荷马史诗》的阅读,形成 于对《圣经》的阐释。 • “寓意阐释”就是以象征的方式、从先在的意蕴(精神)出发去解 释文本的内容。 • “语法阐释”则坚持根据史诗文字自身,从对文本的内在结构分 析中去发现文本的意义。 • 结论(局限) • 阐释方法和规则:零散 不够系统化和理论化 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阐释学。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一)阿斯特 • (1)三种阐释方式 • 语法的阐释、历史的阐释和精神的阐释 • (2)“阐释循环” • 个别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被理解,反之,整体只有通过个别 才能被理解。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 (二)阐释学的奠基人:施莱尔马赫 • 1.奠定了阐释学的学科地位:“避免误解的艺术” • 2.确立了心理阐释的方法:“必须自觉地脱离自己的意识而 进入作者的意识。” • 3.把心理阐释方法与“阐释学循环” 联系起来:“我们为了理解 话语,必须认识人,而我们是从人们的话语中了解人的。”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 • • • • (一)现代阐释学开创者:狄尔泰 阐释学天然地与精神科学相关,是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精神。 我们把这种我们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 的过程称之为理解。 • 理解就是“我”在“你”中的重新发现。 • 狄尔泰与经典阐释学最大的不同是他认为阐释学不应该仅仅 停留在对语言文本的阐释上,而应该关注历史。历史即文本。 狄尔泰被看作阐释哲学的第一个经典作家。
拓展视听传播具身路径的思考
声屏世界2022/10上SHENG PING SHIJIE专稿声屏视点拓展视听传播具身路径的思考阴本刊特约评论员江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受到传播学“美国源流”的影响相对较大,不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研究活动都表现出对符号、文本、媒介等离身研究对象的重视。
这种“身心二元论”的研究取向对于探索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有一定帮助,但也使研究者和用户对自身合法性产生怀疑,发出了一种“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之类的追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于未来媒体、人工智能媒体的盲目恐慌。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人在传播活动中角色功能的反思,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出现了身体回归的倾向和具身化研究的转向。
从具身化传播的起点出发,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传播活动不仅是符号的运动过程,更是符号与身体的交互过程,身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不应也不能被忽视。
在现有的主要媒介形式中,VR/AR/XR 等新的媒介形式无疑是离具身传播目标最近的媒介,但这些媒介形式目前尚在推广阶段,未来能否真正成为主流媒体形态尚未可知,其已有的用户数量完全不能与当前的移动互联网设备相提并论。
但是,当下的视听内容也是目前距具身传播目标最近的内容形态。
视听内容作为一种多模态内容,发展阶段远超图文内容,因此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向的过程中,视听内容的转型较图文内容表现出了更强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应对能力,在面对传播活动具身化转向过程中,视听内容的先发优势仍会保持。
虽然在未来的媒体发展过程中视听媒体具有一定优势,但任何创新、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相反,为了适应新变化并保持先发优势,视听媒体从业者需要更积极地转变认识,做出更多有前瞻性的调整和尝试。
第一,具身传播不仅仅是有抽象的身体数据参与的传播活动,还是有完整的身体参与的传播活动。
目前,多数传播者对于具身传播的理解停留在地理位置坐标、生理信息数据等抽象的身体数据参与传播活动阶段,但这种传播方式连接的身体仍然不是真正的身体,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更多的是对目前视听媒体使用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强化,并未实现传播方式的跨越发展。
人类学考题
人类学考题北京大学2005年人类学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8*5=40):1.格尔兹2.文化霸权3.差序格局4.进化论5.历史具体主义二.简答题(15*4=60):1.英国功能学人类学与以前人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简述布朗的单系血统。
3.试述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大家庭与小孩子的关系。
4.简述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有关“功能”的不同解释。
三.论述题(25*2=50):1.试述20世纪中国人类学史的基本演变线索。
2.试论礼物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2005年人类学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8*5=40):1.地方性知识2.跨文化比较3.文本4.民族语言学5.参与观察二.简答题(15*4=60):1.试述人类学进化论的方法论。
2.试述历史材料在民族学中的价值。
3.说明海外民族志和家乡民族志在知识论上各有什么优点?4.简述主位方法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25*2=50):1.Ethnography可以称为“田野志”吗?为什么? 2.试述民族志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时遇到的问题?2004年人类学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0 *4社区后殖民主义结构人类学库拉圈二简述15*41.《忧郁的热带》中作者所宣称的人类学立场?2.简述《江村经济》在学术史上的地位3.人类区域关系档案的内容4.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的内容三论述25*21.努尔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2.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的立论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证明的?2004年人类学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10 *41.年龄组制度2.人类学的整体观3.局内人观点4.家乡民族志二简述15*41.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点2.民族中心主义持续存在的根源是什么3.人类学亲属符号表示联合家庭和多偶制家庭4.后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特征三论述25*21.跨文化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地位如何2.现代民族志的缺失何在2003年试题人类学理论一:概念解释1.涂尔干2.费孝通3.格尔茨4.传统5.社会结构6.象征人类学二:简述题1.简述博厄斯的人类学理论贡献2.简述新进化论3.简述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观点4.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5.什么是文化相对论6.简述埃文思-普里查德的人类学观三:论述题1.举例论述人类学何以是文化批评2.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没个民族文化的影响3.试论利奇的过程理论人类学方法一:概念解释1.民族志电影2.民族中心主义3.田野工作4.客位研究法5.拉的克里夫_布朗6.遗留物二:简述题1.简述实验民族志的基本特点2.简述仪式研究的社会人类学视角3.简述比较研究对人类学的意义4.简述参与观察所获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几本差异5.什么是格尔茨解释人类学的“深描”6.简述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的研究方法三:论述题1.试论《努尔人》的方法论意义2.人类学的概念是这样建立的3.试论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对人类学方法论的主要贡献2002年试题一. 概念解释1.进化论3.米德4.结构主义5.利奇二. 简述题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2.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三. 论述题1.试述马林诺斯基的《文化论》的基本内容2.试述20世纪初期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内容3.试述二战以后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变化一. 概念解释1.田野工作2.民族志3.跨文化研究4.人类学5.民族中心主义二. 简述题1.简述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差别2.你对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看法3.试述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规则三. 论述题1.试述一个人类学家研究自己民族和他民族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便利之处2.试述整体论3.试述归纳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2001年试题人类学理论一. 概念解释1.马林诺斯基3.文化相对论4.《江村经济》5.结构人类学6.社区研究法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8.田野工作二. 简述题1试论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异同 2.试论50年代至70年代(二战后)英,法,美国人类学的基本变化情况3.简述解释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三. 论述题1.试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分支领域(亲属制度,宗教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之一论述本学科的研究特色2.举例说明民族志对于社会人类学的重要性3.略析人类学者在研究中国中面临的认识论挑战人类学方法一. 概念解释1.民族志2.参与观察3.跨文化比较研究4.“浓厚的描述”5.整体论二. 简述题1.简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2.简述"主位法"和"客位法"的方法论差异三. 论述题1.试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共时方法和历时方法的结合2.论述经验事实与理论阐述之间的关系四.问答题1.《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 (1)泰勒(2)摩尔根(3)马林诺斯基2.结构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1)格尔茨(2)列维_斯特劳斯(30埃文思_普里查德3.弗里德曼是( ) (1)汉学人类学家(2)非洲人类学家(3)美洲印地安人类学家4田野工作是指( )(1)实地社会实习(2)地理学实地测量工作(3)民族志研究的核心过程(4)社会学的整体论方法上海大学一。
浅谈电影《降临》中的语言学问题
浅谈电影《降临》中的语言学问题浅谈电影《降临》中的语言学问题【摘要】电影《降临》是改变自科幻小说家特德·蒋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笔者认为这个故事中展现了若干跟语言学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田野调查;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语言和现实【作者简介】戴婷婷(1981.11- ),女,重庆江津人,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语言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句法学,语义学。
一、引言电影《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特德·蒋的短篇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
故事以语言学家Louise Banks的口吻讲述,叙述的对象“你”是语言学家的女儿。
讲述中包括了“你”的出生到死亡,故而以此为名。
但实际上电影讲的是人类和外星文明交流,以及学会外星人交流能力的语言学家的基本认知方式也发生改变的故事。
故事最大的科幻“点子”在于时间线的设置,是语言学家在现在对未来展开回忆,这种认知方式有悖于人类的常识,也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故事的立论基础在于认为语言和认知密切相关,学会说某种语言必然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
笔者认为,电影《降临》中展现了若干和语言学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二、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指“语言调查者亲自到被调查语言的实地记录、获取语言资料”。
在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诸领域,田野调查是基本研究方法和搜集素材的手段。
早期的语言研究者如洪堡特,拉斯克,琼斯等无不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
现代英美语言学的博厄斯—萨丕尔传统,以及马林诺夫斯基—弗斯传统皆视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手段。
中国的语言大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力等皆是该领域的高手。
与非田野调查相比,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语料往往更真实准确,范围也更广泛,还能提供大量反映语言社会功能的材料,也更能使研究者意识到同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历史等特征。
对于人类语言社会来说,田野调查最主要的是运用国际音标准确地记录语言,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掌握系统的语言学知识,除了语音之外,还要对语义学和语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面对一门陌生的稀有语言时,研究者才能收集到关键的语料,从而系统地研究该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民族特征。
关于克隆人技术的伦理思考_许晶
第3卷第4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No.42001年12月J.of Wuhan Uni.of Sci.&T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Dec.2001收稿日期:2001-04-23作者简介:许晶(1978-),女,陕西咸阳人,武汉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硕士生1关于克隆人技术的伦理思考许 晶(武汉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湖北武汉430063)摘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克隆人的诞生将会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以及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并以此为契点,探讨了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关键词:克隆人;伦理;克隆技术;科学技术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1)04-0078-02所谓克隆,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所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无性繁殖。
而克隆人就是指通过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的生命个体。
从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克隆哺乳动物的思想,到1997年体细胞克隆羊/多莉0的成功出世,随后牛、鼠、猪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生物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陆续地被克隆成功,克隆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克隆出来的生命还存在着许多目前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出现早衰等现象。
这些至今还没被解决的技术问题,将会直接威胁克隆人的生命。
与技术问题相比,人们更为担忧的是克隆人诞生后给人类的伦理道德带来的巨大冲击。
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是最大的问题,诸如克隆人与社会上的人如何交往?人们怎样看待这些非自然生命的克隆人?克隆人的生存空间有多大?这些问题,令人们不得不去思考。
(一)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从基因上看,被克隆人似乎是克隆人的同辈,因为克隆人的基因跟被克隆人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但从出生的关系上,被克隆人又似乎是克隆人的父辈。
然而,正常的父子之间的基因却只有百分之五十是一样的。
论现象学视野下的悲剧性术
论现象学视野下的悲剧性术作者:翟欣邓晓芒来源:《人文杂志》2021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5—0071—09西方悲剧理论通常认为,悲剧以人物行为所导致的冲突为中心,表现的是人在与命运或灾难等异己力量的斗争中遭遇的毁灭。
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到文艺复兴时期卡斯特尔维特洛等人对《诗学》理论的发展,经过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学说,直至近代以来莱辛、席勒、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人的悲剧思考,悲剧问题构成了西方美学甚至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认为是“具有本体论的深度和高尚的严肃性”。
但归之于这同一个“部分”的各种悲剧话题,其差异和多样性远远多于连续和统一性,因为这些思考往往不是基于悲剧自身所原初显现出的特征,而是基于解释者自身的哲学背景或“成见”,悲剧理论则成了这些哲学成见展示自身的一个好机会,一个偶然的场所。
对外在背景或“成见”的依赖,不仅使得各种悲剧观念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而且使悲剧直接显现出的那些特征,如人物的言说、毁灭和超越的表现方式、题材和情节的安排等,往往被视为表面和形式的东西,被排除在对悲剧本质的讨论之外,这就使悲剧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起来了。
因此如果更多地从悲剧自身出发,在它的自身直接的显现方式中、在“是其所是”中来认识它,我们就有可能摆脱外部因素带来的不适宜的限制或不确定性,或许能够在一个基于自身的一致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悲剧,也就是理解悲剧的“悲剧性”。
而这一要求正与胡塞尔现象学考察事物的方式一致:胡塞尔强调通过对一般知识或成见的悬置,在事物的直接和原初呈现中“回到事物本身”;同时,他将与这种出发方式相联系的以“直观”为中心的认知过程视为现象学的核心,“即每一种原初给与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由此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本质。
这种认知模式不是用现成的范畴去把握感性的直观材料(如康德所设想的),而是从直观材料中看出它的本质,这就是“本质直观”或“范畴直观”的认知途径。
秩序的追寻与延异:《模仿者》中的二元对立解构
秩序的追寻与延异:《模仿者》中的二元对立解构®许晶琳<学教育 2。
19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mmi内容摘要:《模仿者》是唯•苏•奈保尔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成功塑造了以辛格为代表的前殖民地边缘人形 象,述说其悲惨的生存现实和心灵困境,隐射出新近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混乱的生存状况。
本文以后殖民视角,借用德里达的二元对立解构策略分析主人公辛格对“秩序”的追寻和这种“秩序”在追寻过程中的延异,揭示作 品中隐含的解构意识和后殖民意识。
关键词:《模仿者》秩序二元对立解构《模仿者》是印度裔英籍作家 唯•苏•奈保尔的早期作品,以回 忆的形式讲述了从小生活在前殖 民地伊莎贝拉的主人公拉尔•辛 格前往伦敦留学,返回故土,从政 失败,最后流亡他乡的人生经历,隐喻了新近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 混乱且荒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 精神生活。
国内有关这部小说的 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结合作者 背景的研究和后殖民主题的研究。
其中后殖民主题研究又包括 身份认同,流放与寻根,圆形流 散,种族和女性主义等。
从二元对 立角度分析该文本的文章很少,只有石海军在《从殖民和后殖民 的角度看现代性问题》一文中略 有概述。
作为一部成功的后殖民 小说,《模仿者》不可避免地包含 了许多后殖民主义相关的二元对 立元素,例如前英属殖民地伊莎 贝拉对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 上的依附,东方和西方的不对等 关系,白人和非白人的对抗与结 合,种族矛盾中的自我与他者,前 殖民地内部的上流社会与下等阶 级等,这些罗格斯中心主义的二 元对立观念在伊莎贝拉人民的认 知中根深蒂固,又在主人公的流 亡历程中逐渐消解。
秩序”的产生西方“现代思想与现代实践 两个方面的中心结构就是对立,更准确地说,就是一分为二。
空间句法
现象学是20世纪哲学的一大流派,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主要代表人物有还有德国的舍勒、海德格尔、法国的梅洛-庞蒂、波兰的茵格尔顿等等。
在19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都被心理主义垄断着,心理主义把一切都归结于人的心理现象,这样做的后果是把整个世界都主观化和内在化了。
同时欧洲又是一个深受理性主义浸染的地方,在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之后,人们逐渐开始用数字化和符号化的方式来表征这个世界,并且称之为“科学”。
可是胡塞尔发现,这样的科学,其基础是不牢固的。
怎么样去寻找一个既不像心理主义那样主观化和内在化,又不像现代科学这样数字化和符号化的真正可靠地认识呢?胡塞尔最终找到了“现象学的直观”。
简单解释“直观”就是不去做主观先入为主的选择和判断,而是按照事物对我们所呈现出来的方式去认识。
现象学有一句名言叫“回到事实本身”,大致可以概括现象学的特性吧。
具体过程要求“悬置”和“现象学还原”,那就是一些比较具体的方法操作了。
问题二:现象学最开始是哲学,但是和社会科学有很密切的联系,因为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很适合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
现象学在伦理学(舍勒)、社会学(舒茨)、教育学(范梅南)、神学(舍勒)、美学(茵格尔顿)乃至建筑学当中都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现象学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而非科学世界。
现象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价值判断。
并关注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记忆、期望、感受等。
那么是什么使意识导向了人的某个记忆、或者是期望呢?现象学用了一个术语是“意向”(intentionality)来描述意识被导向的过程。
那么是什么使人有意向呢?是意义(meanings)。
胡塞尔认为意义是意识的本质。
现象学就是力图对意义进行描述,来看看它究竟如何使意向成为可能。
那么究竟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来考察意义呢?就是“悬置”,或者说是“加括号”的方法(bracketing),这个方法源自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我们并不进入当前意识所在的内容本身,而是游离于其外,观看该意识本身,看看除了该当前意识所在的内容之外,还有什么内容在里面。
试论表述危机之后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
试论表述危机之后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
杜连峰
【期刊名称】《民族学刊》
【年(卷),期】2018(009)001
【摘要】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产生自对表述危机的批评,这种转向从哲学层面上看,是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即在认识论层面不存在不可互译的概念图式或语言,但在"实体"或"本体论"层面会有差异性.这一脉络沿着格尔茨解释人类和戴维森哲学对表述危机的批评,最终走向反表征主义的本体论.从人类学研究看,是民族志形态的转变,这种说法包括从研究者转向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形态,走向地志学研究.这一脉络沿着实验民族志对表述危机的反应,最终走向重视"实体"的本体论.本体论贯穿了研究对象到研究者文本到对象的过程,以情境化理解的手段实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认识.【总页数】9页(P50-56,118-119)
【作者】杜连峰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201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地势、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的人类学 [J], 朱晓阳
2.实践转向之后的本体论范式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研究论纲 [J], 孔扬
3.写文化之后:21世纪人类学民族志新的转向研究 [J], 刘朦
4.重塑问题空间: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与民族志在场 [J], 刘珩
5.“栖居生境”的弹韧性演进营造--转向本体论的灾难人类学研究 [J], 张原;汤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重想象、三角范式与革命隐喻--白薇“姐妹花”系列叙事的特异性分析
双重想象、三角范式与革命隐喻--白薇“姐妹花”系列叙事的
特异性分析
许晶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知识分子在思想界的诸多革新使他们日益清晰地感受到个人在现实社会面临的切身问题。
女作家白薇于1920年代创作的“姐妹花”系列作品摆脱了古代“双姝”叙事中姐妹间的内卷和汰弱留强的传统观念,通
过双线并进式结构由“类我者”产生的认同机制与极致压抑的三角结构凸显了道德、制度、身份危机下阻碍性别主体生成的隐形权力,揭示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与现代性
思潮影响下女性的分众化形象。
在“姐妹花”系列叙事中,白薇从家庭、文化、社
会伦理关系的革新再现现代主体确立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一套依托形象系列叙事的
话语符号与价值逻辑。
【总页数】8页(P59-66)
【作者】许晶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迈向后现代的管理系列之二——现代企业及其管理范式的终结——兼述中国包装企业管理范式的双重改造
2.叙事的双重谋略——论《我儿子的故事》中个人叙事下的民族隐喻
3.叙事的双重谋略——论《我儿子的故事》中个人叙事下的民族隐喻
4.爱情,以革命的名义——革命文学与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革命与爱情"叙事范式比较论
5.叙事的双重谋略——论《我儿子的故事》中个人叙事下的民族隐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斯宾诺莎|近代哲学
斯宾诺莎|近代哲学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哲学精神和方法,面临着如何消除笛卡尔二元论的问题。
其哲学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目的在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满境界。
他以本体论为基础,认识论为手段,伦理学为最高目的。
1 实体学说1.1 实体斯宾诺莎给实体下的定义是:“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从这个定义出发,斯宾诺莎推演出了关于实体的一系列基本规定:1.实体即“自因”。
所谓“自因”亦即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它的本质必然包含存在,或者存在即属于它的本性。
2.实体是无限的。
由于实体即自因,它本质上就包含着存在,所以它不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存在,因而是无限的。
3.实体是永恒的。
由于实体即自因,存在属于它的本性,因此实体不可能不存在,一定是永恒的。
4.实体是不可分的。
如果实体是可分的,那么从实体中分出来的部分要么保持着实体的性质,要么失去了实体的性质。
就前者来说,具有相同本性的实体只能是同一个实体,而后者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属于实体的本性。
5.实体是唯一的。
如果存在多个实体,那么众多实体的属性或者相同,或者不同。
如果属性相同,则是同一个实体,如果属性不相同,彼此之间就会相互限制,这与实体的定义不符。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经常称实体为神或自然,实际上,实体、神、自然是从三个方面对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述。
斯宾诺莎所说的“神”是以泛神论的方式表述了世界最高原因的统一性。
他给神下的定义是:“神,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所以,神与实体是一回事。
斯宾诺莎认为神是唯一的,除了神之外没有任何实体,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于神之内,神是万物的内因。
神只是出于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和动作。
所谓神的理智或力量也就是万物存在的原因和自然的规律或法则。
实体即自然:斯宾诺莎所说的自然指的是包括物质和思想在内的大全。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1、《生命因爱动听》(life is a miracle )2、关于社工的电视剧:罗家良主演的《边缘故事》讲的是香港青少年外展社工的故事!3、《如何对你说》4、《流氓社工》5、《癫佬正传》6、《坎大哈》 Kandahar7、《童党 2001》8、《死囚 168 小时》【DVD】(英文名称: Dead Man Walking )9、《天使爱美丽》10、《甘地传》11、《光猪六壮士》12、《飞越疯人院》13、《女人四十》 14、小孩不笨 ( 电影版 ) 【VCD】(英文名称: I NOT STUPID)15、四月四日鬼故 Si yu si ri (1997) 16 、《洗澡》————反思出社工在其中的作用! 17、《阿甘正传》 18、《阳光灿烂的日子》 19、《发条橙》 20、《十七岁的单车》 21、《重塑青春》 ----- 向您推荐团体社会工作的影片; 22、上小组工作必须要看的:一部据说美国马里兰大学社工系必看的电影《空难遗梦》里面有很的小组工作的场景。
23、还有我们社工系学生必看的《刮痧》,是拿来反思社工本土化问题的。
24、《 28 天》——关于团体治疗酗酒的片子; 25、无线剧集 : 《谈判专家》某程度都和社工专业有关; 26、有关社会工作矫治—— <<肖申克的救赎 >>27、刘烨演的 <那山那人那狗 >28、《性工作者十日谈》 29、《可爱的社工》 30、关于同性恋的片子《喜宴》 31、关于同性恋的片子《暹罗之恋二十四》 32、关于同性恋的片子《断背山》 33、关于同性恋的片子、艾滋病敏感题材的电影《费城故事》( The Philadelphia Story )34、《心灵捕手》、或《骄阳似我》;如果可以的话,我推荐你看下社工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流氓社工》《可爱的社工》等。
35、《吮拇指的人》;36、《黑暗中的舞者》;37、《 I'm Sam 》;38、《上帝之城》;39、《 life is like a miricle 》;40、《关于我妈妈的一切》;41、《庸人哈尔》;42、《沉默的羔羊》;43、《color of night 》;44、《第 39 号案例》;45、《why me》;46、《时代精神》;47、《nine lives 》;48、《巴黎故事》;49、《珍爱》;50、《流浪汉世界杯》;51、美剧《天赐》里面也有社工出现52、喜福会53、危险性游戏(Cruel Intention )54、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 ) 55、《黑帮暴徒》《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导与练-高校信息化课堂(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理清层次,筛选信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出版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出版人。没有出版人的劳作,不可能有出版的收成。一 种媒介的能量哪怕再大,若没有人的能动作用,就会失去方向感,缺少主体性。出版 人的差事就是替作者与读者牵线搭桥:为读者找对书,替作者找对读者。不过,出版 人要促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美好姻缘,真的不是一件易事。出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个出版人不可能做到“零遗憾”,但要尽可能少留遗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以 及技术条件下,一个出版人若能把出版的遗憾降低到最低限度,那就是优秀的出版人 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传媒定义、总量及其相应的实践能从根本上确定知识结构 与构造,足见其作用的强大。 B.替作者与读者搭好桥梁,尽量减少出版的遗憾,这些都是出版 人并非容易做好的差事。 C.优秀文化产品能够问世,知识文化精英能够大展才华,与优秀 出版人的助推关系密切。 D.人们常常只关注知识流量和质量而忽视背后的出版业,是因 为出版业仅仅起支撑作用。 解析:D 该题信息区在短文最后两句。应该是“人们常常只 关注流量和质量而忽视背后的出版人,因为出版人对出版业起 支撑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下列不能说明“传播媒介对于人类知识生产与传播有着支点 意义”的一项是(3分)( ) A.传播媒介往往能制约一个时代的知识生产。 B.传播媒介的存在关乎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C.传播媒介的背后站着能体现主体性的出版人。 D.传播媒介的出版容量与社会的知识库容相关。 解析:C 该题选出不符合某概念的一项,即有三项是符合某概 念的,C项说的是出版人对传播媒介的支撑作用,符合题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要成就一流出版业,出版家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请根据文意回 答。(3分)
从_Representation_看人类学_表述危机_许晶
从/Representation0¹看人类学/表述危机0许晶=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 epresentation0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0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类学/表述危机0的理论论争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人类学;representatio n;表述危机=作者>许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46-009On the Narrating Crises of Anthropology from the Point of RepresentationXu JingAbstract:By ex patiating on the important conception of representation in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of conception in the backg round of anthropolog ical theories at different stag es,and the meaning about the theory of noumenon,epistemolog y and methodology.T hus from the point of Representation,the roots of the theoretical controversy and problematic essential about the nar-rating crises of anthropology is reflected w hile the anthropolog ical theory is developed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especially in the trend of thought about postmodernism.Key words:anthropology;representation;narrating crises人类学自一百多年前诞生至今,以研究人类文化为安身立命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Representation0¹看人类学/表述危机0许晶=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 epresentation0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0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类学/表述危机0的理论论争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人类学;representatio n;表述危机=作者>许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46-009On the Narrating Crises of Anthropology from the Point of RepresentationXu JingAbstract:By ex patiating on the important conception of representation in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of conception in the backg round of anthropolog ical theories at different stag es,and the meaning about the theory of noumenon,epistemolog y and methodology.T hus from the point of Representation,the roots of the theoretical controversy and problematic essential about the nar-rating crises of anthropology is reflected w hile the anthropolog ical theory is developed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especially in the trend of thought about postmodernism.Key words:anthropology;representation;narrating crises人类学自一百多年前诞生至今,以研究人类文化为安身立命之本。
田野工作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民族志通常作为人类学者研究文化的方法之本。
人类学从最玄奥的哲学思辨到最精微的日常感受,与多种学科融会互动,联结生物、自然与心理、文化,其流派分支纵横交错,图景既广且深。
时至今日,现代慷慨雄霸的旋律席卷而去,征服的高歌并未迎来奏凯;后现代灵异迷离之音弥散声张,反思我们/灵里0的自负已成为必然。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后现代思潮的全面洗刷,人类学内部围绕着/表述危机0开展了多层次、多面向的自身反思。
本文主要以八、九十年代一些理论文章为主要线索,透过/representation0这个概念来回顾/表述危机0的根源与实质、并探讨未来的可能。
讨论集中于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本体论问题: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文化,其实质是什么?文化是Culture还是cultures?此间可以看到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此消彼长、绵绵不绝。
第二,认识论问题:人类学者如何获得对/异文化0的认识?我们对/他者0是科学客观的反映、是对象征体系的再认知、是对阐释的再阐释、是寻求/意义交集0、还是/视域融合0、意义相互建构?或者说,这种认识本身只能以失败告终?第三,方法论问题:我们如何表述对/文化0的认识?身处后现代的破碎语境中,民族志实践仍然是人类学家坚持的共同事业,但研究者对民族志、人类学知识的合法性认识不一。
在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中,对民族志写作文本的关注重心已经从对它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转向对文化中的表征传统和/元表征的元传统的一般性关注0º。
今天的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严峻,不仅知识领域进入/阈限0状态,社会本身也是如此。
我们也日益认识到知识与社会命运相互关联之深。
/表述危机0是对后现代人类学景况的基本诊断,在此,有人应和,有人藐视,观点芜杂立场多样。
这样一个多重声音多样姿态的局面体现了/实验0时代的精神。
剑拔弩张的论争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是其中蕴涵着学科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在不可逆的时间进程中,今日不同往日,明日亦不复今日。
我们的智识将随着世界的演化而演化。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representa-tion0概念如何逐渐进入人类学讨论视野来梳理这一理论论争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由此揭示问题的实质。
一.表征与实在:文化的/合法性0/表征(representation)这个概念在文化研究中流传已久,但自从涂尔干提出-集体表象.以来,这个概念一直笼罩在本体论的阴霾和迷雾中0»。
Dan Sperber在5人类学与心理学:表征的流行病学刍议6一文中的这段论述概括了人类学的现代历程:第一,/表征0作为文化本体是人类学各个流派的共识。
第二,对于文化本体(representation)与世界本体(reality)之间的关系,人类学内部长期以来争论不休。
尽管Sperber就此另辟蹊径,绕开玄之又玄的哲学论争,直奔/表征的流行病学0,但回顾人类学演进史,科学实在论与相对论(反实在论的一种)之间的恩怨却不容回避。
早在本世纪初,社会学家涂尔干(Em ile Durkheim)和莫斯(M arcel Mauss)就曾在社会学的研究上使用了/集体表象0(repr sentations collectives)的概念。
¼涂尔干视/社会0为自成一类的/有机体0。
如个人一样,社会有其/物0的一面,即狭义的/社会事实0,也有/心0的一面,即/集体意识/良知0。
对于/物0,我们可以采取与研究生理活动类似的方法;对于/心0,我们无法进入心灵内部去确知其内容,唯有借助外在化的/集体表现0(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迂回地了解,与心理学研究/心理表现0类似。
/形成社会的个体心灵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集体表现,它并不直接来自个体心灵,而是超越了他们0。
½因此,涂尔干坚持认为/集体表现0活动乃是加在/客观世界0之上的自成一类的系统。
涂尔干处理的/集体表象0,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人类学所处理的/文化0。
鲍林(John R.Bowlin)和斯特拉姆柏格(Peter G.Stromberg)在5文化研究中的表征与实在6¾这篇理论综述中,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二十世纪文化人类学的两大对立阵营,即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 realism)和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 ism)的基本轮廓。
虽然二者都认为文化是对世界本体的表征体系,都建立在心物二元、reality与representation两分的共同预设之上,他们对待文化差异等基本问题却采取了截然相对的立场:科学实在论坚持认为,西方文化是人类演化的高级形式、是对世界本体的精确再现,其他文化则是对世界的错误表征、没有科学合法性。
/根据这种观点,文化差异源于误解,是对世界进行真实再现的失败,于是这又给人类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创造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即对产生这样那样差异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机制进行分析。
,,由此,科学的权威性与社会科学中功能分析的合法性携手并进。
0另一方面,在北美,文化相对论占据主流,与萨皮尔-沃尔夫假设交相辉映。
不同的文化就好比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至少在潜在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
本体论上,这两大阵营都承认作为表征体系的文化乃是对世界本体的/反映0、分野在于Culture与cultures、Reality与reality的区别;在认识论上,两大阵营都坚持人类学者的参与式观察、民族志是对文化的真实再现(尤以马林诺夫斯基为典型)。
二、表征作为社会实在:如何认识文化科学实在论与文化相对论的此消彼长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步入尾声。
六十年代以后,正如Sherry Ortner所描述的,人类学理论领域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实在论、相对论等大范式支配地位的解体,另一方面也根植于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认知人类学等对/文化0的本体论、认识论推进。
在文化的本体论层面上,这些流派有共同基础:作为表征体系的文化,就是社会实在本身。
/心0、/物0这组二元对立只是我们自身认知层面上的分析性建构,而本体意义上不存在如此对立。
一方面,/事实0与/表征0虽然各有其自成一类的性质,但从本体层面上看,一切发生的事件(包括人的意识活动、表征过程)都是坚固的/事实0;另一方面,正如海德格尔所称,此在的思与在者的在是同一的:人类在延续性的认识活动中生存,从我们自身这个角度出发,世界是由人智的光芒所照亮,并笼摄在认知场域中的。
因此,/现实0乃是表征化、表征过程中的现实。
虽然世界本身是/波粒二象0的,而我们人类倾向于感知和思考粒子化的世界,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世界是一个表征化的实在)))/社会0,或者一个实体化的表征系统))) /文化0。
既然表征不再是副象,而是人类社会的本体,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表征?在对文化的认识论层面上,认知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采取了不同的进路。
自然科学气质浓厚的心理人类学、认知人类学对此显然毫不犹疑,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的结盟声势肯定:/表征包括下列三者的关系:作为表征的事物、被表征的事物、信息处理装置。
我们只考虑人类这种信息处理装置、不考虑甚至那些能影响到文化表征传播的及其装置例如电话电脑等。
对环境、虚构物、行动、甚至表征的表征。
,,文化现象,就是一个人群中表征的分布,即心理现象的生态模式。
解释文化现象就是发展一种表征的流行病学。
由此,表征不能看作纯粹抽象之物,而是以下的两种具体形式:第一,发生在大脑内部的思维表象;第二,大脑外部环境中的公共表征。
,,表征的流行病学就是研究思维表征、公共表征之间的因果链。
两种过程,思想记忆的主体内过程、主体间过程。
0À在Sperber认为,人类思维易受文化表征感染,正如有机体易受疾病感染。
在短期的个人表征与长期的公共表征之间有大片中间地带界限模糊,解释文化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在一个人群中,为什么有些表征比另一些表征更流行、传染力更强?他的流行病学模式是一种多学科的研究进路而非单一理论,采取生态学本体论立场,因而避开了陷入探讨/表征0、/真理0、/意义0之间关系那欲理还乱的哲学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