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陕苏区邮电事业的发展
川陕苏区精神述评
川陕苏区精神述评川陕苏区精神是指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川陕边区和苏区这两个革命根据地所形成的一种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
川陕苏区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艰苦,而共产主义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的探索给予了被压迫阶级新的希望。
川陕苏区的革命领导者们深信,只有通过消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解放,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毛泽东思想,它具有中国化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是革命主要形式、群众路线、阶级斗争为纲等新的战略战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川陕苏区精神还体现在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上。
在极度的困难条件下,革命者们不畏艰险,舍生忘死,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
他们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开展组织工作、军事斗争和群众工作,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秋收起义”,川陕苏区精神彰显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川陕苏区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川陕苏区精神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勇往直前、埋头苦干具有重要启示。
同时,川陕苏区精神也提醒我们,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牺牲。
只有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指引下,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川陕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遗产,它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核心,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充分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浅议川陕苏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又奋争不息的特定历史时期。川陕苏区正是在这样的 斗 中具 有非 常 巨大 的作用 和 意义 。这使 蒋介 石 与 四川 历 史背 景 中出现 的一 个 由 中共 建立 和领 导并 施行 苏 维 军 阀不 得 不 在 红 四方 面 军 伟 大 的 胜 利 面 前 发 抖 起 埃政权模式的特殊区域 。 川陕苏区苏维埃革命发生 、 发 来。” 翻 不过,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 川陕苏区研究 曾长 展和消退的复杂历史过程 , 苏 区时期中共 、 国民党及地 期被看做政治禁 区,致使川陕苏区研究长期处在停滞 已有 的研 究又在 思维 、 视野 和方法 上存在 着 明显 方军阀之间的博弈关系 、苏区革命所反映的区域政治 状态 。 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等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都 不 足 ,主要表 现在 研究 视野 不开 阔 ,研究 观念 比较 滞
研 究推 向深入 。 关 键词 川 1 陕苏 区 老区
川陕苏 区亦称川陕革命根据地 ,是土地革命战争 离不 开 民国史 的宏观视 野 。 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 的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 的 简言之 , 川陕苏区史是党史、 现代史和革命史研究 全国第二大苏区。它位于川陕两省交界的秦岭与大巴 的一个 重 要方 面 ,它又 发生 在 民国史 的宏观 视野 和背
二、川 陕苏 区史研 究是 深化苏 区史研究 的
川 陕苏 区是 中 国革 命 老 区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在 中
命政权 , 群众运动如火如荼 , 各项革命事业有条不紊 , 需要 , 也是 时代 的呼唤 这都在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0多 年前 , 毛 扶 持下 完成 。川 陕苏 区史 从学 科特 性 和归属 上说 属 于 国革命 的历 史上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早在 7
川陕苏区的巩固和发展
川陕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者:罗娅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3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巩固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红四方面军在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武装多次的斗争中,紧紧依靠苏区人民,不断坚持和实践正确的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原则;不断加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部队的素质教育,为川陕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是川陕苏区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根据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对比分析,确立和坚持了“诱敌深入、收紧阵地”战略战术思想和指导原则,取得了各个战役的巨大胜利。
采取“收紧阵地,实行决战防御”的方针,粉碎了敌人“三路围攻”。
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入川不久,只有兵力1.5万余人。
四川军阀田颂尧集中约6万兵力,乘我军立足未稳,实行“三路围攻”。
红四方面军认真分析川北山区狭谷要隘多的有利条件,收紧阵地,诱敌深入,伺机反击。
当红军主力收缩到四川省通江县以北方圆百里的空山坝地区时,然后集中兵力发起总攻。
田敌主力及其它纵队纷纷败退。
红四方面军穷追猛打,歼敌14000余人,俘敌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8000余件,迫击炮50余门,根据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
红四方面军在取得反“三路围攻”胜利的基础上,展开了“三大战役”。
在一个月之内,红军巧妙隐藏战役企图,造成战役突然性,展开了著名的仪南战役、营渠战役、宣达战役,三战三捷,歼敌两万余人,根据地总面积拓展到42000余平面公里,人口约700余万,使川陕革命根据地从此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有效地巩固发展了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创造了“反围攻”的光辉业绩。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
四川军阀也纠集了140余团兵力约30万人,加紧组织对川陕边红军发动“六路围攻”。
1933年12月中旬到1934年6月下旬,川陕苏区红军在半年多的运动防御作战中,分东西两线,逐次“收紧阵地”,集中主力红军在保持我军旺盛攻击力的同时,拉长敌人的战线,分散敌人兵力。
应用文-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在广泛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发展状况,并对取得重大成就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延安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
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这里的电信事业先后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土地革命时期电信事业的建立,抗日战争时期电信事业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电信通信事业的壮大。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1931年后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革命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这里的通信主要是通过“递步哨”、“传山哨”这样的简易方式进行的。
虽然1935年5月,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攻克延长时,缴获延长油矿50瓦无线电报机1部及全部电台设备,但因中央红军正在长征途中,彼此的呼号、频率和会晤时间均未约定,没有联络对象,故未正式使用,仅用收报机收听新闻,因此在这一时期电信事业并未建立起来。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陕甘宁根据地的电信才逐步发展起来。
时随党中央到达陕北的有十几部电台,军委三局(即通信联络局)负责整个根据地的电信工作,局长王诤,政委曾三,电台报务员共有18名,每部电台称作一个分队,军以上部队都配有电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全军通信工作遂在军委三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全面建设,此时电台总数30余部,能独立工作的机报人员100多人。
三个方面军的通信人员共有1500余人。
12月全部电台统一编组,统一编定电台番号,统一规定通报制度和通报密码。
1936年12月18日,三局随军委进驻延安,逐步将配属前方各部队的无线电分队分别隶属各军师编制序列,三局负责通信业务的指导。
直属四个无线电分队和1个新闻台(5155分队):51、52分队是“党台”,专门负责和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底下台联络,使用的机器功率较大;53、54分队是军队系统电台,统称战略台,负责和全国各战略根据地电台联络。
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开发
首 先 ,加强 宣传 ,动 员农民积极参加 农业生产 。
定和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 策措施 , 不仅 促进了根据地 苏 区政 府 工 作 人 员和 红 军 指 战 员 深 入 农 村 ,向农
件 ,领导人 民开展 了土地 革命。川陕苏 区的土地革命 来 ,一年 不吃空 。” 同时 ,还针对 农 民的心理 ,用
法令和政 策 ,与 中央苏 区在总的精神上是一致 的 ;但 切身利益来 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 : “ 往年 田地在发 财人 川陕苏区汲取 了中央苏 区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 训 ,根 手里 ,穷人吃多少苦 ,现在我们 穷人分 了田地 ,就要
口近6 0 是 “ 0 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 区域”… 。
在13 年l 月至1 3 年4 92 2 9 5 月短短的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 里, 中国共 产党领 导川陕苏区军 民建立 了新 民主 主义
一
、
大 力发 展 农 业
经济, 开展 了卓有成效 的经济开 发 。川陕苏区政府 制
农业生产出现 了生机 。 其次 ,采取 措施 帮助 农 民解决 生 产 中存 在的 困
在川陕苏维埃 《 于土地 、粮 食 、肃反 问题的布告 》 关
中宣布 : “ 田分给 淮 ,粮 食就 归谁收 、田就归分得 者 难 。苏 区政 府 针对 农 民恢复 、发 展生 产存 在 的严重 永远 私有 ,中农的土地 不得侵 犯 ” 。这一政 策 ,满 缺 乏种子 、耕牛和农具的实 际情况 ,采取措施给予帮 足 了农 民几千 年来 对 土地 的渴 求 ,使 农 民获得 直接 助 。苏 区政 府将 没收地主 的耕 牛 、农具 、种子分给 贫 看得见的经济利益 ,起 到了吸引农民真心实意拥护革 苦 农民 ,还组 织了耕牛 、农具合 作社 ,统 一调 配 ;红
论我国西部邮政产业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 on Post Industry'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West China
作者: 张鸿
作者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61
出版物刊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17页
主题词: 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西部邮政产业
摘要:西部邮政可持续发展要以承担和确保西部邮政普遍服务为主,应与西部社会发展、生态平衡和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西部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保持适度超前发展;西部邮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应立足于服务业,在完善网络建设、确保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邮递类重点业务,并拓宽其它业务领域,促进西部邮政产业可持续发展.。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邮票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邮票
陈雪涛
【期刊名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5)003
【摘要】随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以及邮电业务的逐步增加和苏区人民群众通信的需求,根据地赤色邮政机构逐步开始了发行邮票的工作.但时至今日,还未见确切报导在集邮者手中或民间拥有贴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的实寄封,从而使得"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发行史实成为广大集邮者长期待解的大疑事,因为它是革命史料中和历史文物中的一件求记求取的要事,值得广大川陕苏区及集邮研究者对其进行考证、发掘,使其得以抢救,能载入史册为荣.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陈雪涛
【作者单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务处,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9.4
【相关文献】
1.第三届外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颁奖大会暨参加国邮票展览和外国邮票节开幕式在京举行 [J],
2.200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调整增加三套纪念邮票七套邮票有变动 [J], 李潮
3.《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歌谣》对当代文化建设构建的价值及意义——重温《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歌谣》 [J], 张宏伟
4.认真研究和总结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完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J], 陈文
5.我国发行首套非邮票纸邮票——“仿宣纸”邮票 [J], 成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邮电管理局关于陕西省邮电通信“八五”后三年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邮电管理局关于陕西省邮电通信“八五”
后三年发展计划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3(000)011
【摘要】省人民政府同意省邮电管理局编制的《陕西省邮电通信"八五"后三年发
展计划》(具体计划指标和年度项目安排由省邮电管理局印发),现转发给你们,请认
真贯彻执行。
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社
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页数】4页(P2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等部门关于做好一九九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
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J], ;
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农村科技协调领导小组关于陕西省“八五”农村科技
进步计划的通知 [J], ;
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J], ;
4.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关于开展“八五”立功竞赛活动的意见的
通知 [J], ;
5.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邮电局关于实施我省邮电通信发展纲要中几个政策性意见
的请示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邮政的发展史演讲稿
邮政的发展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能够为大家带来关于邮政的发展史的演讲。
邮政是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纽带,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邮政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从邮驿到现代化网络邮政的演变,对于发展邮政事业和提高社会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邮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通过印刷在木板上的文字进行信息交流。
汉朝时期,中国北方开始设置驿站,用于传递文书和行政文件,成为古代邮政的雏形。
而在西方,公元前2400年左右,古埃及人首创了邮政制度,他们用小船运送邮件,同时在船上设置了一系列驿站。
这些早期的邮政服务虽然在现代眼中显得简陋,但它们开创了邮政发展的先河。
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邮政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铁路的普及为邮件的运输提供了便利,邮件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同时,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也促使邮政业的发展。
邮政行业开始引入机械化设备,如自动分拣机、打字机等,这些设备的引入使邮件处理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邮政行业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电子邮件,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世界各地快速传递信息,这对传统邮政造成了冲击。
尽管如此,邮政行业并没有被电子邮件取代,反而通过转型和创新,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当今数字时代,邮政企业不再仅仅提供邮件传递服务,还扩展到物流、金融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邮政企业成为了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
邮政行业依靠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推动物流的跨界发展,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协同,提升了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邮政行业还积极采用绿色环保的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
纸张的减量化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使用电动车辆和新能源车辆等来进行派送,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邮政企业逐渐转型为绿色邮政,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邮电通信事业发展之路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邮电通信事业发展之路
吴基传
【期刊名称】《改革与理论》
【年(卷),期】1997(000)009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吴基传
【作者单位】国家邮电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32.3
【相关文献】
1.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走产业化的事业发展之路—高邑县改革事业发展的探索与实[J], 李彦菊
2.走“联合建设”之路加快邮电通信发展步伐:荆沙市邮电局与集团用户“联合建设” [J], 李克超
3.走改革发展之路,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 [J], 吴应发
4.走改革发展之路,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 [J], 吴应发
5.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人权保障宪法至上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 [J], 李步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袁武振
【期刊名称】《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03)004
【摘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是中国邮政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该文在广泛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记述了该根据地邮政在各个革命阶段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作了初步探讨。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袁武振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32.9
【相关文献】
1.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J], 袁武振;王磊
2.总结经验开创未来努力发展邮政事业 [J], 董兰元
3.革命根据地金融促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从陕甘宁边区银行谈起 [J], 冯学荣;陈洪
4.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J], 谭敏;关晓;王翠萍;邵海萍
5.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到陕甘宁边区 [J], 史天社;王英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快递业发展简史从大到强的邮政强国之路阅读理解
中国快递业发展简史从大到强的邮政强国之路阅读理解(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快递业的起步二、中国快递业的发展1.快运速递圈的滚动式、递进式扇面辐射2.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3.全国范围内的快运快递通道4.中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三、中国快递业的成就1.沭阳花木金牌项目业务量突破 2 亿件2.成为中国邮政强国正文中国快递业发展简史:从大到强的邮政强国之路中国的快递业从 1987 年起步,经过 20 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快递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快递业的发展过程中,快运速递圈的滚动式、递进式扇面辐射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方式使得快递业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带动。
同时,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快递通道,使得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
中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也是快递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以沭阳花木项目为例,该项目多年位居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首位。
沭阳县曾是江苏北部第一贫困县,如今已跻身全国百强县。
2020 年,沭阳花木金牌项目业务量突破 2 亿件,成为全国唯一突破 2 亿件的金牌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快递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仅在业务量上持续增长,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
如今,中国的快递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成为中国邮政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从大到强的邮政强国之路。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快递业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中,实现了自身的跨越与突破。
与国民党分庭抗礼的苏区邮政
工 资伙 食 ,支援 红 军 打仗 ,将 6 月份 工 资及 以前 存 的全 拿 H来 ,捐 助 给 前方 的 红军 。8 ,他 们又 集 体在 《 色 中 j 月 红 华》 』发 表文章 , 自动要 求在 一年 内既不休 息 ,也 不领 取 二
加班 _ 资 ,以支援前 方的 战争 。 [ 为 适 应 苏 区军事 斗 争 的 需要 , l 3 年 7 , 内 务部 又 92 月
距离 ,主 要干 线3 里至 4里 ,支 线为 6里至 8里 。中央 苏 O O O O
区 按 军事 重 心 和 交 通 要 道 , 以瑞 金 和 长 汀 为 中 心 ,共 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遗址
设 六 条 邮 路 干 线 。 即瑞 金 —— 宁 都— — 广 昌; 瑞 金— — 胜 利 — — 兴 国—— 万 泰 ; 瑞 金— — 会 昌—— 寻邬 — — 安
金— — 胜 利 — — 兴 国 ; 瑞 金 — — 石 城 — — 广 昌 ; 瑞 金 — —
信任 务 ,为 根据 地 的巩 固和 发 展和 中 国的革命 事业 作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红 军 长 征 后 , 部 分 邮 政 职 工 和 中 央 后 方 办 事 处
一
宁 都 ; 瑞 金 —— 于 都 — — 赣 县 ; 瑞 金 —— 会 昌— — 重
石正 色问 白崇禧 : “ 上海 清党 需要 多长 时间 ?” 白回答 : “ i天差 不多 ,至少不会 超过 一星 期 !” 白崇禧在 蒋 介石 的授 意之下 ,将 屠 刀举起 来 了 。他颁
发布 告 ,要武装 纠察 队 与工会 一 在卫戍 司 令管 辖之 下 , 律 否则 以违 法叛变 论 处 。然 后查封 左倾 的国 民革命 军总 政 治 部上 海办 事处 ,并成 立淞 沪戒 严司 令部 ,宣 布 “ 时戒严 战 条例 十二 条 ”严禁集 会 、罢 工、游 行等 。与 此 同时 ,他派 总 刊令部 特 务处长 杨虎 和东路 军前 敌 总指挥 、政 治 部主任
论中央苏区的军邮
论中央苏区的军邮作者:赖晨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作者简介:赖晨(1974),男,福建宁化人,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摘要:红军军邮和普邮、党的机要局是中央苏区三大通讯组织。
随着中央苏区的建立,1931年7月,红军信柜(军邮)成立。
红军军邮除了免费为红军及其家属收发邮件,还负担了传递秘密军事情报的任务。
红军军邮除了利用普邮的邮路,还建立了15条特别快信邮路干线(军事交通线)。
中央苏区的军邮在保证红军官兵通讯需要、传递军事情报、组织武装邮路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央苏区;军邮;邮路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4-0060-05一、引言中央苏区军邮(红军信柜)创办于中央苏区建立之后,它与党内的机要通讯局、苏维埃政府的赤色邮政局并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通讯组织系统。
它的组建与当时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分不开,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
目前学术界对军邮的研究比较少,只有少数几篇研究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军邮的论文中有所涉及,如黄小用、廖发堂的《试析抗战时期湖南的军邮》[1],伍佩佩的《抗战时期云南的军邮述论》[2],袁风华的《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军邮简介》[3],至于中央苏区的军邮,除了一些知识性推介外,学术界尚无专文论述。
鉴于此,笔者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对中央苏区军邮的开办、业务范围、邮路、作用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二、军邮开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仅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全国性与地方性邮政通信组织(普邮),而且还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军队内部的军邮通信组织。
1930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把赣西南和闽西苏区划为中央苏区,同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吉安成立,自此中央苏区初具规模。
1931年9月,随着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同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
川陕苏区的开拓创新的事例
川陕苏区的开拓创新的事例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带领川陕边人民创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第一,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促进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在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当地民众受军阀、地主等多重封建压迫,民众有革命的愿望而无革命的条件,与东南各省相比,革命形势较落后。
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革命的发展。
这个大发展沉重打击了西北军阀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状况,并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
第二,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起到了战略支援作用。
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牵制了川敌,支援了红二军团在川黔边的革命活动,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并促使红二、六军团在红一、四方面军北上和西进后英勇奋战,抗击湘、鄂、川、黔军阀大部和蒋介石“中央军一部”,歼灭大量敌人,有力地配合、支援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为红二十五军西征及鄂豫陕游击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良机。
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陕时,做了大量群众工作,沿途播下革命种子,群众革命觉悟提高,积极支援红军。
红四方面军走后,他们仍然坚持革命斗争,这些对陕南及周边地区人们革命热情的激发作用巨大。
第三,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对全国红军长征的胜利起了桥梁、策应和掩护作用。
在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红四方面军一直密切关注其他军队的动向。
强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进入川西南并接应红一方面军到达川西北;派兵南下接应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川西北并为共同北上作了必要准备;在自己也很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为前来会合的军团筹集粮食、牛羊,赶制衣物,张贴欢迎标语等。
物质上支援、精神上鼓励,为中国红军长征胜利,把革命大本营定在大西北创造了条件。
第四,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提高了百姓的文化水平,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实现“八五”邮电通信事业的更大发展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八五”邮电通信事业的更大发展张作瑛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1(000)024
【摘要】九十年代是陕西邮电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个大发展时期。
在这十年的大发展中,坚持从省情出发,坚定不移地以通信为中心,集中精力抓好"八五"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陕西邮电"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我们依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通信作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采取适当的投资倾斜政策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到二○○○年全国邮电翻三番和陕西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张作瑛
【作者单位】陕西省邮电管理局;局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高级警官培训工作新发展 [J], 张培文
2.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J], 陈现忠
3.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聚力推动曹妃甸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J], 杨洁;
4.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J], 王素甫·哈斯木
5.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力推动工伤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J], 王腾飞(文/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江苏邮政作为中国邮政事业的先驱之一,在中国现代邮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是研究和认识江苏邮政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江苏邮政在近代化进程中,实现了从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变。
传统邮政一般是指邮差徒步或骑马送信,主要服务于官方和士绅阶层,邮政范围也只限于本地区内。
而现代邮政则是利用电信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开展全国甚至全球的邮政运营,服务对象也从少数特权阶层扩展到全民。
近代江苏邮政依托电信技术,实现了这一转变,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能享受到邮政所带来的便利。
其次,江苏邮政在近代化进程中,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近代江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各种工厂和商家纷纷涌现。
邮政服务的建立和提升,为交通运输、贸易和商业活动提供了迅捷而可靠的通讯工具。
江苏邮政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邮政服务业的逐步发展和完善。
此外,近代江苏邮政还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推手。
近代社会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西化等多重挑战,这使得社会变革变得漫长而复杂。
邮政服务的建立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有利于理性思考和深度讨论。
邮政通讯也成为了反映社会民意和宣传政策的重要渠道。
综合起来看,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近代江苏邮政是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缩影,研究其历史和现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规律。
另一方面,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指导现代邮政事业的发展,挖掘邮政事业的潜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挖掘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期为邮政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邮政事业发展的通知-川办发〔1999〕48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邮政事业发展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邮政事业发展的通知(1999年7月10日川办发〔1999〕48号)今年我省实现了邮电分营,为使四川邮政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快捷、准确、方便的邮政服务,进一步加快四川邮政事业的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积极支持邮政生产用房建设。
邮政、电信分营后,因电信的机房、设备等不便搬迁,造成邮政生产用房紧缺。
目前,各地邮政部门正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分批建设邮政生产用房。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计划安排、土地征用、拆迁、施工建设、电力通信、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认真抓好邮政安全工作。
车辆是我省邮政通信的主要生产工具,邮车安全是邮政通信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邮政车辆被袭击、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邮政职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打击犯罪分子的力度,确保邮运车辆和邮件传递的安全。
对担负邮政运输任务的车辆,各级政府要在所辖范围内提供方便。
三、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大力支持邮政事业发展。
经济建设与邮政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将支持邮政事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城建、城监、交通、市容规划、环卫、工商部门要把在主要街道、繁华地区设置报刊邮亭、信筒信箱等邮政服务网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方便人民群众。
四、依法保障邮政工作。
为了加强对邮政行业的管理,省政府成立了四川省邮政行业管理领导小组。
各级政府要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四川省邮电通信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保障邮政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四川邮政事业的发展,使四川邮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构 建无 线 电讯 电话 网 络
自红军入 川建 立 革命 根 据 地 , 苏 区通 讯需 求 剧增 ; 由于战乱 破坏 和根据 地面 临的战 争威 胁 , 原 有通 讯 网络 已无 法满 足现实 需要 。为直 接保证 革
付, 接受县政府直接领导。所 内设有交换站 1 个,
为县 上 主要 机 关 单位 及 区 署 、 乡镇 公 所 提 供免 费 电话 服务 , 但不对 外 营业 。 [ 2 ] 3 卯 根据川 陕革命 根据 地 邮电事业 落后 现状 和面
论 川 陕 苏 区邮 电事 业 的发 展
代 维 , 李 锋
Hale Waihona Puke ( 1 。 西南 民族 大学 旅 游 与历 史文化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2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西南 民族研 究 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 要: 川陕 苏区邮 电事业创建 于战争环境之 中,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苏 区
第2 3卷 第 6期
Vo 1 . 23 No. 6
四川文 理学 院学 报
S 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2 0 1 3年 1 1月
No v. 2 O1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3—1 7
基金项 目: 西 南民族 大学 2 0 1 3 年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 业务 费专项项 目优 秀学生培养 工程项 目“ 十 九世 纪末至二
十 世 纪初 期 川 康 地 区近 代 化 研 究 ” ( 1 3 Z Y X S 4 5 )
作者简介 : 代
一
第 四方面主力部 队从鄂豫 皖革命根据地出发 , 利
用 当时 四川军 阀混 战 、 守备力 量空 虚有 利条 件 , 在
陕南和川北革命组织的配合 之下 , 历经两个多月
的艰 苦 战斗进 入 四川 境 内 , 于 次年 元 旦 前 后 迅 速
解放通江 、 南江和巴中地区 , 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 地 。经过 土地 革命 和苏 维 埃 运 动 , 根 据 地 军 民粉 碎 了敌人“ 三路 围攻” 和“ 六路 围剿” , 川陕革命根 据地事业不断发展 , 建立起 了一个 比较完善的苏
维( 1 9 8 8 ~) , 男, 四川绵 阳人 。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 事 中国近现代 社会 史与区域 民族文化研 究。
1 7
2 0 1 3年 第6期
代
维, 李 锋 : 论川陕 苏区邮电事业的发展
使用。同时设立 巴中三等乙级 电报局 , 属交通部 川康藏电政管理局垂直领导 , 为该地 区最高管理 机 构 。在 地方 上设 立 有 乡村 电话 管理 所 , 选址 于 文庙 内, 为地方 电信机构 , 一切经 费 由县政府支
维埃政权。在鼎 盛 时期 , 根 据 地 面 积 一 度 达 到
、
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
川陕革命根据地偏居一隅 , 远离政治经济中
心 城市 。作为 苏 区核心 区域 的通 、 南、 巴地 区位 于 大巴山、 米仓 山 山麓 , 域 内更 是 大 山横 亘 , 山 峦重
叠, 断崖壁立 , 沟河纵横 , 邮电通讯事业十分落后。 红军入川之前 , 通、 南、 巴地 区仅有 巴保路 ( 从巴 中至阆中保 宁, 此线 为县 内通 向外 界 的主要 干
的人 民群 众生活, 又保障 了川 陕苏维埃的革命 斗争 , 巩 固了革命根 据地 , 基本达到 了川 陕 苏区创设 发展 邮电事
业 的初 衰 。
关键词 : 川 陕苏区; 邮电事业 ; 社会 建设 ; 历史举措
中图分 类号 : K 2 6 9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5 2 4 8 ( 2 0 1 3 ) 0 6- 0 0 1 7- 0 5
线) 、 巴石 路 ( 从 巴中 至 达县 石 桥 河 ) 、 巴南 路 ( 从 巴中至南 江 ) 、 巴通 路 ( 从 巴 中至 通 江 ) 四条 干 线
4 2 0 0 0平方公 里 , 域 内辖 人 口七 百余 万 , 成 为拥 有 2 3县 1 市 的红 色 苏 维埃 政 权 。从 1 9 3 3年 1月 红 四方 面军 人川 建 立川 陕 革命 根 据地 , 到1 9 3 5年 3 月 底 四方 面军 策 应 中 央红 军 长 征 , 强 渡 嘉 陵 江撤 离 根据 地 , 挥 师 西进 , … 在其 存在 的两 年多 时 间里
政府依据革命斗 争实际情 况 , 通过建立伶全组 织管理机构 以及组 建无 线电讯 电话 网络 、 开 办赤 色邮政和设 立秘
密 交通 站 等 措 施 , 逐 步 构 建 起 覆 盖 革 命 根 据 地 的通 讯 网 络 , 成 就 斐 然 。这 一 系列 措 施 的 施 行 , 既 方便 了根 据 地
川 陕 苏 区是 第 二 次 国 内革 命 战争 期 间 , 由工 农 红 军第 四方 面军 和川 陕边 区人 民创 建 的较 为重
要 的一个 革 命 根 据 地 。1 9 3 2年 1 O月 , 工 农 红 军
为了应对革命斗争 , 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之 中, 苏维埃政府始终重 视邮电事业的发展 , 并将其作为支援革命斗争 、 便 利群众生活的重要手段。为此 , 川陕苏维埃政府 采取了一 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根据地邮电事 业, 改 善根据 地落 后 的通讯 现状 。
邮路 , 一条 乡 村 邮路 。电话 线 路 仅 有一 条 于 民 国 八年 五月 ( 1 9 1 9年 5月 ) 建 成 的通 讯线 路 , 由当地
面, 川陕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取得 的辉煌成就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二大革命
根 据地 。
驻军纵队长郑启和负责架设于巴中, 途经恩阳河、 尹家铺再至阆中, 主要供电报局使用 , 并兼顾军 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