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案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精彩片段。

(2)能够分析并欣赏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3)能够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3)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感悟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3. 欣赏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将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书籍。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都的秋”,提问学生对“故都”和“秋”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标记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标记的精彩句子或段落,并解释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秋天景色,表达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秋天的作文,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7篇)《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

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

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三维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 1934 年创作的散文,以下是一份关于该文章的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关于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2.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及写作风格,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 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故都的秋?
4. 深入研读
- 分析作者描写的景物,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理解“故都”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6.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要求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2)

CONTENCT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与技能点讲解 • 学生互动与课堂表现 • 拓展阅读与作业布置 • 教师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故都的秋》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会秋天的韵味。
《Hale Waihona Puke 思》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 的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 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 感真挚动人。
《秋夜长》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一首描写秋夜 景象的诗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 象和比喻手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诗 歌鉴赏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文中的“秋味”指的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的理解。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我不仅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手法来描绘景物,表达 自己的情感。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06
教师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2
01
03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郁 达夫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技巧。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故都的秋景?请举 例说明。
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读后感
在阅读《故都的秋》后,我深感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细腻描绘和深深眷恋之情。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仿佛置身于那 个充满韵味的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文学常识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教学创意《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

连年内战的中国,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

因此,本设计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思路本设计主要采取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由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1、披文入情,沿波讨源;2、感同身受,渐入佳境;3、纵观全局,探索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争辩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预习要求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介绍郁达夫和写作背景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让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围中。

2.教师范读或指定一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全文。

3.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诵读提示: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4.思考:有哪些特色?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中?明确:清静﹥文眼-→3~11段悲凉四、意境鉴赏㈠朗读感知⑴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⑴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㈡析秋色1、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明确:芦花(白)柳影(灰)夜月(白)碧空(碧)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天底(灰沉)青布(青)秋果(淡绿微黄)探究: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明确: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2、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是什么?明确:冷色3、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㈢析秋声1、我们来听听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虫唱钟声鸽声帚声蝉声雨声人声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明确: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2、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明确: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以动衬静3、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明确:孤独、痛苦。

㈣品秋味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

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1.引导谈话: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

浙江富阳人。

现代作家,诗人。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下册课文《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二)学习者情况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5至17岁的高中学生。

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则发展迅速。

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

因此,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及较成熟的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思维。

而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他们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他们对待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又以解决"自我"问题为目的。

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其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变得全面、客观、辩证,并且日趋深刻。

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高中生价值观也逐步确立起来,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

如:高中生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兴趣点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得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得秋》得艺术特色。

3.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得感受力,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得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得能力。

2.抓住“清、静、悲凉”这个“文眼”,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得艺术手法。

3.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体会作品得感情色彩同当时得时代背景得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得热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得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得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得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得“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得秋得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得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语言得品味体会文章得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眼中故都得秋“清、静、悲凉”得原因。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设问法。

加强对“清,静,悲凉”等秋得特点得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虽然秋天就是多姿多彩得,但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孤愁地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凄苦地吟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那么,秋在近代郁达夫心中,就是怎样一番滋味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得故都得秋,走进郁达夫得心灵世界吧!二、介绍课题与作者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得就是北平,秋”字可以瞧出文章描写得就是秋景。

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得秋”呢?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得晚上》,散文《故都得秋》,《北平得四季》等。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故都的秋》优秀篇1《故都的秋》说课稿梧州七中语文组刘静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一)学情介绍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

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诵读、鉴赏思考、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

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3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榜样作用。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

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5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5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5篇)本课小结篇一(1)品味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

(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

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篇二1、欣赏视频朗诵。

(1-11自然段)2、思考:(多媒体显示)(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清、静、悲凉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

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篇三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故都的秋优秀实用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实用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实用教案教案一:自然科学——植物的秋季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在秋季的生态变化和适应策略。

2. 能力目标:观察和描述植物在秋季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在秋季的变化过程和适应策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物:植物标本、放大镜。

2. 工具:黑板、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描绘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如温度变化、树叶变色等。

Step 2 植物的秋季变化1. 教师出示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样貌,并引导他们描述植物在秋季的变化。

2. 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时间轴,让学生以时间顺序描述植物的秋季变化过程。

3. 教师补充植物秋季变化的相关知识,如因果关系、适应策略等。

Step 3 观察实验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给予一颗树叶,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了解树叶在秋季变化中的特点。

2. 学生逐步记录观察到的树叶变化,并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树叶的不同样貌。

Step 4 总结归纳1.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植物在秋季的变化特点和适应策略。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他们观察到的树叶变化,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和记录更多不同植物的秋季变化。

2. 植物标本展览: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树叶标本整理展览,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案二:语文——如何欣赏古代故都中的秋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故都中秋季的特点和景色,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和描述古代故都秋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故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故都中秋季景色的描写和欣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故都的秋》这篇诗的内容和情感;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品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教学难点:想象与写作的对接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故都的秋》的诗歌书籍或手写诗歌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景色;2. 和学生一起讨论秋天有什么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二、分析课文(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或手写板书展示《故都的秋》的全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2. 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三、思考问题(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对京城的秋天有什么感想?- 诗中的“西山”、“秋水”等景象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诗人用了哪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表达他的情感?-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秋”和诗人对秋天的态度?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合作交流(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并邀请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思念和赞美,可以是写诗、画画或其他形式。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小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或形容词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六、闭幕(5分钟)1.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总结他们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3. 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来描绘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故都的秋教案相关内容,小编精心整理了12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轻吟慢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而秋天则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篇二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篇三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授课人:微山一中周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
秋天是一条深沉的河流,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的心思
郁达夫的“秋天”: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心境的悲凉)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微叹声中。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完成朗读要求。整体感知秋之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让学生通过写一写“故都的秋”来感受秋之美---凄凉之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品读”再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感觉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1926)
同学们对那一句印象深刻?我们今天学习他的另一篇写秋天散文《故都的秋》
思考:
人物心境对景物特征的影响?
意图:
人物心理特征直接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故都会有什么样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思考。
5、都市闲人—没有提到“秋雨”。改为“秋雨话凉”更有意境。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给秋景改名字来体会郁达夫笔下秋之意境。
四、感秋
(探究一):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
(一)自由朗读文章
要求:
①坐姿端正,双手拿书
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③声音要洪亮,感情要充沛。
④要有朗读的自信
朗读目标(探究一):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与目标
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理解与分析。
学生呢个小组讨论思考
学生读出背景,知人论世
学生练笔,写写冬天的景色,运用情景交融
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值日班长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强调学生课后复习已学内容,提前思考、预习新内容,生化学习,巩固学习。
让学生在“品秋”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情感
①清、静处要读得清脆些、明快些,但不能读成欢快;
②悲凉处要读得缓沉些、沧桑些,但不能读成悲苦;
2、教师范读“落蕊图”
六悟秋
探究三: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明确: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多有“临风殒泪,对月伤情”式的才子风范。;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③相互朗读点评,并推荐一名朗读的同学,重点讨论怎么读,读的方法。
朗读目标(探究二):
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
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
(二)1、秋院静观图
破屋悲凉
日光清
牵牛花悲凉
秋草悲凉
天色清
鸽声静
2、秋槐落蕊图
微细
柔软静
细腻
清闲清
落寞悲凉
(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
清闲中的落寞,与郁达夫的心境一样
(四)一处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特别的“情”给特别的“景”
•因为他内心特别的“清闲、
•静、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
•——以情驭景
②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境正好表现了他特别的“清闲、宁静、落寞”之内心——借景抒情
(五)1、找同学朗读秋景图,其他同学点评,并找出朗读的方法,总结如下:
(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填一首小诗,把心里的“故都的秋”写下来吧。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
在秋槐的-----;
在秋蝉的-----;
在秋雨的-----;
在秋枣的-----;
也在那故都闲人----பைடு நூலகம்。
(三)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诗与下面这首
比较,感受秋的意境是什么

通过比较斟酌个别字词,来进一步“感受”秋之美。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从而从整体上来“感受”秋之美。
五、品秋
(探究二):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
(一)自由朗读文章
要求:
①依然要坐姿端正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默读,可以拿笔勾画圈点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和传递声响的物名
2、教师小结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净、悲凉的古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古都情结。
七、拓展延伸
•以“冬”之_________(色、声、味、韵、思……)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片段。
•要求:1、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选择几处景物。
让学生将学到的艺术手法来随堂练习
学生明确有两方面的收获:1、情景交融的手法2、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2、使用本文学到的情景交融的手法
八、总结
1、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2、教师总结
总结一: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整体感知意境,把握情感。(感秋)
2、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进一步探究情感。(品秋)
3、联系作者和背景,深入理解主旨。(悟秋)
4、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悟秋)
总结二: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却通过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景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传达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秋味,这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3整理《探究案》,预习《囚绿记》
教学反思
作为经典,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所以,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九、课堂风采榜
学生们评出本节课的最佳个人表现奖,最佳表现小组
十、作业
1、仿照课文相关段落,写一段景物描写表现校园秋色,要求融进自己的感情,情景交融。
2、从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比较阅读《故都的秋》的姊妹篇《北平的四季》(见“延伸阅读”)
二、展示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感悟美的情趣。
学生读目标
意图: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学生展示“预习案”重难点问题
五幅秋景图的名称
1、秋院景观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鸣
4、秋日胜果
5、都市闲人
学生思考:
学生提出疑问:
4、秋日胜果—改为胜日秋果,因为文中果为“淡绿”“微黄”,不是胜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