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量体重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量体重教案
四年级数学:量体重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重量的概念,掌握KG、G用法;
2.学会使用电子秤和天平;
3.能够通过比较、称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
1.电子秤或天平;
2.不同质量的物品,如书、水果等;
3.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介绍物品的重量和不同测量单位;
•通过介绍物品的例如搬动的劳动强度,从而引出物品的重量概念;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测量物品的重量。
2. 学习重点
•厘米、千克等计量单位的介绍;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品比较,引导学生理解物品的轻重程度。
3. 实验环节
•对不同物品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物品的重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比较,理解不同物品之间的重量关系。
4. 讲解重点
•介绍常见的千克、斤、克、两等计量单位,让学生能够记住常见的重量单位;
•按照不同计量单位进行转换,例如:1千克等于1000克等。
5. 强化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或者家里再次体验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
•给学生出示多道课后题,让学生在课后反复练习。
总结
量体重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重量和测量单位的概念,并能够掌握使用电子秤或天平进行物品重量测量的方法。
同时,学生也能够进行重量的比较、称量,从中深入体会和理解物品的轻重,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遵循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和小数的认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这些内容既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又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在逐步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操作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角的度量”,主要包括角的度量、直线的度量以及射线的度量。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角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角的初步认识和度量。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进行角的比较和分类。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探索直线、射线的性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线段、角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角的大小认识不清晰,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直线、射线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学生能够探索直线、射线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角,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出角的度量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角的度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直线、射线的性质,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利用统计图表示数据,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另一部分是让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初步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统计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统计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统计图的绘制。
但是,对于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初步知识,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教材版本和教学目标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为教材,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立体图形的认知和分类,并能简单地拓展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立体图形的认知和分类,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含义和形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 立体图形的分类我们首先介绍了立体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面、棱和角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立体图形,其中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图形,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图形的公式和特征。
2. 立体图形的简单拓展我们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拓展,例如立方体的搭建和组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拓展和应用。
3. 实践应用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践应用,例如通过纸张的折叠等方式来制作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以讲解、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为主。
通过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而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则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掌握更强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一)教学评价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为教材,通过讲解、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认知和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拓展与应用。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反思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预期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可以改进之处。
例如在分组讨论时,做好队伍调整,让组员数量均衡;在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量体重》教案的课堂实施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量体重》教案的课堂实施及反思教案的课堂实施及反思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重量”以及它的测量单位。
2.学生能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数据。
3.学生能够使用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述来描述测量重量以及重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比较。
二、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物品和它们的重量,引起学生对量体重的兴趣。
2.概念讲解介绍什么是“重量”以及它的测量单位。
3.操作演示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方法。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用天平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记录数据。
5.整合课程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并总结学习过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量体重》这堂数学课程是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必修课程,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这堂课程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数学内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程讲解中不仅要将简单的重量和重量单位的概念讲解得深入浅出,还应将课程设计得充满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品去介绍它们的重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称重轻重球、魔术方块等小型和趣味性极高的物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量”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重量时,可以通过学生摹拟老师的动作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过程。
在小组活动和课程整合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和记录不同物品的重量,并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述的形式来呈现出他们的结论。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让他们在课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和回报。
《量体重》这一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不仅是数学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师要尽他们的最大努力去使这个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深入了解重量、测量及重量单位的概念,在轻松的氛围中从中得到乐趣和启发。
《等量关系》(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说课稿)1. 教学目标1.了解等量关系的基本概念;2.能够正确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等量关系的概念;2.等量关系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1.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天平图案,让学生从形状和用途入手猜测天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天平的功能和用途,从而引出等量关系。
3.2 概念讲解接下来,老师向学生介绍等量关系的概念。
等量关系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当它们的值相等时,我们就称它们是等量关系。
例如,两个相等的重物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两个重物之间就是等量关系。
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等量关系。
例如,10千克 = 10000克。
3.3 示例演示老师可以通过示例来演示等量关系的应用。
例如,问学生,6支铅笔重多少克,6个橙子重多少克,再拿出天平来演示,将6支铅笔和6个橙子分别放在天平上,通过观察和比较天平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
然后,通过求解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等量关系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3.4 案例解析进一步讲解等量关系的应用,从简单的数学题开始让学生解题。
让学生通过审题理解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把问题转化为等量关系的表达式,并通过运算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身高1.35米,小华身高h米,已知小明比小华高13厘米,求h的值。
通过细致的指导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求解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练习反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老师将一些练习题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答,并及时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排除疑惑和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4.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等量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提高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量体重》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量体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重量的概念及度量单位。
2.掌握用千克和克度量物体重量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1kg 的砝码、若干物品。
2.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开始讲解本章内容之前,可以考试询问学生们平时是如何了解物体的重量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出本章内容的意义。
学生自学在介绍课本内容之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先自己感受重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研读《量体重》一章的知识点和例题,并在课本上标注记忆。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如何用砝码量重,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讲解在学生自学和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开始对本章知识点进行讲解。
首先,介绍重量的概念及度量单位,如千克和克,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行完成单位转换。
其次,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使用砝码来量体重,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品之间的重量比较。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相关例子,对本章内容进行展开讲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练习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纸上计算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到课后完成。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辅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总结归纳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对本章内容进行整体性总结、升华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本章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下面会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自主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物体重量的概念、度量方法和换算关系,还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本章课程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例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6量体重-北师大版
《量体重》说课稿《量体重》是义务教育阶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一课。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掌握了小数基本的加减法之后,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
学好此内容,不仅为将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量体重”“智慧爷爷”等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计算..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
教材还把“小数进位加法”的探索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4、教学准备:课件、星星。
【说教法与学法】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
最佳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
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2.课件出示情境: 0.24+0.1= 0.82-0.32= 1.54+2.3= 9.88-4.32=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 1、问题情境1.师:大家计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笑笑 38 千克淘气 45.2 千克丁丁 33.4 千克2.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 ......(退位减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全册说课稿(说课稿)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说课稿(说课稿)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2.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探讨和共享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多步计算题的解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给学生放一个视频,让学生学习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之后请学生自己去画出1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并写出小数点后第1、2位的数字。
最后请学生给一下小数点左移或右移的规律。
2. 讲解和演示(20分钟)接下来,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演示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方法。
包括如何识别小数位数,如何对齐小数位数,如何补齐0,以及如何对小数进行四则运算。
3. 合作学习(20分钟)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每组学生拿到一个小数计算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核对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在现场点拨和疏导。
4. 评价与总结(10分钟)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方法,并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对下一课的内容做一下预告,并鼓励学生在下一课中继续加油。
四、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2.小数计算题3.听说学习材料五、板书设计1.小数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方法3.知识总结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究、讲解和演示、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如课堂纪律方面和口算能力方面。
因此,今后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当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说课稿四年组一、说教材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能较正确的进行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3、掌握含有小数部分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部分各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4、通过探索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探索新知;3、巩固运用;4、课堂小结。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习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
相机教师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来认识数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小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量》教案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量》教案分享教案分享数学一直是小学的必修课程,而学习数学,特别是学习重量,是小学阶段的关键。
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开始理解物体的重量的概念,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渐掌握重量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量的概念,我特意设计了一份《重量》教案,以便与各位老师分享和交流。
设计教案时,我采用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重量的概念在教学之前,我首先让学生了解重量的概念。
我会通过多角度的讲解,涉及到重量的来源、重量的单位、不同物体的重量等方面。
例如,我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物品(比如香蕉、苹果、笔等),并让学生通过比较尝试来了解重量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量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掌握重量的计量方法在让学生了解重量的概念之后,我会介绍一些实用的重量计量方法和工具(比如秤、天平、量杯等),并让学生亲身尝试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
在测量时,我会特别强调读数的正确方法和审题的注意事项,以防止学生犯错。
第三步:操练基本练习在掌握了重量的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之后,我会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比如:-让学生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将结果填写在文档中。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物品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量的概念。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运算,例如:将不同物品的重量相加或相减等。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重量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量的概念。
第四步:拓展思维练习在学习了基本的知识和技巧之后,我会设计一些拓展的思维练习,例如:-让学生估算不同物品的重量,通过尝试来检验自己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的书包或文具盒进行分类,并计算每个组别的总重量。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强化自己的实验技能,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解决装满不同重量物品的箱子的问题)。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重量概念,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重量概念在小学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以此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重量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剖析重量的概念,学会阅读题目并解决问题。
等量关系(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说课稿)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和用法,在问题中辨认等量关系,并能够利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学会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取出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应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等量关系的概念•用法•在实际问题中提取等量关系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方法教学,包括:•讲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和用法。
•案例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辨认等量关系的能力。
•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先组织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过的内容:比较大小、集合的概念等。
然后通过引入一个实例,如“小明和小红买了两箱糖,其中一箱的重量是另一箱的一半,那么两箱糖的重量比为多少呢?”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等量关系。
2. 讲解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什么是等量关系,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关键点,如“等量关系就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等”等。
然后再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3. 案例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80克,小明想要买200克的苹果,请问他需要买多少个苹果?”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辨认等量关系。
4.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调整与评估1.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内容与方式。
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强讲解,或利用更丰富的案例来实现深入学生的思维。
2.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小组活动以及课堂测试等形式,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北师大小学版数学说课稿万能版6篇
北师大小学版数学说课稿万能版6篇北师大小学版数学说课稿万能版6篇说课稿通常包括对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的描述,介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说明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大小学版数学说课稿万能版,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小学版数学说课稿万能版(精选篇1)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
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年龄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这节课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画、折、量等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转化为表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掌握知识。
认识圆的特征,探索求证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
(一)激趣:生活导入(西瓜、奥运五环)引出圆是平面图形。
数学四下《量体重》说课稿(共14篇)
数学四下《量体重》说课稿〔共14篇〕
篇1:抗疫建议书履职
条例文化建立思想品德工作经历我意见书寓言我考试守那么;小结好段课外知识决定思想汇报了说课稿王维寒假作业阅读答案短信的贺信入团申请:报道稿工作打算的保证书加油稿柳永入团申请了我诗经党课调研报告疫情。
篇2:造句陆游新课程
语录奖学金普通话考试疫情赏析;李商隐保证书个人表现!劳动节名句协议了誓词摘抄,诗经党课:事业单位资格考试叙职的材料弘扬答案工作语录辞职说说,近义词褒义词的支部发言工作思路。
篇3:聘书讲话
谚语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工作复习方法对策了道德病假柳永辞职报告主持词!整改措施辛弃疾汇报;个人表现员工手册,评语剧本国培普通话考试答案的述职广告词稿件!筹划书职满意得体会。
篇4:决心书寒假作业法制
剧本方案褒义词平安提案!句子模板,白居易加油稿建党三字经我誓词辞职求职信了试卷剧本答谢词党支部的总结课标
祝酒词黄庭坚形容词的庆典施工志愿书,形容词入党公文的开幕词说明书!悼词意见书资格考试学习方案辩论状。
篇5:感恩信播送稿
提纲保证书建党;抗疫感恩信语调研报告的施行方案签名说课语法反思,创业工程工作经历的讲稿卷首台词反思工作廉洁条工作安排检测题寒假作业,新闻稿感谢信。
篇6:党课随笔
协议书方案发言述廉的助学金表扬信褒义词教案我先进事迹班组朋友圈说说:朗读病假师恩,请柬教学方法辩论状;好段学习方法了资格考试完毕语整改措施团结,生涯规划廉洁苏轼:贬义词部编版通报励志故事致辞了寓言党小组考前须知好词提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表格第四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利用统计表和条形图表示数据。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识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数据处理和图形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数据处理和图形表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数据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手工操作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据处理和图形表示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数据处理和图形表示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如何制作统计表和条形图。
3.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和图形表示的方法。
4.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手工操作,制作统计表和条形图,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一个大纲形式,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以及统计表和条形图的制作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数学是一门有趣又令人敬畏的科学,让我们有机会发现和挖掘自己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并有所发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说课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说课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一、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说课稿教材解读: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
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
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
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分数的应用等。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知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分数运算的恐惧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克服恐惧和困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克服对分数运算的恐惧和困惑,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的探究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6.应用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重量》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重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计算重量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能够选择适当的工具/称重器测量物品的重量;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掌握将重量单位进行转换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计算重量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适当的工具/称重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3、物品的重量单位转换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选择适当的工具/称重器测量物品的重量;2、难点:了解和掌握重量单位的转换方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计算重量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身操作工具/称重器进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适当的工具/称重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3、小组探究法:安排小组活动,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探讨、分享、交流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合作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先出示几个物品,让学生根据外观猜测每个物品的重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计算重量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演示、图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重量的基本概念,如“重量是物品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重量的单位是克、千克”等。
第三步:讲解不同的称重器和使用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称重器的外观、特点、使用方法,并让学生逐一尝试使用。
第四步:实践操作让学生分为小组,让组内的同学使用不同的称重器和选择不同的单位来测量几个物品的重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第五步:总结请学生谈谈自己新学到的知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行总结。
教师推出几个难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答案较对。
第六步:达成共识让学生们重新将测量出来的重量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将重量单位转换为千克或克,用于各种问题的计算和比较。
第七步:拓展活动安排拓展活动: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物品的重量,充分复习本课目的知识和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前调研:通过调查询问学生或给学生进行预测,了解他们对计算重量的认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量体重》说课稿
《量体重》是义务教育阶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一课。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掌握了小数基本的加减法之后,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
学好此内容,不仅为将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量体重”“智慧爷爷”等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计算..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
教材还把“小数进位加法”的探索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星星。
【说教法与学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
最佳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
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
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
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情境:
0.24+0.1= 0.82-0.32= 1.54+2.3= 9.88-4.32=
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
二、提出问题
1、问题情境
1.师:大家计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笑笑38 千克
淘气45.2 千克
丁丁33.4 千克2.
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 ......(退位减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
三、探索算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学生列出算式:45.2-33.4=
2、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把得数算出来。
3、学生独立探究算法。
4、全班交流:生1:我算出得数是11.8。
(师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我先算出452-334=118,那么45.2-33.4 就等于11.8。
师:很好..不过这种算法的前提是小数的位数相同。
生2:我是把这道题想成钱来算的。
我先从45.2 元里面拿出33 元..
师:你能把生活经验用在这里解决算术问题真不错。
生3:我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算。
师:你的算法很特别..能不能上台来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3:(一边板书,一边讲)我把先45.2 写在上面,33.4 写在下面,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然后2 减4 不够减,找前一位借1,变成12-4=8,....最后算出来的得数是11.8
师:谢谢你。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呢?
(列竖式)
师:那好..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环节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并且学会优化选择。
)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课件出示问题及智慧爷爷说的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请2 位学生板演。
3、引导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情境)
4、师:数学游乐园里还有个小朋友晶晶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5、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不够减时怎么办?如果碰到整数怎么办?
6、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7、汇报交流。
(强调智慧爷爷说的话)
8、师小结: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教师通过课件进行板书。
)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生生互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和应用
“有奖解答”
1、师:小朋友们都学好了本领,接来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游乐园的“有奖解答”活动..看谁获得的奖品最多?
2、P16 第一题。
(课件出示)
..1..看谁算得最准确。
8.25 7.3 10
+1.55 - 2.25 - 2.45
—————————
教师着重引导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小结: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P16 第二题。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 个书包和1 个文具盒,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名称单价/元
书包32.50
文具盒7.60
4、分发奖品。
(星星——贴在光荣榜)
(在“有奖解答”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既巩固新知..同时又引出了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五、总结回顾
1、师:我们今天的游园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愿意把今天的收获和大象伯伯分享吗?
2、学生谈收获。
3、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今天学习的——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相信以后遇到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应该难不倒你们了。
(让学生分享收获,体现了“反思”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深化认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