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非林专业“林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
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林业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培养林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并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同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
本文将探讨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林业教育体系的现状1.1 高等教育体系林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是高等教育,包括林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教育。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提供林学专业的学位项目数量较多,但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差异。
一些重点高校具有较为全面的林学专业设置,而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则偏重于地方林业资源的培养。
1.2 中等职业教育体系除了高等教育体系外,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培养林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林业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为有意向从事林业工作的学生提供了专业技术培训和实践机会。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种苗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主。
二、林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林业在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林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领域林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进行林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林业人才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林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课程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缺乏实践环节。
而现实情况需要我们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够实践的林业人才。
因此,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技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林业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3.1 优化学科设置林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优化学科设置。
针对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和优化林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使其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例如,在森林管理、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领域设立更具特色、更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专业方向。
3.2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林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林业课程改革应该着重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林业实际工作的全面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森林生态学是林业及其他林业相关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为国家培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林业建设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一直是林学专业教师的工作目标。
本文以森林生态学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两方面的课程建设方案与实践效果为例,深入剖析森林生态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实践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36随着人类对我国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国家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变少,林业发展和相关教育工作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1]。
面对严峻的形势,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应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森林生态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实践方法,培养必需的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为林业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服务的目的。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植物之间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开设的林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2]。
但是,森林生态学课程在农林院校中的地位和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且授课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条件和方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均缺少创新和突破。
因此,探讨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条件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3]。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显著提高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效果。
1 更新教学条件丰富、更新已有教学条件,并及时补充多样化教学材料,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1.1 图书资料建设为了有效更新学科发展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需及时购买最新教材参考书目、学术专著、期刊等,同时应收藏瑞典、德国等森林资源大国的森林生态学英文版本教材及相关交流材料。
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一、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现状目前,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大多是以理论课为主,缺乏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但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对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操作。
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1. 缺乏实践环节。
生态学课程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缺乏对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停留在概念层面,应对能力不足。
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缺少针对性的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资源不足。
非农业院校大多缺乏生态学实验室和实地考察条件,限制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1. 加强实践环节。
在生态学课程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深入了解自然生态环境。
可以引入生态修复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方法。
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专题报告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改革效果评估在推行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检测教学改革是否能够够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估,检测教学改革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检测教学改革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扩充教学资源,可以提高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新时代森林培育学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时代森林培育学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作者:刘西军杜杰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2期摘要: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科知识融合,更新优化最新成果,创新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林学专业人才质量,以适应新时代林业科技和生产发展需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森林培育;林学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2-0157-02Innovativ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Silviculture in the New EraLIU Xijun et al(School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China)Abstract: Silviculture is a major course of forestry specialty,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forestry graduates.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of different subject,update and optimize the latest researches, 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innovatively reform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then build a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s to adap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in the new era.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Silviculture; Forestry森林培育學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抚育到主伐、更新的整个培育过程,涉及内容广,重点难点多,应用性与实践性强,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1]。
推进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推进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园林树木学是绿色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园林树木学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目前,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仍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着思维定势、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因而,推进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以有质量的实践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实训人才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实现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要畅通思路、迭代剖析,注重开放式思维训练和真实任务素养,加深学生对知识、方法和思想的理解,努力摆脱传统机械授课模式,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自由思辨等核心能力。
其次,要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优化教学组织、管理和服务。
针对目前实验室设备有限的现状,可以通过活动室,物质资源的开发,网络空间的开发等渠道来集成线上与线下资源,提升实验室和技能实训功能,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载体。
再次,要培养教师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热情,使教师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的领头人和启发者,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要扩大园林树木学教学成果的宣传和交流,推动教学质量的普及。
可以通过学术论坛、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校外交流,拓宽空间,拓展视野,对技能应用进行完整的解析与论证,展示和宣传园林树木学教学成果。
推进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需要通过设置完善的教学机构,积极营造宽松浪漫的气氛,结合教师的始终如一的教育信念,及时正确的处理学生的学习意见,总结经验,及时掌握现实变化,为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以上措施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彻底改革园林树木学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浅议《林学概论》的实践性教学
需要教员 的策划和倡导 。作为《 林学 概论 》 实践课程的倡导者 , 教 员应积极组织此活动 , 在课 堂中 , 引入现地教学 , 讲 到相应知识点
时, 要带学员到标本 室 、 植物园 、 野外等处实地 学习 , 把 空洞 的理 论文字教 学转变为形象 丰富的实践教学 , 增加学 员学习 的兴趣 , 并提高学习效率 , 增强 知识接受度 。教员要时刻关注我 国素质教 育的根本走 向, 并将这些理论 和方针成功地运用到平时 的教学活 动中 。通过 实践性课程 改革 提高学员 的学科 素质和分析 问题的 能力 , 活化他们 的思维 , 让他 们把 整个 知识体 系系统起来 , 并加 以 应用 , 不断地 引导他们走 向成功 。 3 . 3 学 院要 为林学 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 障和支持 要进行《 林学概论 》 的实践 性活动最重要 的是要得到学 院的 支持 和鼓励 , 实践课需要 一定 的资金作 为支撑 , 也需要 固定 的实 践基地 。北京林业 大学 鹫峰林场作为学 院的实践基地 , 能够满足 部分 实习需求 , 但仍有欠 缺 。学 院要积 极展开对外 的交流活动 , 建立 更多 的专业 实习基地 。实践性课程 的顺 利实现关 系到素质 教育 改革的实现 , 更关 系到学员的命运 , 因此学 院必须要足够重 视, 为林学 概论课程 的实 践活动提供有力 的保证 , 为 国家和社会 培养更多优秀 的人才 。
堕 塾 !
No. 4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Ap r i l
浅议《 林 学概 论》 的实践性教学
岳 宁
摘要 : 武警警种 学院在 2 0 1 1 年武警 院校 改革后 , 教 学重心 由学历教 育转为任 职教育 , 因此 , 对《 林学概 论》 等 专业基础课 , 也要求增 加 实践教 学在整个教 学工作 中的 比重 , 以提 高学 员对所学知识的 实际应用能力 , 避免理论脱 离实际现 象的发 生。实践性教 学是素质教 育改革的根本 目标 , 也是推 动社 会发展 的原动力 , 只有把课 堂的理论 与课 外的实践相 结合 , 才能够把所 学知识变活 , 提升 学员的知识运 用能力。所 以, 积极地开展 《 林 学概论》 的 实践性教 学是 至关重要的 , 理应 成为教 学改革的重点 。
林业改革课程实施方案
林业改革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林业改革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推进林业改革,制定一门林业改革课程并将其纳入相关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林业改革课程的实施方案。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林业改革的认知和理解,并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熟悉我国林业改革的历程、政策和措施;- 分析并解决林业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 掌握林业改革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3. 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林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林业改革的历程和成果;- 林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改革的问题和挑战。
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周:林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周:林业改革的历程和成果;- 第三周:林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周: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第六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第七周:林业改革的问题和挑战。
4.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课程报告、小组讨论和考试成绩等。
5. 教学资源和条件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提供以下教学资源和条件:- 教室和投影设备;- 实地考察的场地和交通工具;-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资源;- 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业人士。
6. 课程总结通过林业改革课程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林业改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出更多有能力参与和推动林业改革的专业人才,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
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在我们分别对农学概论课程内容、非农学专业学生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最后在我们总结了加强农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以及为未来农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的认识,培养更多对农业发展有贡献的人才。
【关键词】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学生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估、农业知识、人才培养、农业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农业人才的学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各类农业专业人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院校也逐渐面临着非农学专业学生的增多,这些学生对于农业知识的接触相对较少,因此农学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农学概论课程作为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接触农业知识的第一步,其教学质量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加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农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为未来农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开设农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该课程对非农学专业学生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农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分析,旨在为调整和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通过评估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培养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未来农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通过研究和探讨,加强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指导方向,实现学校和社会对于农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期望。
园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习的盲 目
通、 自觉 完成 知识点 的必要 链接 等 。
( 培养学生专业美学素养, 三) 具备初步的园林
审 美和 判断 能力 园林 是一 门社会 艺术 , 学 知 识必 不 可少 , 具 美 不
高等建筑教育
20 0 8年第 l 卷第 4期 7
15 0
JU A F RHTCU A D C T NI NT UIN O HG E ANN v 11 o42 0 O R LO A CI TRLE UAI NISI T S F IH RL RIG 0 7N . 0 8 N E O T O E .
园 林 学 概 论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赵 岩
20 3 ) 10 7 ( 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 苏 南京 南 江
摘要 : 根据 当前行业及教育背景 , 结合教 学实践经验 , 针对园林学概论课程提 出了若干思考及设想 , 旨在强调 其作为入 门及启蒙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 并提 出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 , 希望在课程教 学中起到积极的推进
备 良好 审美 素 养 的 园林 工 作者 就 不 能够 设 计 、 建 营 和管理优 秀 的园林景 观作 品。在 园林 学概 论 中通 过 介 绍美学 、 园林 美 学 、 林 美 的欣 赏 等 知 识 , 养 学 园 培 生 对于 园林 美 学 的感 知 和 体 悟 ,提 高 眼界 和 品位 , 培 养对 于园林设 计作 品 的认 知 和判断 能力 。
( ) 四 培养 学 生的社会 责任 感和职 业道德 20 0 5年 8月 1 日,国 际 风 景 园 林 师 联 合 会 ( 5
针对非林专业“林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非林专业“林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者:段旭赵洋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33期【摘要】针对当前高校非林专业学生对“林学概论”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重视程度低、实践教学环节弱、大小班教学效果的问题,通过对2013-2015级212个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小班教学为主,最好40人左右,实习分班教学效果好,且最好20人左右;实习报告以小组形式、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且汇报陈述的方式开展,边上课边实习,且植物认知、种苗培育方面多些;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林学概论实践教学非林专业【基金项目】资助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针对非林学专业林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编号:yb201542。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53-02“林学概论”作为西南林业大学面向全校非林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在培养林业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学概论”是对林学知识的概括的、综合的论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技术及方法等部分;它是一门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包含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1]。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可以成为与林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常识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林学概论”在非林专业学生的认识程度、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以及大小班方式的教学效果,笔者于2016年对2013-2015级经济管理学院的非林专业学生212人进行了有关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12个问题,所有问题为单选或多选,主要围绕学生现有实习模式、课程实验和实习的重要性、分大小班实习、实习报告的提交方式、今后实践教学的时间、学时和内容选择等展开调查[2]。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摘要:为了适应浙江林业现代化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在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省级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阐述。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南方山区省。
2004年浙江省作出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后进入了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
200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林业社会总产值16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省属涉林本科院校,是培养林业生产类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园林)人才的核心机构,是实现“建万里绿色通道、创千亿林业产值、造浙江秀美山川”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实践等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对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林业生产类类专业尤为重要。
因此,构建林业生产类专业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和优化林业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学校校教育质量品牌、服务地方贡献率、毕业生竞争力和就业率的现实问题,也是相关教育和林业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要求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相结合。
实践教学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紧紧抓住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应用特色。
由于实践教学资源、设备、场地等的限制,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一种规范的、系统的、连续的、科学的结构体系,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符合工作需求,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直成为农林生产类专业的难题,迫切需要开展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实践教学项目的更新。
“森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森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森林植物学”是我国农林高校林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游憩、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季节性比较强,如何将理论教学与森林植物结合、实习操作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该课程已于2003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
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总如下。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题组教师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收集素材,制作课件,如课题组集体收集树木的营养器官(林相、树干、树皮、冬枝、树冠、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种子)等树木彩色照片3000余张,草本植物彩色图片2000余张,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成具有查询、检索、对比和复习等功能的多媒体课件——《树木学微机辅助教学系统》(北方本),该课件既可以用于课堂理论教学,也可以用于自学、复习。
安装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可以实现以一对多的形式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的互动效果。
该课件于2004年1月获得国家版权局电子著作权。
2.利用声像教材进行教学课题组教师摄取素材,已经制作了《树木学》声像教材,使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浏览植物生长史。
从1996年开始,该教材一直作为我校森林植物学课程的声像教材应用至今,并引进《长白山植被》、《长白山珍奇》、《东北园林树木》等电教片作为声像教材的补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利用标本进行教学利用标本室的植物标本进行植物分类的宏观性教学,促使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对于微观性的教学如植物解剖部分,我们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切片,达到对内容的消化理解,增强了动手能力。
4.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通过挂图教学使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植物学现有草本植物挂图350余张,树木学挂图700余张,其中解剖部分90余张。
5.利用树木园和植物园进行现场教学我校树木园和植物园具有丰富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种类,其中木本植物约210种,草本植物400余种,通过现场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现场观察、实地考察,相互讨论,教师进行指导、解答。
林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林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学专业是一门涵盖植物学、生态学、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是培养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林学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提供大量的空间信息用于森林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目前在林学专业的遥感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实践环节不足,教学资源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亟需进行教学改革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增加、教学资源更新、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达到提高林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1.2 问题现状林学专业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教学改革的问题。
问题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滞后: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林学专业的遥感课程内容已经滞后于实际需要,无法满足学生在遥感应用方面的需求。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林学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大多为传统讲授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 实践环节不足:林学专业遥感课程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 教学资源匮乏:部分学校的林学遥感教学资源较为老旧,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最新遥感技术的学习需求。
5.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林学专业遥感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1.3 意义和目的林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林学专业学生对遥感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加强学生在林业资源调查、林地监测、森林保护等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通过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学教学改革实践方法论文(共4篇)
林学教学改革实践方法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林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生产木材与林产品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培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的新型林学专门人才:不仅要培养林业生产的应用性人才,更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因此,探讨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根据1998年我国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森林资源类林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1世纪我国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从根本上有别于过去仅从木材生产需要出发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深入研究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培养林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见图1)。
首先,林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林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善于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善于从自然界中获得启迪,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打破书本知识约束的创新能力。
其次,21世纪的林学专业人才还需要了解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组织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音乐、口才、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应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中华民族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林业教育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
林业教育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林业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林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林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林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林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林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林业教育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林业教育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通过改革,可以引入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林业教育改革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林业教育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缺少专业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在实际工作中,林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可以引入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林业教育改革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用性。
传统的林业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而现代社会对林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可以引入实践教学、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方法创新在林业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林业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林业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林业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林业教育中,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再次,团队合作教学方法。
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9年12月总第327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陈羡德 陈 珺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摘 要: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课程教学实践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陈羡德,农学博士,讲师;陈珺,农学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闽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编号:JG201733);闽南师范大学生科院金课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雨课堂’的园林树木学金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针对园林建设的学科,系统地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是园林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侧重于树种的特性识别,并需要掌握树种的生态习性,用途和繁殖技术[1]。
在识别树种的前提下,根据树种的特点(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观赏特色),根据不同园林树木的知识掌握不同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2]。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实用而全面的应用学科。
有很多项目需要记忆,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过程非常重要。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了课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索了园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希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
1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1 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由于园林树木的种类多、地域性差别大、生态习性亦有不同,而且大部分树木的寿命长、受季节影响形态差异大,因此仅靠几个月的课堂教学和实习显然是不够的,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平时的观察积累。
而园林树木种类不同,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繁殖方法及园林用途都不尽相同,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且难记,要花大量的时间,此时如果方法不对就会使学习效果变差,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作者:易伟东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12期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实践能力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可利用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总结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高职院校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一手的研究资料,进而促进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为培养优质的林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践中可以把学生学到的理论强化。
理论的正确与否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和验证,因此,林学专业的实践,对学生嫁接等林学理论的掌握有很大帮助。
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了林学专业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林学专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首先,强化教学体系与专业特点的融合。
林学专业包含范围广泛,各个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
高职院校要把相同或者相似性较高的专业进行整合,突出林学专业的普遍性,又要把区别很大的专业进行区别,突出林学专业的独特性。
教学体系的建设不能机械化,要根据学科的特殊性来定。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不是无节制地增加学生上课的内容,而是因材施教,逐步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学科专业的特点,完成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和多元化。
林学专业的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能仅在是林场学习嫁接,也要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根据天气、土质、肥料等各方面的差异,研究树木花卉的成长情况。
再次,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会碰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时就要专业课老师对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把实践中的问题用理论知识进行解决。
最后,林学专业的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科学研究。
在实践方面发现问题,在研究层面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一、问题分析1.课程设置不合理在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通常设置在自然科学类相关专业或者环境保护类专业中。
但是由于对生态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许多专业对生态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生态学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脱离实际。
2.教学内容陈旧由于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是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和课程大纲,无法及时更新和调整,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实验条件有限生态学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学科,但是在非农业院校,实验条件通常比较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无法真正理解生态学的专业知识。
4.教学方法单一在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欠缺深刻理解。
二、教学改革思路1.课程设置重塑针对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应该进行课程重塑,将生态学课程融入到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的综合素养。
2.教学内容更新针对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应该加强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和调整,引入前沿的生态学理论和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实验条件改善针对实验条件有限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各种实验教学资源,拓宽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
4.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比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探索
对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探索[摘要]林业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森林生物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从事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营造、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经营管理及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林业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新探索1.实践教学体系(1)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一一分解,逐项落实到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明确每一环节应达到的目标,以有效地控制实习过程,使学生实习有序化,标准化。
(2)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2+1”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合高职教育和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
(3)完善实习考核体系,结合生产实际,建立由日考核、小项目考核、环节考核、技能鉴定等四个环节组成的考核体系,实现各实习项目的过程控制。
(4)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主干课程的授课,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2.加强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实验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建设。
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学校教师和校外基地兼职教师共同确立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编写实践教学方案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对专业技能进行量化管理,实行实训考核制度。
重点技能指标,学生必须做到熟练操作,并能介绍其基本理论依据、技术要点、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等。
根据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验收。
毕业实习,主要采用实习和就业相结合,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3.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现场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本专业和各课程的特点和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孽
雅 《 埔 瓯¨ 小 瓣 6 。 ^} 舱^, 艇 2 0 ・ 0 ^
3 O 4 。 , 瑷
图1 大小班教 学调查
图2 具体分班实习人数的调 查
( 三 ) 实习报 告 的提 交 方 式
“ 林学概论”课 程教 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 一 )对 实践教 学的认识程度 认知是学生选择该课程的前提 ,7 5 % 的学生认为 实习或实验 对课程 的理论 学习有影响,选择无影响和有点但 不是很重要 的 人 数到 l 1 %和 1 4 %,说 明有 不少学生认识 到 实践教 学对理论 课程 的教 学有影响,说 明 目 前开设 实践课程教 学还是十分重要 的。从本次调查 中,有是否应用课程 的理论知识 ,解决林业生 产 中存 在 问题 的结果看 ,选择有 的人数 占8 3 人 左右,说 明本 课程的理论知识在 实际生产 中的应用还是较 多的,且被人们所 熟知; 而且 当调查到是否认 为本 门课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实验 、 生产 实践或 实习环节 时,有 8 6 % 的 同学认 为应 该增加 实践教 学环节,具体可见 。它是一 门实践性较强的应 用学科 ,实践教 学质 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 出适应社会发展 的具有创新 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相 关人才 口 ] 。
班 实习的有 6 3 人,3 0 . 4 0 . A - / 班的有4 7 人 ( 图2 ) ,因此,学生
“ 林 学概论 ”作 为西南林业大 学面向全校 非林 专业开设 的 专业必修和选修课 , 在培养林业专业人 才方 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 “ 林 学概论 ”是对 林学知识的概括的 、综合的论述 ,该课程 的 主要 内容 包括 了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技术及方法等部 分 ; 它是一 门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 、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 森林 的学科 ,它 包含相 当广 阔的知识领域 J 。它是 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 ,也 可以成为与林业有 关的其他工作人 员的常识基
教学方法
课程教 育研 究
针对 非林专业 “ 林 学概论”课程实践教 学方 法改革
段 旭 赵 洋 毅
( 西南林 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
【 摘要 】 针对 当 前 高校非林专业学生对 “ 林学概论 ”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重视程度低 、 实践教 学环节弱 、 大小班教学效果的问题, 通过对2 0 1 3 . 2 0 1 5  ̄2 1 2 个 学生进行课程 实践教学开设 与模 式的调查 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教 学环节; 以小班教 学为主, 最好 4 0 人左右 ,实习分 班教 学效果好 ,且 最好 2 0 - K . 左右 ;实习报告 以小组形式、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且 汇报陈述的方式开展, 边上课边 实习,且植物认知、种苗培育方面多些 ; 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将会对学生综合 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大幅度 的提 高。 【 关键词 】 林学概论 实践教学 非林专业 【 基金项目】 资助项 目: 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 目 一一针对非林学专业林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项目 编号 :
一
交。
( 二 )大 小 班教 学的 效 果
从 西南林业大学开设 “ 林 学概论 ”课程很 多是面向非林 专 业的学生开设 的,且很 多是 4 8 学 时的必修课 ,而有 些则是 3 2 学时的选修课 ;因此 ,老师和学生都 面临着学时不断被缩减和 上课人数偏多的现 象,一般都是 8 0 多人以上 ,极 少数4 0 多人 , 这些都严 重影 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教 学效果,所以大小班教学 效果的调 查也是本文非常重要 的一个 内容 。 经验, 检验学习成果; 没必要的有3 0 ‰ 这部分学生认为费时问, 可以看到 ( 图1 ) ,采用 大班 ( > 6 0 人/ 班 )进行理论授课 只需提 交即可 ; 但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 ,将 实习 报告 内容向 教 学的 占 到9 1 %, 大班教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 同学老师陈述、交流或介 绍的方式 ,是 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 在以后 的教 学 中建议 小班教 学,最好是 4 0 - &左右,尤其是有 会 带来较好 的教 学效果。 些班级上 课人数在 9 0 . 1 O 0 . &左 右时 ,很 多学生上课 不认真听 通过在讲 台上做幻灯片的方式,对所做的实习报告进行汇 讲或实践教学过程 中参与度降低的现象较为严重 r 3 】 ; 针对学生 报 ,这种 方式既可以锻 炼学生 ,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 对 实践教 学效果的调 查, 可以看到认 为应全班共同实习有7 8 . & - , 是学生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最好方式。选择这种考核形式的学 同意分班 实习有 1 1 6 人,不知道 的有 1 0 人 ,大部分学生针对 实 生最多,效果较好 。通过 以往 汇报 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展 示了 习或 实践教 学,选择分班实 习还是 占到 多数 ,其实很 多学生对 较好 的幻灯 片制作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能更好 理论和实 习课程还是很认真很 感兴趣 的, 但是人数偏多的现状 , 地挖掘 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较好 的专业素养 】 。 对学生的上课效果和质量还是影 响挺 大的 ; 若分班 实习,通过 ( 四)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向
础。
认为实 习 环 节每班人数越 少,参与度越 高,更大程度上锻 炼 了 自己的动手和 实践操作 能力,学 习的效果和质 量更好 。
为 进一 步 了解 “ 林 学概 论 ”在 非林 专 业 学生 的认 识 程 度 、实践教 学环节的开设 以及 大小班方式的教 学效 果,笔者于 2 0 1 6 年对 2 0 1 3 . 2 0 1 5 级经济管理 学院的非林 专业学生 2 1 2 人进 行了 有 关该 门课程 实践教 学开设与模式的调 查问卷 ,问卷共 包 括l 2 个 问题 ,所有 问题为单选 或多选,主要 围绕学生现有 实 习模式 、课程实验和实习的重要性、分大小班 实习、实 习报告 的提 交方式 、今后 实践教 学的时间、学时和 内容选择 等展开调
y b 2 0 1 5 4 2 。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6 ) 3 3 . 0 1 5 3 . 0 2
调 查大部分 学生 同意2 0 人/ 班实 习且有 9 8 人,赞 同2 0 . 3 O 人/
一
、Hale Waihona Puke 大学里的每 门课程 每住教 师考核的方式都 不尽相 同,课程 考核 内 容和形式影响着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风 [ 2 】 。 对课程 实习 报告提 交方式的调 查中,选择 小组形式提交的 占到 6 8 %,而选 择个人形式提 交的有 2 6 %; 具体对 实习报告提交方式中以每个 独立 实习都提 交、选择 几个重点 内容提 交、选择 一个重点 内容 提 交、不知道 的调查 中,结果显示选择 几个重点 内容提交的 占 到了1 2 2 . x . . ,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巩 固重点 内容,有针对性 的重点学 习,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提 高 认知和兴趣 ; 每个 独立 实习都提 交的有 4 6 人 ,认为可 以更好 的巩 固知识 ; 选择 个 重点内容提 交的有 5 3 人 ,认 为可 以突 出重点,缩小 范围 方便记忆 ,重点学习集中掌握 ,因此 ,在今后 实践教 学中,实 习报告提交方式可以选择 几个重点 内容整理 、分析、撰写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